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繪本閱讀成果
1. 如何制定一份年度幼兒大班的繪本閱讀計劃
一、指導思想 3—8歲是人的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時期,能夠培養幼兒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可持續發展將產生重要的積極地影響。而繪本作為早期閱讀的一種重要讀物,在發達國家早已成為家庭的首選兒童讀物,也是孩子接觸最早的文學作品形式。國際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 它的表達形式多樣、物象形態生動、色彩鮮明協調,具有文學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等特點,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喜歡閱讀,學會閱讀,陶醉於閱讀。 我園現分為實驗部和國際部,我們將根據兩個學部的特點,在原有課題開展的基礎上,加大課題研究深入,擴展課題研究廣大,讓閱讀成為孩子、教師、家長生活的一部分。 二、學期研究目標 本學期課題進入系統實施階段,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將進行進一步梳理、完善,形成相應的策略和各類活動方案。 1、完善並梳理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 2、各年齡段進一步實施繪本教學,完成「繪本教學活動方案」 3、在原有親子閱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開發促進親子閱讀的方法 4、進行階段性反思與小結 5、進一步完善課題網路管理 三、學期主要任務 課題「幼兒園繪本閱讀的實踐研究」已成功申報為「十二五」省級課題,我們將圍繞課題方案,在傳承「書香寶貝行動計劃」、「繪本漂流」、「親子閱讀」等經典活動的同時,進一步挖掘繪本的教育元素,通過「繪本閱讀交流會」、「親子繪本童話劇 DV秀」、「繪本閱讀成果展」等一系列活動,扎實推進課題縱深發展,形成良好的書香校園、書香家庭氛圍,培養儒雅的書香寶貝;通過各種類型的繪本教學研討課、繪本閱讀交流、相關課題論文撰寫,提升教師課題研究能力及教育教學水平。 四、具體工作 二月份: 1、確定子課題《書香環境創設的研究》、《家園合作,有效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的研究》負責人 2、制定課題及子課題計劃,並交流研討 3、園部及班級書香環境創設,創設班級共享書吧 三月份: 1、園部書香環境創設 2、公開觀摩:大班繪本教學同課異構觀摩研討 3、啟動「繪本教學周」,設計繪本主題教學活動方案 四月份: 1、啟動「書香寶貝行動計劃」,開展圖書漂流、親子圖畫書製作等一系列活動。 2、「家庭親子繪本劇DV秀」評選展示活動 3、課題組會議 五月份: 1、書香寶貝、書香家庭評選 2、各年齡段繪本教學同課異構觀摩研討 3、各班「繪本教學周」活動方案及實施情況交流研討 六月份: 1、繪本教學主題方案匯總、整理 2、課題階段性成果收集: 3、進行小組研討,調整下學期研究方案。
2. 在調研少兒英語繪本閱讀課程體系,有比較好的建議嗎
你自己有從事英語教學經驗嗎? 可樂谷英語標榜主體系課程搭配英語繪本內閱讀是不錯的選擇。如容果你已經有自己的英語教學體系, 單單引入閱讀體系也不是不行, 那就要看你的體系與繪本體系搭不搭配了。牛津英語的Oxford Reading tree用的人不少, 不過對老師能力要求比較高,畢竟能夠用的資源不是很多。可樂谷英語的走進閱讀系列讓一般老師都能夠輕松上手而且提供老師教學與活動材料包,比較好表現成果,開家說會挺容易。
3. 學校要求家長做幼兒繪本閱讀成果分享,這是什麼鬼完全不知道怎麼做,沒頭緒啊.
去網路,或者網路經驗直接搜索「幼兒繪本閱讀成果」,然後跟著別人學習吧。
4. 轉載:如何閱讀英文繪本
最近頻繁有媽媽對我說,寶寶過了一歲半,給他們用英文讀繪本,他們會本能表現出反感。為什麼我的英語很好,但我不會給孩子讀繪本呢?產生這種現象,原因很簡單:孩子的理解力還遠遠不及大人。這些英文語音符號傳遞到寶寶大腦中,不能及時轉換成相應的畫面。孩子看繪本,本是期待著我們指引他們更好地去探索裡面的世界,但我們傳遞出來的卻是一些沒有意義的聲調。站在寶寶們的角度上想一想,會出現拒絕英文的現象,就很容易理解了。如何把英文的語音符號,用寶寶喜歡的方式,或者說用一種有親和力的方式,有效傳遞給寶寶們,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一幅幅相應的畫面,甚至讓他們還能容易牢記和復述,才是其中的關鍵。用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舉例子: Eric Carle的這本經典書,是很多媽媽給寶寶啟蒙英文的開始。如果對平日接觸英文並不太多的孩子一句一句地念: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i see a red bird looking at me....孩子很可能會跑開。他們不理解什麼是what do you see, 什麼是i see a red bird looking at me, 也沒有耐心去等爸爸媽媽讀完整本,然後自己無師自通地總結出: 哦, what do you see是這個意思,looking at me是這個意思...其實給小寶寶講英文繪本,他們如果對繪本里的動物,人物,情景感興趣,我們無需按照英文書里的原話去一字一句地讀。只要順著他們的興趣點,帶著韻律的方式去講,就會順暢地多:brown brown bearred red birdyellow yellow ckblue blue horse...為什麼這種方式孩子會更容易接受呢?孩子天生對韻律就很敏感。中文環境的孩子,會無師自通地說貓貓,狗狗,鴨鴨,車車,畫畫...等等,都是韻律的體現。我們用韻律的方式教孩子的越多,他們接受地也越多,而且對培養語感和樂感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樣的畫面,通過韻律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解讀方法。 比如第一頁的熊,我們還可以說:brown brown bearblack black eyesblack black noseblack black paws大家可以試一試,看孩子是不是能更好地接受這種方式。在我們帶著韻律去閱讀時,孩子是不是更容易去復述我們的話,而不是轉頭跑開。再比如每個動物的耳朵,形狀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是長長的, long ears. 有的是尖尖的, pointy ears. 有的是圓圓的, round ears. 還有的耳朵位置很隱蔽,幾乎看不到,叫hidden ears. 我們可以一邊翻頁,一邊對孩子說:round round earshidden hidden earspointy pointy ears在Eric Carle的筆下,每個動物似乎都是動態的: 散步的熊,飛翔的鳥,搖搖擺擺的鴨子,低頭吃草的馬... 以下兩種表達方式,你會選哪種呢?第一種:This is a bear! It's brown!The brown bear is walking! 這是熊,熊在走路 - walking! This is a bird!It's red bird. Red! 紅色的。It's flying. 鳥在飛!Can you fly?Show me where is the red bird...第二種:(邊帶孩子做動作邊說)a walking walking bear a flying flying bird a wobbling wobbling cka munching munching horse ... 繪本是孩子童年時期經歷的最美好的事物之一。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把這些語音符號傳遞到他們腦海中,轉換成他們能夠理解的圖像,引導孩子們去探索去體驗,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不是為了學英語,為了求某種結果,為了達到某種語言學習的水準,而帶著壓力去讀這些美好的繪本。最近看了一個媽媽上傳的視頻,內容是她如何給兒子讀英文繪本The Wheel on the Bus. 每讀一頁,都強行要求3歲左右的兒子指出where is blue, where is yellow, where is red, where is xxx, where is xxx... The Wheel on the Bus, 本身就是一本極富有韻律的書,如果父母打破韻律節奏,每讀兩句都要讓孩子指指這個,指指那個,確保「學習成果」,那麼,孩子童年的樂趣在哪裡?我們可以問孩子,看看他們到底掌握了多少,但不是在讀繪本的時候。我們帶孩子外出時,遇到合適的機會,可以指著路上的巴士問孩子,看看他們是不是很喜歡這種問答方式。
5. 怎樣進行幼兒園繪本閱讀教研記錄
「繪本閱讀」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正逐漸走進幼兒園,走近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純文本閱讀的局限。因為繪本圖文並茂,畫面精美,更符合兒童形象性思維的特點,尤其適合幼兒階段的孩子閱讀。它還對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開拓孩子的想像空間,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繪本閱讀,開辟了孩子閱讀的新空間,讓孩子快樂閱讀! 一、慎重選擇圖畫書面對眾多版本的圖畫書,首先考慮是內容即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其次還要為幼兒的閱讀和理解帶來一定挑戰,促進每一位幼兒的發展和提高。第三,圖畫書的畫面和顏色也是選擇的一個因素,顏色應是鮮明的,布局應是簡單整齊的。如:故事的講述形式或採用重復的結構方式、或情節與情節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這樣的讀本就便於孩子們閱讀和理解。 二、繪本閱讀的多種方式與大班孩子們進行互動式圖畫故事閱讀時,並不是將一本書平鋪的觀看和直述。要從孩子們年齡特點和發展來出發,將故事閱讀活動開展得豐富有趣,這就需要教師運用一些技巧促進孩子們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1、遮蓋部分圖片激起幼兒的想像。可以將畫面中的人物、動物和情節做一些適當的遮蓋,便於孩子們調動已有經驗,加以想像和思考,建立故事前後的聯系。 2、回翻閱讀理解故事的發展過程。在故事的講述過程中也可以利用回翻策略,幫助孩子們把閱讀的前後內容聯系起來,通過重點內容的反復閱讀,使孩子們比較清楚地看到故事發展的過程,進一步理解故事意義。我們現在不論是看圖書還是閱讀繪本,總是要求幼兒聯系前後圖片的關系,看懂圖畫書。
6. 繪本湯姆變形記讀後感
伊索世界裡盡是一些舉止野蠻,生性殘忍之徒,人生在世獨善其身,他人有難落井下石。文章包括的內容十分廣闊,都是揭露當時社會現實的殘忍,自私,蠻橫……篇幅短小的文章幾乎是沒有愛,沒有人性的光輝。污穢,醜陋,玷污了這個世界,我真想把這些東西狠狠擦去,不留一點痕跡。
文中有一小則故事是講狐狸和葡萄,狐狸餓極了,一心想摘葡萄,偏偏夠不著,還說是葡萄沒熟。我看吶,這葡萄又甜又大,又紅又紫,色味都很不錯。只是狐狸不甘心,愛面子,才編了這么一個謊言。這種自欺欺人的手法,只能騙自己,不會想法子,只知道找借口,志大才疏,不足成事。
7. 老人帶孩子讀繪本效果不好,教育機器人有幫助嗎
從親子閱讀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大人給孩子讀比機器人讀出來的更好,孩子更容易吸收,因為人是有情感的,會互動,當然如果老人讀的效果不好,其實也是可以適當的引導老人學會去更好的講述繪本。
8. 如何上好繪本閱讀課
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1、課外閱讀指導課的課型的具體化。
課外閱讀指導課中的討論型。
課外閱讀指導課中的討論型,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利用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通讀課文後,由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自己提出問題。或由教師在各課中依據大綱的要求,課文的深淺程度,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實際設計問題,然後再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分組討論,分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逐題回答討論的問題。若答案有爭議,也可展開全班性討論,最後教師作總結。讀議型的課外閱讀指導課,採取先讀後議,邊讀邊議,讀議結合的指導方法。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可以議生字新詞的理解和運用;可以議重點句,疑難句的意思;可以議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議學習之後的收獲;還可以議朗讀問題……
點撥型的課外閱讀指導課
教師不提出閱讀的目的要求,也不設計閱讀提綱,更不布置閱讀作業,先放手讓學生自己人閱讀,邊讀邊理解、邊思考,有不懂的地方盡量讓學生質疑問難,無論是字詞或文章內容方面的問題,還是寫作各方面的問題都可提出來。問題提完了,學生之間能幫助解決的問題由學生自己來解答,對比較復雜的問題,教師稍加點撥,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問題重點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答案,整個閱讀過程中可概括為:自讀——質疑問難——教師點撥——重點閱讀——解釋疑難。這種課型,教師要作充分准備,既要深鑽教材,對教材中的每一個問題作深入理解,又要熟悉學生,充分估計學生在閱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作好指導的准備工作。
導讀型課外閱讀指導課
在進行這種類型的課外閱讀指導時,為了克服放任自流現象,減少學生自讀的盲目性,因此,指導時可根據教材的特點,擬好導讀提綱,一步一步地讓學生按教者的指點自讀。它包括閱讀提綱、閱讀方法、閱讀檢測,在學生自讀之前,先公布導讀提綱,讓學生遵循教師指點的閱讀方法,結合閱讀提示,一步一步自學,自學完課文之後,教師再進行閱讀檢測。
欣賞型課外閱讀指導課。
教師應指導學生把自己學會的生字,學會的詞語,優美的語句一一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為下一次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寫下自己的閱讀心得,簡短評語,或找來相關的分析評議文章引導學生閱讀體會,從而逐漸培養起學生以欣賞的眼光閱讀,以評判的思維體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2、課外閱讀指導課的課型的內容主題化。
依據學生讀書興趣和讀書內容,課外閱讀指導課內容可分為童話欣賞、古詩詞欣賞、小說人物細談、兒歌背誦、繪本閱讀、散文朗誦等。
3、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方法可行性化。
閱讀指導課要完成三個「教會」。
教會指導選擇書籍。從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看,隨機性比較強,一有機會就見什麼讀什麼。讀什麼樣的書才有益呢?首先是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益於學習的讀物,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其次是選擇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結合,以一帶十,相互促進,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
教會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科學的閱讀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而閱讀方法的確定應根據內容和閱讀需要來確定,什麼樣的文章適合於泛讀,什麼情況下可採用精讀,要一清二楚。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告訴他們,拿到一本書後,首先要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讀著本書?我想從中得到什麼?明確了閱讀目的,才能確定科學的閱讀方法。如果選擇的是知識性讀物,只想作一般性的了解,宜採用瀏覽式的泛讀法,讓學生按照「速讀—尋找—摘記」的程序進行,如翻閱報刊可採用讀版面,讀標題,讀導語的方法,快速了解內容,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如果選擇的是文情並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優美文字,宜採用精讀法,對文中精美的字、詞、句、段通過反復朗讀,仔細品味,加以吸收。
教會做讀書筆記。在課外閱讀時我們要求學生注重積累。以摘錄句子、片斷,概括主要內容和寫心得體會為主。教會學生做文摘卡片。卡片上可摘錄書名,作者,優秀片斷,好詞佳句等。平時在讀報時發現自己喜愛的文章或資料及時剪下來,分門別類貼在准備好的本子上。
4、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成果展示的多樣化。課外閱讀的成果展示將不拘泥於一種形式,不同年級不同的閱讀程度,選擇不同的展示形式。
有班級閱讀交流會、好書推薦、我最喜歡的人物、我最愛讀的一本書、讀書筆記比賽、讀物插圖和人物圖畫設計比賽等。
9. 中國有哪些兒童圖書類繪本類的獎項
中國的兒童圖書類繪本類的獎項:
1、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大獎
2、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3、陳伯吹兒童文學獎
4、「思想貓」兒童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已有五十年以上歷史的「凱迪克大獎」是美國最具權威的繪本大獎,主要是為了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繪本插畫家倫道夫·凱迪克(Andolph Caldecott 1846-1886)所設立的獎項。每年,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都會邀請教育學者、專業人士和圖書館員,組成評審委員會,從當年度出版的數萬本書籍中,選出一名首獎和二至三名傑作,頒贈凱迪克金牌獎和銀牌獎。「凱迪克大獎」除了重視繪本的藝術價值、特殊創意外,對於是否能「寓教於樂」,並能啟發孩子的想像力,也是頒獎的考量重點,因此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豬頭三兄弟》(Three Pigs)、《我的兔子朋友》(My Friend Rabbit)和《你想當總統嗎?》(So You Want to Be President?)等歷屆得獎作品,都具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