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板书写什么
摘要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有三个,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本文以笔者的实习经历为例,对教学活动的单个环节进行了逐步分析。
关键词:前端分析 目标分析 过程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充当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逐句翻译文章大意,教师设法向学生解释大量的语法知识点,这就是所谓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堂课下来,学生容易疲劳,感觉既枯燥又乏味。同样,这样的模式也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于怎样设计初中阅读课的教学活动,下面我就从教学活动设计基本过程的各个环节来逐一阐述:
一、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对于学习者的分析。初中生刚正式接触英语这一门学科,对一门新鲜的学科还是感到好奇并且极其愿意学好的。但正因为从前没有学习的经验,所以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习惯要靠教师来设计和培养。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评估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和意见。
2、学习需要分析。《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学生学。” 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且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目标英语》的广泛使用,对初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句型,词汇和语法,但初中生阅读的学习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赖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英语阅读课的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阅读内容,教师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循序渐进,精心选择,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阶段教师应加大课堂输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媒体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媒体的研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优势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科的教学媒体有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两种。如教师的言语、表情及演示 ,各种实物或模型 ,图片、图表和简笔画、黑板及各色粉笔等属于直观教具 ;而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及计算机等属于电教媒体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英语课堂上的新宠。在考虑如何运用以上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 ,需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状况及媒体特性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导入(presentation)——阅读(Reading)——练习(practice)”的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我在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课的实习,作为案例逐步分析。
教学设计案例:3a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
教学材料: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
一、 前端分析
这篇文章讲得主要是Huaxin 服装店大甩卖。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来教,逐句分析课文,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倦怠。初一的学生刚接触英语,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解决文章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的主要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谈论商品价格。
三 、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本篇阅读与我们这单元刚学到的新句型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有很大的补充作用,谈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的。
(2)教学媒体的选择
这节课需要学生跟录音大声朗读,因此需要一些播放设备。同样地,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服装类的图片,以活跃课堂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学方法的选择
1、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Pask-based Learning)进行教学。
2、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新单词和新短语仿照原文写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 主要的教学流程
1、先听录音 掌握大意
首先让学生同一边录影材料,让学生完成题目中要求填写的价格标签,同时,使用幻灯片展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图片,产生情景效果,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2、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在上课之前,学生要合作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Q1, How much is the sweater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2,What are these socks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
Q3,Can Mary buy a yellow T-shirt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4,Lisa has 20 yuan,what does she can buy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这些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回答,但这些问题的次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3、团队合作 解决问题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默读课文之后再自发地讨论这些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运学生们通过运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强了对“How much...”句型的熟悉程度,而教师只是充当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角色,让学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4、合理安排 逐步引导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逐句翻译文章的内容,再板书重要的语法知识点,这样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我选择让学生先听录音,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再跟录音读,在读的过程中,再向学生解释一些need、want、sweater重要的词汇和语法,并适当引入了pink、purple、jacket等新词,虽然生词量有所增加但效果明显,这样学生不容易感到厌倦,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发音,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5、书面输出 反馈调控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掌握程度,我选择让学生根据教材原文写一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在学生完成文章之后引导个别学生上台读出自己的文章并要求其作出自我评价,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我在充分肯定其写作成果的同时也指出村阿紫的不足,听过评价是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自信。另外,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了语篇片意义的深层理解,这样整堂课下来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阅读课教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点或停留在知识的识记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具备加工、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用自己的观点去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让学生融会贯通,使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开拓思路、勇于创新,更好地培养自己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总而言之,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仍需不断探索和努力,让学生在充分掌握阅读技能的同时,享受英语阅读的乐趣。
B. 英语阅读公开课评课稿
英语阅读公开课评课稿 篇1
这次我听了xxx老师的一节公开课,结合所听的课及和其他老师的交流,谈一点我的个人看法。不当之处,望予以指正。
一.值得推介的几点。
1.导入部分新颖自然,易让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际教学的前奏,起着“引子”的作用。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可以抓住学生,控制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本课教师没有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出今天所讲的主题,而是以当前的世界热点问题展开热身和讨论活动来导入整堂课,从而引出单元的主题----WORKING LAND。
2.教学思路清晰,活动形式多样。对于高中英语的阅读课来讲阅读内容的落实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环节,除了阅读内容的设计还牵涉到一个过程控制的问题。在这方面,郑老师充分利用了的课后的阅读后活动,如判断,回答大意等多种形式。在阅读开始前,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完成一项阅读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一些无效阅读。
3.教师对教学充满热情,积极调动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和同学间的相互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群体心理状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优化课堂气氛的重要条件之一。郑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
4.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基础的语言形式训练上提升交际品位,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产生交际的愿望和机会,使交际具有实际内容和实际意义。
二.值得探讨之处 。
1.导入的题目设得过大,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的阅读时间显得局促,不妨直接把引入缩小,变成与FARMING相关的问题,诸如ARE YOU FROM A FARMER’S FAMILY?WHAT DO YOU KNOW ABOUT WORKING THE LAND?等等。
2.时间的分配上显得不够科学。
英语阅读公开课评课稿 篇2
听了黄水美老师的一堂七年级阅读课,真是胜读十年书啊。因为我对阅读课的词汇如何处理,一直比较纠结,如果词汇、短语详细讲解,怕课时不够;如跳过不讲,又怕学生阅读困难,所以总是将单词进行课前或课后处理。今天黄老师的阅读课无疑给我们指明了阅读课词汇教学的方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上SectionB (2b-2c )的一节阅读课,此篇文章由于篇幅长、词汇量大(黑体单词13个,白体3个),阅读中的大量词汇给教学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是黄水美老师备课时颇具挑战的问题。黄水美老师不愧为永嘉的英语名师,教坛名将,她的本节课课堂设计既要兼顾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又要渗透了阅读策略。把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结合阅读内容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把词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把词汇学习贯穿于阅读过程的各个环节。今天,她把词汇在阅读前和阅读中进行处理 ,阅读后又设计了多个环节落实词汇,从而达到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那么具体她是怎么做的呢?
1、阅读前她将一些较难单词和重点词汇进行处理,比如dragon boat festival./Boat race/zongzi ect/delicious/study/ American/ the United States。这些词汇如果不在课前处理,将成为学生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拦路虎,且不可通过上下文推测其意的词汇。这些词汇不处理,会影响阅读课其他环节的实施。所以阅读前,黄水美老师采用了课文图片导出dragon boat festival./Boat race/zongzi delicious/study/ American/ the United States等词汇,并及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这些词汇,以便及时检查教学效果。
2、阅读中:点拨学习策略,教会学生猜词的能力
阅读的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文本,获取文本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即使是词汇教学也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才使阅读教学更有效。可以在生词自然出现时介绍词汇的意思,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去感受词汇,去体验词汇比简单的介绍更为有效,黄老师在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去完成时,学生在寻找文本信息时,在具体的情境中,教会学生猜测词义。
如在完成任务二,It’s like any other night in New York. 在学生寻找what’s the mother doing 的信息时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young /child/children等词义。
在设计日任务三使,回答课文的两个问题时,又让学生在篇章中猜测miss/ wish/still 等词义。这样设计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猜词能力,还巧妙的处理了本课的重点词汇。真是一箭三雕啊!她紧接着她又以问答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并巩固这些词汇。达到学以致用的英语教学的终极目的。
3、阅读后:设计不同题型 ,应用巩固词汇
1)、挖空目标词汇,理解填空
在完成词汇教学和篇章理解后,她对该阅读材料进行改编,将目标词汇挖空,让学生进行理解填空,而且还十分注意学生的兴趣培养,在完成这一环节时,她采取接龙阅读的办法让学生进行填空。
2)、然后又让学生借助表格内容和关键词,进行小组合作复述课文,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又时本节阅读课在学生极度兴奋中落下帷幕。收到极好的检测效果。
总而言之,黄老师是一个个人素养优秀,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的好老师。她的这堂阅读目标明确,教材处理得当,重难点突出,课堂设计合理,环节齐全,思路清晰,学生参与面广,真正是一堂实在有效的英语阅读课。但人无完人。所以这堂课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值得探讨的.问题:
1、问题设计虽然已做到深入浅出,但由于是初三老师,忽略了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设计缺乏梯度性,应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得,效果更好。
2、2c的任务应在课内完成,这是与课文紧密相连的内容,既可完成课文内容,不影响教学进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组词成句和寻找文本信息的能力。
3、课文录音至少让学生听一次,七年级学生正是纯正语音语调的形成阶段,尽量创造学生听的环境,练习学生听的能力。
英语阅读公开课评课稿 篇3
王老师的本堂课可以说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英语课,她非常自然而流畅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说明她的基本功非常的扎实,而且平时对课堂教学和教学的研究一定是深入的。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分析、思考和讨论,注重了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和欣赏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做好前测,巧妙导入
前测是科学设计、有效教学的基础,用好前测,教师既能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能使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这对整体的阅读教学具有重大意义。王老师能巧妙设题:导入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你知道的工作名称以及运用句型I'm going to be a teacher.使学生复习了已有知识,进一步复习巩固与工作相关的词汇,也为建构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2. 精心设计,培养阅读能力。
在首次阅读时,老师先设计了两个简单的问题:What is she going to be when she groups up? Where is Tiantian going? 然后在难度上有所提升,完成两个填写表格的教学任务。与此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使用一些连接词,如first、then、next、finally等。这些词不是难词,但学生在平常写作中不会有意识的去用,而王老师的处理就使文章的框架水到渠成。尤其是retell写作策略,非常受用,学生可以根据板书的内容很清晰地复述课文,长期坚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密度适中,效率高。讲与练时间搭配合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学生的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合理。总之,这是一堂设计到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课。
3.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纵观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而且对课堂上的活动都是积极配合的。我想主要是因为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老师的指导和感染下,学生处于相对自然地状态,他们不断地习得并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全班同学积极合作,认真讨论,动脑,动口、动手,真正体现了新课程使学生在合作中提升语言思维能力的理念,有效的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4.教师的专业素质高,基本功扎实
王老师虽然是为年轻老师,但从这节课可以看出她扎实的基本功,这可以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一、看语言:全英文授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准确清楚,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
二、看板书:虽然课程思路和重点在课件中体现得很充分,但是吕老师大气的板书准确的表达了本课的知识要点。
三、看操作:教师运用教具,操作多媒体电脑等比较熟练。
四、看教态:王老师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师生情感融洽。从课的开始到结束,教师始终是像一个大姐姐一样,面带微笑地和学生在交流,而学生也不因为有这么多老师听课而拘束,与老师配合相当密切。
5. 教学效果好
本节课教学效率高,课堂容量很大,学生思维活跃,从上课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准确率高,犯错误的不多见,实现了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的达成。
6. 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节课也存在几点不足之处:
(1)、整体时间安排有些前紧后松。没有给个体学生留下足够的机会去展现自我,比如说在复述课文与读小作文时,每次活动只有一男一女。
(2)、整堂课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有所忽视。长期的全英语教学教学使得好学生越来越好,但基础差的就很难跟上。
(3)、整堂课老师缺乏激情,显得很平淡。
英语阅读公开课评课稿 篇4
教师的备课重难点突出,层次性强,知识挖掘的有广度、有深度、有梯度。下面我想谈谈这节课的优点:
一、教师素养
该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正确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语言清晰,表达准确。教学态度真诚,师生关系融洽。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比较丰富,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寓学于乐。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让学生或老师们记忆深刻,久久不忘。
二、教学特色
该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是一堂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动静结合的英语课。教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初二学生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创情景,激励促参与
教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依靠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充分运用电脑及网络资源,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将网络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3、课堂设计新颖,任务性强。《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教者采用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堂课是一节不错的任务型教学的尝试。
我认为这节课是一节非常成功的阅读课!
C. 英语阅读课教学怎么写
导语:英语阅读课教学怎么写?在今后的阅读课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把创新观念运用于教学中,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策略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教师有效导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理解是保证,学生运用能力是关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升华。
英语阅读课教学怎么写
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而八年级起的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章量加大,句型多样,时态语态变化多端,考试时阅读分值也增加。如何让有限的课堂时间成为学生提过阅读能力,提升阅读质量的手段之一,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本版教材的特点,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有效的教学手法和活动,使教学效果能达到最优。
一、利用前一节课“消化”新的单词,扫除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障碍。
二、课前热身活动再次呈现新单词的意义和用法,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三、处理文章的时候,根据其本身的难易程度考虑是通篇把握文章还是分段理解,在引导同学归纳总结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时候适当设置一些问题和表格,要求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问题的设计可从易到难,要兼顾后进生的能力,增加课堂参与面。
四、疑难问题明确讲: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
五、合作中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六、总结时补充讲:在总结一节课、一篇材料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
英语阅读课教学怎么写
一、 必须搞清阅读的根本目的。
英语是用来交流的工具,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概莫能外。这就决定了:阅读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从阅读中获取信息。但阅读过程应该可以做到:既获取了信息或学得了知识,又能从中享受到乐趣。“乐于阅读”即悦读,也即我们常说的——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在课堂上我常说的一句话是:Boys and girls, enjoy your reading, please.否则读书就太辛苦了。很显然,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have fun and enjoy themselves.
二、必须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即 prepare for reading.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此,教师往往要花费数倍于一堂课的时间,来准备各种材料。当然,教师也可以发动同学们一起来做这个工作,效果会更好。比如:我在讲Famous persons 这一课时,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搜集了古今中外诸多名人的资料,从 Mozart 到 郎朗,从Shirley Temple 到梅兰芳,包括各种图片、卡片,甚至还有音频、视频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做阅读训练时,材料不抽象,不那么淡薄,更容易激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实际上,前面几课时的.教学已为阅读课做了很好的铺垫了。
三、必须实行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即语篇教学。
英语阅读教学切忌再把应试教育下的老一套办法给搬出来:为了讲解所谓的语言点、重点、难点和考点,老师带着学生把整篇文章分割的支离破碎,掰开了,揉碎了,再喂给孩子们,全然不顾文章的整体性与和谐美。试问:这样的课堂怎么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怎么能不让人昏昏欲睡呢?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在阅读课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任务型阅读教学,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阅读回答解决问题。不同层次的阅读有不同层次的问题。阅读过程有读标题---粗读文章---细读---研读几个环节。
第一步,让学生读标题。通过读标题回答简单的问题。我会告诉他们,Please read the title ,then tell me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大多数学生只要阅读了就会回答。通过阅读标题及回答问题,学生就抓住了文章主题。
第二步,让学生粗读文章。采用快速默读法。通过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在阅读之后,让学生回答预先设置的几个问题,例如 WhoWhenWhere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通过阅读自己分析思考找答案比学生被动听讲效果好得多。
第三步,让学生细读文章。在整体感知文章抓大意的基础上,通过细读文章,让学生注意文章中的细节。我会提醒学生,“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 This time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some details in the passage .”设置一些细节问题,让学生通过细读从文章中找答案。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文章。只要仔细阅读,就能回答阅读问题。
第四步,研读。在前面粗读和细读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理解文章意思。让学生推敲文章中的重点内容,抓关键词句。在此基础上回答设定的阅读问题。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学生有可能碰到不理解的关键词句,我会提醒学生,“Read the sentence .”学生通过研读,自己分析推敲就能回答稍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会体验到“跳一跳,就会摘到苹果”的成功感,他们就会明白,原来难题并不难,只要努力就会攻克。
四、 语法分析必须服务于阅读教学这个中心。
当然,重要的语法点需要讲,但不可大讲特讲,它必须是为理解全文服务的。比如我在讲“Not only do I feel good about helping other people, but I get to spend time doing what I love to do.” 这一长句时,我就分析了句子成分(这是一个倒装句)以及not only......but also 在句中的不同用法。这样学生理解文章时,就不会一头雾水了,其目的还是让学生享受阅读抑或是读懂的乐趣。
五、做好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延伸,不失时机地进行人文教育。
学生们完成了课本上的阅读任务后,教师应提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如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article?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se persons?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得出了以下答案:You are never too young to start doing things. 甚至还有Nobody can succeed easily without hard-working.这样给我惊喜的句子。一切都水到渠成。另外,我还补充一些相关的或难度相当的材料供大家阅读,以期开阔视野,提升能力。比如: 让大家读完 George Washington 的 Cherry tree 的故事后,让大家总结一下学到了什么,绝大部分同学都提到be honest 这一主题。同学们不仅学会了honest 这样的生词,还认识到了做人必须要真诚的人生哲理,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英语阅读课教学怎么写
"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而九年级的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章词汇量大,句型多样,时态语态变化多端,对于这里的学生(因为他们基础不好)来讲非常难。如何让有限的课堂时间成为学生提过阅读能力,提升阅读质量的手段之一,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本版教材的特点,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有效的教学手法和活动,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一、利用早读的时间“消化”新的单词,扫除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障碍。
二、课前热身活动再次呈现新单词的意义和用法,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三、处理文章的时候,根据其本身的难易程度考虑是通篇把握文章还是分段理解,在引导同学归纳总结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时候适当设置一些问题和表格,要求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问题的设计可从易到难,要兼顾后进生的能力,增加课堂参与面。
D.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1
一、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对英语仍然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英语充满了好奇心,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他们不仅活泼好动,爱听爱说,而且善于口头模仿。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对有趣的听、说、唱、做、游戏、玩、演、视听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更感兴趣。然而,学生自主阅读的训练相对缺乏,学生静下来阅读的时间寥寥无几,更没有时间动笔写作,当然也就谈不上对阅读或写作技能、策略、方法的掌握。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阅读教学课,语言功能项目是Talking about abilities,话题是Housework(家务劳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empty the trash,cook the meals,clean the bedroom等家务劳动的英语表达,学生能简单陈述自己能干什么家务活,并询问对方能干什么家务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相连,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阅读技能和策略的指导,突出信息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听说技能,发展读写技能,在教学中以旧引新,降低学习难度,不断循环复现,帮助学生积累巩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sweep the floor. I can cook the meals. I can water the flowers等。
2、能够听、说、认读句子:Mother Goat is ill. We can help her. Just do it.
能力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2、能理解课文大意,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初步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情感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和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家长的辛劳,学会在平时的生活中体贴和关心长辈。
2、懂得和同伴交流,合作互助,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文化意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环保、洗涤的生活常识。
四、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多以理解,分析,判断,辨析等教学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活动设计时本着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思维学习的教学理念,将语言学习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活动和教学任务中,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不断感知、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成长空间。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flash cards
六、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本课对话内容,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sweep the floor.
能够听,说,认读句子:Mother goat is ill. We can help her. Just do it.
七、教学难点
1、能读懂相当难度的文章,并写出小文章。
2、ill ,just do it!单词与词组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一)Warming up
1、Greetings
2、Sing the song
T:what can you do in your daily life? I can do many things, and you? Have you remember the song what can you do? Now Let’s sing the song what can you do.(教师用动作提示,鼓励学生大声唱出英语,增加趣味性。)
【设计意图:简单亲切的问候和歌曲的吟唱,不仅帮助学生迅速地进入英语学习状态,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站起来,运用TPR,使学生动起来,有效地组织英语课堂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复习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T: Great! You’re helpful!
)
(二)Pre-reading
Step 1:激趣启思,预设铺垫
① touch and say
教师示意同学任选图片并用英语表述出来。如: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empty the trash,clean the bedroom.
Step 2:知识唤起,导入新知
① Ask and answer.
T:What can you do at home / at school?
S: ..... (学生可任意回答,如:do homework, study English, clean the blackboard等)
【设计意图:通过听指令做动作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师生问答,发散学生思维,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情感交流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后面的阅读预设问题做好铺垫。】
(三)While-reading
Step 1:问题引领,预测信息
① Group work
T:If your mother is ill,what can you do?
If your teacher is ill,what can you do?
(板书句型:What can you do? 让学生各抒己见)
② Praise and positive reinforcement(教师表扬并肯定学生的做法)
T:You are helpful. / Just do it. / Great!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预测中铺垫本课的句型,扫清阅读的障碍,帮助学生减低阅读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Step 2:整体扫读,捕捉信息
① Watching the video
T:What’s the matter with Mother Goat? Who can help her? Watch the video,please.
② Skimming
③ Sum-up
【设计意图:观看课文VCD,视听结合。然后,预设问题,指导学生快速阅读(skimming),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把握课文脉络,了解本课内容梗概。】
Step 3:问题深入,推进阅读
Scanning
T:Are the monkey, the rabbit, Zoom and Zip helpful? What can the monkey do? What can the rabbit do? What can Zoom do? What can Zip do? Read the dialogue again.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Scanning),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搜集并获取具体信息,并划出关键词,回答相关问题,将阅读推向深入。】
Step 4: 思维互动,质疑辨析
① Retell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T:Mother goat is ill. She is tired, she can’t do any housework. Who helped her? What can they do? Please retell what happened.
② Discuss in groups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在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关注了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怀体贴身边的人。】
Step 5:听读结合,演练巩固
① Listen and repeat
② Act out the dialogue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听录音模仿朗读,角色扮演,增强语感。】
(四)Post-reading
Step 1:提供素材,思维拓展
①课件出示poor children 引发学生深思what can you do?
②发挥想象,填写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阅读和讨论,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写作框架,由填词到写句逐步提高,降低了写作的难度。通过自身和贫苦学生的对比,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父母和家人的优良品质。】
(五)Summary
(六)Homework
七、课后反思
《课标》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关注了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怀体贴身边的人。
为了保证阅读的基本因素:“Reading for pleasure.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Reading for language.” 我始终以激发学生真实的阅读兴趣和真实的学习动机为目标,通过知识的唤起,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再生,知识的运用将阅读教学推向深入。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不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我预设铺垫,设计“主题论坛”,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热议,巧妙地带领学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我引领学生快速阅读,带着自己猜测的可能答案去理解阅读内容,把文字阅读变为印证活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大意,找出关键词和中心句,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结构和写作意图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我继续引导学生细读短文,通过听、读、演、练多种感官参与的方式达到巩固语言的目的。为了提高阅读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采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支撑,由填词到写句逐步提高,根据一定的句法和语言规则,让学生进行短文再创造的训练。
这节课的阅读内容与句型教学部分较为相似,深度不够,很容易会陷入“炒冷饭”的局面。学生说来说去都是围绕书上出现的几个词组打转,枯燥无比。我设计情景“Mother Goat生病时,我们该干什么,who can help her,使之能合理运用。
综观整节课,我自认为做到了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活动丰富,操练扎实。在情感教育这一块,来不及呈现学生的作品,可以说是缺少了一点亮色,可谓遗憾。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2
Topic : My family
Teaching aims:
1、Learn these new words and phrases: university, nature, Beijing Opera, be fond of , be strict with,How happy we are!
2、Can understand and read this passage by themselves.
3、Can talk about their own families with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Teaching Steps:
1、Sing a song:
‘If you’re happy’(Ss sing the song and do some actions)
(借助歌曲开始课堂教学,活跃气氛。同时选用与本课内容紧密结合的歌曲,也为新知的呈现埋下伏笔,自然导出How happy we are! )
2、Free talk:
Hello,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 can you do?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I see , you are fond of…
Teach: be fond of ( on—fond---be fond of )
What are you fond of ?(I’m fond of…)
(采用Free talk的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以旧引新,在相互问候的同时,自然的引出新知,体现教学的无痕。)
3、Presentation:
(1)介绍father
①.Look , this is my father. Guess, what’s he fond of?
He’s fond of cars.(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②.Every week he drives his car to Shanghai, because he works in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Teach : university(unit---university),read the sentence.
③.He’s a teacher. He teaches English. (Ss read after the T) (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④.I was his student. He was very strict with me. Now he’s also very strict with me.
Teach: strict(street---strict), read the sentence: He’s also very strict with me.(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由Free talk中的be fond of,来猜猜文中父亲的喜好,并同时解决有关父亲的背景材料,分解文章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但又不打破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同时也不使教学内容零碎呈现,主线直穿文章。)
(2)分段教学
Paragraph 1
①.Now you know sth. about me and my father.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other people in my family? (Yes)
Look, this is a photo of my family (show Family)
Qs: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 (Seven)
Who are they? (They are….)
②.I have a happy family. It’s…… (T make a model, Ss try to retell this paragraph)
Paragraph 2
①. You all have the picture of my family. Look at the passage, read paragraph 2 quickly by yourselves.
②. Let’s play the game: Who’s who? Are you ready?
(生根据每个人的特征提示猜出文中人物)
③. You know sth. about my family members, but what are they fond of, do you know? Enjoy some video show, then tell me: their jobs and what they are fond of.
(生看录像,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信息)
④. Ok, let’s finish this form: What are their jobs? What are they fond of?
(生说出每个家庭成员的职业爱好,完成列表)
⑤Listening and comprehension:
You all did a good job. Now let’s listen to the passage, then we’ll make some choices. (生听录音,完成选择)
Paragraph 3
(选择题最后一题What do they all like?引出):nature
(欣赏大自然风光) nature(picture---nature)
The nature is very_________.
We all like nature, so we often go walking, swimming together.
(媒体呈现句子,生跟读第三段内容)
We should protect nature. (渗透思想教育)
(对文章采用逐段分析,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图片、录像等辅助手段,形象直观的展现文章内容,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穿插各种题型,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4、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in four.(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Let’s read groups by groups.(小组分段读课文)
5、Consolidation:
(1)Here’s some information for you. This is GaoYue’s family. It’s a ….(T 示范)
(2)If you’re GaoYue, can you talk about your family?
(生上台表演,媒体用表格式提供高月一家的信息)
(3)Ok, it’s time for you. This is David’s family, this is Mike’s family. Group 1,2 are David; Group 3,4 are Mike. Try to finish the passage about your family. (生看图或表格中的信息完成写作并展示)
(高年级学生有写的能力,适当的对所学内容进行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写作也为提高学生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搭建舞台。)
6、Summary:
Look at my family photo again. In my 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love me very much. I want to say: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Family
(这句话中的首字母组成了本课的标题,既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熏陶,又能对本节课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A family is full of love and joy.
How happy we are! (生跟读,体会)
E. 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教案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十分重要,无论是对于应试还是个人能力。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了小学英语阅读理解的教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哦!
【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教案】
新标准英语第十册 Mole 7 Unit2 I will be home at seven o’ clock.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是根据新标准英语第十册第七模块第一单元Write your message.一课而设计的一堂英语阅读课,通过这堂课让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向朋友描述自己的现况和近期计划,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五年级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本案例是Reading(精读课),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堂课应当是“以任务贯穿读、听、说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基于此,其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有二:
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阅读进行语音处理、单词处理和句子处理;通过阅读进行意义建构,在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理解、思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即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单词和短语:busy, surprise, at the office, see you…
2.能运用本课所涉及到的I am working very hard at the office. I w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这一重点句型进行自由交流。
3. 综合本课所学知识与好友讨论自己一天的生活。
4.正确理解和朗读短文内容,能够对本课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写。
(二)技能目标
1. 能初步掌握在短文中划找信息和新知的阅读方法。
2. 能利用关键词,句对本课内容进行复述。
(三)情感目标
通过电子邮件向朋友描述自己的近况和近期打算,加强同学间的团结友爱。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和渗透。
2.正确理解短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词、短语卡片等。
六、课堂实录
Stage I:
Pre-reading
1.Greetings
T:Class begins!Free talk----Good morning, everyone. How are you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 Let’s play a ‘Follow’game. I say and you say. Ok? Let’s try. I am 30 years old. I like noodles. I worked in an office. I have got a new dress. I have breakfast at 7 o’clock. 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thank you, sit down, please.
(通过轻松愉快的真实交流,建立了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即为教学作了铺垫,也巩固了已学知识。)
2.Leading-in导入
a.T: Class, I am your new teacher, do you want to know me?
课件出示My information:
My name is sylvia.I’m thirty years old. I am a teacher from China- Singapore Bilingual school.Now, I am working very hard at school. I am very busy. I will be home at 6 o’clock.
Now, do you want to know another person? He is very famous in the world.
Look, who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him?奥巴x, 章紫怡
b.出示课本Part 2 图片,now,work in pairs.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And show.
c.课件出示Mr Smart.Who is he? 问题引出文本教学
Stage II:
While-reading泛读
1.Read and circle the answers: who is he? Where is he? What is he doing?
课件提示学生快速默读文章,找出问题答案。
Check out.
(设计说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第一次阅读,回答问题)
2.精读,Read and underline the important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请学生朗读全文,找出文中答案,并用笔划出来。
Check out.选择生肖所对应的'词条
(设计说明:学生进入第二次阅读,圈出重点内容。)
3.Listen and repeat.
Read in groups.(Task… fill in the blanks.)
(设计说明:听录音的同时让学生整篇阅读,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对语篇再一次进行细读,串联起整个语篇内容,为接下来的复述全文做好准备。)
4.Retell with the information. 两句----整段
(设计说明:学生再次阅读全文,通过问题“How to retell the passage?”,教师配合板书示范降低难度,让学生了解复述整篇短文的主要思路。最后,通过学生的复述检查学生对整个语篇的理解。)
Stage III:
Practice
Now, class, Ms Smart is very busy. Are you busy at school? Let’s stand up and chant our daily life at school. Follow me, ready?
Stage IV:
Consolidation
Now, class, i am your new friend, do you want to write an email to me? Let’s try ok?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学生模仿语篇写作,巩固了课上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将这一活动作为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结的桥梁。
Stage V:
Sum-up: we know computer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everyone. We can use a computer to… but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We should learn to use a computer, but don’t play too much computer games. Ok?
I really want to get an email from you ,can you write to me? You can also choose to send a short message to my phone. This is your homework.
Now, class is over.
Stage VI:
Blackboard__writing
Mole 7 Unit2 I will be home at seven o’ clock.
New words: New sentences: 评价台
(Divide into 4 groups)
busy When will you be home?
surprise I will be home at 7 o’clock.
七、课后记
1.在英语学习中,阅读十分重要,无论是对于应试还是个人能力。根据课文设计各种问题,问题的层次性和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加强合作意识。
2.英语的阅读不仅是文字语言的学习,更是文化的熏陶和积淀。因此教学设计中阅读是基础,而核心在阅读之后的讨论、思考以及观点的阐述和辩论,使学生处于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课堂中部分学生参与不够甚至被忽视是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但是我想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和引导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意义。
;F. 小学英语阅读教案
小学英语阅读教案
英语阅读是英语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要想能够自如的阅读英语文章,除了要有丰富的词汇基础以外,还需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小学英语阅读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熟练运用文具单词和方位词以及相关句型,能听懂、理解、朗读故事。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独立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并且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CAI 学生阅读材料
礼盒 玩具小青蛙 小球 两个
小组评价的卡通青蛙和小白兔
学具准备:彩笔 白纸 小卡片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热身运动
1.Greetings.
T: Class begins!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Annie.
2.Sing and act. .
T: Let’s sing a song together. Sing and act. Ok?
Ss : OK!
(CAI) Ss sing, acts, follow the teacher.
【作为一节录像课,面对机器,教室里的气氛会变得压抑,沉闷,紧张,这样的氛围会影响到学生和老师情绪。因而教师一定要将自己的饱满的激情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传递给学生,唱歌时学生和老师的声音一定要响亮,通过大声的唱让紧张的心情得以轻松自由。】
2、Present the topic.
T: Oh! Look at our classroom. It’s so big. It’s so nice. You’re clever.(拍拍学生的头。) I love you.(拥抱学生。)Let’s study Unit 1 In the classroom together.(教师板书课题。)【如果说开课的热身运动能够让气氛稍为缓和,使课堂向好的氛围发展,那么师生之间的亲切谈话则是更进一步的让学生放松身心,感受到一个民主、自由、轻松、安全的空间。教师亲切的摸摸学生的头,和学生拥抱,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Step 2 Revision
1. T:Now first let’s play some games. This is Toby’s group. This is Frog’s group. (分组,拿出评价的卡通图案。)Let’s see which group can get more prizes? (从口袋里出示图标。)
【通过有趣的评价方式将全班分成Toby 小组和frog小组,进行小组竞赛,为下面的游戏的开展做好了评价的铺垫。】
2.Game 1:
T: First listen and do. Follow me. Let’s look, which group is faster?
教师快速拿出文具说指令:Show me your (pen)?学生做动作并跟说(pen).
3.Game 2:Asking and answering quickly.
猜物,快速说句子。
教师出示一个盒子:What’s this?
Ss:It’s a box.
T: What’s in the box?
Ss guess.
T: Look! It’s a ruler.
Where’s the ruler?
S1: It’in the box.(教师快速多点几个学生回答,奖励图标。)
用类似的方法复习介词on,behind, in front of ,under,这时教师变换位置,出示尺的位置。
4.Sum up: Which group is the winner?…But our match will continue.
【两个游戏并不算新颖,可是因为恰当的评价机制和小组合作的集体意识使学生都能够踊跃的积极的思维,以获得sticker为荣。】
Step 3 Presentation
1.课件导入,听故事
T: Look! What’s this?
Ss: A frog.
T: Let’s catch it.(走到屏幕跟前捉青蛙。)
课件演示青蛙由田野跳到学校,教室。
T:Oh!Where is it?
Ss: In the classroom.
T: Let’s look! What’s in the classroom?
S: Desks, chairs, window…
T: Yes.But now! The frog ? Where is the frog? Let’s listen carefully.
(CAI, 播放录音,整个故事听一遍。)
【按照常规,故事背景的介绍我们可以直接让学生看图片或打开课本就可以了,但我总觉得这样的设计对不起这些天真活泼的学生。这样,久而久之会大大减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结合课本故事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了青蛙到学校的动画情景,开课能够一下子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每次上课都会感到新鲜】
2.听故事,做判断题
1)教师引导学生看屏幕,并举例引导学生知道屏幕上是判断题:
T: Look! The frog is in the desk. Yes or No. 学生回答不予评价,再放录音,学生对照手上的录音材料边听边做)
2)T:Can you tell me your answer?
(学生回答,教师直接打√和×,集体对答案。)
3.听故事连线:
1)开书再听一遍。
T: You’re so clever. Now, 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age 15~16, let’s listen again.
2)Look at the screen again——Look and match. Can you try?
学生看材料上的该题,进行自我测试,然后集体对答案。
3)Read after the CAI.
【通过反复地听,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然后通过设计不同的小任务,多层次、所形式和不同梯度的操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阅读能力。】
4.做游戏,操练句子
1)听音做指令:
教师边说边做——将书放在桌子上(Put the pencil in the desk.…),学生跟说跟做,教师板书这句话,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说出其他几个介词指令,教师并板书。
2)鼓励两两练习。
3)教师拿出一个球,并示范说游戏规则——chain game.
T: Put the ball under your desk,
S1: OK. 正确做出指令。并且,面向第二个学生要说Put the ball in the desk. 或者其他的,依次类推,分组练习。计时赛。
4)教师及时小结,并将评价的图案贴在黑板上,数数哪组多。
【围绕本课的重点句型,通过由简到难的操练形式,并伴随小组竞赛机制,学生兴趣浓厚,合作意识也加强。】
6.听第二部分录音。
1)T: Let’s come back. Where is the frog in the story?
Ss answer.
T: Let’s listen. What is happening?
2) Listen to the computer.
3) 点击图片,看剩余故事:
T : Let’s see . Who comes in ?
S1: The teacher.
T: What does he find in his desk?
S2: A frog.
T: Yeah! The teacher comes in the classroom. He finds the frog. Oh! Here you are.
教师拿起青蛙,请学生藏起来,然后教师找青蛙,找到后,说到:Here you are.
7. Show the ending.
1)T: Let’s come back.Look at the screen. The magic teacher comes in the classroom. He takes out his magic stick, pointing to the frog. Then how is the frog? Maybe he becomes…
引导学生想象回答故事结尾,学生可以用中文表述。
2)画故事结尾,贴故事结尾。
T: Can you draw a picture for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的课堂知识得以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以特殊的方式训练学生的个人的联想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英语不单单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而是扩大了它的范围,融入了其他知识。这就大大丰富了英语学科的内容涵量。】
Step 4 Summary
1.Task: 课后小组表演故事
2.小组评价。
【课后反思】 谈起阅读这个词,很多人就自然会联想起一些关键词:music, tea, relax,happy.可是说起英语阅读,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到:boring, difficult,要想成功地把阅读变成悦读,使它真正的变成一种乐趣。我想这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在这节课中我为让学生的阅读变成悦读,有以下几个突破:
1、设置了故事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学生借助图片的帮助和多媒体课件中生动的画面,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故事、阅读故事的习惯。我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步学习整篇故事,使学生在阅读的知识积累沉淀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是理解整篇课文的关键。我采取了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竞赛的形式很好地操练了句型。
不足之处:教学活动设计还应该考虑多方案,从多方面考虑出发,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思维发展能力。
;G. 高中英语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Ⅰ.Teaching Contents
Mole 7 Unit4 Sharing Reading: A Letter Home
II.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本单元的话题是Sharing,本课设计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志愿者的一封家书,她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共和国的一个小山村教书。信中详细地描述了她所在学校的情况和她去一个学生家做客的经历。通过这封信,学生可以了解巴布亚新几内亚共和国各部落的生活状况和风俗习惯,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志愿者的工作,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Ⅲ.Analysis of students
1.学生经过高中阶段必修1~选修6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技能,如查找细节信息,抓住段落要点和全文大意等,在阅读速度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有助于学生较好地完成这个课时的课文阅读。
2.这个单元的话题是分享、帮助与合作。对于高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已经基本形成,本课通过阅读志愿者的家书,了解一些志愿者的工作,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志愿者你将做什么工作?为什么?”帮助学生认识这个世界,理解互助合作的意义,即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预习策略、搜集分析信息策略、归纳整理策略等。
Ⅳ.Desig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1.Knowledge objectives
(1)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及运用本课出现的单词。
(2)学生掌握本课词组的意思并能在句子中熟练运用。
2.Ability objective
(1)强化略读、查读等阅读技能,训练通过寻找关键词、主题句等方式更快速并准确地确定文章的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的总体框架与脉络的技能。
(2)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借助图片、表格等非语言信息进行语言输出的能力。
3.Affective objectives
(1)帮助学生理解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扶贫救困的爱心。
(2)在小组合作互动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分享意识。
Ⅴ.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训练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理解作为志愿者 工作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Ⅵ.. Teaching Methods
1. Task-based method to mak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what they will learn.
2. Fast reading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
3. Careful reading to get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Ⅶ. Teaching Aids
Multiple-media
Ⅷ. Teaching proceres and ways
Step I Warming-up and lead in
1. Enjoy a video and a song, then raise Qs
a. 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video?
(Ss are planting trees/helping the disabled/cleaning the street…)
b.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video ?
(to devote our youthful power to the world.)
c. What do you mean by “sharing”?
(Ss read the meanings together.)
2. Show Ss the sign of volunteer, then talk about the meaning of the sign and “ volunteers”.
a. Do you know what the sign stands for?( T:A Hand? Ss: Help. T:A Heart? Ss: Love. T: A Dove? Ss: Peace. T: A Letter “Y”? Ss: Youth.)
b. What’s the meaning of “a volunteer”?
(The people who are helping others in the video are called volunteers. Volunteers are not paid which means they are not given money, not because they are not worthless but because they are priceless, but because they cannot be measured by money.)
c. What voluntary work can volunteers do? (Ss give their answer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设计说明] 本环节主要是课文导入和热身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和本课主题相关的直观、生动的图片和音乐,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进入本课话题,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教学。
Step II. Pre-reading
1. Look at the title and pictures and try to guess “What’s the author’s work?”
(a teacher and a volunteer)
[设计说明] 通过看幻灯片呈现的题目和图片,让学生猜测本文作者的工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有利于阅读活动的展开。
Step III. While-reading
Task 1 Fast reading
1. Skim and scan the text quickly and try to get its main idea.
(Ss skim and scan the text)
( Then get one student to come to the blackboard to fill in the blanks. Then check the answers.)
2. How many paragraphs in the text? Divide it into 4 parts and match each part with its main idea.
(get one student to do it. Then check the answers.)
Part 1 (Para 1) The beginning of the letter and introction to the topic
Part2 (Para 2-3) The school and Jo’s work as a teacher
Part 3 (Para 4-8) A visit to a local village
Part 4 (Para 9) The end of the letter
[设计说明] 快速限时阅读把阅读课文作为整体来处理,掌握主旨大意,这一任务过程中为了降低难度设空完成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对课文表层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每段大意把文章进行划分部分。本环节难度不高,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不仅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略读、查读的阅读技能。而且,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Task 2 Detailed reading
1. After knowing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lead the Ss the customs and lives of people in Tombe’s village. Listen to the text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Meanwhile, read after the listening and underline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in the text. (Ss listen to the text and read)
2. Look at the scre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Jo’s high school
It’s a(n) ____ school — the classrooms are made from ________ and the roofs from grass.
There’s no ______ and we don’ t have any textbooks.
Why do boys jump out of the windows in the science lesson?
Why did Jo wonder how relevant chemistry was to the boys?
The visit to Tombe’s home
Description of the house
A low ______ hut with grass _________ of the roof
No windows, very _____doorway
Family relationship
They have ______ and extended families
Cooking methods
_______ are placed in an oil drum. Vegetables in the drum are covered with _______.
Sleeping arrangements
Jenny and I sleep on ____________________
Diet
We eat _______, _____ and greens.
Possessions
I can only see a few __________________
Agriculture
No machinery
Beliefs
They believe in evil spirits. They think that the _________ attracts evil spirits so they dry it out in a can over the fire.
Answering questions
Why did Tombe's mother cried “ieee ieee” when she saw Jo?
Why did Jo feel it was a privilege to have spent a day with Tombe’s family?
(Ss read the answers)
3. Read aloud to find out some difficulties.
(Ss read the text aloud)
[设计说明] 本环节是对课后练习1和2的创造性改编。练习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教学。先让学生听录音的同时跟读来完成细节信息填空,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而且让学生了解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部落的生活状况和风俗习惯信息。在此基础生让学生通过朗读,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提高语音语调,鼓励学生发现文章中的疑难点并解决。
StepⅣ. Post-reading
1. Solve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Ss translate and analyze the sentence)
①I know you are dying to hear all about my life here, so I’ve included some photos which will help you picture the places I talk about.
②Science is my most challenging subject as my students have no concept of doing experiments.
③The other day I was showing the boys the weekly chemistry experiment when, before I knew it, the mixture was bubbling over everywhere!
④To be honest, I doubt whether I’m making any difference to these boy’s lives at all.
⑤The hut was so dark inside so it took time for our eyes to adjust.
⑥I loved listening to the family softly talking to each other in their language, even though I could not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⑦My muscles were aching and my knees shaking as we climbed down the mountain towards home.
⑧It was such a privilege to have spent a day with Tombe’s family.
2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Jo worked as a volunteer teacher in a poor area.)
3. Would you like to work as a volunteer teacher in a poor area?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 volunteer? Why?
(Team work. Ss discuss with their members then show their discussion)
4. Summary: There are many people around us, in our country or even in the world who need different kinds of help. So voluntary work is an important and great cause. Not only can it make people live better but also it can bring happiness to volunteers. So we should form a sense of helping others and take an active part in any kind of voluntary activities from now on and try to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Just stand up and show me your voluntary gestures, let’s sing together.
[设计说明] 本环节属于读后活动,首先处理课文中的典型的长难句,这也引出了本课的语法项目定语从句。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志愿者你将做什么工作?为什么?”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了这个单元的主题,帮助他人、分享合作。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志愿者工作和帮助他人的看法,有利于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大家共同举起志愿者手势,齐唱英文歌曲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将课堂活动推向高潮,激发了他们帮助他人、扶贫就困的热情,达到了本课情感价值教育的目标。
StepⅤ.Homework
Find out some attributive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and write down them onto the exercises book.
[设计说明] 课后阅读文章继续找出文章中的定语从句,为下节语法课做准备。
教学反思
经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要精心设计一堂阅读课,教师要在课前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课的类型、主题、结构等诸因素作充分的考虑和研究。这堂课基本做到了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愉快度过,既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促进其情感教育。教学中融入了素质教育,且使学生在趣味中学得了知识,这也是目前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感到多媒体教学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有很多好处:首先,课堂的导入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的图片、动画使得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把学生从枯燥的课堂解放 ,有利于师生的互动, 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学意图。其次,多媒体课的容量大,教师可以把原来花在板书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或设计一些多样的题型。再者,通过听录音,朗读课文,配以在幻灯片呈现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课文,朗读课文,一部分一部分的分析课文,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同的任务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教学内容设计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难度适中,尽量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在任务的设置中应充分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完成。本堂课的细节理解部分难度合适,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
我认为在教学中只有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挥;只有使课堂交际化,师生才能融合在智力与情感的交际过程中,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求知的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