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閱讀素養和分級閱讀
① 什麼是分級閱讀分級閱讀怎麼選怎麼判斷
當孩子剛過1歲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是不是就開始被這些問題所困惑:孩子多大適合接觸英語啊?英語啟蒙怎麼做呢?
追溯源頭,我們需要了解一個概念:分級閱讀
今天我們就探討這個話題。
什麼是分級閱讀
在以英語為主要語種的國家裡,分級閱讀很重要。
這個概念其實不新奇,就如同我們經常看到的《小學必讀清單》《初中語文某某部門推薦100本課外讀物》這種一樣,不過分級閱讀更為科學和嚴謹罷了。
關於分級閱讀,正統的概念是:
分級閱讀,是按照少兒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育程度,為兒童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讀物,提供科學性和有針對性的閱讀圖書。
《中國兒童分級倡導書》中也提過:
「分級閱讀的目的是:把合適的書籍,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遞到孩子的手中。讓孩子愛上圖書,感受到圖書之美,走進圖書的世界,承繼優秀的人類文明的成果。」
為什麼很多英語語種國家會倡導分級閱讀?
這里涉及到一個心理學的理論:
在發展心理學領域有一個大師叫維果斯基,他有一個很出名的學習理論,就是叫最近發展區理論。
這個理論一直被認為是發展心理學領域,對於什麼樣的教學能夠促進兒童發展這樣一個問題最權威的解釋。
這個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現在的水平,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
所以教學應該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他提供有難度的內容,調動他的積極性,發揮他的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極困難發展達到的水平,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
另外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說法,就是把我們的學習劃分成舒適區、適學區和恐懼區。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覺得分級閱讀是我們在開始閱讀之前一定要重視一個概念。
就像這個圖里邊展示的一樣,在舒適區,你的學習可能會使人覺得無聊、懈怠!
在這個恐懼區的學習又會讓人疲於應付,非常疲乏,但只有在有壓力但是又不至於喘不過氣的一個程度上,人才可以有最好的表現,而這個程度就是我們的學習區。
適學區如何判斷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讓孩子讀一本書,在沒有藉助幫助的情況下,能夠認識到90%的單詞與字 ,在讀書的過程中,他能獲取成就感,但又會有一定的挑戰性,激發他好勝的慾望。
大多數分級閱讀的圖書,都會層層遞進,遵守這一總則,因為在堅持這一學習准則的前提下進行閱讀,不僅是對孩子身心成長特點的一種尊重,更是根據他們興趣愛好進行的一種強化型引導。
只有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書籍提供給孩子,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從而高效吸收、擴充詞彙量,實現自主閱讀。
分級閱讀既然如此令人獲益,我們應該什麼時候引導孩子參與到分級閱讀中,以及
我們應該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分級閱讀讀物呢?
分級閱讀有各種考量標准,我們下次會重點講這些衡量標准,這次我們通過年齡及心智成熟度,給大家大致做個判斷:
科學研究表明, 人一生中大腦生長最迅速的時期是0-6歲, 是口語發展、數字概念掌握的關鍵期,是行為性格的奠基期,最富有可塑性,也是學習閱讀的最佳時期。
換言之,在0-6歲時,我們便應該抓住這一黃金期,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
1-2歲時,孩子處於語言啟蒙階段
這一時候,在讀物上,我們建議短詞,短故事提供給孩子,利用明朗的圖畫、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洞洞書便是這一階段的良好讀物。
3歲處於口語發展的關鍵階段
這個時候和大人進行簡單的交流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孩子會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對於她喜歡的書,她會幾十遍的要求大人,原封不動的給她讀出來。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提供給孩子正確的分級閱讀讀物了,海尼曼,ARZ都是不錯的選擇。
3-4歲,語言爆發期
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變得特別愛說話,有趣的故事能夠讓他們快速沉浸其中,這里我分享一個我的心得,能夠把20塊錢的繪本變出300元的價值來,比如這一本書,我們可以通過情景劇,讓孩子玩的不亦樂乎。
4歲以後,我們就推薦能夠快速擴展孩子視野的圖書了。
當然,從3歲以後,建議大家就給孩子入手分級閱讀讀物,形成體系的循循漸進,有朋友問過我,英語原版繪本是不是就是分級閱讀讀物呢?
不是的
如何判斷我買的是不是分級閱讀讀物?
分級閱讀在形式上來看,有4大特點
1: 體量大 :一般都至少會有五百本以上的體量。 否則難以支撐體系。
2: 明顯的晉級標准 :以牛津樹為例,見下表
3: 富有明確的閱讀目標 :分級閱讀並不單純的是按照繪本的難度來區分的,每個級別其實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的。
4: 有良好的體系性 :同級別的繪本之間,不同級別的繪本之間,並不是孤立的,都是以一種一種巧妙的編排形式,聯系在一起的。
當然,閱讀從興趣開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不能強制的要求孩子必須完成一個什麼樣的級別與使命,這樣就與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背道而馳了。
在此謹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是孩子通往興趣王國的擺渡人。
② 英語啟蒙必知---親子閱讀&分級閱讀
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是 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最佳手段之一 。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在 3~6 歲,在這一時間段,如果家長能合理利用親子閱讀的機會,可以為孩子的英語啟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親子閱讀不僅是增強親子關系的有利工具,也為孩子營造了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很多家長 苦於 自己的 英語水平不高 ,發音不標准,認為自己難以為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其實,很多經典案例表明, 英語基礎差的家長堅持陪孩子閱讀英文繪本,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分級閱讀 :
是指 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給孩子分配不同閱讀難度的讀本 。國外有多種分級系統,比如:
1.A-Z分級法(GRL),是根據難度把圖書分成26個等級,從A到Z難度逐漸遞增,可以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給孩子挑選合適等級的閱讀書目。
2.AR分級系統(Accelerated Reader),由英國Renaissance Learning公司開發,是一套非常精確的英文閱讀分級系統。AR閱讀分值又被稱為GEL(Grade Equivalent Level)和Atos分值。ATOS的值用來評估讀本級別,GE用來表示孩子的閱讀水平。0為最低,12.9為最高。
AR指數為AR 2.5或者GE2.5&Atos 2.5,表示的是美國小學二年級第五個月英文閱讀等同水平。
通過AR指數,我們可以判斷小讀者的閱讀水平,也可以看出在該年齡段的平均閱讀水平。
不同孩子的閱讀能力不同,這意味著 同一年級的孩子可能閱讀水平也有較大差距 。孩子的閱讀水平是由多方面決定的,比如:家長給孩子培養的閱讀習慣、孩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是否合理的閱讀訓練等等。孩子的閱讀能力沒有好壞之分,只有 等級高低之分 。我們可以通過正確的指導,來提高孩子的閱讀等級。
為什麼要進行分級閱讀?
首先,分級閱讀可以清楚的知道孩子的閱讀等級,方便我們為孩子挑選讀本。其次,如果孩子的閱讀能力是B,我們給孩子挑選A等級的讀本,對孩子的閱讀水平提高作用不大;如果我們給孩子挑選C等級的讀本,孩子可能覺得有難度,不願意閱讀,進而對閱讀產生抵觸心理。
因此, 給孩子挑選等級合適的讀本是十分重要的 。身為家長,我們要多多觀察。如果孩子在某一時間段非常熱愛閱讀,我們要積極為孩子挑選合適的讀本;如果孩子在某一階段厭惡閱讀,我們要觀察孩子的閱讀情況,找到原因,幫孩子走向正軌。
③ 什麼是英語的分級閱讀
英語的分級閱讀很好理解,簡單來說,英語分級閱讀是綜合了孩子的英文專水平、興趣愛好、心智等,屬為孩子提供不同的英文讀物,從而提高孩子的英語閱讀能力。分級閱讀得到了不少專家的認可,也有不少國家積極推廣,喬希家的書是通過分級閱讀來幫助孩子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導讀師會給孩子做分級測試,測試不是英語考題。是對不同階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測試維度,比如入階級別的孩子會從社交能力、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專注力等多進行考量,再決定適合孩子的讀物。能讓孩子有針對性的、科學的閱讀圖書,提升英語閱讀能力。
④ 分級閱讀究竟好在哪
01
朱永新教授曾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在如今這個倡導“全民閱讀”的時代,閱讀英文原版書早已不是什麼時髦的概念。事實上,不少父母與老師都會早早地讓孩子以繪本為起點,逐步接觸英文閱讀。在這個過程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書,以及怎麼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早在19世紀初期,分級閱讀的理念就已由國外學者提出,隨後這一理念在國外,尤其是在歐美國家被廣泛接受並不斷發展,各種分級閱讀標准體系也應運而生並逐步完善。
分級閱讀主要是指讀者根據個人不同的閱讀能力水平,選擇不同難度等級的讀物。通俗地講,就是孩子學習閱讀時,應該閱讀與其能力相匹配的書,閱讀能力才會得到最好的發展。
英美國家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已經設計出了多種不同的“分級閱讀系統”。這些分級閱讀體系的分級理念同中存異,並沒有任何一個體系成為完全的主導,只是根據不同地區或人群的實際情況,而成為較適合的一種。
英文分級閱讀,大大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始終保持在適齡、科學、效果領先和提升孩子智慧自信方面獲得最佳效果。作為“起源於發達國家的一項成功的少年兒童的閱讀模式”,分級閱讀憑借其科學性、全面性、系統性的特點,正在從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向外輻射,大有佔領地球之勢。
既然分級閱讀有如此多的優勢,自然我們也不會錯過。在結合了國外分級標准和我國具體國情之後,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王薔、陳則航教授經過嚴謹地考察和論證研製出《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准》(簡稱“標准”),此標準的產生對英語閱讀乃至英語教學有著重要指導意義,“英語閱讀素養”正是其中重要的理論框架。
02
分級閱讀中最關鍵的,就是“分級”二字,也就是說,要為每個孩子找到合適難度的書,同時培養能力、激發興趣,最終形成持續閱讀的習慣。那麼,此次的《標准》究竟是如何給孩子的閱讀分級的呢?
王薔教授帶領團隊基於閱讀素養理論框架和其他相關研究成果,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的不同心理認知發展特點出發,根據學生閱讀能力、閱讀品格的發展趨勢,最終確定了“三階九段”的英語分級閱讀標準的結構和與年級的對應關系。
其實“三階九段”並不復雜,大家看下圖就秒懂了。
三階九段主要由“讀者能力概況”、“讀者閱讀素養目標”和“讀物特徵描述”三個部分組成。
“讀者能力概況”關注本階段讀者的年齡特點、興趣、學習特徵等;
“讀者英語閱讀素養目標”具體描述該階段讀者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的發展目標;
“讀物特徵描述”從讀者特點和能力水平出發,推薦了相應的讀物。
三者互為補充,一方面對讀者進行准確定位,另一方面使他們能夠挑選到合適的讀物,其目標都是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
03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標准》提出了“英文閱讀素養”的概念,它與我們過去常常說的“閱讀能力”有何差異?
其實,“英文閱讀能力”如今已越來越偏應試,主要指的是解碼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這也是在考試中最常考察的兩項基本功。
而“英文閱讀素養”來自英語中的`reading literacy,其概念的外延更廣。“英語閱讀素養”是緊跟英語教學的時代新要求,對英語閱讀提出的新概念。而我們以往所說的“閱讀能力”的考察和應用范圍越來越有限。所以當我們一味地強調閱讀能力時,一種“偽閱讀素養”(aliteracy)就應運而生了:一個孩子的解碼能力很強,閱讀理解能力也很強,但他就是不愛閱讀。孩子的閱讀能力強,也許是因為家長的督促或老師的作用,但是出了校園,就沒了可持續性的閱讀發展。
“可以說這種教育是失敗的,我們最終是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可持續性的發展。學校教育可能只是教給孩子技巧,給他創造環境,但是出了校園,孩子卻不讀了,這就有些本末倒置。”
敖娜仁圖雅老師說,之所以會出現所謂的“偽閱讀素養”,正是因為孩子的閱讀教育,缺了一個重要的維度——即閱讀品格。
隨著外語教學的不斷探索和改進,外語學習者的外語閱讀習慣和外語閱讀體驗在閱讀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閱讀品格也逐漸塑造,正因如此,傳統的閱讀能力概念正在逐漸被“閱讀素養”這一新的概念所取代。
為什麼說“閱讀素養”的概念比“閱讀能力”更厚重呢?這要從“閱讀素養”的內涵說起。“標准”把我國中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目標概括成“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兩大方面,6個維度共20個要素。
04
科學的標準是個好東西,難道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制定相關的中小學英語學習標准嗎?其實,我們早就有《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2007)及《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11年版)》兩個標准,其中明確規定了各個級別的學生應達到的閱讀量、閱讀理解水平和相關閱讀策略的運用。
遺憾的是,這些標准面向的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雖然其中對閱讀有一定要求,但是並沒有按學段、年級、學期提供有關閱讀的具體內容、文體形式和閱讀理解等可操作的標准。
並且,在中國的學校,閱讀教學還是比較傳統,這裡面當然有考試的反撥作用以及教材的局限性因素。而在課堂上,老師們也往往沒有太多發揮的空間。另外,大部分老師還沒有接觸到比較新的閱讀教學理念,更別提接受系統的培訓了。
反觀美國的課堂,你會發現自己始終被書環繞著,而孩子最愛讀的繪本自然是數不勝數。這得益於美國人數眾多的童書作家,又有明確的閱讀分級體系。
美國課堂首先要解決的是孩子的動機和興趣問題,培養孩子自己提出假設和疑問的探索慾望,而不是僅僅讓孩子被動地去接受。
相比之下,《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准》首先是針對英語閱讀而制定的標准,目標精準。其次,用“分級閱讀”的概念解決了標准過於籠統的問題,增加了其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可操作性。
《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准》,對每個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都有詳細的說明,其中閱讀能力分為4個維度、14個要素,閱讀品格分為兩個維度六個要素,標准嚴謹科學、內容全面的同時,更適合中國孩子的英語閱讀習慣。這套標準是家長朋友們的福音,讓咱們照著“標准”,選書、閱讀操練起來吧!
宋代學者趙季仁曾滿懷期待地說:“某平生有三願。一願識盡世間好人,二願讀盡世間好書,三願看盡世間好山水。”歐陽修也曾感嘆說:“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閱讀,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閱讀能力是所有學習的基礎,每一門學問都從閱讀書籍開始。閱讀習慣的培養,往往是在一個人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孩子的閱讀開始越早,閱讀時思維過程越復雜,閱讀時智力發展就越有益。
⑤ 如何培養孩子的英文閱讀習慣分級閱讀應從何下手
8歲孩子的閱讀習慣。
首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要是想培養孩子閱讀習版慣,那麼,首權先不是從學習上做起,而是從生活上做起:把家裡的電視,電腦,Ipad都收收放進箱子裡面,不要讓孩子從這些電子設備里獲取信息。
第二: 你知道訓小狗狗么,研究表明,金毛的智商相當於一個3-8歲孩子的智商(聰明的金毛),訓練狗狗一般強調的是條件反射,和模擬。就是引導孩子進入到閱讀的自動mould中去。具體怎麼做呢,就是自己平時也多看看書(不是要你真的看,就是做做樣子給孩子看的),孩子一般有樣學樣,孩子也會學家長的樣子(閱讀)。這時,你就要獎勵孩子一下(就像訓狗狗一樣),摸摸頭,給個小糖,或者甜言蜜語一下。這樣循序漸進。(建議你找一部訓練金毛的小視屏看看,學習相關經驗。)
所以說,培養孩子英文閱讀的習慣不是在學校里的老師,而是在家長,在家裡,學校的時間和空間很多時候都是割裂的,形成不了連續的條件反射。所以,你可能經常聽孩子在學校學習很多知識,但從沒聽說孩子在學校來養成什麼樣的(閱讀)習慣。
⑥ 兒童英文分級讀物
語言學習,關鍵在重復,一個詞在不同的場景下出現,孩子很容易就理解這個詞的用法和意義了。而好的少兒英語分級讀物,從每頁一個字、兩個字編起,再到每頁一句話、兩句話,適合學外語的孩子循序漸進地讀下去。下面我們來看看兒童英文分級讀物推薦,僅供大家參考!
1.海尼曼
海尼曼被譽為「開口神器」,因為它的GK級別句子簡單,單詞重復率高,可以讓孩子在短期內記住大量的詞彙和句型,適合啟蒙。海尼曼分級閱讀分為三個級別,GK,G1,G2,分別對應的是美國的幼兒園階段,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
GK系列(Orange System)橙色體系:共70本,分為Level A,Level B,和Level C三個層次,適合零基礎孩子閱讀。
G1系列(Green System)綠色體系:共110本,分為Level A—Level J,十個層次;由60%小說故事以及40%非小說。這里要說下,G1是海尼曼的精華,因為她是開始轉化看繪本的中間物,也就是說G1看完了,你家孩子,就能看懂簡單的繪本了。但是在選讀的時候,適合學齡前至小學1-2年級孩子閱讀。
G2系列(Blue System)藍色體系:共118本,分為Level C—Level N,十三個層次。60%小說故事以及40%非小說。G2國外大概是8-9歲讀的,孩子讀完了G1,就可以讀G2。
海尼曼題材豐富廣泛,一些科普的內容能和其他分級讀物形成很好的互補。全書內容涵蓋廣泛,自然科學,人物,人文,地理,日常等等,有手繪圖畫,也有真實的實景照片,使英語貼近兒童生活,也算彌補了英文讀物中網路類的缺失。
2.RAZ
RAZ起源於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是美國知名收費網站Learning A-Z下的一款產品,Learning A-Z是一套用於引導學生閱讀的產品,其還有Raz-kids,Reading a-z,science a-z,writing a-z,raz-pluz等。
RAZ按難度分為29個級別,閱讀等級是從aa開始,然後a,b,c,d直到z,每個級別有90多本書(且在不斷增加中),總共有兩千多本繪本;其中aa是最簡單的,隨字母級別難度依次上升,z級難度最高。每個級別中的繪本難度差不多,由於分級比較多,每個級別跨度也比較小,這樣每次進入下一個級別都不會讓孩子覺得無所適從的感覺。
內容設計上,除了普通英語讀物常見的有趣的童話故事,這套書還有非常豐富的科普知識,可以說是最全的網路分級。
3.蘭登
Step into Reading由美國蘭登出版社出版,在美國已經暢銷了25年,深受家長和孩子們歡迎。蘭登是美國蘭登書屋的簡稱,在歐美,它是媽媽們心目中童書品質的保證。這套讀物共分為1-5級,適合學齡前兒童至小學生閱讀,內容包羅萬象,有經典童話、當紅動漫、幼兒數學、勵志故事和科普(天文、地理、人文、科學)讀物等等。
其中有些圖書竟然出自繪本大家之手,如I like bugs就是出自於《逃家小兔》的'作者瑪格麗特·懷茲·布朗之手,還有我們熟悉的《忙忙碌碌鎮》的作者斯凱瑞,《雪人》等經典繪本。
這套書的每一本的韻律感極強,幾乎是句句押韻,音頻資源豐富,是訓練自然拼讀的最佳讀物。很多媽媽反饋,這套書對孩子的語感培養和自然品讀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4.牛津閱讀樹
牛津閱讀樹是全世界應用最廣泛的閱讀計劃。30多年風行130多個國家,3千萬兒童因此受惠。牛津閱讀數的體系也是非常龐大,有13個系列。有凱閱引進的原版的,由全球頂尖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也有國內引進的《典範英語》和外研社引進的麗聲系列。
在國際學校就讀的星二代萌娃們,很多都是它的小粉絲。王中磊的兒子威廉,口語堪稱八級,正在看牛津閱讀樹系列。著名演員郭濤的兒子純爺們石頭,正帶著妹妹看牛津閱讀樹系列。
牛津閱讀樹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每本書的內容層層遞進,單詞、句型反復出現,科學分級,比一般難度雜亂無序的繪本,更適合孩子系統學英語。
5.I Can Read系列
「I can read!」作為美國最知名的兒童啟蒙閱讀品牌,暢銷近五十年。它最大的特點是:所有故事主角都是深受孩子喜愛的形象,並由獲獎的知名作家和插畫家繪著,其中不少圖書曾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凱迪克大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兒童圖書獎、紐約時報傑出兒童圖書等獎項。
整個系列分別My very first、my first和1-4級,My First級主要是讓父母讀給孩子們聽;1級的難度呢,是孩子開始對印刷在書本上的字體感興趣,開始將單個的詞讀出聲音的時候,用這個級別的書籍。一般都是幾個字,一兩個短句子;2級,孩子可以自己讀一些,但還是需要大人的幫助時用這個級別書;3級開始孩子可以自主閱讀。
⑦ 英語分級閱讀是什麼
英語分級閱讀是:
分級閱讀是按照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展程度,為他們提供的閱讀計劃,由具體的分級讀物組成。
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讀物,提供科學性和有針對性的閱讀圖書,有助於幫助他們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英文閱讀水平,最終實現自主閱讀。
英語分級閱讀起源
分級閱讀起源於發達國家,它是基於對少年兒童生理和心理特徵的科學分析所形成的閱讀解決方案。
它在香港、台灣地區已經發展了十幾年,大多數學校都會使用某種分級閱讀體系作為孩子課外閱讀的主框架。
⑧ 英語分級讀物介紹
分級閱讀,就是按照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育程度為兒童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讀物,提供科學性和有針對性的閱讀圖書。簡言之,根據不同年齡的心智和不同的閱讀能力,提供適合的分級讀物。
第一、體驗英語——最適合孩子自主朗讀
體驗少兒閱讀文庫,是一個美國出版公司為4-11歲小朋友進行閱讀訓練而准備的一套分級閱讀體系。共有800多本,1-30級。國內引進版則分為9級,每級按照不同內容又分了6個set:
SetA 日常生活類
SetB 自然科學類
SetC 數學類
SetD 故事類
SetE 戲劇和童話
SetF 文體讀寫
體驗英語分級嚴格,體系完備。最初的級別都很簡單,一頁只有一兩句話。隨著級別上升,篇幅和難度逐步提升,讓孩子逐漸掌握基礎詞彙量。
配套音頻做的很用心,一級設置了先讀一遍再讓小朋友跟讀的形式,二級設置了歌曲和問答。還有多角色配音朗讀。可以當教科書來使用,有基礎的小朋友可以跟著音頻自己朗讀。
SetA和SetB每個級別10本書, 每個set的9級全買下來300-400元。建議當當、京東搞活動的時候,3個級別套裝一起買,比單買要便宜很多。其他set可以按興趣和財力選購。讀完3個級別的,再購買下三個級別,因為難度上去後選擇就更多了。
體驗英語分級好,音頻佳,最適合孩子跟著音頻朗讀,唯一缺憾是故事趣味性稍欠缺。
第二:培生英語——親子閱讀啟蒙
有《培生幼兒英語》和《培生兒童英語》。
《培生幼兒英語》都是巴掌大小的小開本,印刷精美,故事有趣,比較適合親子閱讀啟蒙。
分預備級(35本)、基礎級(42本)和提高級(24本),一共101冊,配有音頻。最早是湖北少兒出版社出版,後來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個 “第二輯”。個人感覺擇其一即可。一套買下來200元左右。
《培生兒童英語》兩個出版社所選書冊一樣,長江出版社包裝好,價格稍貴些。一共12級 156冊,適合3-12歲閱讀。
1-6級別,每個級別是16本故事書+1張CD ROM互動光碟+4張DVD光碟+一套學習卡片。
7-9級別,每個級別是16本故事書+1張CD。
10-12級別,一共是12本故事書+3張CD。
第1級是用於親子共讀的,稍有難度。第二級開始是給孩子自主閱讀的,難度反而降低。1-6級別屬於故事書,每個級別四個大主題16個故事,四個大主題分別是童話故事4本,幻想故事4本,生活故事4本,動物故事4本。7-9級別屬於橋梁書了,就是字多圖小的,並且明確表明chapter第幾章這樣。到了10-12級別,圖就更小了,字占據了大部分。
培生兒童英語相對來說更適合小學生閱讀起步,或者有一定閱讀基礎的做進階用。
優點在於配套的工具比較多,有互動光碟、單詞卡片、DVD(據說不咋地),學習形式可以比較多樣化,缺點在於可能不如體驗英語分級精確,音頻也比較呆板。
第三:牛津閱讀樹——分級閱讀連續劇
牛津閱讀樹系列是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兒童分級閱讀材料,在英國家喻戶曉,也是小學使用最多的閱讀材料之一。主要圍繞三個孩子 Biff, Chip, Kipper還有他們的爸爸媽媽一家人展開故事。每一本書都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故事,就像看電視連續劇一樣,熟悉了這幾個人物之後,就會看上癮。
非常適合親子閱讀和幼兒啟蒙。
閱讀樹的體系非常龐大。有READ AT HOME系列,TREE STAGE1-11,ALL STAR系列等。國內引進版是《典範英語》,基本按照閱讀樹原來的分級和體系出版,近來還出了點讀版。
外研社的麗聲系列也是源自牛津閱讀樹,不過另外構建了一套龐雜的'體系,包括了麗聲拼讀故事會、麗聲經典故事屋、麗聲冒險故事島、麗聲網路萬花筒等,並且也是點讀版,適用外研社的點讀筆。
沒時間陪孩子的可以考慮買麗聲系列或典範英語+點讀筆。費用相對前兩套會更多一些,不過國內的出版物相比國外原版真的都算是白菜價。
第四:機靈狗故事樂園——低幼啟蒙
《機靈狗故事樂園》(供學齡前兒童和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使用)和《開心小讀者》(供小學生課外閱讀用)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從國外原版引進、影印出版的兩套兒童英語分級讀物。它們的前身Ready Readers是由美國培生教育出版集團出版、在世界范圍內廣泛發行的一套兒童英語分級讀物。共分8個級別,包括290本彩色圖書,配有優美的朗誦帶。
《機靈狗故事樂園》主要適合對象為學齡前兒童,小學一二年級剛開始學英語的孩子也可以用它培養對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能力。本套讀物分ABC級、第1級、第2級、第3級共4個級別,每個級別結構如下:
ABC級 55本原版影印圖畫書,3CD,1本家長手冊
第1級 50本原版影印圖畫書,3CD,1本家長手冊
第2級 50本原版影印圖畫書,3CD,1本家長手冊
第3級 50本原版影印圖畫書,2CD,1本家長手冊
機靈狗適合低幼啟蒙,故事性一般,注重拼讀。
第五:Heinemann海尼曼
海尼曼(Heinemann)是英國哈考特教育出版公司的子公司。海尼曼(Heinemann)的這套分級讀物製作得非常用心,內容涉及自然科學、人文、地理等,算是分級讀物中的精品。只有GK,G1和G2三個級別298本。
Heinemann GK系列 適合零基礎人群閱讀 (共70本)
Heinemann G1系列 適合幼兒園至一年級孩子閱讀(共110本)
Heinemann G2系列 適合一年級至三年級孩子閱讀(共118本)
海尼曼圖片精美,內容廣泛,適合低幼啟蒙,同時可以作為教材精讀。依依和我一起錄制了GK和G1的講解(點擊前往),選擇這套分級讀物的可以聽一聽。
⑨ 讀《小學英語分級閱讀學:意義,內涵,途徑》有感
有人這樣說:「一個人的成長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信息化的當今世界,閱讀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人們需要養成持續閱讀的習慣,跟上時代的步伐。隨著英語教育制度的改革,作為一名一線小學英語教師,我不斷思考,怎樣提升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王薔教授和她的研究團隊給我指明了方向。
《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涵與途徑》這本書正如其名,給我們大家介紹了有關小學英語分級閱讀的種種研究。通過仔細拜讀這本書,我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分級閱讀源於國外,近百年來,不斷發展與完善,其科學性不言而喻。這里的分級指的是讀物的分級和閱讀者的閱讀素養分級,閱讀者的閱讀水平在哪,就選擇哪種水平的讀物。讀物難了,孩子們讀不懂,不理解,就逐漸失去了閱讀的興趣;讀物簡單了,孩子同樣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選擇相應的閱讀材料不正是與課改中以「學生為本」的最好體現。
分級閱讀的好處已毋庸置疑,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怎樣利用分級閱讀在課堂上展開有效的閱讀教學呢?王薔教授的這本書給了我答案。教師可以通過這四種教學途徑在閱讀課堂上設計教學活動,它們分別是:圖片環游,拼圖閱讀,持續默讀和閱讀圈。
對於圖片環游教學法,我還是比較熟悉,在課堂上運用過,比如我講五年級下冊第6模塊第2單元《She visited the Tianchi lake.》時,就是結合設置問題和Lingling遊玩的三張圖片帶領學生學習。圖片環游很適合故事性的閱讀材料。不過教師要注意問題的設置要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圖片環游後要幫助學生梳理,總結,幫助學生內化知識。
拼圖閱讀和閱讀圈,是我在書中新學習到的。這兩種方法更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做好引導和監督。拼圖閱讀是對讀物進行拆分,讓學生像拼圖一樣,組內合作,拼出完整的故事。閱讀圈是將學生分成不同角色,各自負責己任,通過組內討論學習整個讀物內容。雖然之前我並沒有用過這兩種教學方法,但我願意在課堂上嘗試,多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持續默讀教學法了,這種方法是將閱讀回歸本質,讓孩子們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享受閱讀。教師要做的就是拿起一本書,和學生們一起默讀。這是多麼美好的情景啊,孩子們在閱讀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其實,在我們學校已經開展這樣的活動了,我也會盡我所能,幫孩子們創造持續默讀的機會。
閱讀是一個人終身學習的最重要的方法,當孩子開始以閱讀為樂,上了書本的鉤之後,他們就會不由自主,毫不費力地掌握語言能力。我們小學教師最應該做的是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愛上閱讀。
⑩ 少兒英文原版讀物的分級
英語原版讀物最常見的分級方法有四種:
官網網址: https://hub.lexile.com/find-a-book/search
藍思分級是美國應用最廣的閱讀分級體系,超過半數的美國學校用藍思分級對孩子閱讀能力進行測試,以幫助它們找到合適的讀物。
官網地址: https://www.arbookfind.com
AR(Accelerated Reader)也叫做GEL (Grade Equivalent Level)。AR分級閱讀系統分值范圍在0~Atos 12.9/GEL12.9之間,最高難度相當於到美國高中2/3年級(G12)水平。Atos分值的「2.8」代表該書對應的閱讀高度等同於英美國家小學2年級第8個月的閱讀水準。
GRL(Guided Reading Level)分級也叫做F&P分級,因為由兩位教育專家:Gay Su Pinnell和Irene C.Fountas共同研發。這個分級方法很常見,分級閱讀裡面的RAZ、海尼曼都是按照這個體系進行分級的。26級從A到Z難度遞增,一級稱為一個GRL。比如A-D對於美國幼兒園孩子的水平,E-J對應一年級。
相比藍思體系只把書中句子難易度做為考量,沒有考慮故事內容本身(有些書文字雖然簡單,但是內容需要孩子到一定的年紀才能理解), GRL體系是更加精細的測評,充分考慮到語言難度、內容難度兩方面因素,能給出更加准確地建議。由於對內容的把握需要人工參與, 所以GRL體系下收錄的書遠少於藍思體系。 這三個分級體系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DRA 其實不是用來評估圖書難度的,而是評估孩子自身的閱讀能力,叫DRA測評體系(Developmental Reading Assessment)——「發展性閱讀評估體系」。
美國孩子從幼兒園到8年級,每一年都會接受春秋兩次DRA測評。打分范圍是1-80分,考察的內容包括學生閱讀能力(語音意識、流利程度、拼讀准確度)和理解能力(閱讀後回答問題),能力越強,DRA得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