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八年級英語閱讀大賽實施方案

八年級英語閱讀大賽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 2023-05-06 06:45:50

Ⅰ 硬核開啟英語閱讀教學!

關於英語閱讀似乎離我們很近,但卻離我們又那麼遠。

本學期有幸遇到了David Raph博士,他是跨文化教育的博士,在他的引導下開始真正接觸英語閱讀以及閱讀教學。

閱讀分為精讀和泛讀。現在在中國學校里開設的課程中多為精讀課程,精讀課程幫助學生學習一些閱讀策略,旨在學生最終成為獨立的閱讀者。泛讀課程能夠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提升閱讀能力和水平的必備的課程。

提高泛讀必須提高分級閱讀,分級閱讀材料本身有其系統性和科學性,小學階段繪本是分級閱讀的主要載體和分級閱讀方案實施的主要閱讀材料,但是由於都方面的因素,分級閱讀在中國開展的非常晚,2016年我國才首次發布了《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准(實驗版)》但是由於課時有限、閱讀資源不足、學生英語水平不均衡、教師缺少閱讀教學的理論和方法等原因,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開展的並不順利。而繪本閱讀是促進兒童外語習得和身心發展的良好途徑,能夠促進兒童的思維發展,是實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科育人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建立健全英語閱讀課程體系是英語學科勢在必行的課改內容之一。

作為英語教師,必須要掌握一些硬核的英語閱讀的理論與教學法。

首先是在缺乏有效的測評工具的現狀下,可以採用五指法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Open a book to any page. Start reading. Hold a finger anytime you see a word you don't know. 0-1=too easy. 2-3=just right. 4=okay to try. 5+=too hard

其次,需要了解繪本教學常用的基本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程序化可以提高繪本教學效果,即課堂的教學組織和安排應有固定的模式。學生拿到繪本知道先做什麼,再做什麼,這樣可以節省解釋的導語和協調活動的時間。

1.拼讀教學法。主要用於自然拼讀的閱讀教學,是以技能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skill based instruction)閱讀內容的故事情節、主題寓意不強,主要在閱讀中學習拼讀規律、培養認讀單詞的能力、提高閱讀的流暢度。幫助語言能力發展和思維訓練。

2.持續默讀(SSR Khrash) 主要用於泛讀、自選閱讀。

3.圖片環游 通過教師提問和師生對話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思考與閱讀。

4.故事地圖 以活動單、提問引導的方式輔助學生完成閱讀活動、提問引導的方式輔助學生完成閱讀活動。

我們可以看到,故事地圖的基本構成如下:

1. 標題:故事的標題是一切的開始,常常放在最上角的位置

2. 作者、插畫師:在美國小學常常有Author Study這樣的活動,孩子們花幾個星期的時間,專門研究一個作者的生平歷史、文風、出過的系列書籍等等。因此作者在一個故事中至關重要。

3. 人物:故事的主角是誰?

4. 背景設定:故事的背景是什麼?

5. 問題:故事的矛盾是什麼?

6. 解決方案:最終故事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5.閱讀拼圖 需要學生以小組合作互動的形式、閱讀同一個問題的不同部分、然後整合分享。

6.閱讀圈 要求學生子啊繪本閱讀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任務。

閱讀圈也稱文學圈,是指讀者基於不同角色組成小組深入研讀同一篇文本的合作學習活動。那麼,在閱讀教學中閱讀圈教學法的過程是怎樣的?有哪些角色構成?文末的教學實例能夠幫助您更好的理解其運用方法。

「 什麼是「閱讀圈教學法」?」

閱讀圈也稱文學圈,是指讀者基於不同角色組成小組深入研讀同一篇文本的合作學習活動。通過閱讀圈活動,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問問題,比較文化並聯系生活實際;其方式是一組學生閱讀統一故事,每個人負責一項工作,有目的的閱讀並與組內同伴進行交流和分享。

「「閱讀圈」的角色構成」

由多個基礎角色和備選角色組成(可根據篇章靈活設置角色)

1、閱讀組長(discussion leader):負責針對閱讀材料進行提問,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討論;

2、總結概括者(summarizer):負責對閱讀材料進行總結;

3、文化連接者(culture collector):負責尋找並對比閱讀材料中出現的與中國文化的異同之處;

4、實際生活聯結者(connector):負責從閱讀材料中找出與生活相關的現象;

5、詞彙大師(word master):負責解決閱讀材料中重難點或具有重要或特殊意義的單詞和短語,並闡述原因;

6、篇章解讀者(passage person):負責探尋並闡釋閱讀材料中具有重要或特殊意義或寫的好的文欄位落。

「「閱讀圈」的意義」

給予學生與文本互動的機會;

在選材和技能發展方面賦權於學生;

鼓勵合作學習;

培養交流和分享能力;

「「閱讀圈」的過程」

閱讀圈適合於具有一定英語水平和閱讀能力的學生。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和閱讀水平,調整角色或補充適切的角色在開展閱讀圈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1)提前做好角色設計和任務要求;

(2)初次使用該活動時,要注意指示語清晰、簡潔,盡量通過示範或舉例的方式進行說明,交代清楚每一項具體任務,確保每個學生在活動中能承擔並完成好自己在小組中的角色;

(3)從學生的多元智能出發,設計相應的角色,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受益;

(4)制定明確的小組合作規則,確保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閱讀圈」的教學實例」

讀物:外研社《領先閱讀X計劃》第五級In a spin

內容簡介:該故事是屬於科普類的繪本。涉及了梧桐樹的種子的知識點,屬於科學類的知識,學生可能不完全清楚各種植物的葉子和種子的形狀,所以安排了課前任務,搜集一些有關信息,以便課上進行更好的討論。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的孩子,已經從中年級的活潑好動逐漸過渡為文靜、不大喜歡表現自我。他們從三年級開始學習這套X計劃故事閱讀繪本,有兩年的學習經驗和語言積累,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生學完本課時,能夠完整地表演和講述故事,同時對故事的發展有自己的想法和預測;

(2)能准確使用故事中所有動詞的過去式形式,同時掌握一些單詞和句子;

(3)通過學習本課能夠增強樂於助人、勇於開口、友好合作、積極參與小組活動的態度和習慣,同時增強熱愛科學文化的意識;

(4)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培養主動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表達的習慣。

/教學過程/

1. 課前准備

課前讓學生觀察了故事的封面,學生對畫面中像羽毛一樣的東西產生了興趣,教師引導他們進行討論,布置任務,學生回家搜集相關資料,然後交給閱讀組長(discussion leader)。每組在閱讀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猜想和觀點。

2. 問候及導入

教師介紹本節課的評價方式,全班分為五個小組,表現優異的小組將得到老師送出的「神奇種子」。在一開始就讓學生接觸到了神奇的種子,立刻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

3. 呈現

首先,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學生預測故事大意。教師出示幾幅圖,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由每組的討論閱讀組長來提出幾個問題,通過五組的碰撞,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故事的題目進行想像,說一說故事大意(允許學生使用部分中文)。

預測是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故事的題目和圖片預測故事中的有關內容。學生不僅要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而且還要運用邏輯推理展開合理的想像。各組的討論閱讀組長提出的問題如下。這些問題都是整個班思考的精華,為下一步學習打好了基礎。

① 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② What』s on the ground?③ Why the big bird catch Ant?④ What does Ant feel and think?⑤ Are they safe at last?⑥ What will they do ?

然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三次圖片環游。

第一次環游讓學生回答先前提出的問題,確認自己對故事的預測是否正確。

第二次環游幫助學生清除故事中的生詞障礙,由每組的詞彙大師(word master)合作製作一份詞彙單,找出文中關鍵的詞語或生詞,從聽、說、讀、寫多方式入手處理生詞。

第三次圖片環游幫助學生理解關鍵句型和上下文聯系,由每組的篇章解讀者(passage person)來找出重要並且優美的句子,帶領大家朗讀理解。領讀時一定要以主人公當時處境中的心情來朗讀,比如悲傷、快樂、害怕等,增加朗讀的多變性和趣味感。

4. 練習

練習部分主要包括表演故事和復述故事。表演故事時,學生進行自由分工,一人擔任一個角色,加上自己的理解將故事生動地演繹出來。有時需要根據角色個人和小組人數進行適當調整。

在表演之前,需要進行語言練習,為後續的開放式和半開放式的表演和復述做准備。每組的詞彙大師可以通過討論確定一些重點詞彙,對讀本後面的單詞進行補充分類,比如本故事中多為動詞的過去式,可以補充出動詞的原型, 如go-went, blow-blew, spin-spun, fly-flew, land-landed等。篇章解讀者負責搜集精彩的句子。

表演的過程中有聽有說,也有視覺刺激,直接的視、聽、說訓練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整個故事,也有助於突破一些難詞難句。

復述故事環節要求比較高,以每組的總結概括者(summarizer)為中心來完成,小組進行討論,教師可以給出一些關鍵詞或者是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進行復述。例如:

One day, Ant and Max walked…They found something strange. Max pointed…They decided to…Then they became…Suddenly, a big bird…Ant was taken…Ant felt… He…At last,…

5. 拓展

由每組的文化連接者(culture collextor)牽頭,思考整個故事的文化背景和差異。文中的主要人物Ant雖然經歷了這次驚心動魄的歷險,但是最後並不是因為害怕而退縮,而是有了一個去進行另一次歷險的想法。

在這樣的背景中,故事會有如何發展呢?這是一個開放式的故事結尾,學生們可以進行各式各樣的故事續寫。這是一項課後作業,雖然續寫可以是天馬行空的,但是文本最後提出的問題有一定的導向性,所以需要每組的文化連接者引導組員進行文化差異的比對,了解外國孩子的冒險精神強,創造力強,所以續寫要往這個方向去進行。

下面的一篇學生的故事續寫,是在文化連接者的引導下,由組內的所有學生共同討論完成的。

Then ,Max held the seeds. It was like two wings. Max waved the seeds. The seeds started to spin around and around. He could fly. The seeds took Max fly to the blue sky. And then he used magic watches to change smaller. Max set on the seeds. He said, 「Oh, it feels so fantastic! I like to fly in the sky!」 and at last, Ant joined him. They flew in the sky together. They were very happy and excited!

6. 總結

教師出示一幅幅關於大自然中幾種常見植物的葉子和種子的幻燈片,讓學生進行觀察,故事中一直出現的像羽毛一樣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植物的種子?經過激烈的討論和比對,學生得出了是梧桐樹的種子。教師順勢鼓勵學生多走進大自然,多了解科學知識,追求真理。

文本解讀是繪本教學的關鍵環節。對繪本解讀的程度和重點直接影響著繪本教學的效果。Fountas & Pinnell 總結出十二個閱讀教學策略,教師應該了解每個閱讀策略可用的問題。

具體的閱讀策略如下:

教師需要交給學生的閱讀理解策略:

閱讀前

1.想已知。在閱讀前,預覽下單詞或圖片。

2.設立目標。為什麼你要閱讀?(享受閱讀樂趣)

閱讀中

1.使用故事的架構。人物、背景和情節。

2.使用結構圖。使用故事地圖、網狀圖、表格幫助閱讀。

3.監控閱讀進展。使用提前閱讀或者重讀的閱讀策略。

4.提出問題。

5.回答問題。

閱讀後

1.總結。閱讀中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2.與現實建立聯系。

閱讀策略

1.人物/人物特點 character/character traits

Do you think Garrett is a good brother?Why?

2.中心思想 main idea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 on page 126? 

3.猜測 make prediction/speculate

What do you think Mia will do the next time she does not score a goal?

4.情節 plot

How do the cows use the typewrit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5.作者意圖 author's purpose

Why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wrote this selection?

Why do you think the autor wrote dogs?

6.文體:虛構故事和科普故事

How do you know that this story is fiction?

7.推測 make inference

Why do you think girls and boys played different sports long ago?

8.建立聯系 make connection

9.表達個人觀點 Express personal opinion

10.重要細節 important details

11.閱讀寫作short response

What are some ways that you can carë for a dog?

What leson does she learn ?Use details from the story to support your answer.

12.對比與類比 compare and contrast

13.author's craft/imagery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反思

作為初中 英語學習 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 英語閱讀 在鍛煉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方面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英語輸入和輸出的關鍵環節,也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下面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反思 ,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反思篇一

怎樣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其實真是我們平時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因為時間緊,任務重,按時將容上完都很緊,如何再做好課外的閱讀呢,所以我覺得我們首先仍然是要利用好教材的內容,利用開發好教材中所提供的語言話題材料,聽說讀寫有機的結合,把閱讀教學搞好,在時間和形式的允許下適當的增加課外閱讀。

一、利用好教材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

1、讀與聽,聽在先。

平實的聽說課教學,對於學生的語音、詞彙要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讀的怎樣,讀得水平也能體現你的詞彙量、語法基礎。在每單元的3a和reading 的練習里聽錄音,可以讓學生整體的感知閱讀材料,為學生進行聲情並茂的朗讀做好示範。

2、讀與說,相互促進。

就是怎樣把課本中對話練習轉換成適當的閱讀材料,將典型的話題閱讀變成交流的材料,進行編對話,敘述、簡述、延述、等進一步鞏固理解所學的語言,達到運用的目的。例如 八年級 上冊Unit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這一單元的閱讀材料的題目是: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與這一單元的Section A 和Section B的話題很相符,語言功能性很強,教材的任務設計也很好,我在做閱讀教學上就用了大量說的練習。例如在課前看圖討論:How many rules of etiquette can you see being broken? Make a list with you partner.讀後對課文中第三、四段中出現的不文明現象If someone cuts in front of you in a line. If someone is smoking on the bus. If someone is dropping litter in the park.設置成幾個場景分組來表演,學生會利用本單元甚至是本冊書或以前的東西來積極編對話,在課上表演時我記得段楊表現的進步最大,把不文明的行為動作表演的誇張好笑,語氣語調大膽利用,雖然有的不是很准確,但是他那種積極參與,能用英語交流的勁頭是以前沒有的。孩子們敢用了,知道用了,會用了,我們的教學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3、讀與寫,互不分離。

在課本教學當中無論材料長短,我覺得我們不能離了寫的練習,現在中考題當中的閱讀表達題目A. 根據短文內容簡要回答問題。B.將短文中劃線的兩個 句子 譯成漢語。C.請給短文擬一個適當的標題。不就是在考查學生的讀寫表達能力嗎?在初四復習階段開始我就體會到這部分的提高比前面的閱讀理解題要難,其實主要是在以前我們沒有利用好教材內容,這方面的訓練雖有,但不扎實,所以我們要重視一些讀寫的訓練,但恰恰這種現成的題型很少,所以訓練還是要在平實,從初三有閱讀課開始就要多設計一些這樣的題目,像回答問題有時要設計些有技巧性的,尤其是到初三下學期,多設計一些綜合性,或者說課文中沒有直接答案的這種練習,因為難,所以才多練。

對文中的主題句,典型的詞彙、或一些典型的句子,甚至是段落要讓學生來翻譯。對於翻譯我們不能忽視,利用好了一定提高學生的詞彙量,閱讀能力。我曾經在班裡進行過翻譯比賽,先是英譯漢,後是漢譯英。英譯漢的比賽是讓學生自己找一篇好的英語 文章 來翻譯,漢譯英的比賽是由我選出一篇漢語比較簡單而有意思的文章,大家在周末翻譯下來,先在小

組內選出好的來交給老師,然後把這些優秀的作品在班裡張貼,有同學們來評出一二三等獎。選出最好的有機會參加一些翻譯或寫作大賽,效果很好,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高了不少。

二、課外閱讀要抓住平時與集中。

我們的課程目標里有一個使學生了解西方 文化 和跨學科的教學。在教材當中每單元的話題都給我們提供了要去課外閱讀的機會和要求。要想上好課首先要求我們老師自己閱讀一些與單元有關的資料,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閱讀作業(我認為漢語英語的都可以),為課上的交流、閱讀、寫作做好准備。在上完每單元之後老師可以利用網路這一資源,適當給學生補充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資料。或者讓學生利用周末搜集一些課外知識等這些都可以督促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閱讀。例如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是關於機器人和UFO的話題。第一單元我讓學生自己查閱有關機器人的歷史的文章,第三單元我給學生補充了一篇關於近年來中國的UFO事件的閱讀。結合這些現象學生展開討論,未來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使他們增加了對英語學習的樂趣,也拓展了知識,打開了眼界。

集中訓練當然可以放在學期末或者中考總復習當中。千萬不要拿來主義,材料在於精而不是多。這就需要我們用心選材了,從網上或近幾年的中考材料,按題材、 熱點 問題等等搜集資料,加上及時的檢查,有效的評價, 方法 的指導,學生的閱讀水平就會不斷提高,閱讀教學不再是難題了!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反思篇二

在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比較難教的部分,也是極為重要的部分,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快速准確地理解和獲悉外語語言的能力。在各種英語考試中,也都把閱讀理解當作主要測試項目(大約占題40%),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技能。

英語的五大基本功包括:聽、說、讀、寫。讀包括朗讀與閱讀。閱讀又分為泛讀與精讀。快速瀏覽,了解文章大意,找出文章所給信息點為泛讀;在此基礎上掌握重點單詞, 短語 及句型。能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及中心思想,能翻譯文章為精讀。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既要注重培養他們的泛讀能力,更應該培養他們的精讀能力,注意兩種能力相結合。初中教學進入八年級以後就出現了較長篇幅的文章、大量生成的詞彙。科技型、說明型、議論型、人物傳記型閱讀文本也日益增多,而初中學生所學知識膚淺,詞彙量小,分析問題也不夠深入。教師在較長文章的課堂教學中也要注意整體性的把握。讓文本閱讀與語言應用緊密結合。目前,英語學習兩級分化比較嚴重,我們農村的英語教學又成了初中英語教學的新問題。學生底子薄、習慣差、這就更要求農村教師在教法和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上進行探索和研究。以下是我對閱讀教學的一些看法:閱讀前:

1.教師可適當介紹與閱讀內容有關的社會、歷史、人文、自然背景,特別是與我國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歷史地理和風俗習慣資料;

2.摘要介紹部分有礙於課文理解的生詞。並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如果遇到可能猜得出的生詞一定要去猜測,而不要忙於查詞典;

3.引導學生根據文章標題、插圖和有關問題討論並預測文章內容;

4.最後教師最好提出一兩個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導性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

閱讀時,可分為計時閱讀, 快速閱讀 和細節閱讀。通過幾個層次的閱讀理解培養學生的能力,強化讀取信息的意識,為鞏固和運用知識打下了基礎。

1.快速閱讀(scan)指定的內容(用眼讀而不是用嘴讀,逐句讀而不是逐字讀);

2.提問好、中、差各層次的學生,問題要圍繞中心思想(mainidea);

3.提出細節性問題,讓學生獲取有關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實以及start,process,end總體過程脈絡;

4.細讀:布置任務,反復閱讀課文,反復思考;

5.分小組討論問題答案,然後全班檢查答案。讀完後

1.鼓勵學生用簡略的方式表述自己對文章的見解和領會,而不是復述課文;不要糾正學生的語音、語法錯誤,哪怕比較嚴重;

2.在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檢查學生對生詞的猜測情況,既然是猜,能沾邊達意就行。

3.把語言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圍繞已學課文開展各種形式的口頭交流活動。比如可以復述課文,分角色扮演,討論某個問題,調查一個項目,采訪相關人士、仿寫與課文相關的話題等;也可動筆對課文進行改寫,列提綱、評述等。具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總之, 教學方法 多種多樣,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以學生發展為本,促進他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反思篇三

根據我個人學習和教學實踐,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形成積極的 學習態度 ,發展學生探究學習和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判斷能力。我在英語日常閱讀課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創造性地實施了「問題情景教學法」的嘗試,形成了以下的認識:

1.「語言點問題」的設計與作用。根據閱讀課文材料,老師精心設計部分「小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一些重要的新的語言知識的展現,這些問題淺而易懂,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或聽力訓練),了解材料內容,很快找到問題的答案,有成功感,提高了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

2.「整體理解性問題」的設計與作用。隨著詞彙、語言點的處理,老師再精心設計部分「大問題」,促使學生加強對段落的理解,理順事件發生的順序,人物行為,加深對文章整體的把握,獲取中心意思。同時,根據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老師可精選幾個重點段落,篇章,引導學生加強朗讀,在朗讀中猜測生詞、難句的意思,加深對句子章節、文章的理解,體驗作者意圖、態度、感受。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和分析能力

3.「趣味思考性問題」的設計與作用。在處理了語言點知識,對文章整體認識後,老師可精心設計一些激發學生興趣問題,有些問題可讓學生相互討論。進一步促使學生去了解作者觀點、態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能力。預測事件情節發展或後果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發展學生探究學習和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判斷能力。而這些問題往往也是平時考試中常出現的難度較大的問題。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反思

★ 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反思

★ 初中英語教學反思3篇

★ 八年級英語閱讀教學反思

★ 七年級英語閱讀課教學反思

★ 初中英語教學反思評價五篇

★ 初中英語教學反思範文

★ 初中英語教學反思評價範文五篇

★ 初中英語教師教學反思案例

★ 初中英語教學反思集錦

Ⅲ 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實施方案

(1)閱讀教學挑戰分析
傳統的英語閱讀課通常把重點單純地放在單詞、句型結內構和語法等基容本知識目標上,認為學生們有了基本的語法和詞彙就可以形成閱讀能力,而且這種教法在以往的教學中也使學生獲得了驕人的成績。但在使用新教材後,面對新教材中的閱讀材料,許多老師們突然發現原有的教學方法和經驗不起作用了;而學生們更是被動應付,課堂上無聲無息,毫無語言教學的激情與互動。新教材詞彙量大,不允許也不可能一遇生詞就翻詞典。學生在初始接觸閱讀材料時,往往易被一個或幾個生字詞影響自己的閱讀和閱讀速度,同時也打亂了閱讀時的良好心境,難以快速體驗到閱讀的快樂。
(2)寫作教學挑戰分析
寫作一直是英語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寫作教學在外語整體教學中嚴重滯後,以致形成了"聽到寫作學生心煩,見到習作教師頭痛"的現象。新課標與以往教材相比,在寫作的形式、內容到作用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是更加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學生必須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更加突出了語言的交際功能。二是寫作題材更加貼近學生生活,時代感很強。讓學生有話去寫,有感而發。三是寫作內容更加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和選擇性,給學生很大的自由發揮的空間。

Ⅳ 學校英語活動方案

學校英語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學校英語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校英語活動方案1

一、活動宗旨

通過舉辦校園英語節,以豐富多彩的師生英語主題活動為載體,營造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的英語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在英語實踐中體會學英語、用英語的快樂。

二、活動主題及口號

Show your English, Show yourself (展示英語,展現自己!)

三、活動時間:

20xx年3月-4月

四、活動組委會

1、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2、實施小組

分項系列活動方案制訂、組織實施:英語教研組、各年級相關負責教師(見下表格)

五、系列活動安排

(一)英語節開幕式暨英方師生來訪歡迎儀式(3月20日)

1、歡迎儀式(主持:李新華;內容:歡迎詞、敬獻紅領巾、致謝詞)

2、英語節開幕式

· 英語小使者代表講話或表演;

· 教師代表致開幕詞;

· 校長宣布英語節開幕。

(二)學生活動:

一、二年級

朗讀(仿讀)比賽3月22日俞潔

三年級

英語書法比賽3月19日鮑明瀅

四年級

課本劇表演3月20-23日王林素

五年級

校園英語小導游選拔3月15日陳愛雲、吳超群

六年級

英語演講(I Love My School)3月29日張琴

已備演講(2分鍾)+ 問答(針對已備演講,1分鍾)

七、八年級

英語人機對話大賽4月10-13日史磊磊、黃金芬

(三)教師「風采展示」課堂教學活動:

時間:3月21日;負責老師:王林素、鮑明瀅

活動內容:想像力英語課堂教學縣級展示(學校一、二年級開2節課;想像力英語公司培訓員上課;英國姊妹學校老師上課)

(四)英方交流活動:

1、特色觀摩:書法、器樂、舞蹈;毽球、足球;

2、課堂觀摩:小學數學、中小學英語課堂

六、活動要求

1、「英語節」活動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一部分,英語活動的實施由英語組負責,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協同管理。

2、要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氛圍,確保活動有條不紊,豐富多彩:如懸掛2-3幅有關英語節宣傳標語;出英語節主題和口號的宣傳板;校內張貼英語節活動內容安排及有關活動簡報;教室布置英語角;學生之間問候提倡用雙語交流,充分拓展「英語校園」的空間。

3、學校對英語節活動進行及時報道,擴大外圍影響。

學校英語活動方案2

英語角是學習部最傳統的活動,它為廣大愛好英語的同學們提供一個交流的空間,展現自己的機會,從而帶動更多的人熱愛英語,使人人都能開口說英語。

主辦單位:史地與旅遊系學習部,商學院學習部

承辦單位:校學習部

活動口號:dontbeshy!justtry!

活動時間:周三7:30-8:30(a-e教學樓之間)

活動對象:全校學生

前期准備工作:商學院:辦5張海報

史地:借音響

外語系:主持人

學校學習部:買活動用品(裝飾品,獎品)

工作人員:准備25張卡片,寫上英語單詞;

准備卡紙,將其放在氣球里,其中6-8張寫英語字母

活動具體流程:7:30活動正式開始

第一環節:歌曲:商學院:

史地與旅遊系:

第二環節:游戲[你作我猜]------同學根據對方比的動作猜單詞

活動介紹:此項活動分為5組,每組2人,每組必須在2分鍾之內猜出5

張卡片中的2張的單詞,便可獲勝

第三環節:自由交流(1)我們分為大約5個組:a/b/c/d/e『。每組提前選出英語比

較好的同學擔任組長

(2)我們提供3個不同的話題:談自己的童年生活

暢談自己的夢想

如何安排自己大學生活

(3)每組任選一個話題自由交流,時間為5-10分鍾,最後每

組派一個隊員進行總結,可獲禮品。

第四環節:我們提前將卡片放在氣球里,其中卡片上有6-8張寫有英文字母,如果同

學們抽到帶字母的卡片,便以這個字母為開頭,說一個英文單詞便可以

獲獎。

第五環節:以歌曲結束《yesterdayoncemore》

學校英語活動方案3

演講主題:「xxxxxx」

活動目的:為了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展示學生的風采,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特舉辦此次演講比賽。

主辦單位:院學生會

賽前准備工作:

一:比賽流程制定以及通知

1、確定比賽時間:初賽: 4月16日晚19:—21:

決賽: 4月23 日晚19:—21:

地點:成三教室或中心報告廳(根據初賽的效果決定)

2、確定參賽人員名單:全院各班派代表參加。

3、參賽人數要求以及時間限制:每個班選派1~2名選手參賽;每位選手演講時間限定在3分鍾內。

4、制定評分細則;印刷評分表(辦公室)。

5、獎項設置:

個人獎項:第一名(1人)、第二名(1人)、第三名(1人)、優秀獎(7人)。

6、向各班印發通知,內容包括演講比賽目的、主題、比賽時間地點、人數要求以及時間限制,如有需要,可附加比賽評分細則。

二:宣傳及准備工作

由宣傳部負責製作並張貼海報(5張)

由外聯部負責聯系教室場地(遠一教室)

確定評委:聘請本院領導、老師擔任比賽評委,並確定最後發言領導

報名工作:各參賽者需在4月12日前報名(4月13日預賽,4月2日決賽)由辦公室(顏君珺)負責統計收集稿件及選手資料。

徵文的篩選:由理研部負責徵文的篩選工作。

主持人:(由研究會內部選擇還是邀請?)

活動當天人員安排(演講比賽初賽)

1、設:分數統計員2名,由辦公室(xxx)統計所有評委分數;

評分聯絡員1名,由宣傳部(xxx)負責收、送評委打分。

2、場地布置:由外聯部(xxx)負責。

3、音響:檢查電腦設備、准備麥克風及頒獎音樂。(需2支,主持人1支,演講台上固定1支),由宣傳部(xxx)負責。

4、組織觀眾:安排到場人員座位,由理研部(xxx)負責

5、照相攝影:由辦公室(xxx)負責並負責邀請學院科協攝影隊。

6、邀請並接待來賓:學院團委領導,由外聯部(xxx)負責。

7、到場人員簽到:由宣講團(xxx)負責。

8、聯系《遠程報》撰寫通訊及總結:由理研部(xxx)負責。

● 比賽過程

一、宣布會場紀律

二、主持人宣布演講比賽正式開始。

三、奏國際歌,全體起立。

四、介紹來賓,評委。

五、介紹背景比賽背景,開展此次活動的目的'。

六、演講比賽開始,介紹第一位選手。

七、公布上一選手分數,介紹下一位選手。

八、全部選手比賽完畢,主持人小結。

九、領導點評。

十、宣布名次。

十一、為獲獎選手頒獎。

十二、宣布比賽結束。

● 賽後事宜:清理場地,共同負責。

● 其它事宜:

學校英語活動方案4

一、活動目的:

擺脫枯燥乏味的傳統教學模式學英語,提高英語;提供人與人之間交流學習的平台,增強交際能力;營造英語的學習氣氛;結識新朋友,豐富大家的業余活動生活。我們希望通過長期舉辦英語角,使學員的英語水平有所提高。更重要的事,希望能夠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英語的氣氛。

二、活動主題:

xxx

三、活動對象、時間及地點:

活動對象:全體英協成員

活動時間:待定

活動地點:待定

四、活動前期准備工作:

1、會場布置:准備好布置會場物品:氣球,雙面膠,透明膠等,是由外聯部,秘書部,文體部人員來負責。

2、信息採集:是由宣傳部人員來負責,並利用網路資源發布英語角活動的信息。

3、學習部負責音響設備,申請教室,確定主持人,多媒體操作員,茶水提供人員。

4、組織部負責活動的策劃,維護會場秩序。

五、活動內容及形式:

1、由主持人致開場詞並自我介紹。並介紹一下出席本次活動英語角比較重要的嘉賓,歡迎各位的到來。

2、有請會長講話,宣布活動正式開始。

3、表演:待定

4、自由交談:由主持人闡述一個主題,大家圍繞這個主題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5、英語小游戲:

(1)猜單詞(你來劃分,我來猜)

(2)瞬間背單詞

(3)單詞接龍

(4)大家之間互相交流對話

(5)由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播放音樂

六、活動後期工作:

1、會干留下來負責場地收拾,做好清潔工作

2、活動總結(討論每一期活動的進行更改,為了下一期活動做好准備,要以求做的更好)

七、活動的注意事項:

1、注意安全,確保個人生命財產安全

2、注意儀容儀表,不許玩手機

3、本次活動使用英語交流,到場者不必拘謹,學會尊重他人觀點,使用文明用語,以禮相待,鍛煉自己的大量和能力。

4、關鍵是中心老師要帶動氣氛,讓大家一起互動說英語。

5、定期進行一次游戲,對踴躍表現學員進行獎勵。

八、活動緊急事件處理方案:

1、會間,設施設備異常(如:話筒失靈等):

(1)做好前期工作,確保多媒體和音響設備的工作正常

(2)預備一些應急設備,如向物資管理部借用麥克風

2、與會人員太多或太少:

(1)在前期工作中,合理預計人流量,借用較寬敞的會場

(2)若人員太少,協會成員極力參與

3、天氣惡劣,英語角難以如期舉辦,發道歉信與通知

4、活動時間延長:

(1)延長時間15分鍾以內時,照常進行

(2)延長時間超過15分鍾,刪除部分內容(互動交流時間縮短)

九、活動資金預算:

xxx

學校英語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的

藉助英語角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口語水平。創造一個交流的空間,豐富同學們的生活。通過製作英語賀卡,英語小游戲,畫圖標單詞,英語手抄報,英語單詞大比拼等形式展開,側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宗旨

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語感,培養聽說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在語音,語調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夠讓學生在具體的真實語境中表達英語,更好地輔助英語教學。

三、指導思想

HappyEnglish,Happylife快樂英語,快樂生活。

四、活動地點

校園活動角和課余時間

五、具體安排

1.每月的四個星期內容交替進行。周三或周四下午課外活動時間。

2.宣傳活動:任課老師負責在本班召集團員,原則上每班不超過五人。

3.活動內容:

第一期主題:以MySchool為主。(介紹自己的學校設施,問路等對話形式,也可以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校園等)

第二期主題:製作手工表,並能用所學句型訓練時間的問法,並能向別人詢問時間以及在某個時間該干什麼,重點訓練孩子動手能力。

第三期主題:畫圖標單詞,根據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圖標,自己繪出天氣預報圖標,並能在圖標旁邊標出英語單詞,重點培養孩子的動手和動腦能力,並能聯系生活實際,把英語知識生活化。

第四期主題:英語單詞大比拼,本部分主題要求學生對日常常見的蔬菜和動物進行分類匯總,也可以設計學過的內容和生活中見到的此類單詞,目的是豐富孩子的詞彙量。

第五期主題:英語表達,此部分是理論聯系實際,讓孩子們用自己平時的著裝進行表達,讓學生能在生活中學習英語,讓英語來自生活再回到生活。

第六期主題:以《小紅帽》為本自編課本劇,讓學生把所學知識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

六、評價方式

教師綜合學生的表現給予學生獎勵,也可分一二三等獎,一、二、三等獎可以獲得物質獎勵。

Ⅳ 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開始時,我給每個學生起一個英文名,學生們很好奇,也很樂意自己擁有了新名字。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我都叫他們的英文名。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語言情景,通過學唱英文歌曲、競猜、搶答、表演等形式組織好課堂教學,有時自編的小品都取材於班內真人真事,讓本人表演。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編劇小組,讓他們積累素材。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寓教於樂,學生不會生厭,讓他們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擴大詞彙量

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和閱讀速度。擴大詞彙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對於每個英語學習者,都要熟練掌握一定量的詞,才能更好地進行閱讀。詞彙量的獲得,首先是課本上的必須掌握。在記單詞時不要單獨記生詞,那樣很容易忘,最好把它放在句子或文章中一起記憶。把單詞同整句話一起記,不僅記住了單詞的意思,也記住了它的用法。其次,廣泛閱讀是擴大詞彙量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泛讀時不要求對內容完全掌握,能看懂、能接受信息、進行簡單總結,能就所讀內容進行問答就行。廣泛閱讀可以是老師向學生指定閱讀材料,然後統一檢查、提問。也可以是學生自己閱讀,老師不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讀物選擇方面老師應給予指導,作到有布置、有指導、有檢查。可以讓學生們通過比賽看書多少、難易程度、詞彙量的大小來激發讀書的樂趣。

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不同的閱讀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該是:1.
不要出聲讀或指讀,要默讀。出聲讀和指讀都會分散注意力,限制閱讀速度。默讀可以集中大腦,邊讀邊想,可設問、可推測。2.
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以意群或句子為單位。逐字逐句地閱讀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單詞上,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3.
不要重復閱讀,這樣影響理解力的集中,減慢閱讀速度,因此會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要調用自己的全部知識和智慧,一口氣越障礙看到底。4.
不要一見生詞就查字典,要養成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的習慣,在不影響理解全文的地方,要捨得放過難點,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閱讀興趣。5.
不要邊讀邊譯,這樣影響速度,不能促進理解。應該直接用英語思維、記關鍵詞、抓主旨。

四、重視閱讀技能的培養

讀書需要多種能力,需要語言能力、記憶能力、語言技能、理解能力及閱讀技能。

閱讀能力也是閱讀方法,閱讀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閱讀材料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類的書需要不同的方法。培根在「論讀書」一文中對閱讀技能、方法作過論述:「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需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也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矣。」

「只須讀其部分者」是有目的,有選擇的閱讀,可通過巡查與略讀來完成;「有可吞食者」,即「只須大體涉獵者」,指快速吞食,可大體略讀、查閱;「少數則須咀嚼消化」,即「少數則須全讀」,需要進行反復閱讀、精讀、研讀。

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後,還要多練,做到熟能生巧,真正提高閱讀能力。

Ⅵ 試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篇文章

試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天台中學 袁根琴

[摘要]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是學生繼續深造的需要,也是學生步入社會後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趨勢。教師必須轉變教育理念,在英語教學中尤其在閱讀教學中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論述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理論依據,探討了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並結合教學實踐,介紹了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施方案。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自主學習

一、 提出問題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採用「說教式、填鴨式」,搞「一言堂」。教師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處於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教師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學生即使在學校學到了最新的知識,這些知識也會很快老化。要讓學生能在一生中不斷地獲得新知識,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學校教育就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 autonomous learning )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課程改革中關注學生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教育部頒布實施的《英語課程標准(實驗)》明確提出「引導學生調整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而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理論依據

關於自主學習的定義,文獻中有不同的描述。 Holec(1985)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其中包括確立學習目標、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等;Huttenen(1986)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負責的意願和能力;Little (1990) 將自主學習看作是學習者對學習內容和過程的心理反應。余文森(2002)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獨立學習和自我認知監控的學習。概括地說,就是「想學」、 「能學」、 「會學」、 「善學」、 「堅持學」(龐維國,2002)。

近年來,很多學者根據喬姆斯基( Chomsky )的生成語言理論和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 )的語言習得論提出,人們使用語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過學習(learning)獲得的,而是習得的(acquisition)獲得的。「習得」是指學習者通過大量接觸和使用英語而潛意識地獲得英語。 「學得」則是學習者為了掌握英語而有意識地學習和研究該語言。 「對於任何一個學習者來說,這兩種過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並且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蔣祖康,1999)。 因此,想要提高語言教學質量不應只在「教」上下功夫,而且要在學生用來習得語言的「策略」上做文章。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兩個基本要素,學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動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觀能動性,一切教育的影響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積極性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使學生主動學習,善於學習。

從「教」的方面來說,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應以引導和激勵為主攻方向。必須從激發中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興趣入手,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確立自主探究的意識,開展自主學習的實踐,掌握自主學習的策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自主探究走向大膽創新。

從「學」的方面來說,學生必須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在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學習策略的具體實踐中,不斷增強自主意識,確立適度的自信心,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在實踐中「創造自身」的要求,並不斷增強克服各種障礙的主體能力,獲得生動、活潑、獨立、主動的發展。

三、主要策略

限於水平,本文介紹的策略主要有:指導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營造氛圍,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自我調控,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精心設計;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

1、 指導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日復一日地耐心細致的引導和培養。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從不會到會,從被動到自主學習的關鍵。首先,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其次,積極發揮學生的能動性,鼓勵和督促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嘗試自我調控學習的方法、節奏和進程。其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大膽放手讓學生獨自學習,讓他們自己去感受、觀察、分析和思考,從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從而盡可能的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2、 營造氛圍,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贊可夫認為:「課堂上應該創造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慾的心理氛圍。」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必須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氛圍。這就要求教師有民主的教育觀念,要有正確的學生主體意識,要積極開展學生主體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教學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去學。教師要按照學生學習英語的認知規律去思考學生將會怎樣想;學生在思考時可能會遇到什麼思維障礙以及怎樣啟發學生去突破,創造真正意義上的讓學生參與嘗試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自我調控,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我調控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自我調控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學習能力、自控能力等的異同,選擇恰當的切入點,進行持續的培養和訓練。首先,幫助學生摒棄畏難情緒,改變自身被動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活躍起來,興奮起來,行動起來。其次,加強學習計劃性的指導。有計劃的學習是學習行為控制的第一步,它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有條不紊的學習和思考的習慣,從而提高自我監控的水平。第三,不斷反思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增強自我意識,調整學習策略(陶純恭,2002)。

4、精心設計,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是通過活動表現的。活動是更新教學觀念,開創英語教學新局面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是轉變教學方式的關鍵。閱讀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是通過學生參與活動來實現的,因此要精心設計主體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長,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再把成功的喜悅化作學習的動力,並誘發為更為主動的參與,更為積極的思維,從而使主動參與學習成為一種持久強烈的意識,最終形成學習的內在機制,實現自主學習。

四、實施方案

本文的實施方案主要圍繞課前、課中、課後的三時段,課前、課中、課後的網路教學以及指導學習策略等展開討論。

1、課前:指導學生有序預習。

英語的課文閱讀教學,預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學生預習的質量對課堂教學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指導學生有序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具體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編寫預習提綱,通過預習來理解文章。其操作要點是:(1)、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2)、說出或寫出文章的中心思想;(3)、回答若干關鍵性問題;(4)找出文章中的常用短語與常見句型。通過有序預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課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1)、有效的課堂提問。課堂提問會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化、具體化,而目標明確又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 (徐育兵, 2005)。學生會循著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主動積極地閱讀語篇信息,理解語言現象,解決語言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因而會有強烈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進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習慣。教師的提問要講究技巧,應盡量避免學生機械回答的簡單問題,多提一些能讓學生開動腦筋的啟發性問題。以教學SEFC Book2B Unit 14 Freedom Fighters 中Reading I Have a Dream 為例,即可提下列開放性問題What does Luther King, Jr mean by saying 「This 『wait』has almost always meant 『never』」? What can we learn from Martin Luther King ? 此類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幫助學生從被動聽課、機械記憶中走出來,引導學生充分開發學習潛能,積極自主的學習新的知識。

(2)、小組交流和討論。待學生熟練掌握了課文內容、對課文的理解達到一定的深度後,教師可組織小組交流和討論。可把學生分成4人小組,先組內討論,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在教學高二Unit 17的閱讀文章 Disabled?Not me!時,即可設置這樣的問題::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讓學生展開討論。這樣,課堂上既有師生之間的縱向交流,又有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通過全員參與,踴躍發言,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加大了英語信息輸入量,使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更具交際性,同時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開展辯論活動。新課程標准《高中英語》教材中,可設計辯論的主題有許多。例如: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oning; Don』t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等。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辯論活動,營造了學生主體意識的情趣氛圍,培養了學生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的能力。參加辯論活動之前學生會根據正方或反方辯題的要求,查閱有關資料,通過閱讀、思考,確立論點、論據、和論證事例。在此活動中,教師從「幕前」到「幕後」,學生則由聽眾變為實際參與者、活動的主體。他們熟練地運用課文知識並轉化為己用,思維處於興奮和積極探索狀態中,有利於持續的自主學習。同時,辯論活動給學生一個自主分析思考問題的空間,在感受一次次成功喜悅的同時促進了自主學習能力。

(4)、運用歸納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以達到整體感知課文的目的,並歸納該類文章的特點。運用歸納教學法,更多地關注學生這個閱讀主體,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易激發學生的閱讀體驗,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 課後: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和課外活動。

教師應樹立「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培養與提高並重」 的理念,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和學習。如何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課外學習結合起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王治閑, 王翔, 2006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採取如下措施:

(1)、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教師每學期可列出推薦書目;選擇與課文和作者有關的材料、其他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於一體的讀物供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同時應鼓勵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的方式很多,如要求每個學生每學期至少交兩篇有關閱讀的文章(如書評或讀後感等),書目不限。

(2)、指導學生「讀」「寫」結合。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反之,寫作也必然要求學生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閱讀。將閱讀和寫作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它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應用於寫作實踐中,突出了他們的學習主體地位。因此,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措施。教師可指導學生採用閱讀擴寫法、閱讀仿寫法、閱讀續寫法、閱讀改寫法、閱讀縮寫法、寫讀後感及寫內容梗概等幾種方式。

(3)、引導學生「讀」「說」結合。讓學生自選喜歡的優美文章或段落,引導學生進行欣賞性閱讀,並在課堂上朗誦或講解。這不僅有助於學生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於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和提高口語水平,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學生的「讀」與「說」有機地結合起來,體會到了駕馭語言的樂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方法。

(4)、指導「節目式」活動。指導學生舉辦與課文相關的一些活動,如上完了「Necklace」後舉辦英語晚會,上完The Father of Science Fiction 一課後組織觀看科幻英文錄像, 上了A Garden of Poems 後演唱英文歌曲如 Waiting Here for You, 上了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後組織「英語小品大賽」。這一系列活動既能使課外活動更加多姿多彩,又能創造真實的學習環境。這些活動寓教於樂,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祖大慶,劉會民,2004)。更為重要的是,學生不再將學習視為被動的、外在的行為方式,而是一種主動的、內需式的自主學習活動。

4、網路教學:利用網路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指導學生藉助網路進行自主學習。

(1)、課前的網路教學。以SEFC Book 2A中 Unit 5 The British Isles 閱讀教學為例,課前教師布置任務:學生上網查詢下載有關British Isles的相關資料,可把全班分成4個小組,給出4個不同的任務,每個學生自願承擔其中一個具體的任務:

a) Collect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British Isles.

b) Find ou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s about the United Kingdom.

c) Find ou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s about Ireland.

d) Find out the sentences with prepositions off , to, on , in and their different usage.

學生在校園網上即可查找到資料。這樣,學生不僅可以了解與課文有關的背景知識,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還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樂趣。

(2)、課中的網路教學。教師可以利用網路教室來上閱讀課,指導學生利用網路查詢有關資料,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去研究、探索、實踐和交流,進行自主性學習。每節課留出15—20分中的時間,由教師對學生進行抽查或組織小組活動,以考查其是否完成了布置的任務並達到了預定的學習目標。以教學SEFC Book2B Unit 14 Freedom Fighter中的閱讀 I Have a Dream 為例,筆者先將全班分成8個小組,給每個小組布置一個任務(比如: Martin Luther King』s Childhood, King』s Family, King』s Ecation, Conditions of the Blacks in the U.S.A, King』s Struggle, King』s Death, King』s Achievement, King』s Influence on America 等); 然後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 在網上查找關於Martin Luther King 的文字信息和聲像資料。學生對這樣的學習任務非常感興趣。在課堂上,各小組學生介紹了馬丁·路德·金的生平、家庭、受教育的情況、斗爭經歷、被謀殺的經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影響。有的學生還在組內進行角色扮演,開展了「記者采訪馬丁·路德·金」的活動;教師最後引導學生開展了辯論:Has Martin Luther King』s dream come true in the United States now ?

在這節課中,充分體現了自主性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參與性很強,其學習效果比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被動聽的教學模式好得多。

(3)、課後的網路教學。教師可從網上下載各種各樣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於一體的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粘貼到指定的文件中,由學生上網自由閱讀;或鼓勵學生瀏覽一些英語學習網站,了解英美文化;教師還可以建立自己的網頁,開設不同的版塊,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它既照顧了不同學生對閱讀量的需求,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指導學習策略。

葉聖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教育不僅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在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閱讀材料的同時,有計劃地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訓練和形成學生的閱讀技能。實踐證明,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有效的閱讀方法與技巧的基礎上才能獨立而又准確地閱讀,進而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介紹以下幾種常見的閱讀指導方法。

(1)、指導學生學會快速理解文章大意的方法。如引導學生找所讀材料的主題句、用關鍵詞概括所讀的內容和抓住所學文章中的時間和空間順序或主要邏輯線索等。

(2)、 指導學生學會嚴謹思維和正確推理的閱讀方法。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巧妙設置檢測題,以逐步培養學生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以及抽象與概括等良好的思維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 指導學生學會正確分析句子結構的方法。

(4)、 指導學生養成檢查和復核的習慣。

五、結束語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會學。學生能否自覺、正確地運用學習策略是造成學生成績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及獨立運用英語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要記住「方法的掌握比具體知識的掌握更重要」,而且「方法的掌握必須在主體性實踐中實現」。 因此,英語教師必須跟上新《課標》的腳步,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樹立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人翁的觀點,在閱讀教學中利用多種策略培養他們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成為新時代真正意義上的英語人才。

(共約5800字)

參考文獻

教育部. 2003.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李庭薌. 1983. 英語教學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育兵. 2005. 課堂提問初探. 中小學外語教學, (5 )

祖大慶,劉會民. 2004. 從轉型期英語教學實踐談中學教學改革的方向 [ J ].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 ( 4 )

袁小林, 黃曉玲. 2004. 如何有效利用電腦和網路輔助高中英語教學. 中小學外語教學, ( 12 )

王治閑, 王翔. 2006. 新課程標准實施過程中的難點及對策. 中小學外語教學, ( 9 )

劉根林. 2001. 培養高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中小學外語教學, (3)

蔣祖康. 1999.《第二語言習得研究》.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陶純恭. 2002. 談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 ( 11 )

揚繼奮,史維芬. 2003. 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 ( 4 )

Ⅶ 小學英語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隨著新目標英語全面推廣使用,中考英語對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求不斷增大,書面表達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下面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小學英語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英語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篇一
一、課程背景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英語教育的現狀尚不能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時代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差距。我校在小學階段實施的英語口語課程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二、課程目標

總體目標:

本課程按“聽、說”的順序要求,創設真實情景,發展學生的英語口語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對英語聽的敏感性、說的流暢性,使學生在小學階段,能用簡單的口語進行交流,並且語音標准。

具體目標如下:

1、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強化口語技能;

3、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

4、幫助學生初步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寬視野,為學生進入下一階段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

三、課程內容

小學三年級剛進入學習的起始階段,主要精力都放在漢語拼音的學習上。校本英語會話課集中於口語的教授,通過開展形式各樣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三年級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四年級校本英語的主要內容有:課堂簡單教學用語、打招呼、自我介紹、家庭成員介紹、朋友、學校。三四年級基礎不同,因此在課程進展上有些差異。

四、課程實施

1、實施對象和課時安排

本課程在中高年級開設,納入課時計劃,保證師資和時間,主要由英語教師分工實施。實施過程中做到計劃落實,人員落實,措施落實,要求實施教師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確保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

2、以自編校本口語教材為主線,校本教材的內容選擇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體現實用性和交際性,切實服務於低年級教學目標與任務。以吸收各類優秀小學英語教材為基礎,逐步豐富和完善我校小學英語校本教材。

3、認真學習新課標,進行理論學習,撰寫心得體會,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轉變觀念,用新思維、新方法滲透到課堂之中。

4、加強集體備課力度,定時定人定地點定內容,講究實效,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5、不上沒有準備的課,沒有教具,教師自製教具,在課堂中創造師生互動、合作學習、共同進步的新面貌。

6、在教學中出現問題,教研活動大家共同探討。低年級孩子好動是他們的天性,老師抓住這一特點,說唱,說演,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很高。

7、課外活動充分利用情景會話、英語板報展等,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8、學會反思、學會總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每學完一節課後,教師們在教案上寫出教學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好的經驗及時總結。

9、通過家長會、周末英語反饋表等多渠道,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英語學習情況,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發揮好家、校協同教育作用。

五 校本課程教學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及教學內容,我們的英語口語課程採用以下方式:

學:每周學兩句日常英語口語,英語教師活動課集中輔導。

說:利用晨檢的三分鍾時間,大聲和同桌說英語。

聽:每天學生在校時間,在課堂上播放一首英語兒童歌曲。

仿:每周紅領巾廣播站進行英語廣播,每次都有一句跟我學,學生可跟著學,跟著說,模仿交流。

做:與美術課融合,進行英語手抄報的製作,學生在設想、勾畫、摘抄、運用的實踐中,提高英語能力。

玩:開設英語活動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積累詞彙。

演:教師與學生一起,自編自演英語童話劇(課本劇),在興趣盎然的氣氛中,鞏固運用英語口語。

賽:開展英語口語搶答賽、口語朗讀比賽,以賽促學。

展:舉辦英語藝術節,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效果。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利用學校現有的硬體資源,利用西方某些重大的節日,開展一些諸如西方國家我知道、英語聖誕聯歡會等活動,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同時,教會他們一些相關知識,同時能訓練學生口語表達及舞台表演的能力。

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創新思維,側重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唱、演的能力和將英語運用於實際生活的能力。

六、教材來源

利用多媒體,網路,搜集可用的教學資源,並進行整理,利用。

七 課程評價

加強對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評價,是提高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質量的保證。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達成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校本課程的目標以及教師的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課程建設的發展。

1、本課程將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考核作為英語教學工作評價的重點,按學年舉行小學英語水平能力測試。

2、認真做好以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為目標的各項活動的效果評價。評價通常在活動過程中或活動結束時進行,應包括活動計劃、活動目標、活動組織、活動效果、經驗總結等各方面。

3、加強對英語教師日常教學常規工作的檢查,檢查英語備課、教學、教研等各方面。

4、加強對小學校本英語教師參與英語環境營造表現和貢獻定期評價。各項考核結果及檢查記錄均須存檔備查,並與相關負責人獎懲緊密掛鉤。
小學英語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篇二
一、校本課題: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課程意圖:隨著新目標英語全面推廣使用,中考英語對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求不斷增大,書面表達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而許多學生在這方面失分多。因此,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課程目標:通過詞法,句法等方面基本功的訓練,熟悉寫作基本知識和技巧。能根據作文題目。提綱和圖表,寫出故事梗概,各種文體的作文,簡單的應用文。要求內容貼切,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法正確,語言通順,表達得體。

四、實施教師具體情況

朱玉娟老師: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初三(一)、(二)班英語教師

五、選課學生具體情況

初三(一)、(二)班全體學生練習寫作,

六、具體實施方法

(1)能熟練的運用基本詞彙,擴大詞彙量。

(2)鞏固語法和結構,並適當加深語法知識、強化寫作技能;擴大英語閱讀量。

(3)通過提綱式寫作,,給出關鍵詞,寫出完整文章等方法手段。

(4)通過學生練習寫作,開發學生英語的思維和運用英語的各方面的能力 。

(5)要求學生呢個學會概括,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而培養篇章結構,書寫較長篇幅作文。

(6)、給學生更多機會展示自已,授課過程主要以學生的自主寫作為主,每寫一個話題都要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己寫,自己練。

七、工作安排:

1、時間安排:4月份至6月份

2、課時安排:倆周一課時。

3、內容安排:通過對招領,日記,書信,通知,以及說明文,記敘 文,看圖說話等的寫作來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4、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

5、授課地點:教室

八、評定方式與方法:採用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形成性評價有利於學生從被動接受便主動。通過學生的作品給出優或良等。

九、達到效果: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使學生在中學階段學會和掌握英語寫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語寫出日常應用文,以及一般內容的其它文體的文章。為學生今後進一步深造或進入社會,用英語進行交際打下良好基礎。
小學英語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篇三
一、開設此特色校本課程的指導思想

根據《全國中小學英語課程標准》要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對英語學習中接觸的外國文化習俗感興趣。

二、特色校本課程的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汪生虎

副組長:李建玲

組員:曹永川、趙春蘭、宋占菊、汪玉福、張永蘭

各年級實施教師:

三、課時計劃

各班周四下午第三節為英語校本課,每周1節,每學期20節。

四、教學結構和方法

指導教師按年級分布,制定計劃

六、特色校本課程研修的方法和對象

此特色校本課程在全校1——5年級學生中開展研修,以學期為單位,在實驗基礎上進行專題研修。

七、課堂教學結構:

1、出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內容。

2、操練句型。

3、學生分角色表演。

4、評價。

八、評價辦法

1、班級評價

由小組長組織評比、評價和交流並評出每星期優秀學生,並在登記表中做記錄。

對班級的評優代課教師自行獎勵。

2、指導優秀教師評選標准

(1)指導教師工作負責、熱心,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教研態度及作風。2分

(2)指導教師能夠結合教研小組的研究進度,適時為小組成員進行開題,中期及結題報告會,幫助學生對研究活動有更好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教研意識。 2分

(3)指導教師能夠經常與小組成員交流,溝通,了解與監督小組的教研進展,對同學們

在教研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與幫助。 3分

(4)注重學生的整體發展,學生學習達到規定的要求,完成質量好,優秀率高。3分

猜你喜歡:

1. 2017學校英語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2. 英語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3. 2017中小學英語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Ⅷ 英語口語比賽計劃書

提高學生 學習英語 的興趣,增強語感,培養聽說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在語音,語調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夠讓學生在具體的真實語境中表達英語,更好地輔助英語教學。這里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 英語口語 比賽計劃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語口語比賽計劃書1

為了活躍我院 英語學習 的氛圍,提高學生英語口語的能力,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能力,豐富學生業余活動的生活,我院於12月14日晚6:30舉辦了英語角活動。針對這次活動中我們部門成員的表現以及整個活動的舉行過程特作了一份 總結 :

活動前期: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加入到英語角的活動中來,我們在全校進行了宣傳,宣傳內容包括散發傳單、海報宣傳、網路宣傳、設計簡單的宣傳 口號 等。在英語角開始前我們還以組織者的名義向外籍老師發出了 邀請函 。活動當天,部門成員們都要求在活動開始前2個小時到達場地,對場地進行布置。成員們都很積極配合,在活動場地到處都能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互相配合,充分體現了團隊合作精神。吹氣球、掛綵帶、掛宣傳語等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現場的音響設備也由專業人員及時的調到了狀態,工作人員負責維持好現場的秩序,參賽人員在指定地點做賽前准備,英語角活動前期的准備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活動期間:

一切准備就緒後,在同學們的期待中,英語角活動終於開始了。這次活動的形式以個人或團體唱英文歌曲、自由對話為主,輔以趣味活動、主題討論等。為了讓同學們能充分展示自我,我們為這次活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內容,有集體大聲朗讀、同學個人大聲朗讀、自由交談以及寢室或者團對形式參與的比賽。活動過程中的氣氛非常熱烈,同學們都積極配合著現場的氣氛,參賽選手們也都激情風揚,為現場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活動後期:

英語角活動結束後,同學們在現場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有序的離開了現場,部門成員都自主留下來將場地打掃干凈,負責音響設備的人將設備器材歸還原地。

總的來說,這次英語角活動還是挺成功的,雖然還存在著不足的成分,例如宣傳力度不夠,參賽人員不多,活動進行中出現了同學們無話可說的情況,部分原因可能是參與者對本次話題缺乏興趣,以後我們會選擇更貼近大學生活更能引起大家興趣的話題。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激起同學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讓更多的學生加入到英語學習的行列中來!

英語口語比賽計劃書2

一、活動工夫

「口語之星」,並到場系內的初、復、決賽。

各系初、復、決賽階段:五月 一一日——五月二二日 各系根據人數比例確定系內「口語之星」,到場學院的復、決賽。 英語的以班級為單位,每班一人進退學院的.決賽。小語種每語種報三——五人到場決賽。 (韓、日、德、法為七人)全校總決賽:五月下旬——六月上旬院決賽階段。

二、活動流程:

一、全校初賽比賽流程:

(一)英語自我先容,工夫不超過一分鍾。

(二)命題演講,題目在范疇中自選,三個題目包羅:

A:我與英語,

B:如何練好口語,

C:我在外譯的成長 故事 ,工夫不超過三分鍾。

(三) 即興演講 ,題目隨即抽取,工夫不超過二分鍾。

演講比賽 策劃書

三、全校總決賽的比賽流程:

(一)第一關鍵:出場秀——英語自我先容,總工夫不超過二分鍾。

(二)第二關鍵:即興演講,選手隨即抽取題目舉行演講,賽題范疇包羅:生活娛樂、電腦與互聯網、北京奧運、活動康健、教誨學習、環保綠化、就業應聘、外譯理念、三十尺度建設年的解讀等,工夫不超過三分鍾。(三)第三關鍵: 才藝展示 ,要求與其語種相關,可以是舞台劇、相聲小品、歌曲等種.種類型,可以邀請其他同學資助選手舉行多人組合上演,由三個關鍵的最終總成績決命名次。

《芳華 信心 責任》演講比賽

三.活動前准備事情

一、活動工夫及園地安排

報名工夫:--月--日——--月--日

比賽工夫:--月--日晚上--點--分開始

比賽所在:D---課堂

二、主理者: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生選培辦

承辦者: 西電國防生大隊綜合部和宣傳部

三、掌管人的選定

比賽選男女掌管人各一名:- - -、- - -

掌管人簡介:

四、評委和嘉賓的邀請

嘉賓:

評委:

英語口語比賽計劃書3

活動目的:促進和提高我校大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活躍校園 文化 生活、發現優秀的英語後備人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活動時間:四月中旬(4月22號, 世界地球日 )

活動地點:主樓前空地

活動對象:全院學生

報名方式:物理學院學生由各班學習委員統一上交名單;

其他學院學生可直接到物理系學生會辦公室1-408報名;

活動評委:物理學院英語老師

活動過程:比賽分預決賽

預賽項目:

1、 自我介紹

2、現場答辯

3、才藝表演(有關的英語的任何才藝且與最後的一、二、三等獎的評比無關,只關繫到單項獎的評比)

4、情景對話(請自帶搭檔,內容)

決賽項目:

1、現場答辯

2、以演講方式講敘生活或學習中的故事;即興演講,根據現場抽取題目進行發揮。

比賽細則:

1現場打分,每位評委分10分;

2才藝和演講比賽時間為5分鍾;

3預賽取前十名進入決賽。

設置獎項:設一、二、三等獎各一名,並設單項獎:風采獎、

機智獎、才藝獎、口才獎;

效果預測:由於比賽場地是在室外,來往的人可能比較多,對選手而言更具有挑戰性,而且現場評分可以讓每個選手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

經費預算:場地申請(場地費),海報宣傳,話筒等音響設備,

桌椅,評委要喝的水(5瓶),給評委的禮物(價值兩三百)。

另註:比賽過程全部用英語進行,包括與老師的交流。

英語口語比賽計劃書4

活動目的:通過本次活動,鼓勵同學們學英語、講英語,將英語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從而提高參賽者的英語口語水平。

活動意義:通過口語比賽可以充分調動同學們練習英語口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自身的口語水平。

活動時間:11月5日,初賽;11月10日,決賽

活動地點:電教2103

賽前准備:人員安排:

總 策 劃:---

物品准備:---,外語協會宣傳部

教室安排:---,外語協會活動組織部

ppt製作:外協宣傳部

攝 影:社聯通訊部

其他人員:計時員2名,記分員2名(復賽),維持紀律人員2名,

活動流程: 初 賽

1、支持人對本次活動的內容及規則做簡單介紹

2、選手進行自我介紹,(不必拘於簡單的自我介紹,可以加入歌曲、 名言 、幽默等,為自己提升人氣。)時間在1分30秒以內

3、選出20為選手進入決賽

決 賽

20位選手分為四組,每5人一組。

一、比賽分兩個環節

1、以組為單位,每位選手進行才藝展示(由組織方選出 經典演講 、 繞口令 或電影片段,並提供台詞,參賽者現場模仿)。

選手才藝展示完後到工作處抽取即興演講題目,到場下准備。

2、根據抽到的題目進行一分鍾即興演講

二、比賽結束,

1、記分員算分

2、文藝部同學表演節目(8』-10』)

三、頒獎

一等獎:一名 人氣獎:一名

二等獎:二名 風采獎:一名

三等獎:三名 口才獎:一名

(復賽設置一次中場休息,准備文藝節目3-4個。)

經費預計:共70元,包括:教室飾品10-20元

獎品、證書 40-50元

英語口語比賽計劃書5

為了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促使教師關注口語教學,根據本學期小學英語教研計劃,將在本學期末舉行2011年桐鄉市小學英語口語比賽。現將方案公布如下,具體比賽通知日後再發。一、比賽年級:五年級二、參賽人員選拔

(1)校級選拔比賽由各校自行組織。

(2)市級比賽:根據年報數,班級數在5個以內的,每校1位選手;超過5個班的,每校2位選手。

三、比賽方式:

(1)比賽分為2部分。選手先進入第一賽場,參加第一部分競賽;然後進入第二賽場,參加第二部分競賽。

(2)第一部分(50分。3分鍾。)篇章朗讀和 造句 。

朗讀:內容源自五年級教材(上、下冊)中各單元的對話和閱讀材料。(partc和recycle的內容除外。)約30秒內可以完成。

造句:共需要造5個 句子 。每一小題給出2個詞彙。所造的句子必須包括這兩個詞彙,並且必須為句子給出理由(用because)。例如:

詞彙:yao ming, tall

答案:yao ming is so tall---because his father and mother love sports.

(3)第二部分(50分。3分鍾。)單詞朗讀和看圖說話。

單詞朗讀:朗讀10個單詞。所給單詞在教材中沒有出現過,但是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語音知識推測出發音的。

看圖說話:看一幅圖片,說出至少5個句子,或者形成一個小篇章。

四、評分項目

(1)篇章朗讀(20分):語音正確、重音合理、朗讀流暢。綜合評分。

(2)造句(30分):用到所給詞彙。because之前語法正確。because之後合理、豐富、有創造性等。分小題評分。

(3)單詞朗讀(20分):能根據基本發音規律,正確朗讀單詞。分小題評分。

(4)看圖說話(30分):語句數量,語句難度,邏輯合理,富有聯想,……。綜合評分。

五、獎項設置(1)參加市級比賽的選手中,40%為桐鄉市一等獎,60%為桐鄉市二等獎。

校級選拔比賽中,除參加桐鄉市級比賽的選手,另外上報2位學生,為桐鄉市三等獎。

六、其他事項

(1)每個部分的比賽中,只有開始和結束的提示音,中間無提示。需要選手自行把握進程。

(2)各校在5月31日前,將參加市級比賽的選手和獲得桐鄉市三等獎的學生的姓名、班級、指導教師上報到

英語口語比賽計劃書6

一.前言

在21世紀一零年代的今天,英語在國際交流與對外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作為魯大新時代的大學生,學好英語,能說一口流暢的英語是順應社會發展所必須的素質。為了提高在校大學生的口語水平,豐富大學生的業餘生活,同時增強校園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鑒此我院決定舉辦名為「魯東大學食品工程學院第四屆樺林英語演講比賽「的比賽。

二.活動細則

1.活動名稱:

魯東大學食品工程學院第四屆英語口語演講比賽

2.活動目的:

為了培養我院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豐富同學們的業餘生活,同時增強校園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激發我院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特此舉辦這次演講比賽。

3.活動時間:

待定

4.活動對象:

魯東大學食品工程學院大一學生

5.承辦單位:

食品工程學院學生會、食品工程學院華林英語bar

6.邀請嘉賓:~~~~

7.活動宣傳:海報通知、負責人通知

8.報名方式:待定

9.報名時間:待定

10.獎項設置:

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六名、優秀獎十名、幸運觀眾十名

11.所需器材:

多媒體教室、麥克風、贊助獎品、海報製作工具、報名表、口語評委及紙筆用品

三.公民工作人員安排

1.宣傳部:

負責海報製作與張貼等活動的宣傳

2.編輯部:

負責製作和整理報名表、選手 演講稿 的收集、羅列上場選手名單、選手得分的整理和篩選

3.外聯部:

協助贊助企業

4.策劃部:

做好比賽的賽前策劃和賽後總結規劃工作

5.口語部:

積極參加並呼籲班級其他同學參與比賽

四.比賽具體流程

(初步預計人數為20人)

<1>. 時間地點:待定

<2>. 演講主體與內容:自定

<3>.評分標准:1.發音:30分

2.語言表達與應變能力:30分

3.內容:20分

4.總體印象:10分

5.感情表達與應用:10分

<4>. 比賽內容:

1. 賽前准備:

1. 各部門提前半小時入場准備好多媒體設備及其他工作和設備

2. 各選手至少提前一天將自己的演講稿復制一份上交給負責人

2. 賽中:

1. 開幕式表演

2. 由主持人發布開幕詞並宣布比賽開始

3. 各選手按順序上台首先進行自我介紹,之後開始自己的演講時間限制在3~5分鍾以內。

4. 半場穿插節目表演

5. 主持人宣布比賽繼續

6. 節目表演中等待評委給個選手評分並選出一、二、三等獎

7. 公布評選結果有嘉賓頒發獎品獎章,並在現場抽取獲獎觀眾十名

8. 主持人總結陳詞、宣布比賽結束

3. 賽後:

1. 打掃教室衛生整理活動器材

2. 整理活動中採集的照片准備張貼公布

3. 賽後張貼喜報公布比賽結果和獲獎名單、並將活動中採集的照片張貼公布

五.活動具體要求:

1.評委公平、公正、公開。

2.參賽選手演講內容積極、健康、向上,能體現一定的思想。

3.參賽選手活潑、積極、友好、自信。

4.樺林英語bar各成員積極置辦參與該比賽。

英語口語比賽計劃書相關 文章 :

★ 大學英語演講比賽策劃書3篇

★ 英語演講比賽策劃實施方案範本

★ 有關英語競賽活動的策劃書

★ 英語口語比賽演講稿

★ 英語口語大賽自我介紹範文

★ 英語比賽活動心得優秀範文【五篇】

★ 英語口語演講3分鍾範文

★ 演講比賽活動方案2020最新比賽方案集錦

★ 英語學習計劃書範文3篇

★ 演講比賽策劃書精選5篇範文

Ⅸ 八年級英語音樂之聲閱讀課怎麼上

1、導入:可以通過介紹音樂之聲的背景和主題,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
2、閱讀:氏飢讓學生閱讀音樂之聲的相關文章或故事,可以選擇適合學生閱讀水平的材料,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和力量。
3、分析:引導學生分析文章或故事中的語言、情節、人物等要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4、討姿核飢論:組織學生跡返進行小組或全班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受,促進學生的交流和合作。
5、總結: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讓學生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Ⅹ 外研社國才杯閱讀大賽考什麼

「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閱讀大賽比賽內容包含四個模塊:

1.PartI. Read and Know(讀以明己)考查選手們的閱讀廣度及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包含名人名言、文學選段、各類短篇文本及圖表等。

2.PartII. Read and Reason(讀以察世)考查選手對多題材、多體裁文本的信息獲取、判斷、邏輯推理能力。題型包括中短篇的理解題和閱讀邏輯題等。

3.PartIII. Read and Question(讀以啟思)考查對多篇同主題較長文本的信息獲取、對比、分析及整合能力。一般會就同一主題提供2-3篇不同題材、不同語言特點的選篇。

4.PartIV. Read and Create(讀以言志)通過「讀後寫」的方式,考查對文本信息的理解、分析、綜合、評價及提取運用的能力。

在考查語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等的同時,幫助學生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磨礪意志,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有為青年。

熱點內容
英語作文怎麼走向成功 發布:2025-09-15 17:23:00 瀏覽:121
最高的山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17:10:34 瀏覽:893
英語作文四個作者怎麼引用 發布:2025-09-15 16:33:24 瀏覽:76
和平的期望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16:20:39 瀏覽:153
怎麼寫英語作文的題目是什麼 發布:2025-09-15 15:48:02 瀏覽:173
我來自四川用英語怎麼寫作文 發布:2025-09-15 15:41:36 瀏覽:829
酸性反應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5 15:28:14 瀏覽:555
可怕的食物怎麼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15:28:14 瀏覽:661
教導處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15:03:29 瀏覽:23
新鄉的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14:54:23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