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哟哟英语阅读
1. 屠哟哟英文怎么写Tu Yoyo还是Yoyo Tu
你好!
按照英文姓名的名前姓后的表达习惯,应该是Yoyo Tu。
2. 我赞赏的英雄屠哟哟120字
《屠呦呦:诺奖的拥抱》
金秋十月,云淡天高,
秋风吹拂着美丽的蒿草。
它从北京飘到斯版德哥尔摩权,
诺贝尔终于把中国拥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五千年的岁月沧桑古老。
中华大地起始于茹毛饮血,
积淀了足够的深厚和广袤。
国人早已熟知“关关雎鸠”,
可曾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那些积土垒尘的典藏古籍中,
深埋着多少蒙垢的稀世瑰宝?
乱世中走来了温良的掘宝人,
漫漫岁月送走了她青春的苗条。
她在硝烟和苦难中舞动起玉臂,
那纤纤蒿草分外的妖娆。
数百万人的生命起死回生,
那些绝望的脸庞重绽微笑。
全世界竖起了森林般的拇指,
中国功夫独步天下的美妙。
紫禁城的十月难得的灿烂,
杭州湾如约而至惊天大潮。
这种波澜壮阔在周而复始,
何尝不能做为引领世界的风标?
屠只是一个初步的证明,
中国人同样可成圣殿中的楚翘!
倘若世界能给中国更多的温情,
中国将以浩荡的智慧加以回报!
3. 以屠哟哟获奖为题的高考作文
我的妈妈个子高高的,眉毛浓浓的,眼睛亮亮的。妈妈爱唠叨在我们家是出了名的。
平时,妈妈总是唠唠叨叨的。每当晚上我想多看一会儿电视的时候,妈妈就唠叨开了:“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每当我做作业的时候,耳边又传来了唠叨声:“写字姿势要正确,预防近视!”还有什么上课要注意听讲啦,不懂就问啦,要诚实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啦……这唠叨真是没完没了。一听到妈妈的唠叨声,我就心烦。可有一件事却让我对妈妈的唠叨产生了新的认识。
那是临近期终考试的时候,早些天,妈妈就把考试要注意的事项对我一遍又一遍地说了。等到考试那天,妈妈又唠叨着对我说:“考试时别紧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唉,听得我头都要炸了,妈妈可真能唠叨!
考试了,我一看题目很简单,就飞快地做了起来。不过一会儿工夫,试卷就答完了。刚想交卷时,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妈妈的唠叨声:“要认真检查,要认真检查!”于是,我认真地检查起来。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我一下子查出三道错题。为了防止出错,我又查了一遍。直到自己认为再没有错了,我才交了卷。这次我考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满分。
感谢妈妈,感谢妈妈的唠叨!我忽然觉得妈妈的唠叨是自己一生中都享用不尽的财富。
4. 屠哟哟主要事迹,成就名言
1958年,被评为卫生抄部社会主义建设积袭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5. 屠哟哟获奖感言全文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5)屠哟哟英语阅读扩展阅读:
2015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当晚,受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委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前往屠呦呦家中表示祝贺。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对屠呦呦获奖的贺辞中表示,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据介绍,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宁波,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2011年时,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个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大奖,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
6. 关于屠呦呦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Tu Youyou,a great scientist(身份),was born in Ningbo,Zhejiang Province(出生地).She is already more than eighty years old.(年龄)After she graated,she has been working on medicine.She has collected and developped more than 2,000 traditional Chinese recipes(收集并研究了2000多种传统中药处方)All her projects were set in China.(她的研究都在国内开展) At that time,malaria is a deadly disease,which consumed the life of.Tu,together with her colleagues,devoted themselves to finding a cure for malaria.She finally found Artemisinin,which was effective to treat malaria.(发现了青蒿素,可以治愈疟疾)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were saved because of her invention.(高分句型)(她的发现拯救了全世界几百万人的性命)Due to making such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she was awarded with the 2015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with two other foreign scientists.(被授予2015诺贝尔医学奖)
Tu was the first Chinese scientist who got the prize(高分句型).We are all proud of her.(高分句型)(评价)
7. 关于屠呦呦的中短篇英语阅读
Tu after winning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the effect of two middle schools in ningbo ningbo middle school middle school and busy a while get up, because tu s high school career was spent in the two schools. She is in real high school read a high efficiency, high, then transfer to the ningbo read senior high school. Ningbo effect real high school still retains tu when two copies of one s status as a student and a good report card, she was the student id is A342. Tu learning achievement is not very prominent at that time, 90 points on the report, there are 60 points. Effect of real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 said that tu junior high school career is spent in school middle school. Later, e to the effect of real high school is a private school, tuition is expensive, e to the family economy is not very good, tu in ningbo into public high school in senior 3. According to tu high three students at that time, she had just moved to ning, each course achievement is mostly flat, but when the three catch-up, smooth was admitted to Peking University. Ningbo middle school vice principal Liu Yan is introced: "51 is a legend of ningbo middle school grade, out of a large number of the country s top experts and scholars, scientists, academician.In 1951, tu into Beij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chool. In those days, a girl can accept university ecation, she said "he is fortunate.Her husband is high school alumniMarried with two daughtersTu husband Li Tingzhao also in high school, high school to the Soviet union to study abroad after graation, he returned to Beijing, meet once like of the object is not yet married, exhibitionism, then they have a happy family. Get married young man to the two daughters, "is very good, big daughter in the UK, now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do administrative ecational work, daughter is very lively, in Beijing now."High school classmate memory tu:Like things will try to do
8. 屠哟哟是本土的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那莫言呢
2012年诺贝尔奖莫言、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
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莫言,出生于现今高密市大栏乡平安庄。莫言的故居现在还在平安庄中靠近胶河的地方,但久无人住,院落杂草丛生,荒芜陈旧。透过陈垣断墙,依稀看得见正屋由石基、灰砖和泥墙构成,房顶是青红瓦铺就。
在莫言故居的老式木门上贴着一副退了色的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当是家族的勉励。
同行的莫言研究会秘书长毛维杰对记者说,对莫言影响深刻的还是他的家人与生活环境。据毛维杰介绍,莫言自称是一个在饥饿、孤独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他的的大爷爷(祖父之兄)博学多闻,擅长中医,爷爷乐善好施,洞察世事,两位老人给莫言所讲的改朝换代历史以及神仙鬼怪的故事成了他最早的启蒙。
莫言的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给了莫言巨大的心理慰藉,以至于莫言这样说:“岁月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用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1994年,母亲的离世让莫言悲痛万分。1995年他创作出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并获首届《大家》文学奖
即使是严厉的父亲,也给了莫言诸多的感悟,以至于在他的作品中时不时闪现作为父权象征的父亲的影子。
9. 感动中国屠呦呦100字故事概括
屠呦呦是第来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
(9)屠哟哟英语阅读扩展阅读:
人物评价
屠呦呦为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推广,挽救了全球范围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为人类治疗和控制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
陈竺表示,屠教授荣获诺贝尔奖极大增强了我国科技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学家,她和团队成员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国内完成的。
屠呦呦获奖是我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举世公认的标志性成果,和国家的和平发展和人类的和平发展的事业紧密相连。
10. 感动中国人物屠哟哟故事复述
【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相关阅读 屠呦呦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2-3] [4]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5]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2]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