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閱讀怎麼做英語
『壹』 高三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應該怎麼做,我做的慢准確率不高,的為啥我略讀看不懂意思
一定要來多背單詞,推薦星火英語源單詞本。略讀的話要先仔細閱讀題目,再回歸到原文找答案所在地,建議拿到一篇文章先認真看完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大體了解講的什麼,這樣做題的時候才有所准備。長難句也是要分析的,可以學習一下When,where,which等從句的翻譯方式和倒裝句的翻譯方式,套路問題問一下老師就能明白。
祝金榜題名!
『貳』 做高三英語閱讀理解
等等明天,今天姐姐要早睡
『叄』 如何有效地做高三英語完形和閱讀
高三英語閱讀理解完形填空怎麼做可以正確率高又快?完型填空是一卷難度最大的題。它集閱讀理解、語法、詞法、句法於一體。是考查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的一道題。 解題的方法第一要帶著空,通讀文章,搞清事件發生的背景就行。如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或某個公共場合講的是主人公的經歷,還是觀點、看法。或整篇文章是說明文體的。 然後要將這篇300字左右的文章進行一下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的分析(與閱讀的文章分析基本相同)。然後進行填空的選擇,此時要注意利用上下文及段落和語句的邏輯關系,也就是語境來進行推敲選擇。同時要考慮要填空的句子主謂語的搭配,和動、賓及名詞和形容詞的搭配。這就需要我們有很堅實的語法、詞法的知識。 同時要能夠通過文章的語言描述對人物事件在時間、空間、位置、趨向關系的正確體會,從而確認一些介、副虛詞的選擇。另外要注意句中過渡關聯詞語的作用,是並列(類同)還是轉折(相反)。這都能夠決定你的選擇是否正確。總而言之,詞彙的變異很少通過它們語意上的細微差異來考查,多數是通過這些同意詞的不同用法來考查。 這就需要我們能夠熟練掌握所學單詞的搭配。就這一點來講,考前將學過的片語搭配(主謂、動賓、名形、動介、動副短語)熟讀熟記是非常必要的。完成選項之後將小文帶上填空讀一遍,體會語篇,這不僅是答題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平時練習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平時練習可將小文讀數遍,強化記憶所填入的詞彙。很有助於掌握類似完型填空的解題方法。 完型填空練習能有效地培養和考察學生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要求學生選出最佳答案,使補足後的短文意思通順,前後連貫,結構完整。在完型填空練習中常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我總結原因有:學生不易抓住文章的主題進行邏輯判斷,不易理出文章的結構脈絡;忽視首句提示,或對首句句意把握不準,以致對理解整篇文章產生誤導作用;有些學生把完型填空題當作單項選擇填空題來做,形成解題方法的失誤;完型填空限時訓練不夠,以致影響答題時間和效果,等等。 我們總結出完型填空解題訓練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堅持語篇完型詞義,在具體的語境中選擇最佳答案。近三年的NMET完型填空,都要通過對語篇主題和文章結構的總體把握,根據文章內容整體推理判斷來確定答案,即「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孤立地看待某個句子和選項,都無法正確進行選擇。 2.重視完型填空的首句提示作用,以及首尾呼應對理解整篇文章的重要作用。 3.完型填空命題與問題設置的主導因素是閱讀理解問題,對上下文的理解是選出正確答案的關鍵,故理解把握上下文的邏輯關系是平時進行訓練的關鍵。 4.重視限時訓練,提高完型填空答題效率。高考是硬史教育的結果,所以要用硬試的方法來解決!簡單歸納: 首先,必須要會背單詞.也就是說,要把單詞聯系起來背,把單詞分類. 第二,閱讀要有語感.可以多看點英文的東西,不需要有多麼難,只是在找語感. 第三,作題.這是什麼時候都不能少的事.通過量變來達到質變.作題不能只是單純的為作題而作題,我們的去分析.作題時要分析,做完也要分析,因為它的出題思路變化不大.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肆』 高三怎樣把英語完形和閱讀做好
二者相同的地方都需要有足夠的詞彙量和對句子結構的分析和句子意思的理專解。
詞彙量方面自己默默地記屬,去增加吧,不要信什麼速記,全扯淡的,死記硬背是唯一有效的途徑。
句子結構分析和句子意思理解,自己平時碰到長句子要主動去分析成分,試著翻譯,多做練習,自然就能攻克。
就完型 而言,有一部分是固定搭配,要在平時積累。
就閱讀 而言,做題之前,可以先看一下要答的題目的題干,讀的時候能有所側重。
『伍』 高三了,怎麼學好英語
首先我想說的是你的態度問題。從你的描述里我發現你好像對英語的學習完全是出於自己對英語老師的好惡一樣,這樣不太明智。畢竟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將來交給他人還不如自己把握。另外你對初中的那位英語老師很有感情,你高中可以無論遇到什麼老師都好好學習英語啊。學好英語對得起初中老師就是你持久的動力啊!
其次學習英語是個長期得過程,但也不是說沒有方法可循。以前的任何老師也好,成績也吧都過去了,你好好把握高三一年的時間,英語成績還是有望取得飛速的發展的,所以當你學習的時候,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找借口說自己初中怎麼怎麼,高中前兩年怎麼怎麼,那些都過去了。把握現在,展望未來才是關鍵。
再次是怎麼學習英語的問題。
你說你聽力不行,閱讀也不行,語法還很亂,這說明你的英語詞彙嚴重不夠,而且語法也不成體系
1、聽力我建議下載或者聽課文的配套磁帶,可以練聽力,也可以把高中所有需要掌握的詞彙過一遍得到鞏固,再一點課文經過精心挑選是很經典的,你可以把課文中的語法,從句,虛擬語氣什麼的結合具體的語境搞清楚。
也可以網上下一些網上的慢速英語聽力還聽。比如普特英語網上每日聽力里的特殊英語慢速聽力,可以把它當成聽寫,既聽也鞏固檢測詞彙。(它有文本的,你可以聽寫完對照看)
2、語法
我建議你買一本5年高考3年模擬,把那上面的語法講解看到爛熟,再把上面的高考題做完,因為它上面的講解非常詳細,所以自學提高的話是效果非常好的。不過你剛進高三課程可能沒學完,基礎也不太好,做題的時候可能會全軍覆沒。但那也不打緊,你也不要氣餒。我當年剛做也是全軍覆沒,忍著拼一股勁全部做完搞懂,後來高考英語就考了130多。
3、閱讀
我很不贊成題海戰術。閱讀不好,主要還是詞彙量的問題(當然你從句什麼的過關了才能准確快速的理解句子和文章)。如果你只是天天做,很費勁的把裡面的單詞查出來的話,其實學習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因為閱讀里的很多詞彙只是認知型的,也就是你看著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就是了,不需要像寫作文時一樣會拼寫。所以我建議,閱讀初步階段還是只跟著老師走就行了。等你把語法和詞彙的問題的解決了,再回來看閱讀,大部分詞彙都沒問題了,再說閱讀技巧和閱讀速度的問題。
4、作文
作文是很綜合性的項目,除了我前面說的詞彙和語法的問題,你要從寫正確的句子開始。也就是要保證你寫出來都是正確的,即使是I
love
China.這樣簡單的句子也沒關系。寫好了簡單句再開始寫復合句,慢慢過渡到單復句並用,簡單復雜句結合。要多研究範文和課文中的閱讀文章,可以先仿寫再自由寫。
『陸』 高三,請問英語閱讀理解怎麼提高
你好,我是今年高三畢業生,英語120分,對英語還是有點自己的心得.1做閱讀第一步是內看題,你把容題目分類,有細節理解,主旨大意等,不同類別題目用不同的符號標記,比如三角圓圈等,就是你要先理解題目的意思,然後看題,看題的時候主要找細節理解的部分,看完後先做細節理解的題,然後在順著做其他題
.2每天都要練,我們老師叫我們每天狂做5篇,我時間不夠,只做了3篇,但是最重要的是堅持做
3非常有用,我是高2下學期開始做,我想告訴你絕對有用,你現在起步也來的及,關鍵是堅持,你們高三才開始,做3個月效果就很明顯了,你從現在開始做,做到高考你的英語閱讀絕對過關
4對啊,這太對了.我以前很認真的把每個生詞抄下來查,但是你會很快發現高三太忙,你根本就沒時間看了,純粹浪費時間,課本上所有的單詞才是你要背的重點,每天你要多背課本單詞
5你會分析句子成分嗎?這在我學英語時幫了我很多.分主謂語賓補從句,你看的時候象定語那些就不用怎麼管,抓主謂賓就好了或者是從句,長難句一定要養成分析句子結構的習慣,基本上就這一個方法.
還有啊,如果你英語比較薄弱你又打算花重精力在英語上的話,建議你直接開始做高考試卷,這比單做閱讀好的多.
『柒』 英語如何有耐心做閱讀,高三生求答
考試的時候其實閱讀你不用非得整篇的讀下來,你先要知道每一段的大概得意思版,還要對應閱權讀的問題去看整篇文章,一般考試的時候,問題是一段一個問題,然後是問你整篇文章的總結性問題,要是都讀下來的話,考試的時候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的
要是你平時讀閱讀的話,先讀一遍,不認識的詞先標一下,這是先不要去查字典,要根據前後文的意思去猜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一遍下來之後再去查字典,然後還要在讀一遍,去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有精力的話最好是能復述下來,這對學習英語有好處,你可以試試
『捌』 高三怎樣學好英語
你好,I'm Argent。一般有人問,怎樣學英語,我是會從網上摘一篇下來的,呵呵。現在我來說說我的英語學習史吧,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一直是第一(呵呵,沒吹牛),大家都很羨慕我,一直到現在這個糟糕大學里我也是唯一拿出了口譯證書的人。(外國語大學的發彪了:你這小樣拿出個口譯證書就厲害啊,哼哼!!) 好了,廢話不多說了,為什麼我始終成績比較好,因為我堅信著一個信條,就是:語言多說自然通,快樂學習。其實很簡單的一個問題,中文比英文難多了,你想,英文裡面,一個蘋果,一根香煙,一條鱒魚,一台電腦,一副眼鏡,一雙褲子,怎麼說?答案是an apple, a cigar, a trout, a computer, a pair of glasses, a pair of trouses,對嗎?顯然漢語比英語簡單得多,你想,漢語真TM煩啊,為什麼要「個」,「根」,「條」,「台」,「幅」,「雙」....英語多簡單,就是a,或者a pair of,有那麼煩嗎?但是,你覺得你有刻意去被這些量詞的經歷嗎?顯然沒有。為什麼,就是因為漢語我們不停地在操練,反復地在說,就這么簡單。英語也是一樣。在我小時侯,我就看十年前的「空中英語教室」,呵呵,當時沒這個東西的,當時我看的是「馬澤的故事」和「維克多英語」,結果就是憑借了這些一看再看的趣味故事,使得我的英語在小學是時候就「統治」整個班級了,呵呵。老師們都很奇怪,因為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我知道go的過去式是went,而當時只是在教一些簡單的會話。他們也發現我的詞彙量達到了初中水平,老師們以為我的父母經常要我去背東西,其實不然,我只是「耳濡目染」了,嘿嘿。
說到這里,我覺得這是英語啟蒙教育最好的方法了。小學生的腦子(或者說兒童)都是處於一個對接納很敏感的階段,他們的東西往往聽過不會忘,雖然他們可能是覺得很好玩,比如那個怪物說這句英語的時候很滑稽,然後他們也去重復。在這個時候是最令人欣慰的時候,因為「寓教於樂」四字已經不知不覺體現了。起碼我是這樣起步的,嘿嘿。所以我在小時侯,每當看著人家同齡兒童這樣背單詞:r-e-a-d-y, ready, r-e-a-d-y, ready(重復N遍,以後略)的時候,我就清楚他們沒有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因為他們沒有用快樂的心態去學,他們只是在啃蘋果,而不知道要把蘋果樹種下去。(耍深沉了,見笑。)
然後,進入了我的英語學習退步期,在我11,2歲的時候。這時候,老師開始著重講授語法點,詞彙用法,(畢竟是初中生了),我的英語水平再也沒法保持全班「領袖地位」,因為我還是我那一老套:語感做題法。(可以說我到現在還在這樣做),但是我只能保證英語在85左右徘徊,而且很容易犯一些低級錯誤。畢竟,我的英語從開始就不是靠基本功出來的,本來就是「海派」式的學習。結果,由於我讀書非常懶惰,不肯背,不肯花時間,老師也罵我,家長也罵我,但我還是用我的老三樣去學英語:「英語歌曲」(我是Celine dion的粉絲),「原版電影」(裡面有不少的shit單詞,父母不大支持,「自言自語」(自己對自己講英語,被人罵了N趟神經病)。結果,我的英語課代表被撤了,換了一個悶頭讀書的小姑娘。因為我經常不交作業還能保持前五,並且沒人口語說得過我,呵呵。(他們說我的口語就是純粹的美國語音)
到了高中,我的英語進入了嚴重退步期。理由同上。一開始高考卷子(第一次高一做的),我竟然做了150分里的85分。出現不及格了。我終於明了了在這種應試教育的框框下我是學這樣學是要完蛋的。於是我花了很多錢,去買了一本「無敵英語語法」,從頭啃起。重新知道什麼是主語謂語,什麼是先行詞,don't need和needn't的區別,虛擬語態的變位...很痛苦,而且收益不大。結果,英語高考成績,在我的不用功的情況下以123分草草收場。而且我現在都可以說:語法,對於一個英語專業的人來說,我現在的水平是4個字,狗屁不通。但是我能做多90%的語法題。說到底,還是憑借了不停的開口,取得的語感。
我的英文水平重新復甦是在大學。這是我的一個質的飛躍,因為我接觸到了最morden的英語:口譯。但我的大學英語4級考試只有510分,低得可以了,學院裡面超過我的人大有人在。但是我又同時可以考出口譯證書。這就是為什麼我的英語比較「偏才」的原因。因為一方面,我對現在英語教育考試制度深惡痛絕(盡管我成績不賴),但我覺得這是一種不利於選拔人才的考試制度!
寫到這里講一個笑話來,先說一道語法題,是中文的。
Select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multiple choices:
哪一個是正確的?
A.你真是個傻瓜 B.你真一個傻瓜 C.你真傻瓜一個 D.你真是一傻瓜。
結果這道考試考了很多的語法知識點,可是一念,好象都沒大錯,那怎麼搞的呢?我們的考試就會遍出很多語法知識點,什麼「你」是主語,主語後面加「謂語」,這是句罵人的強調句,句子要倒裝,等很多嚇人的知識點來「選拔人才」。這就是當今的語法考試,如:
Let's go to school,______? 答案是shall we.
Let us go to school,______? 答案是will you.
這是到考題,我做錯了。當時我就很郁悶,因為我實在搞不懂這樣有什麼意義,外國人是不是會因為這個而抱怨你的英語不標准!!他們難道會聽不懂?我不相信。
最後來一個summary,您問的,英語怎麼學呢?呵呵,個人認為,一樣!!學英語的方法就是:說,唱,聽。說第一,唱第二,聽第三。不不,再加一個,寫。幾年前,我會說,讓「寫」去死吧。現在覺得還是要寫寫的,畢竟我們是在應試的教育制度下,總是要考一些死語法點的。就像上面。我目前學習法語,日語。效果都良好,因為我幾乎不碰教科書,都是吃「野食」的。即便這樣,我也不要追求死用功99分,100分。寧可拿個七八十的分數,但是崗位上,絕對我吃香。(這人真臭屁!)因為我跳出了應試教育的框框!
我還是准備這樣學習下去,堅持這「四項基本原則」,團結在「快樂」學習的周圍,像各種英文證書奮力前進!(這人真臭屁!大家西紅柿准備好啊!!)^_*
註:我的QQ是171451437,歡迎全國各地朋友加我:)
『玖』 高三,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要怎麼做才能保證很高准確率
平時要多做閱讀練習,在練習中提高閱讀解題能力,閱讀的材料還是以真題為主,不要在細節甚至語法上面花時間,關鍵是把握文章的大體結構,作者所持的態度等等.問到細節了再回原文定位.類比反義如果沒有把握拿非常高的分數的話,閱讀最好不要放棄。 其次要提高閱讀的速度: 提高英語閱讀的速度,靠的不是一日之功,通常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學習及訓練。但過,加強英文基礎訓練、掌握必要的測試技巧和鄙棄一些壞習慣,都會有助於考生們閱讀文章是加快速度。 2.英語完形填空應試技巧:)~~ 「完形填空」題旨在測試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做此題必須通篇考慮,掌握大意,綜合運用所學詞彙、語法及常識進行判斷推理。解此類題主要從以下四步做起: 1.重視首句,把握開篇。完形填空一般無標題,首句一般不留空白,是完整的一句,全文信息從此開始。細讀首句,可判斷文章體裁,預測全文大意和主旨。 2. 速讀全文,掌握大意。速讀全文要一氣呵成,盡管有空格、生詞或不明白的地方,仍要快速讀下去。讀時要注意找出關鍵詞、中心詞,劃出某些代表人物和情節的詞,以便於形成思路。要注意不要在未掌握大意的基礎上,邊閱讀,邊做題,這樣速度慢、准確率低。 3. 瞻前顧後,靈活答題。「瞻前顧後」,即先讀所填詞的句子,回顧上一句,兼顧下一句。如果一句中有兩個空白待填,在初定答案時要「雙管齊下」,在兩處同時試填,然後通讀全句,確定答案。答題方法:1)擇優法:根據文章及結構邊讀邊填,如果能夠立刻判定最佳答案的,不必再去逐個考證其餘答案。2)排除法:如答案一時難以確定,可按空格位置,從語法結構、詞語搭配、上下文語境、習慣用法、詞義辨析等方面,對選項逐項分析試填。排除干擾項,從而確定正確答案。 4.復核全文,調整答案。把填好的短文通讀一遍,進行核查同時注意以下三點: 1.上下文的一致性:即時態語態的一致;代詞、名詞、單復數的一致。 2.從語法和慣用法及習慣搭配、甚至語感入手,看是否符合上下文的邏輯。 3.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銜接是否連貫。 提高英語完形填空水平 一、完形填空題的特點: 1、完形填空(Cloze Test)是在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中,留出25個空格,讓考生從題目提供的四個選擇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使補足後的短文意思通順、前後連貫、結構完整。考生在答題時應通篇考慮,掌握大意,綜合運用有關知識。 2、完形填空題把英語知識與英語運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短文任意填空和單項選擇填空兩種題型的優點集中在一起,以「完形」的方式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實際能力。這樣不僅考查了學生的英語知識,還考查了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邏輯判斷能力。答題時,要做到單句理解與語篇理解的統一,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的統一。 3、完形填空題中單純考查語法知識和詞彙知識的試題幾乎不復存在,絕大多數考題的四個選項在語法和詞語搭配上都無懈可擊,有的在意義上很接近,有的從其所處的句子或短落而言難辨是否,然而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卻只有一個最佳答案。此外,考查點大都集中在實詞上,尤其是動詞、名詞、代詞、形容詞、副詞等。這些詞的本身具有時間、地點、人物、動作、感情等意義。虛詞,如冠詞、連詞、介詞等則占較小的比例。 近幾年高考英語「完形填空」試題各選項詞類統計。 動詞 名詞 形容詞 副詞 連詞 代詞 介詞 1994 2 9 4 1 2 0 2 1995 6 6 2 2 1 0 3 1996 10 3 6 2 1 0 0 1997 13 9 0 1 1 0 1 二、完形填空題解題步驟 第一步,通讀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獲得整體印象。通讀全文包括短文和各個選擇項,同時初選出一批較有把握的答案。此時不必為某個選擇項停下來長久思考。 第二步,在第一遍通讀全文了解中心大意及初選後,第二步即可邊核對初選答案邊補填留下的空格。如果短文難度較大,則可復讀幾遍,同時核對和確定答案。有些空格一時決定不了,不必死扣住不放,可在試卷上打個記號,待復查時再確定。 第三步,復查定稿。此時應從整體理解角度出以,仔細審核復一個答案,確保意義上、語法上沒有錯誤,同時對遺留下來的少數幾個空格作最後選擇。 三、完形填空題的解題技巧 1、前後照應。完形填空題有時提供的幾個選擇項孤立地從一個句子看或是從一個段落看似乎都可以,但需要從整篇文章上下文結合起來看,才能選出正確答案。在作出選擇時,一定要前後照應,時刻不離開上下文。而且隨著對短文的理解逐步深入,對已作出的選擇進行必要的修正。 2、篩選排除。和試卷其餘部分的選擇題一樣,完形填空題也可採取此法,即把語法上、意義上、邏輯上明顯不合理的選項先剔除,這樣就縮小選擇面,保證選題的准確性。 3、合理推理。有些選項語法上沒有問題,意義上十分接近,區分難度較大。這就需要根據上下文、思維規律及一般常識來進行判斷推理。 4、意形兼顧。選擇答案時,既要注意語法又要兼顧意思。選擇中往往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稍不留意就會作出錯誤的選擇。參考資料:
『拾』 高三閱讀表達英語公開課怎麼上
一、理性看待公開課
當前對公開課的定位有點錯位和異化,在一些教育行政領導和教師眼裡,英語公開課是「面子工程」,它所代表的是一個學校,甚至是一個地區的英語整體教學水平,容不得有半點差錯。
對於上課教師來說,公開課是一個嶄露頭角、獲得關注、贏得榮譽的好機會。於是就有個別上課教師想借公開課一鳴驚人,畢其功於一役,成為「一課成名天下知」的教育明星。
在這種背景下,公開課已不是教師個人的教學或教研行為,而是一場經過反復演練、精雕細琢的「樣板戲」,凝聚了當地專家、教學同行的集體智慧,體現著學校和當地行政領導的教育意志,教師和學生早被淪落為逢場作戲的演員。但是,作為青年英語教師,我們要對公開課要有客觀理性的認知。
1.正確定位,凸出研究意識。
雖然教育界對五花八門、精心包裝的公開課提出強烈質疑,褒貶不一,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公開課作為評價和提高教師教學基本功的一個高效平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無法替代的,很多青年教師正是汲取著公開課的營養,迅速成長起來的。
公開課具有展示和研究的雙重性質,既可以用來賽課評獎,展示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也可作為一種研討方式,用以同行之間切磋教學技藝,後者更有利於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那種過分強調公開課的展示選拔性質的風氣和做法,肯定會誘導和強化教師的外在動機,是造成公開課形式化、表演化和作秀的重要原因。我們要認識到,公開課的主要功能是探討教學規律,研究教學方法,推廣教學經驗,提升教學質量。
青年英語教師要爭取多上研討課,強化對課堂的研究意識,彰顯個性探索;另外一方面,也呼籲公開課的主辦部門要淡化評估職能,不要把公開的課堂作為優秀教師選拔賽的舞台,作為考察教學的唯一依據,否則公開課就會流於形式,背離課堂教學研究的本身價值。
2.求真務實,體現教學本色。
公開課應該是教師平時教學智慧的一種凝練和提煉,而當前的公開課要麼太注重包裝,胭脂味太濃;要麼過於追求盡善盡美,教學環節做到滴水不漏,其中的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綉腿」,很難被移植到日常教學實踐中去。
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重公開課與平時課的關聯,以自己的平時教學經驗和能力為基礎。如果公開課設計與平時的教學差異太大,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上課教師也是很難「表演」到位的。因此,青年英語教師要樹立「只有注重平時教學智慧和經驗的積累,才能上好公開課」的觀念。
一節好課應該具有原生態的特徵。真實的課,就應該有缺憾,課堂教學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沒有問題。只有正視問題,才能回歸到教學的本真。唯有真實,課堂教學研究才能得出科學可信的結論。
3.積極主動,珍惜開課機會。
一項調查顯示[1],教齡(1—3年)與教齡(4—6年)上過公開課的人數要遠遠少於教齡(7—18年)和教齡(19—30年)的教師。青年教師上公開課機會不多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其一、讓某位教師上公開課,是學校對他的一種認可。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的老教師往往會獲得更多機會,而年輕教師上公開課的機會就相對較少。
其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條關於公開課評價標準的潛規則,讓不少青年老師擔心上課失敗而給自己和學校蒙羞,從而對公開課望而卻步。
如果把公開課的主要功能定位於展示,讓經驗豐富的教師上公開課自然是合清合理的。但考慮到公開課具有更為重要的研究功能,則應該給年輕教師更多的鍛煉機會。因為年輕教師正處於探索和嘗新階段,具有更強的發展動機,上公開課對於他們的專業發展起步更為重要。
名師的公開課要偏重它的示範、宣傳和學習功能,而年輕教師的公開課則重在研討和促進其專業發展。建議公開課主辦單位要合理設置這兩類公開課,並適當向年輕教師傾斜。另外,青年英語教師也要不怕苦不拍累,積極主動承擔公開課,不論公開課的級別是高是低,都要高質量高標准完成開課任務,絕不推諉。
二、做好課前的備課工作
時間緊,任務重,寢食難安是所有老師在公開課之前的共同感受。對於開課經驗鮮少的青年教師來說,更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我們要學會冷靜思考,有條不紊的安排好公開課之前的各項准備工作,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調節情緒,保持適度焦慮。
因為要把自己暴露在公眾視線中,所以在面對公開課任務時,很多教師都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如緊張、憂慮、恐懼、猶豫等。這是一種自然反應狀態,是教師自律性和責任心的表現。
每個人面臨重要任務時,都會有焦慮、恐懼的情緒出現,它源自個體正常、成熟的自我意識。心理學研究表明,適度的焦慮可以有助於上課教師保持適度興奮度,提高注意力和反應速度,激發身體潛能,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活動。
當然,焦慮也不能過度,否則,帶來的只是恐懼害怕、心煩意亂和士氣低落。焦慮就像是一根橡皮筋,如果拉得太緊,它會斷掉;如果拉得不夠緊,張力又得不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要做好公開課的准備工作,我們就要學會找到平衡點,保持適度焦慮。
2.獨辟蹊徑,選准新切入點。
當前,公開課的授課內容有點固化,大部分老師都喜歡開設課文閱讀教學的課型;教學方法也老套,千人一面,不外乎讓學生略讀和掃讀,回答幾個問題,做一些True or False的練習,沒有新的突破。
如果有機會自選上課內容,我建議青年英語教師可以大膽嘗試,去探索一些無人問津的教學內容。例如,在我市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活動中,一位青年老師敢為人先,選擇了無人問津的課文語言知識作為教學內容。通常情況下,老師都會迴避語言知識,原因是這種課型一般都以講解和機械操練為主,很難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氣氛易顯得沉悶。
但是,這節公開課由於教學內容選擇大膽和教學設計新穎,而出奇制勝。本堂課中所採用的語言知識語境化教學方式,受到聽課專家和老師的一致好評,以至於在本次活動過後,該上課老師還多次受邀到其他中學展示。應該說,這節課有著巨大的研究價值,同一個石頭激起千層浪,激起我市英語教師對語言知識教學的的積極思考和激烈辯論。
學校或教研單位在安排公開課的教學內容時,要統籌兼顧,做到有系統性和延續性。例如,蘇州市現在提倡一種單元系列公開課,即把某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分成多個課時,分別由不同的老師來授課,這些課受同一個話題所統領,前後之間互相銜接,較好的呈現了單元教學的全貌和不同課時之間的關聯性,這種系列公開課非常有利於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3.彰顯個性,汲取集體智慧。
公開課,一定要有值得「公開」的內容,要有上課教師的獨立思考,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原創思想,不能是平時課堂的簡單重復或再現。教師也不能逢場作戲,只會演繹現成的「教案劇本」。
教師在備課時,最好自己先獨立思考,再去參考網路資源,或聽取集體備課的意見。在整合資源和徵求意見時,要懂得取捨,最漂亮的未必就是最好的,要挑選最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否則,就容易出現以下三種大煞風景的失敗課型。
一是,「撞衫課」。在同題異構觀摩課活動中,常有一些上課老師的教學步驟存在雷同,甚至連圖片和問題都一模一樣。本來是相同的課題,由不同的老師從不同角度來解讀,結果變成「同題同構」,弄得聽課教師一片嘩然,不知道是誰抄襲誰的。課後一問才得知,他們參照了同一個網路資源。道理很簡單,你能輕易找的資源,別人也可以不費力氣的搜索到。
二是,「雜燴課」。在一些不恰當的集體備課中,年青教師由於人微言輕,言論主張不受到重視,被晾在一邊;到底採取什麼樣的教學設計,全部由資深教師說了算,你一言我一語,拼湊而成。這些主意單個看都很漂亮,但是它們之間沒有統一的靈魂主宰,無論怎麼看都別扭。這就好比用多個女明星最美的五官,拼湊成一張臉,那麼這張臉不但不漂亮,而且多半不協調。這種集體備課方式不可取,它扼殺了執教者的個性與創造性,執教者早就淪為一個照本宣科的傳聲筒。
三是,「模仿秀」。有的上課老師採取「拿來主義」,對照著名師現成的經典課堂案例,一筆一劃的學著做。但是,由於上課教師的教學風格與名師的教案不相吻合,看起來像一個本來適合休閑穿茄克衫的人,結果穿上了一件筆挺的西裝,那麼怪異。或者由於上課教師個人能力有限,無法駕馭如此高深的教案,看起來好似一個小子,穿著尺碼大一號的衣服,那麼別扭。
4.挖掘資源,精心製作設計
對於一個教學主題,我們常能搜集到一大堆相關資料。這就需要上課教師獨具慧眼,篩選出最切題的材料,刪繁就簡,必要時,甚至要忍痛割愛。「課堂不是筐,什麼東西都往裡面裝。」我們要明白這一點,否則會造成材料堆積,學生得到的只是視覺和聽覺上的狂轟濫炸,一節課目不暇接,看得眼花繚亂,卻喪失了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面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資源,我們要學會量體裁衣,設置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活動:有些材料適合於討論分析,有的適合角色扮演,有的適合觀看影視作品,有的適合於欣賞感悟。所選擇的教學活動還要符合上課班級學生的特點,有的班級善於表演,有的班級樂於思辨,這些都是上課教師要考慮的因素。活動設計要追求有效性,切忌為活動而活動。
製作課件時,我們要追求一種簡潔、典雅、明快的風格,力求注意以下幾點:⑴不盲目追求高級軟體,用ppt製作的課件就完全可以滿足公開課的需求;⑵但求有效實用,過於花哨的課件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忽略教學內容;⑶課件流程要順暢,便於操作,不要做得,顛三倒四,一會兒往前翻,一會往後翻,影響教學的流暢性;⑷課件背景和文字要選擇反差較大的顏色,最好選定一兩種顏色,不要赤橙黃綠青藍紫一齊上,引起視覺疲勞;⑸一節課上使用課件的時間不宜過長,不要把教學的全部過程和教學內容一字不漏的打在PPT上,把上課變成「看電影」。
5.好「課」多磨,磨出新理念
公開課,要不要打磨?答案是肯定的,關鍵是要看怎麼個磨法。如果把一堂課當作研究課題,採取多種形式,應用科學方法,使課越磨越新,成為高水平的精品課,這種科研式的磨又有什麼不好呢?
其實,公開課的打磨過程,就是教師自身發展與再提高的過程。經常性的打磨,能更好地促進上課教師與研討人員的專業發展,使他們能聽到多方面的建設性意見,來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和設計。我們要對「打磨」二字有正確的辯證性理解,要反思兩個問題:打磨什麼?怎麼打磨?
首先,上課教師要明白,需要打磨的是教師本身和教學設計,而不是去「磨」學生,更不是上課老師與上課班級進行的課前「綵排」。相反,上課教師是通過打磨,對教材處理、板書設計、語言表達、課堂駕馭等方面有一個大概的預期和了解,必要時對教案做一些微調。
其次,公開課的打磨主要有試課和議課兩個過程。試課可以「一課多上」,但第二次試課要在不同的班上進行,而且不應是跟相同的學生進行「故伎重演」。要求每試講一次,在教法或學法上要有所改進或新的突破。而對於議課,可以由上課教師與聽課教師討論,挖掘出亮點、失誤及其原因,調控措施等。執教者虛心聽取別人的評議,總結經驗和教訓,有選擇性的吸納別人的建議。
三、做好課中的實施工作
在課堂上,上課教師就像一個能說會道的導游,把好山好水呈現給遊客。不同的解說方式會使遊客對同一個景點有著截然相反的感受,「家鄉美不美,全憑導游一張嘴。」所以說,公開課的實施階段,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最能體現出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個人魅力。
1.營造氣場
心理學研究發現[2],情緒無論好壞,都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課堂上學生的喜怒哀樂,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上課教師的情緒所左右和支配著。所以說,我們無論多麼緊張,在進入上課教室前,都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拿捏好表情、動作和語氣。
有人說,要上好公開課,教師需要一種「人來瘋」的勁頭,不能畏手畏腳,顧慮太多。聽課教師越多,我們的展示慾望越強烈。家裡來了客人,小孩子喜歡撒歡,愛表現自我,以此來吸引客人的注意力,這就是所謂的「人來瘋」。
上大型公開課時,我們英語老師也需要這種「精氣神」,揮灑自如,魅力四射,營造出一個強大的氣場,去感染學生,讓他們進入「人課合一」的佳境,忽略旁邊聽課教師的存在。上課的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微笑,眼睛只盯著學生看,否則聽課教師不經意的一個哈欠,就能擾亂你高漲的心情和清晰的思路。
2.走近學生
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跟學生聊一聊輕松的話題或講英語笑話,緩解緊張情緒。跟學生交流時,多使用人稱代詞we,少使用讓人感覺生疏的you。如果有條件的話,要盡量使用遙控滑鼠,這樣教師就可以脫離有線滑鼠的束縛,從講台上走到學生當中去。
在課堂上,不要老是讓幾個優秀學生發言或回答問題,這樣容易排斥其他大部分學生,教師要事先了解到七八個英語水平中等、性格外向的學生,教師的提問應該從這些學生開始,來逐漸調動氣氛。
如果了解不到學生名單,我們也可以從學生的眼神來判斷,如果學生的眼睛主動迎合你,那表面他們已知道答案並且有發言的慾望,否者會顧左右而看其他。叫不認識的學生發言時,我們不可站在講台上用手指頭亂指,最好走到他們身邊,輕拍一下桌邊,這樣做顯得親切,還能聽清楚學生的發言。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外面特徵和上課表現,使用一些有趣的詞語來稱謂他們,取得幽默效果,例如,the smart boy, that handsome gentleman, the pretty girl, the girl with beautiful eyes.
在課堂上,如果有學生表現不錯,要用個性化的語言來表揚和鼓勵他們,最好具體一點,煽情一點,例如,I love the end of your story. It is so surprising. 又如,You did a great job. I』m proud of you.
3.抖響「包袱」
抖包袱,是相聲、小品、獨腳戲、山東快書等曲種中組織笑料的方法,一個笑料在醞釀、組織時稱「系包袱」,迸發時稱「抖包袱」。同樣,我們的課堂也要有「包袱」,要有幽默,有懸念,有動人之處和點睛之筆。
上課老師要學會聲情並茂的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做好鋪墊,層層推進,把之前醞釀好的關鍵部分說出來,把包袱給抖出來,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包袱兒」能否抖響,靈活運用語言是關鍵,要悉心揣摩學生的心理狀況,適時適地耐心巧妙地運用語言,做到「鋪平墊穩」,才能取得驀然抖開、滿堂皆響的效果。
當然,這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例如沁人心脾的語音語調,隨心所欲的口語表達。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教師在公開課堂上的風采,都是來自於平時的修行和一點一滴的積累,靠臨時抱佛腳是行不通的。所以說,即使平時再忙,英語老師要注意語音語調的模仿和口語表達的操練,不可荒廢了口語。
4.發清指令
明晰的課堂指令,會給學生信心,讓他們更加願意配合。借班上課時,常有上課老師抱怨學生如何死氣沉沉,如何不配合。其實,很多時候,問題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是教師模糊不清的課堂指令讓學生無所適從。
在變換教學環節時,我們要用學生聽得懂的英語來發出指令,畢竟是借班上課,學生需要一點時間來磨合,來熟悉上課教師的表達方式、語速、語音和語調。
課堂指令不應過多,需要發的指令一定要簡明扼要,指令發出後要檢查落實。在布置一個較長任務時,英語教師的語言要具有邏輯性,前後信息要和諧連貫,並且可以在句子之間可以加入first, second這一類的表示順序的詞。這樣更符合學生的思維方式。必要時,教師還可以藉助手勢、榜樣示範、重復指令、變換表達方式、放慢語速等手段來幫助理解。
5.隨機應變
課堂教學具有開放性和創造性,經常有意想不到的偶發事件發生。如果處理不當,一堂精心設計的課就會功虧一簣,常見的突發事件有:
⑴學生在課堂上節外生枝,不按照規矩出牌,超出預設軌道之外,這時候教師不要墨守成規,要順水推舟,保護好這種「動態臨時生成」的知識,甚至允許學生走偏一小段路,再及時介入和干預;
⑵電腦等設備故障也要重視,教師要在上課前帶齊所有資料,調試好設備,主要檢查音頻、視頻和超鏈接的情況;並且要做好預案,以防萬一;
⑶由於是借班上課,對學情不夠了解,設置的教學任務難度過大,教學進程不流暢,動不動就「卡殼」,這時老師要靈活機動,分解任務,降低難度。
凡事都有兩面性,一個小意外可以把苦心設計的課攪得一塌糊塗,但也可以帶來新的生機。所以,如何靈活妥當地處理偶發事件,是衡量一位教師教學機智的一個重要的標尺,它能反映出老師應變藝術的水準。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課的所有細節,而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
四、做好課後總結
青年英語教師在公開課之後的自我剖析和反思十分重要,是總結經驗、優化課堂、探索規律和形成特色的快車道。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林崇德就曾經說過,「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
1.參與評課,聽懂弦外之音
評課是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得失和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不過,在公開場合,聽課教師往往礙於情面,很難做到開誠布公的說出對這堂課的全部真實感受,一般都是盡挑好話說,即使有批評,也是輕描淡寫,婉轉的一帶而過。作為青年英語教師,我們要學會聽明白別人評價的言外之意。如果有機會,最好在私下裡有選擇性的跟聽課教師進行個別交流。
2.課後小結,厚積才能薄發
公開課凝聚著上課教師沉甸甸的付出,很有必要做一次總結,回顧這一節課是否成功、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進行認真而全面地分析、總結、判別。在寫課後小結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⑴寫的實,實事求是,記錄的內容要真實,不把它看成是一種形式;⑵寫的快,趁熱打鐵,時間一長,會有所遺忘;⑶寫的深,必要時要結合教育學、心理學等教學理論進行分析,從而發現和解決問題。課後小結是青年教師積累經驗和提升自我的最好辦法,既可以起到備忘錄的作用,又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3.抓住亮點,寫成教學論文
公開課是教學論文的發源地,這一點是我最深刻的個人體會。每次開設或觀摩一次大型公開課過後,我都有一篇相關的教學論文發表。剛開始寫論文時,我們不要面面俱到,可以只抓住自己公開課的某一個亮點,哪怕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小環節。課堂中的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主題。例如,我早期曾對一次公開課的板書設計做一些思考,寫成一篇文章《英語課文教學的幾種板書設計》,發表於《中小學外語教學》2000年第7期。
結束語
對青年英語教師來說,開設好一個公開課肯定是一項讓人心力交瘁的巨大工程。但是,每當上完一次公開課時,我們肯定會脫胎換骨的感覺:我又進步了!我的教學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