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兴趣课活动评价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将英语拓展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必将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并在学生的学习真实和生活真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优化。我通过拓展阅读的教学实践,获得了拓展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应用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和要求。英语阅读理解是考查和测试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阅读理解题量逐年增多,知识面逐年拓宽,难度逐年增大。这充分体现了英语教育已经改变原来只侧重对语法和语言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一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的做法。这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高。
二、拓展阅读的价值
我在教学中发现,制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课本阅读材料量较少,课外阅读材料较陈旧。课本作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工具,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基本载体。通过对课本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英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但内容比较贫乏且缺乏真实性,所以很难能真正引起学生兴趣。而语言只有被利用时才能真正体验出其价值,学生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最具成就感,才乐于通过阅读去获得他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而拓展阅读以学生喜欢的方式为载体,迎和现代生活节奏,突出阅读话题,在学习真实和生活真实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三、拓展阅读的途径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除了充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丰富阅读材料和选择丰富的阅读途径至关重要。
事实上,要拓展孩子的阅读量,我们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1.选一本孩子感兴趣,不查词典也能看懂最初几页的英语书。开始时可选一些简易或缩写的读物、有声读物,最好是配有插图的图书,随着水平的提高,然后可选一些缩略版原著,比如外研社出版的书虫系列图书。
2. 订一份英语报纸,开始可订《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双语报》。这几种报纸都是分学段的,小学、中学都有,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程度征订。报纸的词汇量很大,涉及各个方面,对扩大词汇量,获取信息很有帮助。
3. 选一本与所学课本程度相近或略难的带有英语练习的英语辅导书。这类书的特点是书中文章短小有趣,可读性很强,且文章后设置了理解性的练习,便于孩子读过文章后做这些练习,检查是否看懂了,看懂多少。
4. 注意生活中的英语。如:商品包装上的英语说明、电视或者街上的英文广告……,我们不妨提醒孩子注意看到的一切单词和短语,不熟悉的可以先记下来,通过查词典来理解和记忆,这也是积累词汇和应用所学英语知识的一种方式。实际上英语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有这种注意身边英语的意识,并慢慢形成习惯,学英语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四、如何提高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
学会读书并勤于积累,是打好语言和精神“底子”的必由之路。但是,在阅读中,特别是刚开始时,孩子肯定会遇到不认识单词、看不懂语句等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将阅读坚持下去呢?
1. 制作手抄报。结合课本内容,让孩子寻找材料,办一份手抄报,即可以独立完成,又可以家人合作,共同完成。另外,孩子还可以和同学组织一个比赛,让老师做评委,如做一期关于圣诞节、中秋节的小报。孩子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找材料,做设计,忙得不亦乐乎,查看读过的书或从网上寻找相关资料,阅读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了。
2. 开展讲故事、作讲演、演短剧等活动。阅读的直接作用就是孩子词汇量的扩大和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了让孩子继续保持并深外英语阅读的兴趣,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我们要为他们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提供一个平台。
每天吃饭时间,或者放学后和孩子聊天时,鼓励孩子用英语来讲一个故事,笑话,或作一段演讲,甚至是唱一首英文歌曲。孩子为了展现自我,同时为了避免丢脸,必会提前仔细钻研手头的阅读材料,观看久已成了摆设的英语碟片。这对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3. 让学生自画英语漫画作品。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漫画书小学生最喜欢看,因为漫画滑稽、夸张、幽默,对话简明、扼要,学生能通过图理解其大意。英语漫画也是一些学生英语杂志的重要内容。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创作漫画作品,即是对那些阅读材料的再利用,又是培养其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一方面孩子必须阅读弄懂故事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用英语进行思考,同时还让绘画技巧得到了一次展示。
事实上,实践证明,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兴趣是间接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
㈡ 高中英语兴趣阅读课的教案怎么写好
我觉得英语的阅抄读课可以分短时间速读几篇简单文章和长时间阅读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还可以将《大学英语》的一些小说类的课文拿出来做练习--哎~~~现在的小孩几乎都念经(牛津),I服了them。
我觉得词汇量的问题可以先搁在一边,可以挑出一些有明显拉丁词根意思的陌生单词让我们猜,猜的时候可以在旁边付上我们认识的有相同拉丁词根的单词。(就看你法师的功力是不是够深啦^_^)
要不就搞点有对话的阅读来当场小品一下,还可以练口语呢。(读出来也是一种兴趣的享受嘛~)
再让我想想有什么花头...恩~~~我觉得还是自己的学生自己带比较好,就是以人为本吧。
㈢ 如何评价一堂英语阅读教学课
(一)评课首先来要从教学目源标上分析 评课时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还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难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其次,从处理教材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还要看执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看教师知识传授的准确性、科学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是否新颖、是否突出了重点、攻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吸引了学生以及和学生是否有互动。
㈣ 如何进行英语阅读课的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基本理念展开。形成性评价是教与学的双向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全面、深入和细致地总结课程、教材和教法等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找出改进教学方法与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形成性评价的方式灵活多样,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发展,笔者尝试将形成性评价逐步引入阅读课堂教学中。
NSEFC教材中的任务和项目不同于机械性的语言练习。例如,学习了有关唐山等城市发生地震的材料后,NSEFC的“项目”中就提出地震灾区如何重建家园的设想,要求学生收集资料,采访调查,分析和归纳,表述和交流,拟定出最佳方案。NSEFC教材还设计了一些探究性的阅读后活动,比如,学习了How Life Begin on the Earth后,学生要弄清生命进化的历程;了解了Isaac Newton, Albert Einstein 和Stephen Hawkings 关于万有引力的观点后,学生要弄清这三位科学家观点的变化和发展。这类活动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是形成性评价的好形式。笔者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
(一)基础知识评价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性的认识系统化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具体事实或现象、字词、语法、概念、法则、原理等内容,还包括在此基础上所反映出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对学习者来说,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必要前提。因此,在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体现能力培养的要求。为达到这一目的,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努力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基础知识的评价,就是从素质教育出发,评价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认识能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的速度和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基础知识的评价,重在评价学生认识能力。认识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学生认识过程中,不仅对所学材料的感知、识别、记忆、加工和理解,而且对自己的各种认识活动进行积极的监控和调节。
评价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也是评价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重要项目。理解能力一般指解释判断能力。解释判断能力,是把接受到的信息加以必要的排列与组合,找到这些信息中重要的东西,进而据此注释与判断。无论什么课程,人们最关心的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习的内容。理解力是对所学内容的内部关系的洞察或彻底把握内部关系的能力。理解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它能把事实或现象归入某一范畴,把特殊的、具体的事例归入相应的概念,进而解释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能力评价要求把理解的问题抽出来加以检测,然后将每个学生的理解程度加以分析,即可达到评价的目的。笔者采用的检测理解能力的方法有:阅读论述题考试以及客观检测中的选择题、简答题等。因此搞好阅读理解能力评价,会促进学生在每项学习活动中都力求甚解,这是理解能力评价的重要功能。
阅读能力的评价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它不仅给学生提出了阅读能力培养的方向,同时会纠正学生在阅读能力形成中的错误和不足。近年来,我在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评价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些效果。
㈤ 英语公开课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大家下午好!
对英语我是门外汉,对英语教学更是知之甚少,今天,有幸坐在这里点评xx老师执教的课,既感到十分荣幸,又感到非常紧张,点评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xx老师的这节课,容量大、节奏快、效率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体现了六种要求进课堂,体现了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成为情感的课堂,唤醒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成为互动的课堂,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探讨。本节课张老师让学生多了一分灵动,让学习更为主动;多了一分活泼,让教学充满活力;更多了一分趣味和尊重,营造了一种身心解放、思维开放、个性奔放的教学场景,建构起一种互动、体验、快乐的多元课堂。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的课堂是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成长中收获着幸福。本节课教师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导入激趣。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是建立师生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伊始,张老师通过讲自己的生日故事,播放生日蛋糕,让学生回答有关问题,复习旧单词等拉近了师生距离,并且为下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情景激趣。
本节课张老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真实的教学情景,同时新颖美观的生日图片、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景的感觉,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身边,大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和创造的精神,促进了英语高效课堂的形成。
3、氛围激趣。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供课堂教学效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中,张老师真心地走进学生,真情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或意见。积极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种亲和力,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里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手脚,人人参与,积极展示,学会交流,学会研究,善于倾听,营造阳光、和谐、高效的课堂。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千方百计把时间、把空间让给学生,引领他们去欣赏教材的大好风光。
1、多读细品,让学生在自主读中去学习新知。
自主学习是新课标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本节课张老师巧妙的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阅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去体味,去思考,去感悟,去理解。听录音读,速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多种形式的读,使学习书生朗朗,兴趣昂然,使课堂充满生机。
2.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会主动学习。
学外语不仅要“愿”学,而且要“善”学,要讲究学习方法。本节课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巧妙的指导学生解题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考试中如果遇到阅读题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从而达到学生善学的目的。
3、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多种练习中,巩固新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短文中学生不理解的短语、句子Look at One by one It had the mouths of the year进行了适时点拨,重点讲解,是精讲落到了实处。同时,本节课张老师以训练为主线,设计了多种练习,课堂开始的问答题,课堂结束的判断题、选择题等,题题紧扣目标,题题锻炼能力。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了新知,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做题方法。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多鼓励 令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
赞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数生十过,不如奖生一功。作为一名教师,要欣赏学生,真诚的赞扬学生,要把爱化为涓涓细流,灌注到每个教学细节中,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精神细胞里多一份高贵。本节课张老师让肯定和赞扬的声音贯穿了整个课堂,Good 、 Very good 、Great、学生的掌声等激励贯穿整个课堂,既给千里马以阳光,又给丑小鸭以雨露。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以更加饱满地精神状态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存在问题:
学生自主读书时间稍有点少。
总之,本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中心校在工作比较繁忙的情况下,组织了这次活动,凸显出中心校领导对英语教学的重视,我们相信,在中心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我们全体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涅阳的这朵英语教学之花会开得更红更艳。
加强管理 共同努力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营造一种氛围。营造一种当英语教师自豪,学好英语骄傲的氛围,培养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2、转变一个观念。转变英语教学只是英语教师的事。形成人人都来关心英语教学,人人都来支持英语教学的局面。
3、扣主一个中心。英语教师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认真辅导,把工夫下在课外,把力量用在课内,把补弱加在课后,向课堂要质量。
㈥ 阐述成功的英语阅读课有哪些特点
一、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已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变成主导。但长期以来,学生已经养成教师的分析,学生记,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习惯,所以在阅读完之后,就惯性似的等待着教师的分析与讲评。因此,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应当让他们充分调动起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这其中就得让学生充分享有“提出问题”的权利和机会。不过,教师要提前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作一些批注,画一些符号,做一些记号,使他们逐渐改掉依赖教师的惰性,重新收回“自己”。当然,学生刚开始作批注时可能不知该如何下手,茫然无措,这时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他的主导作用了,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的鼓励与肯定。这样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阅读课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渠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深挖教材阅读内涵,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是很有效的方式。
(一)阅读前的准备
激发阅读动机,培养阅读兴趣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关键,所以,如何恰当的将学生引入到课文情节中是相当重要的。预测,相当于阅读前的“热身”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它可以在阅读前进行,也可以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阅读前读者可根据标题,副标题及文中插图进行预测,它主要包括讨论问题,选择及判断正误等形式,具体情况如下:
1.讨论问题
阅读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或讨论如下问题。
(1)Look at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nd guess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2)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3)What do you think the story is about?
(4)Can you guess what happens?
通常,文章的标题与内容是密切相关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往往会忽视标题的作用,教材中的阅读练习也很少涉及对标题的考察,在此建议教师自行设计练习,培养学生通过变体预测文章内容的阅读策略。
2.选择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些选项,这些选项涉及文章要谈到的所谓子话题或关键词,同时设置干扰项,让学生预测文章会谈到哪些子话题或关键词。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标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接近文章内容的选项。
Think before you jog.
A. The pleasure of jogging.
B. Statistics about the number of joggers.
C. The danger of jogging.
D. The popularity of jogging in the USA.
从think这个词可预测文章会谈及慢跑可能造成的问题;即选则c选项。
3.判断正误
阅读中可以开展预测活动, 积极而高效的阅读是读者不断的预测,并在阅读中验证预测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段落起始句预测后面的内容,也可以要求学生续写未完成的文章。例如,在阅读题目为Food Facts的文章前,教师可要求学生预测下列陈述是否正确。
Chick soup is a good remedy for a cold.
Eating chocolate can cause skin problems.
A vegetarian diet is low in protein.
(二)阅读过程的指导
1.导读(pre�reading)
“导”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适当的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也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进行导读语言设计。通过warm-up activities扫除文中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但有些生词词义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作了准备。例如SEFCB3A Lesson26,利用视频转换仪展示了两张在不同时间拍摄的吴哥窑的彩图,设计导语如下: T:Look at these two pictures,please! What shows us in it? Ss:A temple./An old city./Angkor Wat.T:Do you know where it lies? Please point it out in your maps.Ss:In Northwest Cambodia.… 通过对话不仅使学生了解了Angkor Wat 的地理位置概况,也从彩图中领略到Angkor Wat优美、恬静的景色。 2.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是怎样将话题、主旨及支持细节串联成一篇连贯的文章的。结构分析包括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关系及语篇标记词。
(1)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
英语文章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篇首段。主体段和结尾段。篇首段揭示主题,统领全文,主体段阐述文章主题,结尾段概括语篇是一个具有逻辑的有机整体,各段落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等特点,一致性是指各段落都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连贯性是指各段落间自然衔接,协调一致,段落之间存在各种关系或顺接,或转折,或例证,或对比,又是段落之间还会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以下列举的三类阅读练习可以使学生明确文章各段落之间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篇章结构分析能力。
a. 将段落与段落大意配对,教师可概括各段大意,但打乱顺序,让学生将其与各段配对。
b. 给学生一篇段落顺序被打乱的文章,要求学生阅读后重新排列段落顺序,组成一篇连贯的文章。
c. 完成提纲或图表,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某篇文章不完整的提纲,要求学生补全,或用树形图表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关系
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阐述或说明文章的主题服务于文章的中心思想,好的段落应主题突出条理清楚,意义连贯。以下阅读练习形式可以训练学生理解段落内部句子之间关系的技能。
a. 找出主题句和扩展句。主题句是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一般位于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扩展句是用具体的事实或理论扩展,证明或支持主题句的句子,它的展开通常有举例解释和补充等几种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篇文章让他们找出主题句和扩展句。有些若没有主题句,就需学生归纳段落主旨,段落主旨不能太笼统,也不能太具体。
b. 分辨概括性句子和细节性句子。这一技能是找段落主题句的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陈述句,要求学生指出哪些是概括性的句子,哪些是展开论述的细节性句子。
(三)对阅读过程中生词的处理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词,但为了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我们是不提倡学生查字典的,更不允许一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单词,教师应引导他们根据上下文来推测生词的含义,大部分是可以从语境中猜测出来的,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仅提高了,而且他们判断词义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这之前,教师要对每一篇要阅读的文章都限定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四)阅读后的概括
阅读文章后概括文章主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写概要是较高层次的策略,它需要学生区分文章主题、主要信息和关键词,并能用自己的话客观准确地加以概括。学生开始写概要时易犯以下几个错误:概括太短遗漏较多重要信息;概括太长,包括较多不重要的细节;误解文章,包括错误信息;没用自己的话概括而照搬文章原文,训练学生写概要的练习开始时不能太难,而应循序渐进。例如,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概要,说说哪个概括得最好,并说明理由,然后过渡到给学生文章的概要,但省略概要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填空;最后要求学生自己概括文章内容,要有词数限制。
三、在学习阅读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阅读任务
精读,一定要落实到词、句、篇章结构,对重要内容还要加以朗读,诵读,加强记忆。浏览,要形成习惯,养成每天翻英文报纸、杂志的习惯,寻读要始终记住自己要寻找的目标,不要看到有趣的资料就忘了原定目标。在查阅辞典时,很多学习者易犯这样的错误,研读,把重心放在信息内容上,不要过分关注语言现象。
(二)提高阅读速度和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一样重要
培养速读能力关键选好材料,大量阅读,速读训练的阅读材料,生词不要超过1%,要在大量阅读中培养理解的直接感悟力,不能把阅读理解建立在分析和翻译的基础上,这样永远培养不出速读能力,生词率太高的阅读材料,需经常查词典,既破坏阅读兴趣,又降低阅读速度。
(三)不要过分注意生词和语法
许多学生都想通过泛读来扩大英语词汇量,这本来是可行的,但许多人舍本求末,把扩大词汇量变成了阅读的目的,一打开书就划生词,查字典,背定义,使阅读完全失去了阅读的本性。还有的学生明明读懂了却死抠语法,非要把活生生的句子肢解成一堆语法术语,结果严重影响了阅读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四)不能把各种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和阅读能力划等号
靠做阅读理解题能否真正提高阅读能力是值得怀疑的,阅读能力很强的人也未必一定能在各种考试的阅读理解部分得高分,因为阅读理解作为一种英语测试手段,它必须满足作为测试手段的一些要求,如信度要求,为了提高干扰度,命题往往把干扰项和答案项搞得似是而非,理解考题比理解文章还难,做阅读理解题变成了思辨游戏,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原文理解得很透彻,做阅读理解题还是丢分,这样学生阅读的信心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因此,我们不主张通过大量的阅读理解题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