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閱讀支持人結題報告

英語閱讀支持人結題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3-08 17:06:42

⑴ 如何做小學英語閱讀題的小課題結題報告

小課題的解題報告:
在實施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所做過的事情,有條理地整理出來就可以了。比如說
1.
圍繞著主題
進行的研究活動過程;
2.
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
如何解決問題的;
4.
是否達到了
預期效果;
5.
還有什麼問題;
最終效果如何
等等。

⑵ 如何有效培養中學生英語的閱讀興趣及能力課題研究結題

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對課題進行設計,確定以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形成積極因此,課題的結題並不等於我們的教學改革就此停步,更不意味著課堂教學模式

⑶ 如何提高九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結題報告

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只有多讀,多練,多做題
讀的時候看些,有解釋的文章,讀的時候,別看解釋,先讀,理解個大概意思,把不理解,或沒讀懂的地方,做好標記,再讀第二遍,邊讀邊看解釋,理解和印象會深點

⑷ 求一篇關於高中英語學習的結題報告啊啊啊啊。。。快快快好么!!!

要學好英語,就必須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全面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其中「讀」是最重要的,通過「讀」才可以培養和提高其他各項能力。根據我校同學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我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培養我們的英語興趣,全面有效地提高我們的英語學習成績和文化素養。
一、聽讀
學好英語首要的一步是准確的讀音。聽讀材料首選與課本配套的MP3格式的錄音。在老師當堂播放對話、閱讀材料或聽力材料時,可以靜聽,最好能模仿跟讀,重在模仿特定語境中的語音,語調。在下午大課間的時候,我們可對照課文中的相關材料,或靜聽,或跟讀,或不看課文內容直接聽錄音。課外也可選取諸如李陽的《瘋狂英語》,《5分鍾突破高中英語》,等錄音材料進行模仿跟讀。我們大家都喜歡唱歌,學唱英文歌曲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樣,既矯正了讀音又能成良好語感,還能幫助我們為學好英語增強信心和培養較高層次的興趣。
二、朗讀
朗讀是指在聽讀的基礎上,要求我們同學利用30分鍾的早讀時間就課文內容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大聲地讀。在朗讀時聲音要洪亮,要帶有感情色彩,盡量准確地表達原文的情韻。實踐證明,中學生要學好英語,每天應堅持一小時左右的朗讀,以期訓練、鞏固所學課文內容和准確的語音、語調,並在臨場聽說時,能預測對話的主題和未來,能憑借題目的要求觸景生情、脫口而出。
三、精讀
精讀就是精確地閱讀,要像我們學習語文中的文言文那樣咬文嚼字地去閱讀。尤其是每個單元的兩篇閱讀材料,老師往往會劃出10個左右的長、難句,然後就它們的語法結構,重點單詞和有用的短語等進行全方位的講解。這就要求我們的同學在課堂上要緊跟老師的步伐,一字不落地在課本上的字里行間做筆記(這樣你也不至於在課堂上睡的直流口水!)。在課後,每天利用20分鍾的時間就這些長、難句再次進行精讀,就像老師講課一樣過一遍,我們就能鞏固所學的東西了。
四、泛讀
新課標規定了整個高中階段對我們的課外閱讀量的要求:到參加高考的時候,我們的同學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 30 萬單詞以上。以300單詞的文章來計算,要讀夠1000篇,三年下來,平均每天至少1篇。我們將來高考英語成績的高低直接取決於你的閱讀量。所以,在學習中,必須有一個整體性的計劃,每天堅持課外閱讀,多則3-5篇,少則1-2篇。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是:①選材要適合你自己的情況,以簡單流利為原則;②詞數要適當,300詞左右,且有3%左右的生詞,以訓練猜測詞義的能力;③完成題目後,還要劃出兩三個生詞和短語,專門記在一個筆記本上經常翻閱識記;④體裁要多樣,可以是小故事,說明文或應用文,從而達到熟悉各種文體的寫法,訓練閱讀不同文章的方法和速度的目的;⑤話題要新穎豐富,包括政治、歷史、地理知識,生活小常識,體育賽事,商品廣告,新聞報道等;⑥目的要明確,通過限時閱讀,積累和豐富語言知識,了解和掌握英語學習中不可缺少的文化背景知識,體驗和培養英語運用的能力。
五、買一本好的詞典
A good dictionary is the best teacher! 買一本好的英語詞典放在書桌上,隨時查閱,及時解答我們的疑惑。詞典首選商務印書館的《牛津高階詞典》。
六、背單詞不如背短語
課本詞彙表上的單詞分為三類:一類是帶三角記號的,是單元編排的結構性詞彙,我們只需了解它們在本單元的意思就行;第二類是黑體的,這是我們的課標所要求的核心詞彙,我們必須全面掌握它們的讀音,所有的義項和有關的搭配。第三類是一般詞彙,要求我們的同學要記住它們的漢語意思。我們大家的感覺是單詞記的快,忘的更快!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單詞要放在短語里去識記!英語的短語就像漢語中的成語和俗語,是有一定的文化的東西在裡面。單個的僵硬的單詞到了短語里頭就有血有肉了,變得鮮活了。我們就知道它們該怎麼用了,在記憶深處留下的印象就更深了。

⑸ 如何提高小學生中高部的英語閱讀能力的結題報告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加強閱讀訓練,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閱讀理解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隨著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根據《英語課程標准》的要求,英語閱讀教學的根本任務不僅要完成傳統閱讀教學中傳授語言知識、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任務,而且要適度深化課文的內涵和拓展課文的外延。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我談談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一、利用課本閱讀資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現行的《牛津小學英語》教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閱讀材料,而且圖文並茂,
語言生動有趣,是學生最好的閱讀資源。針對五、六年級教材,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精心設計每個Unit中的A部分,幫助學生准確理解課文,就是引領學生正確完成一篇閱讀理解的方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粗讀和略讀課文,布置簡單的任務,學生快速閱讀全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大意,並回答簡單問題。
2.精讀課文,學生互相討論語言知識點,教師指出重點、難點,同時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理解。例如:根據5B Unit 3「Hobbies」的閱讀教材,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1)What』s Ben』s hobby? (2) What』s Mike』s hobby? (3)Do Helen and Yang Ling have any hobbies ? What are they ? (4) What kind of stamps do you like ? 教師的提問並非無的放失,這樣的提問可喚起學生注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還可探測學生認知深度,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
3.總結課文,對課文進行信息梳理、歸納和總結,使信息的吸收得到強化和鞏固。為此,常用的方法是對課文進行改編,讓學生填入適當的單詞和片語。例如:在閱讀完5B Unit8「At the weekends」後,可讓學生完成如下的填詞:At the weekends, Wang Bing often_________. Sometimes he goes swimming, sometimes he plays basketball, because(因為)he and Mike like _______ very much. Helen likes ________, she and Yang Ling often do housework at home. Su Yang and Su Hai often watch________. Sometimes they_________butterflies in the park.通過這一環節,既了解了學生對課文大意的理解,同時又檢測了學生對語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二、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增強學生記憶能力
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使閱讀成為學生的主體,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英語閱讀中,常用的有三種閱讀:略讀、細讀和尋讀。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尋讀能力。尋讀指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有針對性地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學生閱讀前提出問題,要求捕捉文章重要的信息,這不但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閱讀效率。
眾所周知,學好英語必須過好詞彙關。對於一些英語學習者來講,詞彙是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不少學生就是由於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里無法掌握教材中的詞彙而掉隊,從而影響了閱讀能力的發展,為他們的英語學習造成了很大困難。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單詞記憶方法的指導,增強他們記憶單詞的能力。一般來講,小學階段記憶單詞有讀音記憶、聯想記憶和構詞法記憶。
讀音記憶是根據單詞的讀音來記憶單詞,這是培養學生記憶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讀音記憶法的前提是學生的讀音一定要准確,並掌握一定的發音規律。
聯想記憶法是設法把單詞的音、形、義聯系起來。如拼寫聯想,就是將拼寫類似的單詞集中在一起記憶,如peach&beach&teach, book&look&cook, boy&toy等;利用構詞法記憶,也是猜測單詞的一個好方法。英語中許多單詞是由一個詞根派生而來的,派生而來的詞由詞根加前綴或後綴構成,而前、後綴都有一定的意義。如:形容詞-ly就轉化為副詞,careful&carefully, beautiful&beautifully; 動詞-er轉變為名詞,work&worker, teach&teacher.
三、拓展英語閱讀渠道,促進課外閱讀延伸
小學閱讀能力的提高雖然主要依靠課內閱讀,但不能僅僅滿足於此。課內閱
讀是基礎,課外延伸是補充。實踐研究證明:課外閱讀不但能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還能有效促進學生綜合技能的發展。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英語課外閱讀的機會,創造有利於學生英語閱讀的環境,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利用多種渠道,選擇閱讀材料
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教
師可以從一些科學性、時代性較強的讀物上選擇適合學生閱讀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內容,讓學生閱讀,以此豐富學生的視野。在教學中,我引入了《英語周報》、《時代英語報》、《閱讀》等報刊及讀物,讓學生親身感受、直接體驗英語。
(二)開展「漂流」活動,拓寬閱讀視野
「圖書漂流」是一項很好的交流活動,可在每學期初制定課外閱讀方案,為
各年級確定不同的閱讀書刊,在班級里、年級中進行「漂流」,學生交流閱讀後的感受,這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閱讀平台,開辟了廣闊的閱讀天地。
另外,還可鼓勵班級學生辦好英語黑板報、英語手抄報等宣傳欄目,刊登英語小故事、英語諺語和詩歌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利用每周一次的「小喇叭廣播」,播放一些學生喜愛的英語歌曲及其他英語節目,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感知閱讀材料,訓練聽的能力。

⑹ 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結題報告

1.詞彙表「八到」記憶法
這是中學生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即將生詞表和人的器官相結合:眼裡看到、心裡想到、手裡寫到、嘴裡拿到、耳朵聽到、(結合實物還可以)鼻子嗅到、舌頭嘗到、手指觸到。學生在記憶時不要偷懶,一定要邊記邊比劃,把各個器官充分調動起來。這種方法使學生把目標詞彙與自己的大腦神經聯系,易記憶深刻,印象持久。
2.分類記憶法
即分析單詞的形態,將所要記得單詞根據其義、形、音進行分類。例如,按音標的拼讀規則記憶單詞,按詞性變化記憶單詞,按同音記憶單詞,教師還可教給學生關於英語詞根和詞綴的知識等;通過詞根加前綴或後綴可派生出新的單詞,將兩個或更多的詞放在一起,可合成新的單詞。
3.聯想記憶法
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指出:「記憶要依靠聯想,而聯想則是新舊正式建立聯系的產物。」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記憶的秘訣就是根據我們想記住的各種材料來進行各種各樣的聯想,而這些聯想就成了各種資料的釣鉤,萬一資料沉沒腦海,我們就可以通過聯想這樣的釣鉤將資料鉤出來。」充分運用發散思維展開自己的想像力,使所要記憶的英語單詞,生動、形象和具體化,使生詞與熟詞之間建立一種聯系,從而達到以舊帶新,快速記憶的目的。
除了記憶生詞表內的詞彙外,學生對於課外的詞彙尤其是熱門詞彙、新詞彙要知道意思。在閱讀材料時,常常會出現一些最新詞彙和縮寫等,如果不清楚,很可能影響對全文的理解。
二、 在平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剛開始時,由於受各種原因的影響,學生對英語文章存在著一定的心理負擔和畏難情緒。教師要定期對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訓練,一日一篇短文,用「蠶食」的方式來逐步訓練學生。在選材時,文章體裁多樣化,涉及面要廣,趣聞性要強。除了課本中的閱讀材料,教師還應該收集一些與學生水平相當、難度不太大、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易感興趣的文章作為課外閱讀訓練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一些關於西方國家風土人情、節日禮儀等方面的文章,還可以使用關於外國校園生活、笑話、寓言故事等文章。在學生讀後,要求他們做一定的習題,或寫出內容概要,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又可以訓練他們的口語、書寫能力。
在學生的英語閱讀達到一定水平後,教師可結合考試常見的閱讀題型,如說明文、科普文章等,讓其練習。對學生遇到的困難要鼓勵他們認真思考,推敲,要學會結合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可定期舉辦一些英語閱讀競賽,提供閱讀材料,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讓他們感到一定的成功感。
三、 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明確目的,提高做題正確率
我們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從材料中獲取有用的相關的信息,目的不同,題目要求不同,我們閱讀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幾點:
1.如若學生只想知道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意思,只需要瀏覽或略讀即可
在閱讀時,重點讀文章的首句(段)和末句(段)。因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意思或事情的結果大都是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的。
2.如若學生想對文章的具體細節進行了解,就要進行精讀
逐句逐段進行閱讀,了解事件發生的開始、經過、結果,這對於掌握具體事實的細節有很大的幫助。
3.如果篇幅過大,故事性不強,時間又有限,學生可根據訓練題目來進行有目的的選讀
4.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熟悉或不認識的生詞,影響理解
若是不重要的詞彙,要求他們可以不要理會,若影響文章的理解,學生們可以結合上下文進行推敲、猜測。用這種方法,有時可以幫助文章的理解。
除了注意閱讀方法,在平時訓練的時候,還要注意閱讀習慣和時間的合理分配。有的學生習慣出聲閱讀,還有的學生習慣用手指或筆指著閱讀,都是不可取的。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考試的時候,既打擾別人,也耽誤時間。學生要養成默讀的習慣,在閱讀時,要心無雜念,擴大視幅,減少回視。將精力全部集中在閱讀的材料上,節約時間。教師在平時練習的時候,也可給學生限定時間,要求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盡量少查或不查詞典,加快閱讀節奏,為在考試中取得好的閱讀成績打下基礎。
閱讀理解是英語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是進行英語教學的重要版塊,是讀者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只有掌握了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堅持訓練,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在實際地閱讀教學中,提倡精讀和泛讀相結合,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挖掘每個學生學習語言的潛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⑺ 研究性學習,課題是關於人們對學習英語的看法,誰能給我的結題報告一些思路,能給出全文更好,十分感謝,

英語其實很好學的,背單詞要記詞綴詞綴,詞綴詞根就相當於漢語里的偏旁部首,舉個例子,Revolution是革命的意思,re是前綴重復的意思,volute是卷的意思,ion是名詞後綴,所以再卷再加一個名詞後綴,就引申為革命

⑻ 如何提高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為什麼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乾脆把這一部分稱為「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麼。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為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澱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濟發展的趨勢,擬定開發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遊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方案。」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於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采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采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五、課題研究的步驟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准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里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准備分幾步來完成。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准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采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六、課題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這屬於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范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為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復勞動。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然後根據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後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匯總和整理。

七、課題的經費估算一個課題要開展,必然需要一些經費來啟動,所以最後還應該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課題所需要 的資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資料需要多少錢,實地調查的外出經費,問卷調查的印刷和分發的費用,課題組所要佔用的場地費,有些課題還需要購買一些相關的材料,結題報告等資料的印刷費等等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後盾,課題研究勢必舉步維艱,捉襟見肘,甚至於半途而廢。因此,課題的經費也必須在開題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綢繆,才能真正把本課題的研究做到最好。

學位論文是學生獲得不同等級學位的一個必要條件, 但學位論文的撰寫一定要通過開題報告這個關,如果開題報告不被通過,那麼就不允許撰寫學位論文,顯然開題報告對於學位論文而言至關重要。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如何撰寫? 開題報告由哪幾部分構成?各部分之間是什麼關系?各部分的撰寫有什麼具體的要求? 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撰寫開題報告之前弄明白。一、選題及目的撰寫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首先要有選題。選題就是學生學位論文的研究題目。選題有幾種來源,要麼來自於個人的生活經驗或專業經驗,要麼來自文獻閱讀,要麼來自於老師的建議。選題還會涉及選題的大小、選題的范圍。它們都是相對而言的, 這也視研究隊伍的大小和研究能力強弱來確定。例如學有效性研究」,甚至再縮小為「小學數學幾何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由此可以看到選題由大到小的變化。選題意義可以理解為研究目的, 選擇了一項研究到底要達到什麼目的, 這是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確的目標, 通常選題意義或研究目的可

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第一是學術意義,第二是理論價值,第三是實踐價值,第四是個體目的,第五是知識發展。任何一項

選題都可能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設定其意義,但並不是每一個選題都要達到這些目的, 這要視選題大小、范圍和類型而定。

在選題意義上,作為一種科學研究, 論文的意義在於填補知識的空白或探索新知識、找到一些現象的起因、描述一些現象

、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或驗證一個假設。

二、概念和理論框架從研究選題、研究問題、研究文獻綜述到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的

確定中可以明確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 但一項研究是否具有獨創性或原創性還取決於這項研究的理論框架或分析

框架、研究視角或範式。所以在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中還須提出研究的理論框架, 這個框架將決定學位論文的邏輯結構。

研究「概念框架和研究目的密切相連,而且研究目的與框架共同對研究問題的形成造成重要影響」[1]8。為什麼研究需要概

念或理論框架呢? 這是因為一個概念框架、模型或理論可以幫助提出一個科研問題或對某個問題做出解答。科學研究實質

上是為了發展或驗證能解釋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理論、假設、模型、猜想概念框架。研究問題和理論之間的聯系是直截了當

的。一個研究問題可能需要多個理論,不同的理論可能對一個問題作出不同的解答,如「班級人數和學生成績之間的關系是

什麼」 這樣一個研究問題可以用多種理論來回答。另外,觀察什麼與如何觀察是由該問題或選題的一個核心概念來驅動的

。那麼什麼是概念?什麼是概念框架?什麼是理論?什麼是理論框架?概念或理論從哪裡來?如何在研究設計中構建概念或

理論框架? 如何在研究設計中應用概念或理論框架? 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研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的理論框架其實還

與研究的假設聯系在一起,也就是說,每一個開題報告都會有研究的假設,或者說,做研究首先要有假設,然後去找證據證

明這個假設是成立的。如一個研究生提出了一個假設,說一個人的數學成績取決於他的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強則數學成績

就高,這就是一個假設的理論模型。三、研究問題一切研究都始於問題, 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是研究的開題報告,因此也

必須始於問題。年鑒學派大師費弗爾說得明確:「提出問題是所有史學研究的開端和終結,沒有問題便沒有史學。」[2]同

時,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可能只需要數學或實驗技巧,而提出新問題、發現新可能性或以新視角

看待舊問題, 卻需要具有創造性的想像力,這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3]52 由此可見在研究中問題的重要地位。什麼

是「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說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麼,想要通過研究理解什麼,因此研究問題一定是指向知識和理解。研

究問題與研究假設是有區別的,研究假設是研究者對這些問題的嘗試性回答。問題的來源「多數人的寫作或者緣於現實的思

考,或者緣於閱讀的興趣。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閱讀會促進對現實的思考,對現實的思考常常會求助於閱讀。」[4]「

通過專業或個人日常經驗選擇一個研究問題似乎比通過(老師)建議或文獻的途徑更加危險。但這種擔心未必正確。以個人

經驗指導你的研究有可能會更具價值。」[1]13 從這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閱讀、專業活動、生活經驗、老師建議都可能成

為研究問題的來源。這里需要解釋和說明的是,在中文中「問題」有多重意義,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 各具

有特定的意義所指。我們用三個動詞就可以解釋這三個詞的意義了:「回答問題」、「解決問題」和「討論問(議)題」。

在學術研究中可能為了「解決問題」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問題,所有的「解決」「回答」的問題都可以成為討論的問題

。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問題」。通常我們會說,「偉大的科學研究工作常常出於解決某一急迫的實際問題。」[3]19三

個基本問題:是什麼? 為什麼?如何?由於研究者的研究價值觀不同, 對研究問題的認識也不同。馬克斯威爾把研究問題

劃分為三類,它們是一般化問題(generic questions)和具體化問題(particularistic questions)、工具主義者問題和

實在論者問題、變數問題和過程問題[1]53。也有方法研究學者認為,「大量的教育研究問題可以歸納為相互關聯的三類形

式:描述性問題———正在發生什麼?因果性問題———是否有系統性的作用? 過程性或機制性問題———為什麼會發生

或怎麼發生的? 」[3]93 我們把問題基本上分為三類,即本體論問題、價值論問題和方法論問題, 通俗地說, 在研究中

時刻要回答「是什麼」、「為什麼」和「如何、怎麼辦」的問題。問題的表述方式研究者應該以有助於實現實踐目的的方式

提出研究問題, 而不應該把這些研究的目的隱藏在研究問題本身中。並且研究問題必須是通過研究能夠得到解答的問題,

研究必須是真正可以實施的。「如果提出一個沒有哪個研究能夠回答的問題是沒有價值的,無論是因為無法獲得回答問題的

資料,還是得出的結論可能會有嚴重的效度威脅。」[1]51如果把研究問題劃分為工具主義者問題和實在論者問題, 那麼通

常會有如下說法: 提出研究問題時,要以研究對象所說或所報告的方式,或者以直接觀察到的方式,而不是以信念、行為

或因果推論的方式提出。4.問題和選題的關系對什麼問題的研究和回答才具有選題意義? 研究問題應該通過研究者的研究

可以回答的問題,而且可以直接詢問研究如何實現實踐的目的。在論文開題報告中,首先要表述的是「問題的提出」,也就

是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提問的方式多種多樣。德里達在談到「本體論」問題時,認為本體論始於「這是什麼」這種方式的提

問,但他反對邏各斯中心主義方法,但反對的策略則是「回溯到源頭去」,他主張的追溯就是「提問(questioning)」,

「提問看上去只是疑問而無所肯定,其實,照海德格爾的說法,在提問中,所要問的問題的方向就已經確定了。這其中就有

著yes。」[5]因此在我們的論文開題報告中,提出問題本身就是一種肯定, 提問者只是對它進行論證而已。要很好地設計

研究問題, 因為它們會影響到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的效度或結果。研究問題是研究設計的中心,它決定著其他各個部分。問題提出要有意義。「從偶然的想法到形成概念並具體確定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這一過程對科學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⑼ 關於怎樣學好英語的結題報告

學習這個事情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神秘的內涵。其實,學會任何事情只靠三種因素:時間、方法、天分。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算出學習效果:學習效果=時間投入x方法的有效度x天份。

關於天份
天份這個東西是有點影響,但一般大家會把它的作用嚴重誇大。其實,天份的影響遠遠沒有時間和方法大。

我們能夠控制的變數只有時間和方法,所以天分就不用考慮了,畢竟它的影響最小嘛。請大家切勿拿「我沒有天分」作為借口。

關於時間
時間的投入非常關鍵,我們再有天分,用再有效的方法,如果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我們也不會有明顯的學習效果。反過來講,就算沒有用最有效的方法,只要時間的投入多,也會有學習效果。

那麼,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學會英語呢?首先我們要對「學會」做出一個定義。在這篇文章里,我們所談的「學會」就是指「Functional Fluency",也就是能夠很順利地運用英語,就算碰到聽不懂的、看不懂的、說不出的、寫不出的東西也能比較輕松地解決。

那麼,按照這個定義,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呢?我認為大概需要2000個小時的有計劃,有意識的學習*。當然,這不是一個絕對的說法,但是只要使用正確的方法,這是一個比較准確的估計。

----
如果每天花半個小時學習英語,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學會。
如果每天花一個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6年的時間
如果每天花一個半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4-5年的時間
如果每天花兩個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3-4年的時間
如果每天花3個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2-3年的時間
如果每天花4個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將近兩年的時間
如果每天花5個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一年多的時間

----
這些預測都是按照零基礎算的,如果有一定的基礎,可以減掉一些時間。

關於方法
方法的有效度是指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具體的學習方式,第二是不同方法的時間分配。學英語沒有所謂「最好的方法」,因為學會一門語言需要多種方法的搭配。如果只用任何一種方法,如光朗讀文章或光聽廣播,英語學習的效果會很不全面,很不理想。

學習英語的具體方法
其實,學習英語的方法真的很多,有效的學習計劃要包含以下的各種具體方法。

口語
口語的練習主要有三種:模仿、朗讀、交流。

模仿就是根據所聽的內容自己跟著說。比如聽一句,說一句,或者一邊聽,一邊說。模仿的資料跟聽力資料基本相似,但是往往也包括專門練語音語調的音頻資料。模仿的關鍵是一定要投入,一定要要求自己跟所模仿的內容一模一樣。一開始肯定做不到一模一樣,但是一定要有這樣的要求和精神。

朗讀就是讀文字,資料和閱讀資料基本一致。朗讀不一定非得要很大聲地讀,但是一定要讀得很清楚,讀出聲來。

交流就是用英語和別人說話。這種練習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它的話,口語水平最終很難提高。交流對象可以包括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也可以包括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大家不要怕和別的中國人練習英語,因為大家都還有大量的機會接觸到完全正確的英語,所以接觸對方的錯誤並不會太影響自己的語言,而這種交流練習的意義非常大。

值得說明的是,自己跟自己說話,或者給自己一些命題演講的練習,也有一定的用處,可以作為口語練習的一部分,但是也要保證有跟別人真正交流的練習。

閱讀
閱讀練習包括"精讀"和"泛讀"。所謂泛讀即不追求看懂每一個詞,主要追求看懂大概內容,一般只看一遍。泛讀材料往往包括小說,其他書籍及較長的雜志和報紙文章。

所謂精讀即不僅追求看懂內容的大意,而且追求看懂每一個詞。在學習初期,精讀資料以英語教材為主,因為教材一般會配單詞表,不需要查詞典,但是後期應該增加更多的原版材料,通過查詞典達到精讀要求。

尤其到後期,閱讀資料應該以自己感興趣的原版讀物為主,那樣的話學習起來就不會覺得那麼枯燥。

聽力
聽力的練習也可以分為「精聽」和「泛聽」。所謂精聽即反復的聽一段內容,要求自己每個音都能聽懂。一般精聽材料初期為教材的錄音,後期應增加更多的原版資料。

所謂泛聽即聽時間更長的內容,不一定要求每個字都能聽懂,主要爭取聽懂大概的意思。泛聽資料往往包括廣播、電視劇、電影不等。

請注意,泛聽也要很認真地做,要全身心地爭取全部都聽懂。一邊做別的事情,一邊掛著耳機放英語聽力資料,雖然並無壞處,也不能算學習時間。

寫作
寫作練習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記日記。這種練習可以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做,不管水平的高低。比如,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用記日記的時間簡單地根據所學的內容「造句」,水平高了一點之後可以開始簡單地描述自己的所做所為,到了後期可以寫更多自己的想法和對事情的評價。記日記的時間並不需要太長,每天花五分鍾的時間也有用。

除了寫日記,一定要練習寫不同文體的命題作文,比如寫信,寫散文,寫議論文等。這些不同的文體在初期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到後期如果想提高寫作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開始可以根據範文寫,但不是簡單地抄,而是先看範文,再把範文放到一邊,再自己嘗試寫類似的文本。

寫作練習的成果也要爭取得到別人的反饋,最好是英語老師。盡管沒有這樣的反饋也會有提高,但是反饋會讓自己的練習更有用。

關於背單詞
單詞要不斷地積累,但是如果主要目標為學好英語,中國學生傳統背單詞的方法(與單詞書有長期的親密接觸)不需要作為學習的主要方法。與其花大量的時間和單詞書待在一起,不如在平時的聽說讀寫的練習中達到積累單詞的目標(當然,教材的單詞表會對我們單詞的積累起到很大的做用)。

當然,為了一些特殊的學習目標,如准備某些考試,專門背單詞還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即便是這樣,也一定要把聽說讀寫的練習融進背單詞的過程,以多種方式接觸單詞(如讀單詞或例句、抄單詞或例句、聽單詞書的錄音等),這樣背單詞的效果會好很多,這樣也可以算學習時間。如果光坐在那兒傻傻地瞪著單詞書,是不能算學習時間的。

關於課程
以上的估計可以含有效的上課時間,但是該課程必須提供具體的學習方式的機會(如聽說讀寫的任何一種),而不能完全是被動聽課。

關於聽說讀寫練習的時間分配
因為每個人的基礎、每個人的學習目的和側重點不一樣,所以聽說讀寫的時間分配要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這篇文章給你的是學習計劃的組成部分,最終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拼「出自己的學習計劃。

另外,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定學習時間。如果每天練三個小時不現實,就做個現實點的計劃。因為很多英語學習者為大學生,而每天花一個小時的話基本上可以在大學四年學好英語,我們就按照每天一個小時做一個樣板的計劃:

學習計劃樣本
(每天1小時)

周一
10分鍾朗讀(如紐約時報的文章)
10分鍾模仿(如語音語調的教程)
30分鍾泛聽(如1集自己喜歡的連續劇)
10分鍾寫日記

周二
10分鍾朗讀
10分鍾模仿
30分鍾泛讀(如自己喜歡的英語小說或漫畫)
10分鍾寫日記

周三
10分鍾朗讀
10分鍾模仿
30分鍾精聽(如教科書的磁帶或VOA/BBC的一段新聞)
10分鍾寫日記

周四
10分鍾朗讀
10分鍾模仿
30分鍾精讀(如一篇某新聞周刊的文章)
10分鍾寫日記

周五
10分鍾朗讀
10分鍾模仿
30分鍾口語交流(如跟同學約好時間和話題或去英語角)
10分鍾寫日記

周六
10分鍾朗讀
10分鍾模仿
30分鍾命題寫作(如考試作文題)
10分鍾寫日記

周日
休息!

熱點內容
微商英語怎麼翻譯sales 發布:2025-08-17 20:06:19 瀏覽:83
定模和模仁用英語該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17 19:46:54 瀏覽:804
買了活了這個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 發布:2025-08-17 19:44:39 瀏覽:240
說有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怎麼寫 發布:2025-08-17 19:33:29 瀏覽:800
做我女朋友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17 19:18:35 瀏覽:108
他喜歡開車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17 19:18:34 瀏覽:56
玻璃翻譯為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17 19:12:43 瀏覽:430
這是你的教室嗎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17 19:12:42 瀏覽:634
介紹使了解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17 19:02:53 瀏覽:594
我是什麼公司的誰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17 19:02:52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