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小學英語分級閱讀視屏

小學英語分級閱讀視屏

發布時間: 2023-07-22 07:24:04

㈠ 英語分級讀物介紹

分級閱讀,就是按照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育程度為兒童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讀物,提供科學性和有針對性的閱讀圖書。簡言之,根據不同年齡的心智和不同的閱讀能力,提供適合的分級讀物。

第一、體驗英語——最適合孩子自主朗讀

體驗少兒閱讀文庫,是一個美國出版公司為4-11歲小朋友進行閱讀訓練而准備的一套分級閱讀體系。共有800多本,1-30級。國內引進版則分為9級,每級按照不同內容又分了6個set:

SetA 日常生活類

SetB 自然科學類

SetC 數學類

SetD 故事類

SetE 戲劇和童話

SetF 文體讀寫

體驗英語分級嚴格,體系完備。最初的級別都很簡單,一頁只有一兩句話。隨著級別上升,篇幅和難度逐步提升,讓孩子逐漸掌握基礎詞彙量。

配套音頻做的很用心,一級設置了先讀一遍再讓小朋友跟讀的形式,二級設置了歌曲和問答。還有多角色配音朗讀。可以當教科書來使用,有基礎的小朋友可以跟著音頻自己朗讀。

SetA和SetB每個級別10本書, 每個set的9級全買下來300-400元。建議當當、京東搞活動的時候,3個級別套裝一起買,比單買要便宜很多。其他set可以按興趣和財力選購。讀完3個級別的,再購買下三個級別,因為難度上去後選擇就更多了。

體驗英語分級好,音頻佳,最適合孩子跟著音頻朗讀,唯一缺憾是故事趣味性稍欠缺。

第二:培生英語——親子閱讀啟蒙

有《培生幼兒英語》和《培生兒童英語》。

《培生幼兒英語》都是巴掌大小的小開本,印刷精美,故事有趣,比較適合親子閱讀啟蒙。

分預備級(35本)、基礎級(42本)和提高級(24本),一共101冊,配有音頻。最早是湖北少兒出版社出版,後來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個 “第二輯”。個人感覺擇其一即可。一套買下來200元左右。

《培生兒童英語》兩個出版社所選書冊一樣,長江出版社包裝好,價格稍貴些。一共12級 156冊,適合3-12歲閱讀。

1-6級別,每個級別是16本故事書+1張CD ROM互動光碟+4張DVD光碟+一套學習卡片。

7-9級別,每個級別是16本故事書+1張CD。

10-12級別,一共是12本故事書+3張CD。

第1級是用於親子共讀的,稍有難度。第二級開始是給孩子自主閱讀的,難度反而降低。1-6級別屬於故事書,每個級別四個大主題16個故事,四個大主題分別是童話故事4本,幻想故事4本,生活故事4本,動物故事4本。7-9級別屬於橋梁書了,就是字多圖小的,並且明確表明chapter第幾章這樣。到了10-12級別,圖就更小了,字占據了大部分。

培生兒童英語相對來說更適合小學生閱讀起步,或者有一定閱讀基礎的做進階用。

優點在於配套的工具比較多,有互動光碟、單詞卡片、DVD(據說不咋地),學習形式可以比較多樣化,缺點在於可能不如體驗英語分級精確,音頻也比較呆板。

第三:牛津閱讀樹——分級閱讀連續劇

牛津閱讀樹系列是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兒童分級閱讀材料,在英國家喻戶曉,也是小學使用最多的閱讀材料之一。主要圍繞三個孩子 Biff, Chip, Kipper還有他們的爸爸媽媽一家人展開故事。每一本書都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故事,就像看電視連續劇一樣,熟悉了這幾個人物之後,就會看上癮。

非常適合親子閱讀和幼兒啟蒙。

閱讀樹的體系非常龐大。有READ AT HOME系列,TREE STAGE1-11,ALL STAR系列等。國內引進版是《典範英語》,基本按照閱讀樹原來的分級和體系出版,近來還出了點讀版。

外研社的麗聲系列也是源自牛津閱讀樹,不過另外構建了一套龐雜的'體系,包括了麗聲拼讀故事會、麗聲經典故事屋、麗聲冒險故事島、麗聲網路萬花筒等,並且也是點讀版,適用外研社的點讀筆。

沒時間陪孩子的可以考慮買麗聲系列或典範英語+點讀筆。費用相對前兩套會更多一些,不過國內的出版物相比國外原版真的都算是白菜價。

第四:機靈狗故事樂園——低幼啟蒙

《機靈狗故事樂園》(供學齡前兒童和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使用)和《開心小讀者》(供小學生課外閱讀用)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從國外原版引進、影印出版的兩套兒童英語分級讀物。它們的前身Ready Readers是由美國培生教育出版集團出版、在世界范圍內廣泛發行的一套兒童英語分級讀物。共分8個級別,包括290本彩色圖書,配有優美的朗誦帶。

《機靈狗故事樂園》主要適合對象為學齡前兒童,小學一二年級剛開始學英語的孩子也可以用它培養對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能力。本套讀物分ABC級、第1級、第2級、第3級共4個級別,每個級別結構如下:

ABC級 55本原版影印圖畫書,3CD,1本家長手冊

第1級 50本原版影印圖畫書,3CD,1本家長手冊

第2級 50本原版影印圖畫書,3CD,1本家長手冊

第3級 50本原版影印圖畫書,2CD,1本家長手冊

機靈狗適合低幼啟蒙,故事性一般,注重拼讀。

第五:Heinemann海尼曼

海尼曼(Heinemann)是英國哈考特教育出版公司的子公司。海尼曼(Heinemann)的這套分級讀物製作得非常用心,內容涉及自然科學、人文、地理等,算是分級讀物中的精品。只有GK,G1和G2三個級別298本。

Heinemann GK系列 適合零基礎人群閱讀 (共70本)

Heinemann G1系列 適合幼兒園至一年級孩子閱讀(共110本)

Heinemann G2系列 適合一年級至三年級孩子閱讀(共118本)

海尼曼圖片精美,內容廣泛,適合低幼啟蒙,同時可以作為教材精讀。依依和我一起錄制了GK和G1的講解(點擊前往),選擇這套分級讀物的可以聽一聽。

㈡ 把看過的英語分級讀物整理了一遍,2-6歲孩子家長可以看過來

文 凝媽

寫了這篇《2歲孩子學英語意義不大?14歲孩子的媽媽告訴你,將來有多省心》文章之後,有很多媽媽問我,能不能推薦一些英語啟蒙讀物,不知道該給孩子看什麼,怕孩子不喜歡,堅持不下去。

我簡單回答了一下,媽媽們還是會感覺雲里霧里,索性就用一篇文章來詳細介紹下吧, 多了解一些書籍,少走一些彎路。

對於2-6歲的孩子來說,最好的英語讀物是 繪本和分級讀物

繪本雖然精美、含義豐厚,但是比較昂貴,不成系統,不太適合用於主要啟蒙讀物。大家可以買一些經典繪本,作為收藏,給孩子反復看。其餘的繪本最好找一家英文繪本館,進行借閱,可以讓孩子進行廣泛閱讀,吸收更多的詞彙。

分級讀物就不同了,基本上是軟裝,不像繪本那麼精緻。故事簡單,引導意義稍顯遜色,但是 非常成系統 。由易到難,孩子一級一級地讀下去,壓力不大,逐步提升能力,英語水平不知不覺得到提高。

蓋兆泉老師說過,繪本如詩歌,分級讀物如教材。一個具有欣賞性,一個具有學習性。啟蒙時,當然還是拿教材聽、看更合適。等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欣賞詩歌。


我家大寶小時候就讀過很多分級讀物,像《國家地理兒童網路》《RAZ》《牛津閱讀樹》《麗聲英語故事》《安妮花英語故事》等,現在14歲,英語從來不刷題,初二就過了中考關。

應家長的要求,把看過的英語分級讀物整理了一遍,2-6歲孩子家長可以看過來了。

《國家地理兒童網路》 是外研社從美國引進的書籍,分為 入門級、提高級和流利級 ,適合4-16歲的孩子。

如果是父母給孩子讀的話,年齡更小的孩子也喜歡看和聽。二寶2歲的時候,我就給他看入門級,他特別喜歡,居然自發地讀起來,有模有樣的很有意思。

像這本《Look at the tree》,句式很簡單,每頁三個單詞,只是後面的單詞不同,圖畫是真實圖畫,孩子容易理解也容易聽懂和跟讀。

這套書屬於網路性質,有物理、地球、太空、生命、工藝、技術、地理、 歷史 、文化、經濟等各方面 ,能讓孩子積累自然、 社會 網路和生活常識方面的知識和詞彙。

閱讀的時候,遇到手工部分,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起來,讓孩子有個感性認識,即動腦又動手,不枯燥,學到的還更多。

像這本《Making a hat》,做帽子的步驟清晰明了,孩子一邊做一邊說英語,帽子做好,英語水平也提高了。

不同級別的差別就是文字內容越來越多,句式越來越復雜,2-6歲孩子先看入門級就好。

為什麼說它是教材呢,因為它不僅包括讀物, 還有練習冊、討論卡、理解測試 ,讓孩子通過多種形式理解教材,運用教材。

官網上有資源,也可以從一些網站獲取電子版。 看電子版廢眼睛,可以列印出來,當年我是一本一本列印的。

如果想省事,可以去購物平台看一看,有心人已經列印好還配了點讀音頻,很方便。每個級別大約90本書,數量相當大。

因為這套書是以學習為目的,圖畫簡單,字體也不可愛,孩子起初可能不喜歡,但是讀起來收獲很大。 最好在孩子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再讀,降低難度。

牛津閱讀樹分為16個級別,1-9級是牛津閱讀樹的核心部分 ,都是貼近生活的小故事。故事圍繞英國的一個家庭展開,爸爸媽媽、三個孩子還有一條狗,讀來很輕松。

麗聲英語 正好和典範英語互為補充 ,引進了另外五個系列,包括 Songbirds Phonics Traditional tales Snapdragons Fireflies non-Fiction Project X Code ,圖多字大,適合孩子閱讀。

麗聲英語是外研社出版 ,配有點讀音頻,如果當地的教材是外研社教材,用這套很合適,因為點讀筆都是通用的。我們這里小學到高中的教材全部是外研社的,一根點讀筆用12年。

《安妮花磨出寶寶英文耳朵》主要是有韻律節奏的兒歌和童謠 ,適合給孩子聽。不管是學中文還是學英文,給孩子聽韻律節奏感強的內容,更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

這套書分為6個級別,1-4級包括60首英文兒歌、5-6級包括160首韻律詩歌 ,讓孩子聽到原汁原味的英語,提升孩子聽力水平。

英語啟蒙不管早晚,聽說讀寫的順序不能錯,如果不知道給聽那些兒歌童謠,這套就能解決你的困惑。

這套書是安妮鮮花團隊,為解決中國孩子英語啟蒙資源匱乏的問題,聯合出版社從國外引進的,符合孩子的啟蒙需求。

當初給大寶進行英語啟蒙,可以說得意於安妮鮮花的引領。我們那時候流行在論壇里發帖子,把孩子的啟蒙經歷寫在論壇里,有問題提出來,都能得到安妮鮮花的指導。

再後來了解很多英語相關的牛人、圖書,都是從這里開始,所以這套材料也是我們當初的必選材料。

這套書分為 10個級別 ,目標是讓孩子 掌握5000個詞彙 ,從啟蒙到自然拼讀到自主閱讀,螺旋式進階,非常科學。

第一級到第三級共180本書,適合3-12歲閱讀 。故事輕松有趣、畫風可愛多樣,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閱讀體驗中,自然習得1000個聽力詞彙。

主題內容非常豐富,包括數字、食物、動植物、顏色、人與自然、家庭生活、科普知識、衣著、天氣、情緒、感官、身體部位、 游戲 和休閑、交通方式、社區、傢具和家居、合作交流、學校生活等方方面面,能夠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

配有拓展單詞小 游戲 、CD和可點讀的音頻,家長可以靈活使用。

由英國著名分級閱讀專家Cliff Moon主持編寫, 有13個級別、26個套裝,201本讀物。

主題豐富,和《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相對應,讓孩子把故事和網路結合起來。

畫面也很 精美,低級別的圖片以攝影圖片為主,高級別逐漸由圖片過渡到文字。

因為是外研社出版,也可以用外研社點讀筆點讀,這一點很方便。

第一級,包括30本書 ,學習26個字母和4個組合字母 的大小寫和發音。配有字母童謠和書寫順序。

第二級,包括48本書 ,涉及幼兒日常生活,讓孩子練習字母的發音 ,培養音素意識,接觸一些高頻詞。

第三級,包括48本書 ,學習常用句型,理解句式和高頻詞的含義。

四級,包括48本書 ,讓孩子認識形容詞,學習復數、比較級、時態、標點,由短句閱讀過渡到長句閱讀。

一看就是一套比較典型的教材,倒是比較適合孩子學英語。

預備級35本 ,針對3-5歲孩子,學習單詞和片語,有200個詞彙。故事主題豐富,名詞眾多。

基礎級42本 ,針對5-7歲孩子,以學習句子為主,有300個詞彙。讓孩子從一個句子到五六個句子,由易到難學習基礎句型。

提高級24本 ,針對7-12歲孩子,以閱讀學習為主,有科普和幻想故事,難度增加,詞彙量450個左右。

1級:共30冊 ,適合幼兒園的孩子,詞彙簡單、押韻,字大圖多,全彩插圖,對英語啟蒙有很大幫助。

2級:21本故事書+3本數學書+4本科學書+1本自然拼讀書+1本寫作啟蒙書 ,有數學、科普、童話故事、神話故事,題材豐富,能讓孩子學會拼讀、猜詞、寫話,適合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

3級:共30冊 ,適合小學低年級,增加 歷史 主題,讓孩子提高文學水平、增長見識。

4級:有20冊 ,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都是經典名作,比如泰坦尼克號、美人魚等等。

另外,還有 《I can read》 系列,篇幅所限,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上面這些也足夠我們啟蒙甚至提升閱讀能力使用。

至於選擇哪一套分級讀物好, 建議選擇2-3套 ,包括網路系列和故事系列。比如 選擇RAZ和牛津閱讀樹系列、悠遊閱讀成長計劃 。大家可以根據價格、個人喜好,給孩子匹配分級讀物。

還有一點要注意,對於2-6歲的孩子,屬於啟蒙階段時, 分級讀物是我們讀給孩子聽,或者讓孩子聽音頻看書,而不強求孩子讀出來

如果孩子特別喜歡,也可以讀,不要著急。學習語言的順序是聽說讀寫,不要壞了孩子的興致。

好了,這次就介紹這么多,後續在使用過程中有感悟,會持續記錄,歡迎關注@凝媽悟語,為了孩子一起努力。

㈢ 讀《小學英語分級閱讀學:意義,內涵,途徑》有感

有人這樣說:「一個人的成長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信息化的當今世界,閱讀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人們需要養成持續閱讀的習慣,跟上時代的步伐。隨著英語教育制度的改革,作為一名一線小學英語教師,我不斷思考,怎樣提升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王薔教授和她的研究團隊給我指明了方向。

《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涵與途徑》這本書正如其名,給我們大家介紹了有關小學英語分級閱讀的種種研究。通過仔細拜讀這本書,我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分級閱讀源於國外,近百年來,不斷發展與完善,其科學性不言而喻。這里的分級指的是讀物的分級和閱讀者的閱讀素養分級,閱讀者的閱讀水平在哪,就選擇哪種水平的讀物。讀物難了,孩子們讀不懂,不理解,就逐漸失去了閱讀的興趣;讀物簡單了,孩子同樣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選擇相應的閱讀材料不正是與課改中以「學生為本」的最好體現。

分級閱讀的好處已毋庸置疑,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怎樣利用分級閱讀在課堂上展開有效的閱讀教學呢?王薔教授的這本書給了我答案。教師可以通過這四種教學途徑在閱讀課堂上設計教學活動,它們分別是:圖片環游,拼圖閱讀,持續默讀和閱讀圈。

對於圖片環游教學法,我還是比較熟悉,在課堂上運用過,比如我講五年級下冊第6模塊第2單元《She visited the Tianchi lake.》時,就是結合設置問題和Lingling遊玩的三張圖片帶領學生學習。圖片環游很適合故事性的閱讀材料。不過教師要注意問題的設置要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圖片環游後要幫助學生梳理,總結,幫助學生內化知識。

拼圖閱讀和閱讀圈,是我在書中新學習到的。這兩種方法更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做好引導和監督。拼圖閱讀是對讀物進行拆分,讓學生像拼圖一樣,組內合作,拼出完整的故事。閱讀圈是將學生分成不同角色,各自負責己任,通過組內討論學習整個讀物內容。雖然之前我並沒有用過這兩種教學方法,但我願意在課堂上嘗試,多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持續默讀教學法了,這種方法是將閱讀回歸本質,讓孩子們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享受閱讀。教師要做的就是拿起一本書,和學生們一起默讀。這是多麼美好的情景啊,孩子們在閱讀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其實,在我們學校已經開展這樣的活動了,我也會盡我所能,幫孩子們創造持續默讀的機會。

閱讀是一個人終身學習的最重要的方法,當孩子開始以閱讀為樂,上了書本的鉤之後,他們就會不由自主,毫不費力地掌握語言能力。我們小學教師最應該做的是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愛上閱讀。

㈣ 小學5年級,適合讀哪些英語分級讀物

五年級的學生應該要落實語法和單詞。把課文背好了,成績自然提高。如果一定要看什麼書籍的,可以看《書蟲》,不錯的。

㈤ (視頻、音頻、繪本分享)牛津樹Oxford分級閱讀


牛津閱讀樹 系列閱讀書籍是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兒童分級閱讀材料,在英國家喻戶曉,也是小學使用最多的閱讀材料之一。幾乎每個學校的小小圖書館里,都會有整套的牛津閱讀樹書籍供孩子們借閱。我從女兒上英國的學前班(reception)開始就每天和女兒一起讀從學校借回家的這些系列書,直到她開始讀大部頭書(也就是說從讀牛津閱讀樹系列書畢業了)。同時,我曾經也是女兒學校的志願者,主要就是幫助老師陪班級里的孩子讀讀書。在這里我就結合自己在家裡和在學校里的「陪讀」經歷,談談對使用牛津閱讀樹系列書籍的體會。

牛津閱讀樹

牛津閱讀樹 系列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連貫性。讀這些書就像看一部精彩的電視劇,看了一集又一集,總是放不下,必須看完才肯罷休,就是咱們常說的愛不釋手。這些書里的故事非常貼近生活,有的時候就像是講述自己的一次旅遊經歷。然而,這些故事又不局限於日常生活瑣事,會摻入想像的成分,於是就有了一系列的魔法鑰匙(magic key)引發的幻想故事(時光穿梭)。更令人百讀不厭的還有一個原因:即使是幻想故事也會給孩子們很多啟迪,同時也能學到很多歷史知識(譬如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人的生活和歷史背景等)、了解詩歌體裁、以及很多的考古知識等等。

牛津閱讀樹 系列就像一家人在給大家講故事,這一家人就是貫穿整個系列書的主人公 Biff, Chip, Kipper, Mum, 和Dad,同時也不能忘記他們的那條可愛的小狗 Floppy。牛津閱讀樹里的故事就是圍繞著他們一家人和他們的朋友們展開的,介紹他們生活活動的方方面面:去游泳、去沙灘、堆雪人、小朋友一起玩各種游戲等等。


牛津閱讀樹

牛津閱讀樹 系列閱讀等級共分16個階段,第一級(stage 1)一直到 第16級(stage 16),整個分系列階就像是爬一棵大樹,一步一個台階,這也是系列書名稱(Oxford Reading Tree)的由來(參考以下圖片)。

系列的第1級到第11級系列叫做 Reading Tree,孩子的閱讀水平達到11級的時候,就應該可以非常自信(confident reader)、通暢地(fluent reader)閱讀同等水平的故事書、報章、詩歌等等。從第12級開始,系列名稱變成 TreeTops(第12級到16級),相當於孩子的水平已經達到樹頂了,接下來主要是根據構建好的閱讀計劃,在樹頂上讀更多的書壯大詞彙量、擴大知識面。

牛津閱讀樹 系列的分級標准,主要是根據英國國家制定的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標准(national curriculum)來劃定的。譬如,牛津閱讀樹 第一級(stage 1)的書籍相當於國家課程教學標准(national curriculum)的學前要求(foundation stage),也就是level 1;stage 1+ 還有一些書籍,這些相當於國家課程標準的 level 2。這個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聽說能力和看圖說話能力,所以這個階段的故事書通常字非常少,有的甚至沒有字,只有圖畫。上面的這幅圖就是選自 牛津閱讀樹 第一級(stage 1)的一本無字書 《在學校》( ),適用對象就是英國4到5歲的孩子。


另外,牛津閱讀樹 系列書在每個階段都還有擴展故事集(extended stories),這些書是為了那些進步稍微慢一些的孩子們設計的。有些孩子已經把所在階段的主要的計劃內書籍都已經讀完了,但是還沒有達到進入下一階段的水平,或者還不夠自信(notconfident enough)或者不夠順暢(not fluent enough),這樣他們就可以再讀一些同一階段的其他書籍,譬如:第三級或者第四級的Sparrows 系列、第五級以後的 Robins 系列等等。


牛津閱讀樹

牛津閱讀樹系列書籍是由教育專家和語言專家設計好的閱讀計劃,叫 structured approach。這些系列書里的故事都是用簡單的語言,這里的簡單是從兩個層面說的:一是從發音來說,從簡單到復雜;二是從詞彙量來說,也是由易到難。因為牛津閱讀樹系列書籍,最初是為母語是英語的孩子們編寫的,所以這里說簡單的語言,也就是說這些故事裡的詞彙大部分是日常生活經常遇到的,發音來說也是他們口語中常用的,而且一般都容易發音。

這些系列書都用採用「關鍵字/詞」(keywords)的概念,也就是說每本書或每個故事都有一個或多個需要練習或學習的「關鍵字/詞」,每個階段需要掌握的關鍵字 / 詞一般會重復出現在這個階段的每一本書或故事裡,慢慢地,孩子們就會認識和讀出這些關鍵字或詞。家長或者老師在指導孩子讀書的時候,會特別注意這些需要學的 keywords,幫助孩子們練習和鞏固。譬如說stage 1的 書裡面就有一些有關做 蛋餅的原料名稱關鍵字(flour, egg, milk, butter),通過讀這本書,孩子們既學會了這些原料名稱的英文單詞,又學會了如何做蛋餅,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學習關鍵字 / 詞的同時,孩子們還可以通過閱讀 牛津閱讀樹系列書來提高自己的口語發音技能,把文字和圖片相關聯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故事的結構特點的能力,練習預測故事內容的能力,練慣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讀過的故事的能力(既練習了記憶力,也練習了編故事順序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小學剛開始的孩子們來說,更重要的一點是幫助他們鞏固了老師已經講過的音標和音節知識(phonics)。

牛津閱讀樹 系列書籍每個階段都有一個教師用書(teacher resource book),總結了每個階段的閱讀的教學目標,包括學生需要掌握的關鍵字 / 詞(keywords),學生需要達到的理解能力目標,等等。同時,還給出相應的國家規定小學課程教學標准等級,為教師選書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家長需要記住的是,牛津閱讀樹系列書籍有自己已定好的閱讀計劃,家長在孩子們的閱讀過程中也可以採用其他的一些閱讀方法引導和幫助孩子。


另外,如果大家需要購買牛津閱讀樹 系列書籍,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大家也可以前往當當、亞馬遜、京東等找自己需要的系列書籍(注意麗聲系列是引進版本,所以當當網不全,不過有一些好的 phonics 書)。

回復牛津樹即可獲得牛津樹1~3級音頻、繪本電子版。


㈥ 少兒英文原版讀物的分級

英語原版讀物最常見的分級方法有四種:

官網網址: https://hub.lexile.com/find-a-book/search

藍思分級是美國應用最廣的閱讀分級體系,超過半數的美國學校用藍思分級對孩子閱讀能力進行測試,以幫助它們找到合適的讀物。

官網地址: https://www.arbookfind.com

AR(Accelerated Reader)也叫做GEL (Grade Equivalent Level)。AR分級閱讀系統分值范圍在0~Atos 12.9/GEL12.9之間,最高難度相當於到美國高中2/3年級(G12)水平。Atos分值的「2.8」代表該書對應的閱讀高度等同於英美國家小學2年級第8個月的閱讀水準。

GRL(Guided Reading Level)分級也叫做F&P分級,因為由兩位教育專家:Gay Su Pinnell和Irene C.Fountas共同研發。這個分級方法很常見,分級閱讀裡面的RAZ、海尼曼都是按照這個體系進行分級的。26級從A到Z難度遞增,一級稱為一個GRL。比如A-D對於美國幼兒園孩子的水平,E-J對應一年級。

相比藍思體系只把書中句子難易度做為考量,沒有考慮故事內容本身(有些書文字雖然簡單,但是內容需要孩子到一定的年紀才能理解), GRL體系是更加精細的測評,充分考慮到語言難度、內容難度兩方面因素,能給出更加准確地建議。由於對內容的把握需要人工參與, 所以GRL體系下收錄的書遠少於藍思體系。 這三個分級體系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DRA 其實不是用來評估圖書難度的,而是評估孩子自身的閱讀能力,叫DRA測評體系(Developmental Reading Assessment)——「發展性閱讀評估體系」。

美國孩子從幼兒園到8年級,每一年都會接受春秋兩次DRA測評。打分范圍是1-80分,考察的內容包括學生閱讀能力(語音意識、流利程度、拼讀准確度)和理解能力(閱讀後回答問題),能力越強,DRA得分越高。

㈦ 讀王薔《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後對教學活動設計的一些理解

一、教學目標適切。

教學目標的定位,它將故事教學定義為兩個作用:一是輔助常規教學,二是單獨教學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1. 輔助常規教學一般很少使用到,文中說可以利用故事引出學習主題,呈現和總結知識,或者輔助特定的教學活動。注意,這里有四個定義,他們定義了故事教學作為輔助常規教學的四個作用:一引,二呈現,三總結,四輔助。

所謂引,我認為作為輔助作用的故事是可以和學習的主題相關的類似的故事,也可以是相同的語法知識點,或者具有相同的教育意義。比如,在我們的譯林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有一個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個故事來源於《伊索寓言》,但學生對這個故事其實並不熟知的,而大多數的孩子一定知道《農夫與蛇》這個故事,兩個故事來源相同,我認為這便是引的第一個作用,同時可以讓學生了解故事的出處,導入也非常方便。引的第二個作用,相同的語法知識點。這個我覺得很好理解,不再贅述。第三是相同的教育意義。教育意義相對於語言知識而言,更有教育的本質和意義。教育是教人做人,學做真人的過程。例如,在譯林版教材中,有這么一個小故事:說幾個小朋友在打乒乓球,球掉進了一個很深的小洞里,手無法夠到球。在大家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個小朋友拿來一盆水,倒進了洞里,洞里浮出了好多的球。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發現,丟球的可不是就這群小朋友,但他們丟了也就丟了,沒有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另一個故事,就是The crow and the pitcher,他們用了類似的方法達到了相同的目的,教育的意義也由此而出。

二是呈現。其實,我覺得用故事來呈現知識並不是一個好的處理方式,除非這個故事就是教學的內容,而教學的目標並不是對故事的理解,而是對知識的傳授。如果用教學內容外的故事來呈現知識,這顯得有些喧賓奪主。教材的位置怎麼定義?教材的作用如何體現?而如果故事就是教學內容,教學的目標定義為知識的傳授,倒並不是不可以。但故事的教學,主要目的是什麼?這是需要進行思考的。如果用故事來進行知識的傳授,故事本身的作用就得不到很好的體現。故事,陳述的是一件事情,說明的是一個道理。忽略了故事是件事情的實質、是個道理的本質,故事教學的意義就盪然無存了。

總結知識在我認為,可以是將有相同知識點的故事,在課的鞏固部分,作為閱讀材料讓學生去感悟知識在具體語篇中的運用,並領悟出其真實運用的狀態。比如,我們教學了副詞,可以讓學生閱讀一段含有副詞的小故事,來領會副詞的構成和運用。這樣的總結,對於學生更有意義,比上教師的定義式的語法講解,更有實際的運用意義。當然,教師的語法講解還是需要的,這個可以作為一個補充,或者是在教師講解之前,學生的一個自我領悟和發現。

四是輔助特定的教學活動。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如上幾個小點都是在輔助特定的教學活動。我不知道李靜純在其專著《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是如何陳述這一點的,改天我去淘一本,看了再理解理解吧。

2. 單獨教學來培養學生語言技能。故事可用來訓練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其中閱讀活動最為常見。

聽、說、讀、寫是四項基本的語言技能,我且稱之為「四基」,而閱讀活動所需要培養的是學生的閱讀能力。那麼閱讀能力是否包含著四基能力呢?那是當然的。閱讀活動中學生閱讀能力是四基能力的綜合運用,缺一不可。再配合上閱讀技巧和策略,那就完全構成了一個閱讀活動。我們姑且不談什麼學生的閱讀素養,那離我們的現實還是有點遙遠,但在閱讀的活動中,四基能力的操練和閱讀技巧、策略的培養,我們是要逐步去嘗試的。記得去石阡支教的時候,協助老師完成了一節課的設計。一開始熱身是一首英文歌曲The sick song,除了學生興趣的激發外,對學生聽的要求在一開始就提出了。其實,從這一課的設計來看,可以回到上一個話題,就是故事輔助常規教學的問題。The sick song我們可以看作是一個小故事,通過這個小故事引導出需要的主題,並且處理掉部分的語言知識。也就是我所闡述的用同類故事引出主題和用故事引出相關的語言知識,引的第一和第二點,完整結合在了一起。在進入文本的教學後,我在設計時先是一個看動畫回答問題,這也就是聽技能的訓練,也是對文本的一個整體的感悟。然後,再以病歷的形式,進入文本的分塊閱讀。這就是讀技能的訓練。在學生閱讀的同時,提供的閱讀的指導,如「快速瀏覽全文,並找到對話中有關Patient』s statement(病人自述)的部分,完成填空。」,這就是閱讀技能和策略的教學。學生完成病歷的過程,就是寫技能的體現。這里,對於技能和策略,我理解為方法。已經掌握,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潛意識使用的閱讀方法為閱讀技能,而還沒有完全掌握,還需要他人去提醒,需要大腦去刻意操作的,則為閱讀的策略。策略是可以向技能轉換的,換句話說,技能就是熟練的策略。學生說的過程,是對語言的輸出過程。說通俗一點,就是把學到的知識,結合自己的想法,用英語講出來。在那課的設計中,Let』s talk環節,就是起到一個說技能的操練。說技能也是石阡學生最弱的一個能力。

二、遵循認知規律。

1. 學生的背景知識。在說這個之前,我需要再重復一個知識——圖式。其實,我們對事物的記憶是採用圖式的方式來存儲在大腦中的。比如,說到apple大家會想到什麼?顏色red, green,味道sweet, sour,形狀round, big, small。還有嗎?還能想到什麼呢?其實還有很多哦,產地Shandong, Shanxi,品種Fuji, Gala,價格,副產品apple juice等。所有這些認知都是圍繞apple這一個中心點展開,這就是圖式記憶。現在有個新單詞iphone需要記憶,我們也會先將有關apple的圖式激活,然後再加入iphone,也就是說我們把上面以apple為中心點的圖式,再加入了一個分支,這時候,這個新圖式又擴大了,再重新記憶在大腦中。所以,我們可以說記憶的過程就是圖式建構的過程。那麼,學生的背景知識是什麼呢?說白了,不就是學生已有圖式嗎?學生背景知識的激活,就是激活學生大腦中已有的圖式。再以石阡的那節課為例,需要激活學生怎樣的背景知識,或者說是已有圖式呢?當然是有關病痛的相關知識。那這些相關的知識,我們採用了何種方式去激活呢?採用了讓學生聽歌、觀看動畫的形式。當然,背景知識的激活有很多的手段,如圖片、頭腦風暴、主題式提問等都可以有效激活圖式。

2. 生詞的預教。其實,這一句話的表達存在一定的問題,至少是不全面的。我們在閱讀前除了生詞的預教,我們對一些新的句型結構也會讓學生有一個提前的感知。注意,是感知而不是教學。感知是一個粗淺層面的了解,教學是一個全面的了解過程。但在故事的教學中,我是從來主張對句型結構的感知的,我一直覺得句型不應該在故事教學中進行教學,只要感知就可以了。故事教學是學生閱讀的過程,是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的。再如我在石阡協助設計的那節課,通過那個baby,我們已經把妨礙學生閱讀的詞彙進行了預教,對句型進行了感知。但我們並沒有把所有詞彙進行預教,而留下了部分詞彙,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己去猜測或者直接提示,這些詞彙對學生的閱讀不會造成太大的障礙。

3. 故事的呈現。文中說:呈現故事時,教師首先應特別強調讓學生觀察和理解語言情境,因為意義建構依賴情境。什麼是情境?在英語課堂,就是語言發生的一個真實且符合語言特徵的一個環境。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所謂情境就是一種環境,說得更明白些,就是一種氛圍。在這一點上,石阡那節課中,有一個非常好的情境的渲染,就是baby的引入。文中還提出: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表達想法和情感的機會,這樣學生才能觀察、思考和體驗故事中的語言。這一個方面,並沒有太大的體現。因為問題的設置沒有做到很開放。什麼叫開放性的問題?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天馬行空的答案都可以,就怕你想不到。例如,What do you think of me?你可以說You』re handsome/helpful/tall/fat/clever/kind…開放的問題,才能真正讓學生的語言得到有效的表達,但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文中還提出:教師可結合圖片和肢體活動,讀故事或講故事。所謂結合圖片,就是利用文中的插圖,讓學生來復述課文或表演課文。而肢體活動,一般是學生脫離文本後,進行的表演,同時可以加入學生對文本自我理解的表情和動作。

4. 知識的學習。文中提到,知識的學習涉及這幾個方面。一是細節,二是意義。在細節上,文中提出了三個方面:解釋詞彙和句型,分析故事脈絡和主要沖突,學生理解的評估。在故事教學中,對詞彙和句型的解釋,我在前面已經表達過我的觀點。故事教學是學生閱讀的活動,詞彙和句型的解釋不應該放在這樣的課堂之上。即使要解釋,也是點到即止、適可而止的。當然,在常態的課堂之上,我們也是可以進行深入的解讀,畢竟我們的課時是有限的。但故事教學中,故事脈絡的理清是一定的。在石阡那節課,我們是通過讓學生填寫病歷的活動,完成故事脈絡的。在故事教學中,故事的脈絡應該板書到黑板之上,方便學生的理解。同時,我們也可以將一些詞彙和句型融合到故事脈絡的板書中,強化學生對詞彙和句型的掌握。故事沖突的分析,這不是小學英語的范疇,更多涉及的是初中的文本。學生理解的評估方式,那節課有很好的體現。從選擇到填空,採用了多種的形式展開。二是意義。意義就是故事對學生的教育性。我在前面已經有過提及。我們通常可以採用這樣的問題進行提問,如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What do you think of …?也可以理解為情感的導出,即情感教育。知識的學習和故事的呈現,一般是不可分割的,兩者是融合的。

5. 知識的消化。知識的消化就是知識內化產出的過程。說明白點,就是學生用今天學到的東西,進行表達的過程。學生的復述,學生的表演,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即情感的輸出都是知識內化的體現。

6. 活動拓展。其實,最後的兩點是可以合並在一起的,知識的消化在活動拓展中得到展現,活動拓展也正是知識消化的過程。對於故事教學,我們的活動拓展除了表演、復述等,還可以進行故事的續編或者是同類故事的閱讀。這樣的話,我們又可以回到故事用來輔助常規教學這一節。故事輔助常規教學,其可以存在於課堂的開始,當然也可以存在於課堂的收尾。

三、強調學生參與。

課堂是師生交互的過程,是雙方、多方的互動。有幾個要點,我還是要提醒一下。文中說,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閱讀故事,讓學生預測故事內容和情節走向。教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呈現故事,讓學生把故事內容和他們的生活進行聯系。學生對故事內容的預測和情節走向,一般可以讓學生通過文中插圖的形式來開展。當然,如果是繪本的話,可以通過繪本的標題和封面來進行揣測。語言是用來運用的,生活中的語言是最為真實的。因此,故事內容和學生生活的聯系也是需要思考的。

㈧ 分級閱讀是什麼

分級閱讀是何物?這也是我最近才知道的概念。

第一次認識這個概念很偶然,前些日子在一個好友的朋友圈裡,看到他與孩子親子閱讀的視頻,追蹤他的學習過程,看到了叫「牛津樹分級閱讀」的英語讀物,後來又了解到這是璐瑤媽媽系列中推薦的一套教材。後來通過知乎、豆瓣了解到這是來自英國的學前及小學英語教育經典教材,據說社會佔有率為80%以上,共分1——16級,國內引進的只有1——9級,隨後也衍生出很多版本。

最開始還以為分級閱讀是牛津樹特有的概念,隨著了解的深入,發現這實際是一種科學的語言學習方法。在英國還有多種分級閱讀教材,比如。後來發現美國也有這種閱讀教材,最著名的就是Raz系列,這是美國市場佔有率最多的教材。但綜合網上評價,牛津樹比其更加出色,所以有必要將其作為學習基本參考。

研究牛津樹發現,這的確是一部龐大的英語教材,九級共有408本,市場售價達5400多元,實在讓人吃不消。我就想看能不能從省圖書館借閱呢?查了官網搜索一下,發現沒有這樣的書籍。這樣只能從網上買了。

直到這時,我對分級閱讀的概念還是有點懷疑,今天突然想到,能不能從孩子現在參加的輔導班中對這個問題得到驗證呢?就專門查詢了新東方、學而思客戶端,發現二者在英語學習領域都有分級閱讀板塊,新東方的教材據說是與英國聯合開發的「大紅狗」系列,內容對遊客用戶也全部免費,而學而思的教材有兩種:分別是美國的RAZ系列和英國的牛津樹系列,但只免費開放部分內容。對比兩個輔導機構發現,新東方的教材市場影響力不大,網上難以早到相關文章。這就進一步驗證,分級閱讀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英語學習模式,值得學習借鑒。

由此我突發奇想,漢語作為一門語言,是否也有分級閱讀的說法,一查還真有,學而思平台中有很系統的學習教材,這可以作為參考。但畢竟這是咱的母語,每人都有自己的學習認知,倒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只要成系統能堅持,各方法都能殊途同歸,最終不會差太多。英語畢竟不同,老外還是有發言權,其方法還是值得借鑒的。

看來,任何東西都是有方法可遵循的,只要善於研究!

熱點內容
約定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5-16 15:17:25 瀏覽:93
用英語說你喜歡吃什麼水果怎麼說 發布:2025-05-16 15:16:04 瀏覽:675
一頭喜歡爬山的熊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6 15:12:20 瀏覽:597
我不喜歡甜的食物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5-16 15:02:46 瀏覽:756
我最喜歡糖果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6 15:02:08 瀏覽:340
乾薑片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2025-05-16 15:00:45 瀏覽:10
湯姆不喜歡沖浪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6 14:59:17 瀏覽:626
nature英語單詞怎麼讀 發布:2025-05-16 14:58:34 瀏覽:523
在哪裡下車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5-16 14:53:33 瀏覽:198
英語顏色單詞用中文怎麼讀 發布:2025-05-16 14:42:48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