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怎么说
⑴ 北大外语系和北外有什么区别
1、两所学校的发展目标不太一样。
北大是一所的综合性的大学,北京大学外语系在学术研究上会更加的注重,而且北大的整体的学术氛围也会比北外更强一些,如果是比较的应用能力的话,可能北外会更强一些。因为北大是朝着培养的科学家的方向去的,北外就是朝着解决的社会需求和应用的目标前进的。
2、两者之间培养方向的不一致。
北外在对学生语言能力上培养主要是围绕着就业质量,北外是为了将学生的语言优势作为一种能力、技术,一种就业的资本。北外是属于外交部直属院校,在每年应届生招聘上,会更多向北外的学生抛向橄榄枝。所以北外也被誉为,“外交官的摇篮”。也是北外一直想外界宣传的主要资本。
(1)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怎么说扩展阅读:
1、日本语言文化系
北京大学日语教学与研究始于1902年。1946年北大组建东方语言文学系时,以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的名称正式成立日语学科,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成立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于1985年被批准为我国日语语言文学专业领域第一个博士点。1987年组建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后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增设了日本文化研究方向,并更名为日本语言文化专业。
2、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
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是京港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高校 ,设有研究生院,是中国外国语类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
⑵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于1999年6月由英语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学系、西方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四个系组建而成,现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语言文学系、阿拉伯语语言文化系、日语语言文化系、南亚学系、东南亚语言文化系、西亚语言文化系、朝鲜(韩国)语言文化系、亚非语言文化系、世界文学研究所等13个系所,包括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等20个招生的语种。除招生语种外,学院还拥有拉丁语、马来语、孟加拉语、中古波斯语(巴列维语)、阿卡德语、苏美尔语、赫梯语、阿拉米语、藏语等现代和古代语言的教学资源并开设过课程;学院有教师从事古冰岛语、古叙利亚语、圣经希伯莱语、吐火罗语、格鲁吉亚语、于阗语等语言的研究,其中古冰岛语和格鲁吉亚语计划近期开设课程。学院开课语言和研究语言的数量正在稳步增加。
学院共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在学院所属的12系1所中,除世界文学研究所只招收硕士研究生外,其他各系均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的学生。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200余名,其中本科生80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300名,博士研究生100余名。
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印度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院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南亚语种群、东西亚语种群等4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学院主办有《国外文学》、《南亚研究》(合办)、《语言学研究》、《东方研究》和《日本语言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其中《国外文学》和《南亚研究》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还设有28个虚体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即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东方学研究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英语教育研究所、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新西兰研究中心、法语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西班牙语研究中心、巴西研究中心、俄罗斯文化研究所、伊朗文化研究所、印度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泰国研究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蒙古学研究中心、南亚文化研究所、日本文化研究所、朝鲜(韩国)文化研究所、东南亚研究所、印尼-马来文化研究所、梵文贝叶经和佛教文献研究所、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中世纪研究中心、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外国戏剧和电影研究所等。
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全院共有243名教师,其中教授55名,副教授102名,讲师77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6人,占教师总数的48%。行政工作人员共37人。在教师中,申丹教授是全国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唯一的长江特聘教授;季羡林、胡壮麟、刘安武教授是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秩荣是北京大学卡布斯苏丹阿拉伯研究讲席教授。教师队伍高度地多元化,有一批从世界各地的名校学成归国的博士。
学院拥有先进的同声传译教室;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能够接收16个语种的25套电视节目。北京大学图书馆外国语学院分馆拥有21个语种的21万余册藏书,其中外文图书约165000册,中文图书约28000册;外文报刊315种,中文报刊133种。为了保存本院教师和院友的科研成果和充实馆藏,外国语学院图书分馆建立了“院友著作文库”,已收藏有专著、译著、论文集等2207册。音像室收集了近20个语种共7000多盘录音带、录像带和光盘以及学院举行的各类学术讲座、报告和会议的视频资料 。
⑶ 北京大学外国语大学的学院有哪些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于1999年6月由英语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内学系、西方语言容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四个系组建而成,现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语言文学系、阿拉伯语语言文化系、日语语言文化系、南亚学系、东南亚语言文化系、西亚语言文化系、朝鲜(韩国)语言文化系、亚非语言文化系、世界文学研究所等13个系所,包括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等20个招生的语种。除招生语种外,学院还拥有拉丁语、马来语、孟加拉语、中古波斯语(巴列维语)、阿卡德语、苏美尔语、赫梯语、阿拉米语、藏语等现代和古代语言的教学资源并开设过课程;学院有教师从事古冰岛语、古叙利亚语、圣经希伯莱语、吐火罗语、格鲁吉亚语、于阗语等语言的研究,其中古冰岛语和格鲁吉亚语计划近期开设课程。学院开课语言和研究语言的数量正在稳步增加。
⑷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是属于1本还是普本谢谢
一本。
北京大来学外国源语学院成立于 1999 年 6 月 22 日,是北京大学第一个多系、多学科的学院。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化系、法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日语语言文化系和阿拉伯语言文化系八个系,以及世界文学研究所。 2003 年由教育部评定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由原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西方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和东方语言文学系合并而成。作为外国语学院前身的四个系历史悠久,名师荟萃。这里曾经汇聚了中国 20 世纪最优秀的一批外国语言文学大师,包括朱光潜、曹靖华、冯至、马坚、季羡林、金克木、田德望、闻家驷、俞大絪、吴达元、赵萝蕤、杨周翰、李赋宁等知名教授。进入世纪之交,这里又出现了以申丹和王邦维为代表的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这里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数以万计德才兼备的优秀外语人才,其中包括国家外交部长、大使等数十位出类拔萃的外交官。
⑸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属于北大吗那北京外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又是怎么回事三者哪个更好
1 北大外院自然属于北大咯~
2 北京外语学院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误称……
3 北大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综合类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国内排名第一的外语类大学 选择哪个需要考虑你所选择的专业 北外可以称得上是语言类的龙头老大 很多国家保护性小语种只有北外才见得到 比如 冰岛语 丹麦语等等……另外 北外的录取分数也很高 北京为例 一些热门小语种 例如西班牙语的录取分数 足够上北大的分数了……以下是北外的一些简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外国语大学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总占地面积49.2万平方米,其中本部(东西两院)占地32.4万平方米;学校本部房屋建筑面积37.35万平方米。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
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英语学院、专用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亚非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学院;7个直属系部:德语系、法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计算机中心、体育教研部;40个研究中心(所):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另有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学校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和《国际论坛》三种全国核心刊物,此外还出版《英语学习》、《俄语学习》、《德语学习》、《法语学习》等刊物。
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外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开设英、俄、法、德、日、西班牙、阿拉伯、意大利、瑞典、葡萄牙、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印尼、马来、僧伽罗、土耳其、朝鲜、斯瓦希里、豪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芬兰、乌克兰、荷兰、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和菲律宾语共计43种外国语课程,其中11种语言是国家唯一学科点。
学校开设56个本科专业,具有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北京外国语大学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43国语言,11个二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有权接收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新增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翻译(口译和笔译)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出站3人,进站8人,在站18人)。4个国家重点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培育)。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07年,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北外有10个项目入选:国际商学院“跨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试验区”被列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英语、德语两个一类特色专业点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欧洲语种群、亚非语种群四个二类特色专业点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院《国际经济法》课程被批准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西葡语系董燕生教授的《西班牙语口笔语实践(精读)》和网络学院顾曰国教授的《项目设计与论文写作——英语教育》被评为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校有教职工1413人,其中专任教师666人,教授、副教授329人,讲师261人,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26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0人。另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专家、教师159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0人;长期专家106人次,短期专家26人次,讲座专家27人,兼课教师4人(未计入总人数)。
2007年,学校毕业347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337人(博士生32人、硕士生305人),普通本科生1024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368人(本科54人、专科314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734人(本科1559人、专科175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8人。招生349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491人(博士生64人、硕士生427人),普通本科生1176人(保送生214人,非通用语种299人,统招生663人,统招生占了本科招生总数的57%),成人教育本专科生200人(本科130人、专科70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624人(本科1334人、专科290人)。学校在校生总数8598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1221人(博士生195人、硕士生1026人),普通本科生4465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1310人(本科583人、专科727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602人(本科1314人、专科288人)。留学生毕业106人(本科103人,硕士3人),招生1682人,在校2396人(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长期留学生1759人,短期学生637人)。
2007年,学校普通本科一次性就业率为96.78%,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8.5%。从1941年到2007年我校共培养了71942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延安)248人,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地区)179人,留苏预备部(1950-1963年)11245人,博、硕、本、专科30025人,成教(1986年始)5526人,网络学院(2003年始)4706人,留学生(1953年始)20013人。
学校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共承办了11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欧、美9个国家。它们是:德国纽伦堡孔子学院、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列日孔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孔子学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学孔子学院以及美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
全校图书馆馆舍包括图书馆本部、中文分馆、法律分馆、高翻学院分馆、香山书库及院系资料室共计1144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席,自习座位(食堂座位)1384席。图书馆总藏书量101万余册,涵盖44种语言;中外文电子图书25万多册;中外文报刊1122种,其中中文报刊687种,外文报刊435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4700余种,其中中文全文电子期刊4400余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0300多种;中外文数据库22个。
建校67年来,北外作为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仅以外交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北外毕业的校友中,仅在外交部工作、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350多人,出任参赞的近600人,北外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⑹ 北京大学外语学院的英文名称叫什么全称和简称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外语学院)
北京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是韩宝成。:)~~
⑺ 北京大学外语学院的英文名称叫什么全称和简称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外语学院)
北京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是韩宝成。:)~~
⑻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外语学院,北京大学外语学院,有什么区别
完全不是一个学校好吧- -|||
前两个是大学
后面一个是院
级别就不一样
⑼ 北大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于1999年6月由英语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学系、西方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四个系组建而成,现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语言文学系、阿拉伯语语言文化系、日语语言文化系、南亚学系、东南亚语言文化系、西亚语言文化系、朝鲜(韩国)语言文化系、亚非语言文化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研究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等15个系所中心;拥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等20个本科语种专业。除招生语种外,学院还拥有拉丁语、马来语、孟加拉语、中古波斯语(巴列维语)、阿卡德语、苏美尔语、赫梯语、阿拉米语、藏语等现代和古代语言的教学资源并开设过课程;学院有教师从事古冰岛语、古叙利亚语、圣经希伯莱语、吐火罗语、格鲁吉亚语、于阗语等语言的研究,其中古冰岛语和格鲁吉亚语计划近期开设课程。学院开课语言和研究语言的数量正在稳步增加。
学院共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在学院所属的12系2所中,除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只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世界文学研究所只招收硕士研究生、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只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外,其他各系均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的学生。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200余名,其中本科生80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300名,博士研究生近200名。
学院在20个语种专业招收本科生,包括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在研究生培养层次,学院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包括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日本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以上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均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另外,学院的世界文学专业可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设有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每年都有数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进行研究。
学院根据北京大学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总体培养目标,确定学院的办学目标。培养学生以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语种,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第二外语,掌握专业外语对象国(或地区)的文学、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胜任外交、国际文化交流、涉外企业管理、新闻、出版、外语教学和外国问题研究等领域的要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经过严格的训练,
学生应具有充分的潜能成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素质人才,推动自己的领域进入本行业或者本学科的前沿。
⑽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能学8种语言吗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 1999 年 6 月 22 日,是北京大学第一个多系、多学科的学院。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化系、法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日语语言文化系和阿拉伯语言文化系八个系,以及世界文学研究所。 2003 年由教育部评定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由原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西方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和东方语言文学系合并而成。作为外国语学院前身的四个系历史悠久,名师荟萃。这里曾经汇聚了中国 20 世纪最优秀的一批外国语言文学大师,包括朱光潜、曹靖华、冯至、马坚、季羡林、金克木、田德望、闻家驷、俞大絪、吴达元、赵萝蕤、杨周翰、李赋宁等知名教授。进入世纪之交,这里又出现了以申丹和王邦维为代表的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这里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数以万计德才兼备的优秀外语人才,其中包括国家外交部长、大使等数十位出类拔萃的外交官。
法语:662
德语:676
西班牙语:663
日语:665
俄语:652
阿拉伯语:651
朝鲜语:660
越南语:647
缅甸语:655
印地语: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