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第二篇
A. 請問上海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有幾篇每天幾道題
五篇,4,3,4,4,5。每年應該有些變化。其中第二篇為讀表。最後篇為選擇句子填充,嚴格來說其實應該另外算個題型。
B. 關於09年江蘇高考英語卷中閱讀理解第2篇的62題,看過很多網上的解析,可還是覺得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次:穿錯了腳
第二次:拔下靴子重新穿
第三次:作者專說:These aren't my boots.老師又把鞋脫下來,又把作者哥哥的鞋屬給作者穿上。(因為後文緊接著說:as she pooled the offending boots from my feet...可知脫下之後又穿了一次)
第四次:聽說手套放鞋子里了,再重穿
C. 高考英語二卷聽力是什麼從2010-19閱讀理解有哪些超綱單詞
高考中超綱的英語單詞一般大約佔5%。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要求考生掌握並能運用英語語音、詞彙、語法基礎知識以及所學功能意念和話題,要求詞彙量為3500左右。(註:各省區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考試說明》中對詞彙量進行適當調整,但不得低於2000個單詞;同時,應制訂計劃,在一定時間內分期、分批增加至3500個單詞。)
英語試題難度值設定為0.6左右,易、中、難試題的比例約為3∶5∶2,容易題的難度值為0.7以上,中檔題的難度值為0.5—0.7,難題的難度值為0.3—0.5。
在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材料中常常會出現一些「超綱」詞彙,這些「超綱」詞彙往往會影響考生對整篇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文章的理解。所以高考考生應學會正確處理高考英語閱讀理解中的「超綱」詞彙。
1、如果某些生詞不影響對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文章內容的理解,則不標注漢語,但同樣嚴格限制此類生詞的數量。
2、在處理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時,為某些起關鍵作用的生詞標注漢語,但對此類詞的數量進行嚴格限制,以保持短文的可讀性。
3、通過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上下文可以推斷出某些生詞的含義時,將這些生詞作為考點,命制出相應試題,用以考查考生的邏輯推斷能力。
D. 2017高考全國卷2英語閱讀理解完整翻譯。
沒有,也不可能有,文言文翻譯主要是用已有文言文知識以及語感翻譯欲學作文,先學做人,詞語里有你的思想,句子里有你的感情,段落里有你的形象;
E.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技巧,文章看不懂怎麼辦(有分)
1、文章看不懂沒關系,高考閱讀肯定會設一定百分比的生詞,就是起迷惑作用,不用過於擔心。一篇文章就五道題,通讀一下文章,會發現出題的考點往往和生詞關聯不大。
2、看不懂的詞跳過,根據上下文猜意思,一般第一段和每段第一句話易出題,重點看看。
3、有時文章看懂了題也不一定選對,所以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先看題,在對照著題在文中可能的地方找答案就好,高考閱讀一般答案都能在文中找到,需自己總結的不多,文中出現的詞要特別注意。
4、單詞量很少,但閱讀算是強項,就是靠語感去分析,多做題,平時多看看譯文,總結出題型和考察的地方,猜也差不多能對。
F. 第二篇英語閱讀理解題的答案是什麼
16.B
17.D
18.A
19.B
20.B
G.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難啊!!
1.心態,別著抄急,英語除襲了詞彙量,其它都能很快提升
2.堅持,每天都要練,但樓上的2篇估計有點少。
3.方法,瀏覽題目,通讀一遍課文,對題目定位,答題,對影響閱讀、不知道意思的關鍵詞查詞典,繼續答題,看答案,看答案解析。筆記可以沒,不過最好你能把閱讀中遇到的感覺自己應該知道的單詞意思記錄在筆記本上,這也算是積累詞彙量的一種方法。既然是閱讀,詞彙量是很關鍵的。不過,做題感覺重要的多,這個只能靠堅持做題培養
H. 2011高考全國卷2英語閱讀理解翻譯E
1234
I. 高考英語閱讀作題時間
從話題角度來看,和往年一樣,社會類和教育類仍然是主要考查話題分別佔到11次和6次,當然這里社會類的話題包括工作,生活,城市建設等,內容涉及多個層面,這也是數量偏多的一個原因;教育類包含學科教育, 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等一直是高頻話題,科技類和環境類上半年考頻正常,犯罪類和政府類考查偏少,各出現了一次。值得注意的是,新聞媒體考題一般出現在上半年,今年考頻加大,上半年出現了2次。
重點考題分析
Some people believe famous people』s support towards international aid organizations draws the attention to problems. While other think celebrities make the problems less important.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 (2019/04/13)
4月13日考的這道題是整個上半年構思難度極高的一道題目,也是一道老題,很多有望上6的考生都因為這道題的構思問題,變成5.5分。有些學生對題目的理解有一些偏差,題目的意思是:名人對國際援助組織的捐助使得人們關注到問題,然而另一些人認為名人使得問題不那麼重要。第一方面比較好理解,名人利用自身的影響力使得問題得到關注,比如塵肺病對於大眾來說不是很常見,是煤礦工人得的一種病,很多明星通過公益活動,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部分需要幫助的群體。另一方面,淡化問題的原因是大眾或者粉絲只關注名人的行為而忽視問題本身,對問題沒有後續跟進,也就最終解決不了問題。
The increasing use of technology in the workplace has made it easier for young people to get work and hard for old people.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2019/05/04)
這道題審題很容易跑偏, 很多同學把重心會放在科技讓年輕人簡單地獲得工作,或者錯誤理解成科技讓年輕人的工作簡單化,忽視了後半句hard for old people。題目中含有並列關系and,需要兩者都要提及,所以後面論證只證明對年輕人的好處是偏面的。
總而言之,上半年題目以老題重現居多,同學們還是要多刷機經,有可能就碰到自己寫過的題目,下半年大作文犯罪類,政府類考題可能會增加,可以增加這兩類話題的練習。另外,要注意審題常見的坑,乍一看不太懂的題目不妨多讀幾遍,不要貿然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