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生活的英語閱讀理解題
❶ 中考英語閱讀表達解題技巧
中考英語閱讀表達解題技巧
閱讀與表達是近兩年中考英語中出現的新題型,要求學生閱讀短文並回答問題。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准備的中考英語閱讀表達的解題技巧,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中考英語閱讀表達解題技巧】
近幾年在各地中考英語試題中,又出現一種新題型——務型閱讀。它是根據任務型教學設計而成的,它是介於閱讀理解與書面表達之間的一種題型。它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後能對文章中某些細節做到准確把握或對整篇文章進行提煉概括,是一種讀寫結合的題型。這種題型既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考查學生運用英語語言將有關內容以文字形式正確地表達出來的能力。
縱觀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不難發現閱讀材料難度整體適中,材料後的題目設計難度並不很大,但是學生在實際做題過程中,經常會犯一些錯誤,導致不必要的失分。因此我們有必要讓同學們掌握一些解題方法。
★完成任務型閱讀的過程就是:
閱讀(信息輸入)→判斷、分析、概括、推理(信息加工與處理)→答題(信息輸出)。
具體說來,任務型閱讀的解題策略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 確閱讀任務
任務型閱讀一般提供一段或幾段閱讀材料,在材料後設置5 個任務,做題時我們應先閱讀所給的任務,明確任務是什麼,再帶著任務去閱讀材料,這樣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去讀,並能提高閱讀效率。
二、 讀全文,了解大意
明確任務後,應迅速閱讀全文來了解文章主要內容,以及文章的感情基調、作者的意圖、態度傾向。在材料後的問題設置中,經常有對文章大意的考查。對於概括大意的題目,需要通篇考慮,對要點加以歸納概括,這類題目有時可以從文中找到答案,但有時需要用自己的話來概括。這類題,屬於難度較大的題,對文章還得再讀一讀,才能總結出來。除此之外,還經常考查“給文章擬一個標題”。這類題目可以通過尋找主題句和高頻詞來完成。根據英文寫作的特點,主題句往往是首句或結尾句,但當沒有主題句時,則應從全文中全面、簡練地去提煉、概括。文章的標題可以是單詞、短語,也可以是句子,但不管是什麼,確定標題必須遵循以下兩個原則:① 概括性原則,即標題應在最大程度上覆蓋全文,體現文章的.中心大意。② 醒目性原則,即標題必須力求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三、 讀細節,逐題攻克
(一) 尋找細節,從原文中找答案
在經過第二步泛讀全文之後,對於材料後面問題的細節考查題,在文章中所處的大體位置有所了解。然後就可以採用“跳讀”的方式來尋找細節在原文中的對應,跳讀的目的就是為細節尋找答案。如閱讀填空或填表題,這種題目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材料,獲取相關信息,以填寫詞語或補全句子的方式完成表格或圖表。還有一些題目是對文章細節的直接設問,答案通常可以從原文中找到。從各地中考題看來,是有相當比例的此類題目。
(二) 精讀細節,理解深層含義
任務型閱讀,也是閱讀理解的一種題型,不僅考查學生直接獲取信息的能力,還可考查學生通過已知信息進行推理,研究細節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態度,理解文章的寓義。因此,這就要求考生要具備通過已知信息進行判斷推理能力和透過字面意思解讀深層含義能力,這一類型題在閱讀測試中屬於難度較大的題目。在做這一類型的題目時,考生應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捕捉文章中有關的信息,精讀特定細節及周圍的句子來幫助理解。做這一類型的題時,還需注意:① 把握文章的內在邏輯關系,以文章提供的事實和觀點為依據,立足原文,推斷未知。不能主觀臆造,憑空想像,隨意揣測,更不能以自己的觀點代替作者的觀點。② 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從字里行間捕捉一些線索,對文章的表面意思進行挖掘加工,悟出作者的深層含義或弦外之音。
我們可以通過以上三種方法來答題,還需要注意一下“答題要求”:
① 在答題時,總的原則就是:能簡略回答,盡量簡略回答。
② 書寫要規范。句子開頭首字母要大寫;標點符號要規范,並能正確使用;單詞拼寫要正確無誤;單詞書寫要認真。這些方面也要引起考生注意,力爭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③ 作出適當調整。在回答時,同學們應對照題目,根據需要對句子的人稱、單復數、時態、語態、詞性、主謂搭配等作出適當的調整。
四、 通讀全文,仔細檢查
在完成所有任務後,同學們還應結合題目再把全文通讀一遍,認真核實答案,同時還應檢查一下書寫的規范性及句子的人稱、單復數、時態、語態、詞性、主謂搭配等,這是答題的最後一步,同樣也很關鍵。因此,同學們平時應養成做完題後仔細檢查的好習慣。
總之,同學們要想出色的完成任務型閱讀題,不僅需要在考場上運用各種解題技巧,而且還需要在平時課內外加大閱讀的訓練量、擴充詞彙量。要知道:理解能力的提高絕非一日之功。
【中考英語中的填表型任務閱讀解題策略】
一、題型簡介
這種題型只在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即捕捉信息、組織信息和綜合概括信息的能力。該題型任務可分為閱讀文章和表格填空兩個部分。要求考生根據所讀短文,對文中的有效信息進行篩選、整合和綜合概括,而後准確有序地完成表格的空缺。此類閱讀話題廣泛,體裁多樣,內容貼近生活,富有氣息。表格項目。基本上根據文章結構和作者思路設計,一般包括標題、段落大意、文章細節、結論等部分。當然把握命題人設空規律顯得很重要。
二、任務型閱讀解題思路和方法指導
1.解題步驟:研表一讀文一填表
研表:迅速閱讀表格,預測所缺單詞。通過分析表格的項目內容和結構特徵,從而揣測命題的目的和意圖,准確把握信息范圍及對文章的理解方向。要特別關注文章的標題欄及表格前的小標題,這樣有助於理解短文的大意。
讀文:快速瀏覽全文.把握短文大意,再讀文章文章內容.找准細節定位。任務型閱讀要求考生解讀語篇,掌握文章的框架結構和段落大意,又要求考生對具體的事實細節進行查找和定位、理解和轉換。因此,在閱讀文章時,考生應適時恰當地運用多種閱讀技巧,對文章進行全面的理解。
填表:抓住有效細心,准確填好表格。任務型閱讀考查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捕捉信息的能力,又要求對文中信息進行理解轉換,並進行適當的邏輯推理和歸納總結,在填表時.力爭返回原文,找出與題目有關的內容,抓住關鍵詞彙,填好所缺單詞。填好表格後,再次校對所填單詞拼寫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文章內容。
2.解題方法指導
(1)快速定位圈點。根據表格中所提供的細節信息,抓住關鍵詞語,返回原文,快速捕捉,對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在文中進行定位,並通過對比新舊語境,圈出不同點。
(2)巧妙運用轉換。對於那些不能在原文中直接選定的答案,根據表格中對原文語義的轉換,掌握設空規律,進行詞形和詞性的轉換。巧用同義詞、反義詞、詞語搭配等轉換方式,以便提高答題正確率。
(3)掌握歸納技巧。有時表格中的最上欄或最左欄需要學生概括相應欄內的內容,常用的概括性詞語有:原因(reason/cause)、方法(way/means)、優缺點(advantage/disadvantage)、觀點(opinion/view)、建議(advice/tip/suggestions)、目的(aim/purpose)、問題(problem)、影響和結果(effect/result)、個人信息(name/age/occupation/personality)等。掌握這些概括性詞語,可以幫助學生迅速准確地完成答題任務。
(4)注意答題細節。審清表格,注意表格中所缺單詞的排列順序,特別要留神寫到答題卡上的單詞序號:正確拼寫單詞,注意首字母的大小寫、名詞的單復數、主謂一致及非謂語動詞的使用等。另外,書寫工整在答題的過程中也十分重要。
總之,任務型閱讀不同於傳統的閱讀理鰓.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夯實基礎,加強常用詞彙的積累,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並養成細心答題的好習慣。
;
❷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它的選材主要出自哪裡
近幾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題所選材料的題材、體裁多樣,主要取材於英文原版書籍,語言地道、內容新穎,文化意味濃厚,試題設計均重語篇理解。 (一) 近幾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測試新動向 1. 閱讀的詞彙量增加,越來越強調提高閱讀速度 近年來,高考閱讀理解部分的閱讀總詞量一直保持著遞增的趨勢,這就意味著考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文章的閱讀,必須提高閱讀速度。 2. 文章的生詞量增多 文章的生詞量增多,主要表現在由構詞法產生的新詞和教學大綱不作要求的生詞增多。這就導致閱讀材料文字難度增大,考生往往要反復幾遍才能讀懂。再加之材料行文表達使用比較正式的語言,結構復雜的長句及省略和插入語等較復雜的語言現象在文章中隨處可見。這不僅減慢了閱讀速度,而且也影響了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去進行推理和判斷。 3. 選材面寬,貼近生活,保持原汁原味 近幾年的高考閱讀文章選材更貼近生活實際、更富有時代氣息,題材新穎,包括故事、傳記、人物、傳說、生活常識、社會文化、天文、史地、科普知識、政治、經濟及名人逸事等。體裁也不一,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等。而且文章多是屬於原汁原味的文章,其中文章習語用得較多,涉及英美人的文化生活習慣。 4. 深層理解及推理判斷型題持續增加 一篇文章圍繞一個中心,或者是某一話題展開,文中絕大部分的篇幅都圍繞這個主題來說明它,反映它。弄清細節,獲取信息是正確把握主旨中心的前提。在以往的高考試題中,往往掌握文中細節的直接理解的題目在試題中所佔比例較大。但在近些年的高考試題中這類題目已明顯減少,而推理、判斷、綜合類試題大大增加了。要求考生能從字里行間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即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等,而且能把握全篇的文脈,即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並且能據此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和判斷。 (二)高考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 1. 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大意,以及用以說明主旨大意的材料和細節。 2. 既理解具體的事實,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 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理解深層含義,包括作者的態度、意圖等。 4. 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義,也理解全篇的邏輯關系,並據此進行推理和判斷。 5. 既能根據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也能結合中學生應有的常識去正確判斷生詞和短語的含義。 (三) 近幾年高考閱讀的主要考點 高考閱讀題通常分為兩大類:客觀性理解試題,即考查短文大意的試題,事實細節描述題,短文、句子、短語、單詞意義理解題;主觀性試題,即通過閱讀文章,對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主旨、作者觀點、態度等有更深入的理解。一般說來,高考閱讀理解對考生的測試角度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猜測詞義 這類題要求考生能根據上下文正確理解靈活多變的詞義。在做這類題時,應對上下文中已知部分進行邏輯上的推理,必要時還要進行語法分析,尤其是詞與詞之間的關系,有時還要依據常識和經驗進行猜測。 2. 理解主旨大意 一篇文章通常是圍繞著一個中心思想展開的。閱讀時,我們不可忽視短文中開頭和結尾的段落或句子的含義。因為它們往往是文章中心的概括和總結。對於沒有明顯主題句的文章段落要根據文段中所陳述的事實或提供的線索加以概括總結,從而判斷出四個選項中哪一個為最佳選擇,說明了文章的中心。 3. 推理判斷 這類題要求考生能通過文章表面文字信息去推測文章隱含的意思,要求考生對文章的情節發展,以及作者的態度、意圖等做出合乎邏輯的推理和判斷。 4. 對文章的細節理解 5. 數據推算
❸ 2018年山西高考英語卷難度難不難,英語試卷真題答案解析(下載)
2018年山西高考英語卷難度難不難,英語試卷真題答案解析(下載)
2012年是山西省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後的第二年高考,考生使用的是多數省份考生都在使用的全國高考新課標卷。為幫助廣大學生、老師准確把握高考導向,專家、名師,逐一對各科目試題進行了分析。
英語難度適中貼近生活
英語試卷(新課標),繼承了前幾年的優點,整體上出得比較好,題目不偏不怪,難度適中,材料豐富新穎,貼近生活,對高中英語教學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具體來說有幾個特點:
注重「雙基」能力考查,突出英語教學重點。這一點在單選題上表現尤為明顯。該部分涉及的知識點包括:冠詞(1)、連詞(2)、代詞(1)、形容詞(2)的比較等級和倍數表達法以及與動詞(7)相關的時態、情態動詞、短語動詞、非謂語動詞、動詞詞義辨析等,句法的考查包括名詞從句(1)、並列句以及狀語從句(以兩個連詞體現)和一個情景交際的句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動詞仍然是重中之重。基本詞彙的考查主要放在完形和閱讀材料上,試題中除了標明的詞彙外基本沒有超綱詞彙。閱讀理解的選項設置也是以細節題為主,用最基本的閱讀技能scanning(尋讀)在文章中都可以找到相應的答案。
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完形說的是身體語言的重要性,這個內容在英語課本必修四冊上,老師們在講授這個模塊時一般都會補充一些跨文化知識,所以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應該不會感到太難。因此,完形給我們的教學起到了一個良好的導向作用,今後應該加深對課文的挖掘延伸以及對不同文化的理解,邀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到材料的收集和展示中來,多關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不同的思維方式以及他們的風俗習慣。
體現語言學習本質,融知識性和生活化為一體。閱讀理解部分的四篇材料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A篇為應用文,指出幾個可帶孩子去玩的'博物館的特點。B篇D篇為說明文,分別介紹了一種可以帶我們找到非洲森林中蜂蜜的鳥和過度學習的好處。C篇為記敘文,作者講述了一次當群眾演員的難忘經歷。學生在閱讀完這四篇文章之後,不僅能用基本的閱讀技能完成題目的要求,而且也拓寬了知識面,了解了生活中普通人的故事,這就達到了我們學習語言的目的。
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實際生活有機接軌。七選五是一道新題型,主要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小短篇的話題是孩子的健康:幾條減壓的建議。學生們只要把握文章脈絡,找准關鍵信息提示,按思維邏輯排除干擾選項去做應該沒有問題。
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書面表達要求寫一份電子郵件,申請參加一個國際中學生組織在新加坡舉辦的夏令營活動。屬於提綱性作文。對於這類作文,學生要做到按提綱先確定每段主題句,再運用所學英語知識組織內容,調動英語中的典型句型,同時注意在句與句之間加上適當的連接詞使文章層次分明即可。
❹ 中考英語動態:老師提醒 中考英語最後階段的"專項突破"
老師提醒
■越臨近中考,越應當注意降低復習難度,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設法增強自信心,確保以最佳的精神狀態迎接中考。
■最後階段的復習應著重知識的應用,可按中考題型進行模擬訓練。看試卷和錯題集也是一種有效的復習方法,把近期做過的大小試卷和練習題分門別類整理一下,定下心來仔細過一遍,把以前存在的問題弄清。必要時可對難點、重點和自己的弱點進行一些專項訓練。
■另外應加強收集信
息,注意中考動向,並適當關注社會熱門話題和時事要聞。
不瞎激同題型有不同的考查重點 英語:掌握必要的解題技巧
■林曄(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級中學)
沖刺階段的復習不單單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還是知識和能力再次提升的過程。復習安排與方法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復習質量的高低。
考生首先要根據《上海市初級中學英語學科教學基本要求》,針對重點的語言基礎知識進行復習。復習時,考生要抓住重點,在老師的精講精練下學會探究問題、發現問題,在答題時做到靈活應用,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變知識為能力。避免偏題、怪題,對重點、難點題型,如聽力、閱讀理解、完型填空以及寫 作等進行專項強化訓練,並掌握必要的解題技巧。
聽力:帶著問題和線索聽錄音
聽力部分最重要的是審題。拿到試卷後要快速瀏覽選項,確定所聽重點並進行猜測對話譽隱或短文可能涉及的內容,帶著問題和線索聽錄音能准確快速地理解內容。另外不管是對話還是短文,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整體內容的理解上,無須強迫自己聽清每個單詞,應把重點放在關鍵詞或與問題有關的詞句上。對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數字等有關重要信息要做簡單記錄。當然,心理因素也非常重要,中考聽力一般聽兩遍,假如第一遍沒聽清楚,千萬別慌張,可以帶著第一次的記憶去聽第二遍,然後尋找與題目要求最接近的答案。假如個別題目實在弄不清楚答案,憑感覺選擇一個也有25%的機會,千萬不要放棄。
閱讀理解:文章至少通讀兩遍
近年來中考閱讀考查中使用了多種文體的語言材料,考查題雖較大部分根據事實判斷,但也有題目必須整體理解歸納才能作出正確解答。語段可有3%生詞,可據上下文猜測、理解。回答問題的語段除了理解,還要能正確表達,既要會用完整句子回答,又要會有用關鍵詞簡略回答能力。
做閱讀理解題時,可先瀏覽問題,帶著問題通讀全文;也可先通讀全文再慶神廳看問題。文章至少讀兩遍,正確對待文章中的生詞和難句,不要慌,要學會根據上下文判斷其意。對於文章中一些較復雜的長句,只要抓住重點和關鍵,問題就明朗了。做完題後,要檢查一遍,對文中關鍵詞語及重要語句一定要細讀、讀透。有時題目難度大,僅從字面理解還不夠,要根據上下文和中心思想進行歸納和推斷。
完型填空:從整體上領會全文大意
完型填空題是綜合類型的試題,它比較全面地考查學生對句子結構、詞語的運用和辨析、固定搭配和習慣用法等多種語法和語言基本知識的掌握,同時還考查學生對英語閱讀理解以及對各種英語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它是整張試卷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可以區分考生英語能力的高低。這部分內容對一些成績較好的考生尤為重要,因為只有全對或絕大部分對,才能保證自己成績優秀。
做完型填空時,考生一定要記住:1、通讀全文,從整體上感知全文,掌握大意,切忌只盯住一個句子倉促解題。快速閱讀時還要注意找出關鍵詞,抓住關鍵詞就抓住了故事的線索。2、重視主題句。短文的主題句,往往是每篇文章的首句,有時也出現在文章的中間或結束處。主題句是深入了解全文的“窗口”,甚至能以此句為立足點,從該句的時態、語氣推測全文的主要內容。3、做完之後通篇檢查,看是否順理成章,可從語意和語法兩方面檢查。
寫作:運用最有把握的句型和結構
今年中考英語寫作分值增加到18分,考生們在這一項上的得分率差距將更大。內容分主要考查考生文章主題是否明確、內容是否緊扣命題、語言是否精煉。語言分主要考查學生單詞的拼寫能力、標點符號的使用、句子語法的運用是否正確等。結構分主要考查學生是否能熟練恰當地運用所學單詞、片語和各類句型,行文是否流暢,銜接是否合理。
對於寫作,考生們要注意:1、寫作前先仔細審題,分析題目與要求,搞清題意。研究題目要求與關鍵詞或要點提示之間的關系,確定主題、中心思想和要寫的主要內容以及寫作思路與框架。2、確定文章的時態,注意時態前後一致,動筆之前根據題意把需要的句型、動詞短語等羅列出來備用。3、組織運用語言,運用語法知識和詞彙知識,依據素材形成初稿,要做到語言表達准確、規范、地道,文理通順,盡量使用學過的、最熟悉也最有把握的句型和結構,應盡量避免中國式英語。4、仔細閱讀全文,從整體上檢查詞與詞、句與句之間的銜接,並作修正。最後注意認真謄寫。
要提高寫作能力,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建議考生們要注重平日積累。要積累詞彙量、過渡詞、各類句型套路,也可以多背誦一些優秀的文章或範文。
空泛浮誇、虛假造作、描寫失真的假、大、空是作文的大忌——語文: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
■程立海(上海師范大學康城實驗學校)
中考作文寫作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語文分數的高低。這里介紹一種“專項突破”的方法,幫助考生順利跨過中考作文寫作這道檻。
描寫真切到位
人物描寫要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使人物有血有肉。如一名考生在題為《忘不了他》的作文中這樣寫道:“……黑暗中,老人佝僂著背,用力而有節奏地拽著鍾繩。老人中等身材,背稍駝,黑白摻雜的頭發胡亂地倒在頭上,黑瘦的面頰上幾顆不很明顯的麻子躺在皺紋里,然而並不覺得難看,反而更顯得老人溫和慈祥”。在這段文字中,作者調動了外貌、神態、動作等描寫手法,立體化地表現了這位老人的獨特身份和個性特點,而沒有臉譜化。
環境描寫,則要切記它們不是為寫景而寫景,而是為了襯託人物形象,渲染當時氛圍,抒發作者感情服務的。
適當融入議論和抒情
記敘文寫作離不開寫人敘事,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側重於通過敘事和人物的描寫來表現人物。敘事為主的記敘文側重於敘事,通過具體生動又有時代特色的典型事件的記敘來反映時代和人物的精神風貌。
記敘文以記敘、描寫為主要的表達方式,但這並不排斥其他方式的介入,可以適當融入議論和抒情成分。敘是議的基礎,議是敘的升華。議論的作用在於揭示記敘的事物所包含的深刻含義,使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當然,記敘文中的議論當簡明扼要,以少勝多。記敘中的抒情能夠渲染氣氛,表達情感,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但要注意抒情貴在真摯、自然,切莫無病呻吟。好的抒情、議論有時甚至能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
切莫“為賦新辭編故事”
那些空泛浮誇、虛假造作、描寫失真的假、大、空是作文的大忌。學生們要在記敘文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切莫“為賦新辭編故事”。有的學生常抱怨,學習緊張,活動范圍就是兩點一線的家、校,沒時間看課外書,了解外面的時間和機會很少。果真如此嗎?實際上並非生活薄待了這些學生,而是他們的視覺、聽覺處於一種休眠自閉狀態,對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熟視無睹,充耳不聞罷了。其實生活中令我們感動的一草一木,親人朋友多得很,值得我們動容的人和事可謂俯拾皆是,只要學生們“放出眼光”,用心擷取生活中的鮮活而多彩的浪花,就一定能寫出情文並茂的文章來。
展開發散思維創新立意
千人一面的文章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學生們一定要懂得“文必獨創”的道理。如作文題《良師》,有的考生只是寫一些平凡的小事而沒能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穎和深刻。對此,考生們拿到題時,一定要展開發散思維,而不是線性思維,當你首先想到的第一、二個立意應摒棄,因為你所想到的,可能是與其他同學“所見略同”,當你挖掘出第三、四種立意時,你可能就是獨一無二的了。
花五六分鍾用心審題
磨刀不誤砍柴功。有的學生一看到題目即奮筆疾書,結果往往是下筆千言,謬之千里。因此,作文時,在審題上至少要花五六分鍾再行文。如《嘗試》這個作文題,其基本意義是一個人或一些人主動地、有目的地去做一件從未做過的事,從而獲得某種感受或啟迪。這里的“主動”、“第一次”最為關鍵,審題時要花心思。可惜的是,很多學生只寫了“第一次”,而忽略了“主動性”。對此,考生們要有足夠重視,切不可掉以輕心。
調整:有的放矢安排復習
2009年上海中考英語試卷將在好幾個題項上進行調整。這次調整充分體現了英語試題穩中求變、凸顯考生能力的指導思想。
具體調整如下:
1、聽力部分分值為30分,第四大題由“聽短文完成下列表格”,調整為“根據聽到的內容完成對話或短文”。
2、詞彙與語法部分分值為46分,刪除原來的第四大題。選擇題部分由原來的20分增加至26分,句型轉換由原來的10分提升至12分。
3、閱讀分值為74分,刪除A篇部分完成對話,將其6分分值分散到閱讀與寫作中,即將閱讀B篇由原來的6分調到7分;閱讀C篇由原來的6分提到7分;閱讀F篇回答問題由原來的12分增至14分,寫作由原來的16分調整為18分。寫作評分標准也作相應調整,內容分7分,語言分8分,結構分3分。
不僅試卷進行了調整,《上海市初級中學英語學科教學基本要求》里的詞彙也進行了部分調整,刪除了部分單詞,新增了一些更實用的詞彙。中考英語第二部分,主要考查語法的掌握和應用、詞性變化、詞語辨析、基本句型及句型轉換能力等詞法、句法的基礎知識,近年來又增加了交際功能的內容。試題編寫按“初中英語教學基本要求與訓練”的范圍進行。知識點、語言點均源於平時教材教學,且根據“學業考試”的要求來分布試題的難易度。近年來有逐漸容易的趨勢,對於這部分可不要花大量時間去鑽研所謂的難題、偏題和怪題。對於這些變化,考生都要吃透精神。
回顧:正確把握考試方向
分析2008年中考英語卷的特點,也可以幫助考生把握考試方向,在復習時有的放矢。2008年中考卷的特點可用三個字概括:淺、活、廣。
1、試卷難度與2007年持平,題量適中
2008年中考英語聽力部分語音清晰,語速減慢。詞彙語法部分難度相對較低;閱讀篇幅略為縮短,所配題目明確,考生易看清問題。
2、起點低,沒有偏、怪、難題
2008年中考捲起點較低,基礎題多。除完形填空和寫作有一定難度外,試卷難易適中,題干簡潔明了,考點突出,具有一定區分度。
3、寫作題材源於生活,使學生有話可說
2008年的英語作文題“我身邊的愛”,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試題設計以英語問題作為要點,引導學生了解“愛是雙向的,不僅是獲得,還需有時付出和回報”。
4、貼近生活,具有濃厚時代氣息
2008年中考卷題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涉及到了雪災、卧龍大熊貓、塑料袋問題、火炬接力手金晶、地震等熱點。
5、重點考查學生在閱讀中的綜合理解力
閱讀文章題材面廣,信息量大且富有趣味性。完型選擇雖難度較大,但2008年試卷選用的語篇材料大多是學生容易理解的記敘文,且所講述故事多在日常生活中發生,有效減輕了學生的心理壓力,更利於考查真實水平。文中少長句、復合句,多簡單句且口語化,布空較少,考查固定習語搭配,多為依據上下文語意考查基本詞彙(名詞、動詞、形容詞片語、介詞)等。
❺ 中考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
閱讀理解在中考英語的試卷中,所佔的比例比較大,分值也高。那麼你知道中考 英語閱讀 理解有哪些解題技巧嗎?那麼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中考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考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
1.分門別類識別文體
記敘文 閱讀主要抓四大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發展和結果,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表現,從中分析他們思想品質、性格特徵等;
議論文 是闡明作者對人或事的好壞的立場觀點,因此在閱讀時必須正確把握 文章 的論點和論據,理清論證思路,再進行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應用文是最貼近日常生活的文體,它包括通知、 廣告 、便條、 申請書 、個人 簡歷 ,形式多樣,題材各異,如圖示、表格、地址、網址等,對這類文體的閱讀應簡明扼要地抓住所需信息,理解文章內容。
2.統覽全篇摘錄要點
閱讀理解是對整個文章的目的、意圖、觀點、立場、態度以及內在的邏輯關系的理解,而不是斷章取義的一孔之見,所以統覽全篇和問題是很有必要的,這些問題會給你提供信息或暗示文章中的一些重要細節。
在統覽全篇的同時要注意要點的摘錄,因為一些顯性的答案是可以從要點中直接回答,而隱性的答案則是要通過對全篇的理解才能得出。摘錄要點亦有利於檢查時節省時間。
3.開動腦筋推測詞意
初中英語教學基本要求規定,學生能根據上下文推測詞義,並能不藉助詞典讀懂含有3%生詞的語言材料,換言之,這就是促使學生的知識內化的過程,學生要通過知識內化將內隱的心理活動轉換為外顯的行為,可以藉助以下的幾種 方法 完成內化過程:
(1)根據上下文猜測詞意。
(2)根據構詞法猜測詞意。
前綴un-表 反義詞 ,如happy、unhappy;fair、unfair;important、unimportant等。
後綴- ment表名詞,如develop、development;state、statement;argue、argument等。
後綴-er、-or或-ist表同源名詞,如calculate、calculator;visit、visitor;law、lawyer;wait、waiter;science、scientist;art、artist等。
4.用知識和生活 經驗 理解短文
如根據化學知識,可以理解科普讀物Water is made from oxygen and hydrogen;根據生活經驗可以理解Green plants let out oxygen and breathe in carbon dioxide.
還 有一種方法是根據邏輯推理理解短文。邏輯推理實際上就是文章的「弦外之音」、「言下之意」。如一道中考模擬卷閱讀問題, Then they came to the second picture. The assistant was going to draw the cloth as he did before. As soon as he touched the cloth, he cried, 「Wonderful It's the best picture I have ever seen!」 據此可以推斷出第二張畫畫的是一塊布。
5.條分縷析理解長句
長句是初中生閱讀理解的難點之一,長句中通常包含並列、復合、倒裝等結構,對於這類 句子 要分清主次,先找出句子的主、謂、賓、定、狀、補,再找出修飾它的從句或 短語 等。
如,Parents whose children show a special interest in a particularsport have a difficult decision to make about their children's career.
先找出本句的主、謂、賓為Parents have a decision.
再 找出修飾語Whose children show a special interest in a particular sport為Parents的定語從句,difficult修飾decision,to make about their children's careers為不定式做decision的定語。
經過分析,化整為零,化繁為簡,此句就不難理解了。
中考英語閱讀理解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良好的精神狀態對於考場上的考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在心理放鬆的情況下,考生的精力才能夠集中,思維才會敏捷,從而才能將自己的真實水平發揮出來。
2. 抓住中心句。閱讀短文之前,先看短文是否有標題。若有,應給予高度重視。因為標題是文章主題的高度凝聚,它能給我們啟發和想像,有利於加深對短文的理解,從而提高做題效率。另外,在沒有標題的情況下,應充分重視短文的首、尾句。因為大多數文章都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布局的。據統計,英語中有60%-90%的主題句位於段首和段尾,短文的其他文字往往是對這些中心句的解釋和說明。
3. 克服不良習慣,提高閱讀速度。由於考試的時間有限,在保證不出偏差的前提下,一定要盡可能地提高閱讀速度。倘若能注意克服以下不良習慣,就可以大大提高閱讀速度:
①心讀。考場上不能出聲閱讀,於是有的考生就在心裡讀,有時考生的嘴唇也在動。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一定要下決心克服。因為這樣做會直接制約著閱讀速度的提高;
②回視(指重新閱讀上文)。閱讀中的回視是一種無效勞動,所以應一口氣把文章讀完,盡量不要回視。這壞習慣是慢慢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克服掉的。在平時的學習中就應當引起注意並加以克服;
③一個詞一個詞地看。閱讀時,視線應從左向右跳躍式移動,著重掃描意群,同時注意意群中的重要單詞,以尋求主要的語言信息。可將冠詞、系動詞、助動詞及不定式符號等小品詞一掃而過,不可一詞不漏地全部都看一遍;
④只讀不記。正確的做法是:一邊閱讀一邊用筆記下或標出那些與文後所設問題有關的信息。這樣,在做題時就用不著重新查閱短文,至少不用一句一句地再尋找那些隱約有印象的信息,從而可以節省一些時間。
4. 判斷要有依據,推理要順乎作者的意圖。對於推理性或評價性之類的閱讀理解題目,在材料中一般是找不到現成答案的,必須通讀全篇,對所獲信息加以篩選、提煉、推斷,對作者的思想傾向,對文中提及的人物或事件可能產生的結局等,加以綜合考慮才能得出正確結論。對這種題,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能以個人的想法代替作者的意圖。
5. 遇到生詞時,一定要沉著、冷靜。中考英語試題中,一般是不會盲目地出現生詞的,但不排除出現影響答題的生詞,同時也可能出現猜測生詞的題目,因為猜測詞義也是閱讀能力的體現,當然也在考查范圍之列。遇到這種題目,只要理解了全篇材料的大部分內容,弄清了上、下文之間的內在聯系,判斷出它在文中可能存在的含義是不難的。英語中猜測詞義的方法很多。
中考英語閱讀理解各題型技巧歸納
一、主旨題
主旨題主要測試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主旨大意的理解能力。在初中階段,有關這類題的常見提問方式為: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在處理這類問題時,通常採用快讀方法,先從頭到尾把文章瀏覽一遍,因為這樣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於文章的整體思路及要點之間的聯系,而較慢的閱讀會使你過分注意細節,甚至個別詞,因而影響對主題的概括。特別要注意仔細閱讀開頭段和結尾段,因為大多數文章的中心思想都出現在這兩段里。
二、細節題
細節題主要測試學生識別閱讀材料中的具體事實和細節的能力。考生必須特別注意作者在陳述中談到的是何人、何事、何處、何時、何故,要在有關此類問題的地方適當做標記(比如人物名較多就用圈畫出,時間名詞較多就用波浪線,地點名詞較多就用方框等等),以便在回答問題時迅速查找。
三、詞義題
詞義題主要是檢測學生在具體文章中,根據上下文理解某個詞或某個短語的意義的能力。遇到這類試題,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 通過上下文的種.種提示來准確猜出這個詞的含義。
2. 一個單詞可以通過前綴、後綴、合成等形式派生出來很多單詞,因此可以根據構詞法辨認其中的詞根的含義,就可以判斷出其派生、轉化或復合詞的其他詞義。
3. 如果遇到非常熟悉的詞彙,一定要盡量撇開其基本含義,注意其引申的意義。
四、推斷題
推斷題主要考查學生透過文章的表面文字信息,進行分析、綜合、歸納等邏輯推理的能力。一要抓住選項與選項之間的不同,二要在文中找出與選項對應的內容進行對比。
五、觀點態度題
觀點態度題主要考查學生通過掌握主題思想和具體事實,對作者的觀點和態度做出合理推斷的能力。主要抓作者議論、抒情的段落,通常是最後一段,再結合前面做題得到的信息,來分析、推理。
建議:同學們在平日復習中,一定要加大閱讀量,閱讀的題材要廣泛,有意識培養和練就閱讀能力。在做到廣泛的同時,還要進行限時閱讀。只有這樣,才能在中考有限的時間內,准確地按時完成大量的閱讀題。
中考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相關文章:
★ 2020中考英語閱讀理解答題規律
★ 2020年中考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 中考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方法
★ 中考英語九大題型及答題技巧
★ 如何提高中考英語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 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 中考英語閱讀理解技巧
★ 初中學生一定要知道的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方法!
★ 中考英語閱讀理解提高技巧
❻ 求貼近生活,有趣味,有時代感的5篇英語閱讀文章
翻翻今年的4 6級考試你就知道了
全是 哦,爸媽!(奧巴馬)
❼ 2019年天津高考英語試卷試題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天津卷英語高考試題進一步體現語言測試的綜合性和語境化的特徵,所涉及的考查的內容不再只是停留在對語言知識的識記與簡單再現,而是要求考生在不同水平與層次上側重並加強了對語言運用的能力測試,特別重視了語言的形式和語義內容,更要重視語言的應用的考查,特別是在特定語境環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也就是說,即要重視鞏固基礎語言知識,又要注意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的評價。試卷表現出了較好的難度和區分度值。下面就以試卷的幾部分內容作簡要的分析。
1.單項填空
各知識點分布還是挺平均的,但重點仍在三大靠墊,時態、非謂、從句,但兼有情態動詞比較級強調句等。近年來的高考單項填空題無論是對詞彙的考查,還是對語法的考查都突出了語境化的特徵,強調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動詞(包括動詞短語、非謂語動詞)、名詞、形容詞、情態動詞、連詞以及時態、語態、從句等項目考查之列。
2.完形填空
開頭學生會有混亂,理不清思緒,但後面會好很多。總體上單選完型還是對於詞彙的精準把握,詞類辨析,介詞副詞的運用都是考察的重點。
3.閱讀理解
A篇應用文最簡單,B篇科技文難度適中,C篇哲理文最難,D難度又回來了。2013年高考天津卷英語閱讀主要考查同學們閱讀行為和閱讀能力。題材廣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學生,充分體現了考試說明中對閱讀能力測試的主要要求所指出的那樣:
(1)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說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實和細節;
(2)既理解具體的事實,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層含義,包括作者的態度,意圖等;
(4)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義,並能把握全篇的文脈,即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並能據此進行判斷;
(5)能根據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結合中學生應有的常識正確判斷生詞的含義。
5.閱讀表達
閱讀表達這一題型,旨在加強學生通過閱讀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用英語進行思維、表達的能力。它將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結合起來考查,以提高語言能力測試的力度,是一種綜合性的題型。要求學生在具備較高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必須具備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根據短文後的題目要求,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今年的閱讀表達試題很好地延續這一特色。
6.書面表達
類型不變,競選演講稿,不離其宗,與書信同理,要點給的比較明顯,也有參考詞彙,總體難度還可以,不難。的書面表達試題的特點是:1.突出了書面語言評價的交際性,強調語言知識和學習策略的靈活運用。2.話題內容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學生,具有時代感。
總之,的英語試卷充分體現2013年《考試說明》中有關「注重能力考查、引領素質教育,力求平穩推進」的命題指導思想,以及「有利於高校選拔新生,有利於中學素質教育」的基本宗旨。
❽ 初三英語期末試卷質量分析
初三英語期末試卷質量分析1
(一)試題分析(滿分120分):
1.注重雙基考查,知識覆蓋面廣,難易度適中。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部分知識點考查全面,分別涉及了各類詞法知識、固定短語、情態動詞以及重點句法知識,如:人稱代詞、不可數名詞、形容詞、介詞短語、動詞短語、疑問副詞、情態動詞及過去時等。
2.試題比較靈活、具有一定開放性。
1)閱讀理解:本次短文都貼近生活,學生們都比較感興趣。閱讀能力一直是我們學生中存在的較大問題,總的來說好一點的學生答的還可以,得分率也比較高。中下等學生丟分較嚴重,以後的教學中要多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2)書面表達:命題貼近學生生活,體現人文關懷;設計的問題情境真實自然,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列出提綱,學生可以根據所給的提示及寫作要求,運用已學的語言知識進行認真思考,精心作答,適當發揮。
(二)試卷分析
一、單項選擇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丟分最多的試題是3、8、7、11、12、13、15、20題,經分析認為這些題是因為學生對一些固定搭配及比較級、最高級掌握不扎實,對基礎知識的理解片面,不能理解題意和備選答案的意思而造成的。
二、完形填空
這部分學生丟分最多的是22、27、29、30題。反映出一些學生對語法知識掌握不牢固而且理解能力較差。
三、閱讀理解
失分較多的是38、39、41、43題,反映出部分學生平時練習的不夠多,閱讀技巧差,做題不夠細心,詞彙量小,不能理解題意。
四、任務型閱讀
大部分學生都能找到答案,但部分學生由於基礎知識較差,讀不懂題,從而在文中找不到答案,48題翻譯句子,由於對語言環境以及背景了解的不透徹,部分學生翻譯的不是特別通順。
五、六題詞彙部分
該題主要考查對單詞、課文中句子的掌握,大部分同學基本能填出來,小部分同學出現單詞混淆或由於馬虎出現拼寫錯誤。
七、連詞成句
大部分學生對課本知識掌握的很好,基本上都能組成正確的句子,但部分學生對課本掌握的不太好和馬虎等原因,出現漏詞或者首字母不大寫的情況。
八、寫作
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不高,雖然平時也背了不少課文句子,但是不太會用,語言組織能力差。部分同學對一般現在時掌握的不太好,主語為第三人稱,不知道把謂語動詞變三單形式,還有些同學對固定句型掌握的不牢,寫出的句子都是中國式英語。
(三)本班學生的考試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本次考試我班參考60人,平均分是53.57,其中及格12人,及格率21.67%,優生5人,優秀率8.3%;最高分:
存在的問題:
第一:兩極分化嚴重,說明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存在嚴重的問題,如不解決這一問題,勢必影響整體教學質量。
第二:缺乏能力訓練。
第三:基本功差多數學生書寫不規范,部分學生不會用正確地道的語言進行交際和表達,漢語式英語表達嚴重。
(四)今後的教學措施。
通過以上對試題試卷的分析顯示,我班英語教學狀況不容樂觀,有許多問題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梳理和反思。為了改進教法,整體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在今後教學中爭取做好以下工作:
1、扎實抓好基本功訓練(聽說讀寫)
首先,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書寫要規范、整潔;堅持聽說訓練;鼓勵學生善模仿多朗讀,多積累,勤於思考,多應用。其次,採用靈活、有效的教法和學法,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內外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培養學生的交際語言的應用能力。
今後,我們將盡可能為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創設良好的條件,話題選擇應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實施情景教學,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景中進行交
流,在交流中感知體驗英語語言應用的准確含義,在交流中,享受交流信息表達個人觀點和想法的快樂,在交流中,不斷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抓好詞彙教學。詞彙是聽力理解,語言交流,閱讀理解,寫作表達的基石,因此,在詞彙教學中,我將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如分類記憶法,構詞記憶法,諧音記憶法等,避免死記硬背。我也會設計不同的語境應用音單詞,如設計各種天氣,學習有關天氣方面的單詞和句型,設計購物場景,
學習有關商品的價格,水果的種類,衣服的尺寸,學慣用品等,設計人物場景,學習描述人物性格,習慣,愛好等詞語,並讓學生在使用單詞片語句型的過程中,觀察分辨總結詞語的使用規律,以掌握單詞的詞法結構,正確使用詞語。
4、強化閱讀訓練。
閱讀主要考查學生對書面語言的理解能力,特別是信息獲取的能力(包含圖文轉換、等信息的處理能力),在今後教學中,我將強化學生的閱讀訓練,通過閱讀,使學生不僅可以學到英語詞彙和語言知識,增強語感,提高語言閱讀理解水平,更可以獲取信息和新知,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書面表達是通過書面文字傳遞信息的一種交際活動,書面表達能力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我將重視引導和鼓勵學生積累優美詞彙及詞句固定短語和簡單句型並經常練習和應用。
通過此次期末考試,我對八年英語的理解和領悟會更深一些,更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作為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但我會一如既往,深化教學改革,在提高課堂效率上下功夫,為開創英語教學的新局面而努力。
初三英語期末試卷質量分析2
一、試題的整體情況
(一)體現出的命題思路
1、全面、准確地考查初中生在英語學習方面達到《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簡稱《課程標准》)所規定的英語畢業水平的程度。試題做到了考查內容基於教材,但不受教材內容的制約,從而鼓勵教師「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學指導思想。
2、全面貫徹落實了《課程標准》所確立的課程評價理念,試題加強了對三維教育目標的考查,即在側重考核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語用能力的同時,對情感態度、思維創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際意識的評價也進行有益的探索。目的在於加強學生對自己在英語學習經歷中所獲得的對英語的認識的評價,有利於促進他們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成良好的交際策略和健全的人格。
3、試題內容無論自編還是改編,選材充分考慮到英語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狀況,盡可能提供了語意相對完整的語境,選用真實、地道、典型的當代英語素材。
4、試題的設計力求做到了科學、合理,使英語水平發展程度不同的學生英語學業成績都能得到全面、公正、客觀、准確的評價,充分發揮本考試的`鑒定功能、激勵功能、選拔功能和導引教學的功能。
(二)試卷結構
1、試卷圖文並茂、版塊分明,按內容共分四部分,每一部分試題的排列順序由易到難。第一部分聽力理解20分,占總分16.7%,第二部分語言知識運用45分,佔37.5%,第三部分閱讀理解40分,佔33.3%,第四部分書面表達15分,佔12.5%。其中主、客觀題比例適當,分別占總分42%和58%。
2、試題內容幾乎涵蓋了《課程標准》的所有話題和功能意念項目,信息量大,但難度低於往年。較往年降低的適當難度在閱讀語篇上,語言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不低於以往。另外,本試題在各種題型中選擇題的編排上,答案比歷年的該類題少一個干擾項,即三選一,這無疑又相應降低了試題的難度。因為是課改年級首次統考,命題者力求使學生在答題時輕松順暢,便於激發他們的答題興趣。
(三)試題的特點
1、體現課改,依標靠本,立足基礎,突出主幹為前提,同時選材貼近生活。
⑴試題中聽力第一部分的設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生活和認知水平,從形式上圖文並茂,從內容上展現了現代中學生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如第一小題「約會和游泳」、第二小題「野餐」和「為校藝術節練習彈鋼琴」。
⑵聽力第二、三部分包含的信息真實、貼近生活,內容是現實生活中的話題,有健康與飲食、興趣與愛好、應答、意願、天氣、問路與尋求幫助、傳遞信息等交際功能,體現了以學生生活實際為出發點及「在做中學」的課改理念。
⑶試題第二部分語言知識運用、第四部分書面表達等無不是著重考查學生的詞彙、語法、功能、話題等方面主幹知識綜合運用的情況。
2、注重人文,傾注關懷,彰顯文化的同時,滲透學習策略培養。
⑴試題中聽力第四部分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人文關懷,注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聽力內容為家長給孩子過生日,一方面體現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另一方面把《課程標准》中多個功能意念項目交融在一起,如邀請、應答、問路和提供幫助、約定時間和地點、意願和打算、告別等,這樣能更好地考查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此外,聽力位於卷首,學生往往會比較緊張,命題者在題的前面加了一段提示語,以減輕學生的壓力,體現了人文關懷,同時滲透學習策略培養。如「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請不要著急。在聽的過程中注意對所聽內容的整體把握,對所聽的信息可以做簡要的記錄。如果你沒有把握,千萬不要在該處猶豫,要馬上做後面的試題。……准備好了嗎?祝你們成功!讓我們現在開始吧。」
⑵試題第二部分語言知識運用中情景反映,側重交際功能的運用和考查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林區室外不準吸煙。如:
⑴——Robert,could you please put out your cigarette here?
——OK.No problem.
⑶第三部分閱讀理解(C)是關於美國假日文化的短文。通過文中介紹美國人短期假日旅行的交通方式、目的地、居住場所、活動內容,來滲透短期假日是人們在工作、學習之餘舒緩壓力、放鬆心情、與家人和朋友溝通的好方式,同時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
3、滲透開放,重視創新的前提下,正視差異,力求公正。
⑴試題中第二部分語言知識運用中IV(B)補全對話為半開放性試題,主要考查學生日常交際用語使用的准確性和得體性。在內容的編制上將幾個話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學生有親臨其境的感覺,從而順暢地完成對話。此題答案不唯一,體現了《課程標准》的要求,為學生語言的活用、思維的發散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⑵第四部分書面表達(A)(B)為開放性試題,試題設計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難度不大。能夠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得到正常發揮。特別是(B)題,要求學生寫一篇有關「我最喜愛的人」的短文,命題者考慮到了城鄉的差異和學生們曾有過的不同經歷,以及不同區域的學生都有話可寫,讓學生在即將結束初中學習的時候,回憶一下幾年來和同學、老師或與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片段。通過一件小事,說明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幫助。這樣可以使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突出個性化特點,同時也給能力強的學生提供了拓展的空間。
二、學生答題情況
2006年全區四個課改實驗區共有1300多名畢業生參加全省課改實驗區統一升學考試。這批學生是我區初中英語課改的首屆畢業生。
1、三率三分。隨機抽樣300份試卷,其中優秀率為52.38%,及格率為77.08%,學困率為22.92%,最高分119分,最低分19分,平均分為92.93。
2、答題情況。整體看學生的答題情況,不難看出初中實施的英語新課程帶來的可喜變化和取得的好成績。這種變化表現在:
⑴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生們聯系生活實際和所掌握的英語語言知識,將體驗和感悟能真實地反映出來。如在作文「我最喜愛的人」的表述中,體現出學生們已初步形成了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和價值觀。
⑵學生們答題有非常廣闊的思維空間,而且學生們的探究、實踐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增強。如在補全對話中,盡管是半開放試題,命題者已盡可能挖掘出多個答案,但學生們仍有很多答案超出命題者的設計。這是實施課改後轉變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帶來可賀的成果。
3、學生答卷主要問題。
⑴學優生和學困生均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卷面字跡相當潦草、凌亂,仔細閱讀時,其中一部分學生答案全對,作文語言豐富,流暢,試卷分值百分以上;另一部分則是胡亂填寫答案和書寫,如書面表達題。
⑵一部分學生審題不認真、不慎密,匆忙做答,失分相對較多。如閱讀理解(E),是實用文體,有海報、廣告等5個短箋,內容涉及繪畫比賽、招聘、旅遊、招領啟事、租賃等,這就要求學生仔細閱讀細節,來進行分析、推理、計算後作答,該題錯誤較多。書面表達(A)題,要求學生給媽媽寫便條,稱呼已給出,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還寫稱呼。
⑶一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丟分的主要類型是:單詞、習慣用語、固定搭配的識記錯誤,大小寫錯誤等;語法錯誤類型也很多,有詞型轉換、時態結構、句型等的綜合運用。如聽力的第四部分書寫題,聽懂了內容,但書寫時很多學生把Saturday寫成Saterday,game寫成games;單項選擇題的3、6、7、10、12小題丟分相對其它較多;補全對話中第一個空中的Father』s Day,竟然有很多百分以上的學生寫成Fathers』 Day;完型填空、閱讀理解(D)(E)書面表達等均有類似錯誤出現。
⑷還有一部分學生邏輯思維不嚴密,語言表述能力差,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差,如書面表達題中在這些方面有扣分現象。
三、從卷面反映出的教與學的問題
1、部分教師教學中不注重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英語學習中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用英語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培養和加強。沒有良好的朗讀習慣,學生就不能形成初步良好的語感。沒有良好的書寫習慣,那麼學生卷面字跡潦草、凌亂,他也習以為常。
2、部分教師教學中只注重詞彙、語法知識的講解,不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聯系生活實際。如涉及文化單元的教學,知識拓展不夠,不能夠為學生學習提供廣闊空間。只是就教材講教材。試卷中有相當一部分學優生將Father』s Day 寫成 Fathers』Day,原因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從Children』s Day,Women』s Day 遷移過來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滲透過或強調過,至少學優生不會如此之多寫錯該詞。講到聖誕節或中秋節單元,教師應該把所有國內外人們常過的節日如兒童節、婦女節、教師節、父親節、母親節、春節、國慶節都滲透給學生。或引導學生課余時間搜集相關資料等。
3、部分教師日常教學中不注重對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指導和培養。常規教學只是要求或強調學生背單詞、短語、句型、語法等,但是脫離語境的背誦不利於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已不再設計脫離語境考查識記的內容,這種導向教師早就應該意識到了。
四、對今後教學的建議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繼續注重雙基教學,但要進一步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與方法,精簡教學步驟,體現「學習中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參與知識建構的全過程,讓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成為實踐、體驗、交流與合作並形成健康人格的過程。
2、加強校本教研意識,樹立教學實際問題研究觀念,隨時開展年級組、教研組以及校與校之間的研討活動,以便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教師要因地制宜,繼續開發英語新的課程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和教材,盡量多給學生布置用英語做事情的任務,並通過讓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網路查找資料等方式,使學生也參與到課程資源開發的活動中。
4、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應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師德修養,以良好的心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來影響學生,要善待每一位學生,理解每一位學生的苦與樂,同時注意聯系學生的實際,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與學相長,師生共同提高人文素養。
❾ 2018年山西高考英語試卷試題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2018年山西高考英語試卷試題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試卷難度適中,難度較去年穩中有升,延續以往高考英語的命題思路,梯度把握得比較好,符合2013年全國高考英語考試大綱的要求。不難看出,試卷依然重點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試題命題原則、難度,能力測試取向,都與去年基本保持一致,只是考查得更細化了。各題型中規中矩,強調基礎、實用,對平時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做了全面考查,避免了偏、難、怪的現象,對高中英語教學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
一、聽力理解
聽力選材多是學生熟悉的日常交際場景,基本沒有生僻詞語,語速較慢,側重考查考生在規定時間內對聽到的語料的反應能力和理解能力。聽力的干擾因素主要在於部分題目備選項在聽力原文材料中可聽到,迷惑性強,混淆較大,難以判斷。對於平時聽力訓練不夠的學生是個較大的挑戰。但因為今年聽力依然不計入總分,考生和家長都不會太在意,但從長遠來看,學生要加強對聽的重視程度,畢竟聽是聽、說、讀、寫中首要的語言能力。
二、單項選擇
單項填空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全面,分布比較合理。考查了冠詞、非謂語動詞、情態動詞、介詞、連詞、形容詞、動詞、動詞短語詞義的辨析、時態、情景交際、省略和名詞性從句。非謂語動詞、時態和連詞(狀語從句)均考查了兩次,這三個語法點也是平時教學的重難點知識,但是對這三個語法點的考查方式比較簡單,易得分。對冠詞、介詞、情態動詞、省略和名詞性從句的考查雖中規中矩,但是需要考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非常扎實,否則也會失一到兩分,比如34題考查raceagainsttime的介賓搭配,是個很容易遺忘的知識點。學生失分題還有23題,考查動詞詞義辨析及一詞多義,這是學生的軟肋;30題考查動詞短語搭配,也是易混淆的片語,易失分。總體上來說,單選題有區分度。
三、完形填空
近幾年完形填空都選取富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的語篇材料作為試題,能力測試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引發他們的思考。今年的語篇是一篇夾敘夾議的文章,從文體上來說和去年不同(去年是一篇說明文),但是延續了2011年以前的出題風格;從內容上來說貼近生活,描述了作者的一次經歷,體驗殘疾人的生活及感想,考生易融入情境,入手容易。文章考點選項設計全面,以實詞為主,主要考查了動詞、形容詞、副詞、名詞、非謂語及句與句之間連接詞等,而且都是高頻詞彙,基本沒有生僻詞,且對上下文邏輯理解的考查貫穿始終,讀懂全文基本含義應該問題不大,但是個別細節之處需要細心揣摩語境,選出最佳答案,就有一定的難度,比如39題,很容易錯選成D項,這就是因為語境利用不當造成的。此外,考生還容易犯錯的就是近義詞辨析,如52題,direction、way、path都有道路、方向之意,在這篇文章的語境中選出最佳答案就有一定的`難度。總體而言,完形填空想拿滿分不易,但也不會失分太多。
四、閱讀理解
今年閱讀理解的5篇文章選材地道,貼近生活實際,體裁多樣。在選材上繼續保持了知識性、趣味性強,信息量不是很大,語篇長度適中,題材與體裁廣泛的特點,彰顯文化特色,考查考生快速獲取、處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今年的5篇閱讀理解文章整體難度不大,學生答題情況應該比較好。
A篇:記敘文,夾敘夾議,描述作者的省錢之道,語篇易於理解。題目設置以細節題為主,57題、58題較容易,59題考查主旨大意,易把握,56題干擾項較多,產生干擾的主要原因是原文第一段有幾句話都是回答這一題的,可是學生只注意到其中一部分或者因為一個生詞overbook受到干擾,所以這一題有難度。
B篇:科技說明文,一項在嬰兒身上所做的實驗,證明新生兒就有判斷力。題目設置以細節題和推斷題為主。雖然是大多考生最不喜歡的文體,但是由於題目設置簡單,易得分。
C篇:社科類說明文,內容圍繞很多人在談話過程中會假裝他們讀過某些書、理解某些作家展開,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及作者的看法。文章難度略微提升,題型涉及細節信息、推理判斷和作者態度。這篇文章的細節題設置也需要邏輯推理,不是簡單地從文章里找到原句就可以的,所以有一定的難度,比如64題、67題考查作者情感態度,需要考生很好地運用最後一段括弧里的內容。
D篇:應用文,介紹了英國國家美術館,設置了3個題,都很簡單,基本不需要讀完全文,可以先看題再回到文章里查找所需信息,這篇文章可以為之後的答題爭取更多的時間。
七選五這種題型是第3年考,總體難度不是很大,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分析語段的結構、意思的順延等基本上能定位答案。兩個干擾選項句子可排除性很強,干擾力度不大。學生答題的正確率應該比較高。
五、短文改錯
今年短文改錯難度較大,學生容易下手但得分率不高。考點雖分布均勻,但不易察覺地考查了介詞、代詞、連詞、名詞、動詞、副詞、冠詞的固定搭配,都是細小的知識,稍不注意就漏掉了一個點。因為改錯更加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改錯題上,學生還是會拉開一定的差距。
六、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的設計繼續沿襲了近幾年的風格,貼近學生生活,給筆友寫信尋求其幫忙接機。選題合乎情理,符合考綱中貼近學生生活這一要求,這種題目讓90%以上的考生有內容可寫,下筆容易。主要內容的提示給學生一個綱要的指導,使考生有發揮水平的空間,雖下筆容易但是得高分不易。
從整個試卷來看,考生的語言基本功扎實與否,直接關繫到能否得到較理想的分數,因為本套試題突出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英語學習中的地位,而且基礎知識的考查非常細化,在單選和改錯中考查小詞的比重加大了。此外,考查考生運用語境解決問題的能力依然是重中之重,考點在語境中的貫穿非常明顯,關鍵在於能否發現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因此,我個人認為,在今後的英語學習中,學生還是必須加強對基本功訓練,夯實基礎,從聽、說、讀、寫四方面培養自己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還要培養從題干中體會隱含語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