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高中英語閱讀調查問卷

高中英語閱讀調查問卷

發布時間: 2023-05-25 22:36:47

A. 高一學生在英語閱讀理解中存在哪些問題

那就還哦還哦學習

B. 找不到高中英語教師填寫問卷怎麼辦

1、可以和高中的領導聯系一下,讓他們召集一下英語組的教師填寫調查問卷。
2、如果學校無法配合,可以將調查問卷發到高中英語的論壇上,會有專業的老師來填寫的。

C. 高中英語課堂組織調查問卷

關於什麼的?

D.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測試題(2)

31.The Vienna survey may help to explain ___C__

A.the complaints of people in apartment houses

B.the cause of Mrs Groegers death

C.the longevity of people like Mrs.Groeger

D. the image of cities in general

32.The purpose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is to list some __B___

A.benefits of walking

B.occasions for walking in city life

C. comments made by city people

D.problems of city living

33.To reach the third floor of a building.it would probably be most healthful _B_

A. to take the elevator

B.to walk up the stairs

C.to ride in a car

D.to find an alternative to walking

34.People who live in the country probably do more driving than walking because _A_

A.they dont live near business areas

B. they dont need the exercise

C.they never have parking problems

D.they can』t afford to take the bus

35.A conclusion that can be drawn from this passage is that _D___

A.air pollution is not serious

B.anyone can live to be 107

C.country people should move to the city

D.walking is a healthful exercise

答案:CBBAD

在奧地利的維也納,最近當一位名為Joseph Groeger的老婦人過世的時候,人們忍不住要問:「為什麼她可以活到107歲呢?」當對148個100歲以上的維也納人進行調查之後,我們得出了答案。有點讓人驚訝的是,這些人中的多數人都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在都市生活的。盡管城市給我們的印象一直都是不利於健康的,但是城市生活往往提供一些鄉村缺乏的便利。其中有一個就是這些被調查者長壽的重要因素。

這個因素就是鍛煉。在城市,對於比較短的路程,往往走路比你等著坐公車去更快捷。就算去搭乘一些公共交通工具也經常要走一段路程。較小的公寓一般沒有電梯,人們就不得不爬樓。城市人還經常步行去附近的超市買東西。在停車位如此難找的情況下,往往沒有別的選擇只有步行。

另一方面,那些住在鄉村和郊區的人反而無需每天走路。事實上,他們每天都乘坐交通工具,去上學,去上班,或者去其他任何地方,都必須開車前往。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測試題 篇3

If we were asked exactly what we were doing a year ago,we should probably have to say that we could not remember But if we had kept a book and had written in it an account of what we did each day,we should be able to give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It is the same in history Many things have been forgotten because we do not have any written account of them Sometimes men did keep a record of the most important happenings in their country,but often it was destroyed by fire or in a war.Sometimes there was never any written record at all because the people of that time and place did not know how to Write.For example,we know a good deal about the people who lived in China 4,000 years ago, because they could write and leave written records for those who lived after them.But we know almost nothing about the people who lived even 200 years ago in central Africa. because they had not learned to write. Sometimes.of course,even if the people cannot write,they may know something of the past.They have heard about it from older people,and often songs and dances and stories have been made about the most important happenings,and these have been sung and acted and told for many generations For most people are proud to tell what their fathers did in the past.This we may call remembered history』.Some of it has now been written down. It is not so exact or so valuable to us as written history is,because words are much more easily changed when used again and again in speech than when copied in writing.But where there are no written records,such spoken stories are often very helpful.

4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deas is not suggested in the passage?

A.「Remembered history」,compared with written history,is less reliable

B.Written records of the past play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our learning of the human history.

C.A written account of our daily activities helps US to be able to answer many questions.

D.Where there are no written records.there is no history.

42.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 central Africa 200 years ago because

A.there was nothing worth being written down at that time

B .the people there ignored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a record

C.the written records were perhaps destroyed by a fire

D.the people there did not know how to write

43.「Remembered history」refers to

A.history based on a persons imagination

B .stories of important happenings passed down from mouth to mouth

C .songs and dances about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D .both B and C

44.「Remembered history」is regarded as valuable only when

E. 英語畢業論文文獻綜述怎麼寫的

持續性交際法對商務英語學習者口語和能力提高的研究分析
商務英語中模糊語言的應用及其語用分析
從功能對等角度看商務英語翻譯
基於學生需求分析的商務英語專業英語課程設置研究
英語商務付款信函中言語行為的語用策略研究
合作學習理論在商務英語談判課堂中的應用研究
商務英語對話中的會話含義研究
基於體裁分析的教學法在商務英語信函作教學中的應用
中職校電子商務專業英語課程模式的調查研究
商務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成人商務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商務英語作中介語錯誤分析的研究
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的商務英語翻譯
商務英語網路課件的評估:TMM個案研究
商務英語中復合形容詞的研究
圖式理論在商務英語口譯中的應用
英語商務談判中模糊語的順應論闡釋
語域理論與英語商務合同漢譯
關聯理論在商務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商務談判英語的人際意義研究
基於體裁的商務英語閱讀教學研究
英語商務報告的語體分析
商務英語閱讀策略和詞彙策略相關性研究
教師反饋對提高商務英語作準確性作用的研究
功能加忠誠模式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啟示
商務英語信函的詞彙特點研究
商務英語詞彙的一詞多義現象研究
劍橋商務英語證書考試中句子填空的銜接分析
論任務型教學法在商務英語作教學中的運用
商務英語報憂類信函的人際意義研究
商務英語電子郵件的體裁特徵研究
商務英語信函翻譯的語用充實策略
任務型語言教學在中等職業學校商務英語中的應用研究
跨文化情境下商務英語口譯研究
基於文化圖式理論下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研究
遷移理論在大學商務英語口語中的應用研究
商務英語中帶連字元復合形容詞的認知研究
關聯順應模式下的商務英語翻譯

F. 新課程背景下使用新版高中英語教材的幾點思考

新課程背景下使用新版高中英語教材的幾點思考

論文關鍵詞:英語課程標准 英語教材 英語教學
論文摘要:英語新課程改革中,要求英語教師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學習需要和實際的教學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本文通過評析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並根據“關於新版高中英語教材使用情況的問卷調查”時反映出的幾個主要問題,給使用新版高中英語教材的教師提出幾點建議。

隨著英語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各地中學都使用了按照《英語課程標准》編制的英語教材。與以往的教材相比,新教材信息量大、內容生動、富有時代感、能夠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新教材作為英語課程改革的實驗性載體,是對以往教材的突破和創新。但它不可能滿足各種具體的教學需要,所以教師應把它看作教學中可選擇的素材,作出必要的調整和取捨,使之更適用於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

一、對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的評析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該教材採用模塊設計方式。每個Mole中包括3個Unit,每個Unit中包含Warming-up,4個Lesson,Communication work shop,Culture corner,Bulletin board,Unit diary,在每個lesson中又通過Language focus和 Skill focus具體到Grammar,Vocabulary,Listening,Reading。另外在Communication work shop中開展Guided speaking & Writing practice。在3個Unit之後還安排有Project,Literature spot,Language power。
(二)與舊教材相比,該教材的優點
1.學習內容中突出語言技能。從整體的結構看,該教材把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都作為學習的內容,聽說讀寫活動都能夠兼顧,並且補充了文化知識和課後的活動設計,比起過去主要是以單詞+課文+語法+練習為基本結構的教材有很大的進步。
2.滲透進了學習策略的學習。該教材在聽說讀寫活動之前,都會簡要地介紹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將要使用到的學習策略,如Reading Strategies:Paragraphs and headings,Identifying accurate information;Listening Strategies: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Identifying styles。
3.選取的主題豐富、體裁多樣。該教材的8個模塊共包含了24個主題:Lifestyles,Heroes,Celebrations,Cyberspace,Rhythm,Design,The Sea,Adventure,Wheels,Money,The Media,Culture Shock,People,Careers,Learning,Stories,Laughter,Beauty,Com-munication,New Frontier,Human Biolog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nflict,Society。選取的素材大多反映英語語言國家和我國的當代生活,內容鮮活、生動有趣,貼近現實生活,容易使學生產生興趣。語言材料的體裁也非常豐富,不再都是Articles,還有Dialogues,Monologues,Interviews,Concert reviews,Short stories,News reports,Letters,Advertisements,Web pages等。
4.文化知識成為學習內容。該教材在每個單元的Culture corner中補充的英 語文 化背景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有助於學生對每個主題中出現的文化現象的理解,區分中西方文化差異,增強跨文化交際的能力。Bulletin board安排有課後的活動設計,給學生提供邊學邊用,自我發揮的空間。

二、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 調查對象本次調查的對象是淮南二中、三中、四中、五中這四所高級中學里使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的教師。共發放問卷65份,回收有效問卷54份。
(二)問卷的形式和內容該調查問卷採用兩種題型:一種是選擇題,一種是文字回答題,共18題。這些問題主要調查了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在教學中教師採取了哪些措施對教材進行改造、教材在使用中反映的突出問題以及教師對改進教材的建議。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首先,81%的教師認為教材內容多,課堂上完成不了。第二,55%的教師認為該教材中設計的聽說活動難以開展。58%的教師在課堂上開展聽說活動時採用的方式是:時間來得及就開展活動,來不及就自己做示範。第三,42%的教師認為教材中有些詞彙太偏,使用頻率不高。第四,65%的教師認為教材中語法項目的安排打亂了語法本身的體系。同時,調查也反映了該教材相較於以往教材具有一定的優勢。71%的教師認為學生對教材選取的語言材料和話題感興趣。68%的教師認為教材選取的課文有時代感,題材多樣。78%的教師認為教材中補充的英語語言文化背景知識及文學知識很典型,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

三、關於使用教材的幾點思考

(一)根據學生語言水平和教學需要將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區分為精讀和泛讀
教材的量大能給教師們提供較多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取捨,不必把教材上所有的內容都用上課的時間來處理。問卷調查結果反映,77%的教師僅對有些教學內容的順序進行過調整,只有19%的教師會根據教學情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刪減。很多教師抱怨教材內容太多、課堂上完成不了,卻仍按部就班地“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表達規范、結構嚴謹,並且包含讓學生了解單元主題的課文應作為精讀材料,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掌握詞彙和語法;圍繞單元主題安排的擴展性文章應作為泛讀材料,旨在幫助學生拓展閱讀面、掌握閱讀的策略、提高閱讀的速度。泛讀應以學生自己閱讀為主,教師只進行閱讀策略方面的指導。
(二)針對學生現有的語言水平,有梯度地開展聽說活動
該教材的一些聽說活動的`難度的確超出學生現有的接受水平。如:聽力材料語速快、生詞多;說的話題過於生僻。教師就應對這些活動加以改造。可以在聽的活動前做好聽的策略指導;如果由於聽力材料本身的難度使得聽的活動難以開展,就應舍棄,代之以其他合適的材料讓學生練習,而不能機械地讓學生反復聽不能理解的聽力材料。在說的活動中,話題與學生生活有距離時,可以先設置一些子話題,讓學生找到說的素材,再逐步引向最終討論的話題。
(三)有區別地教授詞彙
《英語課程標准》把掌握詞彙的目標描述為“學會使用”。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看,不可能在聽說讀寫中完全掌握所有詞彙。該教材語言材料信息量大,涉及的詞彙量也大,但一個單元中出現的詞彙在其它單元里再次出現的頻率卻不高。學生能夠在聽說讀寫中都使用到的單詞只是使用頻率較高的基本詞彙。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鼓勵學生在說和寫的活動中多使用教材里的基本詞彙,以達到牢固掌握的目的;而在讀和聽的活動中應讓學生多接觸新詞,擴大詞彙量。
(四)讓學生充分感知語言活動中的語法現象是教授語法的前提
該教材以不同的主題作為組織教材的線索,一個語法項目可能分解在幾個主題中呈現,也可能在一個主題中同時出現幾個語法項目。語法呈現不夠系統,讓很多使用過舊教材的教師感到不適應。不少教師在學生接觸到語言材料中的語法現象之前,就一次性地把一個語法規則講透徹,把相關語法點盡可能地羅列其中。而學生學習語法是一個從感知到理解再到歸納的過程,把一個語法項目一次完整地教給學生並不能幫助他們快速地掌握,也不能有效地防止他們犯語法錯誤。因此,教師要有耐心引導學生去發現和理解語言活動中的語法現象,只有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幫助他們總結歸納語法規則才是有效的。

結語

教師作為課程的實施者,絕不能機械地“教教材”。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領會編者在教材中所表達的英語課程理念和思路,更要了解學生的語言發展水平、學習需要和實際的教學情況。“教師應成為教材和具體教學情境的‘協調者’,對教材進行調整,個性化地去使用”。只有這樣,才能把教材所倡導的課程理念變為適應每個教學情境的教學行為,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薔.Michael Harris.Senior High English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 [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俞紅珍.教材的“二次開發”:涵義與本質[J].課程·教材·教法,2005,25(12):9-13.

相關論文查閱: 大學生論文 、 工商財務論文 、 經濟論文 、 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

G. 【實施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理解100篇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分判頌析 通過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存在各種不足之處,其具體表現如下:
(一)閱讀教學模式單一。閱讀教學拘泥於學生對所讀材料的表層理解,許多學生不能對所讀文章的要點進行有效的推斷,也不能正確把握文章的脈絡,從而影響了理解的准確性和全面性。許多教師仍採用師生一問一答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被動,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高中階段的閱讀文章應當是題材豐富,體裁多樣,閱讀的目的也應有不同的側重,而千篇一律的閱讀教學模式難以實現不同的閱讀目的。
(二)閱讀教學中忽略了語法分析。不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談語法色變」,未能引導學生藉助語法正確理解句子,尤其是缺乏對長句、難句、省略句及意思晦澀句的理解與分析,影響了學生對閱讀材料全面、正確的理解,阻礙了學生獲取文章的內含信息。
(三)閱讀教學中生詞處理不當。如何處理閱讀材料中出現的生詞和歧義詞使許多教師感到十分棘手和困惑。許多教師片面追求閱讀時的「整體理解」,舍棄了對詞彙的教學,只是在閱讀前將有關詞彙匆匆略講而過,而且只涉及詞彙的一般含義,忽視了詞彙在語篇中的特定含義。
(四)閱讀教學中濫用多媒體。雖然閱讀教學以多媒體來輔助詞彙教學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但是把本應通過文字解讀和推理歸納才能獲得的信息以直觀形式展示給學生,致使直觀教學替代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抹殺了學生的好
奇心,不利於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文字解碼能力。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定位分析及啟示

⒈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作了分級定位,即「能根據閱讀目的使用不同閱讀策略」(六級),「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遲祥句和長句」(八級),「能通過上下文和句子結構猜測詞義」(六級),「能通過文章中的線索進行推理」(七級)等,從而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閱讀教學的過程既是對詞彙語篇進行理解的過程,又是對句子進行系統歸納和概括的過程,又是培養學生發掘閱讀材料內涵和正確使用閱讀策略能力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推理能力的過程。
⒉近年來的英語高考閱讀理解文章和試題也充分體現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和導向。高考閱讀文章的取材到問題的設置有以下特點:①文章體裁多樣,題材各異文章難度呈現一定梯度。②閱讀文章中出現的難句和長句等復雜句逐年增多。③根據語境推測生詞意義和對代詞指代意義的考查題增多。
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倡導任務型教學,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目標要求。教師應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感受成掘旦鄭功,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⒋語言學習的規律告訴我們:新的語言知識從輸入到運用有一個處理消化的過程,完成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理解語言的機會。
因此,我們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努力實施任務型教學。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研究目的在於:通過完成閱讀過程中的環節相扣的小任務,指導學生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兼顧培養學生的聽、說、寫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任務的設計

所謂「任務」,簡而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習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任務參與者之間的交際過程也是一種互動過程。
新編高中英語閱讀教材中的課文具有話題廣泛、信息密度高、語言知識豐富等特點,它是各單元教學的核心。鑒於此,高中英語閱讀課的任務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趣味性原則:教師就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盡量採用真實的內容和方式,採取多變的教學活動形式和不同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
2.啟發性原則:在設計閱讀課任務時,教師要在深入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抓住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心理特徵,力爭做到設計的任務能激勵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參加語言實踐。
3.階梯性原則:閱讀課中任務的設計要注重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並形成由初級任務向高級任務過渡再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在語言技能方面,應遵循先聽讀、後說寫的設計順序,使教學呈階梯式層層遞進。
4.滲透性原則:任務的設計不應該局限於課本教學,而要滲透到學習和生活中,以培養學生思維想像力、審美情趣藝術感受、協作精神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
5.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在任務實踐過程中,學生應始終是主體,教師應努力做好教學中的鋪墊工作,通過引導、啟發和輔導等形式,使學生不斷思考、歸納和總結,最終獲取新的知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四、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探索

根據任務型教學的基本理念和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高中英語閱讀課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任務前(Pre-task/Task before reading)。任務前活動包括教的活動、意識提升活動和計劃。教的活動與介紹新的語言知識和語言結構密切相關;意識提升活動只在提高學生對語言結構的意識;計劃就是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任務。這一段我們應完成以下任務:
1.了解背景知識,預測活動內容:學生課前通過各種媒體了解背景知識,教師適當補充,背景知識又稱非直觀信息,它儲存於學生的長時記憶中,是直接影響閱讀分析和理解的一個重要因素。適當了解背景知識,可以幫助掃除可能出現的障礙,激發其閱讀的慾望。同時,也可讓學生根據文中圖片及標題等對閱讀內容進行預測,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興趣。
2.掃除語言障礙:要使閱讀有意義,不但需要非直觀信息,還需要直觀信息等。因此,掃除閱讀中可能出現的語言障礙是必要的,但是要控制好生詞釋義的量,有的生詞詞義要讓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
3.明確閱讀目的:閱讀目的決定了閱讀的方式及速度。目前在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的目的旨在通過規范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其中包括獲得課文大意的掃讀技能、獲得課文具體內容的跳讀、精讀技能以及培養語感、獲取樂趣的泛讀技能。教師應在閱讀教學前確定第一教學階段的閱讀目的及閱讀方法,呈現本課所要解決的問題,並提出具體任務,比如,讓學生閱讀後填圖或表格等。
第二階段:任務環(Task-cycle/Task while reading)。任務環包括符號辨認和內容理解。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弄清課文的結構和具體內容,還要幫助學生弄清楚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師可以設計數個微型任務,構成任務鏈,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採用下面四個環節來完成任務:
1.聽力理解:學生聽錄音,了解課文大意,完成1-2個聽力題,從而提高學生整體把握課文有關信息的能力。
2.掃讀理解:該環節要求學生快速通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脈絡,理解課文大意,找出主題句、關鍵詞,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有一個整體印象。教師可用以下方法來檢測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
(1)課文主要信息正誤判斷;
(2)選出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標題或圖片;
(3)要求學生回答一些有關課文內容綜合性問題。
3.略讀質疑:在該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的有關信息重點地進行略讀,找出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4.細讀賞析:在該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審美的觀點認真閱讀全文,了解文章的細節、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間的聯系,促進對篇章結構的理解。教師可設計以下任務來檢測學生的閱讀效果:
(1)要求學生回答一些關於課文的細節問題;
(2)要求學生討論歸納各段大意;
(3)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寫各類圖表;
(4)要求學生藉助語法分析文章中句子與句子之間、句子中事與事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能正確地理解閱讀材料,獲取作者所傳遞的信息,達成閱讀目標的有效方法;反之,脫離句法分析的閱讀往往是膚淺的,理解的偏差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長句和難句進行語法分析,既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又要增強學生的理解深度。
(5)要求學生正確理解特定語境中的詞彙,它是有效推敲作者意圖的關鍵和理解全文的前提。
在語境中學習詞彙,擴充詞彙,了解新詞,正確把握語篇的意義,發掘文章的內涵,也是閱讀理解的重要任務之一。例如,在一篇介紹數碼相機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They are very hot this year. The prices have come down and the quality has gone up. Who wants to travel with 30 rolls of film? With a large memory card to store pictures, you can shoot and shoot and never to worry about changing a roll.句中劃線詞彙均為多義詞,在上述特定的語境中才產生了它們的特定語意;學生只有了解了整篇文章的真實意義,才可能讀懂這段話的內容。
當然,在各環節的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提醒學生注意閱讀速度,並根據不同的閱讀方法和任務,向學生提出不同的閱讀速度。
第三階段:任務後(post-task/task after reading)
任務後活動包括討論、評價和操練。教師可設計以下任務:
1.展示: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通過表演、報告、復述、背誦、聽寫、默寫等方式向全班展示任務完成情況。
2.討論與評價: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興趣或觀點,完成一些交際任務。引導學生以討論的形式表達個人的觀點,例如:同意或不同意,喜歡或不喜歡,提出建議或解決問題,評論課文中的人物,想像故事的多種結局,等等。然後教師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作出評價,評價要具有激勵性。
3.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做相關內容的作業,如:課文的改寫、縮寫或續寫,采訪,報道,或做同樣題材的短文填空、閱讀理解、書面表達,等等。

五、結束語

在任務型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和具體的操作要求,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技能訓練,學生大腦始終處於一種激活狀態,貼近學生生活的任務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學習任務的不斷深化,有利於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完成的結果為學生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標准,並使學生產生成就感。
總之,任務型閱讀教學強調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當然,我們全體師生還須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和完善任務型閱讀教學的基本操作模式。
(責任編輯:鄭 衛)

熱點內容
你肯定會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9-13 15:36:06 瀏覽:911
四十五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15:31:45 瀏覽:385
卡通人物英文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15:31:42 瀏覽:333
這附近有一些飯店嗎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15:17:26 瀏覽:284
蔣躍考博英語作文怎麼樣 發布:2025-09-13 15:04:53 瀏覽:647
成功的人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14:57:50 瀏覽:727
微博怎麼反映問題的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13 14:53:07 瀏覽:441
周瑜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14:47:25 瀏覽:818
美國人怎麼考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13 14:47:16 瀏覽:796
以機器製造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3 14:37:40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