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評英語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評英語

發布時間: 2021-03-09 13:15:17

㈠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書評

碰巧在網上看到有人介紹《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個標題吸引了我。在簡單的看了下當當網的書評之後,就決定買來這本書。幸運的是,這本書真的給我挺大的幫助。《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美國的作家。其實這書在幾十年前已經出過一次,我看的是重新修訂的版本。我平常在讀書的時候,常常很焦急,想急切的看完一本書,但在看完書之後,有時卻覺得記不住,或者領會不到書中的意義。很感激作者領我進入一個不一樣的閱讀世界,讓我能夠更好的把握閱讀,提升自己閱讀的能力和水平的。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內容。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人如何提升自己的閱讀層次,或者說讓讀者能夠更好的閱讀,掌握閱讀的技藝,不走彎路。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講閱讀的前兩個層次,基礎閱讀和檢視閱讀。基礎閱讀主要描述了最基本的閱讀方式,只要掌握了語言和文字就能夠達到。檢視閱讀則講述了在開始閱讀一本書之前,應當先對書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了解書的類型,在講些什麼,作者的目的或者意圖,對讀者有什麼幫助等問題,並且要很仔細看書的前言,索引,特別是目錄。這樣才能夠在花時間看這本書之前,對此書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避免沒有幫助的書浪費讀者的時間。這一部分對我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講到檢視閱讀,讓我了解到原來在深入一本書之前,可以先這樣來了解一本書。讓我知道書名的重要性,前言的重要性,編者對書介紹的重要性,特別是目錄的重要性。很多書其實把目錄看一遍就大概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了,就大概可以知道這本書對自己的用處大不大了。並且書中給我的鼓勵也很大。作者告訴讀者不要害怕難懂的書,因為每一個作者寫書都是要讓讀者來讀的,讓讀者和他一起分享他的觀點,他的成果,所以作者一般都不會故意刁難讀者的,都會讓讀者能夠領會他的想法,只要這個讀者夠用心。同時書中在提到閱讀小說時不要害怕長篇,害怕人物眾多,而是要能夠真正的融入到小說中,將自己化身為小說中的人物,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感受作者帶給我們的禮物。第二部分講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分析閱讀主要用在論說式的書籍中,不適合用於小說,詩歌和戲劇。分析閱讀需要讀者進入閱讀的十五個步驟,分為三個階段。首先要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的,其次詮釋一本書的內容,最後評論一本書。每一個階段再繼續細分,讓讀者能夠更好的把握一本書。第一個階段的教導對我的幫助很大,告訴我要先對一本書分類,再用最簡短的文字說明一本書在談什麼,再將全書的大綱分出來,最後確定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這些規則讓我在面對一本論說式的書時,不要對裡面繁多的論證害怕,而是能夠從容的面對作者的論述,更好的理解一本書。不過分析閱讀的規則很繁多,不是一下子就能夠掌握住,需要不斷的運用作者的規則去閱讀書籍,就能夠更好的掌握作者所教導的方法。第三部分主要講到在面對不同類型讀物時,有不同的閱讀方法。當然有一些規則是不變的,比如要先了解所讀書的類型,主要講什麼,作者的目的等,基本上適用於每一種讀物。但是作者告訴我們,在面對論說式的讀物和在面對想像文學時,要有不同的閱讀方法。面對論說式讀物時主要運用前面所講的分析閱讀的方法,但在面對想像文學時,卻不同採用這種方法。因為想像文學並不是靠分析和列大納等方法可以掌握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的。作者告訴我們在閱讀想像文學時一定要接受作者的主題和想法,這樣才能夠進入到作品當中。同時在閱讀想像文學時,一定要盡量快的把全書看完,不要將故事情節分割的太厲害,不然就掌握不到連續性的故事情節,也就掌握不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想法了。在這一部分中,讓我對閱讀想像文學,包括故事,戲劇和詩都產生了以前所沒有的興趣,這點給我很大的幫助。同時這一部分也介紹了閱讀歷史,哲學和其他類別學科的閱讀方法,但總體對我的幫助就不是太大,可能需要我在遇到這種類型的作品時,再來看看本書的方法到底是怎麼運用的吧。第四部分講到了主題閱讀。但目前來說,這個閱讀方法我還沒法去領會,雖然作者說這個閱讀方法才是最高級的閱讀。因為這個閱讀主要針對在研究某一個主題時才採用的方法,但目前對我來說,我還是處於在積累知識和掌握方法的學習過程當中,對我幫助的是採用檢視閱讀和分析閱讀,還有閱讀想像文學的幫助。不過我相信,在將來要寫論文的時候,我還需要來向本書的作者取經,來詳細的學習主題閱讀的方法。或者不需要等到寫論文的時候,可能更早,至少我希望我能夠更早的進入到研究的行列中,雖然這不容易。書的最後列了推薦書目,但由於是英文的,而且都是西方的名著,所以我暫時還沒有那麼多精力來看它。最後是一些檢驗閱讀方法的測驗,但對我的幫助不是太大,看以後有時間再回過頭來重新領會這本書的作用。因為現在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涉獵不同方面的書籍了,這本書的教導已經使我重新對閱讀產生了極大的激情。總體說來,真的要再一次感謝這本書的作者。就像翻譯這本書的譯者在前言中說道,雖然他從事出版工作幾十的,也算閱讀了不少書,但遺憾的是等到很晚的時候才發現了這本書。但他也說了,能夠發現這本書已經很幸運了,至少能夠在他以後的閱讀生涯中給他更大的幫助。同樣的,這本書給我的幫助更加的大,因為我還沒有閱讀多少書的時候,就能夠碰上它。相信這本書所教導我的,能夠在我人生短短的幾十年中,給我打下好的基礎,讓我能夠從此以後有科學和系統的閱讀,不斷的提升我的理解能力,知識儲備,及人生的境界。相信讀過這本書的讀者很大一部分贊同我的觀點,相信每一個看過這本書的讀者都會發自內心的感謝親愛的作者,因為他真的是幫助了許多想讀書,愛讀書的人。

㈡ 英語書評怎樣寫

評價是語言的一種重要功能,是語篇人際意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運用評價理論框架,對英語書評中的評價從評價系統的三個次系統,即態度、介入與級差三方面進行分析,以探討評價在書評中的運用.
請記住,你的目標不只是完成書評的寫作,而且要給評論本身加上一個難忘的結尾,使它成為一篇一流的報刊文章。在被評論的書已被人遺忘後多年,你都會為這篇書評而驕傲。——愛德華·豪爾
首先,邊閱讀,邊就情節和內容做筆記,記下日後可能闡發的評論。你會驚奇地發現,閱讀時手邊有一隻鉛筆,會使理解更為深人。
閱讀報刊雜志上的書評也會使你受益良多。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版物都辟有書評專欄或專頁,一般在接近封底處。不妨花些時間到圖書館瀏覽最新幾期的《書籍分類目錄》和《當代文藝評論與批評》,這里發表有大多數著名作家早期作品的書評摘要,由此可獲得有價值的參考文獻。在此你還可讀到那些你沒有時間去看的書的簡略的情節摘要,這為你寫書評提供了很好的背景知識。
你很快會發現,一篇好的書評應包括以下方面:
1.一個生動的開場白:用一兩個簡短的段落揭示作者的姓名、書名,以及有關作者的簡要信息,如過去的作品、曾獲得的榮譽。
2.如果是小說,對情節做簡要勾勒,如果作品不是小說,寫明寫作目的和主題。
3.書評作者對此書優缺點的評論。
4.用一個總結性的語句式段落使讀者對此書有一個總體印象。
開篇
寫好開篇段落對書評來說非常有挑戰性,其目的是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讀這篇文章的熱切願望。
開篇之前,先做一下筆記,問自己一些問題:
一般來說,作者姓名和書名應該在第一段中出現,但有時你可能會從書中最重要的觀點說起,猶如書評專門評論該書的主題。文章開頭用簡短的語言表明作者對本書的總體印象是個不錯的辦法,一兩個形容詞就夠了,過後你可在此基礎上擴展。
為非小說書籍作書評時,最好先對此書主題的背景作簡短介紹,尤其是當一些讀者對主題不太熟悉時。例如,我發表在《聖·佛朗西斯科編年史》的一篇書評就是這樣開頭的:「最近來自南非的新聞既令人興奮,又讓人驚恐。這個國家即將獲得自由,但它的人民卻搞起了內部騷亂。」下一句才指出書的名稱、作者及與他相關的信。
摘要
人們是為了判斷是否想讀這本書才去看書評的,因此你應讓他們對書的內容有所了解。小說的評論可對主要人物作些介紹,但只需簡要點出部分情節即可。沒有比評論者泄露了小說結局更讓作者和准讀者更惱火的事了!通常我簡介小說的前三分之一或前半部分情節,忽略副情節。在沖突即將解決時,某個人物要做出決定時,或一個主要的活動場景即將開始時,戛然而止。
適當地引用書中原文可使讀者產生真實的感受。要尋找那些機智、動人或有力的話語,並對它們產生的背景作一番描述。除非編輯准許你篇幅拉長,一般情況下,一定要將引言限制在一兩句之內。不要忘記在每句引文後面註上頁碼出處,這樣編輯可以核實。
最後簡要的總結
使用有力度的詞語,盡量簡短地總結你對此書的觀點。

㈢ 如何閱讀一本書 莫提默·艾德勒 / 查爾斯讀後感

這是我向大家極力推薦的一本書,尤其是向那些覺得自己讀書方法還不夠理想的朋友。

作者是「大英網路全書」的編輯指導,有著豐富的閱讀經驗,了解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嘗試著相信他可以寫出一本較好的關於如何閱讀的經驗之談。

書編排的很好,作者的思路很清晰。書名一目瞭然地告訴你作者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目錄的構架也有著較強的邏輯性,從基礎閱讀開始,接著是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從淺入深,而且各章都有小標題,清楚的表明了作者各章的構架,讀完之後你也會發覺邏輯清晰。作者所使用的語言文字也很簡單,容易理解,對於具體的操作規則有具體的例子做說明,這對於一本實用性的書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作者在要重點強調的地方用黑體做了標記,在各章的結尾有關於本章所談閱讀規則的小結,幫助讀者降低了閱讀困難,減少了不少麻煩。

當然,書編排的好不是最重要的,一本好書最重要的是內容好,而作為一本實用性的書最重要的是實用。作者在這方面做的非常成功,對於如何閱讀一本書做了全面而具體的解答,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

其實全書歸結起來就一句話——主動的讀,其各個具體的步驟都是圍繞這幾個字展開的。

在主動閱讀中一個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是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麼?

2、書的細節部分,即作者的想法或論點是什麼?

3、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還只是部分有道理?

4、這本書和我有什麼關系?

下面接著簡略概括各個層次的閱讀規則:

基礎閱讀很簡單,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首先說說檢視閱讀。當我們翻看一本新書的時候,首先要關注的是書名,了解作者要談的是哪方面的內容,書是屬於哪一種的(是實用性的還是理論性,是歷史還是經濟學?),接著就是看目錄,初步了解書的框架,然後是略讀——大概的選幾部分來看,我覺得主要的目的是熟悉一下書本,使讀者的陌生感降低,接著是速讀,以一種比較合適的速度讀完全書,看不懂的不做過多的停留,後面有作業的也先不看,總之,先看完,對全書有一個整體的印象。

作者在全書篇幅花的最多的是分析閱讀,對於大多數的讀者來說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這里我把作者的歸納重復一下:

一是找出一本書在談什麼:既這本書屬於哪一類,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依據書的重點列出書的綱要,再根據各個大綱要列出小綱要,最後確定作者在問的具體問題。

二是詮釋一本書的內容:既詮釋作者的關鍵字的確切涵義,全面理解最重要的句子的意義,找出作者對自己觀點的論據,確定書中的問題哪些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還沒有。

三是評論一本書,在批評的時候要報著希望從批評中獲得有意義東西的態度。要把握批評的標准:或者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證明作者不合邏輯,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按照書中的安排,第三篇是分門別類的談關於各種不同類別的具體讀書方法,但是前面所談的是基礎,這里要談的是細節部分,讀者完全可以有選擇的,讀關於自己目前正關心的一類書的部分。

最後是關於主題閱讀,作者認為這是閱讀的最高層次,我快速的讀了一遍,頗受啟發,但就目前來說意義不大,就沒有再深究了。作者還談了閱讀的意義,寫的很簡短,也很深刻,如果對閱讀的意義還沒有清晰印象的朋友可以首先看這部分的內容。

以上是我讀完全書之後的大體感想,希望可以給大家做個參考。

㈣ 如何閱讀一本書 how to read a book 讀書筆記

作者提倡的閱讀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帶著問題閱讀,時刻不忘在書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二、高速閱讀,以最短的時間了解一本書的全貌,然後決定是否值得再次閱讀。
三、解構內容,以筆記的方式,列舉全書的大綱。
四、海量閱讀,深度閱讀同一領域里的經典著作。
五、思考與評價,要有足夠堅實的理由去贊同或者反對一本書,否則不要輕易評價。

㈤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篇文章讀後感怎麼寫

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有所感而寫成的文章就是讀後感。
1.今天,我讀了...一文使我深受感觸
2.翻開書,...幾個字印入的的眼簾,不禁讓我想起...
3.或者引用名言開頭,在引出內容
結尾一般是:1.這片文章是我深受啟發...

㈥ 閱讀一本英語兒童故事書,並撰寫一篇60字左右的書評。

是不是暑假作業43業任務單上的?

這都多少年以前的東西了→_→算了就寫一段吧,自己寫的可能會有一些錯

Climging in the dark,a story about the twelve-year-old girl Tess started her first job as housemaid at Dr Gooch's house.And she saved the poor boy Will with her friend Marry.

After reading this story,l really admire Tess's courage.If i am Tess,i mustn't save Will because it's so dangerous.But she can aginst Mr Fry and finally punish the bad man.

So,wo can learn a lot from Tess,not only the great courage,but also the precious friendship.

不知道到沒到60字╮(╯▽╰)╭這是典範英語的一篇,考試的時候就寫了這篇,本來想寫營救狗卡莉的找不到那本書了,5分鍾產物愛抄不抄,也佩服你們這些點贊的人

㈦ 如何評價《如何閱讀一本書》

碰巧在網上看到有人介紹《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個標題吸引了我。在簡單的看了下當當網的書評之後,就決定買來這本書。幸運的是,這本書真的給我挺大的幫助。
《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美國的作家。其實這書在幾十年前已經出過一次,我看的是重新修訂的版本。我平常在讀書的時候,常常很焦急,想急切的看完一本書,但在看完書之後,有時卻覺得記不住,或者領會不到書中的意義。很感激作者領我進入一個不一樣的閱讀世界,讓我能夠更好的把握閱讀,提升自己閱讀的能力和水平的。
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內容。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人如何提升自己的閱讀層次,或者說讓讀者能夠更好的閱讀,掌握閱讀的技藝,不走彎路。
書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講閱讀的前兩個層次,基礎閱讀和檢視閱讀。基礎閱讀主要描述了最基本的閱讀方式,只要掌握了語言和文字就能夠達到。檢視閱讀則講述了在開始閱讀一本書之前,應當先對書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了解書的類型,在講些什麼,作者的目的或者意圖,對讀者有什麼幫助等問題,並且要很仔細看書的前言,索引,特別是目錄。這樣才能夠在花時間看這本書之前,對此書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避免沒有幫助的書浪費讀者的時間。
這一部分對我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講到檢視閱讀,讓我了解到原來在深入一本書之前,可以先這樣來了解一本書。讓我知道書名的重要性,前言的重要性,編者對書介紹的重要性,特別是目錄的重要性。很多書其實把目錄看一遍就大概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了,就大概可以知道這本書對自己的用處大不大了。並且書中給我的鼓勵也很大。作者告訴讀者不要害怕難懂的書,因為每一個作者寫書都是要讓讀者來讀的,讓讀者和他一起分享他的觀點,他的成果,所以作者一般都不會故意刁難讀者的,都會讓讀者能夠領會他的想法,只要這個讀者夠用心。同時書中在提到閱讀小說時不要害怕長篇,害怕人物眾多,而是要能夠真正的融入到小說中,將自己化身為小說中的人物,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感受作者帶給我們的禮物。
第二部分講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分析閱讀主要用在論說式的書籍中,不適合用於小說,詩歌和戲劇。分析閱讀需要讀者進入閱讀的十五個步驟,分為三個階段。首先要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的,其次詮釋一本書的內容,最後評論一本書。每一個階段再繼續細分,讓讀者能夠更好的把握一本書。第一個階段的教導對我的幫助很大,告訴我要先對一本書分類,再用最簡短的文字說明一本書在談什麼,再將全書的大綱分出來,最後確定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這些規則讓我在面對一本論說式的書時,不要對裡面繁多的論證害怕,而是能夠從容的面對作者的論述,更好的理解一本書。不過分析閱讀的規則很繁多,不是一下子就能夠掌握住,需要不斷的運用作者的規則去閱讀書籍,就能夠更好的掌握作者所教導的方法。
第三部分主要講到在面對不同類型讀物時,有不同的閱讀方法。當然有一些規則是不變的,比如要先了解所讀書的類型,主要講什麼,作者的目的等,基本上適用於每一種讀物。但是作者告訴我們,在面對論說式的讀物和在面對想像文學時,要有不同的閱讀方法。面對論說式讀物時主要運用前面所講的分析閱讀的方法,但在面對想像文學時,卻不同採用這種方法。因為想像文學並不是靠分析和列大納等方法可以掌握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的。作者告訴我們在閱讀想像文學時一定要接受作者的主題和想法,這樣才能夠進入到作品當中。同時在閱讀想像文學時,一定要盡量快的把全書看完,不要將故事情節分割的太厲害,不然就掌握不到連續性的故事情節,也就掌握不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想法了。在這一部分中,讓我對閱讀想像文學,包括故事,戲劇和詩都產生了以前所沒有的興趣,這點給我很大的幫助。
同時這一部分也介紹了閱讀歷史,哲學和其他類別學科的閱讀方法,但總體對我的幫助就不是太大,可能需要我在遇到這種類型的作品時,再來看看本書的方法到底是怎麼運用的吧。
第四部分講到了主題閱讀。但目前來說,這個閱讀方法我還沒辦法去領會,雖然作者說這個閱讀方法才是最高級的閱讀。因為這個閱讀主要針對在研究某一個主題時才採用的方法,但目前對我來說,我還是處於在積累知識和掌握方法的學習過程當中,更多對我幫助的是採用檢視閱讀和分析閱讀,還有閱讀想像文學的幫助。不過我相信,在將來要寫論文的時候,我還需要來向本書的作者取經,來詳細的學習主題閱讀的方法。或者不需要等到寫論文的時候,可能更早,至少我希望我能夠更早的進入到研究的行列中,雖然這不容易。
書的最後列了推薦書目,但由於是英文的,而且都是西方的名著,所以我暫時還沒有那麼多精力來看它。最後是一些檢驗閱讀方法的測驗,但對我的幫助不是太大,看以後有時間再回過頭來重新領會這本書的作用。因為現在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涉獵不同方面的書籍了,這本書的教導已經使我重新對閱讀產生了極大的激情。
總體說來,真的要再一次感謝這本書的作者。就像翻譯這本書的譯者在前言中說道,雖然他從事出版工作幾十的,也算閱讀了不少書,但遺憾的是等到很晚的時候才發現了這本書。但他也說了,能夠發現這本書已經很幸運了,至少能夠在他以後的閱讀生涯中給他更大的幫助。同樣的,這本書給我的幫助更加的大,因為我還沒有閱讀多少書的時候,就能夠碰上它。相信這本書所教導我的,能夠在我人生短短的幾十年中,給我打下好的基礎,讓我能夠從此以後有科學和系統的閱讀,不斷的提升我的理解能力,知識儲備,及人生的境界。相信讀過這本書的讀者很大一部分贊同我的觀點,相信每一個看過這本書的讀者都會發自內心的感謝親愛的作者,因為他真的是幫助了許多想讀書,愛讀書的人。

㈧ 寫一篇英語書評

解析英語的書評:

評價是語言的一種重要功能,是語篇人際意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運用評價理論框架,對英語書評中的評價從評價系統的三個次系統,即態度、介入與級差三方面進行分析,以探討評價在書評中的運用.

請記住,你的目標不只是完成書評的寫作,而且要給評論本身加上一個難忘的結尾,使它成為一篇一流的報刊文章。在被評論的書已被人遺忘後多年,你都會為這篇書評而驕傲。——愛德華·豪爾

首先,邊閱讀,邊就情節和內容做筆記,記下日後可能闡發的評論。你會驚奇地發現,閱讀時手邊有一隻鉛筆,會使理解更為深人。

閱讀報刊雜志上的書評也會使你受益良多。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版物都辟有書評專欄或專頁,一般在接近封底處。不妨花些時間到圖書館瀏覽最新幾期的《書籍分類目錄》和《當代文藝評論與批評》,這里發表有大多數著名作家早期作品的書評摘要,由此可獲得有價值的參考文獻。在此你還可讀到那些你沒有時間去看的書的簡略的情節摘要,這為你寫書評提供了很好的背景知識。

你很快會發現,一篇好的書評應包括以下方面:

1.一個生動的開場白:用一兩個簡短的段落揭示作者的姓名、書名,以及有關作者的簡要信息,如過去的作品、曾獲得的榮譽。

2.如果是小說,對情節做簡要勾勒,如果作品不是小說,寫明寫作目的和主題。

3.書評作者對此書優缺點的評論。

4.用一個總結性的語句式段落使讀者對此書有一個總體印象。

開篇
寫好開篇段落對書評來說非常有挑戰性,其目的是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讀這篇文章的熱切願望。

開篇之前,先做一下筆記,問自己一些問題:
·貫穿此書的主題是什麼?
·與同類書相比,這本書的特色是什麼?
·這本書對我產生了什麼影響?通過回答上述問題,你可能就知道該如何人手了。

一般來說,作者姓名和書名應該在第一段中出現,但有時你可能會從書中最重要的觀點說起,猶如書評專門評論該書的主題。文章開頭用簡短的語言表明作者對本書的總體印象是個不錯的辦法,一兩個形容詞就夠了,過後你可在此基礎上擴展。

為非小說書籍作書評時,最好先對此書主題的背景作簡短介紹,尤其是當一些讀者對主題不太熟悉時。例如,我發表在《聖·佛朗西斯科編年史》的一篇書評就是這樣開頭的:「最近來自南非的新聞既令人興奮,又讓人驚恐。這個國家即將獲得自由,但它的人民卻搞起了內部騷亂。」下一句才指出書的名稱、作者及與他相關的信。

摘要

人們是為了判斷是否想讀這本書才去看書評的,因此你應讓他們對書的內容有所了解。小說的評論可對主要人物作些介紹,但只需簡要點出部分情節即可。沒有比評論者泄露了小說結局更讓作者和准讀者更惱火的事了!通常我簡介小說的前三分之一或前半部分情節,忽略副情節。在沖突即將解決時,某個人物要做出決定時,或一個主要的活動場景即將開始時,戛然而止。

非小說的書評則應提供所有重要信息的概覽,其中包括重大的日期,人物地點,觀點及作者如何得出結論的闡述。

適當地引用書中原文可使讀者產生真實的感受。要尋找那些機智、動人或有力的話語,並對它們產生的背景作一番描述。除非編輯准許你篇幅拉長,一般情況下,一定要將引言限制在一兩句之內。不要忘記在每句引文後面註上頁碼出處,這樣編輯可以核實。

最後簡要的總結
使用有力度的詞語,盡量簡短地總結你對此書的觀點。如果可能,與篇首的評論遙相呼應。

熱點內容
六年級上冊英語過年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8-16 17:38:24 瀏覽:638
是的他去了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16 17:28:14 瀏覽:430
十一怎麼翻譯英語 發布:2025-08-16 17:21:11 瀏覽:444
刺綉用英語怎麼寫作文 發布:2025-08-16 17:15:06 瀏覽:477
觀點類英語作文怎麼起題目 發布:2025-08-16 17:13:20 瀏覽:179
那位女士是誰呀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16 17:05:29 瀏覽:960
表格中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16 16:59:43 瀏覽:446
太湖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16 16:58:11 瀏覽:559
九年級英語第九單元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8-16 16:49:07 瀏覽:60
一起幫助這位老人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16 16:49:04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