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大学 » 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前活动怎么上

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前活动怎么上

发布时间: 2021-01-05 21:48:33

⑴ 如何开展以课前五分钟展示做推动的阅读教学的活动方案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进行有效学习,达成语文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我认为,巧用课前五分钟,不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激发阅读的兴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具体的阐述五分钟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及其效果,从而使课前五分钟成为一个集知识、兴趣、视野、思维、表达、创新、理解、记忆、交际、合作等于一体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对语文教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字】 小学语文 课前五分钟 把握五性
【前言】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前以教师提问、检查布置的预习内容为主,目的是为上好语文课打基础。这几乎已成为程式化的做法。学生也对此习以为常,不甚重视,不感兴趣,收效甚微。在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尝试探索着 “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做法,即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围绕与语文课相关的内容,组织各种形式语文实践活动。这一做法,学生积极踊跃参加,情绪激昂,不仅对普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而且为课堂上学生对新知的构建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时,把握课前五分活动的五性原则,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养起到积极意义。
【正文】
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学生注意力拉回课堂,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沉闷死板,激发热情、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比教师一上课就一成不变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本x x页……有效得多。那么,要怎样才能开展好这项活动呢?我认为主要突出以下“五性”。
一、循序渐进,突出内容形式多样性
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不仅能激发、保持学生参与的热情,也是拓宽学生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更是鼓励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有效手段。如果课前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活动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才能获得意料中的效果。所以我最初确定的课前五分钟的内容是随意的。如可说幽默笑话、猜谜语、诗朗诵、说新闻、说身边人、身边事等,其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爱上课前五分钟这个小舞台。慢慢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课前三分钟的主人。我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入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则新闻、一个笑话、一则谜语、一段佳句欣赏……不管是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悟到的都可以成为课前五分钟的内容。展示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根据自己选择的内容,可以以课本剧、歌唱、评书、相声、演讲等等各种形式进行展示。这样给学生的空间大了,他们的兴趣自然高涨。为了让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随之我又提高了课前五分钟表达的要求。从当初上台时表情的不自然,语言的吞吞吐吐,声音的低如蚊虫,到后来态度大方、姿势端正,眼看听众、声音宏亮语调抑扬顿挫的基本要求。从而,增强了自信、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养成了收集课外资料的好习惯。
二、人人参与,突出参与全面性
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前三分钟并不是优秀学生的舞台,它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产生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我要求同学们按照座位次序往下轮,每天两位同学上台进行播报。如果时间允许,其他同学也可以自由补充播报。总之,播报的同学要认真准备,做到仪态端庄,发音准确,口齿清晰,语言富于感情,要淋漓尽致地展示口才与胆量。同时,通过声情并茂的播报,小主播要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迅速转移到这课前三分钟上来,让全班同学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走天下,看世界,开眼界,长知识。当然对于播报不合格的同学,第二天要重新播报,直到合格为止。这样的要求不仅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而且对于有些偷懒、心存侥幸、浑水摸鱼、没有自信的同学来说也是一种“硬性”的锻炼,“逼迫”这他们勇敢地站上这个讲台。
三、针对个体,突出学生差异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课前三分钟是在富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使多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尽显语言文化的魅力。每个班都有后进生,经常会被老师们忽视。记得在的学生中就有这样一个小女生,她特别胆小,在课堂上。从没见她发过一次言。在课前五分钟这个舞台上,她第一次站到讲台上时一句话都不敢说,无论老师同学怎样鼓励,就是不张口,足足站了五分钟。对于她来说可能恨死这个时刻了。如果这时我再严厉地批评她,我想她永远都不会再有站在讲台上的勇气,对于她来说也许就是一种毁灭,课前五分钟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为了鼓励这个孩子,培养她的自信心,我对全班同学说:“瞧,有些紧张,但她今天能勇敢地站在这里,也是一种进步!让我们把鼓励的掌声送给她,期待她下一次的进步吧!”话音刚落,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等第二次轮到她说时,她准备了一句话新闻,照着读都没有读下去,我还是给予她鼓励:“进步真不小,已经敢在讲台上发言了!”第三次,她没有脱稿,虽然磕磕绊绊,但是把新闻讲完了,我依旧鼓励她。等到学期末,她已经能脱稿进行简单的演讲了。我想如果没有课前五分钟这个平台,如果她的第一次发言被扼杀,那么这个孩子将永远埋没在羞涩胆怯之中。一次成功的播报,培养了一位学生的自信心,也使其他胆怯的同学在心中消除了不敢大胆交流的心理,默默地期待下一次的课前五分钟。让“自信心”在所有同学之间荡漾,激发他们一比高下的“表演”欲望,人人争当课堂的主人。
四、辅助教学,突出内容目的性
怎样让课前五分钟的内容为我的课堂服务呢?我根据语文教材特点精心设计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如我在上《穷人》一课时,通过一道数学题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教学片段】——人教版第十二册 《穷人》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出了一道题想考考大家,谁敢举手!
师:你第一个举手,就请你!看大屏幕。5+2=?
师:你真勇敢,在不知道题目的情况下勇敢的举起了手?
师:把掌声送给他!这掌声有一点点是送给你作对这道题,但是这掌声中更重的意味着什么?是冲着你刚才的那份自信和勇敢。今天老师给大家出的这道题,就是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中会有许许多多机会,有的人会紧紧的抓住机会,而有的人会与机会擦肩而过。这是为什么呢?记住,机会往往属于那些勇敢、自信而且有准备的人的。
师:好!刚才我们说了,(5+2=7)。这是一道数学题。数学有数学的运算法则,但是我们语文有语文的理解方式。5加2还会等于几呢?那么我们今天就通过学习穷人这篇课文,来寻求这道题目的答案。
在这样课前五分钟里,通过精心设计内容、设置悬念,进行谈话导入,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又为后面的学文做好铺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如:根据教材单元的特点,每天组织两名学生中的一位说与单元主题有关的内容进行演讲。这一做法不仅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开拓思维,还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转移到我的课堂上来,让上课的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学会倾听,突出互动评价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高段的口语交际要求是“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从最初的课前五分钟我就告诉同学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课前五分钟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舞台,只有认真倾听,你才能把知识据为己有。同时,我还比较注重他们的评价能力。首先,我自己进行评价,给学生一个暗示该如何评价;接着,我指导上台学生简单的评价,可以先从内容、语气语速等方面入手,再慢慢对内容以及演讲的整个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我将评价的绣球抛向全班同学,让大家都参与到评价中,对于敢于参与评价,乐于评价,发表意见的同学我都会给予特别的表扬。但是评价不能只讲空话,不能只说“讲的太好了!”“太精彩了!”要说出好在哪里,给出的建议要对演讲的同学有帮助。这样就要求同学们听的时候必须用心,用脑去听;最后,还引导同学评价要有层次性,能力不等的同学要区别评价。世界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教我们: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在我看来,充分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恰好是减轻教师负担,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
【结论】
一首美妙的乐曲,总少不了优美动人的前奏。语文课前五分钟,充分开发利用,巧妙创意,有效训练,就犹如奏响了语文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它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它是一个集知识、兴趣、表达、视野、思维、创新、理解、记忆、交际、合作等于一体的舞台。 “小舞台,大能量!”教学实践也证明,只要我们巧妙利用,把握好活动“五性”,它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气氛,从而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精彩和生动。

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前活动后怎样布置作业

布置活动感受,总结收获等等

⑶ 怎样组织语文课前活动

一、具体方法
第一步:从第一学期开始按顺序每节课由两位学生作课前说话训练,基本要求:态度大方、姿势端正,眼看听众(可使全班同学感受到你的目光),不抓耳挠腮。声音宏亮,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语调要有起伏顿挫。在内容要求上相对较松,自选题材,从报刊、杂志上摘抄精美小品文,哲理小故事,新闻小综述,或者语文小游戏等均可。但对基本要求却要一丝不苟,先由教师示范评议一两次,以后均由学生评议、打分,教师总结后将分数记入记分册平时成绩栏。
第二步:放假前告知学生下学期课前活动的形式及要求,可以安排学生在放假期间做些准备工作。新学期,教师先在班里作一次示范演讲,并从演讲稿的内容和演讲技巧方面作一次辅导。从第二周开始,由学生根据班级和校园内的热点问题自己写稿,并且完全脱稿演讲。每次演讲结束后,其他学生从演讲稿的内容和演讲技巧等方面进行讲评,教师小结,并将其作为一项平时成绩记载。
第三步:在学生已有一次幼儿园、小学见习经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择幼儿园或小学语文教材上的一篇内容,设计一个教学小片段,并运用所学教育教学理论简述设计意图。其他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学、教育学和语文教学法的有关理论进行讲评,教师总结。
二、具体作用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语文课前活动除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之外,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教材、内容距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语文课前活动就是在“死塘”中注入了“活水”。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展示,台上学生投入,台下听众认真,对讲得精彩的地方,听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短短的几分钟,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语文课的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以前,有的学生不爱阅读,有的学生阅读面很窄。开展活动后,学生课外阅读面广了,阅读的目的性也增强了,还学会了如何从阅读中积累资料,如何做读书笔记,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在阅读中获得了益处,感受到了乐趣,阅读兴趣更高了。
(三)提高了学生写作及讲评的水平。
学生平时写作文大都是为了应付教师这唯一的读者,所以抄袭现象严重。开展语文课前活动后,读者变成了全班同学,学生压力增大了,写稿的严肃性也增强了。同时,学生的当堂讲评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孰好孰差,孰强孰弱,大家各抒己见。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同学间的不断争论中逐渐提高。
(四)加强了学科间的融合,巩固了教育理论的学习。
教育理论一向是师范学校的学生不容易产生兴趣的科目,语文课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到了理论源于实践同时应指导实践的意义,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兴趣,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实践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五)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活动前,有的学生一站起来发言就满脸通红,一站到讲台上更是手足无措,大脑一片空白,更不要说跟台下的同学交流了。通过三年多的语文课前活动训练后,站在讲台上的学生稳重大方,侃侃而谈,教学小片段设计得短小精悍,组织得游刃有余;台下同学热情高涨,讲评的语言也越来越精彩纷呈,让人耳目常新。应该说,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偶有教师到我班里听课,总会对学生的表现大加赞赏,每逢此时,我会和学生一起感受快乐,体验几年长期不懈坚持课前活动带给大家的收获的幸福感……语文课前活动,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⑷ 亮亮在阅读课本时,对“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1)因为钾性质活泼,常温下,能与水与氧气反应,所以要保存在煤油中.
故答案版为权:常温下,钾能与氧气及水反应
(2)从实验②的现象分析,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钾,说明钾的硬度小;投人蒸馏水中,钾块立刻熔化成银白色小球,说明熔点低,能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说明能与水反应.
故答案为:硬度小,熔点低,能与水反应.
(3)依据题干中的实验的叙述可得到以下信息:钾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因为生成可燃性气体即是氢气,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即是碱性的氢氧化钾生成),氢氧化钾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蓝色沉淀即是氢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2K+2H2O═2KOH+H2↑ 2KOH+CuSO4═Cu(OH)2↓+K2SO4
故答案为:2K+2H2O═2KOH+H2↑ 2KOH+CuSO4═Cu(OH)2↓+K2SO4
(4)由实验事实可知前面的金属也不一定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故答案为:不一定.

⑸ 人教版 高中英语 读前活动的设计

要根据你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介绍,说明型的文章skimming和 scanning都行。因为结构清晰,内容浅显,比较好入手。叙事型的scanning比较合适

⑹ 阅读课教案中的导入活动和读前活动有什么区别还是差不多

有区别,比如根据文章题目或者图片猜测文章主旨大意就属于读前活动,不属于导入活专动。像课前复习、属作业检查、值日生报告、文章内容相关视频播放就属于导入活动。我的感觉是导入活动还没有深入涉及到阅读文章的内容,而读前活动就和文章内容紧密联系。我也在研究这两者的区别,还没有查阅到专业人士的解释,我们可以共同探讨一下。

⑺ 早期阅读类集体活动前,教师应该预设哪些内容

今天,教师应怎样预设活动
课程指南明确指出:“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式的主要方式。”生成活动的提出,是二期课改的一个亮点。但我们在平时操作中比较重视生成活动的内容,但同时我觉得不能忽视预设活动,预设活动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同样有相当份量的一块,应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研究应该怎样来预设活动?有是如何来看预设活动的效果呢?我谈谈个人的理解和一些想法。
一、预设的依据:
预设活动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因此,教师的预设要认真思考,精心选择,使预设活动既符合幼儿实际,有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预设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幼儿成长中一些必须具备的经验
我们在强调尊重儿童学习发展规律的同时,要结合培养目标和本班孩子的实际,充分考虑儿童的发展需要,对幼儿成长中一些必须具备的经验进行预设(主要依据纲要的要求和指南中提出的基本经验)。
如生活活动中要求幼儿具有“学习保护自己,体验安全生活的重要”的基本经验,那么,在我们的体锻活动中,会遇到走高跷,以往走高跷都是拉着绳子一步一步往前走,这是孩子的已有经验,而为了提高孩子走高跷的技能,在锻炼中提出利用各种不同大小、高低的罐子、瓶子等做成高跷,在水泥地上摆成梅花型让幼儿在上面行走,怎样走得稳不让自己摔下来,这就需要让幼儿了解一些安全常识,懂得避开危险,会简单的自救与自助的方法等就十分必要。
2、孩子们共同的兴趣和关注的热点
孩子关注的热点往往是与他们的兴趣、需要密切相关的。实验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设计活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国庆长假结束以后,孩子们对旅游的话题非常感兴趣,老师抓住这一热点话题设计了“旅游真有趣”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尝试多途径收集信息,乐于分享交流。.活动中,通过展示交流,孩子们还提出了许多诸如“为什么天这么热,在黄山上还要穿棉衣?”“为什么我们上海这么热,而昆明却四季如春”等有趣的问题。正因为老师抓住了热点问题,因此,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思维、表达和倾听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3、从幼儿的生成活动中转化而来
如果我们平时做一下有心人,就会发现孩子中有许多生成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反映了孩子的兴趣需要,教师可以从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抓住挈机进行预设。
如:主题“鞋子”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不同鞋子的鞋底花纹是不一样的,不同类型的鞋子的面料为什么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根据不同需要穿不同类型的鞋子?为了将幼儿的经验整合,进一步激发探索兴趣,老师根据孩子生成的问题,进行了预设。采用和幼儿一起做实验的方法,如:在体锻中同时让幼儿穿皮鞋、跑鞋,让幼儿自己去体验感受,从而和幼儿一起去寻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活动,即使幼儿的兴趣得到了满足,又使幼儿的知识经验得到了整合和提升。
二、如何看预设活动的效果
先,我们必须明确:既要关注幼儿生成,又不能忽略预设,预设和生成同样有价值;其次,我们所说的是在二期课改背景下的预设,在内涵上赋予了预设新的意义,评价的视角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如何看待预设活动的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目的性
有教师提出,新课程就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否还需要强调目标?
我们认为:作为预设活动,应该要有明确的目的,而且目标是建立在“最近发展区”上的。教师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清晰明了。这里的目标有两层含义:
① 从孩子需要的角度看:在活动中给孩子的关键经验是什么?促进孩子哪方面的发展?
② 从老师设计的目的看:在主题活动的长河中,本次预设的重点是引发思考,还是交流经验?是深化主题,还是解决问题?如:科学活动“ 沉与浮”小实验的活动目的是引发思考,而在主题活动鞋子的其中一个活动内容“不同鞋子的作用”通过亲生经历以及平时的观察中,通过交流活动的目的是交流经验,这里,我做这样的区分,并不是把他作机械的割裂。因为在一个活动中,印发思考交流经验等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老师在预设时就一定要清楚活动的主要目标,并能把目标隐含在材料、内容、方法、过程中,使之转化为幼儿的经验也能力。
2.挑战性
有认认为:新课程强调儿童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孩子有快乐的体验,那么是否就不要挑战,以免给孩子造成压力和负担?
我们说,预设活动既要符合幼儿当前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是符合孩子“最近发展区”的活动,是对幼儿原有经验的提升。
如大班生活活动“关爱身边的人”老师发现幼儿对“哪些人在关心自己?是怎样关心的?”知道得很多,而对自己怎样关心别人,却讲得很少。于是老师预设了对幼儿富有挑战的活动“我爱爸爸妈妈”。并建议孩子去调查,结果,孩子们找到了许多关心爸爸妈妈的办法,大大丰富了谈话内容,也使关爱身边的人情感培养落到了实处。
3.开放性
预设活动是教师预先设计的,相对是高结构的,怎样体现开放性呢?
我认为:首先可以在预设活动中给孩子留有生成和发展的空间,使预设与生成融合在一起;其次,预设活动的结构往往随着内容、性质、要求的不同,呈现出多种结构,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
如鞋子主题中,鞋子的分类,虽是预设的,但活动是开放的,在分类中,可以根据孩子已有的经验进行分,也可以根据观察到东西进行分,在孩子讨论的基础上,老师适时提供一些图象,以及做鞋子中所需要的材料,并启发和帮助幼儿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4.灵活性
预设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如何体现灵活性?这是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当前的情景,及时调整预设计划,灵活地反馈、应对,从而真正体现让课程追随孩子,做到有计划,但不刻板,有调整,但不随意。
如大班体育游戏“跨过一定高度的障碍跳”预设活动是练习幼儿在一定距离一定高度的双脚障碍跳,但活动中发现孩子未尽兴,这时老师灵活地增加了难度,根据不同孩子的能力进行调整一定距离的一定的高度。于是,幼儿又投入新的内容中去,从而满足了幼儿的运动要求。增加的内容既体现了幼儿的挑战,又体现了教师组织的灵活性。

附案例:影子一样长吗?
教师预设——引入新主题
老师适时地在教室内利用窗帘,跟孩子玩起了手影游戏,到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引起幼儿新的兴趣
幼儿生成——提出问题
游戏中,幼儿发现随着老师动作的变化,影子有长短变化,从而提出了许多问题:人有影子,其他东西有影子吗?人高影子也长吗?
教师调整——点拨指导
建议三个高矮不同的人结伴比影子,适时提供了绳子、竹竿、木棒、筷子等工具让孩子进行测量、记录、统计、交流,并对测量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适时地启发:你们几次量出的结果都不一样,是不是量法有问题?
孩子反应——探索发现
孩子们经过观察分析,找到了问题,采用了首尾相接的办法,发现上午的影子比中午的影子长。幼儿提出了新问题:下午的影子是长还是短呢?
从而中我们可以看到:
1.活动的目的是清晰、适宜的。老师心中既有清晰的目标意识,有能在过程中充分关注孩子的需要。由于目标定位是自主的探索活动,因此,组住形式是宽松的,孩子学习是自主的。
2.测量影子的活动对幼儿是有挑战的。孩子们对影子的长短已有了一定的兴趣,但要通过测量得出比较精确的结果,这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而教师适时地提供尺、木棒等测量工具,又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成为可能,是在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活动。
3.活动的形式是开放的。老师摈弃了刻板的教授方法和活动模式,而让孩子自由结伴,自主选择工具和测量方法,自主商量、讨论、质疑、交流;老师的提问和启发也是开放的:上午的影子和中午的影子一样长么?用什么办法知道自己最长的影子和最短的影子呢?几次量出来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是不是测量方法有问题呢?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帮助孩子解决了困难。活动结束前,老师有适当留有疑问:影子还有许多的秘密在等着我们去发现,激起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促使新的问题生成,体现了预设和生成的相互融合。
4.活动的组织实施是灵活的。无论是材料的提供还是启发指导都是灵活的,当发现孩子有测量要求时,教师及时提供材料、当孩子良法有问题时,教师适时点拨,提醒幼儿互相观察,从而发现并运用首尾相接的办法。
总之,整个活动教师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是自主而积极的,活动内容既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经验,又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⑻ 英语中的热身活动与读前活动有区别吗

warm up 可以运用到任何一堂课,在每节课的最开始,任何年龄阶段的英语学习都可以版。可以是复习上节课的内权容,游戏,歌曲,话题讨论等。
pre-reading 只是针对阅读文章的,和你今天所讲的阅读的主题必须密切相关的。

⑼ pre-reading是什么意思

pre-reading意思是读前(活动),课前阅读

一、读前

Text teaching activ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pre-reading, while reading and post reading activities.

基础前期的课文教学活动可分为读前活动、读中活动和读后活动。

二、课前阅读

The Application of Pre-reading Activity Design in Reading in High School

阅读前活动设计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9)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前活动怎么上扩展阅读

表示阅读的英文:

一、peruse

英 [pəˈru:z] 美 [pəˈruz]

vt.研读;(尤指)细阅

A of the report is available for you to peruse at your leisure.

现有一份报告,供你闲暇时细读。

二、reading

英 [ˈri:dɪŋ] 美 ['ri:dɪŋ]

n.阅读;读数;宣读;读物

v.读( read的现在分词);看懂;理解;显示,标明

He needs more help with his reading.

他在阅读方面需要更多的帮助。

⑽ 初中英语阅读课要怎么上有一篇关于日本地震的阅读材料,没有标题,但生词多,应该怎样设计三个读前活动

生词太多会造成学生阅读困难,学生也会失去兴趣。
建议找一些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生词不超过3%且能够通过上下文能猜测出词义。

热点内容
带爱情的汉语和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6 17:28:33 浏览:350
不能散步了英语怎么翻译成英文翻译 发布:2025-09-16 17:28:26 浏览:808
信号线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9-16 17:23:09 浏览:292
更上一层楼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6 17:17:11 浏览:221
结果与讨论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6 17:16:24 浏览:10
我们去玩排球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6 17:12:26 浏览:798
等待用英语怎么写翻译成中文 发布:2025-09-16 17:05:29 浏览:546
晚饭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6 17:01:35 浏览:142
喜剧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6 17:00:27 浏览:113
国家名字翻译不是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6 17:00:18 浏览: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