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法大学英语怎么说
⑴ 兰州的大学有哪些
1、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位列“双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甘肃政法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西北师范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兰州财经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兰州交通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兰州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⑵ 甘肃政法大学代码
11406
资料扩展
甘肃政法大学专业代码:(记得核对,可能会变化)
⑶ 甘肃政法大学四级校线
大部分学院好像是340分。
英语四级的国家分数线是420左右,但有些学生考不过这个线,学校又要发学位证给学生,就把四级线降到390或380,称为学校线,到这个线就可拿学士学位。
⑷ 甘肃政法大学在哪个城市
甘肃政法大学在甘肃省兰州市。
1.学校位于安宁,交通便利,大学城附近,校内学风浓厚,学生特别努力,考研氛围较重。但经济管理和信息安全学院的学生还是以悉昌就业为主要方向。民商法学是最热门的,分数也是最高的。师资力量不错,有一些老师很厉害睁物扒的。欢迎大家都来报考啊。
⑸ 甘肃政法大学的介绍
甘肃政法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院校,经过50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现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法院校之一。 学校占孝租陵地974亩,校舍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97万余册,中外文报刊近2000种。现设有法学院、公安分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行政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分院等型竖 9个二级学院和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甘肃省政法干部培训中心等教学单位。有法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中西文化研究所、巧戚民商法学研究中心、诉讼法学研究中心等教学研究机构。2016年1月8日下午,甘肃政法学院召开了“甘肃政法学院建设大学动员大会”,计划要在2017年完成建设甘肃政法大学这一目标1。
⑹ 甘肃政法大学的学校简介
学校地处西北政治、经济、交通中心的甘肃省兰州市,位于兰州市科教中心的安宁区,文化气氛浓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物证技术实验中心、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等实验室和教学科研辅助机构。有“甘肃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甘肃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等法律咨询服务机构。
学校设有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学科门类的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刑事科学技术、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艺术设计等 40个本、专科专业;具有法学学士、管理学学士、文学士、工学士和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5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民商法学、刑事科学技术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工666人,其中专任教师445人,教授、副教授14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7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12名;并在国内聘请了8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区)在提前单独录取批和第二批招生,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万余人。截止目前,已累计向社会输送本、专科毕业生8499人,各类成人毕业生3147人,培训全省政法系统在职干部1040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0项,发表学术论文2100多篇,其中国家级217篇,出版专著、教材80多部。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教学成果奖86项。办有《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和《西部法学评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其中《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获第二、三届全国百强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04年以来,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学校与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经常举办或承办多类型、多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与英国的英格兰科技大学、伍斯特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的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新时期新阶段,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校训,按照 “与时俱进抓发展,开拓创新抓改革,勤政廉洁抓管理、求真务实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推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基本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为地方经济、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⑺ 甘肃政法大学专业
1、甘肃政法大学法学院
刑事法学、行政法学、律师知拿业务。
2、甘肃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民商法、经济法、财经法务、知识产权。
3、甘肃政法大学司法警察学院(公安分院)
侦查袜斗学、治安学、边防管理、禁毒学、监狱学。
4、甘肃政法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安全防范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视听技术。
5、甘肃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
6、甘肃政法大学商学院
工商管理、市搭好搭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
7、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8、甘肃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
9、甘肃政法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
10、甘肃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11、甘肃政法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甘肃政法大学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绘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甘肃政法大学
⑻ 中国有哪几个政法大学
一、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原名北京政法学院,简称法大或政法大学或中政大,中国以法科为主的文科类大学,位于北京,有学院路和昌平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位于蓟门桥畔,昌平校区坐落在军都山下。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大陆最著名的法律、政治学院校之一。
二、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新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是一所以法学为主,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法学类专门院校,是公认的原司法部重点大学,是全国培养法学专门人才最宽蠢简多的学校,被誉为我国法学界的“黄埔军校”,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
三、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原名华东政法学院,简称华政,英文名为“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ECUPL”(原为“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简称“ECUPL”,2007年更名大学后弃用,但简称不变)。中国以法科为主的文科类大学,位于上海,有长宁和松江两个校区,长宁校区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万航渡路1575号,为原圣约翰大学校园。
四、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位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的国立重点高等政法大学。学校立足陕西、面向西北、服务全国,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管理、文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简称中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文学、史学、档信哲学、理学、工学等八大慎裤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由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教育部直属的四大财经院校之一,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
⑼ 2022年甘肃政法大学招生简章
甘肃政法大学是一所公办本科院校,于2012年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有边防管理等省级一流专业,下面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一下“2022年甘肃政法大学招生简章”,此文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年甘肃政法大学招生简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我校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本科招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甘肃政法大学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三条 甘肃政法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统一组织下进行。
第四条 我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接受考生及其家长、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性质及概况
第五条 学校全称:甘肃政法大学。
第六条 招生代码:11406。
第七条 办学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6号。
第八条 办学层次:本科、硕士。
第九条 办学性质、类型和办学条件:学校为甘肃省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为甘肃省教育厅。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读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颁发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甘肃政法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颁发甘肃政法大学《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证书》。甘肃政法大学办学条件优良,现有兰州市安宁西路校区(校本部)、兰州市安宁万新路校区、兰州新区校区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066.59亩。现设有40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法学、信息安全)、省级一流专业9个(社会判李工作、侦查学、边防管理、刑事科学技术、安全防范工程、工商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设计),涵盖了法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社会学科、管理学、工学、人文学科为学校主要学科门类。现设有法学、工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甘肃省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
第十条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年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研究决定招生重要事项。教务处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
第十一条 学校普高本科招生办公室咨询联系方式。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西路6号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601433 传真:0931-7660023
网址:www.gsupl.e.cn E-mail: [email protected]
第四章 招生范围及计划
第十二条 甘肃政法大学2022年计划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最终公布的数据为准。
第五章 提前批次招生
第十三条 我校共涉及提前批特殊类、提前批艺术类、提前批高水平运动队和提前批少数民族紧缺人才专项等四个提前批次招生类型。
第十四条 提前批特殊类招生专业为监狱学、侦查学、禁毒学、刑事科学技术四个专业,为甘肃省司法厅与甘肃政法大掘念迟学共建专业,由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各环高局节工作的管理,主要面向甘肃省招生,执行甘肃省本科二批分数线。其他省份如有招生计划则按普通类专业招生,执行生源省普通类专业招生批次分数线。
提前批艺术类招生专业为绘画、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三个专业。
提前批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专业为法学。
提前批少数民族紧缺人才专项招生专业为法学(藏汉双语方向),仅面向甘肃省招生。
第十五条 监狱学、侦查学、禁毒学、刑事科学技术四个专业实行警务化管理,学生在校期间着警察学员服装,佩带警察学员标志。
第十六条 监狱学、侦查学、禁毒学、刑事科学技术四个专业体检审查依据和标准:身体条件基本要求为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低于4.7;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八省份的男性考生身高应在1.68米以上,女性考生身高应在1.58米以上;其他省份的考生,男性考生身高1.70米以上,女性考生身高1.60米以上;无色盲、色弱;无口吃;未婚,年龄在22周岁以下,(具体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关于印发<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和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提前录取专业招生办法>的通知》(教学司〔2003〕16号));在录取过程中,可根据生源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我校不单独组织面试和体能测试,各省无特殊要求的参照普通高考体检结果。
第十七条 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我校监狱学、侦查学、禁毒学、刑事科学技术等四个本科专业女生录取比例控制在15%以内,在录取过程中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将进行适当调整。其他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十八条 法学(藏汉双语方向)专业仅在甘肃省招生,报考该专业的考生除满足甘肃省规定的报考条件外,还须同时具有汉语文和藏语文成绩,否则不予录取。培养模式采用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1+2+1”联合培养模式。(第一年级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习,第二、三年级在甘肃政法大学学习,四年级7月份开始在甘肃法官学院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法律实务强化学习后,分配学生在甘南州各级法院进行专业实习,至次年3月份返回甘肃政法大学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答辩及其他毕业准备工作)
第六章 录取
第十九条 采用网上远程录取的形式,按照生源省公布的考生类别分类录取。录取批次安排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批次为准。
第二十条 甘肃政法大学根据各省(区、市)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关于本科招生的调档要求,确定调档比例,原则上为100%—120%。
第二十一条 甘肃政法大学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市)和有特殊录取要求省(区)的录取规则为:
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市),执行相关省(市)有关规定和学校设定的选考科目要求与录取规则。其中浙江、山东、辽宁、重庆、河北,实行分段平行录取,按招生计划1:1“专业+学校”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按照院校专业组投档结果进行专业组内的专业录取,专业调剂只在专业组内进行。
在内蒙古自治区,执行“在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第二十二条 对进档考生,甘肃政法大学执行“分数优先”的录取规则,根据考生投档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并确定专业。确定专业时不设专业级差。对于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考生,若服从专业调剂,则由学校进行调剂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若第一次投档生源不足,剩余计划将进行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录取规则及确定专业方法与首次投档考生规定一致。
第二十三条 甘肃政法大学在进行录取和确定专业时,若考生投档分数相同,同分排序规则为: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文科综合、语文、数学和外语成绩;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理科综合、数学、语文和外语成绩;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市)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选考3科总分。
第二十四条 根据教育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精神,我校原则上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关于加分、降低分数和优先录取的政策,承认符合照顾政策的考生投档成绩。
第二十五条 我校2022年各本科专业招收的学生入学后外语教学语种有英语、日语、法语。
第二十六条 学校对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按照教育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考核,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外语类专业不录取口吃学生,美术类专业不录取色盲、色弱学生。
第二十八条 为便于管理,学校将法学专业录取的新生分配至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学习,适用同一培养方案。法学(卓越法治基地实验班政府法治方向)、法学(卓越法治基地实验班纪检方向)、法学(卓越法治基地实验班智慧法治方向)、法学(卓越法治基地实验班生态环境法治方向)、法学(涉外法治方向)五个专业录取的新生分别归口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法学院、丝路法学院管理,执行各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十九条 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外语口试与否,参照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执行。报考英语专业、法学(涉外法治方向)、法学(卓越法治基地实验班政府法治方向)、法学(卓越法治基地实验班智慧法治方向)、法学(卓越法治基地实验班生态环境法方向)、法学(卓越法治基地实验班纪检方向)专业的考生,其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英语单科总分的75%。
第三十条 学校按招生计划录取的学生,经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审批同意以后,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
第三十一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严格执行生源省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文化课控制分数线参照生源省省级招生部门划定的录取分数线,专业课以统考成绩计分,各省(市、区)统考成绩最低要达到当地省份规定的合格要求。使用“排序成绩”投档的按照投档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使用其他类型成绩投档的,在文化课上线的基础上,按照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必须选择专业,并填写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第三十二条 高水平运动队录取按照教育部和有关省份规定执行,在文化课达到公示优惠分值的控制线上,按照统测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七章 收费标准及其它
第三十三条 我校普高本科各类招生严格执行甘肃省发改委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与新媒体、经济统计学3800元/生·学年;法学(含涉外法治方向、藏汉双语方向、卓越法治基地实验班政府法治方向、卓越法治基地实验班智慧法治方向、卓越法治基地实验班生态环境法治方向)、知识产权、监狱学、英语、侦查学、禁毒学4300元/生·学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流管理、刑事科学技术、安全防范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500元/生·学年;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绘画6500元/生·学年;预科班学生入学第1年按15000元/生标准收费,预科期满取得正式学籍后,依照所学专业学费标准收费。入学时如有新标准,按甘肃省发改委核定的新标准执行。
第三十四条 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校内6人间900元/生·学年。(校外桃海公寓:2人间1400元/生·学年,4人间1350元/生·学年,6人间1050元/生·学年)。
第三十五条 新生入校后,学校将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全面复查,对不符合条件或有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行为者,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八章 奖学金制度与勤工助学
第三十六条 为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完成学业,学校建立“奖、助、贷、勤、减、补、免”七位一体的多元混合资助体系。
第三十七条 除国家分配我校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选名额外,我校建立奖学金制度,设立奖学金基金,对全面发展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奖学金设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两类,旨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三十八条 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现行国家规定实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按照学费及住宿费标准在生源地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
第三十九条 我校对经确定的特困生实行临时困难补助政策。
第四十条 我校通过勤工助学实践岗位、接受各类社会捐款等,多渠道、多方式积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帮助。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则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