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經濟學人
⑴ 四六級閱讀文章的來源有哪些
英語四六級考試題目的來源主要來自紐約時報,經濟學家,泰晤士報等全球主流媒體報刊的文章,出題范圍涵蓋歷史哲學,科技,娛樂等多方面。
大學英語四、六級標准化考試自1986年末開始籌備,1987年正式實施。CET-4每年舉行兩次,報名時間為每年6月份、12月份(每年時間略有不同)。
其分數達到425分及以上即可報考CET-6,所以大家普遍認為CET-4的合格線為425分。
英語四六級考試題目的來源主要來自紐約時報,經濟學家,泰晤士報等全球主流媒體報刊的文章,其出題范圍涵蓋歷史哲學,科技,娛樂等多方面。
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The Atlantic《大西洋月刊》,TIME《時代》,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
Washington Post《華盛頓郵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Smithsonianmag美國《史密森尼》雜志等等。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主攻領域為政治、文學、教育、科學與藝術。
很多著名作家會在該雜志上發表自己對於政治、教育等領域重大事件的評論,在四六級和考研中一般不會涉及政治領域的文章,但教育類的出現率極高。
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美國收視率最高的電台之一,電台節目內容主要是新聞及綜述,很多知識分子、政界和商界人士都會選擇收聽該廣播電台,以利用碎片時間了解日常新聞。
仔細閱讀部分要求考生閱讀三篇短文。兩篇為多項選擇題型的短文理解測試,每篇長度為300—350詞。一篇為選詞填空或簡答題。選詞填空篇章長度為200—250詞,簡答題篇章長度為300—350詞。
⑵ 適合四六級的英語讀物
建議讀國外報紙!英語四六級的聽力材料和閱讀材料的來源往往都是國外的報紙。
可能有人不知道去哪裡能找到這些期刊,友情提醒下這些有的內容是在每日英語可以看的哦~
最後我想說的是,四六級的題源並不難找,困難的是當你真正去讀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這些英文文章很枯燥很難懂,不過一定要堅持下去,語言本來就是要靠積累的學科,要知道,堅持必有收獲!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⑶ 四六級文章
四六級考試中的閱讀文章通常來自英美的知名學術雜志,像 Time, New Scientist, The Economist 等,題材涵蓋了教育、科技、健康、商業、經濟、文化等等。
⑷ 經濟學人精讀 [50] The Economist| Teens and screens
經濟學人精讀 The Economist [50]
選自 | January 13 2018 | Leaders | 社論板塊
更多英語閱讀聽力口語內容,請關注
微信公眾號MyEnglishTrip
我是Eva
一個認真學習英語的美少女
#Eva導讀#
有很多家長認為沉迷於手機和社交網路,是他們的孩子變得焦慮甚至產生自殺行為的原因,並想通過減少他們使用手機和社交媒體的時間來解決這一問題。然而,研究表明,沉迷手機和社交網路與青少年的焦慮感並無因果關系,家長們在這一問題的解決辦法上是錯誤的。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事實證明,讓孩子們多和小夥伴出去玩耍上街溜達是一個好辦法,但是,現在越來越少的青少年這么做了。一是由於現在家長對孩子們的過度保護,二是出於社會壓力。因此,孩子們變得不再像從前那麼快樂。此外,經濟蕭條和就業競爭的壓力也是青少年焦慮的另一個原因。雖然學校為了減輕學生壓力減少了家庭作業的時間,但是一些孩子們卻將更多的空閑時間花在了看手機上。
#以上,個人總結和理解,歡迎批評指正,歡迎留言討論
#有輸出才有進步
A generation』s mood[一代人的情緒]
Teens and screens[青少年和屏幕]
Cutting adolescents』 use of smartphones and social media is a poor solution to their problems[減少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是解決他們問題的下策]
FIRST they went for tobacco, coal and sugar[一開始,他們會接觸煙草,煤和糖]. Now they are targeting smartphones and social media[現在他們開始涉及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 On January 6thtwo large investors in Apple demanded that the technology company must help parents curtail[減少,限制]their children』s iPhone use, citing research into the links between adolescent social-media habits and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such as depression[1月6日,兩大蘋果投資商要求科技公司必須幫助家長限制他們的孩子對蘋果手機的使用,並引用了青少年社交媒體習慣和像抑鬱這種自殺風險因素之間關系的研究]. Old and new media abound with[有充足的…]reports about phones』addictive, mind-warping[扭曲]properties[新老媒體都充分報道了有關手機成癮,意識扭曲的現象]. On the school run, parents compare tactics for limiting screen time[接送上下學時,家長們比較著限制看屏幕時間的技巧].
Something has made today's teenagers different from teenagers in the past[有些東西使得現在的青少年與過去的青少年不同]. As well as being far more temperate[(行為)有節制的]and better-behaved, they seem more anxious and unhappy[雖然他們變得更加節制和守規矩,但他們看起來更加焦慮和不快樂]. School surveys by the OECD, a club of mostly rich countries, suggest that 15-year-olds find it harder to make friends[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一個主要由富裕國家組成的俱樂部,調查學校的研究表明,15歲的孩子發現交到朋友更加困難]. In America—though,phone-bashers[抨擊手機的人]should note, not in the rich world as awhole—suicides of young people are up[在美國,盡管不是在整個富裕的世界,抨擊手機的人應該注意到了年輕人的自殺率在上升].
Before stampeding[狂奔]for the off switch, parents and others should ask two questions[在狂奔著關掉開關之前,家長和其他人應該問兩個問題]. First, are iPhones, Instagram and so on actually to blame for adolescents』 problems[第一,蘋果手機,即時和其他等等是真的應該受到青少年問題的指責嗎]? Second, will curtailing their use do much good[第二,過多的限制他們使用是好事嗎]? On the available evidence, the answers are, respectively, maybe and no[根據已有的證據,答案分別是有可能和不是].
Some studies of Britain and America, which conct large surveys of young people, have found correlations between heavy technology use and unhappiness[一些來自英國和美國研究,針對年輕人進行了大量的調查,調查發現了重度科技使用和不快樂的相互關系]. Correlation is notcausation[因果關系], however: it could be that unhappy people seek refuge[慰藉,庇護]online[然而,並不是因果關系,而是,不快樂的人在網上尋找慰藉]. And the correlations are very weak[並且,關系是微弱的]. Only about 1% of the variability[易變,變化的傾向]in young people』s mental wellbeing can be explained by social-media or smartphone use[年輕人的心理健康的變化僅有1%可以用社交媒體或者智能手機的使用解釋]. One British study suggests that eating breakfast regularly is more than three times as important[英國的一個研究表明,有規律的吃早餐的重要性比這重要三倍還多].
Perhaps technology has messep[感到迷茫,困惑]all young people, even those who abstain from[節制]it[有可能科技使所有年輕人感到困惑,盡管有人加以節制]. Maybe it makes everyone feel left out[忽略], or thwarts[反對]all intimate connections[親密關系]: if your friend is always looking at her phone, it may not matter much whether you are[有可能科技使得每個人感覺被忽略了,或者拒絕所有的親密關系:如果你的朋友總是看她的手機,那麼你是否在看手機可能就不重要了]. But if the effects are so amorphous[不定形的]it is hard to know what to do[但如果後果是不確定的,那麼就很難知道怎麼解決了]. Should parents gang up on[聯合起來反對] teenagers as a group and enforce a universal crackdown[處罰][家長們應該聯合起來組隊反對青少年,並且實施統一處罰嗎]? Should they deal with the inevitable[不可避免的]charge of unfairness by applying the same restrictions to themselves[他們應該通過將同樣的限制應用到他們自己身上以解決不公平帶來的不可避免的代價嗎]? Good luck withthat[只能祝他們好運了].
Parents who worry about their teenage offspring (which is to say, all parents) can do something, however[然而,那些擔心他們十幾歲的孩子的家長(也就是說,所有有的家長),是可以有所行動的]. Prod[敦促]them out of the house, and worry a bit less about what they get up to[做,干][敦促他們到室外,並且少擔心一些他們在做什麼]. There is plenty of evidence for the cheering effects of hanging out with friends[有太多的證據證實跟朋友出去溜達帶來的令人歡呼的效果]. Yet youngsters are doing less of this[但是,年輕人們已經很少這么做了]. Over protective parents are probably one reason[過度保護的家長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
Social pressure isanother[社會壓力是另一個原因]. It is revealing of broader attitudes that, in Britain, 「teenagers hanging out on the streets」 is a standard measure of antisocial[不合群不愛社交] behaviour [在英國,這揭露了一個普遍的態度,「在大街上溜達的年輕人」是一個不愛交際行為的衡量標准]. The authoritativeCrime Survey of England and Wales asks people whether it is a problem where they live, alongside things such as drug dealing and burnt-out cars[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權威犯罪調查,詢問人們,在他們住的地方,周邊毒品交易和被燒毀的汽車是否是一個問題]. That the rate of adolescent hanging-out has dropped from 33% to 16% in ten years may please criminologists[犯罪學家], but is unlikely to signal happier teenagers[青少年上街溜達的人數在十年裡從33%下降到了16%,這可能對犯罪學家是高興的事,但是,不大可能看到更快樂的青少年了].
Put them to work[讓他們去工作]
A last cause of teenageangst[焦慮]could be the economy and the job market[最後一個青少年焦慮的原因可能是經濟和就業市場]. The great recession hit young people harder than others[大蕭條對青少年的打擊比對其他人更為嚴重]. Some teenagers believe they face crushing[非常嚴重的]competition, not only from their peers but from foreigners and robots[一些青少年認為他們面臨著嚴峻的競爭,不僅來自他們的同伴,也來自外國人和機器人]. All the more[更加,越發]reason for governments to work on improving schools and to get rid of job protection for older workers[使得政府更加有理由提升學校工作,並去掉了對老員工的工作保護]. Teenagers, for their part, could probably handle a bit more work[青少年們,在他們這邊,可能也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Even though homework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test scores, it declined by an hour a week across the OECD between 2003 and 2012, from six hours to five[盡管家庭作業與更高的分數相關,但是,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中在2003年到2012年間,家庭作業時間每周減少了一小時,從6小時到5小時]. Some put in that much time on their phones in a single day[有些人在一天中把這么多的時間花在手機上].
Jan 15 | 636 words
更多英語閱讀聽力口語內容,請關注
微信公眾號MyEnglishTrip
我是Eva
一個認真學習英語的美少女
⑸ 誰知道四級英語閱讀文章來源都是哪裡的呀求分享!
我看到復的是說英語四級很多文制章,尤其是閱讀大多是出自外刊的,像《大西洋日報》什麼的,好像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個回答說的,不過也是瞟了一眼,沒有細看哈,所以也不是很確定。我個人覺得想過四級,還是先把基礎補上來,再掌握一些做題技巧會更好。我當時英語基礎比較差,做題用的是巨微英語《四級真題逐句精解》,解析都是一詞一句進行詳細解析的,真的是惡補了很多知識點,基礎也鞏固了,所以我覺得做題才是最靠譜的,你要不試試我的經驗吧。
⑹ 英語四級考試從哪裡選題材
前段時間,"華研外語"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條關於大學英語四級考題選材出處的消息。
☞☞ 2018年12月英語四級考試文章來自哪兒?
很多小夥伴在後台留言,想知道怎樣可以閱讀到這些外媒發布的文章。
為此,小編專門整理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最新真題的8個選材來源入口,建議小夥伴們收藏本條消息並且多看與考題同源的英語文章。平時多積累、多閱讀,考試時就能更加應付自如。具體如下(點擊以下圖片↓↓↓進入相應的網站):
(點擊↑↑↑圖片進入網站)
Interesting Engineering
網站
(點擊↑↑↑圖片進入網站)
Smithsonian Magazine
美國《史密森尼》雜志
(點擊↑↑↑圖片進入網站)
npr
美國國家公共電台
(點擊↑↑↑圖片進入網站)
The Conversation
解釋型新聞網
(點擊↑↑↑圖片進入網站)
Pew Research Center
美國機構
(點擊↑↑↑圖片進入網站)
LIVESCIENCE
美國生命科學網
(點擊↑↑↑圖片進入網站)
The Guardian
《衛報》
(點擊↑↑↑圖片進入網站)
The Telegraph
《每日電訊報》
突破2019.6 英語四/六級真題集訓
12套真題+5套預測,贈視頻課程
詞彙+語法 基礎指南
提分訓練+實戰技巧
含2018.12最新真題
▼選購四級真題集訓▼
▼選購六級真題集訓▼
推薦閱讀
2019年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考試時間已確定
2019年6月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及備考策略
2018下半年四六級查分時間已公布!!!
2019年上半年英語四六級考試,什麼時候報名?
2018年12月英語四級考試文章來自哪兒?
2018年12月英語六級考試文章來自哪兒?
2019考研初試成績查分時間
外刊泛讀|《經濟學人》道路安全
26個英文字母如何發音? (附發音口型示範視頻)
48個英語國際音標如何發音? (內附詳細圖解+視頻)
Youtube播放量超1個億的施瓦辛格演講(中英文字幕)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店選書。
好看你就點點我
⑺ 如何通過大學英語四級
第一聽力篇,新概念英語和Ted演講是四級聽力的絕佳材料,Ted演講每篇在五到十五分鍾之間,演講題材覆蓋廣,且每篇都有對應的文稿,如果聽不懂就可以對照文稿找出哪些單詞沒聽出來,聽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人物的語氣詞表示轉折詞,聽力考試一般這些詞的後面都跟著考題答。
⑻ 適合四六級的英語雜志
2.經濟學人/四六級閱讀佔比17%
《經濟學人》是一份由倫敦經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出版的雜志,創辦於1843年9月,創辦人詹姆士·威爾遜。雜志主要關注政治和商業方面的新聞,但是每期也有一兩篇針對科技和藝術的報導,以及一些書評。《經濟學人》的文章用詞准確、簡練,且注重在最小篇幅內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使用大眾能夠讀懂的語言來寫文章,所以其內容本身並不復雜,且具有很強的易讀性。所以很多人都推薦《經濟學人》作為深入學習英語的材料。
3.大西洋月刊/四六級閱讀來源佔比17%
《大西洋月刊》是美國最受尊敬的雜志之一,一本有關文學、政治、科學與藝術的雜志,第一期出版於1857年11月。堅持無黨派、無偏見原則,對於任何事物採取一種超然、充滿智力型、幽默的、有藝術感的態度。經常發表非專業撰稿人的文章。一直是政治人物的必讀刊物,不少美國總統、副總統都是其訂閱者。
4.時代time。com/四六級閱讀來源佔比17%
5.新聞周刊newsweek.com/四六級閱讀來源佔比12%
6.衛報/四六級閱讀來源佔比12%
7其他報刊/四六級閱讀來源3%
⑼ 備戰四六級讀什麼外刊文章
備戰四六級讀的外刊有:《BBC慢速英語》,《VOA慢速英語》,《CNN10學生英語》,《BBC常速聽力》,《讀者文摘》,《時代周刊TIME》等。
三:高階外刊
這部分文章結構較為復雜,內容豐富,語速較快,適合六級已經通過,打算刷分或准備雅思托福等難度更高的考試的同學。
1.《衛報》:英國重要報刊,每期時長3分鍾左右,語速較快,以發表評論和分析性專題文章為長。
2.《科學美國人》:每期時長多為一分鍾,語速較快,涵蓋認知和生活的科技領域的突破性事件。
3.《經濟學人》:英國重要雜志,涵蓋話題廣,信息多,對詞彙和句式要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