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繪本閱讀三步驟
A. 幼兒英語繪本教學步驟
1.呈現
a.將繪本投放於閱讀區,並告訴幼兒。幼兒可自主閱讀。
b. 組織集體教學活動,逐頁看繪本,問幼兒對這一頁的理解:有什麼?××在做什麼?接下來會怎麼樣?給幼兒鼓勵與欣賞。
2.講述
a.慢速讀繪本,每次讀一句,配合動作、表情、道具。
b.可請幼兒也嘗試做動作。中間可根據內容提問題,促進思考與理解。
c.教師講述繪本故事,給每個幼兒發一張繪本圖片或單詞卡,當聽到相應內容時站起來,再坐下。
d.提問跟內容相關的簡單問題,如:What•••?How many•••?
e.教重點新詞:直觀法、游戲法、逐個檢查發音。
3.練習
a.教師講述內容,幼兒從打亂繪本圖片中選出相對應的那張。
b.將繪本圖片按順序鋪在地上(確保不會滑動),請幼兒在上面「跳房子」,當腳落在哪張圖片就講該圖片的內容。
c.教師有節奏地朗讀,先整篇讀一遍。
d.接著分解教學,每次一句或者半句,請幼兒嘗試跟著讀,如讀不出來可更細致地輔助,如誇張嘴型超慢速一次讀一個詞,再連起來,這一步可以請若干幼兒來跟讀,讓幼兒可以聽到多次重復。
e.最後,把整篇或者整段連起來,有節奏地跟讀。
f.選出一張繪本圖片(或讓幼兒自選),請幼兒講講故事情節。
g.教師模仿其中某些句子的節奏和語調,看幼兒能否記起這些句子。
h.展示全本繪本圖片,請幼兒看圖片復述故事;然後取走一張,讓幼兒復述;又取走一張,再嘗試復述•••最後沒有圖片也能復述。
i.教師講繪本故事(不用展示繪本),故意在某些地方講錯,請幼兒指出來。
j.教師講故事,請幼兒進行表演。
k.拋紙球,讓幼兒接力復述。
l.請幼兒分場景、分角色表演故事。
m.請一名幼兒用動作表演故事中某個句子,其他幼兒猜。
n.幼兒復述故事,邊講邊表演。
o.教師唱繪本,第一遍幼兒只聽。
p.第二遍幼兒可跟著拍打節奏。
q.第三遍幼兒可跟唱副歌(若有的話)或者把其中容易讀的或者重復出現的詞變成停頓,讓幼兒唱出sing the missing words,即「填空」。所選的詞在之前教師示範時可以跟動作聯系,等要讓幼兒唱出時,以動作提醒幼兒。
r.下一步是教師帶著幼兒一起唱繪本,速度要慢,配合動作。
s.到最後能跟著伴奏唱。
t.分角色唱、對唱、接唱、部分輪唱、齊唱等。
4.應用與改編
a.請幼兒用簡單詞語描述故事中人物的特點。
b.問幼兒:What do you like in this book? 引導幼兒回答:I like•••
c.請幼兒將某些詞換掉,可以變成類似的、相反的或者無關的。
d.為故事添加細節
e.改編故事結尾。
f.續編。
g.聯系幼兒的經歷。
h.改編為戲劇,在表演節目時用。
5.復習
a.繪本繼續放在閱讀區。
b.在生活活動、轉換環節時播放繪本的有聲書。
B. 關於英語繪本的教學方法
孩子的初期成長格外重要,下面是我收集到關於英語繪本的教學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繪本教學的幾大優勢
1、繪本教學遵循“先聽說,後讀寫”的母語式教學理念及語言學習的規律。
舉漢語學習為例,我們從生下來那一刻就開始聽不同的人說話,到一歲左右開始嘗試自己說話,過了幾年才開始學習讀書和寫字。繪本教學的課堂設計中,就包含了大量的英語語言輸入,課堂中也融入了非常多的對話、朗讀和表演環節,先從聽力、口語入手的教學方法符合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
2、繪本教學遵循二語習得中的輸入假說理論。
語言學習的首要條件是保證有足夠的可理解的語言信息輸入,只有通過大量有效的語言輸入,才會使語言規律內化,形成言語,繼而會創造性地運用語言;語言的輸出是語言存在的表現,言語是用來在社會中交際的,因此在進行學習後,只有真正輸出言語把它用於交際之中,才能真正稱得上是語言。
3、繪本語言鮮活、生動有趣。
繪本以人和動物或者動物和動物之間的交流為背景,用擬人的手法編寫內容,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角色參與意願。
4、繪本的語言自然、高密度再現。
繪本以人和動物或者動物和動物之間的交流為背景,用擬人的手法編寫內容,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角色參與意願。
這能使學生很自然的地習得語言知識,高密度的再現又可以幫助學生不斷復習和鞏固感受語言的整體結構。同時大量的重復朗讀,還會使孩子的口腔肌肉形成機械記憶。
例如在可瀚學堂之伊索寓言的《The Old Lion》繪本故事中,反復提到了句型I can和I can’t
5、繪本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繪本以人和動物或者動物和動物之間的交流為背景,用擬人的手法編寫內容,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角色參與意願。
在繪本教學實踐中,老師們常常會在各個環節設置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代入故事角色去表演、預測故事發展、猜測故事結局、乃至改編故事情節等等,鞏固所學內容。
例如在《The Father, His Son, and Their Donkey》故事中,誘導學生思考:If you were the Father, how will you sell the Donkey?
又例如在《The Bear's Whisper》故事中,讓學生思考:What kind of person is a true friend?
這些基於繪本故事情節和角色所提出的開放性、創新性的問題,是其他教學方法中完全沒有的。
6、繪本的情景性強。
第一人稱對話形式的繪本,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語言知識,也提供了豐富的真實生活情境詞彙,更好地幫助學生發展語言能力。同時,在這種低壓力和有趣的情景下學習英語,自然更有利於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7、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多元智能。
第一人稱對話形式的繪本,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語言知識,也提供了豐富的真實生活情境詞彙,更好地幫助學生發展語言能力。同時,在這種低壓力和有趣的情景下學習英語,自然更有利於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基於故事情節,可以衍生出無限可能,只要老師們在教學中引導得當,繪本教學亦可以提高學生們的想像力、邏輯思維、學習力和探索力。
8、繪本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力。
英語繪本有豐富的插畫,能帶給學生充足的想像空間,可以引導學生去體驗、感受事物的美好。
9、繪本能夠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和表現慾望。
教學實踐中,《伊索寓言》的故事情節採用對話形式呈現,非常適合讓學生代入角色進行表演。老師們往往會通過兩人對話、小組對話、上台表演等形式,引導學生將故事情節“表演出來”。不少採用《伊索寓言》教學的學校,也都會不定期開展“英語繪本戲劇表演”比賽,來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表演潛力!
10、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和聽力能力
隨著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教學水平的提高,英語的考察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幾年,全國各地區都在逐漸推進英語口語“人機對話考試”,並大幅增加中高考英語科目口語和聽力的分數。在這樣的背景下,英語繪本教學方法有其獨特的優勢,它將“對話”和“角色扮演”融入到教學課堂中,讓每一位學生潛移默化地進行足夠多的聽力和口語訓練。
小學英語繪本由於其所具有的趣味性、生活性、交際性等特點,可成為實現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出發來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英語啟蒙繪本應具備的要素
好的英語啟蒙繪本應該兼顧共讀性,圖文結合性,語言重復性。具體來說,圖文性是指要英語啟蒙繪本應該圖文結合,用圖片去詮釋內容,用內容帶動圖片,而不是簡單的圖畫書,圖文結合的繪本,讓寶寶能從圖片中理解內容。
語言重復性是指,要用重復的單詞,句式,讓寶寶加深記憶。
共讀性最為重要,共讀性強的繪本能讓寶寶在爸媽的陪伴下慢慢進入英語世界,產生對於英語的良好興趣,在寶寶的整個英語啟蒙的過程中,興趣是影響寶寶英語輸入的重要因素,這一點需要爸媽們重點記住。
可是,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的英文繪本,相信很多寶媽寶爸們還會犯難,究竟哪些英文繪本適合自己的寶寶呢?尤其對於一些對自己英文水平不自信的家長來說,選擇英語繪本更是一件比較抓狂的事情。
寶玩我給大家支個招:專家大咖推薦的,總不會出錯。
比如,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三大書單,可以給爸媽們做些參考。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寶寶英語掌握的情況進行選擇。
廖彩杏書單主張聽,非常適合寶寶磨耳朵,比較適合剛剛接觸英文的寶寶。
吳敏蘭書單比較強調親子共讀,需要寶爸寶媽有一些英語基礎。汪培珽書單難度系數較高,不太推薦給英語零基礎的寶寶。
我們從市面的英語繪本中,結合三大書單,為大家篩選出最適合寶寶英語啟蒙的繪本,希望寶寶會喜歡!
1.《鵝媽媽童謠》
《鵝媽媽童謠》這套繪本收集了歐美經典童謠,配上音頻,能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慢慢進入英語環境中,並愛上英語的優美表達。
2《手偶書》
能夠被吳敏蘭與廖彩杏一起推薦,足以證明這套書的魅力。翻來這套書,不僅寓教於樂,還通過大量的重復性內容幫助孩子記憶。可以說有趣又科學。
3.《卡爾系列繪本》
卡爾老爺子的繪本,本本經典,經典繪本《好餓的毛毛蟲》更是被廖彩杏與吳敏蘭共同推薦,當然,除此之外,《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好忙的蜘蛛》都被列入推薦書目中。如果孩子年齡段較低,建議從《好餓的毛毛蟲》開始讀起。
4.《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
一本有趣的洞洞書,適合親子共讀,適合延伸閱讀,通過新奇的方式讓孩子記住五官與顏色。
附上一條我的溫馨提醒,英語繪本不在乎多,而在乎精。把每一本繪本讀精,讀透,才是最關鍵的!
今天我的推薦你還喜歡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出你和寶寶最愛的英文繪本哦!
希望通過讀書,讓文字的奧妙滲透進每個孩子的世界,讓讀書的快樂點亮每一張孩子的笑臉!
C. 英語閱讀教學的幾個步驟
英語閱讀的教學步驟通常是三個,分別是pre-reading, while reading, post-reading。
D. 英語閱讀課的步驟
閱讀課教學過程分為三個不同階段:
一、閱讀前(Pre-reading)
在這段時間,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材料做好導讀工作(Preparations for reading)。
三、閱讀後(Post-reading)
1、精讀
本層次是學習型閱讀階段,任務是立足於全篇對課文的一些重點詞彙、短語、句型和語法進行集中學習,並作適當的擴展、歸納。同時利用教具、簡筆畫、實際場景、生活實際創設新的微型語境,運用詞彙、短語乃至句型,並適時的融入語言知識、跨文化知識。
2、強化和鞏固
學生對篇章結構、內容及融入的知識點有了較好的掌握後,要圍繞所讀內容和遇見的新詞彙和語法現象進行練習。教師要為他們創造機會,讓其學以致用。
3、課後閱讀
課後閱讀主要是指泛讀,是課堂教師的延伸。教師應選擇與課文和作者有關的材料或其它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於一體的讀物供學生閱讀,增強其信息量,擴大其知識面。通過大量的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其獨立閱讀的能力。
E. 英語繪本教學方法
小學階段英語 教育 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對 英語學習 的興趣,而利用繪本作為教學材料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能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學生的英文知識素養及英語學習能力。我找了幾種 方法 分享給大家。
一、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一)利用繪本做課前閱讀擴充
這種教學方式是利用簡單淺顯的繪本,在正式授課之前作為閱讀擴充,這樣可以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掃清學習障礙的作用。例如,在學習「At Christmas」這一章節時,筆者利用英文繪本《瑪麗的 聖誕節 》作為課前的閱讀擴充,通過簡單的對話和生動的圖畫,學生不僅了解了聖誕節的基本含義,更學會了基礎的、與聖誕節有關的詞彙和語法表達。而繪本中繪聲繪色的 故事 ,生動的人物形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與聖誕節有關的英文知識,如此一來,接下來的正文教學得以順利實施。
(二)課程進行中利用繪本做知識 總結
首先,通過對教材的學習,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英文詞彙和句法表達,待學生有一定基礎後,教師可引入繪本閱讀教學,讓學生自我閱讀理解繪本。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運用已學的英語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新的英語知識。以「what animal do you like」這一章為例,教師可以先進行英文單詞和句式教學,然後,引入《獅子王》這一 兒童 英文繪本,應用所學英文知識,理解繪本中辛巴與其他角色的對話。除了英文基礎知識以外,學生還可以通過觀察不同動物的形態,以英文完成區分,如有長鬃毛的獅子是公獅子(father lion);沒有長鬃毛的是母獅子(mother lion);小巧的獅子是獅子寶寶(baby lion)。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改變,可以將獅子替換為各種動物,以此完成學生對動物詞彙的擴充和鞏固,同時要注意畫字結合,使學生口眼並用、多重記憶。
(三)在課程結束後利用繪本做知識檢測
在學完一單元的英語知識後,教師可以引入專門的填詞繪本,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此類繪本在關鍵詞或關鍵句處會有空缺,需要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補全。以「This is pencil」這一章節為例,在完成章節教學後,教師可以引入與文具有關的英文繪本,讓學生補全空缺的關鍵詞,如筆者所採用的繪本會在相關文具的圖畫下方留有空缺,學生先判斷圖片,然後再以英文補充,要注意繪本對知識的檢測要全面且多樣,檢測單詞只是最基礎的部分,在繪本中通過空缺對話,可使學生根據上下文和故事邏輯,獨立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補全所缺對話,這就將考察學生英文基礎知識掌握熟練度與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及語言感知能力完美結合起來了。
(四)以繪本為基礎進行情景表演
英語繪本設計除了它的教育功能和知識強化功能以外,首先要注重故事性。這就意味著所有繪本都是有戲劇沖突的,這樣就給小學生以繪本為基礎進行情景表演提供了前提。以繪本為基礎做情景表演,既符合本文的主旨,也是提升中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情景表演是一項綜合活動,它不僅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還綜合考察了學生靈活應用英語的能力。以《獅子王》的繪本表演為例,可以選取其中一個場景,以小組為單位分配角色。以英語繪本為基礎進行情景表演時,應當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表演內容要緊扣學習進度,不可以超前,如果超綱詞生僻字太多,學生不僅表演時十分吃力,對當前學習成果的鞏固也收效甚微。因此,基於第一點原因,以繪本為基礎的情景表演無需照搬繪本台詞,完全可以根據學習進度和學習實際自由發揮,仍以《獅子王》為例,如果繪本中的超綱詞太多,教師可以在不影響劇情大體走向的前提下進行修改,替換為當前單元所學的詞彙;而學生們也無需照背台詞,可以根據自己對劇情的理解,用自己的話表達台詞的意思。
二、英語繪本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繪本的選取
由於繪本並不屬於教育部統一規劃的教材,教師需要在市面上自行挑選。而市面上的繪本質量參差不齊,除印刷質量外,內容和詞彙的選擇也是教師需要考量的標准。教師要綜合考慮,理性選擇。
(二)要以靈活開闊的思路對待繪本教學
筆者曾詢問過許多中小學英語教師對繪本教學的態度,發現這些教師都存有一種疑慮,即繪本教學只是課本教學的一種補充,不可以長時間、常態化推廣。其實,這是一種誤區,教師要開闊思路、 發散思維 ,如果應用繪本教學可以取得等於課本教學,甚至優於課本教學的成績,那麼為什麼不能大力推廣繪本教學呢?它可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降低學習負擔,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有所提高,這不正是素質教育所推崇的結果嗎?
總結
綜上所述,繪本教學不僅是對學生學習的一次變革,也是對教師 教學方法 和教學思路的一次革新。英語教師應以開放的眼光對待這一問題,在時代中進步、發展。
F. 英語閱讀的三個步驟
英語閱讀的三個步驟:略讀短文,把握方向;瀏覽問題,有的放矢;分析判斷,確定答案。
第一步:略讀短文,把握方向
用盡量短的時間掃視短文,特別留意每段的第一句和末段的最後一句。因為各段的主題句往往在句首,而文章的最後一句很可能是概括總結。略讀的目的是掌握短文的主旨大意,做到對全文的內容心中大致有數,有一個思考的方向。
第三步:分析判斷,確定答案
在完成上面兩步的基礎上,對問題逐一解答。需要注意的是:要是文章內容涉及自己熟悉的題材和知識范疇,在選項時絕對不能單憑自己的主觀判斷解決問題。因為文章考的是你對該篇的閱讀理解能力,而不是你的某種知識,因此選項不能脫離文章的題意。
G. 繪本閱讀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從封面封底讀起,封面就是圖畫書的臉,上面有書名,創作者的姓名和出版社,一定要看最底部的出版社,因為好的出版社就是一本好繪本的保證。封面可以看1~2遍,但是封底一定要至少看兩遍,因為不少調皮有創意的作者都會把故事的結尾留在封底。
2.一定要讀環襯,精裝書都有環襯,環襯有前環襯和後環襯,彼此遙相呼應。這一部一定不能省略,即使只是一頁顏色,也會十分契合故事的主題。
扉頁與環襯的區別:
(1)、扉頁(fly page),是書翻開後的第一頁(即整本書的第二頁),指襯紙下面印有書名、出版者名、作者名的單張頁,有些書刊將襯紙和扉頁印在一起裝訂(即筒子頁)稱為扉襯頁。
(2)、環襯(end paper)亦稱環襯頁,是封面後、封底前的空白頁,連接到封面的叫前環襯,連接到封底的叫後環襯,是封面到扉頁和正文到封底的過渡。目的在於封面和內心的牢固不脫離。
如果養成和孩子讀環襯的習慣,就會發現很多故事中的線索,發現一種新天地。先讀前環襯,再讀故事,然後再後環襯,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對於大點的孩子,也可以讓孩子想想為什麼作者這樣設計環襯,如果是你會怎樣畫,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互動話題哦。
3.看圖畫和文字如何講故事
H. 英語繪本教學的步驟是什麼
1、教師不必強調生詞或句型,只要讓學生了解整體故事大意,並能回答關於部分故事細節的問題,就可以了。
2、教師不必過度關注文本、詞彙的難度。和傳統教學大綱不同,繪本中的詞句只需要學生結合圖文進行理解。而有些從前我們覺得五年級才能學習的詞句,一年級的學生在閱讀中就能理解。
3、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朗讀,在朗讀中,孩子們能讀出每個單詞的長短,有多少字母,每句話有多少個詞,句子又是由哪些片語成的。也就能自然而然地感知英文這一語言。
(8)小學英語繪本閱讀三步驟擴展閱讀
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如果家長能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優秀的繪本和孩子們一起閱讀,既有助於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促進心智化發展,又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善加使用,可以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當然,繪本不能立竿見影地實現對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繪本中高質量的圖與文,對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像力、創造力,還有情感發育等等,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