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第二篇
A. 请问上海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有几篇每天几道题
五篇,4,3,4,4,5。每年应该有些变化。其中第二篇为读表。最后篇为选择句子填充,严格来说其实应该另外算个题型。
B. 关于09年江苏高考英语卷中阅读理解第2篇的62题,看过很多网上的解析,可还是觉得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次:穿错了脚
第二次:拔下靴子重新穿
第三次:作者专说:These aren't my boots.老师又把鞋脱下来,又把作者哥哥的鞋属给作者穿上。(因为后文紧接着说:as she pooled the offending boots from my feet...可知脱下之后又穿了一次)
第四次:听说手套放鞋子里了,再重穿
C. 高考英语二卷听力是什么从2010-19阅读理解有哪些超纲单词
高考中超纲的英语单词一般大约占5%。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注:各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考试说明》中对词汇量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2000个单词;同时,应制订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分批增加至3500个单词。)
英语试题难度值设定为0.6左右,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3∶5∶2,容易题的难度值为0.7以上,中档题的难度值为0.5—0.7,难题的难度值为0.3—0.5。
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材料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超纲”词汇,这些“超纲”词汇往往会影响考生对整篇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的理解。所以高考考生应学会正确处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超纲”词汇。
1、如果某些生词不影响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理解,则不标注汉语,但同样严格限制此类生词的数量。
2、在处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时,为某些起关键作用的生词标注汉语,但对此类词的数量进行严格限制,以保持短文的可读性。
3、通过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上下文可以推断出某些生词的含义时,将这些生词作为考点,命制出相应试题,用以考查考生的逻辑推断能力。
D. 2017高考全国卷2英语阅读理解完整翻译。
没有,也不可能有,文言文翻译主要是用已有文言文知识以及语感翻译欲学作文,先学做人,词语里有你的思想,句子里有你的感情,段落里有你的形象;
E.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文章看不懂怎么办(有分)
1、文章看不懂没关系,高考阅读肯定会设一定百分比的生词,就是起迷惑作用,不用过于担心。一篇文章就五道题,通读一下文章,会发现出题的考点往往和生词关联不大。
2、看不懂的词跳过,根据上下文猜意思,一般第一段和每段第一句话易出题,重点看看。
3、有时文章看懂了题也不一定选对,所以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先看题,在对照着题在文中可能的地方找答案就好,高考阅读一般答案都能在文中找到,需自己总结的不多,文中出现的词要特别注意。
4、单词量很少,但阅读算是强项,就是靠语感去分析,多做题,平时多看看译文,总结出题型和考察的地方,猜也差不多能对。
F. 第二篇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答案是什么
16.B
17.D
18.A
19.B
20.B
G.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难啊!!
1.心态,别着抄急,英语除袭了词汇量,其它都能很快提升
2.坚持,每天都要练,但楼上的2篇估计有点少。
3.方法,浏览题目,通读一遍课文,对题目定位,答题,对影响阅读、不知道意思的关键词查词典,继续答题,看答案,看答案解析。笔记可以没,不过最好你能把阅读中遇到的感觉自己应该知道的单词意思记录在笔记本上,这也算是积累词汇量的一种方法。既然是阅读,词汇量是很关键的。不过,做题感觉重要的多,这个只能靠坚持做题培养
H. 2011高考全国卷2英语阅读理解翻译E
1234
I. 高考英语阅读作题时间
从话题角度来看,和往年一样,社会类和教育类仍然是主要考查话题分别占到11次和6次,当然这里社会类的话题包括工作,生活,城市建设等,内容涉及多个层面,这也是数量偏多的一个原因;教育类包含学科教育, 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等一直是高频话题,科技类和环境类上半年考频正常,犯罪类和政府类考查偏少,各出现了一次。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媒体考题一般出现在上半年,今年考频加大,上半年出现了2次。
重点考题分析
Some people believe famous people’s support towards international aid organizations draws the attention to problems. While other think celebrities make the problems less important.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 (2019/04/13)
4月13日考的这道题是整个上半年构思难度极高的一道题目,也是一道老题,很多有望上6的考生都因为这道题的构思问题,变成5.5分。有些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有一些偏差,题目的意思是:名人对国际援助组织的捐助使得人们关注到问题,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名人使得问题不那么重要。第一方面比较好理解,名人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使得问题得到关注,比如尘肺病对于大众来说不是很常见,是煤矿工人得的一种病,很多明星通过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部分需要帮助的群体。另一方面,淡化问题的原因是大众或者粉丝只关注名人的行为而忽视问题本身,对问题没有后续跟进,也就最终解决不了问题。
The increasing use of technology in the workplace has made it easier for young people to get work and hard for old people.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2019/05/04)
这道题审题很容易跑偏, 很多同学把重心会放在科技让年轻人简单地获得工作,或者错误理解成科技让年轻人的工作简单化,忽视了后半句hard for old people。题目中含有并列关系and,需要两者都要提及,所以后面论证只证明对年轻人的好处是偏面的。
总而言之,上半年题目以老题重现居多,同学们还是要多刷机经,有可能就碰到自己写过的题目,下半年大作文犯罪类,政府类考题可能会增加,可以增加这两类话题的练习。另外,要注意审题常见的坑,乍一看不太懂的题目不妨多读几遍,不要贸然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