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培訓 » 英語觀摩課培訓

英語觀摩課培訓

發布時間: 2022-08-07 04:23:35

⑴ 急需一篇小學英語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心得體會匯報

英語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心得與新課程一同成長

英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成功的關鍵,是需要一支優良的教師隊伍。搞好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素質,是進行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系統工程。2012年秋季,我縣很榮幸地率先成為全市的省級課改實驗區,我校作為實驗區先進學校之一,在縣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等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凝心聚力,扎扎實實做好新課程的師資培訓工作。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確保師資培訓工作與課程改革的推進同步進行並適當超前,使教師與新課程同行,煥發出新的生命。

一、平等交流、討論、對話、合作,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這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以教師為本體,則是我校開展校本培訓的指導思想和出發點。在培訓中,主要採用平等參與的方式,讓教師自己對新課程的理念和做法進行探究。通過創設情境,引導教師在活動、表現和體驗中反思自己的經驗與觀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產生新的思想,達到新的認識,從而實現自我提高。

師資培訓的形式力求多種多樣,激發教師參與的熱情,促使教師全身心參與培訓工作。1、專題講座。我校在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級骨幹培訓、縣課改通識培訓、縣新課程學科培訓的同時,扎實開展好校本培訓,請專家、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骨幹教師、經過培訓的輔導員主講,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綱要》和各學科課程標准。培訓者將學習內容製成幻燈片,圖文並茂,提綱挈領,突出重點,使教師能很好地領悟其精髓,深入了解各學科改革的突破點以及對教學的實施建議等,從而指導教學實踐。2、觀看錄像。放映能引起爭議的錄像片斷,錄像中教師的行為反映出教師有嘗試新課程理念的願望,但不夠完善。觀看後組織教師分組討論,對一些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及其對學生的影響進行反思,明確新課程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新要求。3、教學觀摩。強化「三課」(研究課、匯報課、示範課)管理,積極開展「假如我來上這一課」討論,同時,選派骨幹教師外出聽課,並以上課、寫體會等方式匯報學習所得,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4、案例分析。精心搜集一些教學案例,定期組織教師以備課組為單位合作學習並作點評,幫助教師從感性的經驗中生成理性的認識。5、經驗分享。根據課改中出現的熱點問題(如「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何在一年級課堂中讓學生主動探究」「綜合實踐活動中如何做好安全工作」等),以及教師在課改工作中的疑惑和困難,定期組織教師沙龍,讓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暢談自己的想法,交流各自積累的經驗,把自己的看法與做法和大家分享。6、教學反思。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以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能,促進其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對教師學會如何教學和教師從教學中學會什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校把教學反思作為培訓的一種形式,要求每位教師經常對自己教學中的課堂結構、教材處理、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法設計、提問和練習設計等方面進行回顧與反思,寫成心得,並定期在教研組中交流。不少教師的教學論文、教學設計方案在省、市、縣級的雜志或評比中發表或獲獎。

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與參與是推行新課程的前提,因為他們最終決定著課程實施的走向。經過一次次的「頭腦風暴」,我校教師不再是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不再是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一批擁有正確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於合作的探究者。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在課堂上,將4的加法寓於孫悟空分桃的活動,使識字與生活、游戲緊密聯系,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在今年的縣級優秀課的評比中,獲得了語文、數學、藝術學科的第1名。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學校扎扎實實進行師資培訓是分不開的。

二、邊培訓、邊實驗、邊開發、邊研究,加強培訓資源建設。

由於我校採用的是平等參與的培訓方式,因此,培訓者與參與者的角色發生很大變化。培訓者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提供者、標准答案的發布者或核實者,也不再是傳遞上級行政命令的「二傳手」,培訓者成了參與者的「協助者」、「協作者」。「受訓者」也發生了角色上的變化,他們成了「參與者」,是培訓者的「合作夥伴」,是培訓內容和形式的主動創造者,因而,他們也就成了非常豐富的培訓資源。給一定壓力,予一方舞台,教師就能將積累的能量釋放出來。我校舉辦了「走進新課程」系列競賽,在演講、備課、上課等競賽中,教師互相探討,團結合作,在活動中共同提高。我校青年教師對省市專家上課改匯報課、對縣上課改示範課都獲得好評,在縣課改學科優秀課評比中奪魁,課改實驗骨幹教師向城區教師匯報培訓學習所得,這些都是充分調動了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使其也成為師資培訓資源之一。

由於教育經費緊缺,我校的辦學條件並不夠好,但在師資培訓方面卻在逐年加大投入。受場地限制,我校圖書室不大,但圖書數量多、內容新、品種齊全,為教師獲取有關新課程的信息創造了條件。我校教師人均每月借閱圖書三冊,每月業務摘記、心得兩千字。此外,我校還加強了網路建設,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鼓勵教師上網了解外地課改信息、課改動態,積極撰寫課改論文。我校還擬將建立自己的網站,各教師自製網頁,交流實驗體會,展示實驗成果。

三、加強對培訓的科學研究工作,形成良好運行機制。

以學校為主陣地,以教師為本體開展培訓,這種校本培訓模式有如下特點:1、培訓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教師邊學習、邊反思、邊提高。2、培訓與教研活動相結合。培訓與教研融為一體,在培訓活動中進行教研,在教研活動中培訓學習。3、個體學習與團隊研討相結合,既有個體的自學自練,又有集體活動。只有通過教師自覺地、主動地、自主學習與研究,並積極參加集體培訓活動,在集體培訓活動中交流、研討,在集體中共同提高,才能真正實現「人人參與」,使培訓活動落到實處,使培訓工作收到實效。4、培訓時間安排和培訓形式靈活方便,可以安排大塊時間培訓,也可隨時隨地利用零散時間學習、交流;既可集中培訓學習,又可分散學習、交流和研討。在培訓中,我校採用了平等參與的方式,這種方式能使教師親自體驗新課程所追求的新理念,從而促進他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創造性地使用此類方法。如我校一青年教師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引導學生交流最後一個音節時,讓願意領讀的同學上台讀,學生「嘩」地一下子全上去了,看著空空的座位,老師索性坐在學生的座位上,說:「老師來做學生,你們做老師領我讀……」,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師資培訓中,我們還盡可能使用一些具體的學科實例,對有關問題進行更具情境化的闡釋。比如,如何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如《低年級詩文賞讀》閱讀指導教學片斷,《到小熊家裡去》一課的節奏練習片斷等),指導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我們努力使師資培訓工作走上科學化軌道,進一步提高培訓的質量和實效。

四、加強對培訓的有效管理,建立良好的保障機制。

沒有嚴格有效的管理機制,培訓就會流於形式,師資培訓目標、任務就得不到落實,完善的嚴格的有效的管理是使師資培訓系統形成良性循環的關鍵。因此,我校首先成立了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師資培訓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並組織制訂了一系列相應的管理和建設制度,針對新課程制訂了相應的考評辦法和激勵機制,同時領導小組合理分工,加強對師訓工作的檢查、督促和考核。定期聘請省、市、縣教育局領導來校,對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進行評估、跟蹤指導和專題研究。2012年9月初,縣教育局領導評估我校師資培訓工作,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對我們的培訓工作提出了加強系統性及學科間融合性的要求,我們在師資培訓工作中努力實踐著這些要求。同年省教育廳專家到我校調研我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情況時,在審閱師資培訓計劃、培訓記錄,對教師調查問卷,與教師進行座談後,專家對我校的師資培訓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寶應就使教師的教學理念迅速提升,教學方式迅速轉變,真正出乎我們的意料……」

成績屬於過去,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隨著課改的深入,對教師的要求越高,師資培訓任務就越艱巨。我們將進一步努力探索、研究和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新的培訓形式和培訓手段,形成「實驗、培訓、管理、研究」一體化的良好運行機制,推動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高,讓教師在新課程中成長,在新課程中煥發出新的生命!

⑵ 企業如何組織員工開展英語培訓或者學習的活動

M廣州黃明堅 主題討論: 管理類、技術類、銷售類等培訓是我們在企業中常見的培訓課程和形式,現在隨著公司發展,經常有需要與外籍人士交流,但是大家英語水平都不咋地,交流有困難,老闆提出想開展一些關於英語培訓或者英語學習的活動。請問,各位M:您所在的企業有沒有開展過英語學習的活動?是怎麼開展的?效果如何?各位T:作為講師,您對於企業開展英語培訓或者學習有什麼心得及建議?各位S:對於開展英語學習,您有什麼想法?請1、2、3、4順序發言,30字以上。謝謝!ST合肥陳培松 1、一般來說,英語和計算機都屬於技能。多練練,並堅持就容易上路了。如果有條件,找幾個老外舉辦一些沙龍,還是很不錯的。我以前參加過,氛圍很好。S鄭州崔穎穎 2、可以安排定期的英語角,比如晚上8-10點,在某個地方,大家都用英語互相交流。M深圳劉國鋒 3、有舉辦過,當時是一位義大利的設計師過來,當時是一種交流的方式,要求有一個場景對話,如果英語表達不對的話,要求學員教老師一句成語並解釋意思,學習效率、實用性高,氛圍很好!S廣州毛斌紅 4、現在有很多針對零基礎的英語訓練營,既然可以有新員工訓練營,我覺得也可以考慮這樣的英語訓練營。M深圳蘆娟娟 5、深圳廣州一帶有TOSMAST(頭馬)演講英文俱樂部,有標準的科學的流程,每周一次聚會,旨在提高溝通力及領導力,英語能力。偶旁觀過一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觀摩學習。上網就可以找到。 在上家單位時,有台灣籍同事每周給英語愛好者進行英語角學習,還有作業布置,英語演講比賽等。近三年沒有參加了。M深圳方思琪 6、補充娟娟的建議,Toastmasters(頭馬)演講俱樂部,遍布世界各地,旨在提高演講技巧及領導力,通用的是英語演講及點評方式進行。有標準的科學的流程和競爭激勵機制,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英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觀摩學習。T廣州侯熙儒 7、做英語培訓和英語角並不難,關鍵是吸取經驗,並且要有管理。我把自己之前在企業組織英語學習的經驗用PDCA的理論簡單總結如下:①、P環節: 有要精心的准備,比如提前要確定好主題、組織者、檢查者、如何反饋、下雨了怎麼轉移等細節。用林書豪的話說,要有『系統』。舉3個例子。例1:主題策劃。 如果做英語角,主題必須提前計劃,否則學員及老師都無法進行精心准備。這個主題必須要能體現學員的需求,如果主題太遠,對業務幫助不大,大家的興趣也不大。 常見一個現象是,主題沒有很好地規劃,在前幾次,大家因為對老外有新鮮感都來了,但等新鮮感過去就不來了,所以主題要提前明確、學員可以提前准備,後來規定本月初要做好下月討論的主題。同時規定,組織者必須為大家准備和討論主題相關的單詞甚至道具。例2:誰負責。 有些公司搞英語角是業余活動,HR叫某位熱心同事負責,結果呢,這位下屬有時去,有時不去,結果自然而知。後來確定管理英語角是她的一項職責,要求她必須提前准備詞彙、統計人數、之後收集反饋,效果自然不同。例3:參加者如何反饋。 參加者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及想法?是發郵件給HR老大,還是在公司內部網站上建立一個英語學習BBS?不管哪一種途經,只要有準備,效果都會不錯。②、DO環節:要按計劃執行,不要隨意變更,這個就不多說了。③、C環節: 在進行過程中,一定要檢查到位。因為講英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基礎不好的人。現場如果沒有管理,通常會變成露天的中文聊天廣場,甚至會出現完全不懂英語的男士到現場泡MM的現象。檢查的要項有很多,比如如果有老外來,要看看新來的老外有沒有人氣,口音是否純正等。④、A環節。活動出現問題怎麼辦?一定要按准備的方案及時糾正。如果是沒有預料到的問題,一定要和大家共同討論,決定下一步怎麼做。另外,如果進行得不錯,對於表現突出的要有獎勵,也要讓領導知道。畢竟,這是經過努力管理出來的業績。總而言之,學英語是一項常見的行為,既可以是個體行為,也可以成為組織行為。 如果是公司行為,就不能表現為群眾自發的一種行為,一定要體現出團隊學習的特徵,有系統、有組織、有管理,和其他項目管理的原理一樣,重在內部管理,不能指望任何外來的公司或機構,因為他們不知道你要學習什麼。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取得所期望的績效。

⑶ 求一篇幼兒園中班英語教案 要上觀摩課

中班英語教案:Merry Christmas 聖誕節快到了,幼兒園開始了聖誕環境布置,充滿了聖誕氣息。在活動上,也專門為幼兒設計了聖誕節英語活動方案,讓幼兒感受戴聖誕帽、送聖誕禮物、見聖誕老人,體驗聖誕的快樂氣氛。 活動目標: 1、在生活和游戲情景中初步體驗集體聖誕節的歡樂氣氛。 2、大膽開口說英文...單詞(Christmas cap lamp等)和簡單的句型(I want ***)。 3、能積極想像與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准備: 1、物質預備:聖誕樹、大紅布袋、抽獎單、小禮品若干,音樂《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hello》和《silent night》; 2、經驗預備:幼兒已初步了解和熟悉與聖誕有關的物品和相關西方文化。 活動過程: 1、greeting and warming up 《hello》(問候與熱身運動) 師: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 Let%26#8217;s say hello t o each other.. 2、review some words (bell, ball, Santa Claus) and learn the new words : Christmas cap and lamp.(復習與聖誕有關的單詞並且學習新單詞-聖誕帽和燈。) (1)Game 1:feel the magic bag (游戲1:神奇的口袋) 師:Look, what is this? Who want's to try? Feel it! 營造聖誕的歡樂氣氛,重點進行「Christmas」和「P」的發音練習。 (2)Game 2:pass around (游戲2:傳話游戲) 師:Now let's say it one by one. Ready? Go! Game 3: lower and higher (游戲3:高低游戲) 師:Well done. Now lower please, and then higher. Understand? Start! 重點注重引導幼兒的傾聽能力的培養和要害音節「P」「KR」的發音練習。 3、reviw the sentences : I want ***, We need *** (1)Game 4:hang up the presents----what do we need ?(掛禮物) 師:Here are many presents for you. Do you want it? What do you need? 引導幼兒在選擇禮物和掛禮物的同時說出該禮物的英語正確發音。 (2)Game 5:tell Santa Claus----what do you want ?(配音樂,許願) 師:Now make wish. 在美麗的聖誕音樂中,輕輕的用英語許下自己的願望。「I want ***」 4、Game 6: draw lots (抽獎) 在公布抽獎號碼的時候,引導幼兒體驗收到聖誕禮物的快樂,並運用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禮物。 5、sing a song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ends up(歌曲《聖誕快樂》結束活動) 師:We are very happy today. Let's sing a song。 活動分析: 1、孩子們最感愛好的就是戴聖誕帽、送聖誕禮物,見聖誕老人,而那首悠揚的平安夜之歌更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歡。本周起我班開始啟動聖誕活動的環境布置,幼兒對聖誕的期盼已經是十分熱切。 2、順應孩子的需要,我設計了「聖誕快樂」這個英文活動,並且在活動中結合聖誕穿插游戲、歌曲、生活(掛聖誕禮品、抽獎),創設一個生活化的自然寬松的情境,讓幼兒在說說、做做、玩玩、想想、唱唱中快樂的學習英文,學習他們喜歡的聖誕英文。

⑷ 英語觀摩課的評價及建議

英語教學有可改進之處

中小學英語觀摩課具有一定導向性,其展示方式和教學內容可折射出教師日常授課的風采。日常授課時,教師都備有教案,已設計出一個詳細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目標,用作講授一些語言點和解決聽、說、讀、寫、譯等問題的行動指南。

然而,筆者觀察到的各省英語觀摩課,教學目標往往比較寬泛,這等於失去了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是終極目標,而不應該用作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不僅有泛化現象,並且非語言成分大量增加。例如,有的教學目標設定為:(1)地震災區人民勇敢面對困難的精神;(2)提高學生學習興趣;(3)提高婦女地位的認識;(4)通過身體語言了解英美文化,等等。其實,這樣的非語言目標,教師用母語(漢語)講,效果可能更好。教學目標泛化的嚴重後果是,課堂一旦偏離「語言教學就是教授語言」的軌道,學生則難以學到語言。教學目標要細化,同時聚焦語言。這是第1點改進建議。

原則上,教師可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是萬能的。任務型教學的主要特點是排斥母語,強行輸出。目前很多教師對任務型教學的認識有偏差,導致濫用。任務型教學有多種版本,如強勢、弱勢之分,但在世界各地還沒有成功的經驗可借鑒。任務型教學有五個階段:①非交際性的學習(non-communicative learning);②交際前的練習(pre-communicative language practice);③交際性的練習(communicative language practice);④結構性的交際(structured communication);⑤真實性交際(authentic communication)。課堂教學進入到哪一個階段,教師應視教情、學情而定,但極少有真實性交際的情景出現。課堂教學應具備師生互動、交流的特點,體現輸入為主的教學原則。課堂如果以輸出為主,則有表演、做秀之嫌。實踐證明,PPP教學法(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ction)適用於中小學英語教學。當下似乎有一種思維慣性,傳統的就是不好的。其實不然,傳統教法仍然具有很多優勢,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當然,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嘗試多種教學方法,而不局限於一兩種。這是第2點改進建議。

許多教師注重互動,但對如何互動方面考慮不足。互動方式主要有:①講座或報告,互動方式為A-(B);②鄰近應對(adjacency pair),互動方式是A-B;③A-B-A互動方式,有時稱作IRF(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或IRE(initiation-response-evaluation)。實際教學中,幾種互動方式重復或混用現象比較常見。日常授課中,A-(B)很少,因為這種方式容易演變成 「滿堂灌」。鄰近應對如果大量充斥課堂,互動容易變成街頭巷尾式的閑聊或有始無終的追問。A-B-A方式突出反饋和評價,可以提高交流的質量,加深學生對語言的正確認識。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教師擔心課堂講授多了就不符合課改精神,結果該讓學生明白的教學內容,學生課上不明白,課後更是糊塗。沒有講授的互動,或單純為互動而互動,課堂教學就變成無本之木了。講授有互動,互動有講授,這有利於學生及時糾正錯誤認識,提高語言能力。因此,多種互動方式共存的情況下,A-B-A方式應是主要互動形式。這是第3點改進意見。

評價過多過濫,這樣的課堂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的課堂,新授課內容被限制在幾分鍾之內,大部分時間花費在考評上。教師評價學生的主要形式有填空、正誤判斷、搭配和單項選擇,還引入了競賽和獎勵機制,這些舉措無疑增加了學生的焦慮感。舉個例子,有教師指著畫面上的花朵問:What color is it(這是什麼顏色)? 學生齊聲高喊:Yellow(黃色). 然後教師評價:You are very clever(你們真聰明)! 這樣渲染氣氛的場面比比皆是(其實三歲孩子也能分辨出什麼顏色)。再舉一例,某一單項選擇題考問,學生看見大樓著火,應該怎麼辦。選項有A:拿起身邊可用之物立即去滅火;B:撥打火警電話……。結果,學生選擇包括了全部A、B、C、D項。教師的本意是讓學生選擇A,以弘揚不怕死的大無畏精神。如果這是在美國的場景,那麼救火是專業的消防人員的義務。沒有防火知識的學生去救火,這是犯法的。何況人死了之後保險公司要拿出一大筆錢來賠償。另外,競賽規則都是教師說了算,比如何時開始,何時結束,誰來回答,誰來計分等等,存在很多不公平因素。這樣的評價和競賽打擊了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以上舉例都是語言被邊緣化的具體表現形式,其本質是忽略了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過程。每天用尺子量身高,這不能增加身高;用兩米尺子和用五米尺子丈量,效果是一樣的。教學回歸語言內容是課堂之本。這是第4點改進意見。

課堂過多依賴技術則無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起到一定的教學輔助作用,然而,教師是第一語言資源,就應發揮出主導作用。多媒體可節省課上書寫時間,但是會延長課下准備時間;多媒體的內容多了,但是教師的板書少了;日常授課不要求每節課都使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主導的課堂,學生瞧見屏幕上到處亂跑的卡通小動物和人物形象,這樣的視頻就會嚴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這是對教學的干擾)。這類問題需要認真研究。另外,即使教師沒有親自示範,改用多媒體聲音播放,也應選擇英、美標准語音,避免那種「唐老鴨」式卡通英語。多媒體技術不可替代教師。課堂教學應始終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原則。這是第5點改進意見。

⑸ 英語課觀摩哪個網站

如果是學英語,單詞翻譯的話就有道,發音的話試一下BBC,老師和學生一起用上網課的話試一下welearn,我們現在用的是這些,但是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看自己的體驗之後才知道。

⑹ 現在國內比較有名的少兒英語教師培訓在哪裡呀

北京師范大學英語教師培訓中心作為全國唯一的長期專業從事英語師資回培訓的基地,被譽為「答英語培訓名師的黃埔軍校」。致力於培養中國新型少兒英語師資和新東方、瑞思、蓋倫、英孚、戴爾、巨人等各大機構的教育人才,在提升學員英語口語和英語教育技能的同時,全面提升其聽、說、讀、寫、譯等綜合實用英語技能,實踐流利英語、職場素質與專業教學能力的核心教育。
學員畢業後可進入全國各大英語培訓機構從事教學工作,有條件者開辦英語培訓班或培訓學校。歷屆學員就業率達100%。
【課程特色】
1、精品小班化教學:使每位學員與老師交流暢通無阻
2、強大的師資陣容:國內頂尖教育專家、一流少兒英語培訓師、優秀一線少兒英語教師聯合執教
3、完備的學習成長規劃:為學員提供貼身的學習策略及就業指導
4、無與倫比的實戰體驗:集體教案討論課,優質課程觀摩,專業的師資點評,全真的課堂演練,讓您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教學技能。
5、過硬的資格認證:畢業學員可獲得北京師范大學加蓋鋼印的培訓結業證書&劍橋少兒英語教師上崗證

⑺ 怎樣有效的進行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

【容摘要】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它有力地挑戰了傳統教師的「一言堂」,在課堂上給了自主合作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團體合作和競爭意識,也有利於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因此,在諸多教學公開課,觀摩課上以及我們常規教學過程中,總少不了小組合作學習這一主要環節,但在聽課與調查中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較多,並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怎樣才能保證合作的有效性就理所當然地擺在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的面前了,筆者通過學習及自己的親身體驗,認為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合作 有效
《英語課程標准》中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作為三大學習方式之一的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導並實施的。它實際上是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與互動為基本特徵,而更加具體化的小組合作學習,即把班級分成以3—6人為一個小組單位的學習集體,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在每個小組中,學生通常從事各種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學習活動,最後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上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成果,以達到每個同學都參與課堂活動,都有機會開口,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正因為如此,在新課程的實驗中,許多教師在課堂中很自然地用起了小組合作這一學習方式。有的教師自豪地說:「我每節課都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甚至許多教師在評課時,把課堂上有沒有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是否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是否體現自主學習的標准。所以在教學公開課,教學觀摩課上以及我們常規教學過程中,總少不了小組合作學習這一主要環節。但在聽課與調查中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的較多。
[案例]
小組討論實錄:老師布置任務,Now Let』s have a discussion : How do you help at home?
小組討論描述:前排學生回頭,與後排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四人小組里,有兩個學生面對面地交流;一個學生低著頭在看課本。整個小組里,沒有人做記錄,教室里馬上就會出現一片熱烈討論的場面,滿教室都是吵鬧聲。只要稍加註意,不難發現,這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假熱鬧」,實際上「活而無序」。討論時,學生各說各的,不善於獨立思考,不善於互相配合,不善於尊重別人的意見,也不善於做必要的妥協。3分鍾後進行反饋時,有的小組兩三個人同時搶著發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誰也不聽誰的;有的小組始終只有一兩個「高手」發言,其他人只是心不在焉地坐著,一言不發,無所事事;有的小組互相推諉,誰也不發言;有的小組則更差勁,藉此機會閑聊,說笑或者干別的事。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往往是教師呈現問題後,未給學生片刻思考的時間就宣布「Pair Work!」不到兩三分鍾,又因時間關系而叫「Stop!」。這時,有的小組還未真正進入合作學習主題,有的小組才剛剛開始,學生往往覺得意猶未盡,悵然所失。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熱情。
針對小組合作這一形式,我曾經在本班做過這樣的問卷調查:
問題1:你喜歡小組討論嗎?為什麼?
S1: 喜歡。因為可以交換各自的看法,從而了解並掌握更多的東西。
S2: 喜歡。因為這樣可以相互溝通了解。有時自己只想到一點,通過小組討論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內容。

問題2:你認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些什麼問題?
S1: 同桌不感興趣,經常保持沉默,有的雖然英語很好,但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S2: 有時大家都保持沉默,討論時有人喜歡開玩笑,不入正題。
S3; 感覺小組合作沒什麼效果。

由此可見,如今小組合作學習課堂,缺的不是活潑有餘的教學情境,不是熱熱鬧鬧的教學氣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組合作形式,缺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小組合作學習理論和策略以及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那麼,怎樣才能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呢?筆者認為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選擇適當的合作學習時機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等因素,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一般來說,對於復雜、綜合的學習內容,可以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帶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對象或任務。通過競爭讓學生獲得小小的成功體驗,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也讓

⑻ 小學英語課堂觀摩教研活動總結

在教育教來學中,必須以自意義為中心,主要的焦點應該是解決某一交際問題,這一交際問題必須與現實生活有著某種聯系。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用所學語言知識表達個人喜好,與同學交流。很顯然,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注意力集中在意義而不是集中在語言的形式上,自然、有意義地增進語言的習得,增強了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其次,任務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進入課堂的目的從某種角度來看有差別。教師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與技能,而學生的目的更多在於尋找一種快樂,游戲、唱歌等活動會讓他們興奮不已。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教什麼並不等於學生學到了什麼,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一種有利於學生外語習得的條件。

⑼ 觀摩課的英語怎麼說

open class

觀摩課
例句
An Open Class and the Nearest Area of Development
一堂觀摩課和最近發展區理論
The evaluation of foreign specialists in an open class reflects the theory of 「 the Nearest Area of Development 」.
外國教育專家對一堂觀摩課的評價反映出最近發展區理論。

⑽ 幼兒園英語家長觀摩課怎麼上

按平常的上法啊。 當然得照顧家長的想法啊。 多讓孩子說,讓孩子參與。 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表現自己。

熱點內容
他長什麼樣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4 20:16:44 瀏覽:235
我的感覺英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4 20:16:38 瀏覽:954
你怎樣度過周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4 20:14:12 瀏覽:158
科學怎麼改變生活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14 20:10:41 瀏覽:245
他們又遲到了翻譯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4 20:09:58 瀏覽:874
初二下冊英語自我介紹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4 20:06:37 瀏覽:179
足球鞋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4 19:50:29 瀏覽:776
站在長城上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4 19:49:05 瀏覽:949
英語二作文怎麼拿分 發布:2025-09-14 19:47:28 瀏覽:518
給老師郵件格式怎麼寫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14 19:37:15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