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報刊閱讀的整體特點
⑴ 英語報刊、雜志及其特點
一、多採用Top-down閱讀法 自上而下(-down)閱讀是從語篇整體出發,把注意力集中在通過文字元號獲取信息上,即按文章所給的標題先對文章的內容與含義作出推斷,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運用自上而下的閱讀法的關鍵是培養學生預測、推斷文章內容和含義的能力,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通過略看文章的總體結構安排或文章的標題來預測文章的內容及深層含義,可從下列幾方面去推測: 1.文章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2.作者將從哪幾方面來闡述? 3.內容將如何發展下去? 在閱讀時要注意不同的英文文體,因為文體對信息的組織和布局模式有著重大影響。訓練掌握各種英語文體的結構特徵,有利於歸納文章和進行邏輯推理。例如:記敘文以敘事為主必定有三個要素:情節、人物和背景。情節的發展多以時間、地點的轉移為線索。因此,閱讀記敘文時,必須抓住時間這條線索,以人物為中心,弄清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再如議論文和說明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段落大多有主題句(較多地出現在段首或段末),要抓住主題句,發掘每一個主旨,弄清文章的中心論點,以便更加詳細地預測文章的內容,吃透整篇文章的表層及深層含義。 二、正確處理好精讀與泛讀間的關系。 精讀和泛讀是閱讀時兩種主要方法,兩者相輔相存,不可偏廢也無法代替。 1.注重閱讀材料的選擇。 選擇合適的精泛閱讀材料是提高英語閱讀的重要手段。選擇字數為200左右,後面配有習題的閱讀材料為宜。閱讀材料體裁要多樣化——敘事類、科普類、議論或說明類、廣告類等。要注重文章的實用性。所選材料的難易程度以理解正確率達60%~70%,生詞量不超過4%為恰當。 2.精讀泛讀相輔相存。 比起泛讀,精讀是點。對一些有一定難度寫得較好的文章要進行剖析,要歸納、總結作者的寫作意圖、思路及中心論點,最後達到獲取詳細信息和深層次內容的目的。如果說精讀是點,泛讀即是面。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積累大量詞彙、結構和句型,才能積累大量詞彙、結構和句型,才能擴大知識面,培養語感,提高對文字的反應能力。在泛讀時,要根據上下文提高自己猜測生詞的能力,不要一看到生詞就查詞典,要弄清文中批示代詞和人稱代詞所指代的對象。要對自己進行限時閱讀。一篇200字左右難度適中的閱讀文章,爭取6分鍾之內做完其閱讀理解題。在閱讀時,要多積累英、美等國家的社會、歷史、地理、文化及風俗方面的知識,這有利於提高閱讀水平。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時,要從意群上去看,不要逐字讀,更不要用筆或手指邊指邊出聲讀,這樣有礙理解文章的意思,而且影響閱讀速度。 閱讀是一個綜合過程,閱讀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只有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地改進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興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影響閱讀理解的因素可分為知識性障礙和非知識性障礙。知識性障礙包括:1.詞彙障礙2..語法障礙 3.背景知識障礙 。非知識性障礙包括:1. 心理障礙 2.閱讀習慣. 3..閱讀速度4.閱讀技巧 (一)重視英語詞彙和習慣用法的積累 美國語言學家Driller (1978)根據詞彙統計特徵指出:如果我們認得25個最常見的英文單詞,平均每頁紙上的詞我們會認得33%;如果認得135個常用詞,則為50%;如果認得2500個,則為78%;如果認得5 000個,則為80%;一旦記得10 000個,可達92%。可見,閱讀能力的高低和詞彙量的大小是分不開的,目前大部分學生的詞彙量偏少, 這是影響閱讀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詞彙量呢? 1. 構詞記憶法 據估計,英語詞彙有100萬到120萬,但大部分單詞是由構詞法構成的。構詞法包括派生、合成和轉化。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常用的前綴(un/dis/im/il /super.)、後綴( ly/ less/ ful/ ment…)的含義及用法,就可以根據已知詞猜出它的派生詞,從而達到擴大詞彙的目的。如:前綴super 有超過,超越的含義,就可以猜出supermarket (超級市場)supernatural (超自然的)、 superman (超人)、superstar (超級明星)等詞的含義。。 2. 聯想記憶法 由一個詞聯想到和它有關或無關的詞,如看到live vi 生活,聯想到其他詞性及用法,如,直播的、活的等詞義。 3. 廣泛閱讀記憶法 「To read well, you need a strong vocabulary.. To build a strong vocabulary, you need to read well.」 這句名言道出了閱讀和詞彙量的關系。要有流利的閱讀,就必須有豐富的詞彙。大量的閱讀可以豐富你的詞彙。
⑵ 報刊英語的綜合特點是什麼
時效性,大眾性,簡明性,
⑶ 英文報刊教學對閱讀能力的提高有何意義
英語報刊閱讀對提高英語語言綜合能力的意義:英語報刊的豐富內容和反映時代特徵的新詞決定了它比其他材料更加具有促進語言學習和擴充社會科技與人文知識的價值。在報刊閱讀中發現豐富的學習資料,提高聽力、閱讀理解、語言交際及寫作等語言綜合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一、英語語言學習與英語報刊閱讀的關系
當今世界,英語被廣泛使用,已成為一種國際語言,其普及性體現在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學術、信息交流等各個領域。「全世界有45個國家的官方語言為英語,全球1/3的人講英語,75%的電視節目是英語節目,在聯合國各種場合中使用的語言95%以英語為工作語言,互聯網上的信息80%也是用英語傳播的。」可見,英語的地位和作用在目前和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任何其他語言可以代替。我國今天的高校大學生是明天國家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生力軍,畢業後將要在經濟全球化、科技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21世紀取得卓越的成績,而是否具備良好的英語運用能力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一門外語,同時可以學到特定國家的社會、歷史、文化與傳統。我國英語教學(不論是大學英語教學還是專業英語教學)要幫助學生轉變「為語言而學語言」的觀念,讓他們通過學習外語來培育國際視野,了解外國特別是英美國家的社會與文化,增強跨文化交流意識。因此,英語教學中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在聽、說、讀、寫等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中滲透文化教育和人文素養教育,增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2000:2)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英語報刊閱讀在提高學生語言的綜合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范圍方面具有其他教材不可相比的優勢,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獲取知識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提高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正是基於英語報刊閱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國家教委英語專業教學大綱明確把理解英語報刊的能力列作評定各級英語閱讀水平的重要標准,二級要求能閱讀難度相當於Reader』s Digest(《讀者文摘》)的英語淺顯材料,四級要求能讀懂難度相當於美國Newsweek(《新聞周刊》)的國際新聞報道,六級要求能讀懂難度相當於美國的Times(《時代周刊》)或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的社論和政論文;八級要求能讀懂一般英美報刊雜志上的社論和書評(《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2000:9)
二、英語報刊的特點
英語報刊閱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由其特有的優勢所決定的。首先報刊是新聞媒介手段,其信息新而快、多而廣、隨著語言的發展而不斷變化,而報刊語言最能迅速及時地反映這些變化。其次,英文報刊所涉及的內容廣泛而豐富,從政治、經濟、外交到科技、文化、教育等無所不有,而且文體形式不盡相同。這些優勢決定了英語報刊較高的實用價值。
(一)內容豐富全面
英語報刊內容廣泛,刊登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社會、人物、教育、體育等有關社會文化方方面面的新聞,其豐富多彩的新聞內容是內容相對單一的英語書籍所不能相提並論的。除內容外,英語報刊還大量使用新詞和簡短詞及縮略詞,能夠最快地反映英語語言詞彙的發展和變化。英語報刊的修辭也十分活躍,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雙關、借代和仿擬等。可見,英語報刊涉及到了文體學、詞彙學、修辭學等方面的知識,綜合性強,是了解當代西方社會的文化特點、英語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及風俗習慣的最直接的途徑。
(二)編寫時新創新
英語報刊及時報道了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及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充當了時代潮流的喉舌,提供了有關各行各業的最新消息。報刊在提供最新消息的同時也傳播了相關的新詞、新的表達方法,由於這些新詞和新的表達方法是伴隨著特定的社會環境而產生的,具有明顯的時代性特色,易於被讀者普遍理解和接受。如,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E-mail(電子郵件)、E-commerce(電子商務)、cyberspace(網路空間)、cybernaut(網路用戶)等新詞都是通過英語報刊傳播後為公眾所熟悉接受的。可見,報刊英語是最有創新性和濃厚時代生活特色的語言。
(三)價值實用有效
英語報刊的豐富內容和反映時代特徵的新詞決定了它比其他材料更加具有促進語言學習和擴充社會科技與人文知識的價值。英語報刊不僅是學習現代英語和提高英語運用准確性、流利性和得體性不可或缺的實用材料,更是培養21 世紀復合型英語人才的有效教材。
三、英語報刊閱讀對提高英語語言綜合能力的意義
通過日常教學中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的觀察,筆者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只埋頭於課本,背單詞、做練習,認為只要把課本學好就可以,對課外閱讀,尤其是英語報刊閱讀,幾乎沒有什麼概念。而結果往往是學習的效果不理想,在實際的運用中聽不懂,說不出,說話寫文章錯誤百出。
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語言輸入是非常重要的。在非英語環境下學習英語,閱讀有時甚至是唯一的輸入方式。Harmer(2000)認為好的閱讀材料為學生提供範例,有利於他們提高寫作能力,而且提供了學習詞彙、語法、遣詞造句的機會,並為主動用英語進行交際作了准備。
(一)英語報刊閱讀對聽力能力的培養
新聞廣播一直以來都是高校英語專業八級考試聽力理解測試項目之一。而且近幾年大有使用報刊新聞來檢測學生理解新聞廣播的能力的趨勢,如:2001 年八級題中聽力部分的三條新聞全部選自報紙新聞,2002 年八級題中也有兩條報刊新聞。如:
The documents, which Russian gave the United Stateson Sunday, could be a particular interest because Kennedy』sassassin Lee Harvey Oswald lived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for several years before he return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was arrested for killing the former President on November22nd 1963. (2001: News Item 2)
該例子是一句由49 個單片語成的包含多個從句和多層意思的復合句,「信息過載」加大了聽力理解的難度。報紙新聞中復雜的句型,繁雜的表達方式是學生們的主要聽力理解障礙,增加了學生理解新聞的難度。總結自身的聽新聞的經歷和輔導學生練習新聞聽力的教學經驗,筆者深信新聞聽力前熟悉與新聞相關的背景知識,收集與新聞報道相關的詞彙、概念、人名、地名、事件等能幫助新聞聽眾預測新聞內容及更好地理解新聞聽力材料。
⑷ 英美報刊閱讀中的應注意什麼
●默讀習慣的形成
英語報刊閱讀應採取默讀的方式。默讀是快速的意義閱讀實踐,注意力應集中在語言內容上,而不是語音和語調上。因此要注意以下三點:(1)閱讀時不出聲,不用手指文字,嘴唇不動,喉結不動,頭不晃動;(2)抓關鍵詞:在所讀的每一段中找出現成的詞彙,確定各段主題句;(3)擴大視距:培養學生以意群為單位閱讀和整句閱讀的習慣,使其在閱讀單位時間里獲得更多的信息。
●快速閱讀方法的培養
一份英語報紙至少有四個版面,閱讀量很大,每篇文章都要細讀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英語報刊閱讀教學必須順應「快節奏、高密度、廣信息」的趨勢,因此快速閱讀的方法、技巧和策略也要引起重視。快速閱讀能力並非只單純強調閱讀速度,而是提倡在達到一定的閱讀理解的基礎上,盡快提高閱讀速度。快速閱讀的方法有:(1)加快注視,減少回視。(2)有選擇地閱讀。採用跳讀或略讀技巧瀏覽全文,在閱讀中過濾書面信息,忽略次要信息,捕捉特定信息,確定主要內容,對於主題或重要語句或語段需認真細讀、深層理解。
2.英語報刊閱讀過程中生詞的處理
●置之不理:閱讀時,新詞不影響理解文章大意或整體內容時,對文章中的生詞可以暫時不理。
●猜測詞義:閱讀時,通過上下文的理解和串通,可以確定該詞不屬於常用詞;或遇到的生詞是比較冷僻的專業詞彙,而且從上下文中應該能猜出該詞的意思;有一些新詞的時代感強,有時在一般的學生用的字典中很難找到,這些情況就不必去查字典弄清確切詞義,可以採用猜測的方法。
●先猜測詞義後查字典確定:對於某些出現頻率較高,不了解其確切詞義就會影響正確理解文章的詞,應先猜測其詞義,然後再查字典。這樣既有利於記憶,又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做好英語報刊讀報筆記
學好英語必須有一定的語言積累。英文報刊的詞語實用,語言現代,知識豐富。做好讀書筆記。筆記內容包括:讀報時間、報紙期數、出版日期、文章題目、自己感興趣的詞語和有用的句型,最後寫上幾句自己的感想。閱讀筆記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積累知識和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它只是輔助性的。英語報刊閱讀課一定要以讀為本,不能「喧賓奪主」。
⑸ 閱讀英語報刊有什麼好處
擴大單詞量,鍛煉英語閱讀思維,最好看地道的報刊,不然容易出現我們懂而真正的老外並不懂的情況
⑹ 英語報刊選讀的好處有哪些
我現在正在上這門課,我覺得英語報刊選讀可以讓自己對英語更加敏感,更快速地把關鍵的東西提煉出來,弄懂大意。也可以了解一篇新聞,一篇雜志是如何寫出來的。也會學得如何去看懂標題。
⑺ 閱讀英語報刊的好處
1,了解外國文化,
2,增大詞彙量,
3,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⑻ 求論文~報刊英語的特點
報刊英語的語言特色
摘要:本文從語用學角度出發,概括了報刊英語特色,運用例句對詞、句、段、章不同層面報刊英語語用特點
進行詳述。
關鍵詞:報刊;特點;語用功能
報刊英語的特點可概括為兩詞:簡明、鮮活。這是由報刊英語的文體特性決定的。1、讀報刊是隨意的瀏覽,避難就易。求新獵奇。2.報刊文章時限性強,要求把最重要的信息以最鮮明的手法置於最突出的位置即「導語」中。由於以上原因,報刊英語講究通俗易懂,簡捷明快,小詞短句。一目瞭然,生動活潑,襲面奪目。這在標題上表現得最為突出。本文擬從詞、句、段、章不同層面舉述其詳。
一、文章結構的特點:
新聞文章的結構與常見的文體如記敘性散文的結構有很大不同:後者一般是先交待背景信息,逐漸進入高潮,突出文章的結尾;而新聞文章則正相反,將最重要的情節放在最前面,這部分稱為「導語」(Lead),實際是標題的擴展或標題內容的完整表述,獨立成段,一般只有一句話,其後才是背景信息。背景信息或其他解釋性材料也是按照由重要到次要這樣逐漸遞減的方式排列,給編輯留有較充分的刪減餘地和讀者的選擇、舍棄的自由。整個文章結構是「虎頭蛇尾」,呈「倒金字塔」型。
二、導語的信息結構:
按慣例,導語要提供六個「w」信息:who,what,where,when,why and how因而導語雖只有一句話,但無論在信息量還是在形式結構上都很復雜,稱為content—packedsentence.歷史地看,導語有越來越短小精煉的趨勢,也就是說,在撰寫新聞時只突出一兩個最重要的新聞要素。突出哪部分就將哪部分放在最前面。這樣就使導語的句子結構變得靈活,不拘一格。從語言學角度講,英語屬於分析性語言,語序比較固定,一般是呈SVO(主語+謂語動詞+賓語)型,新信息置於句末。而新聞導語語句則打破這種結構式,完全按照所要突出的新聞要素來安排語序。
1.突出「who」要素;
2.突出「what」要素;
3.突出「where」要素;
4.突出「when」要素;
5.突出「why」要素;
6.突出「how」要素。
形式為內容服務。報刊英語的以上特點是由報刊文章的寫作方式、編輯方式和閱讀方式共同決定的。從作者和編者的角度看,他們都受時間的限制,來不及精雕細琢,從簡從快,盡管避免使用長詞長句或晦澀的表達方式;編者為節省版面也盡量簡化表達方式,把最重要的信息排在前面。另一方面為了吸引讀者,又要考慮如何變換語言表達手法和排版方式以標新立異,一下抓住讀者的注力。從讀者的上看,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挑簡明易懂的看,挑有吸引力的看。隨著報刊的社會影響面的擴大和低文化程度讀者的增多,報刊英語的以上特點將日益突出。例如,句子有越來越短的趨勢,短到讓人一目瞭然的程序,「甚至讓跑著的人也能閱讀」。
⑼ 英語報刊雜志的閱讀方法
我的閱讀方法是通讀一遍,不查字典。不影響句意的生詞不要去管,讀完後查查自己特別想知道意思的幾個生詞,記下,整篇文章的意思應該也就明白了。
堅持多讀報紙,同樣的單詞多碰到幾次,自然就記熟了。祝你進步。
⑽ 報刊英語的新聞特點
看這個吧~你這個提問也太寬泛版了~權http://wenku..com/view/19f06c0d6c85ec3a87c2c5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