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與教師發展
英語閱讀技巧訓練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英語閱讀既是掌握語言技能的一個重要基礎,英語閱讀技巧很多,與之對應的訓練策略也不少一、
一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猜詞技巧及其訓練策略
詞彙是構成語句和文章的基本要素,學生在英語閱讀理解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生詞,如果有一兩個關鍵詞不認識,就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針對此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平時的閱讀中加強學生利用上下文、構詞法等猜測詞義的能力訓練。具體說來,有以下三種方法。
(一)利用句子結構猜測詞義
(二)利用上下文線索或暗示猜測詞義
1)利用定義或重述猜測。有時,在一些閱讀材料中,作者對讀者可能不了解的東西,往往採用定義法解釋,或者進行重述,即對前面的句子、短語或生詞做出補充性解釋。定義或重述常有以下提示語,如in other words,that is to say),that means,which means,be known as.namely等,閱讀者可結合這些提示語,根據文中的定義或重述猜測詞義。2)利用舉例猜測。英語閱讀者可以利用上下文所列舉的例子,運用歸納法猜測生詞或片語的意義。常見舉例提示語有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等等。比如:There are many newspapers,such as,China Daily,The Times,and SO on.我們可以從所列舉的China Daily和The Times,推測出newspaper為報紙。3)利用比較對照關系猜測。比較對照關系表示意義上的相似關系,作者在比較時,強調它們的相同之處。閱讀時可結合一些表示比較關系的常見提示語,如while,but,unlike,on the other hand,in contrast等,來猜測生詞詞義。
(三)運用基本構詞法猜測詞義
英語的構詞法常見有三種,即派生、合成和轉換。派生是指在詞根上加前綴或後綴而產生,合成是指由兩個或更多的詞合並成為一個新詞。如air,sick airsick。轉換是指同一個詞在句子結構中不同的位置表達不同的詞性和詞義,如上文中的like。猜詞技巧的合理運用有利於學生擴大詞彙量,提高閱讀能力。作為教師,平時應採取合理的閱讀訓練策略,多給學生做一些有針對性的猜詞練習,讓他們接觸更多的新詞。但是,這種根據上下文猜詞的方法一定要基於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基礎之上,而不可盲目猜測,否則就會徒勞而無功。基於英語詞彙的特點,根據構詞法判斷詞義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構詞法,還要布置對應的練習加以鞏固,培養學生分析詞彙並有效自動地運用閱讀策略的習慣。
二、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句子理解及其訓練策略
根據多年的閱讀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在閱讀中常常為幾個難句所羈絆,而不能使閱讀繼續,這既降低了閱讀速度,又減弱了閱讀興趣。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閱讀中遇到的具體難句,總結出閱讀中的句型結構難點,化難為易,有的放矢。具體來說,可著重分析以下3個方面。1)復合句中,定語從旬隔開了主句的主語和謂語,給學生閱讀帶來困難。
如:A person who has been to school for years but can’t write a sentence can’t be called illiterate.如果學生對定語從句掌握不好就很難理解該句。其實,該句的主句部分是A person can't be called illiterate.其餘部分則為定語從句。2)插入成分隔開了句子的正常排序。3)先看一個例句(《英語新目標Go for it 9年級》) 在第9頁上:Which way of dealing with problems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你認為哪一種處理問題的方式是最好的?在該書的22頁上還有:What school rules do you think should be changed? 你認為什麼樣的學習規章應該更改? 這里都用了 do you think,用在一個特殊疑問句中。請仔細觀察句子的語序:疑問詞部分必須放在句首,do you think 必須放在疑問部分之後,然後是句子的其餘部分,例如系詞和表語,謂。3)強調句型的正確判斷。如:It was no coincidence that Kalkaska shut its schools two weeks after residents rejected a 28 percent propertytax increase.在這個句子中,It was..that是強調句型的固定部分,也是理解該句的關鍵。
針對以上難點,教師要加強語法教學,句式拆解,抓住主幹,理解全句。但同時也要避免單純的語法講解,因為脫離開文章,只注重單純的語法條目的講解只會事倍功半。
三、語篇的理解及其策略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往往以語法教學為中心,以句子的分析講解為主,只注重句子,不注重篇章。過分強調語法的重要性,而忽視能力的培養,因此常導致學生缺乏對整體篇章的綜合理解。近年來,隨著新的閱讀理論的發展,語篇教學應運而生。它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理解作者的觀點、意圖,使學生具有通覽全篇的能力,因為語篇分析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語法、詞彙及銜接關系,進一步把握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系,進而通過分析句際與段際之間意義上的聯系,把握全文的篇章主題和中心思想,同時,也可掌握句子在表達語篇整體意義上所起的作用。在語篇教學中,教師在講授基礎知識、強調語言的同時,還要注意闡明篇章結構,點出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教會學生識別主題句,並依據不同的體裁,把握重點,進行語篇分析。比如對於記敘文、描寫文的分析,要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的人名、地名和時間順序,然後找出與它們相關的信息,按照文章中的呈現順序進行分析。對於科普文章,應當引導學生在獲取信息的同時,注意長句、難句以及文章的段落結構。對於論說文或議論文,要求學生分清文章的主要論點和次要論點,找出論據,研究論證,按照論點、論據和論證的遞進層次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把閱讀課提高到一個更高層次,進行欣賞與評價。
總之,英語技巧教學在英語閱讀中的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具體的閱讀實踐中,學生要想真正掌握這些技巧,使自己能在閱讀實踐中自覺而有效地使用它們,僅靠課堂上的練僅靠課堂上的練習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在課下的閱讀中時刻注意到這個問題,從而使技巧的使用變成一種不經意的習慣。
⑵ 如何有效促進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而我國的教育研究者則認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三項基本內容:知識系統;教育實踐和教育研究能力;積極情感和高尚人格。英語教育的歷史雖然不是很長,但其對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卻有相當高的要求。英語教師職業的社會化貫穿英語教師個人的全部生涯,其中心是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在教學第一線的廣大英語教師忙於教學,沒有時間和機會進修(特別是邊遠山區的英語教師),如何有效地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自學 自學是在職教師獲取新知識,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的教學動態,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以求獲得終身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雖然我們在校的受教育機會沒有了,但知識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留心,善於觀察,有毅力,任何一位老師都可以在英語教育的專業道路上走得更遠。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可以經常訂閱各種英語讀物,如:《英語世界》,《英語學習》,《21世紀報》等,以擴大自己的詞彙量,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盡量抽出時間閱讀各種有關英語教學理論的書籍,以提高個人的教學理論水平;工作上要進一步鑽研英語專業知識,提高自身應用語言的能力;業余的時候要加強心理學、教育學等理論的學習,了解學生語言學習的心理過程及其發展規律,以便在教學中有的放矢的進行針對性教學;此外還要不斷加強教學法理論的研究和學習,了解各種教學流派的特點、方法,並有機運用到實踐中,以提高教學能力,增強教學效果,同時結合所在學校實際,勇於探索新的、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 良好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擁有主動學習的精神,積極探索的勇氣,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抵制誘惑的能力。唯如此,教師才能在訊息萬變的社會里坐穩人生的風向標,在教育事業上走出自己的專業風采,在桃李芬芳的果園里收獲最甜美的果實。 二、 說課 說課,作為一種教學、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教室於1987年提出來的。說課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也就是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教研人員,講述自己的教學設計,然後由聽者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種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的活動。說課有利於英語教師的終身學習。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連續的動態發展的過程。「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它恰似處在旅途中的人,在這個旅途中,教師需要終身學習 」。說課是廣大英語教師總結 、交流、推廣優秀教學經驗的平台,是一種新型的有效的在職教育、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形式。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這樣一個平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教學感悟等,簡要地、概括地表達出來,在最大的范圍內與同事進行交流。這一過程是教師不斷自我反思、自我成長的過程。實踐證明,說課活動有效地調動了教師投身教學改革,學習教育理論,鑽研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造就研究型,學者型青年教師的最好途徑之一。三、教學觀摩 1.觀摩其他英語教師的現場教學 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我們要利用一切學習的機會來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而最直接最便利的一個手段就是通過觀摩本校或其他學校英語教師的教學,可以獲得啟發,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觀摩之後,與會者要積極主動地與授課教師就觀摩教學的情況進行討論,弄清教學過程中的行為以及行為動機,促使雙方進行自我反思,以改進教學方式,提升授課質量。青年教師要在業務素質方面獲得大的突破,就要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請她們為自己提供適應性指導,有時間的話就虛心的請優秀英語教師聽課,藉此幫助自己發現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使自己的專業成長踏上一個新的台階。 2.觀摩優質教學光碟 向名師學習最基本的途徑就是從名師的課堂教學入手,領略名師風采,感受名師智慧。優質的教學光碟給了老師學習的機會,讓英語教師足不出戶就能學到名師名家最優秀的授課藝術和經驗,既能為學校節約資金,也為英語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在播放時,英語教師要對自己所播放的光碟資源吃透,要注意名師處理教材的方法,更要注意捕捉到學生產生的疑點、難點,調控課堂節奏和播放時機,幫助學生排解疑難。同時還要敏銳地感受、准確地捕捉新情況和新問題,作出決策和選擇,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及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和結果作出恰當的評價和總結,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以引導和促進學生高效學習。通過觀摩教學光碟,英語教師之間還可以建立便捷、有效的合作關系,從而獲得更廣泛、更有力的教學支持。在學習、運用光碟的過程中,教師們經常共同研究、探討教育教學方法,在借鑒優秀教育資源的同時,在模仿中總結經驗,教學中博採眾長,並融入個性化特點,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最後,通過對光碟中教學課例的觀摩研討,能夠實現與名師對話、理論引領和同伴互助的有機結合,把學校教研活動從校內延伸到校外,為學校英語教師群體專業成長搭建平台,也可為教師專業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四、 教學反思 人類的偉大在於不斷地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進行思考、總結,以獲得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有效經驗,使人類的發展優越於地球上任何一個物種。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應該好好利用我們人類的這一反思特性。反思性教學(reflective teaching), 又稱反思性實踐(reflective practice),指教師憑著已有的實際教學的經驗優勢,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同時通過深入的思考觀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以期達到自我改進,自我完善的目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強調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教育界興起,之後迅速波及並影響到世界范圍內的教師教育界。諸如反思實踐(reflective practice), 反思性教學(reflective teaching),反思型教師( reflective teacher)等有關教師教育方面的內容就成了各國教師,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們討論和研究的中心議題。關注教師的思維能力,培養具有反思力的教師成為必然。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對教學經驗的反思稱為教學反思,它是「一種思考經驗問題的方式,要求教師具有理性選擇並對這些選擇承擔責任的能力」。波斯納(g.jposner)曾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他還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最多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麼,他的發展將受到很大限制。教學反思不僅要求教師從教學技術上思考、質疑和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還要運用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不良的教學行為,並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加以運用。可見,教師的反思對自身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反思性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自己教學經驗的總結,來增進對教學現實的理解,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培養職業能力。 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師是教材的決策者、建設者。教師的反思,有利於更好地改進教學。因此要求英語教師在上完課或聽完課後,加強反思。反思不僅要著眼於課堂上的英語教學實踐,而且還要進一步去思考教學步驟。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審視自己的教學,另一方面要回顧課堂教學的具體步驟,並從中提出問題進行研究。反思自己的實際教學,反思主講英語老師的教學設計,這種利用所得到的信息對英語教學進行的批判性的反思,能給英語教學和英語教師本人的職業進步帶來積極的影響。其具體辦法是,每堂課結束後,教師要向自己提出如下問題:講課總體上達到了哪些效果?學生對不同的教學活動有何不同反應?講課的成功之處在哪裡?為何成功?今後要如何繼續發揚?講課的不足在哪裡,為什麼會失敗?五、小結 英語教師的職業專長既凝聚了他們經過不斷的教學決策、教學實踐、反思及探索所形成的智慧,又展現了他們在不同認知角度下思考問題的不同方式。教師的專業發展側重於組織教學或管理教學的技能,帶有累進的經驗成長的傾向。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重要而緊迫的時代課題。英語教師成長是英語教師學會教學、不斷提高的一個社會化過程,也是逐漸形成教育實踐經驗和智慧的過程。實踐經驗和智慧是經過英語教師長期教學實踐而獲得的,並且是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如何快速地促進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我們不斷地總結和研究。
⑶ 請問:高中英語教師應該閱讀哪些方面的書有助於自身的提高及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教育理論:
1. 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著)
2.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蘇霍姆林斯基著)
3. 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巴班斯基著)
4.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論體系
5. 陶行知教育名篇
6. 教育與人生---葉聖陶教育論著選讀
7. 新教育之夢---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
8. 建築生命的課堂
二.新課程:
9. 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
10. 新課程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
11. 新課程組織策略與技術
12. 新課程備課新思維
13. 新課程說課、聽課與評課
14. 新課程教師組織合作學習和創設教學情境力
15. 新課程:生命課堂的誕生
16.我們就這樣實施新課程
17. 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
18. 新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
19.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
20. 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21. 影響教師的100個經典教育案例
22. 新課程教學基本策略
23. 新課程更新與教師行為的改變
24. 在新課程中:困惑與成長
25. 怎樣把學教好—教學藝術實踐
26. 新課程學習論
27. 新課程中課堂行為的變化
28. 新課程中教學技能的變化
29. 新課程的教學策略與方法
30.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四大支柱
31. 基於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
32. 教師教學究竟靠什麼---談新課程的教學觀
33.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課程觀
34. 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路與教學模式
35. 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
36. 新課程中的教師角色與教師培訓
37. 新課程評價的理念與方法
38. 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39. 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40. 新課程的教學藝術指導
41.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與案例
42. 課程改革的教育科研方法
43. 教育新理念
44. 小學素質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與方法
45. 做最好的老師
46. 教育科研與教師專業發展
47. 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與應用
48. 素質教育課堂優化策略
49. 有效教與學的策略
50.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打開心扉的藝術
⑷ 英語教師讀書計劃。
給新教師的忠告(精)——教師一生的讀書計劃
作者: (美)唐納森,(美)普恩 著,曹麗君 譯
ISBN: 9787500671954 , 7500671954
出版社: 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10-1
定價: ¥17.80 元
¥12.50元 70折 去當當網購買 免費配送!
¥12.40元 70折 去卓越網購買
內容提要 :
新教師面臨許多新問題。
本書作者是來自美國的一線優秀教師,他們畢業於哈佛教育學院研究生班,他們經歷過新教師經歷的問題。現在,他們作為一個過來人、成功者,用成熟的思考給新教師提供了實用、有效的忠告。
編輯推薦 :
從任何意義上講,教學第一年都給那些選擇了這項高要求、高回報的職業的人帶來了很多挑戰。在「教師一生的讀書計劃」系列從書的《給新教師的忠告》中,作者與讀者分享了他們從教學中收獲的經驗,反思了他們剛進人教育界的體驗。
針對新教師常常提到的兩個問題——在你執教的第一年裡,你怎樣影響了你的學校?你的學校又怎樣影響了你?——本書給出了明確同答。
作者簡介 :
莫爾蓋恩·L·唐納森,1994年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曾在泰國北部的一所大學教授英語,1997年在哈佛教育學院研究生班獲碩士學位。1997到1998年,她在馬薩諸塞州弗雷明漢市弗雷明漢高中教授歷史、政府學和國際研究。現在波士頓藝術學院教授人類學。
目錄 :
前言
1.請你來反思.說出你的真實感情
2.義大利面式教學法:激發課堂的教學藝術
3.關愛教學:沖破冷漠文化的包圍圈
4.教學生提問:先做學生.再做老師
5.尋找脆弱的界限:平衡生活與工作的關系
6.走出課堂的禁錮:當變革遭遇「老規距」
7.領導們!仔細聽聽這些希望和痛苦
8.像發型師那樣成長
書摘:
我星期六下午最喜歡閱讀的是瑪塞勒·哈杉寫的書,她是烹飪傳統意大
利北部食品的行家,她做的東西很好吃,她的文字很直白,充滿了幽默色彩
。瑪塞勒堅信要享受烹飪過程,留意每個細節,才能做出真正好吃的東西。
這就意味著她必須反對偷工減料,對調味料的選擇非常挑剔,通過認真判斷
和觀察,而不是完全遵照書上所說的那樣設定時間和溫度。簡而言之,她要
求她的讀者——學習義大利傳統烹飪方法的學生——真正沉浸在烹飪中,而
不去理會廚房料理台上的混亂。
瑪塞勒描述了做通心粉的兩種方法,一種用電子機器,另一種用手和擀
麵杖。在談到前一種方法時她說:「不要被那種從一頭放進雞蛋和麵粉,另
外一頭就能擠出你想要的通心粉的機器所引誘。」她描寫如何手工製作通心
粉的過程足足用了5頁,而她的方法並不簡單,其中「大概」、「你覺得」
等字眼超過了一般烹飪書里的數量。但是,她需要你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
,例如,她指導你將面餅揉上8分鍾,揉到與「孩子的皮膚一樣光滑」為止
。
瑪塞勒是真正的烹飪家。我愛她,愛她烹飪的方法,因為我也想用同樣
的方法來教學。我希望我的學生對觀念有深刻、完整的認識。要做到這一點
,我們不是將調料攪在一起,自動製造出作業、問題、多項選擇測驗,而是
通過閱讀、討論、分組學習和寫作,將學到的內容與我們的生活相聯系,開
發出多個視角。
這就是教學。它有清晰的目標和明確的日常計劃,但是,它允許每個孩
子富有想像力,它允許在一個坐滿開動腦筋的孩子的教室里,出現一些與之
相吻合的意外。要很好地完成這一點,你不能遵循課本的章節和評論,而要
制定理解目標的計劃,這些目標相互關聯,非常復雜,並且時不時能讓學生
們聯繫到自己的生活體驗。為了保持教學所需的精力和創造力,老師需要專
業的同志情誼。如果只有自己充滿激情,卻沒有人分享,這是一件讓人沮喪
的事情。身處尷尬的處境,卻無人可傾訴,這更讓人無比痛苦。教學帶來的
這些挑戰,最終會破壞你我繼續前行的意志。
當我自認為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正是切爾西市威廉斯南方中學
的期望時,我在這所中學完成了自己第一年的教學工作。但是,我在做這些
事情的時候,日子非常不好過,最終,我發現我在這所學校里失去了真正的
自我。
P21-23
⑸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英語教師讀書心得
寒假期間,我讀了《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這本書感受頗深。本書從始至終貫穿一條主旨就是:要實現有效教學,人力資源勝過技術資源。而且書中特別強調,教師所能利用和開發的最重要的人力資源就是自己的個人品質或素養。就這一點我做為一個老老師深有體會。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具備的一些素質及條件,對這一點我作了以下幾個思考。
首先、必須具有豐富的英語專業理論知識,英語教師沒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也就談不上優秀。
第二、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奉獻精神,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這是職業道德要求,一名教師專業能力再強,如果思想上有問題,責任感不強,不喜歡學生,甚至道德品質有問題,他也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第三、必須具有系統而全面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懂得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能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這是教師職業的要求,一名教師雖然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也有滿腔的教學熱情,但如果不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其必然會走「彎路」,當然離優秀就還有一段距離了。
第四、必須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其它藝術學科基礎知識,英語教師除了具備本專業的知識技能外,必須盡力擴寬其它基礎知識的掌握面,以及了解其他學科基本知識技能,並能綜合運用它們進行教學,在廣泛的文化情景中對學生進行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素質。這是現代教育的時代要求。
第五、必須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善於吸納新知識,獲取新信息,並善於把這些新理念、新知識、新信息合理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以保持與時代同步。時代的飛速發展,新學科,新技術,新知識的大量涌現,要求教師必須善於接受新理念、掌握新知識、運用新技術進行教學,優秀教師更應該如此。
第六、優秀教師必須具有創新和探索精神,無論是教學理念的貫徹,還是教學方法的選用都必須與實際需要相吻合,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只有結合各地具體情況不斷的探索,大膽的創新,才能不斷找出合符實際需要的東西,以滿足教育教學的時代要求。
第七、必須積極參與教研、教改,一名出色的教師不光能做好教學工作,同時還要善於把教育教學工作中好的經驗總結、歸納出來,並加以推廣;對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利於學生良好發展,不利於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因素即時發現,找出適當的辦法,加以克服;能有效的利用現有環境資源、教學設施、當地特色文化合理地組織教學,運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第八、必須熱愛學習、善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是一位愛學、善學的人,只有終身堅持不斷學習,才能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保持與時代同步,不至於落後於時代的要求。
當然,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的做下去,做一輩子。
⑹ 英語教師如何提高自身閱讀水平
閱讀是語言運用中最頻繁的一種活動。可以說,一個人在具備了基本的文化素質後,主要是通過閱讀來汲取信息,陶冶文化情操的。大量的閱讀還能促進其它語言技能的提高,譬如說,你要提高口語水平,就不能滿足於簡單的會話,你的談吐要有深度,對問題有自己的見解就必須有大量閱讀的輸入;只讀不寫也是遠遠不夠的。要寫出地道的英文,得先從閱讀入手。 如何進行成功的閱讀呢?當然,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從材料的角度來說,難度要適當,主要是控制生詞量。國外對母語為英語的讀者的研究表明:對一個學生來說,閱讀材料的生詞平均不宜超過總詞數的1%,即使學生閱讀高於其三個年級的材料時,生詞也保持在2%左右。那麼,對將英語作為外語的中國學生來說,閱讀材料的生詞以不超過總詞數的5%為宜。此外,成功的閱讀必須保持一定的速度。一般來說,與母語讀者比,外語學習者的詞彙量及閱讀量有限,但卻有較強的語言意識。這個因素往往造成短時記憶中的認知負擔過重而影響閱讀處理速度,在這種情況下,生詞過多將進一步影響閱讀理解的效率。要提高閱讀能力,應提倡廣泛閱讀難度適中、並能讓讀者保持一定速度的淺英語。要進行卓有成效的閱讀,首先應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也就是說要主動地讀,你得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讀這篇文章或這本書呢?在閱讀中我想得到什麼?顯然,這兩個問題與材料有關。如果是精讀材料,那你不僅要理解全文的意義,還要弄清篇章結構,遣詞造句,修辭手段等等。如果是報紙、網路全書、專業參考書等,那你就要根據上面的兩個問題,通篇細讀;而其他更多的則是通過略讀(skimming)來有選擇地讀。略讀又分為兩類:跳讀(surveying)和查讀(scanning)。跳讀是對一篇文章或一個章節,可以通過只讀每一段落的第一句或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後一段來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查讀則是利用材料的信息結構來迅速查找某一具體事實或特定信息的技能。篇章是有其特寫結構的,例如,字典,網路全書一般按字母順序;電視節目表,體育賽事一般按時間順序;議論文有論點、論據、論證;故事、傳記則有五個帶W詞的要點:何事(what)、何因(why)、何地(where)、何時(when)、怎樣(how)。在很多情況下,利用篇章結構,根據你的閱讀目的,查讀就可以達到你的閱讀目的。 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是讀者常感頭痛的事,這時一般不應停下來查字典。我們必須懂得:認識一篇文章的所有單詞並不等於能理解這篇文章;而透徹理解一篇文章並不一定要認識文章的所有單詞。英語單詞是可以分析的,所以我們可以用構詞法來猜測、確定詞義。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生詞所處的句子或段落從上下文來推斷該詞的含義。請看以下例子,你能推斷出劃線詞的含義嗎?(1)同義:When the officer surrendered, the others gave up too. (2)對照:At the beach, some parts are deep, and others are shallow. (3)比喻:Rhythmic speech or writing is like waves of the sea, moving onward with alternating rise and fall. (4)定義: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way in which language works. (5)重述:Professor Wilson"s approach to research is eclectic. He learns all the currently relevant theories and then tries to combine the best features of each theory. (6)邏輯推理: I gripped the wheel as hard as I could with both hands and began to turn it. (1)重述關系。這類連接詞有:similarly, that is, in other words, for example, likewise等。 They seemed to have problem with directionality. In other words, they got lost. (2)對照關系。這類連接詞有:but, in spite of, on the contrary, whereas, paradoxically等。 The questions were civil enough in form, but Ms Taylor thought she could detect a hidden malice. (3)因果關系。這類連接詞有:so, therefore, hence等。 Ian had not cleaned his car for over two months so it was filthy. 有時,標點符號也起著解釋詞義的作用。請看下例: The disease is not contagious: you can"t catch it by touching somebody. 冒號後的分句注釋劃線詞的含義:接觸傳染性的。 以上主要談了閱讀技能之一,即生詞意思的推斷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掌握詞彙不重要。恰恰相反,詞彙量是中國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瓶頸,尤其是在閱讀的初中級階段。所以,對大學生或同等水平的英語學習者來說,要通過大量閱讀或其他手段盡可能地擴大詞彙量。 要真正學好英語,一是不要局限於學課本英語。只學課本,學不好英語。由於教學上的需要,課本英語多是一種理想化的語言材料,它與現實生活中以交流為目的的真實語言材料有一定的距離。二是不要學考試英語,大量做各類考題也許能幫助你在考試中提高分數,但這絕對不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明智之舉!大量的閱讀是學好英語的一個主要途徑,而閱讀本身也是學習外語的目的之一。
⑺ 教師怎樣進行有效英語閱讀教學
教師怎樣進行有效英語閱讀教學?
一、閱讀前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在閱讀前,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喚醒他們關於文章的知識和體驗,做好鋪墊,使學生處於思維活躍,熱情高漲的狀態。
2.預測文章內容。在閱讀前,教師可以利用課本上的插圖或問中的標題要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文章內容進行預測。
3、正確處理好詞彙。在大多數閱讀材料中都有較多的詞彙,教師在閱讀前要對閱讀材料與詞彙做個分析,對一些重要的引起理解障礙的詞彙,教師可以在閱讀前設置一定的語境引入。
二、閱讀中
1、明確閱讀時間,布置任務。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教師主動積極參與閱讀,要學生明確閱讀時間,教師要布置好任務。
2、整體把握,注重語篇閱讀。教師要學生務必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文章,不要逐詞閱讀,不要太過於注重每個單詞,每句話的意思。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2、指導學生運用多種閱讀策略。比如學生可以邊讀邊注不理解的內容或重要信息為之後的深入閱讀做好准備。教師可以出示沒有教的單詞,要學生快速找出這個單詞,並學會根據上下文猜測這個單詞的意思。
三、讀後
1、提出問題,深化閱讀內容。在學生閱讀後,教師還可就文章中的某個觀點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既可以提高學生說的能力,也可鞏固閱讀材料,使閱讀材料得到延伸,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
2、精講重難點,鞏固閱讀材料。閱讀結束後,老師可以對重難點進行精講, 使學生掌握一些詞彙和固定短語的用法和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難句,還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3、抓好文章的朗讀、復述和背誦工作。復述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很好的理清文章的脈絡,還可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關鍵詞,讓學生口頭復述閱讀材料。也可要學生筆頭對閱讀材料進行縮寫,提高寫作能力。朗讀和背誦更是一種提高學生語感有效的手段。
⑻ 小學英語教師如何進行閱讀策略指導
作為語言學習的主要輸入方式,閱讀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國家英語課程標准》在語言技能目標(二級)描述和基本學習策略描述中都對小學生提出明確的閱讀要求。但是,長期以來,廣大小學英語教師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一直不夠重視,學生的閱讀潛能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學生閱讀能力低下成了影響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制約學生英語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著名的英語教學專家王篤勤在其《英語教學策略論》中指出:「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的策略性。」因此,探索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應該引起廣大小學英語教師的思考和關注。本文將結合自己的日常探索和教學實踐,談談小學高年級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應注意的幾個「結合」。
一、 英語閱讀教學應與激發閱讀興趣相結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小學英語教學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閱讀能力更是直接受到閱讀興趣的影響,閱讀興趣高,閱讀動機就強。教師的任務就是引發孩子天生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使閱讀成為令人愉快的活動。這是順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根本保證。
首先,要採用恰當的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閱讀教學的效果。現行的小學高年級英語教材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閱讀材料的不同進行恰當的新課導入以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其次,要設計多樣的閱讀形式保持學生的興趣。小學生年紀小,有意注意保持時間短,對事物的興趣持續時間也較短。在成功的導入後,如果教師不注意設計靈活多樣的閱讀形式以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成功的導入也只能是「曇花一現」。例如,在教學《新標准英語》三年級起點第六冊Mole 10-Unit 1 Have you prepared everything? 一課,導入之後可設計以下幾個閱讀形式: 觀察圖片,回答老師提出的指導性問題;出示問題,快速瀏覽以了解文章大意;再次閱讀,完成表格以捕捉具體信息。學生們在教師設計的層層遞進的閱讀活動中,思想高度集中以迎接一個個挑戰。在整個閱讀過程中,還可以播放一段舒緩的音樂,營造輕松的氛圍。由此,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以充分的保持,為完成閱讀後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後,還要創設豐富的展示平台,升華學生的閱讀興趣。每個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視和關注。這種思想在學生身上,便體現為希望自己的點滴成功能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當自己的成功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贊許時便產生成功感,信心大增,興趣盎然,情不自禁地想更上一層樓。教師要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創設各種平台,讓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和收獲。比如,我們鼓勵學生訂閱《二十一世紀小學生英語報》等英文報刊,讓學生設置「英語采蜜本」,定期進行英語讀報摘抄交流;班級牆報欄設置「英語讀書明星榜」,讓學生將自己閱讀過的英語書名登記在「明星榜」上,定期評出英語讀書明星;利用每節課的值日報告時間,安排了Story Time, Daily News, Fun Time等欄目,讓學生利用課前的兩三分鍾介紹自己閱讀英語的故事、新聞、笑話等;在班級設置英文「班級寄語」,鼓勵學生收集、學習英語名人名言,讓他們把自己學到的英語名人名言抄到班級寄語欄里,並由他(她)當小老師在課前領讀。所以,學完Helen Keller 一課,當你聽到全班同學課前在某位學生的帶領下大聲誦讀 Face to the sunlight, you』ll never see the shadow( 只要面對陽光,你就永遠見不到陰影。)時,不必驚訝。那是學生們在朗讀海倫愷勒的名句呢!所有這一切都讓學生們體驗到了 「我閱讀,我快樂!」 「我能讀,我驕傲!」 閱讀成了他們的內在需求。
二、英語閱讀教學應與課外閱讀活動相結合
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要學好英語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是不行的。然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感到小學階段學生接觸和使用語言的時空受到一定的限制。《國家英語課程標准》也提出:「要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因此,開展課外英語閱讀活動,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接觸英語語料的機會,對增強他們的語感、豐富他們的知識、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而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小學生詞彙量小,文法又不甚了解,閱讀能力畢竟有限。因此所讀材料不能脫離他們的實際,而且材料所反映的背景知識也應為小學生所能接受。否則閱讀效果無法令人滿意。而把英語閱讀活動和教材內容和校園熱點相結合,效果就會好得多 。比如,四月是「校園讀書節」。整個校園都彌漫著濃濃的書香氣息。恰逢近期的教材內容都是介紹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故事。教師可結合「校園讀書節」,開展「讀好書,和偉人交朋友」的英語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課後讀名人的故事,並將閱讀成果製作成「The Great Man I Know」 的Project. 他們讀愛迪生、居里夫人、羅斯福、貝多芬、雷鋒、姚明等等中外名人的故事。也可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閱讀某一名人的故事,把自己所了解的有關某位名人的點滴故事合作製作成Project. 所有這一切為他們提供了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機會和充分表現自我的空間。可以想像,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登上了年級牆報的 「大雅之堂」時,內心該是多麼驕傲和自豪啊!
三、英語閱讀教學應與英語閱讀策略指導相結合
《國家英語課程標准》已經把學習策略的研究規定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目標之一。據筆者觀察,造成小學生英語閱讀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未能掌握和使用適當的閱讀策略。因此,在教學中滲透閱讀學習策略的指導和訓練是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益的又一重要任務。
首先,安排適當的課時開設英語閱讀課訓練學生掌握多種閱讀方法。比如,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視讀訓練,幫助學生養成不出聲、不動筆、用眼瀏覽讀書的習慣,每節課都規定學生用幾分鍾時間視讀一篇文章並回答問題。這樣可以大大縮短文字轉換為信息的時間,有助於學生建構文章的意義,提高閱讀效率;又如,通過限時閱讀活動進行略讀訓練。在指導閱讀〈二十一世紀小學生英語報〉時,就注意引導學生抓住標題及小標題;閱讀短文時,則抓住文章的起首句和結尾段落;又如,〈小標准英語〉小學五、六年級的教材有很多內容都牽涉到特殊疑問句,我們就訓練學生帶著問題的特徵,有針對性地進行檢索閱讀,有目的有意義地尋找,跳過一些不必要的細節,這樣有助於在短時間內較容易地解答問題。
然後,根據不同的問題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比如,在學習〈新標准英語〉三年級起點第八冊的His Name Was Louise Brilla等傳記類的文章時,就引導學生以時間為線索閱讀文章;對故事類的文章,就引導學生抓住主要內容和重要信息如When______, Where______, Who_____, What_______, How_______,Why______等,學生根據這些詞在文章中尋找相關信息,比較容易地理解了文章內容。
四、英語閱讀教學應與「說」、「寫」技能培養相結合。
語言學家的研究證明: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是綜合的整體的發展,聽說讀寫各項能力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每一項能力的發展滯後,都會影響到其他能力的進一步發展。閱讀只是一種語言輸入,最終應該形成語言輸出,閱讀才有意義。否則,閱讀就成了圖書收藏了。而「說」和「寫」是語言輸出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合理設計教學活動,採用各種手段引導學生「以讀促說、以讀促寫」。比如,學習 A Visit to UN 一課,在「讀後活動」這一階段,設計這么一份練習: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it』s about what a Chinese pupil want to do in the UN . What about you? What do you want to do? Tell your partners, and write them down. (這是一個中國小朋友在聯合國向全世界發出的心聲。讀一讀、想一想。假如你到了聯合國,你想做什麼呢?告訴你的同伴,並完成你的發言稿。)
I want to…
Hello! My name is Li Ping. I am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 am twelve. I』m very pleased to come to the UN. I want to tell the world China is a big and beautiful country, and Chinese food is very nice. We are very happy in China. I want to show some postcards from China. They are about 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 the Changjiang River. I want to bring some Chinese kites and chopsticks too. I want to say: We love peace! Welcome to China!
需要說明的是,教師在讓學生完成「讀」、「寫」訓練時,要考慮到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不要把難度定得太高,否則會讓學生望而卻步。像上述這樣的讀寫訓練,因為有了前面的閱讀輸入,又有範例可仿寫,寫作的任務又設計得很巧妙。學生們「言之有物」,各抒己見,爭先恐後地上台代表自己的國家發言。既很好地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有訓練了本課的重點句型「I want to…」,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只要持之以恆,注意將小學英語的閱讀教學和激發閱讀興趣、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進行閱讀策略指導和培養「說」「寫」技能相結合,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潛能將會得到充分的挖掘,閱讀能力也將大大地提高。
⑼ 閱讀基礎書籍對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有什麼作用呢
不論是對於教師來講,還是對於我們普通人,多多閱讀書籍是開闊眼界,鍛煉思維,增長知識的主要途徑,我們應該保持閱讀的習慣,對於英語老師來講,閱讀基礎書籍能夠豐富基礎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