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拓展阅读
A. 小学英语教材中语篇阅读有几种类型
语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和目标。词汇教学应当花费少量时间,选择最佳技法、力争达到较好效果,词汇教学要服从和服务于语篇教学,英语语篇按文体分为记叙文,描述文、政论文、释义文等。这些文体又分别应用于新闻报道、广告、法律、文书、学术论文等。因此,阅读文语篇教学,根据文体特点来组织、设计教学,优化教学方案,是较好的切入口。目前文献中常见的三种阅读理论模式,是从上至下模式、反应——补偿模式。这种模式和框架显得太宽泛,不易在教学中把握,笔者在教学中将上述模式灵活运用,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文体特点,以及"文化"内涵,进行了几种教学法的探索,效果良好。语篇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则在于阅读文教学应是课内外创设条件,让学生自我进行语言习得,和教师主导有机结合,而非传统的紧扣教材教什么内容的问题,阅读文中创设条件主要应是课堂训练要有信息差,训练要准确,又要流畅,难易适度,由易到难激发兴趣;制造让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而非每错必纠。 (一)速记教学法:抓细节,深入理解全文内容。阅读SBI(上)Lesson2 语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和目标。词汇教学应当花费少量时间,选择最佳技法、力争达到较好效果,词汇教学要服从和服务于语篇教学,英语语篇按文体分为记叙文描述文,政论文,释义文等。这些文体又分别应用于新闻报道、广告、法律、文书、学术论文等。因此,阅读文语篇教学,根据文体特点来组织、设计教学,优化教学方案,是较好的切入口。目前文献中常见的三种阅读理论模式,是从上至下模式、反应——补偿模式。这种模式和框架显得太宽泛,不易在教学中把握,笔者在教学中将上述模式灵活运用,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文体特点,以及"文化"内涵,进行了几种教学法的探索,效果良好。语篇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则在于阅读文教学应是课内外创设条件,让学生自我进行语言习得,和教师主导有机结合,而非传统的紧扣教材教什么内容的问题,阅读文中创设条件主要应是课堂训练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gap消除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不确定性);训练要准确,又要流畅,难易适度,由易到难激发兴趣;制造让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而非每错必纠。(二)整体教学法:文章的主旨大意就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文章的教材、取材都依据文章中心。因此,我们可以抓中心、析标题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纵观全文结构和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发散,真正在阅读教学中既能放开又能收笼,既抓大又放小。(三)速记教学法:抓细节,深入理解全文内容。(四)背景知识介绍法:新教材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反映了英语国家历史和地理、风土人情、名人传记、新闻出版、体态语言、戏剧、文学、音乐、卫生、禁烟、自然灾害、环境保护、航天技术、残疾人事业、集邮爱好、体育运动、计算机、食物、文物、货币、国际大型会议简况、妇女、儿童、黑人问题。题材的广泛性延展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利用背景知识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文的梗概,而且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因素,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提高文化素养。教材中的选材体现了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背景知识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材料的领悟,从而有益于启迪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激发起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感。背景知识是英语文化的部分。挖掘英语文化,并将这种文化融入到外语教学中,是将英语作为一门活脱脱的语言进行教学的体现。如果老师的视野局限于课堂和教材,必然与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开放性、形成强烈的矛盾,因此,囿于教材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思想,其前景是黯淡的。“英语并不是一种自我封闭的文化实体而一定要学生去适应它,不同的文化背景者讲英语会有不同的文化感受和内心体验。因此,外语教学不是要消除或模糊中英语言文化的边界而是要挖掘边界并使它更加清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laireKramsch)。"介绍背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会更加明确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真正让学生逐渐摆脱汉语思维的习惯,达到基本上能自由灵活地阅读和使用英语。作为学生的泛读材料,提倡泛读,无益于是一种可贵的借鉴。(五)段落提问教学法:这是将整体教学法细化到段落和章节中。(六)讨论教学法:运用讨论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疑并正确引导,让学生分成组块,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把握观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及自由、大胆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又把教学放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创设交际表达的情景,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七)翻译法和结构分析法。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知识层次有限,语言表达仍未成熟,书面语言的运用有待加强。将翻译法和结构分析法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翻译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翻译技巧是关键。事实上,在研究生考试中,专设阅读语篇翻译题,这应该是一种正确的导向,翻译是一门艺术,更能充分体现学生水平和综合素养。当然,在英语学习初级阶段,英语教学应尽可能少用翻译法。对于结构复杂、辩析生词、难度大的应适当翻译。在英语中正确使用翻译法,有助于学生感悟汉语和英语的韵味。(八)异译法:将复杂的英语句子用简单英语异译,让学生明白新句的内涵,这种方法应大量使用到教学中。阅读文教学中的许多相关问题在教学中亦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阅读文教学侧重于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但我们并不能排斥分析难句、解析新语法现象、精练语法知识和语言点,并不排斥略读,扫读,或跳读,细读、精读,总结单元和篇章、惯用法、成语、习语、口语表达法等常规教学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阅读教学需要加强学生听、读课文、培养其语感,并且根据精读材料,用自己所学的英语语言,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笔者认为阅读文同样可改定、设计为改错题、完形填空题、单词拼写题、指代关系题、难句含义选择题,运用多种方式,强化学生对语言点的发现、理解、判断、纠错的能力,进而培养其对词法、句法及语篇结构中的行文逻辑等方面的运用能力。
B. 如何有效的进行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语篇阅读教学着眼于文章的全文,将英语教学中的三大要素,即语音、词汇和语法巧妙而真实地融为一体,对课文进行整体教学,培养学生从整体理解课文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进行上下段落之间、句子之间有联系的分析和学习.保证有效的英语语篇教学,是提高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下文笔者以译林出版社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 The seasons 一课为例,介绍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
1.背景烘托,构建语篇整体概念
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须具备的材料,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阅读理解障碍.因此,语篇教学中,首先需要根据语篇的内容设置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或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营造良好的气氛,促进学生构建语篇的整体概念,使得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语篇环境.这样做还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比如,在教授Unit 5 The seasons 一课时,教师可以呈现漂亮的四季变化图片,并复习四季的词汇.学生根据这些图片和词汇可以预测语篇的内容,并通过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全文,使学生迅速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帮助他们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问题引领,贯穿教学
在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就语篇内容精心
设计问题,并通过这些贯穿语篇主线的问题,指导学生了解语篇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掌握教学重点.同时,通过及时地设问还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初步建立全文语义图像,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问题要针对语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理清语篇脉络和层次,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领下整体把握语篇;二是问题所用的句型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有一定的坡度,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景设置,分层进行语篇阅读分析
语篇阅读分析的重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熟悉每个语段的重要语句,掌握语段所提供的信息;二是分析文章遣词造句的特点,包括语句之间、上下语段之间的衔接和呼应,连句成篇的语法手段,转折、因果、列举等连句手段在表达语篇逻辑联系中的应用方法等;三是引导学生归纳全文的主题,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对应于上述三方面的语篇阅读分析,可以结合语篇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游戏、对话、小组讨论等形式,创设情景,让学生结合已学的内容,运用课文中的重点短语、句子进行交流.
在Unit 5 The seasons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了解了四个季节以后,教师可以通过观看生活片Life in the USA,发挥原版录音的优势,创设多元的语言输入输出,使学生多维度地感知美国四季的变化,多层次地习得语言.
4.注重朗读,综合训练听、说、读、写能力
在所有的语言技能中,阅读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他们不用老师的帮助就能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中进步作为高年级的学生,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既是新课标二级、三级目标中所要求达到的基本素养,又是学生后续学习之所需.教材中的语篇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好材料,教师给予适当的阅读指导和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抓住有用信息.当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这些问题时,也就读懂了文章.再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但语篇阅读不能停留于此,还要加强朗读指导训练,引导学生跟读模仿录音,分角色朗读,开展朗读比赛、分角色表演等,使每个学生会读,爱读,并能读出语感,在朗读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5.课外拓展,享受英语阅读的快乐
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相关知识,读懂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对语篇阅读产生兴趣,在阅读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能力,享受阅读快乐.因此,单单靠教材语篇的阅读是不能满足学生的,会限制了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发展.
将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使语篇阅读延伸到课后.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语篇内容,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并利用好已订阅的英语报刊,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或通过介绍相关的英语故事网站,让学生在网上阅读英语小故事.另外,可指导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鼓励定时定量阅读,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汇报,让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中积累知识,丰富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语篇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好材料,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选择素材,把握素材,处理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体验,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局面.
C.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一、语篇意识要贯穿始终
现如今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把语篇教学只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的一种形式,体现为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词汇、语法为主线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语篇所带来的信息和它所具有的内涵,对语法等一些语言点则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死抠讲解,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规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单调、枯燥、乏味,而且听说读写的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这归根结底在老师没有语篇意识.在语篇教学时教师应具有语篇意识,把语篇材料当做一个整体来教学.对话教学中,正确使用标题和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对话;故事教学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词组、句型、语法知识渗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二、教学方法要整合巧妙
语篇的内容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但作为单元教学的一部分,它又与单词教学,句型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材间的联系,语篇可结合字词或句型,合理整合后再进行教学.除教学内容的整合外,根据每个语篇自身的特点,避免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可选取几种教学方法,适当调整,进行有效整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只有将单词教学和句型教学融入语篇教学中,语篇的整体性才能得到体现.
语篇教学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学生在比较真是的语言情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那么我们如何来进行尝试语篇教学呢?下面通过举例和引用来阐述一下自己的几个观点,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一、巧妙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际教学的前奏,起着引子的作用.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可以起到抓住学生、控制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 在进行语篇教学时,我们可以设置和所学语篇相似的语境,出现问题,请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通过阅读解决问题的兴趣.例如我在教授NSE Book5 Mole 5 Unit1 There are enough时,我带了45根铅笔到教室,告诉同学们I will give everyone a pencil. Are there enough pencils? 通过创设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对分铅笔这个情境有了初步了解,并想知道Are there enough pencils? 有了想要学习和阅读的兴趣.这个阶段,老师也可以创设语境去教学文本中新的短语或句子,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难点并掌握重要词汇.例如在这课中,老师就可以在分铅笔的过程中教授There are enough pencils. / There aren’t enough pencils 这两个主要句型和everyone 这样的单词.
二、整体感知, 获取语篇信息
语篇教学中有一种方法叫做“三读法”:即pre-reading , while-reading and post-reading.也可谓之“读前、读中和读后”.整体感知阶段的是语篇教学的准备阶段,也就是读前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文本材料,整体呈现课文,切记不要把课文分解为若干部分,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并能结合标题,插图理解语篇,回答简单的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听力先行,通过听来初步感知和理解语篇.例如在教授NSE Book5 Mole6 Unit1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时, 我请学生先看标题和图片.并学生:Do you know who can play football well?”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初步感知并获取语篇信息.
三、听读结合,培养阅读技巧
学生初步感知语篇后,教师可以将语篇分段,引领学生采用一些有用的阅读方法去理解语篇,获取具体信息.因为现阶段,学生识读单词的能力不足,还不能做到自主阅读,教师可以采取听读结合,让学生边听边阅读,降低难度.但教师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细化阅读要求.许多学生拿到文章就开始从头读到尾,读完也不知道文章讲了什么,教师应该在读前,读中,读后都要有具体的要求,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具化目标才能更有效.在阅读完成后,要有相对应的练习来进行反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练习设计时要注重针对性,要将最关键的内容呈现到学生面前,让其进行思维、判断.完成这些练习也就等于掌握了文章的大意和精髓.例如在教授NSE Book5 Mole4 Unit1 It’s mine. 时,我设置了几个任务:
1. Whose T-shirt is it?
2. Underline mine, yours, his, hers.
3. Did Ms Smart wash Lingling’s T-shirt?通过这样层层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拓展延伸,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的最后一个环节:Post-reading.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与新知联系起来,整合知识与技能,进行语言形式的基本训练和综合语言能力的训练.这时候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如复述练习或仿写等活动来进行巩固操练,也可以推荐阅读,课外拓展.因为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相关知识,读懂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对语篇阅读产生兴趣,实践语篇阅读,在阅读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能力,享受阅读快乐.教师可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阅读,或可指导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鼓励定时定量阅读,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汇报.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英语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有层次的,有目的地慢慢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如:查字典,找原句,划关键词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兴趣逐步变成习惯.比如:每堂课前3到5分钟的由学生准备的自己喜爱的小语篇朗读;英语报刊阅读;阅读之星评比等等.
语篇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正确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对具体语境中的生词词义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篇文本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话语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话语表达内容和方式.因此,我们有关语篇教学的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D. 如何进行小学生英语语篇的学习目标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本义是指应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最大的目标,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意义上理解“学是为了不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交际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而阅读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兴趣,开阔视野,吸取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的能力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有助于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学习策略进行指导,为今后更好的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一、组织阅读活动的策略(一)阅读前——朗读拓展促阅读很多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障碍。因此,应在学生阅读前,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创造足够多的机会朗读语篇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即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作铺垫.(二)阅读中——阅读过程技巧与方法的调控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因此,我觉得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2.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3.逐步渗透难点词、短语4.感知——理解——运用5.整体理解(三)阅读后——语篇的有效延伸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实践经验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1.选择课堂教学的拓展语篇2.选择生活化的拓展语篇3.带着任务阅读4.阅读结果的反馈总之,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技能,高效的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策略,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E.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论文
如何搞好小学语篇教学,让学生在语篇学习中获得英语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呢?下面是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论文,欢迎阅读。
语篇(discourse)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时离不开语篇教学。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小学生语篇意识和语篇能力是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重要目标。谈到语篇教学,自然离不开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这三个环节,牢牢把握好这三个环节的教学是搞好语篇教学的关键,也是小学英语教学成败之所在。那么,如何搞好小学语篇教学,让学生在语篇学习中获得英语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呢?笔者认为从语篇学习的三个关键环节入手,仍然是搞好语篇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Pre-Reading准确定位,制定教学任务
在语篇教学中,如果阅读前对整个语篇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任务要求,没有一个具体的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就不知道为什么而教,学生也不明白为什么而学,教学的秩序就会混乱,教学效益就无从谈起。在Pre-Reading明确教学要求,制定教学任务就显得特别重要了。那么,Pre-reading的关注点究竟应该怎样定位才能为进入语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呢?笔者认为,设计与语篇主体有关的探索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篇内容,帮助学生扫除影响理解语篇和语言输出的部分障碍,这样,既能有效防止在语篇学习之前将所有新知识点都教给学生,又能为顺利阅读做好合理铺垫,让学生准备充分,目标明确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1.在Pre-Reading学生作好充分的预习,了解本节语篇学习的.任务
预习是学好语篇的重要保证,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语篇之前获得语篇信息,了解语篇学习内容,探索语篇目标、任务和对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的要求。在Pre-Reading教师要布置预测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预习,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这也是语篇教学的有效导入方式之一,旨在通过让学生完成探索任务,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语篇内容之间建立连接,从而对语篇主题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为进入语篇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2.在Pre-Reading根据语篇儿歌和插图内容,教师布置活动任务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语篇教学内容不是太多,但比较直观和有趣,在每个单元阅读后都有与语篇主题内容相关的儿歌和大量的文本插图,这些都为语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在语篇阅读前布置活动任务,利用儿歌和文本插图形象地展现语篇内容,揭示语篇中心,让学生对语篇内容和主题展开联想并建立初步认识,为语篇阅读奠定基础。
二、While-Reading创设语境,让学生深入语篇内容
While-Reading是英语语篇教学的关键环节,师生只有在While-Reading这个环节里才能真正进入语篇中去,领略语篇带来的阅读刺激,在这个环节中,英语教师应将关注点放在创设语境上,帮助学生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换。这是语篇教学的精髓所在,但整体教学又不能忽视局部,需要在Pre-Reading避免重语句忽视整体亦或过度重视整体的问题。基于此,While-Reading的教学应当在Pre-Reading的基础上采取由泛读再到精读的情景教学模式。
1.创设语篇情景,增加阅读效益
语篇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有出声读,有默读,有精读,有泛读。在泛读中复现语篇环境,让语篇教学变得直观而生动,有利于小学生对语篇主题思想的把握,有利于小学生英语效益的提升。尽管经过Pre-reading预习环节的铺垫,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语篇的主题,学习任务和目标,降低了语篇阅读的难度,但是仍然有新的句式是学生语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而如果采取读读停停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学习新句式,不仅枯燥乏味,而且破坏了语篇的整体性,这就需要再置情境来突破,进而做到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设计有层次性的情景问题,帮助学生在泛读中步步深入,教师可以按如下三个层次引领学生泛读。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听课文对话,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进入对话语境;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集体阅读课文,找到答案,再现对话情景;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直观情景中切实体会如何运用语篇的重点语句,使其能够真正掌握某句式的用法并加深记忆。
2.在精读中模拟对话情景
语篇学习的重点是了解语言规律,学习语言运用,学会语言交际。在语篇教学中创设模拟情景就是让学生掌握直观情景中重要句式后,模拟与语篇主题相关的交际情景,模拟情景对话,让学生在情景扮演中定位自己的语言感觉和语言角色,进而锻炼学生自主运用句式的实践能力。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或模型、多媒体、自制教具等素材进行情景创建,让学生能够在模拟情境中增加语篇重点句式的应用训练,使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在While-Reading实施情景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实际、实用并与课文有关的情景能够有效提升语篇教学的质量,在整体方面,既能够让学生明白在何种语境中可以运用此种提问句式,在局部方面,又能够让学生知道在此种语境下如何运用学到的生词以及新句型回答问题,进行沟通。
三、Post-Reading学有所获,学会活学活用
语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灵活运用语言,小学生英语口语运用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练习,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因而有效的语篇教学还应当在Post-Reading广泛开展综合实践,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与新知联系起来,整合知识与技能,进行语言形式的基本训练和综合语言能力训练。英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如retell the text,complete the text等活动来进行巩固操练,也可以推荐阅读,课外拓展。为了将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使语篇阅读延伸到课后,教师可根据教材中语篇内容,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并利用好已订阅的英语报刊,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拓宽小学生语言阅读空间,提升小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生语篇教学中,要关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和实施工作,这样,小学英语教学便能取得丰富的教学成果。
;F. 小学英语语篇阅读课堂教学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呢每个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三个阶段:阅读前、中、后。
1、阅读前:铺垫知识 介绍背景
达成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与回文本相关的知识、文化答背景,预测文本内容。
2、阅读中:任务驱动 理解文本
达成目标: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文本,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技能。
3、阅读后:拓展运用,提升能力。
达成目标:设计多种形式的综合语言运用实践活动进行拓展并适时渗透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G. 小学英语阅读课程方案
小学英语阅读课程方案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阅读的课程方案吧!
1、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入话题
小学英语在中高年级课本中已经出现了Let’s read,story time、绕口令等阅读材料,同时所列功能项目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内容,突出了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经历相联系。课文基本上是以单词、对话、阅读的形式编排的,一课一个专题,图文并茂,即围绕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某个熟悉话题展开,提供相关画面。教材的这种编写特点也决定了小学阅读教学要求突出“用”字,要让学生学习、理解与传递必要的信息。
2、 层层推进,逐步操练
在小学阶段,我们强调教师抓住小学英语教学的三个要点:兴趣+情景+活动,采用诸如Look and Say这一类的方法,借助图片、录像或假设的情景,让学生对语言的的感知,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欲望
再通过一个Let’s be a painter.的教学活动,即让学生留在脑中最深刻的一次假期通过画笔画下来并进行讨论。并记录下来在小组之间进行传阅。既实现训练任务向实践型任务的过渡,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又解决了阅读材料少的问题。让学生轻松地在同学之间找到了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同时也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视听着手,解决问题
以问题推动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感知整体的阅读材料。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课文图片,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就这样,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即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
但是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要尽量做到:
a.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下,换不同的角度提问。
b.提问设计须有“度”,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利用有关提示引导,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c.提问设计应“巧”
4、过程指导,适当调控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并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阅读,大部分学生要靠老师正确的指导,而阅读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为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具体有:
a.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
b.培养学生根据意群认读的习惯c.培养学生猜词的习惯,最终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
5、渗透异国文化,拓展阅读空间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因此通过文化背景的渗透来培养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真正学好、用好英语,“流”向课外。
在My holiday的教学中我也积极地渗透西方节日及文化。如Christmas,Thanksgiving Day,等等,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搜寻更多的相关信息。这样,让学生在主动,有兴趣的条件下自主地拓展了课外阅读的空间。
6、要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具体做法:
(1)可开辟一个课室,里面摆设着各种儿童英语读物,这些读物生动有趣,语言地道,丰富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源。
(2)网上阅读: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借助这一优势,我们可以把网上阅读作为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形式之一。同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优势,建立英语学习资料库,为学生提供个别化阅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调看有关材料,以便让学生自我拓展阅读的空间。
7、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阅读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教育。
拓展阅读: 小学英语阅读活动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要适应社会、时代的需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学校发展的眼光对待英语教学。
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然而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感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和使用语言的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课外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还有,阅读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然而现行的小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外阅读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总体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三、阅读目的
1.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进一步提高英语的阅读水平和范围,让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2.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激发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英语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
3.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惯用语并增加学习兴趣,拓宽眼界,增长知识。
4.通过英语课外阅读,丰富英语涵养,提升英语能力,挖掘英语潜力,借助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全面展示学生的英语阅读成果,建立自信、激发动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四、阅读对象:三到五年级的学生。
1.注重单词词组的积累,让学生自备一本专用记录本,记下所学的单词,词组或小语法等,以便经常翻阅,复习,防止遗忘。
2.在各个班级制定英语角,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英语小报。
五、具体目标
一级(三年级):
1.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2.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
二级(五年级):
1.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阅读速度有所提高,能够根据阅读材料的相关内容,回答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六、方法指导
1、首先,提供语言感受,重视输入。
对于首先呈现的故事素材,教学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感受语言的机会。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上的故事连环画,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动态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表演和体态语言等多种输入方式,使得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用耳、用脑等来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内容。与此同时学生会积极地接收各种信息、发现事实、发现问题,如生疏的词语,进而逐步形成通过整体接受事实、领会故事概要的能力;根据感受到的相关信息猜测、推测生疏词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积极思索发现等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2、其次,要紧扣故事素材,强调理解。
理解过程采取由表及里、从易到难的方式,要有层次性。例如:可以先引导学生看故事的插图和故事的标题,要求他们能预测故事的大意;再让学生看图听录音或教师表演,要求他们能弄清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边看边分节听故事的录音,要求他们能选择判断哪幅图表现这段录音的情节;最后组织学生看图整体听故事录音,要求他们能回答有关理解性问题等等。分层次理解故事的方式或活动力求多样,另外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评价,这样有助于树立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故事教学中导入语言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
故事中肯定会有些新的词语和句型结构,要根据实际把握时机在恰当层次的理解活动中采用直接式或间接式,集中方式或分散方式,甚至以直接翻译的方式自然巧妙地导入。但是在教学时要讲究分寸,在理解过程中这些语言现象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故事更准确全面的理解,绝不可为单纯去教词汇句型而造成对故事理解活动的干扰或终止。当然可以有意识地采取板书、出示卡片等方式强调新的词语和结构,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这些目标语言点的进一步学习和操练,可以在后面有所设计和安排。学生在故事理解过程中对这些新语言现象的初步感受,又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操练、掌握和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结构作好铺垫。
3、最后,还要注重模仿表演,强化体验。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英语学习中,还是应该注重模仿。所谓模仿并不是机械地跟读。学生的模仿活动一定是在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之后。没有理解的跟读活动是毫无意义的。模仿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用准确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说英语。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跟着录音机进行模仿。表演是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group work等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的初步体验。心理学认为,带有情感、伴随动作表演故事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内化,进而能促
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这一点在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很好的印证。当然,对于程度好的学生还可尝试让他们创造性地对故事进行改编并表演,以第三者的身份用陈述的方式介绍故事的内容等等,逐步培养他们高层次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七、保障措施
1、创设阅读氛围
建立班级英语角及其它学习阵地。可以向学生征集英语方面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将书带到教室,方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充分利用教室内外的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阵地展示经典佳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营造诵读的氛围。
2、指导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制订课外读书计划,指导课外读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对不喜欢读书的学生,要特别关注,经常引导、鼓励、熏陶、点拨。
教师自身也要以身作则,不仅对“必读书”要熟悉,还要拓展阅读面,多读书,好读书。
3、保证阅读时间
4、开展课外阅读专项活动
(1)利用英语课的free talk 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故事。
(2)开展课外阅读手抄报比赛、连环画比赛、讲故事、演短剧、阅读竞赛等多种活动。
(3)定期评出“故事大王”、“小翻译家”,并且给予少量的物质奖励,如课外阅读材料。
(4)发动学生搜集英语故事,定期进行阅读推荐会。
;H.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的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芮志佳
内容摘要: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现状着手分析,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倡导用足教材,用好教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外延伸,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整合、训练
引言: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阅读能力是英语自学能力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手段。因此教师在学生开始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就应注重对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阅读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可以训练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大量机会和条件,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整体语言素质。
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课文基本上是以对话的形式编排的,一课一个专题,每单元由对话、词汇、句型、看图或短文阅读、语音、歌谣等各部分组成。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过分注重字、词、句的训练,语法知识的讲解,往往会将各部分内容割裂开。课文内容的学习比较浅显,局限于回答几个问题,分角色朗读或表演。长此以往,影响了学生对完整语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是《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学习策略的目标描述。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适度深化课文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可以概括为:1、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2、获取更多的信息,拓宽视野,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实践证明,适量的拓展性阅读有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但阅读时要避免出现三种错误:(1)逐字逐句的阅读,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方式,不但大大减慢阅读的速度,而且使整体理解变得更加困难;(2)过分重视细节,而忽略对阅读材料整体的理解。(3)忽视培养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有助于增强阅读的意识。
根据平时的教学感悟和体会,我对小学英语阅读训练总结了如下方法:
一、有效整合教材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语言材料训练阅读
教师需要对教材全面了解,根据课文特点巧妙安排。有些课文是词句结合进行教学,有些是句型和语篇结合,有些还可将词汇直接与语篇结合。如《牛津小学英语》5bunit8 at the weekends是一篇谈论周末活动的课文,但词汇却是介绍各种昆虫,词汇和句型之间无必然联系。此时,教师可将词汇与e部分有关昆虫的短文相结合,围绕单词展开讨论各种昆虫的外部特征、习性等,然后再去理解短文,学生的认知过程充满了感受。最后要求学生说说my favorite insect, 语言的输出自然而达意。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安排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而且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有趣。除此以外,教材配套练习还提供了丰富的听力素材,教师往往在处理完听力练习后便弃之一边。其实可将其中的短文整理成阅读材料供学生使用,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会更为深刻。
除充分利用教材,还可选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但选择时需注意材料要有趣味性,符合儿童心理特点;难度要适宜,内容尽量与教材匹配。这样既便于学生巩固课本知识,又能适度拓展英语的知识面,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体会英语文字美
1.让学生在欣赏中阅读,在阅读中感悟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考虑到小学生有着好奇、爱思考的特点,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声、色、画等多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在欣赏美的画面的同时,感受美的形象,激发他们的阅读愿望。
我曾听过一堂六年级<a monkey and gloves>的阅读课,无论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是执教老师的讲述,都紧紧抓住了文中那只猴子的心理变化。从猴子看见人们戴手套时表现出的十分好奇(curious),自己买了新手套的极度兴奋(excited),向同伴展示却不被认可的异常愤怒(angry),到最后猴子因戴手套爬树而摔断腿的悲伤(sad)。一环扣一环,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学生们随着故事的发展,时而兴奋,时而愤怒,时而悲伤,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中,不仅读懂了故事,也理解一个深刻的生活哲理,即“the fittest is the best.”(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了语言知识,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2.让学生在活动中阅读,在阅读中互动
牛津小学英语的每个单元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图文并茂,有的是幽默小故事,有的是风趣小对话,也有的是知识性的小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感悟和表现。6a unit 1 <public signs>e部分是一个由“公共标志”引出的幽默故事。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对其中的重点词句作讲解和朗读指导,然后我让学生扮作mr smith,用自己的语言来表演这个故事,看谁说得最生动,最有趣。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番场景,一位男生走上前来:last sunday, i was taking a walk in the park.(他闲庭信步,非常惬意) suddenly, i saw something on the grass. it’s a ten-yuan note.(忽然神色凝重,两眼直直地看着前方)i looked around.(东张西望,一副心虚的模样)i quickly walked to the note and picked it up.(迅速走过去,捡起纸币藏在口袋里)一连串有趣的动作,诙谐的话语引来了阵阵掌声和笑声,学生们跃跃欲试,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这样的阅读活动,焕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加强读后检测,采用多种阅读训练方式
1.听力与阅读训练相结合
教师可借助文本主题图画、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呈现对话内容,使学生对语言背景有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看图,带着问题听录音,发展听力理解的水平和能力,并对全文大意有整体的把握;阅读短文后,以排序、选择、判断、连线等检测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这种听读结合,多种感官参与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2.口语与阅读训练相结合。
通过多层次、多梯度读的操练和师生、生生互动问答、对话,引导学生多开口、多表达,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这种训练方式还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所读内容,或根据文章内容自编对话,然后开展对话练习,甚至是情景剧表演。这样做,既训练了朗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又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书写与阅读训练相结合。
“以问题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一条准则。采用此种方式,根据短文回答问题不仅仅停留在口头,把答案写下来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语法规范训练。还可通过完成填空、填表、画简图等稍为复杂的任务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篇内容。对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要求他们根据范文仿写短文,根据一定的句法和语言规则进行再创造,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三种方法并不对立,可根据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选择一种或多种训练方式。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阅读反馈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给予适时指导与调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习惯和策略。
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课内外教学的统一。
课堂固然是教学的主阵地,但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校园里的设施为学生提供英语课外阅读的机会,精心打造有利于学生英语阅读的环境,使学生在无意识当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英语知识。
1.在校园里设立英语标志牌或标语,为各种教室配上中英文标识。
2.办好英语黑板报,英语长廊等宣传栏目,刊登英语小故事、英语诗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
3.利用校园广播或电视网定期播放儿童英语节目,介绍学生喜爱的儿歌、歌曲或卡通片。
4.办好教室里的英语角。比如,利用板报开辟英语学习园地;利用教室的一角设立英语图书角,为学生交流阅读提供场所,并向学生推荐难易程度适中的读物。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坚持阅读英语报刊杂志,并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及时复习和巩固。英语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教师应经常指导学生的学习,并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汇报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朗读、演讲、表演、比赛等形式展示成果,使学生在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左焕琪 《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薛中梁 《谈英语课堂教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张莺 《小学英语教学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I. 如何在语篇中,发展学生综合作用能力小学英语
它的主要意义是: 1.培养学生从整体上(结合上下文及语言信息的相关语境)正确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只看到局部,以避免望文生义现象的产生。 .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对具体语境中的生词的词义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篇文本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任务型阅读”。 .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话语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话语表达内容与方式。 所以基于以上对小学语篇教学的意义的理解,我认为语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材料, 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途径。每一篇英语课文又都具有很好的环境作为背景。在现在我们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中,语篇在小学高年级有较大的分量。它以丰富的情境设计,实用的句型和表达法,以及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如谈论爱好、购物、天气、节日、家庭成员等。这些语篇内容丰富,而且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及熟悉感,让他们从自身生活实际入手,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英语,而并不是远离现实,与他们实际生活不相符合的内容。喔 对了 我现在学的ABC天芐口语的外教说过 就是要学好英语很简单的;绝对需要个适合的研习情境和熟练口语对象 重点就是老师教学经验,东南亚口音重 一定要找欧美籍 发音纯正非常重要,持续天天口语练习,1对1针对性教学就有最.好.的学习效果。上完课需要重复复习课后录音反馈,更可以加深印象~若真的是没人帮忙的情况 只能上听力室或BBC获取课余教材阅读 多问多听迅速的语感会进步许多,学习效果是绝对迅速明显的!在熟悉感中加深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学好英语的信心。但这些语篇容量大, 篇幅长,而且涉及大量的生词、句型和语言点,学生学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难以把握语篇教学的真正目的,缺乏教与学的过程,只重视词句的讲解,而忽略了语篇所带来的信息和它所具有的内涵。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内容和功能,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高效扎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训练学生,使学生真正能够理解课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的过渡阶段,它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想要追求高效的语篇教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的整体结构,优化教学手段,达到语言训练和思维能力统一发展,最终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 语篇阅读教学是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直接作用于学生听说读写及思维能力德生成。而我们现行的英语课本中,每一篇英语课文都具有很好的背景环境。我们应该从文章背景着手,抓住其中关键词,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如果纯粹的停留在教文章中的单词、句子、片段等知识点而忽略了文章的本身的情境和文化作为支撑,必将影响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材,设计好每单元的语篇教学。语篇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真正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和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传统的语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语法,轻意义,重语句,轻篇章,常常把文章一句一句进行语法讲解、分析,然后再让学生听听读读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做就把语篇弄得支离破碎,不利于语言材料的整体理解。整体语言观强调语言实质上是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性原则要求全面系统地看问题,要从整体出发而不是停留在某个侧面。所以语言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个规律,语言不应该被肢解,应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注重对学习材料进行感知,既先见“森林”,再见“树木”。所以,决定语篇的不是形式,更多的是意义,更确切地说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教师要以语篇为单位组织整体教学,以发展思维为重点,着眼发展性。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无论生词问题还是理解问题,都应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独立思考,想象、思维积极展开,进而激起表达动机,整体性地解读语篇,做到读懂、读通、读好、读深、读活。
J.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满足他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不断地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在教学中,除了用足教材,用好教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外延伸,可选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但选择时应注意材料要有趣味性,贴近生活,难易适宜,内容尽量与教材匹配并适当加以拓展,这样便于学生巩固课本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积累词汇 激发兴趣 拓展延伸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时期。《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教学语言知识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均要通过理解和表达技能的综合训练才能熟练掌握,而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兴趣,开阔视野,吸收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就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谈一些个人浅见: 一、注重词汇积累,打好阅读基础 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和短语如同建房子的砖瓦,没有砖瓦无法建成高楼大厦,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 阅读能力,就要学会积累词语。 1.注重积累 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我将歌谣、游戏等多种形式带进课堂,在学习的同时完成词汇的积累。在班级经常开展一些词汇积累方面的活动,如听写比赛,认读单词比赛,单词接龙,课外阅读,收集单词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词汇量较以前大幅提高,学生也逐渐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2.联系上下文猜词 要想阅读取得好效果,必须尽可能地以多种形式记单词,扩大词汇量。平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猜词义,比如学了6B <Holidays> A部分后我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阅读材料,Spring Festival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It is a popular holiday in China. People usually spend time with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They eat a lot of delicious food.They have a good time at Spring Festival.而其中popular是一个生词,我就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联系上下文猜,学生很容易便猜了出来。如果学生在猜测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跳过去,因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抓住文章主题,并不一定非抓住每一个细节。经过不断的锻炼,猜词的本领就会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创设课堂氛围,提高阅读兴趣 1.游戏中阅读 牛津小学英语每个单元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材料,图文并茂,有幽默小故事,有风趣小对话,有知识性的小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感悟和表现。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 E部分是由昆虫而引出的小短文,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猜谜活动。It’s very small,but they can carry big things.学生猜出“ant”. It’s very special.it glows at night.children like to catch them.猜出“firefly”.通过理解词句来认识各种昆虫,然后再用其他几个昆虫类单词让学生自由描述,接着在学这部分短文时学生便能轻松地掌握,这样的游戏形式学生喜闻乐见。 2.阅读中表演 6A Unit 1 <Public signs> E 部分是由一个公共标志引出的幽默小故事,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借助图片自己阅读,然后在通过课件对其中的重点词句作讲解和朗读指导,再让学生扮作Mr Smith和Park keeper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表演这个故事,看谁说得最生动,最有趣。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男生信步走上前来说;Last night I was taking a walk in the park.(忽然神色凝重,两眼直直地看着前方)Suddenly I saw something on the grass.It’s a ten yuan note.(他东张张西望望)I looked around:nobody nearby! .(然后迅速地走过去,捡起纸币) I quickly walked to the note and picked it up.(就在这时公园管理员走了上来说)Fine ¥10,Can’t you see the sign on the grass? 一连串有趣的话语,诙谐幽默的动作引来阵阵掌声。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这样的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课堂留有余地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留一些时间或空间,让学生几人一组合作编对话或故事,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像编故事之类的,教师可以预先向学生作一些介绍,再给出一些词语,比如,在“The Wolf and The Lambs”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些词语:some bread,cakes,potatoes,long teeth,wide mouth,grey hair,Who is it?Wait a minute,Open the door.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自编,尽管学生的设计显示出很多的差异,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邪恶得到了惩治,真、善、美的情感在孩子们的心中荡漾。 三、精心选编材料,拓宽阅读面 选编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是发展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水平收集、选择和编定一些程度适合每个年龄层次的阅读材料,开展有益的阅读活动,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做到; 1.贴近生活 阅读材料要以趣味性为主,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需要动力来维持,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追求知识的需要,这种认知需要成为学习活动的重要的动力。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材的多样性,如浅显易懂的儿歌、习语、动物故事、幽默故事以及一些常识性的短文,只要学生有兴趣读,都可以列入考虑范围。 2.难易适中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心理与情感。往往和生词量有关,生词太多学生读不懂,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还会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给进一步的阅读造成障碍。其次,文章体裁的不同也会对阅读材料的难易产生影响,教师应首先推选全部是熟词的材料,但里面的词语是重新组合搭配的,让学生在熟词的环境中理解体会。随后,生词量再逐渐递增。学生就不会觉得力不从心,就会品尝到阅读的乐趣。 3.逐渐渗透 在阅读过程中,将影响学生阅读的难点词、短语逐个渗透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更加简短的语篇阅读过程中、在图片看说过程中、在其运用过程中将这些词和短语理解并掌握,而不是像对话课教学一样,刻意地将他们逐个进行教学,如在教学6B Unit 3 Asking the way 的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You can’t miss it.我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Mr Smith 所在位置的平面图,然后利用上下文来猜,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很轻松。 四、多种形式并举,提高阅读水平 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越过少量生词、难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从整体对词句进行推敲,加快阅读文章的速度,提高对文章理解的正确性,同时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梯度性提问 提问是检测理解与否的主要方式之一,提问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提问设计要有“度”;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教师只是给出问题,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探究,主动的感悟体验,做到引而不发。“引”是激疑,是提示,是点拨,是引导,是启发,通过“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感知、发现、创造。 2.阅读指导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这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能解决的,因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时间是有限的,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外,在课堂上适度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阅读以理解为目的,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须的篇章知识,弄清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帮助他们正确预测,最大限度的提高阅读课的效率。 3.尝试表达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同时表现欲也较强,这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自我表达,比如学完了5B Unit7 A busy day 我让学生说出他们一天的生活情况。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增进了同学间的了解;又如在教学完了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 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作一个自我介绍,其中一名学生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My name is ZhangZhongGuo, I’m a boy. I’m Chinese. I’m from Yi Zhen. I’m tall and thin. I have short hair. I am very active. I study at Xincheng Primary School.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and listening to music. I like reading with my classmates.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拓展延伸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因此,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根据阅读教学要求,从单词、句子、短文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的阅读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得到延伸,让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活动、思维、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加对阅读信息的渴望和追求。 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让课堂绽放异彩。要全面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不断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需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在平时的教学中创设氛围,积累词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体裁,把课内课外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