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英語閱讀理解障礙的專著
中學生英語閱讀障礙及對策
【摘要】如何培養和訓練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本文從如何排除學生閱讀障礙的角度進行了分析, 指出中學生在閱讀中存在心理障礙、詞彙障礙、語法障礙、語篇障礙、技能障礙和文化障礙,教師只有幫助學生克服這些障礙, 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中學生; 英語閱讀; 障礙; 對策
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 筆者發現學生在閱讀中存在心理障礙、詞彙障礙、語法障礙、語篇障礙、技能障礙和文化障礙。對此, 筆者提出幾點解決對策, 希望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幫助。
一、心理障礙及對策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 當人們在閱讀時如情緒處於緊張焦慮狀態, 就容易產生恐懼心理, 其閱讀理解能力就不能正常發揮。不少學生在閱讀時缺乏信心, 急於求成, 心情急躁, 這些不健康的閱讀心理客觀上限制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對策: 重視非語言因素的培養,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不但要傳授英語知識, 而且要關注學生的閱讀心理, 消除他們的急躁、恐懼、惱怒等消極情感體驗, 排除干擾。因此, 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教育與指導是完全必要的。另外, 興趣就是動力, 正如心理學家皮亞傑所說, 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 它的加入能產生存儲內心的力量。
初中生正處在青春發育的年齡段, 他們的求知慾極強, 為了滿足他們的這種要求, 教師在取材時, 一定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 盡量避免文章題材單一、內容枯燥。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笑話或幽默故事, 還可以對閱讀材料進行分類, 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 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心理。例如: 教師可以根據Fun with English 教材的閱讀課文進行分類, 大致把它們分為寫人、記事、科技文章和寓言故事等。寫人的文章一般是寫人的愛好、特點、個人成長的經歷和突出貢獻; 記事的文章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經過; 寓言故事的趣味性強; 科技文章比較枯燥, 但教師能向學生講清楚文章的特點, 這類文章是以一系列的數據和調查結果說明問題的特點。讓學生了解各種文章的類型,掌握文章的特點, 對於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速度都有很大的作用, 讓學生體驗成功,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詞彙障礙及對策
詞彙障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閱讀材料中加註中文的生詞。調查表明, 這類詞在學生實際閱讀中同樣存在一定的干擾。尤其在篇幅較長的材料中, 當該詞在下文再次出現時, 學生會誤以為是生詞。另外, 這類詞的派生詞在後來的材料中也不作生詞對待; 已學詞彙的派生詞,這類詞在閱讀材料中有很多; 有新義的熟詞, 這類詞與學生已經掌握的意思完全不同, 實際上就是生詞; 課標允許在閱讀材料中存在的約3% 的生詞。 對策: 最大限度地擴大學生的詞彙量
l. 通過構詞法來增加詞彙量
英語現有的詞彙大部分是通過構詞法結合的。教師可向學生介紹英語中常見的三種構詞法: 轉化法、合成法、派生法。通過分類比較, 尤其是讓學生掌握最常用的前綴和後綴的含義及用法, 使他們能夠由已知的詞「猜出」它的派生詞及其詞性, 從而達到鞏固和擴大詞彙量的目的。
2. 通過文中所給的信息猜測新詞的含義正常情況下, 對於文中的新詞, 出題者會給以相應的提示, 使學生可以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
如:
①通過文章中的同義詞或反義詞來猜詞義。如: Influenzais sometimes called flu or a bad cold.(根據上下文可以猜出, Influenza 是a bad cold 的同義詞, 意為「流感」) Most dentists』offices are drab place, but Emilion』snew officeis a bright and cheerful place. ( 根據上下文可以猜出drab 是cheerful 或bright 的反義詞, 意為「死氣沉沉的, 陰暗的」)
②根據語法結構、標點符號等猜測生詞詞義。如: Thescientists who study insects are called entomologists. ( 根據定語從句提供的線索可以猜出entomologists 意為「昆蟲學家」) 。
③根據普通常識來猜測生詞詞義。如: The OlympicGames were to be competed in good spirit. The idea was toparticipate and not to win . ( 根據常識, 可以判斷participate有「參與」「參加」的含義。因為「奧運會提倡良好的比賽精神, 其宗旨是參與而不是論輸贏」。)
3. 廣泛閱讀, 擴大詞彙量
要學生記住這樣一句話: 「To build a strong vocabulary,you need to read well.」大量的閱讀不但可以使學生重復、掌握已學詞彙, 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接觸新詞, 獲得新知, 它是擴大詞彙量的有效途徑。閱讀材料(書目)可由教師推薦和學生自選相結合, 材料要足量、真實、新穎且題材廣泛, 以滿足學生各自的閱讀興趣。
閱讀過程中,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時留心那些反復出現的關鍵詞、固定搭配及句型, 並將自己所感興趣的新詞或句型摘錄下來; 要鼓勵學生運用讀書筆記等形式加以鞏固。在教學中通過開展一些趣味性詞彙聯想活動, 可以激發學生興趣, 達到鞏固和加深印象的目的, 如讓學生按單詞首尾字母連續不斷說出(或寫出)一連串詞彙, 比一比誰連得多且詞語新。這種「詞語一條龍」通常按首尾一個字母展開, 如: worker → rewrite→ email → latest → tough → harvest → ..., 也可按兩個字母展開, 如: rewrite → telegraph → photo → total → alone→ neat → attention → ...等。
三、語法障礙及對策
縱觀近幾年各省中考閱讀材料, 不難發現一個顯著的特點: 閱讀材料的語言地道流暢, 語法結構復雜, 運用了大量的復合句、省略句、倒裝句, 語言表達富於變化, 隱含信息分布廣。考生即使讀懂了表面文字, 但如果缺乏深厚的語法功底, 那麼要想迅速領悟語篇的意思而准確答題也是不太可能的。
對策: 鞏固學生的語法基礎知識, 奠定良好的閱讀基礎語法知識在閱讀中起著不可忽視的輔助作用。掌握一些語法知識能幫助學生對句子進行適當的分析, 搞清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准確理解一些長句、難句的意思。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藉助語法分析, 找出句子的主幹, 即句子的主語和謂語; 找出句子的修飾成分, 即句子的定語、狀語及補語, 使學生經過逐級逐層的分析, 就能如同皰丁解牛一樣, 把疑難的句子變得迎刃而解。同時, 筆者認為這里對語法知識不能進行過細過深的分析, 要使學生自覺地把語法作為一種閱讀的手段, 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達到化枯燥為趣味的境界。 四、語篇障礙及對策
語篇障礙表現為: 歸納能力不強。許多學生可以理解單個句子, 但無法歸納文章的中心、作者的立意以及行文線索, 不能從整體上把握文章; 推理能力薄弱。拘泥於文章的淺層表徵, 不能對多個相關陳述點進行有效推理以揣摩出作者的真實意圖, 把握文章的深層含義; 感受能力欠缺。感受不到作者的心聲, 發現不了文章背後的美。
對策: 重視語篇分析, 強化學生的語篇意識要消除學生閱讀時的語篇障礙, 首先必須分析其形成的原因。長期以來, 在英語教學中, 處於主導地位的教師往往過多地重視對語法知識的講授, 採用由部分到整體、自上而下的以語法為線的教學模式, 這不僅不利於對學生語篇分析能力的培養, 導致學生不能把握語段以及語段之間的語義關系直至整個語篇的中心, 而且也由於脫離了生動真實的語境而使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得不到落實和鞏固。為此, 教師在課文教學以及對閱讀理解題的講評時一定要解放思想, 引導學生從篇章分析入手, 運用已知的語言知識獲得對全篇的整體理解, 並進而分析段落大意和主旨。在此基礎上, 再將材料中的語言難點置於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語法分析, 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語篇、語用意識以及語篇、語用能力, 同時又能使學生更深刻地掌握語言知識。
1. 幫助學生建立語篇圖式
圖式對文章的語篇結構乃至內容的理解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是線性結構, 應注意該文的時空順序、主要情節及其發展; 如是層次結構, 則可引導學生尋找主題句、分主題句、用於支撐主題的事實。教師應盡可能使用一些直觀手段, 如板書、投影、顯示歸納全文內容的圖解、表格、簡筆畫等, 幫助學生構建較詳細的語義圖像, 再讓學生根據圖式, 結合關鍵詞句, 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主要情節和內容簡明扼要地表達出來。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內容畫出相應的圖式。
2. 話題討論
現行英語教材在編排單元教學內容時確立了「一個單元, 一個話題」的模式。閱讀教學第一步應該從圍繞本單元話題的「熱身」開始, 活動的形式可不拘一格, 豐富多彩,如: 看圖說話, 自由辯論, 以小見大, 以大見小, 小自個人、家庭、班級、學校, 大到國家、社會, 古今中外無不能容。話題討論活動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 又能「軟化」本單元教學內容中的「硬骨頭」, 還能使課堂學習氣氛轟轟烈烈, 富有生機。話題討論的走向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精心設計。其中, 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符合學生實際, 要圍繞著主題來進行討論。只要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去想像, 他們就能根據所學的知識信息, 將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通過討論可以進一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觀點等, 挖掘文章的亮點。
3. 分角色表演
教師可以視閱讀內容而定, 讓學生將文章內容改成對話形式, 再加上動作表演出來, 會使他們有親臨現場的感覺。
4. 閱讀後的書寫鞏固
心理學家認為, 書寫是大腦神經和手部肌肉相結合的一種運動。進一步鞏固已獲取的語言信息, 對學生的記憶訓練、思維訓練都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 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結合起來, 靈活設計筆頭練習,可以是對話填空, 可以是聽寫填空, 也可以是根據首字母完成單詞填空以及縮寫、改寫、續寫課文或其中一段, 以便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語言。
五、技能障礙及對策
所謂技能障礙, 是指閱讀者因不良的閱讀習慣或缺乏正確的語篇閱讀技巧所造成的閱讀障礙。如, 不良的閱讀習慣, 表現為逐詞閱讀, 有的輕聲口讀或用筆尖點讀, 缺少以意群為單位通過視覺直接接受文字信號的能力。這樣的閱讀阻礙了對語句、語段的直接理解, 以致反復不斷地回讀, 這種徘徊式閱讀方式會使閱讀質量及其速度大打折扣; 缺乏必要的語篇閱讀技巧, 包括: 如何猜測詞義, 如何進行語法分析, 如何識別各種句子的功能並利用邏輯承接語, 如何尋找文章脈絡、准確找出並理解材料細節, 如何根據不同的語篇類型找出主題句、判斷主旨和大意等。
對策: 重視閱讀習慣與技能的培養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主要是通過閱讀。要提高閱讀水平, 首先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其次就是掌握必要的閱讀技能。
1. 效率優先, 限時閱讀
每讀一篇文章都要限定時間講求效率。培養學生進行嚴格的限時閱讀訓練, 要求學生用眼和腦快速掃視閱讀, 視幅要寬, 視時要短, 要一目十行, 只求抓住文章大意,不追究細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選擇難度相當的材料給他們進行系統訓練, 由易到難, 逐步加深。只有達到一定的閱讀速度, 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才能真正落實到實處, 學生也才能真正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和成就感。這里要注意兩點: 一是材料難度應稍高於學習者的閱讀水平;二是要有理解題, 便於學生自測, 若錯誤率偏高, 應適當調整讀速。
2. 講究技巧, 科學閱讀
首先, 告訴學生那種出聲讀、用手指閱讀的方法會分散注意力, 影響閱讀速度, 要使他們深切地體會到要「改革」自己的閱讀方法。
教給學生幾種常見的閱讀方法, 如:
( 1) 略讀、查讀、跳讀等。培養學生快速查找並認知題目所要求的對象;
例如:
①在下列每一組單詞中快速找出一個與括弧內單詞相同的詞。(father) fatter further fartherfaster farmer father feather rather;
②在下列各組單詞中快速找到兩個相同的詞。white waiter water wanderwonder waiter winter wetter.
( 2) 猜測詞義。如從上下文提供的同義詞、反義詞、語法結構(如同位語、定語從句等)、標點符號(如破折號等)、常識、構詞法等猜測生詞、諺語及習慣表達。
( 3) 掠讀。比如如何尋找主題句( TopicSentence) 。
3. 持之以恆, 天天閱讀
每天堅持閱讀, 並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通過閱讀英文報刊等自己感興趣的時文, 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
六、文化障礙及對策
閱讀實質是一個交際過程, 是讀者通過閱讀提取所需信息、填補與作者之間原有的「信息溝(Information Gap)」的交際過程。在閱讀過程中, 由於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存在,因此讀者往往可能因為文化背景障礙而影響閱讀。
對策: 鼓勵學生多多涉獵課外讀物, 拓寬文化背景知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篇文章, 總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作者的身份、地位、觀點立場。所以, 對不同國家、地區的風俗、習慣,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思維方式、表達方式和心態方面知識的了解程度, 會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語言知識, 而且要教文化知識。目前我們使用的教材, 涉及的題材廣泛, 可從多方面進行背景教學, 如: 人物背景、歷史背景、風俗背景、地理背景等。同時, 學生自己也要廣泛地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 達到拓寬自身背景知識的目的。泛瀆教材的選擇在整體安排上要做到從易到難, 難度適中, 體裁多樣; 材料要具有知識性、趣味性、現實性和目的性; 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 並有利於教學的循序漸進。
「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只有真正認識到閱讀的實質所在並採取相應的對策, 不斷實踐, 勇於探索, 才有希望使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水平和閱讀理解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貳』 《英語語法紅寶書》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英語語法紅寶書》(胡敏 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vMaJYrqMOj8TM-RGKKZtxw
書名:英語語法紅寶書
作者:胡敏 編
豆瓣評分:7.3
出版社:中國對外翻譯
出版年份:2011-4
頁數:409
內容簡介:《英語語法紅寶書》內容簡介:語言千變萬化,核心匯聚24章,197個語法點,1300多個語法練習,哲理化的例句,精細化的講解,讓你盡享語言魅力,輕松逾越語法障礙,讓你英文從此隨心所欲。
作者簡介:胡敏教授,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北京新航道學校校長,留英學者。曾任國際關系學院英語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原新東方總裁兼校長。2004年創辦北京新航道學校。作為中國英語培訓領軍人物,胡敏教授不僅是中國雅思培訓產業化的開創者和領路人,同時,還成功打造了「中國雅思夢之隊」。因此,他被媒體尊稱為「中國雅思之父」,學生們親切地稱他為「胡雅思」。他曾多次應邀赴英聯邦國家、日本、韓國等世界知名大學和國際語言培訓機構進行訪問和講學。其在英語培訓業內率先開發大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培訓教材及專著逾百部,培訓學員逾百萬人次:由其開創的雅思、四六級、考研等英語培訓理念及教學模式在全國得到廣泛應用。
1998年榮獲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5年9月榮獲教育部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和陳香梅教科文獎辦公室聯合頒發的「中國民辦教育創新與發展論壇暨陳香梅教科文獎表彰活動特殊貢獻獎」;2006年榮獲「北京教育特別人物獎」:2006年至2007年,由他領導的北京新航道學校分別榮獲「中國民辦教育創新與發展貢獻獎」及「品牌中國金譜獎——中國教育行業年度十佳品牌」等多項殊榮。
『叄』 推薦一些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原版著作,適用於考研的
1.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與偏見,簡•奧斯丁的經典小說,情節很簡單。由於奧斯丁本人並不是學究級作家,因此其語言通俗、通順、流暢、易懂。很適合英文初學者以學習目的閱讀。
2. 《A Tale of Two Cities》
盡管擺脫不了古典小說的大段說教,也無法避免英倫式的親密又略顯疏離的對話,沒有現代小說繁雜的敘事手法,小說仍舊靠單純講故事取勝。 恩怨情仇,故事很簡單。也是原著閱讀的上佳之選。
3. 《The Catcher in the Rye》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美國現代文學特別是小說的絕對代表作品之一,讀此書的原著,不僅可以學習作者高超嫻熟的文學技巧、精細入微的心理描寫和人物刻畫,更能身臨其境的體會到60年代美國青少年一代的人格世界。
4. 《Jane Eyre》
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有意味深長的故事和圓滿的結局。這部在國內知名度極高的小說,其原著也是十分值得細細品讀的。
5.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作為兒童讀物,哈利波特的整個系列都十分適合英文初學者閱讀。JK羅琳的語言精簡流暢,沒有繁雜的敘述和心理活動描寫,非常便於理解。唯一的障礙可能是作為原著的生僻詞彙(主要跟魔法/奇幻相關)略多。不過看過前幾本以後很快就能爛熟於心。
6. 《Peter Pan》 豆瓣評分:9
《彼得•潘》是一部在西方家喻戶曉的童話作品,文字清晰流暢、易於理解,同時文學性也很強。
7. 《Sherlock Holmes》
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不僅是出色偵探懸疑小說,也是一部文字優美的文學作品。由於具有很強的故事性,更加吸引人去仔細品讀。文字生動不晦澀、語言干練、詞彙不生僻,也很適合作為原著讀物。
8. 《Steve Jobs》
由著名傳記作家Walter Isaacson操刀的《喬布斯傳》,作為當代的暢銷書,其在遣詞造句方面非常注重表意的流暢與生動,而不同於很多其它晦澀的名人傳記作品。
9. 《The Great Gatsby》
再推薦一本美國現代小說,獲獎無數,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如果讀者只想看兩本美國現代小說,那麼一定是這本和《麥田裡的守望者》。
『肆』 這本大師級的英語干貨書籍,值得收藏一本。
由於日常寫作需求,我經常會看英語相關的書籍,但所有書籍里,看地最舒服的,還是關於「語言認知」類的書籍,看這種書籍最能有英雄所見略同的快感,也更能提高自己對語言本身的認知。
這類書籍更接近「道」的層次,我們常說的學習方法,更多偏向「術」的方面,前者是一種戰略思想,後者是操作手冊。
短期來看,應該多閱讀操作手冊,中長期來看,應該多強化下自己的信心,熟悉下戰略思想。
如果你感興趣,學習之餘想多涉獵一些,今天就推薦《英語學習經驗談》給你:
這種書籍對作者的資歷要求特別高,一般人根本沒資格寫這類書籍,得有學貫中西的語言文學大師背書或者親自寫,才有閱讀價值。
作者李賦寧就是這樣的一個大師級人物,1941年在清華外語系畢業,在清華、北大從事英語教學50多年,英語系學生必看的《英語史》就是李老寫的。
李老吵禪塵學貫中西,學識淵博,涉及哲學、倫理學、文學、美學、語言學和歷史,通曉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和古英語等等外語。
這本書距離第一版印刷已經有近30年,市面上已經絕版,但畢竟是「道」層次的思想,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對英語學習和教學方法作了精簡而深入的論述。
整本書一共22篇獨立的文章:
前3篇主要談英語教學的理論升禪、學習的原則和方法;
4-6篇談如何提高英語的聽說讀寫;
7-10篇著重論述如何提高閱讀能力;
11篇論英語寫作問題;
12-16篇論全面提高英語理解和表達能力;
17-18篇談教師進修和科研;
19-22篇以科研範例幫助讀者提高英語水平。
這本書從英語教學,英語學習,英語歷史等等若干個角度去論述「語言是怎麼一回事」,再加上作者豐富的語言知識,讀起來特別舒服。
分享幾個片段:
談談學外語的幾條原則:
1)你要學會一門外語,這意味著你要獲得一種新的技能和養成一套新的習慣。怎樣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通過堅持不懈的實踐和練習。
2)學習襲態一種外語,首先要學口語,因為只有通過口語,你才能得到足夠的練習和實踐的機會,來獲得新技能和養成新習慣。學習要按這樣的自然順序:聽、說、讀、寫、譯。首先聽力理解,其次是口頭表達,也就是說:「聽和說必須領先」。再則是閱讀理解,即是能「讀」。第四才到了筆頭表達,它包括能用外語「寫」文章和把外語「譯」成漢語。
3)學習外語的教材必須按學習內容加以精選,不能把報刊上的文章拿來就用。要按學習的要求,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教材很重要,一定要編得科學。
4)學外語,掌握單詞固然重要,但句子的結構更為重要,故要特別注意語言的結構。因為有了單詞,而沒有句子,你的思想是無法表達的。所以學習句子的結構是最重要的。
5)語言材料必須放在具體的情景中來學,不能孤立地學單句。
有了具體的情景,你該說什麼話,你就練什麼話。這就要求有上、下文,而不是孤立的句子。這樣學外語才能學得自然、正確。我們常遇到學生背會幾句單句,但在具體情景中根本用不上或說得不恰當的情況,這就沒有達到學會外語的目的。所以,要按情景來學,要有上、下文,不能孤立地學單句。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理解語言現象,學會自然而恰當地應用。
6)要從結構上拿英語和祖國語言作對比,找出它們之間的區別,才能擺脫漢語的干擾,以免學出漢語式的英語。要注意英語的句子結構和特殊用法,這樣才能學地道的英語。
談談如何訓練閱讀的能力:
閱讀也可以分為精讀和泛讀兩種,精讀的目的在於訓練理解的准確性和表達的精確和熟練,因此閱讀的速度是比較慢的。泛讀主要是快讀、瀏覽,而且是默讀。快讀是最自然的閱讀方法,瀏覽是訓練抓大意本領的有效方法,默讀則有利於思考。
無論是精讀或是泛讀都是以默讀為主。有人說不會默讀,就無法接受高等教育,就無法大量吸收有用的知識,也就很難對復雜的事物進行分析、判斷,獨立思考。朗讀的作用在於幫助記憶,訓練語音、語調,大量吸收知識和培養閱讀的能力,不能靠朗讀。
精讀的內容,文科學生最好精讀一本英、美大學生用的世界史教科書;理工科學生,最好精讀一本英、美大學普通物理教科書,在這個基礎上過渡到精讀科學論文、專著、學術性刊物、歷史文獻等。
泛讀的內容,在開始階段應讀簡易讀物,生詞出現的數量應是100個單詞當中不超過一個生詞。這樣才能訓練快讀和默讀,由簡易讀物可以過渡到文學名著的英譯本,如,巴爾扎克、莫泊桑、托爾斯泰;易卜生等人的作品的英譯本,以及淺易的名人傳記和科普文章。
談一談寫作的問題:
訓練寫作,應當從造句開始。首先要抓句子的結構,動詞是句子的核心,因此要特別注意動詞的形式是否正確,動詞的性質和類型(及物動詞,還是不及物動詞)
還要學會運用非謂語動詞,尤其是分詞的用法。此外,還應注意定語從句的結構,學會寫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學會主句、從句的安排,等。
掌握了這些基本功之後,就要放開膽子運用詞彙(同義詞、反義詞),要學會用一系列的同義詞來抒情或製造氣氛。
總之,要學會用英語表達意思時善於變化,切忌從漢語概念出發,生翻硬譯。寫英語時,要胸有成竹,心中先要有整篇或整段的大意,然後一氣呵成,再細加修改,一點一點堆砌拼湊起來的文章,效果不可能令人滿意。
此外,還可以用英語記日記或周記,不要記日常瑣事,而要記每日或每周所發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和自己體會最深,感觸最多的事情,更重要的訓練是用英語作讀書筆記,寫實驗報告,作論文摘要,為用英語進行科學研究打好基礎。
結尾
我發現很多人對英語的學習缺乏足夠的信心,掌控感很弱,究其根本是因為學英語本身是條非常容易受挫的路,聽說讀寫發音語法等各個領域都會遇到麻煩,而且是大麻煩,非常不確定的麻煩,但又缺少名師指導。
如果你的主觀能動性不夠強,意志不夠堅定,不懂得不斷嘗試,不斷挑戰,不斷解決問題,最後必然是三分鍾熱度。
這就是個系統工程,需要你有系統的見解,一邊學習,一邊提高對語言本身的認知,這才是高效率的學習,這也是「語言認知」。
這本書很易讀,沒有任何門檻,都是獨立篇幅,不同時期下李老的感想,短小精悍,極易消化,我也是受益匪淺。
現在太多人在語言學習上過多關注「術」,也就是方法技巧,而這本書更多是淺談感想,淺談歷史,淺談教育,更多處於「道」的層次,不繞圈子,用朴實無華的文字直擊語言學習最核心的問題,能解決很多實際問題,相信讀者都會大有啟發。
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夥,可以認真品味下。
『伍』 淺析如何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參考文獻
好問題。
需要多少呢?
Tan譚力海, L.-H. (n/a). The Different Brain Networks Involved in Reading Chinese and Englis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hinese-English Dual-Language Symposium. http://allanguagesymposium.wikispaces.com/file/view/19_TanLihai_.pdf
Koda, K. (2012). Development of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Skills: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s. In S. M. Gass & A. Mackey (Ed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p. 303-318).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Goodman, K. S., Wang, S., Iventosch, M. S., & Goodman, Y. (Eds.). (2012). Reading in Asian Languages: Making Sense of Written Texts in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New York, NY: Routledge.
Grabe, W., & Stoller, F. L. (2011-02).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 (2nd ed.). Harlow, England; New York, NY: Longman/Pearson.
Bernhardt, E. B. (2011). Understanding Advanced Second-Language Reading. New York, NY: Routledge.
夠不夠?
『陸』 關於《提高英語閱讀速度的主要障礙》的論文
英語閱讀理解「四要」閱讀理解題在英語考試中佔了相當重的分量,題量多,分值也大,最能反映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我們可從四個方面入手,來提高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並爭取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一、要擴大詞彙量,促進閱讀詞彙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更是閱讀理解的基石。我們在閱讀理解時所遇到的首要問題是詞語障礙,沒有一定的詞彙量作基礎,就談不上理解能力的提高。有語言學家通過調查發現,外語學習者如擁有5000詞彙量,閱讀正確率可達56%,詞彙量達到6400,閱讀正確率可達63%。因此,熟練掌握課本單詞,適量擴充課外詞彙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二、要嚴格訓練閱讀速度讀速是閱讀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要提高閱讀速度,可從三個方面考慮:1.克服不良的閱讀習慣。有些同學在閱讀時存在著不少的陋習,如:視野狹窄,一次只看一個單詞;用手指著單詞,逐個閱讀;只理解單詞的個別意思,不注意慣用短語、片語的意思;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為了弄清楚某個意思,反復地閱讀前面內容等等。這些不良習慣勢必會影響思維的連貫性,造成顧此失彼的結果,對閱讀材料缺乏整體性的理解。2.限時閱讀訓練。限時閱讀是根據所讀材料的內容難度、長度,並參照大綱對各年級讀速的要求對該材料的閱讀時間予以限定。例如:約250字的材料限定5分鍾左右。控制時間有利於挖掘學生的閱讀能力,迫使學生爭分奪秒,專心致志於閱讀。3.尋找主題句,理解重點把握全文。大多數閱讀材料均有主題句,用以說明文章的主旨,其他文字一般是圍繞主題句展開說明的。有的主題句在文章的開頭,有的在文章的結尾,還有的主題句在文章的中間出現。閱讀時若能把握住這些句子,無疑會大大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效果。一般地說,運用演繹法的文章,主題句往往在文章的開頭;採用歸納法的文章,主題句一般在結尾。三、要培養詞義推斷能力我們在閱讀中難免會遇到生詞,如果每次遇到不認識的單詞都去查字典,則會影響閱讀速度和理解效果。因此,在閱讀中要善於根據上下文,推斷某些單詞和短語的意義。1.根據構詞法來推斷詞義。掌握一定的構詞知識會有助於我們的閱讀。例如:Don』t make any unreasonable demands on the government.句中的unreasonable是生詞,但我們可以較為容易地通過其構成「un+reason+able」推出其含義為「無理的,不合理的,過分的」意思來。2.根據上下文的對比關系來推斷詞義。有時在行文中可能會同時出現某一生詞的同義詞或反義詞,這時我們可以通過上下文的對比關系來猜測詞義。例如:If you agree,say「Yes」, if you dissent,say 「No」.根據兩組相對的詞Yes與No、agree與dissent,不難推知dissent是「不同意」之意。3.根據文中解釋推斷詞義。有時候,文中對生詞給出了註解或說明,在閱讀中應善於捕捉這一信息。例如:A journalist is a person who works on a newspaper or magazine and writes articles for it.此句是專門解釋journalist的,通過解釋不難推斷出其意為「記者」。4.根據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推斷詞義。He is so stingy that he never gives anything to others, even his friends or relatives.本例中的stingy是生詞,但根據對結果分句的理解可推知,stingy即為「吝嗇的」之意。四、要把握好長難句所謂長難句,是指結構稍微復雜一點的句子,只要善於分析理清結構,困難就會迎刃而解。1.結構分析理解法。結構分析理解法,就是指通過對句子進行語法結構分析,迅速弄清其結構,把握住它的基本框架,進而理解句子的方法。具體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判斷句子是簡單句、並列句還是復合句;第二步,找出句子的核心或成分,即主語和謂語動詞,然後再分清句子中的一些附屬成分。例如:If you press another key, your meal is prepared and heated for you; then it is brought on along a very small railway line to your seat in front of your television so that you don』t even have to stand up when you get what you need.這是一個並列復合句,在分號前後各有一個分句:分號前是一個帶有條件狀語從句的復合句,主幹部分是your meal is prepared and heated for you;分號後是帶有兩個狀語從句和一個賓語從句的復合句,其中so that引導的是結果狀語從句,when you get 是時間狀語從句,what you need是賓語從句,充當動詞get的賓語。這樣一來,全句脈絡分明,句意也就自然明朗了。2.意群閱讀法。意群閱讀法,就是把在意義和語法結構上有關聯的幾個詞,連接成較完整的信息,成組成組輸入大腦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進行閱讀,不僅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有利於對句子的整體理解。例如:When two cars traveling at 30 mph hit each other(1),an unbelted driver(2),would meet the windshield (3),with a force equal to diving headfirst into the ground from a height of 10 meters(4).該句中,(1)為時間狀語從句,(2)為介詞短語作狀語,修飾謂語動詞。這把整個句子劃為四個閱讀單位,大大地閱讀速度和理解效果。總之,閱讀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語言實際活動。我們只有進行大量的課內外閱讀,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正確運用閱讀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柒』 淺談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高中的障礙與對策
淺談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高中的障礙與對策
【摘 要】 在英語學習方面,大學生們在精確且高效地閱讀方面似乎存在著困難,其原因是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文章將試圖探討大學生在英語閱讀能力提高中的各種障礙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對大學生在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方面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 英語;閱讀能力;閱讀方法;提高
在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英語在全世界經濟貿易與政治交往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而英語閱讀則是一種獲取信息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因而提高大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之一。英語閱讀能力的考察也是各種英語考試的關鍵題型之一,可見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對於大學生特別重要。如果要想通過各種英語考試 就必須在「閱讀理解」題型中獲得高分,這就要求大學生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
一、詞彙量的缺乏
詞彙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元素,詞彙量不足是影響大學生閱讀的主要障礙。掌握詞彙量的大小一般與閱讀速度成正比。如果把英語閱讀比做高樓大廈,那麼英語詞彙就好比建造大陸不可缺少的磚塊。如果掌握了足夠的英語單詞,在閱讀中遇到的生詞就會減少,閱讀速度就會。由於不需要猜測英語詞彙的意思,理解的正確率也會相對的提高。可見詞彙量對於提高閱讀速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英語詞彙浩如煙海,一個人是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英語詞彙的,即使掌握了大量的英語詞彙,在閱讀中也會遇到一些不認識的單詞。但是如果掌握了大量的詞彙的話,完全可以從句子的上下文中的邏輯關系猜測出生詞的意思。也可以通過英語的構詞法來猜測詞義。例如:英語中anhydrous 可能很多學生並沒有學過這個詞,但是如果知道了 an是「沒有」的意思,hydrous是」水」的意思,就可以猜測出「無水」的意思。相反的如果詞彙量不足的話,就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因而掌握足夠的詞彙是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
英語與漢語是兩種處在完全不同的歷史地理文化等背景中發展起來的語言。由於學生對於英國的人文地理知識的缺乏,所以閱讀中就難免會碰到一些閱讀問題。例如在中國文化中「東風(east wind)」一般被認為是令人愉悅的自然現象,因為中國位於地球的東半球,東風在中國是春天到來的象徵。在朱熹的《春日》一詩中便可見一斑: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但是英國位於地球的西半球。在英國,東風則意味著冬天的到來。西風給中國人帶來的是寒冷的聯想,但是在英國西風則給人們帶來了春的氣息。如雪萊的那首著名的Ode to the West Wind。如果不掌握這種文化上的差異,在有些英語文章中就不能很好的領會作者的本意。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學習時多注意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包括歷史知識,地理知識,文學知識等。通過閱讀英語文學名著與報紙雜志,觀看原版電影錄像戲劇等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背景,以達到豐富自己對於英國社會文化知識的了解,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這樣的學習英語方法也不會使人感到枯燥乏味,對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極為有益的.。但是要拓寬知識面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因而大學生要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不斷的積累自己的知識,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因此,要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學生在平時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對於英國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和積累。
三、良好的閱讀習慣的缺乏
大學生閱讀能力差,與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很大的關系。
(一)依賴詞典
學生在閱讀中經常是碰到生詞就查詞典。這不僅會造成閱讀速度的下降,而且會造成思維的不連貫,並且形成過分依賴詞典的毛病。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便是要讓學生養成根據上下文的邏輯關系或者根據單詞的構成來猜測詞意的習慣。
(二)邊讀邊譯
有些學生在閱讀時習慣將英語翻譯成漢語。逐字逐句的翻譯不僅會降低閱讀理解的速度,而且也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意思。所以應該告訴學生一定要改掉這種閱讀的陋習,養成用英語思維英語的正確閱讀方法。
(三)缺乏整體理解
有些學生在閱讀時太注重對每個句子的理解,甚至是一詞一讀,而不是從總體上把握段落和文章的含義,因而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支離破碎、不連貫,甚至誤解了文章的意思。其實只要掌握了文章的寫作技巧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個段落都會有一個主題句(topic sentence),然後是展開句(supporting sentences)。只要充分理解了主題句的意思,即使展開句有個別地方因為生詞的原因不能完全理解也不會妨礙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將每個段落的主題句找出來,把注重力集中在作者要闡明的思想內容上,就可以對文章有一個輪廓性的了解。
(四)缺乏大量閱讀
要提高閱讀能力,僅僅靠課堂上有限的學習時間而沒有課外大量閱讀的配合,想要提高閱讀能力亦是一句空話。閱讀能力的提高只有通過大量課外閱讀實踐才能實現。閱讀課上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閱讀技巧上。例如:詞義通過構詞法與語句邏輯猜測。但是有些學生不是從增加自己的知識與提高閱讀技能的願望出發,而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閱讀,這樣就會造成閱讀量越來越少,越讀越慢,理解也就越來越差了。
總之,英語閱讀理解的提高在大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廣大大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難點之一。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可能憑借有限的課堂練習在短時間內就可以一蹴而就。所以我們應該培養閱讀興趣,自覺加大閱讀量,拓寬閱讀范圍,增加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熟練地掌握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策略及技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