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小學階段英語閱讀的特點包括

小學階段英語閱讀的特點包括

發布時間: 2023-05-24 12:27:51

㈠ 小學英語閱讀技巧和閱讀策略有哪些張海東

1、滲透略讀法略讀(Skimming)又稱跳讀,是一種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所謂略讀,是指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閱讀,這就要求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以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速度。
2、查讀,同略讀一樣也是一種快速閱讀技巧。與略讀不同的是,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有針對地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資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項具體事實或某一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數字等。尋讀既有速度,又准確。在尋讀時閱讀者可以把整段整段的文字直接映入大腦,不必字字句句過目,眼光要自上而下、一目十行地尋找與問題內容相關的詞句,一旦發現有關的內容,就稍做停留,將它記住或摘下,無關的內容則很快掠過。運用這種方法,閱讀者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掠過盡可能多的閱讀內容,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當回答有關who,when,where等文章細節問題的時候,用此方法一般都可很快找到答案,可以說「一查即得」。對於小學生來說會對這樣的閱讀感興趣。
3、測詞義、預測、分析、判斷、推理、歸納和總結等閱讀策略。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策略的指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練習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並逐步能使學生有目地選擇和運用閱讀策略。

㈡ 小學階段兒童閱讀特點

一、6到8歲兒童閱讀特點

1.隨著識字量的慢慢增加,含檔逐漸可以自主閱讀;

2.對純圖畫書關注逐漸減少,閱讀的關注點也從對圖畫和語言的關注,轉移到對角色和和事件的關注;

3.相對於繪本故事,開始有對聽復雜故事的需求,親子閱讀逐漸向自主閱讀發展。晌扮

二、8到10歲兒童閱讀特點

1.可以自主談謹亂閱讀;

2.看重情節,開始喜歡一些優美的詞句,喜歡幻想魔幻,超現實,有魔幻冒險刺激等的情節特別讓孩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如《哈利波特》

三、10到12歲兒童閱讀特

1.自主閱讀需求趕超家長

2.看重情節,故事性,愛好性廣泛,可能對科學地理歷史等等學科也有了濃厚的興趣,青春讀物或者網路文學也可能會有興趣。

㈢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小學閱讀能力包括:認讀能力、理解能力、活用能力、閱讀技巧。

1、認讀能力。認讀能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礎。一般包括對文字元號的感知與辨識能力、識字量和認讀速度。它是以一定的識字量為基礎的。

2、理解能力。閱讀理解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包括:文中重要詞語和養分詞語的理解能力、文中重要內容的功能的理解、文章結構和表現形式的理解、作者觀點、思想的理解。

3、活用能力。是指閱讀的遷移能力,是把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的能力。

4、閱讀技巧。包括朗讀技能、默讀技能、速讀技能、良好的閱讀習慣。

(3)小學階段英語閱讀的特點包括擴展閱讀:

培養興趣入手,調動閱讀積極性:

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所以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學生的閱讀量僅局限於語文課本的幾十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語文教師除了平時認真上好每一篇課文之外,還可嘗試以下的辦法:

第一,同步推薦書籍。

第二,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

重視閱讀指導,使學生會讀書:

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要以課內帶課外、課外促課內的方法,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

1.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2.指導學生會用讀書方法。

開展各項活動,使學生讀好書:

1、講。

我讓我們班學生堅持每日5-10分鍾的聽說訓練,時間可安排在早讀或課前,讓學生輪流上台,交流課余時間閱讀中攝取的語言材料,或說一段新聞,或講一個故事,或明一個道理,變枯燥的讀寫為有趣的樂事,學生興趣盎然,視野開闊,語感增強。

2、賽。

㈣ 小學英語閱讀理解題型

小學英語閱讀理解題型

隨著國際趨勢一體化的影響,英語已成為必須掌握的一種語言,而不再單單只是一門學科。現今在國內的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的分數佔比逐漸增大,對於剛接觸英語不久的小學生來說,閱讀理解的難度可想而知,下面我整理了小學英語閱讀理解的題型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吧!

【小學英語閱讀理解題型】

在小學階段,閱讀理解題型靈活多樣,但主要有以下題型:

一、讀一讀,然後選一選。

這種題型的特點是在短文後給出若十個不完整的句子或若干個根據短文內容提出的問題,針對每一題都提供三到四個備選的答案,要求同學們在正確理解短文內容的基礎上,從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這類試題的問題一般是緊扣短文內容編排的,既會涉及文章中的細節內容,如文中出現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前因後果等;也會涉及文章中某個詞或某個句子的含義以及文章的主旨、大意和標題等。

The big day comes at last! Mrs Jones'third grade students are waiting quietly for her to come into the classroom. Today Amy brings some cakes, Joy brings some napkins, Carlos brings some soda water and Kate brings some cups. Everyone wants the party to he a surprise. Mrs Jones doesn't know the children have known today is her birthday. When she comes into the classroom, the children shout, “Happy birthday, Mrs Jones!” And then the children get a surprise,too. Mrs Jones brings everyone a party hat and an ice cream!

閱讀短文,選擇最佳答案。

( ) 1. Mrs Jones'grade students are waiting for her.

A. three B.third C.No.3 D.the third

( )2. Carlos brings some一.

A. cola B.napkins C.soda water D.cups

( )3. brings some cakes.

A. Amy B.Carlos C.Joey D.Kate

分析

題1短文的第二句話告訴我們是瓊斯老師的三年級的學生們正靜靜地等候她的到來。在年級前面應該用序數詞來表示,如果是在年級後面就應該用基數詞表示。如:the third grade,=Grade Three.同時因為前面有定語Mrs Jones',所以這里也應該不要the。

題2.3 短文介紹了幾個同學分別帶了一些東西。卡洛斯帶了soda water(汽水),艾米帶了蛋糕。

正確答案:1.B 2.C 3.A

二、讀一讀,然後判斷句子正誤。

該題型的特點是在短文後給出若干個句子,要求同學們根據短文內容,判斷所給的句子意思是否與原文相符。做這類題應該聯系短文內容進行發揮,主要是考查對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幾個句子進行鑒別、判斷,或是變換詞語、句子結構來測試同種意思的不同表達。

There are some public numbers. Do you know when to use these numbers? 110 is a number for calling policeman when you have niet some illegal things. 119 is a number using for a fire accident.

120 is a number for asking medical help when somebody is serious ill or hurt. Please do not dial these numbers for fun. It is forbidden.

閱讀短文,判斷正(T)誤(F)。

( )1. When you meet some thieves, you can call 110.

( )2. Somebody is serious ill, you can call 119.

( )3. There is a fire ac:cident in vour building, so you can call 119.

( )4.A girl was hurt by a car, you can call 120.

分析

這篇短文是介紹幾個常用電話號碼的用法。讀懂就會判斷句子的正誤了。 題l 意思是當你遇到小偷的時候,你應該拔打110。110是遇到違法事件時的報警號碼,所以判斷它是正確的。

題2意思是有人得了重病,你應該拔打119。1 19是發生火災時的求救號碼,所以判斷它是錯誤的。

題3意思是當你的房子發生了火災,你應該撥打119。可以判斷它是正確的, 題4意思是一個女孩被汽車撞了,你應該拔打120。120是請求醫療急救的號碼,應該先送她去醫院+,所以可以判斷它是正確的。

正確答案:1.T 2.F 3.T 4.T

三、讀一讀,然後回答問題。

這種題型要求根據所提的問題寫出完整、正確的句子。這樣的.題目聽起來似乎很難,其實真正做起來卻很簡單。回答問題時,句子越簡單越好,答案應簡潔明了,能用一個詞,就不用兩個詞,只要能說明問題就行。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 They are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and Saturday. Sun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Saturday and Sunday are the weekend. Usually, we have a rest on the weekends.

The other five days are weekdays. We usually go to school or work ring weekdays. Nobody likes Monday, because we have a good time on Sunday and we don't want to study or work any more.

閱讀短文,然後根據短文內容回答問題。

1.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2.What are they?

3. What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4.What is the weekend?

5. When do we usually go to school?

分析

題1 問一周有幾天。用一個seven就可以回答了。

題2問分別是哪幾天。短文第二句已經給我們答案了。

題3記住一周的第一天是星期天而不是星期一。

題4周末是星期六和星期天。

題5 問我們通常什麼時候上學。應該是工作日了。

正確答案: 1.There are seven. 2.They are Sunday, Monday, Tuescl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and Saturday. 3.Sunday. 4.Saturday and Sunday.

5.During weekdays.

四、讀一讀,然後根據短文內容填空。

該題型的特點是在短文後給出一篇經過改寫或縮寫後與原短文意思相同的短文或幾個句子,在短文或句子中均留有若干個空格,要求同學們在每一個空格處填上一個詞,使短文或句子所表達的意思與原短文的內容一致。

The English people like take-away food. The most popular food is fish and chips. They usually go to a fish and chips shop. They put the food in paper bags, and take it home, or to their work place. At lunch time, many people eat takeaway food in the park. Chinese take-away food is also very popular in England. People in the USA and Australia like Chinese take-away food, too. But the most popular food in the USA is fried chicken.

閱讀短文,然後填空。

1. The most popular food in England is___.

2. They put the food in____ ,and take it home, or to their work place.

3. At lunch time, many people eat______food in the park.

4. Chinese take-away food is also very_ in England.

5. The most popular food in the USA is___一.

分析

題l 第二句話告訴我們最受英國人歡迎的食物是魚和薯片。

題2第四句話告訴我們他們把食物裝進紙袋裡,然後帶回家或工作的地方。 題3短文還告訴我們在午餐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在公園里吃可攜帶食物。 題4第二段告訴我們中國的可攜帶食物在英國也很受歡迎。

題5最後一句話告訴我們在美國,最受歡迎的食物是炸雞。

正確答案:1.fish and chips 2.paper bags 3.take-away 4.popular 5.fried chiken

五、讀一讀,然後畫一畫。

該題型要求同學們先讀懂短文,然後根據短文內容畫與短文內容相關的。要注意短文中提到的一些東西要在畫中體現出來。

Aunt Mary is coming, but Tom's mother is too busy to pick her up. So she asks Tom to pick aunt Mary up. But Tom did not meet her for a long time. So his mother asks Tom to find as following:

She is at the bus station. She is a tall woman with long blac:k hair. She is wearing a green dress, a brown hat and a pair of boots. She is holding a handbag.

Can Tom find her'l

根據湯姆的媽媽的描述給瑪麗阿姨畫一幅畫,以便湯姆更容易找到她。

短文的第二段告訴我們瑪麗阿姨的肖像特點是:a tall woman with long black hair(長長的黑頭發的高個子的婦女),wearing a green dress,a brown

hat and a pair of boots(穿著一件綠色的裙子,頭戴一頂棕色的帽子,腳穿一 雙靴子),holding a handbag(拿著一個手提包)。讀懂了這些,就不難畫出 這幅畫了。可不要忘記了塗色哦!

總之,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假如文章很長,題目很少,我們可以採取略讀的方法先簡單讀一遍,然後帶著問題去查閱,這樣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2.假如文章很短,而題目義很多的話,我們則應該先仔細閱讀短文,再去做題。遇到想不起來的,可以帶著該問題去查閱有關細節。

3.如果問題要求解答數字、人名、地名、時間等,可以直接用查閱的方法來尋求答案,也可以先略讀然後再查閱。

;

㈤ 你覺得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是什麼

這個問題需要看情復況而定。
情況一制,這些孩子一二年級沒有上過英語的,那麼孩子的英語就是屬於啟蒙階段,假如說是這樣的,孩子們需要從ABCD這些基本開始學。
情況二,這些孩子一二年級或者之前解除了比較多的英語,那麼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則一些基本的單詞啊句型啊已經知道一些了,則會簡單一點對於他們來說,就可以通過單詞和句子的叫法來慢慢滲透。

㈥ 小學英語的閱讀教學包括什麼

怎樣進行閱讀教學?

對於怎樣進行閱讀教學老師們都有自己的操作方式,特別是最近又舉行了全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討會,很多專家也作了點評,想必一些老師已經對閱讀教學有了一些想法。下面我們就來接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一)閱讀教學的方式

根據前面討論的閱讀教學的目的,閱讀教學的方式應該是兩種,第一種方式把閱讀材料放在每一單元的前面,作為一個單元學習的開始,在閱讀材料中包含了本單元的新詞和新句,如北師大版的「先鋒」教材和外研版「新標准」教材,在單元後面所有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是圍繞故事來開展的,我們可以稱這種方式為「基於閱讀的教學」;第二種方式是把閱讀材料放在一個單元的後面,作為復習鞏固提高的一種素材,或者叫做一種閱讀學習的材料,來給學生提供一個進一步鞏固和補充的機會,幫助學生內化新知識點,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初步的閱讀能力。比如人教版的教材。這兩種形式的閱讀教學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是有些區別的。今天我們可能更多涉及的是第二種方式,將閱讀材料作為一種鞏固提高的素材。

(二)閱讀教學的准備工作

1. 分析教材(閱讀材料)

分析教材是進行閱讀教學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目的是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分析教材的方面有:

(1)教材中對閱讀材料的要求是什麼?

(2)新詞和新句子有哪些?這些新詞句是否影響學生閱讀理解?

(3)通過閱讀材料的學習,比較適於學習或鞏固哪些語言知識,發展學生的哪方面技能等。

下面我們就PEP教材中閱讀板塊進行以下分析。

高年級閱讀板塊(Read and write, Let's read)是在每單元的A、B項的第五或第六個板塊,前面幾個板塊,如:Let's learn、Let's find out、Let's try、Let's talk.等的作用是學習新詞和新語句,練習新詞和新句。如果我們把這些稱作單項練習的話,Read and write板塊就是綜合練習,把在前面幾個板塊中學到的新詞和新語句,放在一個情景里,通過一小篇閱讀文章,再一次呈現給學生,再一次讓學生體會和感知新語言的使用場景,這一板塊起著復習鞏固的作用。這一作用正好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閱讀教學的第二種方式,「把閱讀放在一個單元的後面,作為復習鞏固提高的一種素材,或者叫做一種閱讀學習的材料,來給學生提供一個進一步鞏固和補充的機會,幫助學生內化新知識點,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初步的閱讀能力。」也就是說我們在學習這一板塊的時候,是為了讓學生對本單元的新語言知識學得更牢固和扎實。

教材中閱讀板塊的特點是什麼呢?

(1)有情景。舉例,在B5U1 part B中,兩人正在談論學校的新老師,在B7U1 part A中,兩人在談論怎樣去公園。

(2)絕大部分的語言是學生學習過的。

(3)有一些新的語言,這些新的語言是場景對話時所必需要的,這些新語言不太影響學生的理解。

(4)都有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材料和發展相應的技能。如:B5U1 part B:Describe Jim's new math teacher. B7U1 part A:Answer the questions. 閱讀理解的練習已經設計好了,教師可以利用,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在重新設計。

㈦ 小學英語課程特點

學好英語除了能夠更好地與了解國外文化、拓展視野之外,更重要的是,英語成績的好壞直接和升學相掛鉤。從小學到高中,英語從來都在考試中佔有重要的比例,英語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升學的結果,另外如果家長准備讓孩子出國留學,英語更是一道不得不跨過的坎。

英語學習對於孩子的個人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能夠為孩子在激烈的升學競爭中獲得足夠的籌碼。每個年級英語學習的任務各不相同,從興趣培養到應試教育,每個年級英語學習的方向都不應該搞錯,切忌本末倒置。

一、二年級
學習特點: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習慣的形成時期,學習生活從以「玩」為主的生活方式,變成了以「學」為主,學習壓力驟然加大,家長對於孩子英語學習,千萬不要過於功利化。為了避免孩子以後對接受英語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家長應該把培養孩子英語學習的習慣和興趣作為主要目標。在英語的學習中,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或者單詞學習,並且經常稱贊和鼓勵孩子,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學習方向:

學生一二年級的學習目標主要是圍繞著26個英文字母的認識和簡單的生活情境對話展開。

三年級
學習特點:

小學三年級是孩子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過渡階段,是孩子跨入高年級的起始年級,孩子英語學習的思維水平、接受能力到達一個新的水平,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也從可塑性強逐漸定型。

學習方向:

三年級是小學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要求孩子從被動向主動學習轉變。家長應該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英語的習慣,讓孩子試著自己完成作業,並開始學會通過字典、學生平板等培養自己的自查自省能力。

四年級
學習特點:

隨著大腦發育的成熟,這一階段的孩子思維發展水平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抽象邏輯思維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思維形式,小學四年級是這個飛躍過程的關鍵時期。一般來說,四年級的孩子必須學習的內容包括:閱讀的技巧和能力;書面表達能力。

學習方向:

英語語法的學習將是四年級英語學習的重點。一般現在時、正在進行時的英語表達、句型轉換、特殊疑問句的正確運用都是四年級英語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五年級
學習特點:

五年級是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開始形成,個性更為獨立,學習內容更復雜,需要動腦筋的內容多了,被動學習轉向了主動學習。

學習方向:

五年級英語學習一般需要掌握一般現

㈧ 小學英語課堂的個性化閱讀教學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理論依據新課標指出,英語教育的目的應著重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英語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拓展英語知識和文化,積累和豐富英語詞彙量,獲取英語信息,增進對使用的英語國家的文化的理解,發展英語的思維能力等的最主要的途徑。閱讀教學應該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特別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首先尊重學生閱讀的內心體驗,因為展現人的本性是教育智慧的理想境界。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小學階段「讀」的要求一般相當於基礎教學階段英語新課標一、二級的要求。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小學英語教學基本褲遲要求,一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看圖識字;(2)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的詞語;(3)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二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認讀所學詞語;(2)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3)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5)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和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然而,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更多地關注在閱讀的詞彙及語法講解,使得學生忽略了整體感知文章、分析文章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漠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剝奪了學生的閱讀權,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容器。於是通過日常教育實踐,我發現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1.教師選擇的閱讀材料,往往內容單一,受到教師自身的英語水平、興趣的制約;或是直接從課外的閱讀材料中拿來主義。其實,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愛上英語閱讀,閱讀材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博覽群書」,從其他版本的教材和課外閱讀材料中,選擇原汁原味的、生動有趣又能啟發學生思維的閱讀材料,而且根據學生原有的基礎進行有效地改編。閱讀材料需要有以下的共同特點:(1)內容有趣、可讀性強,激發孩子閱讀的慾望。這樣生動有趣的內容讓孩子讀著就放不下來了,避免閱讀成為孩子學習英語的負擔。(2)基於學生基礎,難度適中。想要讀、能夠讀的閱讀材料,才能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障礙。(3)拓展孩子的國際視野,同時豐富英語文化知識。原汁原味的材料能為豐富孩子的課外知識打開很多扇門和窗。只有具備以上這些特點的材料,才能讓學生產生想要讀的慾望,從而進行自主閱讀。
2.教師指導閱讀方法過於機械,基本上是解答題目,搞題海戰,學生始終在被動閱讀,失去了自主思考的動力;或者教師把閱讀材料孤立成一個個語言知識點進行語法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閱讀內容的人文性和整體性。
3.學生閱讀缺乏正確的閱讀技巧,很多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總是逐詞逐句、反反復復地閱讀,只重視獲取細節信息,而忽略了對閱讀內容的整體感悟和宏觀閱讀的能力。
4.學生閱讀缺乏主動的精神,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是被動地完成教師交給的螞姿閱讀任務,不會自覺地定時閱讀一些課外資料,以此來擴大知識面。
三、小學英語課堂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首先,要求教師把閱讀教學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做真正的「胡物李閱讀者」,還給他們閱讀、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筆者一般只示範閱讀技巧,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學生自行閱讀。教師只是在課堂上起到一個組織、引導、激勵學生的作用。面對一些生詞,教師應告訴學生要一口氣讀完整個閱讀內容,即便有不認識的詞阻礙閱讀,但只要不影響對整體內容的理解,就不必每次都停下來查詞典,弄清詞義。不要認為讀完一本書或是一篇文章沒有學會單詞,不能翻譯每句話就是一無所獲,閱讀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個別的詞彙和句子,而是對於吸收語言的「潛移默化」。學生可以通過大量閱讀獲得語感,因為只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才能產生學生的語言輸出。反之,如果經常停下來,學生會失去閱讀的興趣,不但影響了閱讀速度,而且破壞了他們思維的連續性。
其次,對於一般及以下水平的學生,教師在指導他們閱讀的過程中,還要起到組織引導的作用,指路徑,排障礙,適時提點、啟示、指導、鼓勵,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當解決閱讀中遇到的某些問題時,引導他們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並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為他們搭建起通向作者、文本的橋梁。另外,在當今網路信息環境下的課堂閱讀教學中,小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妨礙閱讀理解的詞,只要運用滑鼠點擊一下,便能聽到單詞的發音,看到其中文意思,就可以獨立閱讀。
再次,在學生自我閱讀的過程中,允許他們採取多種閱讀方法。他們可以做摘抄,旁邊作標注,圈點勾畫等,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個性心理特質充分綻放,從而實現內容解讀的多元性。教師要在小學生閱讀完一篇文章之後,就文章的內容提出問題,了解小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此外,也要鼓勵學生多提問題,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學習,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在課後,再布置一些相關的練習進行總結和鞏固。
最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也是為了進一步使小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並不是側重於某一方面,而偏廢另一面。
(1)聽和說是緊密聯系的,聽是理解吸收信息的過程;說是通過口頭語言表達的思想、信息。在閱讀能力提高之後,由於小學生的基礎知識在閱讀中得到了增強和提高,詞彙量進一步豐富,聽力肯定會有很大的提高。只要通過一系列聽的技能訓練,先聽後說。在聽的基礎上發展說的能力,由簡單的模仿到重復說,再到進一步大膽的說。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小學生就可以自由表達,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2)寫是將自己的思想轉變成語言符號的過程。小學生開始只能對字母、單詞、簡單的句子進行仿寫。當聽、說、讀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後,便可以由看圖寫話進行的簡單書寫表達。最後達到自由表達的能力。例如,四年級小學生剛學完《Open Day》就能寫一篇關於自己房間的作文
《My bed room》
This is my bedroom. It is big and nice. There is a small bed, a desk, a chair and a computer.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The computer is my good friend. I like my bedroom. Do you like it?
總之,以學生為主體,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為目標,更好地進行英語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一定要採用激勵性評價,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進行客觀地評價,及時地對他們的成績給予肯定和激勵,充分打造各種平台讓他們展示自己,保持他們閱讀的興趣。此外,無論是從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考察方面,還是從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的角度來看,科研課題都是提高學校學科建設、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的非常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因此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個性化研究能夠幫助廣大教師提高自身閱讀能力、英語閱讀教學能力和實施科研課題的能力。
(責編張亞莎)

㈨ 小學英語教學有哪些特點

我們在考試當中能夠很好得到體現,英語閱讀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我們的成績。在我們的這個英語閱讀教學部分的學習也是很好地途徑來提升我們的成績,我們對於英語閱讀教學的學習就是一個很好地練習,希望大家可以重視起來。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的學習現狀
筆者不止一次地發現每當上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時,總會看到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欲睡,興趣不高,總是呈現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一遇到生詞或第一次出現的新句式時,就感到恐懼和不安,看不懂閱讀材料,甚至看都不願意去看。而且,大多數學生在獨自閱讀材料時沒有合理有效的方法,閱讀的效率低下。再者,由於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在課外使用英語的面比較狹小,也沒有形成一定的英語學習氛圍。久而久之,就漸漸形成了現在這樣的不良局面。
(二)教師的教學現狀
大多數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很多時候把閱讀課上成了語法課,過多地講解生詞,過分地重視詞彙和語法的教學,而忽視了閱讀技巧和方法的訓練。這完全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三)教材的使用現狀
目前小學英語教材從最初的試用、審定到後來的推廣階段,這些階段之間經歷的時間較長。很多閱讀材料都落後於時代,教學內容與生活脫節,有些內容以現在的年代去認知的話,相對比較枯燥,這些都非常不利於閱讀教學的開展。而且,時下的小學英語PEP版教材中的story time在實際教學中並沒有被有效地利用,很多教師只是把這塊內容當作選學內容,一帶而過,大大浪費了寶貴的學習資源。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
培養小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不容忽視,它的意義也非常深遠。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語篇拓展,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教材內容,還能夠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另外,學生通過廣泛的閱讀也能夠更好地促進他們對句型結構、習慣表達方式等的認識,對整篇文章的布局也有更大的把握。而且,在進行閱讀教學中,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已學的舊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課始--整合教材,形式多樣
教師僅僅教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收集資料,為學生提供能夠增長見識、提高閱讀能力的語篇材料。教師只有跳出英語教英語,跳出教材教教材,不斷開發與創新語篇,實現拓展化、實踐化和趣味化,才能讓學生在拓展閱讀中得以發展,使知識在被拓寬的同時,被接受、被消化和被吸收。
1. 創編教材,靈活多變
眾所周知,教材只是我們教學中的輔助工具。那麼如何才能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呢?這就需要我們一線的教師對教材進行有效整合。比如,仔細研讀教材,弄清楚內容之間的前後聯系;什麼地方的內容需要填補,什麼地方的內容需要剔除,什麼內容可以靈活變換出示的順序。教師只有靈活地處理教材,才能更好地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
例如,在學習完表示水果的單詞banana, grapes, oranges, watermelons, apple等後,筆者就親自見證了某教師將教材進行整合後所取得的滿意效果。他是這樣操作的:結合小學語文課上的「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他先把這幾個單詞創編成小學生喜愛的故事。有一天,小猴子下山去摘東西吃。走著走著,他看到了一個又紅又大的(watermelon)大西瓜,於是抱起西瓜就向前走去。走著走著,又看見了黃燦燦的(banana)香蕉,於是他扔掉西瓜,撿起香蕉又向前走去。就這樣,小猴子一路走,一路丟,最後什麼都沒有得到。
學生們由於有了中文故事的認知鋪墊,學起這個英語故事來也興趣盎然。最後環節,該教師讓學生將故事表演出來,學生們還捨不得下課。正是由於該教師根據學生愛表演的天性和年齡特點,將教材進行有效整合,才取得了這么好的效果。
2. 結合圖片,降低難度
由於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畢竟有限,閱讀儲蓄畢竟不多,因此,在遇到比較難理解的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將復雜的閱讀材料轉換成圖文並茂的形式予以呈現。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閱讀的難度。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有一個視覺上的沖擊,讓學生在圖片的指引下更快地了解閱讀材料的大意。

㈩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小學階段只要求學生讀懂一些簡易的讀物,難度不大,但作為起始階段,方法的掌握、習慣的形成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小學英語閱讀要如何教學吧!

摘要: 進行英語教學可以鞏固和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培養學生的語感,是學生學習語言和感受語言的重要途徑。在小學階段進行閱讀教學是應該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以年段劃分,分別開展拼讀、認讀、朗讀和初步的閱讀訓練。

關鍵詞:教學目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教學渠道

根據英語新課程標准,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在多年的英語教學工作中,我認為,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符合小學生學習語言的認知規律,以年段劃分,分別進行拼讀、認讀、朗讀和初步的閱讀訓練。下面我就談談在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閱讀教學的教學目的

小學階段只要求學生讀懂一些簡易的讀物,難度不大,但作為起始階段,方法的掌握、習慣的形成卻是非常重要的。依據小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首先,培養拼讀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尤其是中低段學生對掌握單詞的拼讀感到困難,因此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如在實際教學中我就採用了江蘇溧陽實驗小學推行的“直接拼音法”。這是一種按字母或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拼讀和拼寫單詞的方法,它既可以內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又可以培養學生見詞能讀音和聽音能寫詞的能力,同時還可以防止學生死記硬背等壞習慣的形成。其次,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朗讀方法和閱讀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中高段的學生對語音是比較敏感的,一旦讀得不準,形成習慣,改起來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應在實際教學中盡量使用標準的錄音,讓學生模仿,以培養學生形成標准地道的語音、語調。然後教師可以再輔以朗讀技巧的講解,讓學生在有意義的語流中掌握標準的語音、語調、重音、意群與節奏。再次,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高段的學生都有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如:閱讀時唇動和低聲讀、用手指著所讀內容、不斷回讀、腦袋擺動等,這些都直接影響閱讀速度,進而影響閱讀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首先通過題目、圖示、上下文以及構詞法等,培養學生猜測生詞的能力。其次幫助學生掌握抓關鍵詞的能力,如在閱讀時,注意事物(what)、地點(where)、人物(who)、時間(when)、怎樣(how)、原因(why)等關鍵詞。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

目前小學階段“讀”的要求一般相當於基礎教學階段英語課程標准一、二級的要求。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小學英語教學基本要求,一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看圖識字;(2)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的詞語;(3)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

二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認讀所學詞語;(2)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3)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5)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和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因此根據課標和日常教學我認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應分階段實施。(1)小學低段的閱讀應以聽、說為主線,在圖片、簡筆畫和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能從總體上理解閱讀內容,從聽到說,循序漸進。(2)小學中段的閱讀應首先聽錄音看範文,大體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內容,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講解文章,對文章內容有更詳細的認識,再分組或分角色誦讀文章。在進一步理解文章後,完成課後練習並能復述或表演所學內容。(3)小學高段的閱讀應首先通讀短文,對短文有一個初步總的印象。在通讀文章之後,能根據圖片或上下文解決短文中新的單詞,短語,為語言的輸出作準備。在解決課文中的單詞、短語、句子之後,回到課文對整篇文章作進一步的理解。再讓學生提筆續寫或改寫短文,作為語言的輸出。聽、說、讀、寫是一個有機的互相聯系的整體,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合理地結合聽、說、寫,來提高教學的效果。

三、閱讀教學的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我們還應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1)針對中低段學生所採取的師生互動型策略。這種策略有助於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師生共同積極參與,關系融洽。教師首先可以通過自己繪生繪色地講述故事、運用實物、播放錄音、多媒體展示等多種手段引出閱讀材料,使學生初步感知,並產生要閱讀的興趣。接著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在學生的交流、老師的講解下理解一些單詞、片語的含義與用法。還可以設計一些Yes/No 的問題或簡單的選擇題,讓學生反復閱讀,仔細體會。還可以讓學生根據閱讀材料的特點進行表演、復述等,憑借互動共振的效應,促進語言材料的內化。

(2)針對中高段學生採取主動參與型策略。這種策略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自己閱讀理解,因為現今的閱讀教材與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極有利於將知識化難為易。但在學生開始閱讀之前,教師應提出一兩個指導性問題,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帶著問題快速閱讀,其目的是給學生的第一次閱讀確定一個目標或任務,實現對閱讀過程的監控。接著再拋出一些細化的問題,要求學生細讀課文後,生生間或師生間展開交流、討論,來梳理全文信息。然後要求學生跟讀錄音,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培養語感,加深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最後閱讀的最終目的是開闊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活躍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和能力。為達到這個目的,在學生對篇章的結構、內容及融合的知識點有了較好的掌握後,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整體吸收和運用,引導學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進行交際活動。如改寫、續寫,角色扮演,或運用所學重點詞、重點句型設置場景進行說話、寫話,或結合短文話題及提供的圖片開展說寫等活動,讓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語言,實現知識的正遷移作用。

四、閱讀教學的教學渠道

英語閱讀教學發生在課內與課外兩個場所。通過實際教學我認為,英語閱讀教學的主渠道應該是在課堂,因為課堂中的課文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能引導學生如何從文字信息中獲取事實、觀點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觀點和態度;如何欣賞;如何評價等等。同時,教師還能指導學生如何使用工具書等。這些閱讀技能的訓練對中低段孩子的閱讀學習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但緊緊依靠課堂上的閱讀教學是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獲得較強的閱讀能力的。於是,課外閱讀就成了課內閱讀的有效補充。因此我們要鼓勵高段學生定期地閱讀課外英語報刊和英語書籍,同時他們可以利用網路進行網上閱讀。只有這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取的閱讀技巧才會在課外閱讀中得到鞏固,他們的閱讀能力才會得到進一步地提高。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切忌操之過急。興趣是動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前提,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是關鍵。我們教師應訓練學生從讀字母、讀單詞、讀句子入手,過渡到讀故事、讀短文;從拼讀、認讀到朗讀、閱讀,循序漸進,並要與聽、說有機結合,才會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
熱點內容
馬克的房間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19:17:03 瀏覽:135
考研英語作文太差怎麼辦 發布:2025-09-13 19:16:52 瀏覽:30
怎麼從家到學校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13 19:16:09 瀏覽:455
為某人提供服務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19:16:09 瀏覽:764
暑假去哪兒小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19:06:09 瀏覽:205
媽媽是什麼工作英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3 19:06:02 瀏覽:104
怎麼贊美的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13 18:51:57 瀏覽:175
表達關心的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18:48:34 瀏覽:63
考研英語一作文沒背怎麼辦 發布:2025-09-13 18:47:57 瀏覽:269
關於這個的英語作文兩篇怎麼寫 發布:2025-09-13 18:33:28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