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閱讀論文集序言
Ⅰ 初中英語教師教育論文
20世紀中後期,教師素質研究已成為國際教師 教育 改革的趨勢,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有關教師素質研究的課題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 熱點 。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初中英語教師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初中英語教師教育論文 範文 一:初中英語教學如何與教師的德業兼修相統一
目前英語課程改革正在全國轟轟烈烈地開展著,英語課標對英語課程價值的認識體現了更多的人文精神,即 學習英語 是人的發展的一部分;而且新課程標准把語言知識和語言機能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英語課程中的內容體系更全面。課改均立足於學生角度,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以及改變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 經驗 來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這樣的課改要求下,要想達到這樣的要求,我們英語教師就必須加強自己專業的發展,提高自身的素質。我打算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達到個人專業發展規劃。
一、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情景
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要精神煥發,情緒飽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要注意學生情緒的變化,隨時調控教學節奏,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減輕學生學習英語的壓力和身心緊張的情況,從而排除心理障礙,使學生心情舒暢地學習,敢於開口,樂於開口,活躍思維,進而成功地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當發現學生疲倦時,可適當插一此有趣味的東西-——小笑話、幽默等,活躍課堂氣氛,使之有張有弛。如果教師語調呆扳、表情平淡或課堂氣氛過於緊張嚴肅,會使學生感到有一種無形的壓力,抵制大腦皮層活動,學生會思維遲鈍,有厭倦感,學習效率降低。久而久之,學生從厭倦老師到對語言失去興趣,於教學不利。
例如,為了把新世紀英語 八年級 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What animal are you 》這一課上好,我做了大量的准備,先從網上找了中國生肖的十二個動物的圖片,利用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學生們展示了這十二種動物及它們的特性,學生們很快掌握了這些動物的英語說法,接著我先聯系自己, 說說 自己屬什麼動物及特性,學生一聽,非常感興趣,紛紛聯系自己涌躍發言,最後再進行課文分析。課後學生們都覺得這篇課文不但有趣而且很容易學,這在無形中提高了他們對英語的興趣。
同時,我在英語教學中還堅持用英語來看圖說文,講解課文,講 故事 ,以及對一些日常生活的描述,讓同學們感覺到是在聽一種語言,這種語言包含著思想情感的流露,人文的點綴,歷史的回顧,而不是聽一個單詞、一個 句子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最終也會“說英語”。我除了堅持在課堂上說英語外,還要求學生也能開口。我在課堂教學中認真備課給每一個學生一個topic讓他學會開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在具 體操 作過程中要求學生不要怕講錯,學生只要開口了,就會像決堤的河水,洶涌澎湃。我還鼓勵學生准備一些英語小品在課堂上演出,讓他們有成就感,反過來推進 英語學習 。
二、課堂 教學 方法 多樣化,使學生長久保持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群體規范起著導向作用,學生群體成員往往自發地以教師的思想行為為參照而形成群體規范。因此教師要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努力鑽研業務,言行一致,艱苦樸素,文明禮貌,助人為樂。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努力提高自身 文化 知識水平和專業素養;並且在學校、家庭、社會積極進行道德實踐。熱愛工作,熱愛學生,團結同事,虛心學習。
語言教學本身的特點,規定了教師的教學方法,方式和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而富有變化的。變化和新奇能引起學生注意力,使之感覺新鮮和有趣,刺激其好奇心,從而激發出學習興趣來。反之,教無趣,必不樂學。用一成不變的方法上課,學生看不到新鮮東西,大腦皮層受到抑制,好奇心的內驅力逐漸消失,興趣也就會慢慢低落下去。我在教學中引為鑒戒,對不同內容採取不盡相同的辦法,收到較好的效果。
在學習詞彙時,插入英語 諺語 或格言。例如在學到 “lack”一詞時,我靈機一動想起了一個英語 成語 :“If you lack health, you lack everything.” 自己故意說得很快,學生覺得跟 繞口令 一樣,就模仿了起來,自己趁熱打鐵又說了另一句“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讓同學們猜出這兩個成語的意思,瞬間同學們的精神來了,學習的積極性也高漲起來了,一節英語課在歡悅的氣氛中結束了,同學們仍然意猶未盡,而從此在班裡也掀起了一個學習英語諺語和格言的小高潮。這也是逐漸改變學生厭學英語的一個良好 渠道 。 同時,在學習詞彙時還可以用演示文稿。例如:在教《新世紀》英語六年級上冊What are your favorite food and drinks? 這一課中,我先在網上找了一些平時生活中易碰到的食物和飲料的圖片,利用演示文稿展示給學生看,讓他們了解食物和飲料的英語說法,同時引出本課要學的詞彙,通過圖片展示,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詞彙。另外根據以上提供的食物和飲料,讓學生聯系生活,想一想自己喜愛的食品,編對話。然後,抽兩個學生到講台上來表演,其他學生進行評比、打分。依此類推,要求每組盡量說出不一樣的食品。這樣,不但讓學生開了口,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本課的單詞能很快記住,學習效果也明顯。
在課文閱讀時,通過背景知識介紹、問題設置等方法, 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然後,與同學們討論實際生活相關的話題,或利用ppt幻燈片、實物,加深對閱讀背景的了解,以此把同學們帶入一定的意境。例如,學習七年級第二課課文《A Healthy Diet》,課文的引入可以出示一些特肥胖的中學生的照片,列舉班級或學校較超重的同學為例,討論肥胖是否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討論致使他們肥胖的飲食生活原因並給他們提一些建議。這樣一來課文里Kate超重、生活飲食習慣、醫生忠告她進行節食等內容就不會再陌生了。再對課文進行透徹的分析,理解 文章 的基本框架結構以及其中的知識結構,然後舉一反三以點帶面,同學們就能理解課文的深刻內涵。在此教學過程當中,對於語言基礎知識的講解要精,以點帶面,騰出時間多讀多練。課文操練必不可少,這有利於培養學生進一步理解並融會貫通。在對課文整體理解的基礎上採取“正誤判斷”、“挖空填詞” 等形式來理解細節,讓學生自己出題,互問互答,加深理解。同時鼓勵學生創新運用,培養自己的自主能力,發揮他們的能動性;另一方面以這種有趣的方式吸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進而培養他們的語感和閱讀能力。(舉的例子可能不在你的教學范圍內,你可以換一個例子)
寫 作文 時,先讓同學做(Oral composition)口頭作文,在每次課前的10分鍾 (Ten---minute talk)的活動中講一遍,然後以書面的方式寫出來,由教師統一批改。用這樣的方法上課,大多數學學生都有表演機會,都在積極思考,既學了語言知識,又培養了思維、理解和運用英語的能力,還能更進一步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而對課文復習(Text—reviewing)則採用提問和復述法,先讓學生用英語說出課文的重點詞彙及其用法,其他同學補充。接著我再小結,對學生看不出、想不到的地方加以指點,容易產生糊塗的問題給予澄清。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復述課文,復述的方法也要靈活,如可用學過的詞句擴展課文的段落或濃縮課文,對話部分(Dialogue)改成故事或讓學生扮演故事、短劇中的不同角色進行對話表演等。
對課後語法練習 (Grammar Exercises) 採用討論的方法,讓學生在獨立完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大家討論,相互促進。有些英譯漢內容讓學生輪流做在黑板上,做得好的給與表揚。我則對普遍性的錯誤給與重點講解,使學生明白錯誤的原因。
因此,我認為教師應充分發揮各自的魅力,在教學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裡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並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後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於樂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英語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培養和發掘他們各方面的潛力。如課前3——5分鍾Daily speech/report,課文中的對話表演,將有趣的課文編為短劇,話題 辯論 、演講比賽、書法比賽、英語晚會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都能鍛煉口、筆、語表達能力及思維創造力。教師還應注意因材施教,既面向全體又區別對待,分類指導,讓優等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特別是讓後進生“吃得了”,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和勇氣,培養學習興趣。
同時,我還注意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許多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通過集體活動的互動、互助得到解決。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僅主動高效地獲取知識,還可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樂趣,且最大限度展現學習者學習的潛能。例如:例如,六年級新世紀英語第二單元第二課《School Rules》,這一課要求學生,把學習校紀校規的活動與英語語法祈使句的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歸納和練慣用祈使句的肯定形式與否定形式。為此,我在英語拓展課上開了一個以《校規》為主題的英語課外活動。首先,我讓學生們寫一些他們所了解的校規,然後我再進行概括和歸納,再聯系課文和自己學校的校規,讓學生們把它們改成祈使句的肯定形式與否定形式。最後,我進行了 總結 :作為一位中學生,應遵守校紀校規。
隨著各國交往的不斷頻繁,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深,國際間合作日益加強。在這一時期內,英語因其特殊的魅力逐漸成為各國人民之間溝通的共同語言。自從我國成功加入WTO,並且“申奧”、“申世”取得圓滿成功之後,明顯加快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進程,逐步加強了與外國的國際合作。即將來臨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使得英語對於我國的發展越來越重要,我們國家也越來越需要更多掌握大量英語詞彙的外語人才,以適應發展越來越快的現代中國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英語是一種歷史悠久、語匯豐富、詞義紛繁、語法簡練、使用靈活且搭配能力極強、為世人所樂於學習和使用的語言。
新課程針對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提高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傳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非簡單的答案。我決定認真學習《新課程標准》、《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教育新理念》、《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等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做到課余時間認真閱讀,及時做好筆記,同時寫好 心得體會 ,領悟其中的精華,使理論在頭腦中形成影像,並將其實踐於課堂,促進新課程的發展,使其發揮最大效力。
以上是我個人的專業發展規劃,為了更好地實現目標,我要不斷努力進取,開拓創新,爭取做到更優秀。在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在英語課改的浪潮下,我相信,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一步拓寬他們的國際視野,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他們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初中英語教師教育論文範文二:如何在中學英語中滲透德育
摘 要: 德育是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師不僅擔負著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挖掘潛力的智育任務,而且肩負著塑造靈魂、陶冶情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德育重任。,所以英語教師除了肩負著向學生傳授最基本的英語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重任以外,還肩負著培養學生健康的思想、堅強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以及對學生進行最基本的道德理念的任務。努力發掘教材內外蘊含的德育因素,結合教學內容和特點,進行卓有成效的德育滲透。那麼具體到中學英語課堂上應該如何完成素質教育的目標呢?本文就該問題進行了探析。
一、德育在中學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德高為師;學高為范”正如韓愈在《師說》中所論述的:所謂的老師應該在傳道、授業、解惑三項任務中發揮其主導作用。“傳道”中的“道”應該被理解為思想品德教育,即“德”它構成於一定的世界觀、人生態度、政治傾向、道德法則和思想特質。“德”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1)社會價值:它使人能夠自覺的認同和發展特定的社會制度,遵循一定社會條件下處理人際關系的倫理准則,從而達到對社會秩序的維護和鞏固的目的。(2)個體價值:德的發展可以迎合個體在道德上自我發展和完善的訴求,這源於人對真、善、美的追求以及“見賢思齊”的動力。人的幸福不僅僅包含物質方面的豐富,還包括對理想的嚮往、對信念的追求、對高尚品德的塑造等精神方面的升華,這些可以讓人享受到物質幸福所不可望其項背的幸福感,並且精神上的幸福感對人的心理素質和身體健康的發展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塑造了健全高素質的“完美”人。所謂“德育為首”的教育指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種教育理念,它在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為根本任務,使馬克思主義思想文化占據學校陣地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學校教育中必須高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面大旗,引導學生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立場,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德育始終貫穿於智育、體育、美育、勞動過程之中,使德育成為統帥其他教育的靈魂。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未來社會主義建設者必須具有共產主義道德觀念、紀律修養和文明行為習慣的時代要求。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學生對老師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中學教師作為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的楷模,就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和道德水準,以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高尚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質去創造生機勃勃的課堂氣氛;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西方文化,並且還要展現教師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悠久的中華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只有這樣,才無愧於“人民教師”和合格的英語教師偉大的稱號,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學師為”。也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起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和榜樣,真正達到“育人育德”的素質教育教學目標。
二、中學階段英語的學科特點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和《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開宗明義地指出:“外國語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獲取世界各方面知識和進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特別是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各國交往的重要工具。” 這句話突出強調了英語所具有的工具性特點,那麼作為一門語言英語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和思想性,在素質教育被高揚的今天,把英語學科的思想性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這與英語的工具性並不是互相孤立的兩個方面,而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
(一)英語是一種傳遞和交流信息的媒介,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語言是思維的外化,也是信息和思想的主要載體,語言構成於字意、詞意、句意,語言並不是一個空外殼,而是包含了豐富的思想內容。中學英語教材中的文章材料盡管具有不同的時代背景,但都是一定的語言形式和思想觀念的統一體,語言形式是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內容的外在表現方式之一。所以這就必然要求中學英語老師,不管採用何種教學手段、何種教學方式和方法,都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把文章的思想貫穿到教學過程當中去,同時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自身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也在無形中融入到對學生的言傳身教過程當中。在英語教學課堂上,老師的一言一行無不是思想的外化和表達,所以學生在課堂上所獲取的英語知識具有豐富的思想性。另外利用英語學科來進行教育,還具有“中西合璧”的獨特優勢。英語是學生了解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窗口,一部經典的英文電影、一首流傳久遠的英文歌曲、一首膾炙人口的英文詩、一部引人入勝的英文小說都能不同程度的激發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英語教師必然會把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應用到英語教學過程當中,開闊學生的視野是必要的,這對完成英語教學目標具有積極的影響。但是不能因小失大,高揚“育德”的大旗也是必不可缺的手段,時刻不能忘記對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民族優良 傳統文化 的繼承和發展,並且要學會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華。
(二)英語是 人際交往 和拓展的手段,具有實踐性。一門外語的習得是學習者母語和外語 思維方式 和表達方式的轉換,其語法結構和詞彙學習必然受到母語的影響。另外,不同國家民族還有著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的差異,這就意味著,要想精通和掌握一門外語,反復的練習和實踐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正如要想學會 游泳 就必須下到水裡是同一個道理。基本的英語技能包括:流利的 英語口語 能力、較高的 英語聽力 能力、暢通的讀懂英文材料能力、流暢的英文寫作能力、運用自如的英漢互譯能力,而每項能力的獲取都必須通過反復的磨練實踐才能成為個人內在素質。重復的練習是枯燥和乏味的,這就必須要求英語老師充分發揮其引領和導航作用:樹立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戰勝學習過程中困難的能力。當學生面臨著中西文化或者價值觀念的沖突時,英語老師還應該站在保護祖國文化、繼承傳統美德的立場上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
(三)英語是包羅萬象的美感海洋,給予我們的是美的享受。英語教材中包含了題材各異的學習素材,囊括了文質兼備並具有各種美感形態的 散文 、詩歌以及涉及到社會各個領域的實用性的文章,其中有令人身臨其境的自然美,有令人心曠神怡的藝術美,也有令人如浴春風的道德美等。所以英語學習的過程,也就是對美的感知和享受的過程,英語教師就應該充分的挖掘美、辨別美、升華美,以達到完善學生品性素質的教學目的。其實在“英語世界”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所以英語教師必須教會學生獲得“慧眼”的學習能力。正如授人之“魚”,不如授人之“漁”。每讀一篇經典的英語文章,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人生的啟迪。同時,讀一篇英語美文就會是一次遨遊“美”的海洋精神享受和人生感悟的升華。 由此可見,英語教學絕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掌握英語技能的簡單過程,更重要的是,它通過具有思想性和美感性的教學素材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情感、志趣和個人品格的形成,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便於他們能正確的認識世界,最終沉積為學生精深層面最有價值的財富,那就是關於人生和價值的深思。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僅把學生當做“知識袋”,而是把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個人能力和潛在的素質,而道德素質又是一個高水平高素質人才必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所以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我們必然要把“德育”放在各科教學過程中的統帥地位,讓“德育”引領我們的教學目的和方向,這完全符合我國的“科教興國”戰略。
三、中學英語教學“德育”缺失的現狀
在應試教育一統天下的局面下,考試的壓力讓學生無法喘息,好像學習英語就是為了考試,考試指揮棒讓中學英語教學失去了生機活力,這必然導致中學英語教學中德育的缺失:
(一)在英語教學觀念和教學過程中缺失了德育。劉潤清教授認為:“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不是傳授語法知識,而是培養交際能力;學習者產生的語言不僅要符合語法,而且要符合社會規范,要合情合理,貼切得體”。 這與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培養較強的英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又具備較好的道德素養的高素質人才是一致的。而目前的英語教學現狀是:英語教學只注重“功利化”的智力教育,這必然導致學生成為英語知識的奴隸,缺乏自主、自立的健全個性,並且造成英語課和德育課的嚴重脫節,形成兩張皮的教學局面,這與素質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在這種缺失德育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以崇拜的態度傳授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念,“對於外語教學過程中夾帶或傳播大量的西方思想與價值觀,相當多的教師與學生一味盲從,不加以鑒別” 例如:在當今的校園,學生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和“ 聖誕節 ”,相反卻冷淡於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 ”、“ 端午節 ”。
(二)在英語教學內容上缺失德育。德育之魂要想統帥英語教學課堂主要靠的是教師對課本素材內容所包含的德育內容挖掘和深化,使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潛移默化的把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規范內化為學生的政治訴求和價值取向。“學習生活中的德育主要是教育內容的滲透而產生的教育影響” 然而現在的改版後的中學教材力求英語課文的原汁原味。雖然學習地道的語言材料的動機是好的,但是它會對我們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造成不利的影響,成為西方國家向我國滲透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工具,形成學生信仰危機的局面。所以,我們在選擇英語素材時,首先,要注重文章的思想內涵和教育意義,又要考慮所選文章的趣味性和可模仿性。其次,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並且立足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基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為尺度,在知識的海洋里甄別出滿足我國中學教學需要的經典實用的英語文章。
四、德育——統帥中學英語教學之魂的策略
(一)立足中學統編教材,尋找英語知識和德育知識的最佳結合點。英語教師必須認真備課,深刻領會課文素材背後的德育內涵。以英文知識為載體,以傳授英語基本知識為途徑,確立明確的德育目標。例如:通過《good fridends》一文的講解,讓學生明白“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的深刻道理,從而樹立起了學生的正確的交友觀;學習了《The milu deer》一文後,學生應該體會到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嚴重生態危機,從而積極主動的參加保護環境的活動當中。並且深刻理解我門國家所倡導的“和諧社會”理念的價值。
(二)利用活動教學法,創造道德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去體驗和感悟德育境界。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為目的,通過讓學生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以及主動參與的意識。建立課外活動學習小組,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和感受道德的愉悅感。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進而完善學生的道德人格。
(三)提高教師的職業素質,發揮教師的師表榜樣導向作用。教育家加里寧指出:“教師的世界觀,他的言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影響著全體學生。” 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為人師表的表帥作用,用正確的價值觀去引導學生;用愉快的情緒去感染學生;用端莊的舉止和謙遜的語氣來形成民主平等、友善、活躍的課堂氣氛;用文明的課堂用語,比如“please”、“excuse me”、 “thanks”來建立師生之間互相尊重、理解、融洽的感情交流渠道。教師彬彬有禮的舉止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還對學生講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起到了潛移默化作用。
(四)改革英語教學手段,選擇有針對性的“寓德於教”的科學方法。英語學科的自身特點是交際性、工具性,同時還傳授英語語言基本知識、社會文化背景知識,這樣就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所以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就應該嚴格按照教學規律,深入挖掘、充分合理的利用英語課本素材中的德育因素,採用“寓德育與課堂;寓德育與言傳身教過程中”的教學理念,切切實實的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獲取的不僅僅是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道德的升華和心靈的洗禮。
Ⅱ 我是一名英語教師,問一下張麗莉2000論文怎麼寫(不要事跡只要體會和對自己的影響,自己怎麼做)
2000字應該好寫,按固模式寫就行了。
英語論文格式及寫作規范
語言和內容是評判一篇英語論文質量高低的重要依據;但是,寫作格式規范與否亦是一個不可忽略的衡量標准。因此,規范英語論文的格式,使之與國際學術慣例接軌,對我們從事英語教學,英語論文寫作,促進國際學術交流都具有重要意義。由於英語論文寫作規范隨學科不同而各有所異,本文擬就人文類學科英語論文的主要組成部分,概述美國教育界、學術界通行的人文類英語論文寫作規范,以供讀者參考、仿效。
一、英語論文的標題
一篇較長的英語論文(如英語畢業論文)一般都需要標題頁,其書寫格式如下:第一行標題與列印紙頂端的距離約為列印紙全長的三分之一,與下行(通常為by,居中)的距離則為5cm,第三、第四行分別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如果該篇英語論文是學生針對某門課程而寫,則在作者姓名與日期之間還需分別打上教師學銜及其姓名(如:Dr./Prof.C.Prager)及本門課程的編號或名稱(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列印時,如無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列印,行距約為0.6cm(論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
就學生而言,如果英語論文篇幅較短,亦可不做標題頁(及提綱頁),而將標題頁的內容打在正文第一頁的左上方。第一行為作者姓名,與列印紙頂端距離約為2.5cm,以下各行依次為教師學銜和姓、課程編號(或名稱)及日期;各行左邊上下對齊,並留出2.5cm左右的頁邊空白(下同)。接下來便是論文標題及正文(日期與標題之間及標題與正文第一行之間只需隔行列印,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二、英語論文提綱
英語論文提綱頁包括論題句及提綱本身,其規范格式如下:先在第一行(與列印紙頂端的距離仍為2.5cm左右)的始端打上 Thesis 一詞及冒號,空一格後再打論題句,回行時左邊須與論題句的第一個字母上下對齊。主要綱目以大寫羅馬數字標出,次要綱目則依次用大寫英文字母、阿拉伯數字和小寫英文字母標出。各數字或字母後均為一句點,空出一格後再打該項內容的第一個字母;處於同一等級的綱目,其上下行左邊必須對齊。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綱目必須是兩個以上,即:有Ⅰ應有Ⅱ,有A應有B,以此類推。如果英文論文提綱較長,需兩頁紙,則第二頁須在右上角用小寫羅馬數字標出頁碼,即ii(第一頁無需標頁碼)。
三、英語論文正文
有標題頁和提綱頁的英語論文,其正文第一頁的規范格式為:論文標題居中,其位置距列印紙頂端約5cm,距正文第一行約1.5cm。段首字母須縮進五格,即從第六格打起。正文第一頁不必標頁碼(但應計算其頁數),自第二頁起,必須在每頁的右上角(即空出第一行,在其後部)打上論文作者的姓,空一格後再用阿拉伯數字標出頁碼;阿拉伯數字(或其最後一位)應為該行的最後一個空格。在列印正文時尚需注意標點符號的列印格式,即:句末號(句號、問號及感嘆號)後應空兩格,其他標點符號後則空一格。
四、英語論文的文中引述
正確引用作品原文或專家、學者的論述是寫好英語論文的重要環節;既要注意引述與論文的有機統一,即其邏輯性,又要注意引述格式 (即英語論文參考文獻)的規范性。引述別人的觀點,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間接引用。無論採用何種方式,論文作者必須註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處。目前美國學術界通行的做法是在引文後以圓括弧形式註明引文作者及出處。現針對文中引述的不同情況,將部分規范格式分述如下。
1.若引文不足三行,則可將引文有機地融合在論文中。如:
The divorce of Arnold's personal desire from his inheritance results in 「the familiar picture of Victorian man alone in an alien universe」(Roper9).
這里,圓括弧中的Roper為引文作者的姓(不必注出全名);阿拉伯數字為引文出處的頁碼(不要寫成p.9);作者姓與頁碼之間需空一格,但不需任何標點符號;句號應置於第二個圓括弧後。
2.被引述的文字如果超過三行,則應將引文與論文文字分開,如下例所示:
Whitman has proved himself an eminent democratic representative and precursor, and his 「Democratic Vistas」
is an admirable and characteristic
diatribe. And if one is sorry that in it
Whitman is unable to conceive the
extreme crises of society, one is certain
that no society would be tolerable whoses
citizens could not find refreshment in its
buoyant democratic idealism.(Chase 165)
這里的格式有兩點要加以注意。一是引文各行距英語論文的左邊第一個字母十個空格,即應從第十一格打起;二是引文不需加引號,末尾的句號應標在最後一個詞後。
3.如需在引文中插注,對某些詞語加以解釋,則要使用方括弧(不可用圓括弧)。如:
Dr.Beaman points out that「he [Charles Darw in]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bate between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biblical creationism」(9).
值得注意的是,本例中引文作者的姓已出現在引導句中,故圓括弧中只需註明引文出處的頁碼即可。
4.如果擬引用的文字中有與論文無關的詞語需要刪除,則需用省略號。如果省略號出現在引文中則用三個點,如出現在引文末,則用四個點,最後一點表示句號,置於第二個圓括弧後(一般說來,應避免在引文開頭使用省略號);點與字母之間,或點與點之間都需空一格。如:
Mary Shelley hated tyranny and「looked upon the poor as pathetic victims of the social system and upon the rich and highborn...with undisguised scorn and contempt...(Nitchie 43).
5.若引文出自一部多卷書,除註明作者姓和頁碼外,還需註明卷號。如:
Professor Chen Jia's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aimed to give Chinese readers「a historical survey of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its earliest beginnings down to the 20thcentury」(Chen,1:i).
圓括弧里的1為卷號,小寫羅馬數字i為頁碼,說明引文出自第1卷序言(引言、序言、導言等多使用小寫的羅馬數字標明頁碼)。此外,書名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下劃了線;規范的格式是:書名,包括以成書形式出版的作品名(如《失樂園》)均需劃線,或用斜體字;其他作品,如詩歌、散文、短篇小說等的標題則以雙引號標出,如「To Autumn」及前面出現的「Democratic Vistas」等。
6.如果英語論文中引用了同一作者的兩篇或兩篇以上的作品,除註明引文作者及頁碼外,還要註明作品名。如:
Bacon condemned Platoas「an obstacle to science」(Farrington, Philosophy 35).
Farrington points out that Aristotle's father Nicomachus, a physician, probably trained his son in medicine(Aristotle 15).
這兩個例子分別引用了Farrington的兩部著作,故在各自的圓括弧中分別注出所引用的書名,以免混淆。兩部作品名均為縮寫形式(如書名太長,在圓括弧中加以註明時均需使用縮寫形式),其全名分別為 Founder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 及 The Philosophy of Francis Baconand Aristotle。
7.評析詩歌常需引用原詩句,其引用格式如下例所示。
When Beowulf dives upwards through the water and reaches the surface,「The surging waves, great tracts of water, / were all cleansed...」(1.1620-21).
這里,被引用的詩句以斜線號隔開,斜線號與前後字母及標點符號間均需空一格;圓括弧中小寫的1是line的縮寫;21不必寫成1621。如果引用的詩句超過三行,仍需將引用的詩句與論文文字分開(參見第四項第2點內容)。
五、英語論文的文獻目錄
論文作者在正文之後必須提供論文中全部引文的詳細出版情況,即文獻目錄頁。美國高校一般稱此頁為 Works Cited, 其格式須注意下列幾點:
1.目錄頁應與正文分開,另頁列印,置於正文之後。
2.目錄頁應視為英語論文的一頁,按論文頁碼的順序在其右上角標明論文作者的姓和頁碼;如果條目較多,不止一頁,則第一頁不必標出作者姓和頁碼(但必須計算頁數),其餘各頁仍按順序標明作者姓和頁碼。標題Works Cited與列印紙頂端的距離約為2.5cm,與第一條目中第一行的距離仍為0.6cm;各條目之間及各行之間的距離亦為0.6cm,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3.各條目內容順序分別為作者姓、名、作品名、出版社名稱、出版地、出版年份及起止頁碼等;各條目應嚴格按各作者姓的首字母順序排列,但不要給各條目編碼,也不必將書條與雜志、期刊等條目分列。
4.各條目第一行需頂格列印,回行時均需縮進五格,以將該條目與其他條目區分開來。
現將部分較為特殊的條目分列如下,並略加說明,供讀者參考。
Two or More Books by the Same Author
Brooks, Cleanth. Fundamentals of Good Writing: A
Handbook of Modern Rhetoric. NewYork: Harcourt, 1950.
---The Hidden God: Studies in Hemingway, Faulkner, Yeats,
Eliot, and Warren. New Haven: Yale UP,1963.
引用同一作者的多部著作,只需在第一條目中註明該作者姓名,餘下各條目則以三條連字元及一句點代替該作者姓名;各條目須按書名的第一個詞(冠詞除外)的字母順序排列。
An Author with an Editor
Shake speare, William. The Tragedy of Macbeth. Ed. Louis B.
Wright.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1959.
本條目將作者 Shakespeare 的姓名排在前面,而將編者姓名(不顛倒)放在後面,表明引文出自 The Tragedy of Macbeth;如果引文出自編者寫的序言、導言等,則需將編者姓名置前,如:
Blackmur, Richard P.Introction. The Art of the Novel:
Critical Prefaces. By Henry James. New York: Scribner's,
1962.vii-xxxix.
如果引言與著作為同一人所寫,則其格式如下例所示(By後只需註明作者姓即可):
Emery, Donald. Preface. English Fundamentals. By Emery.
London: Macmillan, 1972.v-vi.
A Multivolume Work
Browne, Thomas. The Works of Sir Thomas Browne. Ed.
Geoffrey Keynes. 4 vols. London: Faber, 1928.
Browne, Thomas. The Works of Sir Thomas Browne. Ed.
Geoffrey Keynes. Vol.2. London: Faber, 1928. 4 vols.
第一條目表明該著作共4卷,而論文作者使用了各卷內容;第二條目則表明論文作者只使用了第2卷中的內容。
A Selection from an Anthology
Abram, M. H.「English Romanticism: The Spirit of the Age.」
Romanticism Reconsidered. Ed. Northrop Frye. New
York: Columbia UP,1963.63-88.
被引用的英語論文名須用引號標出,並注意將英語論文名後的句點置於引號內。條目末尾必須註明該文在選集中的起止頁碼。
Articles in Journals,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Otto, Mary L.「Child Abuse: Group Treatment for Parents.」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2(1984): 336-48.
報刊雜志名需劃線,但其後不需任何標點符號。62為卷號或期號,如既有卷號,又有期號,則要將二者以句號分開。如:(3.3);1984為出版年份,應置於圓括弧中。
Arnold, Marilgn.「Willa Cather's Nostalgia: A Study in
Ambivalance.」Research Studies Mar.1981:23-24,28.
月刊或雙月刊須同時註明出版年月;23-24,28表示該文的前一部分刊於第23和24兩頁,後一部分則轉至第28頁。
Gorney, Cynthia.「When the Gorilla Speaks.」Washington Post
31 July,1985:B1.
引用日報上的英語論文必須同時註明報紙出版的年、月、日。B1為該文在報紙中的版面及頁碼。參考文獻(略)(摘自《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年第8期,原文:「英語論文寫作規范」作者 劉新民)
Ⅲ 高中英語英語教師論文寫作文章
1. 我是高中英語教師,想寫論文,該怎麼辦
這個網站上的文章肯定可以幫助你的。
教學論文主要是指對教學原理、方法、心得等進行論述的文章。 一、觀點要正確 既然是論文,就應該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
見解往往有對錯之分,我們提唱創新,鼓勵突破,反對人雲亦雲,更反對觀點錯誤、立場反動的東西。 前一段時間,《揚子晚報》有這樣一個報道:一個老師為了讓學生認真學,公然在班上跟學生講:"好好學將來可以住漂亮的房子、娶漂亮的老婆"雲雲。
估且不管這位老師的用心如何、學生的反應怎樣。這種提法本身就是封建社會"讀!讀!讀!書中自有紅燒肉;讀!讀!讀!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翻版,象類似的觀點如果出現在論文中,這種文章又豈有可取理? 由此可見,寫文章的第一要素:觀點要正確。
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好象是在談什麼大道理,其實不然。試想,我們在撰寫文章的時候,如果對搜集的大量資料不加以任何甄別,見到所謂有用的資料就照搬照用,難免有非理性、甚至是不健康的思想觀點充塞其中。
就象我上面所提到的那位先生的話,不僅不利於引導人、教育人、激勵人,相反地,類似的話如果出現在文章中,這樣的文章不僅不是佳品,而且是次品,是毒品。 不僅如此,離開了唯物辯證法來研究教學問題,也是行不通的。
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告訴我們: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同樣地,搞教學研究也不能只看到問題的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個方面。
否則,這樣的文章是經不起任何推敲的,當然也就是不具有什麼學術價值了。 二、選題要適當 選題是撰寫論文和著作的重要起點,主要包括:內容、范圍及難度等三個方面。
內容 往往根據自己擁有的資料而定,通常選定自己熟悉的材料,最好是自己的本職業務范圍內或與所學專業相近的內容。不能為了趕時髦,或為了評職稱投稿,勉強東挑挑西選選,去找一些連自己都似懂非懂的東西。
即使這樣做了,最終也只能是勞而無功,一無所獲。 范圍和難易 論文的范圍和難易度要掌握好。
在不少人的潛意識里,深怕人微言輕,似乎題目越大,論文的份量就越重,或者說就越像論文。 其實,題目太大以後,往往會因力不從心,容易失敗。
這里的"太大"是指:研究的問題"外延"太大,幾乎是無所不在其中--不是概論、就是原理、不是數學、就是物理!這種文章表面上看起來很大氣,可往往給人言之無物、華而不實之感。 同樣地,如果選擇的題目太小了,則顯得輕而易舉,不費力氣,也不利提高。
當然 ,題目的大小,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大題可以小作,小題可以大作。關鍵還在於如何確定具體的論證角度。
一般來說,大題目寫起來容易空泛,這往往是由於學力不足,無法深入,寫少了象蜻蜒點水,如浮光掠影;寫多了則顯得又臭又長。 相反,如果抓住一個重要的小題,能夠深入本質,切中要害,從各個方面把它說深說透,有獨到的新見解,那論文就一定有份量。
在選題時一般要注意:它的實用性、互異性、准確性、突破性等等 三、材料要充分 選材是否合理是文章成敗的關鍵。 寫論文從整體構思,到題目確定,到論證過程等等,都不能離開選材--客觀的資料。
選材的目的,是采眾家之長,成一已之見。因而,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如何確立論點 即通過資料的收集、匯總、整理,把與自己的想法吻合的論點、論據、論證方法等挑選出來,並且從新的視角,予以新的觀察。
如何獨樹一幟 同類資料中,不同作者自有其不同的闡述與見解,我們可以把其中富有個性的典型論據、體現各自特點的合理論證,摘錄出來,從而為自己獨樹一幟提供保證。 如何表現自我 不少文章大同小異,因而,有關資料內容的交叉爭議之點,往往也是文章的價值所在,關鍵之處。
如果我們注意把這方面的資料整理出來,對於形成自己的主見,確定文章的論證角度和發展方向,則大有裨益。 如何精耕細作 不少文章由於種種原因,原作者只是提出了問題。
並未作詳細而中肯回答。如將文中略寫部分歸攏在一起,加以擴充分析,我們會從中受到啟發,從而修正原有的選題方向,對問題作出定向、定度的思考和研究。
總而言之,選材時,一定要注意不去作大而無當的聯系和比較。必須有選擇、有重點地找一些與我們的論點有關的東西來作對比研究,以便從中提煉出自己的見解。
四、思路要清晰 在寫論文之前,我們不妨先擬好一個寫作提綱,如有可能最好是來一個初稿,然後再動手。 提綱 可以幫助我們樹立全局觀,從整體出發,去檢驗每一個細節所佔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展現相互間的邏輯聯系是否得當,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是否和諧,每一個部分、每一環節是否都是為全局所需要,是否絲絲入扣,配合默契,是否都能為主題服務…… 初稿 提綱只是論文的大致輪廓,不可能對每一細節都考慮周密完善,因而可以先寫一個初稿。
有了它,很可能發現原來提綱中某些設想有不恰當之處,這時就應加以調整或修改;對於有錯誤的論點、論據,或發現新的論點、論據,還應及時抽掉與增補,使之逐步完善。 初稿的寫作通常有兩種寫法: (一)、按提綱的順序分段進行,它可以便文章的格調、風格前後保持一致,前後銜接緊湊、自然,避免旁逸斜出,。
2. 高中英語教學畢業論文怎麼寫呢
高中英語教學畢業論文不難的,之前也是摸不著頭腦寫不出來,還是上屆師兄給介紹的莫文網,有了高手幫忙效率就是高啊,很快就完稿了高中英語教師教學方法的研究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思考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調查研究——以河北省某中學為例PCK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研究新課標下多媒體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的整合研究——以九江四中為例高中英語教學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實驗研究——以宜春中學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例高考英語口語考試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研究口譯訓練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基於讀寫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現狀調查九江市高中英語情感教學策略研究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網路資源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高中英語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存在的弊端及應對措施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研究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以葫蘆島凌東高中英語教學為例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教學銜接研究——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對比為視閾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我國高中英語教師身份認同研究——以山東省不同年齡背景的教師為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真實性評價研究高中英語教學的突然調查與新課改理念下的應然思考高考英語對高中英語教學反撥作用的調查研究——以河南高考英語為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角色扮演高中英語文化教學的現狀調查及對策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積極情感因素的培養策略研究任務型語言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基於語塊的高中英語教學系統策略研究多媒體輔助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的調查報告——以漳州三中為例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證研究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高中英語的教學文化問題研究基於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研究。
3.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 淺談高中生怎樣學好英語詞彙
眾所周知,學好一門語言,詞彙是必不可少的,當然英語就更不用說了。
對於高中生來說,詞彙學習非常重要。首先,詞彙是語言的建築材料,是學好英語最基礎的知識;其次,加強詞彙教學不僅是原教學大綱,也是新課標的明確要求。
從教學實踐看,對詞彙教學的忽視,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影響到學生的考試成績。這一情況突出表現在歷年的高考中。
不論是單選題、聽力題、完形填空,還是閱讀題、寫作題都必須在掌握大量詞彙的前提下,才能做出選擇與判斷。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詞彙,才能運用語言知識,連詞成句,連句成篇,進行寫作。
否則紙上談兵,無所收獲。那麼,怎樣才能學好英語詞彙,為學習英語打下基礎呢? 首先要正確學習態度,要從平時學的每一個單詞做起,理解它的音、形、義,切記臨考突擊,記單詞、背短語、寫句子等。
高中詞彙比初中更多、更復雜,相對難以記憶與掌握。因此,必須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與技巧。
詞彙是構成語言最基本的材料,人類的思想交流也是通過由詞構成的句子來實現的。擴大詞彙量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前提,因此,詞彙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它在整個語言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那麼,在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有效地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呢?唯一的途徑就是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目前,越來越多的學生乎認為,既然英語考試越來越重視閱讀理解,客觀試題在試題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那麼沒有必要在詞彙的學習上花費太多的時間,不少教師也持這一觀點。
實際上,隨著理解題和應用題在試題中越來越重要,應該說詞彙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只能變得更重要,而不是不重要。端正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無疑是我們搞好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
其次,針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樹立學習信心,消除學生單詞多、長且難讀、難記的畏懼心理,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指導與訓練,具體做法如下: 從基礎抓起——識讀與拼寫 識讀是詞彙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面臨的第一關。一個單詞不會讀,形就不好記,意思也會受到影響。
如形近詞:mental,metal,medal。生詞會阻礙學習,打擊積極性與自信心。
因此,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從掌握正確的發音、讀音規則和拼讀開始,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讀音規則和拼讀基礎普遍差,更需要老師的大力幫助與耐心指導。
學習詞彙拼寫也是相當重要的。學生只有掌握正確的拼寫形式,學會利用讀音規律記憶單詞,才能避免死記硬背,提高記憶效率。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拓寬詞彙量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學生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正確使用詞典,自覺積累詞彙,及時復習,學生要常查字典,但不要一味地依賴詞典,應指導學生盡可能利用上下文找線索來猜詞,養成對記詞彙的敏感性,注意習慣用法與固定搭配等用法,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詞彙。
學生掌握了音標、構詞法等,就能在較少的時間里掌握較多的詞彙並通過詞綴、近似詞來猜問,從而擴大詞彙量。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其他方法,如聯想、觀察、對比、分析法來學習詞彙,變難為易,以便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運用知識也是學習詞彙的一種方法? 知識在於運用。掌握了一定量的詞彙,就看怎樣來運用。
實質上,運用詞彙,就是在復習、更新詞彙,從而更進一步積累詞彙。聽、說、讀、寫是英語中最基本的運用詞彙的基本方式。
聽:聽句子、短語、對話等,教師指導學生聽懂關鍵詞、句,使學生掌握地道的發音,積累語言信息,為口語、寫作打下基礎。說:引導學生參加口語訓練,鞏固和運用詞彙,表達思想,交流情感。
讀:通過廣泛的閱讀,才能鞏固和擴大詞彙量,培養語感。寫:通過寫才能從根本上鞏固詞彙,表達思想,達到詞彙的高度發揮與升華。
四、注重語境教學尤為重要 語言作為人類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在實際運用中不斷發展和完善起來的。我們知道,一個單詞的學習不能靠孤立的記憶,即使把這個單詞的多種用法記得很熟,也不可能完全把握它在每個語篇中的含義,因為只有在具體的環境中才能體現它真正的意義。
如果沒有進行大量語篇語境的積累,沒有從聽、說、讀、寫多方面輸入它的語境,就無法產生對他的良好感悟能力,所以詞彙教學就必須與語篇語境相結合。 而良好的語篇語境則需要大量的詞彙量,大量的詞彙量又來源於單詞的積累,那麼應該怎樣記憶單詞呢? 五、記憶單詞的方法 (1)音形記憶法 英語是拼音文字,根據26個字母與48音素間的聯系去記單詞是最佳方法。
此方法要求學生先掌握一定的讀音規則,在記單詞時將字母或字母組合與讀音對應起來讀,因為記住了音與形的聯系,就可以水到渠成地記住單詞。此方法的好處是音形並用,互為提示。
當你掌握了26個字母的讀音規則和一些典型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後,在你碰到一些符合規律的生詞時,你就會自己拼讀出來並將其記住。(2)構詞分析記憶法 英語中的很大一部分單詞都是由合成法、派生法及轉化法構成的,掌握一些構詞法知識,便能大大增強記憶效果,擴大詞彙量。
比如,用合成法記football(foot意為「足」,ball為「球」。
4. 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高中滿分英語作文4篇
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高中滿分英語作文篇一 How to Be a Good Teacher Teaching is the greatest profession under the sun, because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cation to a nation. Sometimes, it seems easy to be a teacher, but I always find it's difficult, because only knowledge can't make us a good teacher. 教學是天底下最偉大的職業,因為對一個國家來說沒有什麼比教育更重要。
有時候成為一名教師似乎很容易,但是我總覺得很難,因為只有知識並不能讓我們成為一名好老師。 As teachers, we must not only have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but also have prehensive skills and positive attitudes. For one thing, we must be equal to every student. Don't judge the students by their grades and behaviors. Our ty is to ecate them, not to criticize them. For another, we are no longer the candles, but the matches. We shouldn't do the presentation work all the time in class. We must give the classes to the students. For example, we should make a real atmosphere to attract the students' interests. Since most students like doing things with their hands, we can assign them some tasks to do. Sometimes we can also do some activities with them. I believe the students will learn best when they are happy.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而且還要具有全面的綜合能力和積極向上的態度。
首先,我們必須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從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行為來評價學生。
我們的責任是去教育他們,而不是批評他們。另一方面,我們不再是蠟燭,而是火柴了。
我們不應該一直在課堂上講。我們要把課堂讓給學生。
例如,我們應該營造一個真實的氛圍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因為大多數學生喜歡用自己的雙手來做事情,我們可以給他們分配一些任務。
有時我們也可以與他們做一些活動。我相信學生在開心的時候會學得最好。
Sometimes, we may be troubled by some naughty students. Therefore, we must have patience. We have to lead them in the right way. However, if they don't pay attention to us, we ought to be strict with them, until they are well-behaved. 有時,我們可能會因為一些調皮的學生而煩惱。因此,我們必須要有耐心。
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引導他們。然而,如果他們並沒有注意到我們,我們應該嚴格要求他們,直到他們表現良好。
These are my personal ideas. Maybe they are correct in a way, while they are not enough for us. So I will devote more diligence to my work and get more experience from teaching. 這些都是我個人的想法。在某種程度上也許他們是正確的,但是這對我們來說並不夠。
所以我會在工作上更加的努力,從教學中得到更多的經驗。 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高中滿分英語作文篇二 A good teacher, in our minds,means that giving us all knowledge he knows absolutely, supervising studentsstrictly, teaching students by holding their hands, assigning proper homeworkto students and being kind enough to give students time to relieve pressure and so on. Of course, these are my previous ideas which show myimmaturity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those ways catering to examination-orientedecation are necessary before stepping into university. With the age andexperience growing, my thoughts bee mature graally. 在我們心目中一個好老師,意味著毫無保留的給我們所有的知識,嚴格管理學生,手把手的教學生,適當的給學生布置作業並足夠友善的給學生時間來緩解壓力等。
當然,這些都是我以前的想法,在某種程度上展示了我的不成熟。但那些方式在上大學前對應試教育是很有必要。
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我的思想逐漸成熟。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llegestudent, it's quite ridiculous that a college teacher still follow the teachingpatterns of middle school because of the freedom and open of university. In myhumble opinion, first of all, as a college teacher, the most basic is thatteachers should possess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be proficient in theirteaching subjects, which means that they will not only explain the textthoroughly, but also tell students more extracurricular knowledge on the topic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and make them throw light on the text deeply.Meanwhile, teachers should mobilize the enthusia *** and initiation of studentsto make the whole class lively and be good at asking questions to encouragestudents to think on their own and foster their creativity, rather than letthem learn by rote. What's more, in university---- an academic palace, teachersshould regard students as their friends to establish good relationship beeen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create an equal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speak theirmind freely. This way of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從大學生的角度來看,大學教師仍然遵循中學教學模式是相當可笑的因為大學是自由開放的。
在我看來,首先,。
5. 英語作文我的英語老師
我的英語老師 My English Teacher Miss Hou is my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Her English name is Jenny. She looks so weak that a strong wind may blow her away. She is not too tall, about 150cm. She is experiened of English teaching. She teaches me for three years.In the other word, she is the only English teacher ring my high school study. She is special. She will show an English song to us before her class. A few days later, she will ask us to follow the singing on the tape. I can still remember some songs she taught us. It is strang that she looks so weak, but no one in my class will against her word. I think maybe is because her own personality.Everyone respects her. She is serious in work, so that our whole class's English is good. Happily, she is our friend after class. She always palys badminton with us. She is also ready to help us if we have any difficultiy. In my mind, a good teacher is more than a million books. And she will be my mentor forever. Jenny, my teacher, I love you. 侯老師是我的高中英語老師。
她的英文名字是珍妮。她看起來是如此的瘦弱,好像一陣強風就會把她吹走。
她個子不太高,約150厘米。她在英語教學方面是很有經驗的。
她教了我三年。換句話說,她是我高中唯一的英語老師。
她很特別。在上她的課之前她會給我們放一首英文歌聽。
幾天後,她會讓我們跟著磁帶唱。有些歌我現在還記得。
很奇怪的是,她看起來很弱,但是我們班裡面的人沒人敢違背她的話。每個人都尊敬她。
我想也許是她的人格魅力吧。她工作認真,所以我們整個班的英語成績很好。
很開心的是,下課後她就是我們的朋友了。她經常和我們一起打羽毛球。
如果我們有任何困難,她還隨時准備好幫助我們。在我看來,一位好的老師,勝過萬卷書。
她永遠都是我的良師益友。珍妮,我的老師,我愛你。
6.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淺議英語教學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認為,「師生之間是一種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這將有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努力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氣氛」,保持學生們興致勃勃的情緒、思索判斷的神態、躍躍欲試的舉止,使英語課堂氣氛濃郁、生動活躍,從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為了在英語教學中創設並保持「這種良好的氣氛」,在教學中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教師一定要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 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必須首先熱愛自己的工作和事業,才能在工作上有所突。
7. 如何提高高中英語寫作 中國論文網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中國學術期刊網
高中英語論文:淺談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摘要:英語寫作對於高中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題,而對於教師來說也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難題。究其原因,教師沒有一個現成的標准教學模式,全靠對學生的責任心和工作中的實踐經驗,摸索一些實用的教學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有的教師走了不少彎路,很可能是費了不少心血,效果卻不令人滿意。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通過分析高中學生在英語寫作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以便大家共同研究。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寫作;作文教學;基本句型;寫作訓練;規范強化中學英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其中英語寫作是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具體體現,也是很多高中學生學習中的弱項。「寫」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在高考試卷中佔30分比例,因此高中英語教學中寫作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這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綜合能力的訓練,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大量的訓練才能達到。在教學中,老師需把寫作訓練一直貫穿於整個教學之中。高中新大綱中的英語教學目的之一是「發展寫作技能,培養學生在口頭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高考說明則具體要求學生能根據所給提示條件寫出不少於60字的英語短文。內容連貫,文理通順,無嚴重語法或結構錯誤。這看上去似乎是不很高的要求,但在教和學的實踐中達到卻非易事。那麼,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8. 英語作文關於老師議論文
My Teacher 我的老師
My favourite teacher is Miss Huang. She is a beautiful lady. She has o big eyes, a high nose and a little red mouth. There is always a *** ile on her face.
Miss Huang likes singing and collecting posters. She is good at playing the piano. In the evening, she always sits in front of the piano and plays nice music. She is good at dancing, too. Sometimes she teaches us dancing.
Miss Huang likes dogs very much because the dog is very friendly and cute. Her favourite color is blue. Because blue is the color of the sky and the sea.
This is my favourite teacher. Our clas *** ates all like her very much.
Ⅳ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論文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論文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一直以來是個難點,我們常常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而忽視了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大家不妨來看看我推送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論文,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根據英語新課程標准,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通過日常英語教學,我想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符合小學生學習語言的認知規律,以年級劃分,分別進行拼讀、認讀、朗讀和初步的閱讀訓練。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閱讀教學的教學目的
小學階段只要求學生讀懂一些簡單的短文,難度不大,但作為起始階段,方法的掌握、習慣的形成卻是非常重要的。依據小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首先,培養拼讀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對掌握單詞的拼讀感到困難,因此我們應注意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如在實際教學中我就嘗試採用了「直接拼音法」.
這是一種按字母或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拼讀和拼寫單詞的方法,它既可以內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又可以培養學生看見詞能讀出來和聽音能寫詞的能力,同時還可以防止學生死記硬背等壞習慣的形成。其次,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朗讀方法和閱讀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五六年級的學生對語音是比較敏感的,一旦讀得不準,形成習慣,改起來不容易了。因此,應在實際教學中盡量使用標準的錄音,讓學生模仿,以培養學生形成標准地道的.語音、語調。然後教師可以再輔以朗讀技巧的講解,讓學生在有意義的語流中掌握標準的語音、語調、重音、意群與節奏。再次,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已是五六年級的學生了還有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如:閱讀時唇動和低聲讀、用手指著所讀內容、不斷回讀、腦袋擺動等,這些習慣都直接影響閱讀速度,從而影響閱讀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先通過題目、圖示、上下文以及構詞法等,培養學生猜測生詞的能力。再幫助學生掌握抓關鍵詞的能力,如在閱讀時,注意事物(what)、地點(where)、人物(who)、時間(when)、怎樣(how)、原因(why)等關鍵詞。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
目前小學階段「讀」的要求一般相當於基礎教學階段英語課程標准一、二級的要求。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小學英語教學基本要求,一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看圖識(2)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的詞語;(3)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
二級中的的要求是:(1)能認讀所學詞語;(2)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3)能讀懂教材中的要求或指令;(4)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5)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和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因此根據課標和日常教學我認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應分年級實施。(1)小學四年級以聽、說為主線,在圖片、簡筆畫和教師的幫助下能從總體上理解閱讀內容,從聽到說,循序漸進。(2)小學五年級先聽錄音看範文,大體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內容,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講解文章,對文章內容有更詳細的認識,再分組或分角色誦讀文章,理解文章後,完成課後練習。(3)小學六年級也先通讀短文,對短文有一個初步總的印象。在通讀文章之後,能根據圖片或上下文解決短文中新的單詞,短語,為語言的輸出作準備。在掌握課文中的單詞、短語、句子之後回到課文,對整篇文章做進一步理解。再讓學生提筆改寫或仿寫短文,作為語言的輸出。聽、說、讀、寫是一個有機的互相聯系的整體,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並結合聽、說、寫來提高教學的效果。
三、閱讀教學的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我們還應根據不同年年級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針對四年級學生採取師生互動型策略。這種策略有助於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師生共同積極參與,關系融洽。教師先通過自己繪生繪色地講述故事、運用實物、播放錄音、多媒體展示等多種手段引出閱讀材料,使學生初步感知,並產生要閱讀的興趣。再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在學生的交流、老師的講解下理解一些單詞、片語的含義與用法。同樣可以設計一些Yes/No的問題或簡單的選擇題,讓學生反復閱讀,仔細體會。還可以讓學生根據閱讀材料的特點進行表演、復述等,憑借互動共振的效應,促進語言材料的內化。
四、閱讀教學的教學渠道
英語閱讀教學發生在課內與課外兩個場所。通過實際教學我發現,英語閱讀教學的主渠道應該是在課堂,因為課堂中的課文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能引導學生如何從文字信息中獲取事實、觀點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觀點和態度;如何欣賞;如何評價等等。同時,教師還能指導學生如何使用工具書等。這些閱讀技能的訓練對四年級孩子的閱讀學習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不過緊緊依靠課堂上的閱讀教學是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獲得較強的閱讀能力的。於是,課外閱讀就成了課內閱讀的有效補充。因此我們要鼓勵五六年級的學生閱讀課外英語報刊和英語書籍,同時他們可以利用網路進行網上閱讀。只有這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取的閱讀技巧才會在課外閱讀中得到鞏固,他們的閱讀能力才會得到進一步地提高。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復雜的過程,切忌操之過急。興趣是動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前提,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是關鍵。我們教師應訓練學生從讀字母、讀單詞、讀句子入手,過渡到讀故事、讀短文;從拼讀、認讀到朗讀、閱讀,循序漸進,並要與聽、說有機結合,才會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Ⅳ 高中英語閱讀論文較好寫的範文
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閱讀是高中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高中生英語學習成績好壞的關鍵。下文是我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優化策略
摘要:閱讀是吸收,教師一定要注意要學生吸收知識,然後才能運用知識進行創新。所以,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從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入手,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閱讀和寫作兩方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高中英語;優化閱讀;學習方法;閱讀能力;因材施教
高中英語的學習目的一定要明確,就是要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進一步發展語言綜合能力的同時,著重提高高中生英語的篩選資訊和處理資訊能力,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高中英語課程應該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增強其愛國主義教育,為其提供個性化的、豐富多樣的選擇機會和表現的空間。對於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要求是學生要能閱讀一般英文原著,概括故事主要情節,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能依據文字背景及上下文來猜測其不熟悉的語文現象,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英語的習慣和閱讀英語刊物的習慣,能夠利用工具書、網路等獲得和處理資訊。
一、優化閱讀教學一定要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習慣成自然,閱讀能力的高低取決於兩大方面,一個是閱讀速度的快慢,另一個是閱讀理解的程度深淺。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或訓練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達到高中英語大綱提出的每分鍾讀不少於60個詞的要求。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時不要讀出聲音,最好用手帶動眼球向前移動,眼睛跟著手指往下看,不要用手或筆指著所讀的每行文字。默讀時要逐句、逐段地擴大視距,不能逐字、逐句讀下去,讀的時候更不能搖頭晃腦。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依據上下文或常識來推測詞義,不能一遇到生詞就去查字典。若是為了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讀後面的習題,帶著習題採用逆向思維法去讀文章,更有助於答題速度的提升。
二、高中英語教師優化閱讀可以因材施教
高中學生好奇心較強,對周圍的事物非常敏感,也有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他們不滿足於教科書上的知識,總是想獲得更多的資訊,學出樂趣來。他們不願意死記一些知識,而是希望學以致用,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在運用中得到更好地提升。優化閱讀教學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差異和學習的要求,促進其更好地成長。
三、高中英語教師優化閱讀教學主體傾向於閱讀課文的交際化與整體化
閱讀是吸收,閱讀課文具有很多項功能,它既能通過課文來學習高中英語的語法,擴充詞彙,掌握句型,又可以學習英語閱讀的技巧。教學過程的實質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一般的高中英語課堂按照以下三個環節來設定:匯入環節,讓學生整體感知知識,對文字有個整體的把握;然後就是精讀教材,邊讀邊理解,並學習相關知識及相關技能;最後是練習,通過反復的復習鞏固和運用知識,從而形成一種能力。這三步是缺一不可,密不可分的。高中英語閱讀匯入環節的設定,以學生自學為主,預習知識,整體感知。如果學生的基本素質良好,能夠清晰地理清文字的脈絡,運用聯想和想像准確地把握文章的內容。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狀態,教師可以運用不同形式的匯入:如設定情景式。教師可以依據課本內容,提出一系列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文章,從而對書面資訊的理解就會產生一定的目標性,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高中英語教師也可以採用話題討論或圖片實物形式均可,這些直觀的材料或圖片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鬆學習前的緊張心情。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了一些生字詞,可以運用聯絡的觀點來看待,運用舊詞聯絡用詞的方式讓學生去掌握不熟悉的新知識。以上種種匯入方式的最終目的都是啟用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變被動式閱讀為主動式求知,從而有利於學生閱讀技巧的總解和能力的提升。高中英語精讀教材環節,沒有讀無從談理解,這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知的過程,學生對閱讀有了感性認識後,結合教材進行精讀,從而為下一環節的練習打下夯實的基礎。學生可以先粗讀全文,找出中心句或主旨句,從而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或中心思想,這是閱讀文章的第一要務。如果課後習題有對某一細節的考查,那麼學生要放開那些無關輕重的句子,選擇這幾個重點的句子進行理解和掌握。若所選文字是精品,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品讀來分析其語言特點。
教師力求讓學生從所讀的內容中啟用思想,創造性地對待課文所提供的知識與結論。最後,當把課後習題完成之後,可以運用逆向思維法讓學生對習題進行檢查,從而提高做題的正確度,掌握本節課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高中英語優化閱讀鞏固與運用的環節。當學生理解了教材,完成了習題,掌握了相關知識點後,為了讓學生掌握得更加熟練,防止遺忘,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形式的訓練,讓學生學來的知識在訓練中得到鞏固提高。
眾所周知,要讓學生從理解原理,到掌握理論是兩個層面的問題,掌握理論知識能不能運用到習題當中,又是一個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關口。學生要想具備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就一定要運用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練習,在運用知識反復練習中會逐步地掌握一些答題的技巧和能力,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改進練習的方法。復習鞏固知識的方法一般靠提問題來解決,問題的設定也可以層層遞進,如教師可以先設定記憶性問題的考查,然後再進行理解性和應用性考查,最後進行創造性和評價性考查。教師為了優化閱讀成果也可以讓學生復述課文,可以讓學生先記住提綱,再記下來關鍵詞、關鍵句,最後連成文章。對於一些情境性較強的文章,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來進行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讀,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更深刻地體會文章的內涵。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教師優化閱讀教學要做到因材施教,找到一些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並讓學生進行練筆,從而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最後達到閱讀能力的飛躍提升,培養成符合社會發展的全面人才!
<<<下頁帶來更多的
Ⅵ 小學英語教師論文
小學英語教師論文範文
小學英語教師發表的論文對於教學進行了哪些分析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英語教師論文,歡迎參考閱讀!
小學英語教師論文1
一、直擊課堂「:教學機智」現狀分析
在《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一書中,教學機智是這樣被描述的:「教學機智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形成的一種教學修養,是一門教學的藝術……」。教學機智的運用能在意外發生時,巧妙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教師來說,也可以在意外發生的「尷尬」之時,優雅轉身,走出「絕境」,還原精彩,做到真正的教學相長。但在現實教學中,我們發現,當教學意外發生時,常常有老師不知所措。
(一)古板生硬型。
有些老師當課堂出現插曲的時候,對學生的學習狀態不管不顧,為了完成自己既定的教學目標而強拉著學生繼續教學。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二)簡單粗暴型。
當有些老師發現學生出現意外狀況時,不分析不了解,就簡單粗暴地批評學生,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打擊得一敗塗地。
(三)手足無措型。
有些老師對課堂上的意外情況不知該如何應對,不懂引導,不會巧妙應對,常常因此而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教學時間。那麼如何成為一位「機智」的小學英語教師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概括。
二、策略解析
(一)「善於自嘲」型
當失誤發生時,教師是極力為自己辯解呢?還是對錯誤置之不理呢?筆者認為這兩種方法均不可取。我們要在教育學生「識文」的同時,更要教會學生「做人」。因此,在課堂出現意外時,如果教師能放下身段,適時自嘲一番,也不失為一種風度。以下的事例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二)「借題發揮」型
課堂上意外的產生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師能對此原因加以利用,抓住這個契機,借題發揮,說不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以下是筆者的親身體驗。
(三)「故弄玄虛」型
有「智慧」的教師,為了能在課上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經常會想出各種各樣的妙招。比如,有老師故意帶上一個很漂亮的'盒子放在講台上,學生為了知道這個盒子是干什麼用的,而更加認真地聽課。末了,臨下課時,教師說:「我知道同學們都在想,這個盒子到底是干什麼用的,若要知此事,請聽下回分解!」孩子們大笑起來,都慶幸自己能有如此可愛而又搞怪的老師。再比如,上課時,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疑問,老師可以不直接解答,而是告訴學生:「這個答案就在這節課中,只要你認真聽,就一定能找到答案。」當然,這種「故弄玄虛」要用得巧,用得少,如果過多過濫,自然就會對學生失去吸引力了。
(四)「想像留白」型
「想像留白」,顧名思義就是在適當時候停止討論,留給學生一些想像和探索的空間,激發他們更強的探求知識的慾望。精彩紛呈的課堂需要機智靈敏的教師。只有有智慧的教師才能在遭遇尷尬之時,懂得隨機應變,懂得因勢利導,引導課堂教學走出「絕境」,還原精彩。讓我們不斷地在教學中積累經驗,反思總結,為讓自己成為一名「機智」的小學英語教師而不斷努力吧!
小學英語教師論文2
一、准確把握特點
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生其學習特點也是不同的,教師只有充分了解並准確把握低中高段學生的學習特點,針對該年齡段學生的實際設計教學,才能使教學更具針對性,課堂教學才能有效。如小學生喜歡游戲和娛樂。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地設計歌曲、比賽、角色表演、游戲等形式,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濃,學習動力會更足,教學效果會更為有效。小學生好奇心及觀察力較強,教學中充分運用卡片、圖片、簡筆畫、頭飾、實物以及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學生會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主動誦讀並記憶掌握豐富的單詞。對於教材中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距較遠的陌生內容,可組織學生網路搜集圖片、音樂、視頻等資料,使枯燥艱澀的內容變得形象生動,從而拓寬視野,增長學生見識。
二、關注情感態度
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課堂更具實效性。因而,教師應當充分關注並有意鞏固和保護學生的情感態度。如學生初學英語時,好奇心強,積極性高,教師應當善表揚多鼓勵,充分樹立並保護學生的自信心。一個階段後,學習遇到困難或學生受到挫折時,教師要充分理解寬容,適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引導學生刻苦用功,有疑惑及時解決,當天的任務要當天完成,不留漏洞。尤其對於學困生,盡可能多地給予關愛,指導要耐心細致,多加肯定與鼓勵,不歧視放棄,幫助其消除自卑,如此這般,才能帶給他們繼續學習的勇氣與信心,才能讓他們愛上英語這門學科。
三、創設語言環境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用英語語言工具交際,教學重點應著眼於培養運用英語的能力上。教師要積極創設學習運用英語的語言環境,提供聽覺、視覺等感性認識的機會,利用游戲或情境表演,讓學生有表達語言的機會,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培養發散思維及分析能力,提高運用交際能力。教學中創造條件讓課堂練習情景化,鼓勵學生口語表達時有表情,並伴以手勢動作模仿、問答和復述,聯系生活實際,利用文中語句表述思想、體會及自由作文等實際操練,引導學生仔細聽傾,認真觀察,把握語言交際的時地、內容、方式和情感,模仿說、寫,靈活地運用所學過的語言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真正地掌握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四、培養聽說能力
小學英語教學必須注重對學生開口說話能力的培養,這對於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尤為重要。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並對他們進行大量、反復的語言訓練。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必須把培養聽說能力擺在首位,堅持對學生進行經常的持久的足量的聽說訓練。(1)採用對話表演。模擬教材中的對話材料,分角色表演對話。(2)積極開展情景會話。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情景,由學生自編對話,或在小組內自由對話。(3)定期進行專題說話。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教材內容確定會話專題,如介紹人物、班級、學校、家庭、房間等。(4)自由會話。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後,發揮主觀能動性,隨意自選話題說話或會話,逐步養成日常聽說英語的習慣。另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盡量採用英語組織教學,以增加聽說機會,努力創設英語會話語言環境,既能鞏固所學語言知識,又可發展所學語言材料,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語境,提高所學知識的復現率,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採用上述方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把游戲和教學有機結合,克服了小學生怕說英語的怯場心態,讓學生自覺投入到英語學習之中。
五、重視學法指導
小學英語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必須滲透學法指導,學生依此學習,便能形成技巧。一是教學設計時,教師應充分了解學情,對學生所學知識掌握和運用得如何;學生如何學習,方法是否科學;他們的困惑需求是什麼……教師要瞭然於心,以便在教學中採取相應措施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二是學習進程中,要分步驟、分層次開展學法指導。課前要明確預習目的,藉助辭典掃清障礙,跟讀錄音模仿朗讀,標注重點疑點。課中通過對語言的感知、體會、分析、理解和訓練,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學會帶著問題聽課、抓住要點和重點思考,積極發言展示、參與課堂活動。課後梳理復習,及時消化鞏固所學內容;並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提升實際應用能力。除此以外,還要進行個別指導,矯正指導幫助尋求適合自己實際的學習方法。只要立足於學生發展,處處為學生著想,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六、開展合作學習
英語學科教學中,採用小組合作方式學習將會大大提高互動練習機會,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習成績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歡樂和諧的合作學習氣氛中,每位學生都有機會與同伴交流會話,展示自己的成果,成員之間、小組之間相互評比,學生體驗到了成功與自信、團隊的力量與榮譽感,同時也發展了互助協作精神。為保證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教師就要注意建立完善的、活而有序的合作學習常規。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獨立思考、積極參與、認真傾聽、遵守課堂紀律的合作精神,這樣才能使合作真正達到實效。
七、課內外充分結合
《英語課程標准》極力倡導「自主性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十分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明確指出課外學習活動對學習英語的促進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將課內訓練的內容延伸至課外,教師要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性的學習任務,如鼓勵學生收看英語電視節目,為家庭生活用品粘貼標簽,編寫英語小報等,鼓勵學生在課內外用英語交流等。
八、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實現高效英語課堂要充分體現「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運用不同手段與措施讓學生樂學英語、善學英語、會學英語,真正成為學習英語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