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初中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王蔷

初中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王蔷

发布时间: 2023-05-24 21:59:39

⑴ 多维阅读四级,这个故事关于什么

多维阅读第4级是关于斑马觅食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斑马在觅食的路途中遇到各种危险最后安全吃到草的故事,让小朋友思考,如果要去某个地方获取食物,会遇到什么危险,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多维阅读》系列英语分级读物是在贯彻学科育人,落实学生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改革背景下,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新西兰GES公司合作开发的一套英语分级读物。这套书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三大范围,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阅读过程中贯穿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及文化知识的讲解,综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该系列读物由中国英语阅读研究院院长王蔷教授携手知名英语阅读专家Jill Eggleton共同研发,将国际先进阅读理念与中国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完美融合,是一套完全符合课标精神的优秀分级读物。

⑵ 合经区举行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

    2018年9月26日星期三,来自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百多名初中英语教师齐聚经开实验学校,参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活动由合经区教研室主办,经开实验学校承办。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三项内容:首先,来自经开实验学校的蔡银慧老师展示了一节九年级英语阅读课。蔡老师基本功扎实,课堂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展开,教学容量大,教学效果好。课后,开展了评课活动。盛峰云老师,卓莉老师,严冬雪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们对蔡老师的阅读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比如希望老师能拓展文本,以读促写,并回归文本等。经开区初中英语兼职教研员胡春阳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经开实验学校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蔡老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英语阅读教学,同时他也希望老师们认真思考英语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即Reading on the lines,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和Reading beyond the lines,真正发挥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

    接着,来自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的胡春阳老师,杨倩老师,邱菊花老师分享了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2018年英语中考备考的一些成功做法。在2018年中考中,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取得的英语均分132.68的好成绩,不仅在经开区领先,在全合肥市也处于前列。在分享中,胡老师介绍了中考英语阅读提分策略,强调“得阅读者都天下”,要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扩大学生阅读面。同时胡老师也介绍了基于大数据的英语教学改进策略。杨老师分享了很多班级管理方面的技巧,并从习惯的培养、课堂常规、备课、中考题型解题技巧等方面介绍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金点子”。邱老师重点分享了写作教学指导的方法。她从写前准备,写中指导和写后提高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己在教学中总结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流程。

    最后,合经区社发局教研胡文忠主任总结讲话。胡主任高度评价我区初中英语教学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度,并期望全体老师相互学习,取长不断,不断进取,力争2019年中考再创佳绩。

    近年来,合经区初中英语教研组在区教研室的领导下,以“迈向合肥教育新高地”为使命,外引内提,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真正让教研活动为教师成长服务,为教育质量提升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次活动,接地气,讲实效,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多一看就会,一用起效的教学“良方”,相信更多的老师会从活动中受益。

⑶ 2019国培第二期简报2020-04-21

Briefing of the Second-term National Training Program(2019) Hosted by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Penglai Shiyan junior high school Wang Lizhu

Time is on wings! It is time for us to say goodbye. Even though we have long passed the age of shedding childish tears before we set out on a new journey, we still feel reluctant to depart from such a place that has just become accustomed to us. BFS, your hospitality, friendliness, and enthusiasm to treat us, your prominent and outstanding scholars to share with us their profound academic accomplishments, have left a profound impression on us, which as a sweet and soft memory, will reside in us for ever.

With heartfelt gratitude and appreciation, I am setting my pen to paper, to glean from the bounty harvest and count the jewels.

Episode 1《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12月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张虹在北外逸夫楼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课堂观察与评价》的报告。她指出:课堂观察就是在课堂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展开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观察。课堂观察内容包括教师上课的方法和技巧、师生互动、师生行为、教师话语等;课堂观察目的在于评价和发展,课堂观察结果便于同行学习和研究;课堂观察方式包括结构型观摩、半结构型观摩和开放型观摩三类。她还介绍了课堂观察礼仪和课堂观察伦理方面的注意事项,为老师们下校课堂观察指明方向。

Episode 2美国中心Game on!

12月6日下午,国培班小学初中老师们乘车前往中国北京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大使馆内部的美国中心,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Game on!Beijing American Center Round Table英语培训项目。该中心免费对公众开放,政府官员、学者、记者、英语教学专业人士、学生及其他有兴趣了解美国的人士均可访问。美国中心是文化活动、图书馆资源和中美交流机会信息的家园。

首先由中方工作人员吴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美国中心的相关事宜。然后由外教Chad老师为我们介绍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英语游戏活动。首先Chad老师介绍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的相关理论:games warm up discussion, choosing the right game for your classroom, advantages of games in the classroom,benefits,when to use games ,modeling and instructions for games,sources.然后具体介绍了常用的八种游戏活动,games for today--1.three photos activities 2.find someone who 3.blackboard relay 4.who/ what am I 5.the hot seat 6.scattergories 7.blackboard crossword 8.Zap 每介绍一种游戏后,Chad老师都带领老师们进行实践,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受老师们欢迎,老师们学得不亦乐乎。当Chad老师说他的教学部分结束时,大家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想想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就缺少这样的激情引趣,如果孩子们都是这样兴致盎然地学习英语,我们的英语教学定会蒸蒸日上。最后由中方的魏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中方汉办与美国大使馆合作的关键语言教师项目。

对于从未进过美国大使馆的多数老师们来说,这次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

Episode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理念创新与方法变革》

核心素养需以具体的学科核心内容和学科核心活动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内容必须从分割走向整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由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六要素构成的课程内容及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围绕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从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Episode 4《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

张秋会,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中学英语教师,教研组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就是这样一位始终坚守在农村英语教学第一线的平凡的英语老师,在2019年12月7日下午为我们国培初中英语班进行了极不平凡的、极具感染力的专题讲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

张秋会老师的讲座旨在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将英语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系列化、常态化,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讲座主要内容包含四个方面个方面:首先,张老师用平实的语言阐释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其次,介绍文本解读的方法,分别对“what, how和why”三方面如何解读文本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介绍实施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路径,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以及3x3框架都做了阐释;最后,以一节阅读课为例,我们全体学员体验从文本解读到基于活动观设计教学的过程。全体学员们先进行自主阅读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学员代表发表观点。在此过程中,全体学员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并积极发言,学员代表的发言得到张老师的高度赞扬。最后,张老师利用她自己对本课的设计为学员呈现了如何利用“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看了张老师的设计思路,真的使我们大开眼界,心生敬佩!

三个小时的精彩讲座转眼即逝,心中充满对张老师的敬佩之情,感觉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希望自己能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好学近乎知”,让学习真正成为习惯!

Episode 5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2月8日下午,我们初中班老师聆听了来自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郝静老师做的报告《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郝静老师是北京市骨干教师。带领本区英语教师开展多项国家级、市级课题的研究。报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在郝静老师的指令下全体老师分成六组,选组长、确定队名并队呼,为最后的实践活动做准备。第二部分,郝静老师为我们介绍什么是思维可视化; thinking map 及mind map的起源,特点; thinking map的八种类型及其具体操作方法,并补充介绍了要点图、维恩图、T形图、KWL图、鱼骨图、五感图等其他类型的可视化工具及其在教学中的使用例子。第三部分,郝静老师指导老师们结合初二阳光英语阅读绘本The man who enjoyed grumbling开展阅读圈小组合作活动。阅读之后角色分工,绘制思维导图,分享阅读,展示思维导图。活动中,郝静老师始终与老师们一起互动,引领老师们分析绘本内容,实践绘制思维导图,这种学以致用的形式深受老师们欢迎,两位老师代表做了汇报展示。最后郝静老师把她喜欢的几句话与老师们分享: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能够 :   

一坐下来,脚踏实地    一钻进去,精益求精

一潜下去,身体力行    一做起来,率先垂范

一走出去,助长补短    一放开来,兼收并蓄

通过学习,我们更加明确了思维可视化工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习者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言语信息图像化。相信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会更加合理地使用各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助推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Episode 6 语言测试命题方法与质量分析入门

    12月8日上午8点30分,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初中英语教师齐聚一堂,在北外综合楼313教室,聆听了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罗凯洲博士关于语言测试命题方法与分析的报告,罗老师以问题切入,引导各位国培学员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罗老师从语言测试的目的、构念界定、任务设计和质量分析四个方面,深入浅出的分析了这些问题,尤以高考阅读为例,首先理解主旨要义,其次理解文章结构,然后理解作者意图、观点、态度等方面分析目前高考英语考试现状,同时罗老师还收集了很多各地的不同类型的高考题分享给大家,起到防微杜渐的目的,给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以启迪。罗老师在讲课期间,不时的深入学员中间,倾听各位学员的想法。然后罗老师又把2017年新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2011年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对比,使我们初步了解了新课标的变化及方向。同时把新课标与考试结合起来,给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我们受益匪浅,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Episode 7下校观摩

12月9日,今天我们初中国培班50名同学乘车前往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听课,分别听了常会媛老师、王芳老师的听说课和樊萌萌老师的阅读课。三节课各具特色,三节课的设计都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主题明确,体现对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三节课又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常会媛老师讲授的是Mole 10 Australia Unit 1. 用视频导入新课,干脆利落,顺利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本节课上来。然后又通过two lies, two facts.这个半游戏半学习的活动,预测即将听到的听力内容,并通过语境把听力中的生词呈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听力,验证预测。再听第二个听力,了解有关澳大利亚的信息,并尽量用定语从句表达出来,使学生在用中习得语言。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呈现出澳大利亚的另外三个城市Melbourne, Sydney and Canberra, 运用实践语言。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拿着自己去过的地方的照片,适当运用定语从句来谈论,虽然由于时间关系,这一个迁移创新环节老师没有机会给我们呈现,但是已经能够充分体现常老师的英语教学活动观。王芳老师讲授的是Mole 10 Spring Festival Unit 1, 从本课的设计上可以看出王老师对学情的分析与了解,她能够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措施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技能培养、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进行培养,最后达到知识的迁移。樊萌萌讲授的是Mole 8 Choosing presents. Unit 2.樊老师通过思维导图大方式,理清文章脉络,提高学习能力,另外樊老师还补充了一篇相关的文章,帮助学生找出足够的语言支撑,为语言输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使学生了解在给别人赠送礼物使要考虑的诸多方面,同时在文章的最后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重要的不是礼物本身”,而是礼物背后的“love”。三节课都充分体现了老师对学情的深入分析、对文本的透彻解读和对主题的合理定位。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用心领会。争取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家乡的外语教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Episode 8个性化英语笔记提升学生能力

12月14日,我们共同聆听了向东方老师的巜培养学生个性化笔记习惯,提升英语学习能力》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

向东方老师擅长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善于指导学生发展英语学习策略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向老师把学生的需求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完美结合,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向老师充分利用教育学,心理学,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活动和做法,结合学生需求和从学生学习认知策略角度讲述了与学生“做笔记,做标记"的故事……通过科学地指导学生养成做标记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向老师要求学生坚持做标记,做笔记,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也提高阅读能力,通过互评,达到共同提升。通过坚持做笔记,既发展了英语核心素养,也提高了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向老师的讲座始终保持着微笑,享受着教育教学带来的幸福感。

Episode 9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多元阅读教学

12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朱莹老师为我们做了题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多元阅读教学》的报告,报告分为“教学现状与困境”、“核心素养与多元阅读”、“多元阅读的示例和提示”三部分。

朱老师首先从优质课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说起,刻板的教学流程、单一的缺乏逻辑连续性的活动形式、过高的语言输出、控制性太强的预设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源于我们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内容、分析课程标准造成的。朱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详细地为大家解释了学生差异的归因,如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同伴压力、社会价值观、父母成长经历等等,让大家了解了学困生和学优生所处的不同困境和不同需求。朱老师的讲解对每一位教师都产生了强有力的共鸣,让在座的每一位教师都深刻的意识到改变课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课堂要革命,而且要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

一节课如何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不同的收获?朱老师结合课例为大家阐释了如何在多元阅读中激“趣”,这里的“趣”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觉得好玩,而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收益“benefit”、志趣作为“aspire”、正向激励“stimulate”、身心愉悦“enjoy”,这些教学激趣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如何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内驱力,落实和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优质的思维特质。

可见,脱离了学生需求,也就是脱离了教学。我们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学生需求为归宿,通过多元阅读,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具体的、适合自己特长的激励和教育,真正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Episode10英语课堂交际活动

12月15日下午聆听了北京市教育学院袁昌寰教授的“Communicative activities"的讲座,所有参训学员都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习了什么是Communicative activities,为什么要开展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如何开展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一、What is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袁昌寰教授从一幅图片作为切入点,要求每位老师思考图片中的三个对话可能在生活中的哪种形式和会话中发生?老师们的答语都指向了真实的语言交际。真实的语言交际就是一定要有信息差。One person has information which another does not have, so there is a need to communicate.

不同类型的交际活动主要有:Guessing games, information gap exercises, exchang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role play.

袁教授在讲解这四种交际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所有学员也都参与了role play,不仅体验了一把做学生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才体会到了真实交际的功能。

二、Why to have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是从教学活动设计开始,教学活动的设计由Teacher centered 到Students centered,如何做到students centered呢?就一定要从学生的真实交际活动开始。

三、How to have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1. Before activities:

 Teachers should prepare for the pairwork by establish what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 should be.

 Teachers should demonstrate the pairwork.

 Teachers should get in the way of the vocabulary.

2. While activities

Teachers should move quickly round the class to check that students are talking and to see when they finish.

3. After activities

Teachers should evaluate the behaviors of the students and summarize the feedback.

一个下午在体验交际活动的学习中,我们都在收获着、反思着,也希冀在今后的教学中去践行!

Summary

With thousands of words in our hearts pressing to be uttered, we just can’t find time and space for them all. I have to stop here for now.

To meet, to love, and then to part,

Is the sad tale of many a human heart.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verse makes us sad. However, we do know that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and we have to remember the mission with which we have been sent here. We have our kids at home waiting for us to enjoy part of their precious life together.

Therefore, despite all the reluctance, we have to say goodbye now.

Thank you, all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who have generously given us lectures!

Thank you, all the workers who have provided excellent services, especially Miss Gao, who has earnestly stayed with us all day long, to care for these old guys!

Thank you, all the fair pretty ladies and smart gentlemen, who have come here to restore your outdated young age!

这静谧的夜晚使我们意识到,悄悄确实是别离的笙箫,虽然,我们既没有夏虫的沉默,也没有沉默的康桥,但是,我们多么期望,回到我们的学校,等待我们的将是安宁和静谧,and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让我们期待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吧!

Adieu, all our friends! Adieu, BFS! 让我们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⑷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教材笔记和课后答案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详解完整内容查看请点击此处>> http://dacai.100xuexi.com/Ebook/175579.html

【目录】

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习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交际教学原则与任务型语言教学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教案设计与书写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外语课堂管理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语音教学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语法教学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词汇教学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听力教学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0章口语教学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1章阅读教学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2章写作教学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3章综合技能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4章语言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详解

1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5章教学评价

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详解

1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6章学习者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培养

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详解

1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7章英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7.1复习笔记

17.2课后习题详解

1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8章教材的评价与使用

18.1复习笔记

18.2课后习题详解

1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英语教学法教程》(第2版)(王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适用于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也可用于中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各类英语教师的在职培训课程。该书被很多院校指定为英语专业考研必读书和学术研究参考书。

资料来自: 达聪学习网 ( http://dacai.100xuexi.com/ )

登录达聪学习网后,搜索框输入:“  王蔷 ” 即可获得!

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梳理章节脉络,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该教材为主并结合其他教材对本章的重难点知识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中英双语对照,凸显难点要点。本书章节笔记采用了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强化对重要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收录了课文中的所有习题,并在参考教材附录的基础上对习题答案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4.精选考研真题,补充难点习题。本书精选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及相关习题,并提供答案和详解。所选真题和习题基本体现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但又不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是对教材内容极好的补充。

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习

1.1复习笔记

本章要点:

1. The way we learn languages

我们习得语言的方式

2. Views on language

语言观点

3.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结构主义语言理论

4. The functional view of language

功能主义语言理论

5. The interactional view of language

交互语言理论

6. Common views on language learning

关于语言学习的普遍观点

7. Process-oriented theories and condition-oriented theories

强调过程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强调条件的语言学习理论

8. The behaviorist theory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9. Cognitive theory

认知学习理论

10. Constructivist theory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1. Socio-constructivist theory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12. Qualities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一个好的语言老师必备的素养

13.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教师专业技能发展

本章考点:

我们如何习得语言;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功能主义语言理论;交互语言理论;关于语言学习的普遍观点;强调过程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强调条件的语言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成为一个好的语言老师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图。

本章内容索引:

Ⅰ. The way we learn languages

Ⅱ. Views on language

1.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2. The functional view of language

3. The interactional view of language

Ⅲ. Views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1. Research on language learning

2. Common views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1)Behaviorist theory

(2)Cognitive theory

(3)Constructivist theory

(4)Socio-constructivist theory

Ⅳ. Qualities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Ⅴ. Development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Ⅵ. An overview of the book

This chapter serves as an introction for setting the scene for this methodology course. It discusses issues concerning views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or learning in general with the belief that such views will affect teachers’ ways of teaching and thus learners’ ways of learning.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are also discussed in order to raise the participants’ awareness of what is required for a good English teacher.

这一章主要是介绍教学法的方法论,其中讨论的问题涉及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观点,或者一般学习及这些观点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影响,本章也讨论了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提高语言教学参与者对优秀英语教师相关要求的意识。

Ⅰ. The way we learn languages(我们习得语言的方式)

Much of human behaviour is influenced by their experiences. The way language teachers teach in the classroom is to some extent influenced by the way they learned language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大多数人类行为受过往经验的影响。语言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会受到他们语言学习方式的影响。在学习外语时尤为如此。

The challenge confronting language teaching is how teaching methodology can ensure successful learning by all the learners who have more differences than the commonality.

语言教学面临的挑战是:教学法如何才能保证不同之处多于相同之处的学习者成功习得语言。

Ⅱ. Views on language(语言理论)

【考点: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功能主义语言理论、交互语言理论的定义及具体应用】

Three views about the nature of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possible theoretical posi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language. 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views which are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reflected in current approaches to language learning.

关于语言本质的三种观点:在语言的本质上有很多潜在的语言观点,当前语言学习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三种不同观点。

1.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结构主义语言理论)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is that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tructurally related el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meaning.

结构主义语言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用于传递意义的系统,其中各因素在结构上相互联系。

(1)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system语言系统的因素

①phonological units (phonemes) 语音单位(音素)

②grammatical units (phrases, clauses, sentences) 语法单位(词组、从句、句子)

③grammatical operations (adding, shifting, joining or transforming elements) 语法操作(增添、移位、合并或改变成分)

⑸ 《绘本课程这样做》笔记

我的题目是《绘本课程这样做》。我将会从绘本课程的背景,绘本课程的设置以及绘本课程的实践三个方面来进行分享。

一、绘本课程的背景。

第一个大背景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标准里已经对阅读能力和阅读量、课外阅读量都提出了相对应的要求。那仅凭教科书提供的阅读量是有限的,仅凭老师在学校四十分钟的课堂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不足的。这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在实施建议部分课标提到教师可以适当的扩展教学内容或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那我们又应该扩展什么呢?在分级目标,我们可以看到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在教学资源里也同时提出,教师应注意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形式与过程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以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这就提醒了我们可以用图与文都讲故事的绘本。教材的语言不够鲜活,情境不够真实,而且内容少,输入少。这时候绘本却能够发挥其强项。绘本有地道的语言,有生活化的情境,还有丰富、多选择的阅读材料。其实绘本就是教材的一个非常符合的互补资源。

第二个背景是《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这本书里,王蔷老师带着她的团队,对中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理论框架作出的优化和调整。从前我们可能都以为阅读能力就是阅读素养,甚至以为阅读理解就是阅读能力。在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理论框架里,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把以前被忽略掉的一些因素也纳入了进来。就如解码能力、文化意识,更有阅读品格这个部分。什么是阅读品格、阅读习惯与阅读体验,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何提供给学生丰富的阅读体验?绘本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选择。绘本是适合零到九十九岁的读物,用图片和文字共同述说着生动有趣的故事。故事后面又有深刻的寓意和道理,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同时也是一种非常符合教育教学的优秀的资源载体。

第三个是我们学校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中华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五美六会阳光少年。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绘本创作起步比较晚,大量的经典绘本都来自国外,而正好是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绘本,他们从不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自然的各个方面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同的内容文化,表达了多元的文化,多元的情感以及多元的价值观。绘本也是国际理解教育的一种优秀的课程资源。

就是在这样三个背景下,课标,中小学生英语素养理论框架,以及我们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我们开始了绘本课程。

二、绘本课程的设置。

我们的绘本课程是怎样做的呢?这里我将从目标、特色和内容三个方面来讲。

课程的总目标是希望通过绘本课程学生能够习得自然拼读,掌握阅读策略,加深文化理解,从而提升阅读能力。采用丰富的评价机制,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以提升阅读品格,最终指向自主阅读,实现从学会如何阅读到在阅读中学习。分级目标是低年级的目标侧重于自然拼读,培养阅读兴趣。中年级侧重知识获取,丰富阅读内容。高年级侧重思维培养,加深阅读理解。

我们的课程有四大特色,第一大特色是审美教育。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五美六会的阳光少年。六会,其中一会就是审美。如何在绘本课程当中体现审美教育呢?绘本是图画书,图在绘本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形式,而且是内容,学生除了读文字还要读图。在读图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线条的虚实,线条的长短,线条的粗细,造型的不同,颜色搭配的不同,近景远景的运用,包括构图的不同等等。在学会观察图画,思考图画的过程中,其实就是打开了艺术的大门,提高了美感的体验。第二个特色是批判思维的培养。绘本课程又是如何做到培养批判思维的呢?我们知道绘本跟教材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绘本是独立成册的,能够提供完整的文本阅读体验。如果放在教材,可能就用一页纸就可以把全部内容呈现出来。但是放在绘本,有可能就是一个句子或者几个句子,就形成了一个页面,多个页面凑成了一本绘本。那在一个完整的阅读体验中,就会有翻页的过程,翻页带来停顿,这短短的停顿就会带来思考的时间。这短短的思考时间,学生会想什么?他会根据线索来推测,预测一些问题。然后他会检验上一张图的推测和预测是否正确,或者会看这张图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新的问题。诸如这类的预测、想象、提问,其实就是思批判思维的一个奠基。当然,在学完整个绘本以后,对绘本人物的评价,对绘本故事的评价,对绘本人物的分析都是批判思维的培养活动。第三个特色是学科育人。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如何从学科教学转化为学科育人,绘本课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知道绘本的主题是丰富多元的,有适合儿童的,也有适合大人的。因为它的主题可能从幼儿园故事一直到历史、地理、健康、人文,甚至是生命生死这样的一些话题都涵盖了。不仅有丰富的图面,从图画可以感知,还可以从文本去解读领悟文章的主旨和主题。而这个主旨和主题恰恰就是深刻的寓意和道理所在。育人就是这样,在文本的阅读之间,润物细无声的发生了。第四大特色是全员参与。我们这个绘本课程是自上而下全面统筹的。我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我们的课程内容分为三大块,一个是自然拼读,一个是课内精读,另外一个是课外泛读。我们都有配有课程资源。自然拼读我们选择的是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在二年级开始加入第一套英文视觉词读本。课内精读选择的是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课外泛读部分是推荐了丽声网络、万花筒、丽声英语绘本剧以及领先阅读x 计划。

三、绘本课程的实践。

我们绘本课程的实践,我将从时间安排、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来谈一谈。

时间安排上,首先是课内。课内我们是每周有一节绘本阅读课,是选择与教材的主题相关联的绘本来做绘本精读。然后是利用其他一些碎片的时间,凡是在学校老师能够接触到孩子的时间,都尽可能的创设机会。一个是课前的持续默读五分钟,还有早间的大声朗读,还有午间的安静默读。下午放学后的社团,我们也开设了戏剧社团和绘本阅读社团,都是让孩子们在不同的时间接触到不同的绘本。在课外没有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也是能够接触到绘本的。一是在我们的教室,图书角放置了大量的英文绘本,让孩子们可以在课间做同伴共读。绘本也是允许带回家,让他们回家做亲子共读。能力水平达到了的话是可以做独立阅读。

教学模式一块,非常感谢王蔷老师和她的团队给我们总结出了多种阅读策略,包括图片环游、拼图阅读、持续默读以及阅读圈。在教学模式上,我们也是参照这四种模式。

最后是我们的评价方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孩子们持续阅读,保证阅读的数量,提高阅读的质量,也是全面落实我们的课程。评价方式有很多,在这里简单的介绍我们常用的几种。一个是漂流阅读。漂流阅读三步走,首先是精选绘本,要确保人手一本绘本。接下来是让他们在阅读后做一个简单的阅读记录。大量的输入以后,是希望他们有一个输出。我们在每周的英语午读时间做读后分享。第二个是核心素养测评。核心素养测评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是一个全科活动。在英语学科,叫做绘本表演。绘本表演需要剧本。我们的剧本可能来自丽声,也有可能来自每一周的绘本阅读课的改编。第三个是绘本展能活动。我们知道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年龄的学生,他们是有不同的水平,不同的心智要求和语言学习的规律。我们给每个年级设定了不同的主题。一年级绘本故事我会讲,二年级绘本故事我来演,三年级绘本故事我推荐,四年级绘本故事我来做,五年级绘本故事我改编,六年级绘本故事我来写。第四个是绘本评价册。通过阅读评价册,我们是希望记录孩子们的阅读过程,记录他们的阅读感受。基于评价册的表现,我们设置了阅读学位的评审,分别是阅读小学士、阅读小硕士以及阅读小博士。最后是寒暑假的综合实践。我们学校的寒暑假是所有的科目一起布置寒暑假作业,语文和英语都选择了阅读书目推荐的方式。在开学后,他们的手抄报就收集起来,做成一个优秀的作品展。在开学初跟大家做一个作品分享。

以上是我们学校在绘本阅读教学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有说的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多多指正。不管怎么做,最后都是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绘本的无穷无尽的美好,让孩子们能够抵达阅读的世界,让绘本架起阅读的桥梁。

⑹ 九年级英语13单元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素养如下。
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很多英语教学专家在谈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有各自的见地。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讲堂“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与培养途径”专题讲座中提到,英语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龚亚夫还认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应改变单纯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设计多元的目标,如“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认知、个人素质培养等结合起来,体现英语教育在促进人的品格与思维发展方面的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哦

⑺ 多维阅读 中学用第几级

第13-18级,每个级别10册,建议两课时一册。
多维阅读”是一套涵盖小、初、高各学段的全新系列英语分级读物,共22级。本系列是在贯彻学科育人、落实培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精神研发而成。它由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蔷教授携手英语阅读专家JillEggleton以及国内阅读教学名师团队共同编写,融合国内英语教学改革要求与国际先进阅读理念。

⑻ 在英语 教学活动中 你是如何落实学生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注重主动学习、批判思维和迁移应用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本文基于教学案例和项目研究成果,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围绕主题意义开展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等英语学习活动,促进深度英语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目前,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在课堂中实现深度学习引起了广泛关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一系列具有综合性、关联性特点的语言学习和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推动学生对主题的深度学习(教育部,2018)。

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来说,教学方式机械陈旧、教学内容零碎分散、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以及思维缺失的现象仍然存在(周薇,2019)。因此,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活动设计,改变原来零散、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实现学生的深度英语学习,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介述深度学习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 2011 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实践,通过呈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及其研究结果阐述如何贯彻深度学习理念,开展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

什么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学习者在理解、综合、应用、评价等认知水平上所进行的学习内化行为 (陈坚林、贾振霞,2017)。因此,从布鲁姆认知领域学习目标“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六个层次来看,深度学习所对应的认知水平是“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这四个较高级的认知层次。布鲁姆的认知分类体系对于结合学科内容筛选和细化活动类别,厘清学科学习者在认知层面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也具有借鉴意义(王蔷、胡亚琳, 2017)。王蔷和胡亚琳(2017)提出,3×3 英语学科能力要素框架包括学习理解能力(A 能力)、应用实践能力(B 能力)、迁移创新能力(C 能力),其中学习理解能力包括 A1 感知注意能力、A2记忆检索能力和A3 提取概括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包括 B1 描述阐释能力、B2分析论证能力和B3整合运用能力;迁移创新能力包括C1推理判断能力、C2 创造想象能力和C3批判评价能力。因此,英语学科能力是体现学生英语深度学习的重要指标。

基于上述深度学习的概念、内涵以及英语学科能力要素框架的阐述,本研究中的深度学习指学生基于阅读语篇,通过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围绕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实现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等得以提升的学习。

案例解析

下面通过案例阐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进而实现学生对英语的深度学习。本案例材料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 Mole 10 Unit 2 My mother’s cleaning our house and sweeping away bad luck. 中的一篇阅读文章。该文为记叙文,讲述了 Li Shan 一家在春节前、除夕和春节期间举行和参加的一系列节日庆祝活动。作者Li Shan 借助三张照片,运用现在进行时,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自己家过春节的场景。文章语言简单、形象,易于理解。文章通过描述 Li Shan 家过春节的场景,引发学生思考庆祝春节的习俗活动和这些活动背后的文化意义。通过本课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春节文化的理解,最终使学生能够用英语介绍中国春节丰富的节日习俗活动及文化意义。

参与本研究的授课教师为本文作者之一 Y 老师。Y 老师是一位具有 12 年教龄的初中英语教师,在45分钟时间内主要设计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类教学活动。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

第一步: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提出大问题

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Hello, everyone. I have a piece of good news. Next month some English students will visit our school. We need some volunteers to introc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to them. We need to introce what people often do to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 and why people do these activities at Spring Festival. Do you want to be the volunteer? If you were a volunteer, what would you want to introce? Do you know more activities? Do you know why people do these activities at Spring Festival?

上面的活动设计,体现了具体情境中,实现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理念。程晓堂(2018)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核心素养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的。因此,上述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赏析,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进而为实现深度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步:概括、梳理、整合信息

首先,学生基于情境,描述图片并预测 Li Shan 家过春节的活动。目的是提取学生已知话题词汇,同时激发学生想象,激起阅读兴趣。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英语学科能力中的感知注意、记忆检索、描述阐述、创造想象等多种能力,逐步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度学习。

其次,学生阅读文章,确认猜测信息。从而使学生在确认信息的过程中,提升感知注意、记忆检索、提取概括和描述阐述等多种英语学科能力。

最后,学生再次阅读文章,通过填写表格梳理文章细节性信息。学生在梳理细节性信息的过程中,构建结构化知识,提升他们提取概括、描述阐述、分析论证和整合运用等多种英语学科能力,逐步实现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过渡,进一步内化文本信息和语言。

(二)应用实践类活动

第三步:实践并内化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首先,教师提供给学生如下语境,让学生基于新的语境,内化语言知识:Now Li Shan is in the winter camp. She wants to introce these Spring Festival activities to her new friend. If you were Li Shan, could you tell us how your family celebrates Spring Festival? First, prepare the introction by yourself. Then, share your introction with your partner. Last, show your introction in class.

上述活动从多个层面提升了学生描述阐释、分析论证及整合运用等英语学科能力。首先,通过Li Shan 的口吻向他人介绍自己家过春节的场景,可以使学生在新的情境下,内化文章中的语言。其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 Li Shan 家庆祝春节的习俗活动背后的文化意义并通过再次阅读文章和回答问题,进一步内化文本背后的文化知识。最后,学生完成拓展阅读任务。通过完成介绍春节习俗活动以及其背后文化内涵的拓展阅读任务,使学生在新的情境下,进一步内化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三)迁移创新类活动

第四步:在新的情境下,开展想象与创造,运用所学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导入如下:Now let’s go back to the volunteer work. Do you remember what we should introce to the English students? Yes. Activities and meanings. (T tells Ss the rules of the task.) First, prepare the introction by yourself. And then share your introction with your partner. Last, show your introction in class. Don’t forget to finish the evaluation form. You can start your introction with the sentences as follows:

Good morning, everyone. I am very happy to introce Spring Festival to you. Spring Festival is very important in my country. We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 in January or February… (T gives Ss 5 minutes to make them prepare and share the introction.)

学生通过拓展活动,完成教师在导入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实现课堂生成。学生同时利用课堂

⑼ 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加快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围绕如何利用英语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Core quality)的话题,正越来越受到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核心素质的培养是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一大重要目标,它倡导当代的教育不光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科学精神、科学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等核心要素的培养.而英语阅读教学又正好是当代学科教育当中非常富有特色的一个教育组成,它对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指导学生有序读文。① 按顺序看懂文章。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弄明白怎样从头说到尾,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让孩子读书时,我教会孩子用一些符号在书上圈圈画画,如:碰到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好,对于一些好词,用小圆圈圈出来,一些好的句子就用波浪线、直线画出来等,以便他们在阅读的时候留下思考的痕迹。还鼓励孩子把在课外阅读中弄懂的新词语抄下来:低年级时每天两个词语,一个佳句,随着年级的升高扩充套件到词语、句子或段落,但不强求,量力而行,以免给孩子造成压力,厌倦读书。②分步阅读,边读边想边记。遇到一篇文章先通读全文,掌握主要内容,然后分步阅读,边看边想原文说了什么人和事,懂得了什么道理,最后做以标注。 ③图文并重。在课堂教学中,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审清题目,根据题目说出在学习本课前想知道什么。低年级课外读物大都是图文结合,可坚持引导学生从看图到读文。如指导他们看封面和书名,讲讲书中可能写些什么事。图画能帮助儿童理解文字意思。因此,要求学生当众讲出主要内容。这样把听、说、写紧密结合起来,融合为一体。
(2)加强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随着阅读教材的进度,我们坚持“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学生在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读书方法,教师要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中得到运用。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不是先知先觉者,也不是知识的源泉,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不能仅仅把教师定位在“知识的占有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上,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专业知识,也包括教学艺术和手段。“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界定和“一桶水”的比喻已不符合今天的现实。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启用。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收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作,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细致独立完成

如何在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们的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很多人会回答:德、智、体全面的才是优秀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是的,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在智力、身体、情感与行为等各方面取得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肩头也同样担著培养良好素质学生的重担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能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一)选题背景1.政策需求《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就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这些都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契合,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差异,要将这些理念贯穿进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每个课程的目标,对现有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变革。2.现实意义现阶段的教学方式更多注重的是应试能力,对于国外思维、国外文化的教学较少,对于语言的输出、学习方法的培养力度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试能力强,可是却忽略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交流,以致最终学习的成果尴尬。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与现实社会是脱节的,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观的形成,也失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因此教学方式的变革尤为重要。(二) 研究意义教学方式变革是现在教育大环境下的必然,现在教育呼吁改革,尤其是课堂改革,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将教育的意义体现出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进来,这将极大的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课堂效果,提高教师本身的核心竞争力1.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且输出,能极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2.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每个国家的历史、社会、秩序、人文关系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直接决定每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学生多接触外国思维,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一门语言。3.形成优秀的文化品格,各地文化差异不同,为人处事、接待事物的方式就会有所差异,所以在小学阶段,多介绍国外文化,扩宽学生的眼界,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一门语言的理解。4.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式的培养远远比死学知识来的重要,提高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这些可能会比学校学习的知识更加实用。优秀的学习成绩应该是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下的产品,而不是应试教育枷锁下痛苦的产物。二、现阶段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英语的现状(一)学生口语能力不够在小学英语新课标中明确,强调对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培养。但是目前体制下的英语教学强调了听与写,而忽略了对口语的培养,学生对于口语交际的意识也很薄弱。殊不知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已经进行了一个梳理和整合,这是对于语言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目前英语的教学缺少口语训练的环境。语言的交际能力是在不断的运用过程中提高的,仅仅靠老师课堂上的互动是不够的,家庭、社会等环境也是很关键的。(二)忽略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每一种语言的形成都跟这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历史有关,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播依靠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了解国外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理解知识点,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与交际能力。小学生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很大程度来源于老师的教学,而且这些知识在课本上呈现的较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忽略文化的现状。(三)忽略英汉思维的差异性汉语与英语在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上是有很大差异的。最直观的一个反映就是句子的基本构造不同,汉语一般从人的角度出发,而英语的出发角度一般比较客观。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学生会用定向思维去学习知识点,这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流能力。(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中国传统教育更多的偏向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无形之中就处于被动地位了。很多学校会因为学生年龄小的缘故而不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做法是有失妥当的。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中心都应该是学生,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愿想就难以实现。三、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及方法(一)尊重语言的双向性,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因此老师特别要注意输出的过程。1.老师实用恰当的课堂用语。教师用好课堂用语,无形之中就给学创设了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何用语言进行交际、体会语言交际的趣味性和意义性,对语言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多鼓励学生开 *** 流,消除他们学习英语口语学习的胆怯情绪,帮助形成敢说、爱说的英语学习局面。尤其是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帮助建立英语交流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3.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质,让他们多看国外电影,模仿经典片段并进行交流展示。也可以给学生录音让学生听自己的发音,对比音源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增强口语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口语学习的兴趣,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口语交流的勇气。4.创设有利于口语交流的情境,延伸课堂教学。可以根据课本提供的场景,也可以设计一些比较实用的场景,让学生多接触不同场景之下,口语交流的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交流活动。激发学生交流的热情,培养学生交流的兴趣。5.在班级内可适当开展朗读、背书比赛、或者简单的演讲比赛。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预感。通过简单的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胆量。(二)将文化薰陶融入课堂教学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是学好一门外语的必要元素,了解学习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才能更好地达到国际间互相了解和资讯交流的目的。1.从细节出发,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文化的差异。如国外的聊天习惯性谈论天气而不谈论年级或者吃饭与否。以及称赞、道歉、感谢的方式,让学生在切实的知识点对国外文化有更进一步的理解。2.对比国内外的节假日学习不同的国外文化。由于跟生活的贴近度,学生对这个话题有很浓厚的兴趣,比如国外特有的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都是非常好的文化素材,对此进行适当的补充扩充套件,能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外文化。3.利用好课本的阅读写作章节以及故事章节。这些章节设计国内外文化差异的很多,学生在对本单元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学习这些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三)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在当下的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极其重要,即在使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时,第一思维是用英语,而并非先用母语理解再进行思维的转化。1.利用课相关图片,创设语言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对图片兴趣要远高于文字的兴趣。从这个现状出发,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可以增加看图说话的环节,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描绘自己看到的图片,不管最终描述的正确与否这都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强化英语思维。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听、读能力的训练,输入越多,越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对语言掌握就越全面,运用也会自然而然顺畅很多。在听的方面,除用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外,课堂上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进行模仿,小学上能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多进行这项工作能能够对培养语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小学生英语的知识面较窄,思维转化较困难的情况下,问题的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要够精细。同时在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进行思考,这样也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思维的创造性充分展现。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比赛心理,充分挖掘我们的英语教材,扩充套件教材内容,细化活动步骤,在不同阶段丢掷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听取他们的思维成果。同时给机会让学生提问题,不管是什么角度什么方向,只要源于实际都应给予肯定。提出问题之后大家一起商议解决,只要是正确的解决思路都应该充分展示,这样才能不断激发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做好课堂“导”环节。由于小学学习英语的特性,自学的难度较大,这就需要老师设计好汇入环节,汇入的节奏要把控好,层层递进,在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将难度大的新知障碍解决,这不仅能降低自学的难度,也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2.立足自主学习的起点。根据小学生自身特点,自主学习宜限定时间、给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问题的设定难易适中。设定的问题不宜过于简单,太容易得到答案的问题容易会让大多数 学生无法从学习中体会满足感,反而降低了学习的兴趣。设定的问题不宜太复杂,百思不得其解会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自主地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自己班上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群体的学生提出有阶梯意义的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3.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教师的态度要以激励为主。我们作为教师要知道,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是独一无二,这才是思维的独特性,也是思维能有创造性的先天条件。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热情地鼓励进行思考,学生才能放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一一呈现出来,才能更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习的自信心。4.设定科学的自主学习奖评机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建立起一套有效、长效、高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需要。运用科学的奖评机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能够极大的激励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注意的问题(一)遵循小学生教育教学规律小学生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只有顺应其发展,潜能才能得以挖掘。《学记》中记载过:“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因此顺应规律的发展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学生的发展亦是如此,如果违背了学生的发展其教学效果只会浮在表面,而没有看到根源,必定不能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教师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一个个体发展都有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作为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充分的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这样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才是有利的。(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每一个地方的情况不一致,很多教法、模式适应一个地区的学生却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地区的学生,老师在设计教育教学方法和进行课堂改革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贴合实际的才是最实用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健康心理,从而促进个性日益完善的教育。当今学生中有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教育应从过去单一技能的培养改变为综合素质的培养。美术教育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肩负著以独特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任务。作为一名小学的美术教师,如果要成功地把美术课上成博得学生们喜爱的课,教师就要优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因此,我在课堂中尝试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我们都知道每一个群体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轻易碰伤他们脆弱的心灵。
1、利用美术的学科特性,与学生从心底里坦诚地沟通情感,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表达。
美术,是一种表达,是一种沟通,在创作者和观众之间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从而引起共鸣。通过美术教学过程和学生坦诚地进行情感的沟通。让他们在作品中自由地宣泄情感,不要在作品内容和形式上过多地去束缚和限制他们。比如,同样的风景,在某同学的画中体现出来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但在另一个同学眼里,则有可能是乌云密布,荒凉一片。这样,让他们把平日里所不能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都在美术作品中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可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学生的负面消极的不良情绪,使学生乐于学习。
2、结合美术科特点,发挥其特殊优势,发展学生的智力,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兴趣而言,有的喜欢体育,有的爱好音乐,有的迷恋美术,有的倾心文学;所以要承认和尊重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些学生的成绩不好,就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批评、指责和埋怨,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心里找不到一个平衡点,就会在负面爆发,引起学习差、纪律差、思想道德败坏,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越来越多“问题学生”的产生,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要低估了孩子们(特别是成绩不太好的孩子)的其他方面所潜在的创造力,有这样一则事例:有一个男孩,成绩很差,没有任何特长,是个典型的后进生。老师了解情况后并没有把他视为后进生,而是千方百计找出这个孩子的优点,帮助他找回失去以久的自尊。有一天,这个男孩随手画起来,被老师看见,老师马上对他的画大加赞赏(其实那只是男孩随手涂鸦),并帮助他修改,还推荐给当地的一家小报。男孩受到了鼓励,从此画画更加用心,后来终于成为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正是因为老师发掘了这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适时加以鼓励,才使这个被视为后进生的孩子,扬起上进的风帆。所以,鼓励学生尽可能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正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未必就要在文化学科不见起色的成绩上去耗尽他们的精力,去伤害他们的自尊。
二、通过美术教育,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自信心对每个人的终身发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自信心可以帮助一个人逐渐建立人格魅力,拥有健康人生,走向成功。尊重他,就等于送给了他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使他自尊、自信、自强,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肯定他,使他对未来更有信心,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心理动力。
1、在教学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
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又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多赞扬鼓励学生,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在教学中多加强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你真棒!”“你画的真好!”“没问题,你肯定行!”。并同时和学生建立多些联络:如和孩子们交流时距离上稍微靠近些;或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用平缓的声音、和蔼的表情提醒孩子们慢慢来,别着急,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2、教学的内容多选择孩子们熟悉或喜欢的,特别要注意形式和方法应适合孩子们各阶段的智力发展和能力表现,避免孩子觉得太难,没有信心。
比如,他们刚接触一个较没把握的课题会觉得很紧张、无助、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怎样画”和“老师,你帮帮我”等一些语言是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或者会在作画中出现用线断续、画面简单,形象小、涂色轻等问题。如果在课堂上接受到了这些资讯就要及时调整课题的难易度了。一般在新课题开始时多用简笔画先练习造型、或采用一些能够落笔大胆、肯定、表现粗犷风格的工具,让孩子使用自己的线和颜色。作业要分步完成,要求别太高。尽量给他们轻松愉快的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热点内容
暑假去哪儿小作文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3 19:06:09 浏览:205
妈妈是什么工作英语作文怎么写 发布:2025-09-13 19:06:02 浏览:104
怎么赞美的英语作文 发布:2025-09-13 18:51:57 浏览:175
表达关心的作文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3 18:48:34 浏览:63
考研英语一作文没背怎么办 发布:2025-09-13 18:47:57 浏览:269
关于这个的英语作文两篇怎么写 发布:2025-09-13 18:33:28 浏览:39
怎么评论一篇作文英语作文 发布:2025-09-13 18:20:02 浏览:981
那一用英语怎么写作文 发布:2025-09-13 18:19:46 浏览:355
五上英语跟上兔子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3 18:19:03 浏览:480
不开心翻译成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3 18:16:48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