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報刊閱讀教程張健答案新編
㈠ 張健的英語怎樣寫啊
英語里橡亂是名字梁孝檔先,姓後。名字也通常用漢語拼慎搜音。
張健就是 Jian Zhang 咯
㈡ 英文 新聞文章 翻譯
在國際新聞報道中,英語新聞翻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在英語新聞中,「標題被視作報道全文的縮寫」,為了盡量吸引讀者,編輯往往運用各種修辭手段,力爭使新聞標題更具吸引力。這為英語新聞翻譯帶來挑戰。翻譯者需調動各種翻譯手段,力爭把原標題的意義和風格以漢語形式再現出來。為此,翻譯時應兼顧三個方面:准確理解標題意義,尤其是要透過字面理解其深層意義;在不曲解原意的情況下發揮漢語特點,以增強譯文可讀性;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況下,注意譯文的可接受性。
一、直譯或基本直譯新聞標題
直譯和意譯孰是孰非在我國譯界爭論不休,迄今未有定論。筆者以為,兩種譯法各有長短,翻譯中需視實際情況而定,揚長避短。但無論直譯還是意譯,都應把忠實於原文內容放在首位。就英語新聞標題翻譯而言,筆者以為,如果英語標題的含義明白,譯成漢語以後中國讀者不至於產生理解上的困難,可考慮採用直譯或基本直譯。比如:
Putin faces harsh press criticism over terror
普京因恐怖事件受媒體嚴厲批評
Olympics Begin in Style; Swimmer Takes 1st Gold
奧運盛妝開幕泳將喜奪首金
UK soldest person dies at 115
英國第一壽星謝世,享天年百歲又十五
以上三則新聞標題屬於直譯或基本直譯,沒有洋腔洋調,顯得很自然流暢。又如:UglyDuckling N-ShipatLastGetsHapp yHom e丑小鴨核動力船終於找到安樂窩
這則新聞講述的是某國一艘核動力船,因許多國家擔心核污染而拒絕讓其靠岸,所以只得在海上到處漂泊,歷經周折之後最終被獲准在一港口停泊。原標題中以調侃的語氣將這艘核動力船比喻成安徒生筆下的「an ugly ckling」(丑小鴨),這也是廣大中國讀者早已熟悉的典故,故譯文採用了「拿來主義」的直譯手法,讀者一看也就明白怎麼回事
二、翻譯中添加註釋性詞語
英語報刊的新聞標題往往迎合本國讀者的閱讀需要,而且由於思維習慣與中國人不同,英語新聞標題的表達方式也與中文有所不同。因此,翻譯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內外有別」的原則和我國讀者的閱讀心理,對國人可能不太熟悉的有關信息、文化背景知識以及不符合國內讀者閱讀習慣的表達方式進行必要的變通,該刪則刪,該增則增。正如劉宓慶先生在《文體與翻譯》中說的:「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聞標題,我們在漢譯時也常需加上邏輯主語,或電訊中有關的人的國籍、事件發生的地點等等,總之必須增補介紹性、注釋性詞語以利中國讀者的理解,避免讀者產生誤會。」例如:
For Beslans children,alegacy of nightmares
(俄羅斯:)劫後相逢,別城孩童仍似惡夢中
這是一篇特寫的標題,對2004年9月初發生俄羅斯別斯蘭市的學生人質遇難事件作了後續報道。報道記錄了孩子們在悲劇之後重返校園,原來許多好朋友都不見了,一個30人的教室里只坐著5位小朋友。撫今追昔,孩童們悲恐之情油然而生。這則標題的譯文里添加了「俄羅斯」一詞,主要因為別斯蘭不像莫斯科那樣出名,讀者可能一下子不明白別斯蘭是何處。此外,原文是兩個短語,不是一個主謂結構的句子,如果直譯,也不符合我國讀者的習慣。經過這樣的增刪處理之後,標題拉近了讀者與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的距離。
三、盡量再現原文修辭特點
許多新聞標題不僅以其簡潔精煉引人注意,同時也通過運用各種修辭技巧,既有效地傳遞一些微妙的隱含信息,又使讀者在義、音、形等方面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在翻譯時應盡可能地體現原文修辭特點,如雙關、比喻、押韻等,使譯文和原文在修辭上基本吻合,從而讓譯文讀者得到與原文讀者近乎一樣的感受。例如:
No Fans?「No fret!」
賽場沒人氣?「咱可沒生氣!」
上面這則標題點出這樣一個新聞事實:在雅典奧運會開始幾天,賽場觀眾寥寥無幾。在一場網球比賽時,8000多人的體育場只坐了500人。不過運動員顯得頗有風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們表示對此並不介意。原文兩行標題結尾處用了由兩個f起首的單詞fans(球迷)和fret(煩惱),構成了英語中常用的頭韻(all iteration)修辭手法,讀來很有節奏感。漢語沒有這種修辭方式,但譯文通過押韻加疊詞的手段,用「人氣」和「生氣」這兩個詞,在相當程度上體現出了原文的風味。再如:
After the Booms Everything Is Gloom
繁榮不再蕭條即來
其中的「Boom」和「Gloom」構成尾韻(rhym e),而漢語譯文通過「再」和「來」,也達到了押韻的效果,讀來朗朗上口。當然,這則標題還可有其他譯法,例如:一別繁榮一片愁容也是兩句八個字,不但首尾都押韻,而且把原文的事實性陳述化成了形象性描述,給人一種行文緊湊,一氣呵成的感覺。又如:
Soccer kicks off with Violence
足球開踢拳打腳踢
原文中的「kickoff」指足球比賽中「開賽」或「中場開球」,但與後面的「violence」(暴行)一詞並用,立即在讀者頭腦中映出一副拳打腳踢的景象來。「足球開踢,拳打腳踢」這樣的譯文,既一語雙關,又前後押韻,表達了原文的幽默效果。
當然,由於語言和文化差異,一些英語新聞標題中的精彩之處很難用漢語再現。比如《英漢修辭比較與翻譯》中舉出的英國《聽眾》雜志一個標題很具典型意義:
Britannia Rues the Waves
這個標題是變換英國海軍軍歌「Rule,Britannia」中的疊句———Britannia rules the waves (不列顛統治海洋),將「rules」(統治)改為「rues」(悲悼),意在諷刺日益衰落的英國航運業。從英語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仿擬(parody)修辭手法,因為Rules與Rues讀音幾乎一樣,意義卻相去萬里,所以,不難想像富有幽默感的英國人看了標題會有何種感受。然而,這種兼具文化特色及語法修辭特點的幽默實在難以通過漢語再現,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舍棄標題的修辭特色,爭取譯出標題的基本涵義,否則可能會因詞害意,造成譯文標題的意義含糊。
四、採用翻譯權衡手法
有時,當一些英語標題或因修辭手法、或因文化及語言差異,在漢語中難以表現其微妙意義時,不妨根據英語標題字面意,結合新聞內容譯出合適的中文標題。這樣處理時,可根據漢語以及漢語新聞標題的特點,採用不同語法修辭手段,以取得最佳效果。
1.增加詞語使意義完整
就揭示新聞內容而言,英語標題傾向於將某一內容作「重點化」(a c c entuat ion)處理,不講究面面俱到。此外,由於英語單詞通常由數個字母組成,所以標題一般用詞不多。這兩點決定了英語新聞標題一般比較精煉簡短。而漢語新聞標題側重「全面性」(totalism),加上漢語是一詞一意,所以漢語標題用詞相對較多。有鑒於此,在標題翻譯時,可以結合漢語新聞標題的特點,適當增加一些詞語,使標題的形式更趨漢化,意義更趨完整。例如:
Older,wiser,calmer
人愈老,智愈高,心愈平
這條新聞聚焦於當今老齡化社會,尤其是老人們退休後在處理各種問題時表現出來的睿智和冷靜。若按照原文逐字翻譯成「更老,更明智,更冷靜」,也不失為一個可以接受的譯文。但如果根據中國讀者閱讀習慣,增加「人」、「智」、「心」三個字,意義更加明確,句式也更齊整。再如:
Japanese dash to US to say「I do」
日本情侶蜂擁美利堅,牧師面前誓言「我願意」
這則報道是說,美國許多旅行社專門為亞洲國家的情侶推出美式婚禮服務,包括他們在教堂舉行正式婚禮等。這一舉措立刻受到眾多日本情侶的青睞,紛紛趕往美國體驗那種教堂婚禮情調。英語原題運用了引喻(metaphor)的修辭手法。以「say『Ido』」來代替「get mar ried」。略知西方文化習俗的讀者都知道,西方人在教堂舉行婚禮時,主持婚禮的教士會問雙方,「Do you take…to bey our lawful wedded wife/husband to live together in the state of matrimony?」(你願意娶/嫁某某為合法妻子/丈夫,共同過婚姻生活嗎?)待雙方回答「I do」(我願意)之後,教士即宣布雙方正式結為夫婦。因此,「Ido」在英語國家中已成為在教堂里舉行婚禮的代名詞。由於多年改革開放,大多數中國人對西方教堂婚禮並不陌生,但如果把原題直接譯成「日本人涌往美國說『我願意』」,未免太突兀,根據新聞內容加入「情侶」和「牧師」等詞,使譯文意義完整、更具可讀性。
2.套用中外詩詞熟句
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一直是國人的驕傲,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熟句至今廣為流傳。此外,不少外國作家詩人的名言名句經翻譯後也倍受人們喜愛。翻譯英語新聞標題時,酌情借用、套用讀者耳熟能詳的詩詞熟語,比較容易喚起讀者的親切感。例如下面兩則標題:
Bush ughters reach legal age to drink
布希雙嬌初長成酒巷從此任縱橫
Singaporean star Gives Part of Liver to Save Dying Lover
若為愛情故肝臟也可拋———獅城上演感人生死戀
第一個標題說的是,布希一對孿生女兒經常因未成年酗酒而被媒體曝光,現在她倆終於到達了法定飲酒年齡,從此可以開懷痛飲了。另一個說的是,一位新加坡明星為救情侶而捐出部分肝臟。兩則標題的譯文都套用了我國讀者耳熟能詳的名句,比較容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作者:唐見端/文匯報本文刊於《新聞記者》2005.9)
參考文獻:
①劉宓慶:《文體與翻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6年版
②黎秀石、王宗炎:《英美報刊選讀》,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③余立三:《英漢修辭比較與翻譯》,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
④侯維瑞:《英語語體》,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⑤張健:《新聞英語文體與範文評析》,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本文初稿蒙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健教授審閱,謹此致謝。
㈢ 張健考研英語基礎和提高有什麼區別
其實基礎和提高兩本加起來一共150篇閱讀理解,提高偏難一些,兩本沒有多大區別,都挺難的,不過提高更好一些,解析詳細。建議多看看歷年真題有好處,最後做一下模擬
㈣ 2018年首都經貿大學翻譯碩士考研真題,參考書,復試線,求師兄師姐指導啊
多做做真題集,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歷年真題資料分享給你
鏈接:
通過不斷研究和學習歷年真題,為考生沖刺階段復習提分指點迷津,做真題,做歷年真題集,對照考綱查缺補漏,提高實戰素養,制定做題策略,規劃方向;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㈤ MTI 考翻譯的時候翻譯時間該如何掌握怎樣翻譯才效果最好,有什麼技巧么還有一個禮拜就要考試了
不同的學校參考書目不同,以下是常見的學校的2011年的MTI參考書目,僅做參考。
北京交通大學
211翻譯碩士英語
不指定參考書目
357英語翻譯基礎
《實用英漢翻譯教程》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申雨平等編
《漢譯英教程》 東華大學出版社 司顯柱
448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不指定參考書目
北京師范大學
「翻譯碩士英語」、「英語翻譯基礎」、「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考試參考書單:
(1)庄繹傳,《英漢翻譯簡明教程》。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葉子南,《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3)張漢熙,《高級英語》(修訂本)第1、2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4)張衛平,《英語報刊選讀》。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5)葉 朗,《中國文化讀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6)夏曉鳴,《應用文寫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211翻譯碩士英語
英美散文選讀(一)、(二) 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8年 蔣顯璟
357英語翻譯基礎
新編漢英翻譯教程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 陳宏薇 等
大學英漢翻譯教程(第三版) 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9年8月 王恩冕
448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知識應試指南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林青松
公文寫作 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4年4月 白延慶
西方文化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 庄錫昌
復試:
英語筆譯
01 商務筆譯 《大學英漢翻譯教程》(第二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王恩冕等
02 商務法律翻譯 法律英語翻譯 山東大學出版社 009年11月 張法連
英語口譯
01 商務口譯 英語口譯基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7年10月 仲偉合
02 國際會議口譯 英語同聲傳譯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8年9月 仲偉合
中山大學
211翻譯碩士英語:
①英美概況部分參見《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入門》上、下冊,朱永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②其它部分不列參考書
357英語翻譯基礎:
①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7.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②考試范圍參照教指委公布的《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研究生入學考試考試大綱》
448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參照教指委公布的考試大綱。
F2101英語口譯和筆譯:
① Hatim Basil and Jeremy Munday. Translation: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 London: Routledge, 2004.
② 梅德明《高級口譯教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英語筆譯、英語口譯
復試參考書目
? 991
翻譯實務(筆譯):1、《實用翻譯教程(修訂版)》,劉季春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
2、《英漢翻譯基礎教程》,馮慶華、穆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英語口譯教程》,仲偉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商務英語口譯》(第二版),趙軍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5、有關英語八級考試的書籍,以及英美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網路知識的書籍。
? 992
面試(含口譯):1、《實用翻譯教程(修訂版)》,劉季春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
2、《英漢翻譯基礎教程》,馮慶華、穆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英語口譯教程》,仲偉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商務英語口譯》(第二版),趙軍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5、有關英語八級考試的書籍,以及英美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網路知識的書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11 翻譯碩士英語
不指定參考書目,考試相當於大學英語六級水平。
357 英語翻譯基礎
《英漢互譯教程》,謝群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448 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1、《寫作高級教程》,周姬昌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或以後各版本)
2、《經濟學原理》(微觀、宏觀,第5版),曼昆著,梁小民、梁礫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法學通論》(法學基礎理論部分,刑法學部分,民商法學部分、國際法學部分),吳漢東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修訂版(或以後版本)。
復試
055201 英語筆譯(專業學位),055202 英語口譯(專業學位)
1088 翻譯實踐(筆譯實踐、聽力、口試)
不指定參考書目。
湘潭大學
復試:
《英語口譯教程》,仲偉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英漢翻譯教程》,張培基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漢英翻譯基礎教程》,馮慶華,陳科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英漢---漢英應用翻譯綜合教程》,方夢之 毛忠明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中南大學
211翻譯碩士英語
大綱及參考書見相關學院
357英語翻譯基礎
《英漢—漢英應用翻譯教程》,方夢之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
《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葉子南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448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應用文寫作》,王首程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湖南科技大學
211翻譯碩士英語
《高級英語》張漢熙,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57英語翻譯基礎
《實用英漢翻譯教程》申雨平,(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實用漢英翻譯教程》曾誠,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西方翻譯簡史》譚載喜, 商務印書館。
448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知識應試指南》林青松,東南大學出版社;
《公文寫作》白延慶,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長沙理工大學
初試:
211翻譯碩士英語 《高級英語》(修訂本)第1、2冊,張漢熙,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年
357英語翻譯基礎 《文體與翻譯》,劉宓慶,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年
448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中國文化讀本》,葉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8年
《自然科學史十二講》,盧曉江,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年
復試:
571漢英筆譯
《實用文本漢譯英》,方夢之,青島出版社, 2003年
572漢英口譯
《高級漢英口譯教程》,王逢鑫,外文出版社,2004年
加試:
652英漢編譯
《英漢新聞翻譯》,劉其中,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653英文寫作
Langan, J. College Writing Skills with Readings.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
654高級聽力
Phillips,D.,《新托福考試綜合教程》,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655英漢口譯
《高級英漢漢英口譯教程》(1、2),楊大亮、李文中,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南京理工大學
211翻譯碩士英語
《現代大學英語》(5-6 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楊立民等
357英語翻譯基礎
漢英翻譯基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馮慶華、 陳科芳
英漢翻譯基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穆雷
448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大學語文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徐中玉等
現代漢語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伯榮、廖序東
高級英語
《現代大學英語》(1-6 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楊立民等
寫作與評論
《英語寫作手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丁往道、吳冰
專業綜合(英美文學)
《英國文學簡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劉炳善
《美國文學簡史》 南開大學出版社 常耀信
專業綜合(語言學)
《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戴煒棟等
《語言學教程》(修訂本) 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壯麟
筆譯知識與技能
漢英翻譯基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馮慶華、 陳科芳
英漢翻譯基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穆雷
綜合英語
《現代大學英語》(5-6 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楊立民
英漢互譯
漢英翻譯基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馮慶華、 陳科芳
英漢翻譯基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穆雷
南京師范大學
211 翻譯碩士英語:《高級英語》,張漢熙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年修訂本
357 英語翻譯基礎:《英漢文體翻譯教程》,陳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48 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不指定參考書
同濟大學
211 翻譯碩士英語
不設具體參考書目,建議考生多閱讀國內外英文報刊雜志,擴大詞彙量,擴寬視野,培養中西文化比較意識。
357 英語翻譯基礎
《文體與翻譯》,劉宓慶,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實用翻譯教程》,馮慶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翻譯基礎》,劉宓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48 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不設具體參考書目,希望考生關注時事,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和積累。
復試:
055201 英語筆譯
英漢互譯筆譯實踐
翻譯理論和實務(英語)
《文體與翻譯》,劉宓慶,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實用翻譯教程》,馮慶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翻譯基礎》,劉宓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055209 德語筆譯
德漢筆譯翻譯理論和實務(德語)
德漢翻譯基礎教程,張健琪,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德漢科技翻譯基礎教程,李健民,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
德漢翻譯入門,桂乾元,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
上海外國語大學
復試:
專業口譯:
《口譯教學指南》 塞萊斯科維奇等著,閆素偉等譯,中國出版集團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會議口譯解析》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by Roderick Jone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
《口譯:技巧與操練》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and Exercises by James Nolan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
專業筆譯:
《筆譯訓練指南》 吉爾著 劉和平等譯, 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法律翻譯解析》 Legal Translation Explained by Enrique Alcaraz & Brian Hughes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
《公文翻譯》 Translating Official Documents by Roberto Mayoral Asensio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海大學
211翻譯碩士英語
不指定參考書目
357英語翻譯基礎
《實用翻譯教程》(第3版)馮慶華編著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0年2月
《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1-3冊) 張培基譯注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年11月
《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李長栓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5年6月
448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文學語言學》李榮啟 人民出版社 2005年
浙江大學
初試參考書目:
(1)《應用文體翻譯:理論與實踐》[陳剛,浙江大學出版社];
(2) 國內近年出版的用英語編寫的高級英語聽說讀寫教材。
考試科目④目前暫無參考書目,可參考下面的考試大綱。
復試參考書目:
(1)《旅遊英漢互譯教程》、《旅遊英語導譯教程》[陳剛,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適用於旅遊翻譯方向考生);
(2) 《法律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陳剛、滕超,浙江大學出版社](適用於法律翻譯方向考生)。
(3) 《應用文體翻譯:理論與實踐》(適用於其餘方向考生)
西南大學
055201英語筆譯:
1.《實用漢英翻譯教程》,曾誠 編,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英譯漢教程》,連淑能 編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川外語學院
初試參考書目:
翻譯碩士英語
高校英語專業現行「精讀」類課程高年級教材(任選)
英語翻譯基礎
《英漢翻譯簡明教程》,庄繹傳編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高級翻譯十二講》,楊全紅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
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中國文化概論》,張岱年、方克立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復試參考書目:
055201英語筆譯:
《英漢翻譯簡明教程》,庄繹傳編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高級翻譯十二講》,楊全紅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
055202英語口譯:
《實用口譯教程新編——理論技巧與實踐》,李芳琴等編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㈥ 初中英語老師教學工作計劃
【篇一】初中英語老師教學工作計劃
一、教學目標
通過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從而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寓教於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外語學習習慣,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教材為載體,密切結合教材,在課堂上努力創設各種情景夯實語言知識及語言技能,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記憶、觀察、思維及想困春象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我任教九年級三,四班英語。從整體情況來看,普遍學生英語基礎較差,興趣不高,甚至有部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不夠小學三年級水平,所以在課堂教學時,出現有學生不守課堂規則,不願聽課、睡覺或是做與課堂無關事情的現象,難以形成英語學習氛圍。有少部分學生基礎較好,自製能力較強,能認真聽課,按老師要求完成各項任務。總的來說,這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具有挑戰性,需要耗費不少時間和精力。
三、教材分析
九年級英語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仁愛版英語,教材編排有以下目的:
1、要使學生受到聽、說、讀、寫、英語的訓練,掌握最基礎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以及培養初步援用英語交際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外語學習習慣,掌握學習外語的基本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扎實的基礎。
2、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性,
3、培養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四、課時安排
本書共四個單元,每單元都有三個話題,每個話題又分A,B,C,D,四課。依據本學期的教學進度,本學期具體安排如下:
每周上一個話題,中期考試前上兩個單元,其餘的兩個單元中期後上。
五、教學措施
1、依據學生基本情況,逐步激勵學生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
2、重視課堂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3、有意識培養學生聽力、表述、朗讀、書寫和作業的基本能力。
4、重視思維過程系統編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點面結合,逐步擴展,循環往現,以加深影響。
九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十分關鍵,而九(3,4)班的英語底子薄,興趣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據學科特點及學生特點研究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探索適合學生特點、學生樂於接受的教學方法及模式。同時,要進行分層次教學。對於好的學生要加大知識的容量,拓展知識的層面,使好學生成績更上一層樓;對於差生要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使差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篇二】初中英語老師教學工作計劃
本學期,我將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和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的要求,首搜規范常規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一、總體思路
以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抓好教學常規工作,提高英語合格率為重點,採用任務型教學法,注重「學困生」的教育補差工作,形成良好的教學風氣。
二、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從上期期末成績來看,七年級兩個班的英語成績比較理想。平均分82分。大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明確,態度端正,掌握了英語學習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夠積極主動認真地學習,學習成績較好。但還有少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缺少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自覺性較差,相應的學習習慣也差,加上兩極分化十分嚴重。
三、教材分析
《Goforit》七年級下冊共14個單元,包括2個復習單元。全書採用任務型語言者尺歷教學模式,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每個單元都列出明確的語言目標,主要的功能項目與語法結構,需要掌握的基本詞彙,並分為A、B兩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語言內容,B部分是知識的擴展和綜合的語言運用。每個單元還有selfcheck部分,供學生自我檢測本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它採用「語言的輸入---學生的消化吸收---學生的語言輸出」為主線編排的。
四、教學目標
掌握本冊書上的重點詞彙、片語以及句型。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發展雙基能力;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學生初步獲得運用英語的能力,達到語言運用能力的遷移和拓展;通過了解世界,了解不同地區的人文風俗,學會理解和尊重異國文化,並使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學會尊重和理解別人,能在小組活動中積極與他人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盡情享受學習的樂趣。
五、教學措施
1.加強詞彙教學,包括單詞拼寫、詞義記憶,語言功能的訓練。
詞彙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單位,詞彙量的大小,將直接關繫到學生能否流利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否熟練地用英語讀和寫;能否順利地用英語思考。從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所反映的問題看,在今後的教學中,在加強拼讀與拼寫的同時,應幫助學生進行有意識記,應加強對詞的用法及內在含義的理解,要培養學生用英語解釋單詞的能力,逐步啟發引導學生用英語思考。單詞教學一定要做到詞不離句,這樣,學生在學會了單詞的同時,也學會了詞的一些基本用法。
2.每天背誦課文中的對話,培養語感。
3.基本的語法教學一定要與語境相結合。
進行語法操練時,要堅持「四位一體」,即話題、語境、結構、功能相結合。抓住話題,聯系語境,確定語法結構,明確語法功能(交際功能)。要重視語法知識對於培養語言運用功能的基礎作用,又要注重改革教法。課堂上一定要有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
4.進一步培養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又一重點。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在於平時。教師在平時講解閱讀理解題時,應著力幫助學生分析語言材料,而不是核對答案;平常應該多寫作文。
5.做好學困生轉化和優秀生培養工作。
優秀生:於合新,張萌,張健,劉啟源。
學困生:李華健,王中原,王晨,厲建志,陳利忠,王劍飛,李夢虹,王雪琦,劉中陽,李峰,艾凌霄,秦旭鑫,邴大山。
尤其對學困生進行專門輔導,布置一些作業,讓他們在小進步、小轉變中體會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盡快成長起來。
6.繼續搞好師徒結對活動。
師徒結對活動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
7.作業布置要做到數量適中,批閱及時,對出現的問題要跟蹤矯正,認真講評,盡量面批面改。提高練習質量,要精選資料。
六、教研課題
《淺談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措施: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英語閱讀教學,進一步改變教法和學法,培養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1.嘗試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例如復述課文、把課文改編成情景劇、閱讀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達到自主積累、綜合運用英語的目的,並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記憶單詞、閱讀課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手段,以課內為基礎,增加課外閱讀的量,指導學生藉助信息手段和工具書理解文章基本內容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
3.以復述課文、回答問題、判斷正誤、通過上下文線索猜詞義為載體,培養學生的綜合閱讀技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篇三】初中英語老師教學工作計劃
一、教學工作的計劃
1、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更新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課程觀、教學觀,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以《新課程標准》為准則,研究教學方法,繼續利用多種輔助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2、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的基本情況是學生的學習習慣一直不好,兩級分化較嚴重。成績較好的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較濃。但個別優生缺乏進
取心,在聽力、寫作和閱讀的部分題上,需要進一步加強。成績落後的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習慣有待進一步提高。上學期班平均及格率基本達到學校的要求,但總體情況不容樂觀。學生在學習方法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方面還有待大力加強。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素質,依然是本學期的一項重要任務。
3、教學目的要求
1)知識傳授:
圍繞任務型教學,融會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進行教學。
2)能力培養:
在完成基礎知識鞏固的基礎上,逐步拓展、延伸知識,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加強自主學習。
3)思想教育: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認識祖國傳統文化,認真學習的態度。
4、教學內容
1)500個左右生詞及200多個短語。
2)學習下列話題:
①北京奧運②世界人口③希望工程④社會環境⑤英美語言⑥科學天地
3)語法:①現在完成時②動詞不定式③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與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④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⑤賓定從句
4)教材重難點:
a)教學重點:各單元語言目標、話題和語法。
b)教學難點:現在完成時和被動語態,詞彙教學。
5、教學方法形式
交際法、遷移法、講授法、啟發式、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法。
6、教學措施
1)加強單詞檢測。
2)培養學生聽力。
3)注重課堂教學。
4)擴大學生閱讀量。
5)多角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6)進一步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提高其學習能力。
二、教學研究的計劃
1、如何提高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成績
a類學生:課堂上要求能回答較難提問,思考問題積極,教學任務能當堂完成,課後要求閱讀一定量課外讀物,考試時要求失分不大。
b類學生:加強雙基教學,多鼓勵多表揚,使他們愛好英語,並且用抓兩頭促中間的辦法使他們時時有危機感。
要求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能回答上課提出的稍難問題。
c類學生:教學中多關心、多愛護他們,平時與他們多進行談話,讓他們認識到英語學科的重要性。另對他們要求嚴格,但要求不過高。
2、如何利用多種輔助教學手段優化教學
1)呈現形象教具。(實物、自我演示等)
2)使用可視資料。(圖片、單詞卡片、教學掛圖等)
3)精選適用教材。(錄音材料、教學教案、課件、配套練習等)
3、如何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
1)培優補差。(分層教學)
2)指導學生閱讀有關英語報刊雜志。
3)收看有關英語學習的電視節目。
4)開展多項英語活動。
此外,本人將積極編寫適合各層次學生的練習;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爭取本學期內發表一篇質量較高的論文。每周利用教研和備課活動一起研究一個課題。同時,積極參與校內外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不斷提高自己。
三、繼續教育的計劃
博覽群書,培養更廣泛的興趣愛好。平時多關注有關教育教學的文章,自訂雜志,多閱讀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等書籍。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從而提高自身理論知識及操作能力。同時,面對新課改,積極進取,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的理念,以新課改的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只要有校外或遠程教育培訓的機會,本人一定積極參與,並做到學習、實踐、反思、提高,努力使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更具專業化、系統化。
㈦ 英美詞彙對比_英語教學中的英美文化詞彙輸入
語言是文羨慶化的載體。學習和掌握一門語言,自然要接觸、了解其賴以生存的文化基礎。如果不自覺、主動地學習、熟悉與其語言休戚相關的文化,學習就如無本之木,不僅會對語言本身的習得造成障礙,無法實現交際的目的,而且更無法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里明辨是非,提高自身素養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年輕的英語學習者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容易人雲亦雲,缺乏自己的獨立判斷;他們耐心較差,但對新生事物極其敏感,充滿了好奇心,喜歡挑戰。因此,在英美文化輸入的過程中,就應該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以任務型為教學模式,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增長見識,獨立判斷為目標。由於英美文化內容龐雜,以詞彙的輸入為切入點,再由淺入深地涉及其詞彙背後的文化信息不失為一種辦法。
一、 英美文化詞彙輸入從日常熟知的現象入手
英語詞彙極其豐富,習語數量蔚為壯觀,其中有一部分豎戚反映了英國及其他民族,尤其是歐陸國家的民族沖突。近代以前的英國飽受欺凌,異族的幾次入侵,包括羅馬、丹麥、諾曼人等,在語言方面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以古羅馬征服為例: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偉大的事業並非一日之功。),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鄉隨俗,入境問俗。),All roads lead to Rome.(殊途同歸。)由於古羅馬征服在410年結束,是在英格蘭形成統一的封建國家之前,從詞彙中來看,英國人對羅馬人的責難並不明顯。但是,1066年英國為法國的諾曼公國征服,開始了長達3個多世紀的法語文化和法國人統治時期。1337年至1443年的英法“百年戰爭”更加深了兩國之間的矛盾,並在17、18世紀兩國殖民爭霸的時期愈演愈烈,戰火再起。這種宿怨體現在英語詞彙中則是不少貶低、嘲諷法國人的習語,如:French leave(不辭而別),French print(淫畫),French pox/ disease(性病,梅毒),To have seen the French King(喝兄纖握醉了),Like a Frenchman(像法國人一樣朝三暮四,反復無常)。同樣,由於英國與西班牙和荷蘭爭奪海上霸權由來已久,類似的習語也不乏其例,如:Spanish football(性病),Spanish coin(虛假的恭維話),Walk Spanish(鬼頭鬼腦或提心吊膽地走),Dutch bargain(惟利是圖、不擇手段的買賣),Dutch courage(酒後之勇),Dutch cheese(禿頭),To talk like a Dutch uncle(像荷蘭大叔一樣喋喋不休毫不留情地訓人。),I am a Dutchman if I do.(我要是干,我就不是人。)[1]在這些習語中,學生耳熟能詳的是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All roads lead to Rome以及French leave。如果以這幾個習語入手,介紹英國的被侵略史,由此再擴充到其他的相關詞彙,學生會更有興趣,掌握起來也會容易一些。
與此相關,由於異族入侵和民族融合的關系,英語的詞彙構成是非常復雜的。其中有凱爾特語、拉丁語、希臘語、盎格魯-薩克遜、法語、義大利語等等。凱爾特人是現在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和威爾士人的先祖,是最早在不列顛定居的永久性居民。後來遭遇羅馬入侵,被趕到了北部蘇格蘭和愛爾蘭島。盎格魯-撒克遜人是現在英格蘭人的先祖,England這個詞源自“Angle’s land”,意為盎格魯人的土地,英語是該民族使用的語言。公元11世紀,諾曼征服英國後,盎格魯-撒克遜淪為奴隸。知道這些之後,就可以發現,現在英國的有些地名就來自凱爾特語,如London,Taunton(湯頓),Avon, Thames, York, Leeds, Dover等。羅馬入侵以及同期***的傳播引入了許多拉丁和希臘詞彙,如disciple(門徒), mass(彌撒), monk(僧侶), noon(正午), nun(修女),gospel(福音)等。8世紀末以來維京海盜的入侵帶來了law, outlaw等詞,地名末尾有-by的詞彙都來自斯堪的納維亞語,Derby,Rugby,Grimsby等[2]。最有趣的是英語和法語。“動物活著時,用英語名詞,如ox, cow, calf, sheep, swine, deer等,因為關在棚里,由英國的下層人民喂養。到了餐桌上,則用法語詞來稱呼它們,如beef, veal,mutton, pork, venison等,因為這些肉是供諾曼貴族享受的”[3],反映了中世紀英國諾曼征服帶來的語言變化和等級關系。其他表示進步文明的法語語匯也隨之進入英語,如bouquet(花束),debut(首次露面),fete(義賣會),rouge(胭脂)bureau(辦公室),cigarette(煙卷),etiquette(禮儀),ballet(芭蕾舞), beret(貝雷帽)等。
二、英美文化詞彙輸入應以學生已知的常識為著眼點
***是英美文化的一部分。學生在這一方面對有些***現象是比較熟悉的,如基督徒一般出生時要受洗,婚禮在教堂舉行,臨終之前要向牧師懺悔,平時要誦讀《聖經》,進行禱告,周末要去教堂做禮拜,聖誕節要唱福音歌曲,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如果能延伸一下,就會發現英語的許多詞彙都是跟***密不可分的。“假日”是一個宗教詞彙,意為“神聖的日子”(holy days),這個***術語起源於中世紀,除聖誕節外,耶穌受難日、復活節、萬聖節都曾被定為“聖日”。受難日在復活節之前的星期五,是為紀念耶穌被彼拉多釘在十字架上而設的;復活節顧名思義,紀念耶穌在死後三天復活,在每年的三月22日到四月25日之間;萬聖節是為了紀念死去的基督聖徒。美國的感恩節是1621年馬薩諸塞州的清教徒為了感謝上帝的恩典,而1863年成為全國的節日的。其他的詞彙,如BC (我主誕生之前),AD(我主紀年)baptism(洗禮), cathedral(大教堂), cemetery(公墓), chapel(小教堂), Christening(命名), church(教堂),creed(信條), cross(十字架), heaven(天國), hell(地獄), heresy(異端), martyr(殉道士), parish(教區), Santa Claus(聖誕老人), priest(牧師), pastor(牧師), minister(牧師), trinity(三位一體)久已進入英語詞彙。另外還有很多習語和成語:好撒瑪利亞人(Good Samaritan),brother(弟兄),doubting Thomas(多疑的多馬),filthy lucre(不義之財),harmless as doves(馴良得像鴿子),Judas(一個猶大),Rob Peter to Pay Paul(拆東牆補西牆),thorn in my flesh(肉中刺),turn the other cheek(轉過另一邊臉來),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著羊皮的狼)等。英美人名中也有很多或取自基督徒的名字,如安德魯、馬可、馬太、約翰、保羅、彼得等,或取自《聖經》中的人名,如大衛、亞倫、邁克爾、丹尼爾、亞當、約瑟、雅各、本雅明、塞繆爾、瑪麗亞、喬安娜、麗貝卡等[4]。所有這些詞彙都反映了***在英美國家的巨大影響。以此為基礎,介紹詞語含義的同時就順理成章地地解釋了***的起源、教義、分支、擴張以及宗教改革等。
三、英美文化詞彙的輸入要關注大眾流行文化
現代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技術革新每天都在發生。英美的流行時尚也迅速在國內風行,對青年學生尤其具有吸引力。因此,有必要緊跟時尚和技術進步,掌握流行文化詞彙,進而以此為契機,介紹其背後蘊含的文化背景。舉例如下:Copy cat(山寨),Cappuccino(卡布奇諾), latte(拿鐵), egg-tart(蛋撻),Paparazzi (狗仔隊/拍拍垃圾),Spaghetti strap(吊帶裙),Backless dress(裸背裝),Half-shirts(露臍裝),Capri pants(七分褲),G-strings (丁字褲),Heelys(暴走鞋),Backpacker(自助游/驢友),Mobile phone combination offers(手機套餐),One meter distance line(一米線)[5]。對短語的學習也一樣,引入新詞,既能幫助學生記憶,也便於其活學活用。例如:Have one’s hair treated(�油),Have one’s hair highlighted(挑染),Have one’s eyelids sliced(割雙眼皮),Have one’s breast enlarged(隆胸),Have one’s nose restructured(隆鼻)等。
英美文化的內容包羅萬象,也處於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之中。依靠有限的課堂時間傳授相關文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由詞彙引申至英美文化也僅僅是給學生提供一種方法,讓其明了語言和文化之間的密切關系,進而能自覺、主動地思考詞彙背後的諸多習俗、歷史等信息,並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深入分析並理解英美文化。此外,流行新詞是通過閱讀英文報紙習得的,因此,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看報習慣對英美文化的了解也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畢繼萬主編.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國卷).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2] 費爾南德・莫塞著.英語簡史.水天同等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3] 豐華詹.英語的故事.讀書,1995
[4] [美]阿爾文・施密特著.***對文明的影響. 汪曉丹,趙巍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5] 張健.報刊新詞英譯詞典.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陳國慶)
㈧ 2017考研英語閱讀用什麼資料好
第一,基礎階段:暑假前詞彙書、長難句、真題集
詞彙是基礎中的基礎,選擇詞彙書首先要「看顏值」,即選一本看著舒服,排版、分類方式適合自己的。
背單詞不能急功近利,建議每天「定時定量」。一邊背單詞一邊通過長難句和早期真題的閱讀來鞏固、熟悉詞彙,做到真正把詞彙運用起來。如果能養成每天堅持讀書的習慣,就會發現背單詞其實是一件毫不費力的事。
長難句的書在基礎階段要反復地從泛讀到精讀,每天閱讀長難句對鞏固基礎、熟悉句型非常有益。選擇長難句,要選擇內容貼近考研知識點的,但切忌大量真題內容的書。過多接觸真題會在真題復習過程中產生記憶,做起來有印象,失去了做題的效果。
基礎階段的真題閱讀,范圍要劃定為早期真題即06年以前的題目。閱讀早期真題的作用首先還是鞏固詞彙,還可以讓考生清晰考試范圍,理解出題思路。
第二,強化階段:暑期至10月真題!真題!真題!
暑期開始,除了每天指定的單詞目標不能停以外,就要開始進入真題的研究階段了。認真做近幾年即06、07到16年的真題。這些真題離現在很近,有很好的研究的價值。真題是出題專家對學生思路、解題套路的總結,他們在出題的時候會刻意的設置陷阱去迷惑學生。通過對近年真題的研究就可以掌握現在考研的命脈。
真題書的選擇非常關鍵,表面上看各家所出真題都差不多,但嚴謹的真題絕對會讓復習更有效率。選擇的時候可以參看寫作是否選擇官方範文,官方範文就是當年批卷子的時候,閱卷組給出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得到高分的範文,這樣的文章更值得去學習。另外,文章解析中,也不要只僅僅解析出哪個是正確的,而是要把正確、錯誤的都解釋出來,畢竟往往在考試中,知道怎麼排除才是最重要的,真題書中錯誤的選項也做詳細的分解才給力。
當然真題也沒有必要重復多次去做,因為多數人做到第三遍就已經能夠背出選項了,這樣做題就變成形式主義了,沒有意義,應該做到每一套真題都下力氣透徹理解。這樣,在強化階段過去後,就會發現自己的基礎水平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
第三,沖刺階段:10月寫作、模擬題
「沖刺階段」單詞依然繼續,但更重要的則是查漏補缺、主攻寫作。這時你就開始需要一本寫作書。寫作的練習其實從強化階段做真題開始就應該一直在進行,但因為畢竟真題是有限的,最後階段考生還需要通過一些不同的題材和話題來進行練習。
最後,大家還需要做一些套題即模擬題。因為最後坐到考場中,你看到的題都是你沒有見到過的,它其實就相當於一個模擬題,最後必須要通過模擬題去演練一下,感受碰到新的文章時做題的感覺。做模擬題不是為了判斷正確率,而是要培養那種應試的概念和感覺。
PS,不是學霸就還是報個輔導班吧!
基礎特別好、自學能力特別強的考生是可以獨立復習的,但如果你不具備以上兩點就還是報個輔導班吧!有三大好處不得不說:
第一個,就現有的教育體系來講,高三時才是大部分同學整個人生英語水平最好的階段,也就是說在大學階段,英語底子已經被耗費的很薄弱了,通過輔導班可以去把這些東西補回來。而且輔導班的老師更知道這個考試需要什麼,他會有針對性的講這些知識點,這個對於考試來說是很有價值的。
第二個,從研究題目的角度來講,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而輔導班的老師可以根據這么多年的經驗挖掘出命題思路來,這個引導作用要遠遠超過學生自學。
第三個,輔導班有良好的氛圍。大家目標一致,可以相互支持、相互鼓勵,讓你更容易能夠堅持下來。我們可以看一個數據,通常每年准備考研的人初期有300-400萬人,佔到應屆本科生的一半,但隨著考研復習的慢慢推進最後只會留下170-180萬人。考研的路上其實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擁擠,真正能夠走下來的人一定是能堅持下來的人。
㈨ 上外新聞學考哪幾本書
1.專業課復習方法講解。
1)新聞傳播理論復習方法(針對具體實例):
①新聞傳播理試題答題方法,從新聞傳播考試復習書籍中收集整合的答題方法。給大家講解如何答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
②新聞傳播理試題答題思路,融合了前幾屆學姐的答題套路,告訴大家解答每個題型,需要從哪幾部分展開,提示思考角度和答題視角。
③參考書目的復習方法詳解。核心參考書目(《新聞學概論》、《國際傳播學導論》)的詳細講解,具體到每個章節、每個重點;新增書目《英漢傳媒話語修辭對比研究》的復習思路。
④如何合理利用新聞傳播理論的一系列資料。告訴大家各部分資料如何整合利用,自己怎樣收集新資訊,實現資料價值最大化。
2)英語新聞業務復習方法:
①參考書目的復習方法詳解。核心復習書目《新聞英語文體與範文評析》的詳細講解,告訴大家怎麼看這本書,哪些內容需要記憶、怎樣記憶,如何利用裡面的文章等等;英文原版書《當代媒體新聞寫作與報道》怎樣看、如何充分利用等。
②針對英語新聞業務各個題型,詳細講解具體復習技巧,重點講解英語新聞編譯怎樣復習、編譯能力如何提高,如何提高英語新聞的寫作水平等。
3)其他書目的復習方法:
除參考書目外,新聞傳播學考研通常還需要廣泛閱讀一系列相關書籍和期刊雜志,以拓展視野、擴充知識面。針對上外題型、出題特點,告訴大家課外還需要看哪些書或期刊(中英文),怎樣利用這些書,看到什麼程度,避免大家盲目閱讀,浪費寶貴的復習時間。
2.公共課復習方法講解。
上外計算技術分,相比之下更重視專業課和英語。復習過程中,公共課如果復習方法得當,則可以節省大量時間進行專業課復習。在這里詳細講解兩門公共課的復習方法、應該利用復習書目以及時間的分配等。
二、上外歷年真題詳解及其他補充題目分享
重題率高是上外新聞試題的一大特點。瀏覽歷年試題可以發現,上外的復試題目有時會在初試中重復出現,有時初試題目也會重復出現在復試題目中(例如07年復試考到「定量研究」,08年初試中又重復出現)。因此仔細研究歷年初試、復試真題對把握復習內容和復習思路有非常高的價值。本部分內容包括:
1.歷年真題。
提供03-11年上外歷年初試真題;06-10年上外歷年復試真題。同時,把自己購買的06年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專業初試真題一起分享給大家。
2.上外歷年初試試題講解。
①新聞傳播理論試題:總體分析03-09新聞傳播理論初試真題;重點是變化較大的08、09初試試題(也包括復試題)的講解;針對具體題型和重點題目講解答題思路、答題技巧。同時,我還對幾個重要論述題進行了詳細整理和思路拓展,見「真題鏈接」專題。(本部分結合了08公費高分學姐(新聞傳播理論137分)的復習思路和復習經驗,比較全面、有針對性)
②英語新聞業務試題:總體分析03-09新聞傳播理論初試真題;結合具體題型分析出題特點,介紹應對策略。
3.復試試題講解。
因為復試題目也可能會出現在初試中,所以初試復習的過程中,也要引起足夠重視。本部分主要是對06-09年的復試題目(專業筆試、專業口試)進行了講解,重點講解如何應對復試題目,怎樣進行復習和准備。重點講解09年復試的題目,包括專業筆試的英語新聞編譯題及專業口試的中英文題目。
5.網上收集整理新聞傳播學經典題目。
包括傳播學100題,新聞傳播學必會100題(新聞學50題、傳播學50題),09年新聞傳播考研考前必會20題等。這部分題目有助於幫助大家了解和預測新聞傳播學考研容易考察的題目類型及考察方向,增強復習的針對性。
三、專業課筆記及習題 筆記主要包括參考書目筆記、填充式筆記、記憶提綱等。參考書目筆記是歷屆公費學姐不斷整理補充一屆一屆傳下來的,內容比較經典和全面,地位跟參考書目一樣重要。我在復習過程中也針對08、09年的新變化,進行了進一步充實。填充式筆記是我自己整理的,復習中發現只看參考書目和專業課筆記,有些缺乏針對性,也不利於檢驗自己每天的復習效果,於是就以參考書目的筆記為綱,自己寫了填充式筆記。筆記類似於填空題的形式,重點內容處設置空格,每復習完一節,對照填充式筆記進行回憶,記不起來的再翻書和筆記,增強記憶效果,提高復習針對性。當然,大家也不需要死記硬背,理解了內容後能用自己話說出來就可以了。 1.新聞傳播理論部分: ①《新聞學概論》、《國際傳播學導論》筆記+《概論》章節記憶提綱; ②《新聞學概論》、
《國際傳播學導論》填充式筆記; ③郭可《當代對外傳播》填充式筆記,告訴大家這本書的復習重點和記憶重點; ④新聞傳播理論試題——基礎題庫。包括《新聞學概論》、《國際傳播學導論》、《英漢傳媒話語修辭對比研究》三本書上我認為容易考到的書上的內容。大家每結束一個章節,可以從基礎題庫中選取相應的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進行模擬考試,檢驗自己對書本內容的掌握程度。當然,這是我自己復習時候對書中易考內容的預測整合,大家可以結合今年變革方向繼續進行更新和充實。 ⑤《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傳播策略》一書重要知識點筆記,這本書的思想與上外出題方向吻合,復習時我把裡面與可能出題的知識點整理成了習題。大家直接看就可以了。
2.英語新聞業務部分 ①(英文版)英語新聞業務理論題核心筆記+各章節記憶提綱(融合了《新聞英語文體與範文評析》、《當代媒體新聞寫作與報道》兩本書的內容,是課本理論內容的濃縮,結合了前幾屆師姐的理論題筆記,同時自己還做了新的補充。比如09年英語新聞業務初試考到investigative reporting與news reporting的區別,我在初試前整理了「investigative reporting」的專題,對答這個題有很大幫助。) ②英語新聞業務理論題填充式筆記。 ③報刊英語短小詞課外補充。短小詞是新聞英語的特色,復習過程中,通過研讀新聞英語方面的很多書籍(《美英報刊導讀》、《英語新聞寫作》、《新聞英語語體與翻譯研究 》等),匯總補充了一系列書外的短小詞。 ④《新聞英語文體與範文評析》part 1和 part2的譯文。(電子列印版)06、07初試時考的英語新聞翻譯都是課本原文。學姐對書中的大部分文章進行了翻譯。08、09雖沒有考翻譯,但這些翻譯對理解張健書中的文章很有幫助,在這里把學姐的譯文分享給大家。當時學姐也說,因為翻譯水平有限,文章翻譯的並不十分准確,但幫助大家理解文章大意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覺得這部分譯文還是很有價值的。
⑤英語新聞業務理論題補充筆記——《報刊英語研究》重點題目索引。09年英語新聞業務的理論題,考了新新聞,這在參考書目中沒有涉及,但《報刊英語研究》一書中有詳細講解。這本書是《新聞英語文體與範文評析》的姐妹篇,也是張健老師寫的,對把握上外出題方向很有價值。我在復習時候也充分利用了這本書,並對裡面容易考到的題目進行了匯總。筆記是按理論題的形式來整理的,先設置問題再列出問題答案的提綱,告訴大傢具體運用書的哪一部分內容作答。但因復習時間有限,沒有對每個題目進行詳細翻譯,大家在復習時可以再進行充實。 ⑥《新聞英語文體與範文評析》範文評析部分習題集。範文評析部分的文章都非常好,佳句示例和詞語聯想也很有價值。復習的時候為了方便記憶,我將其整理成習題集的形式。只是因為時間有限,只整理了幾個章節,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認為這個方法可取的同學,可以繼續進行充實。
四、專題復習資料
㈩ 英語政治的重要性
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和人類社會一同產生,並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豐富起來.隨著世界的發展,人們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加,尤其在如今的IT時代,信息就是力量,獲得信息和傳播信息都將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力的重要標志。大眾媒體成為我們獲得信息和笑歲傳播信息的最佳載體,它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新聞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研究新聞英語是十分必要的。 新聞英語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在英語新聞報刊中經常使用一些習語、俚語、借代以及一些新造詞,容易使讀者不得要領。如果沒有基本的新聞常識,不掌握一定的新聞英語的基本特徵,就很難完全理解新聞英語。語言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它並非如人們認為的那樣不偏不倚地反映現實,尤其是代表一定人群和階層利益的新聞英語,所以讀者應當了解其政治影響作用並加強此意識,以此來更好的提高英語水平、獲取信息和了解世界。 綜上所述,本文著重探討了一個英語語言凳升型中的一個特殊語體---新聞英語:它的語言特徵和政治影響作用。 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紹了研究新聞英語的棗猜必要性和重要性、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現狀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討論了新聞英語的定義以及新聞英語類型。Crystal (1996)認為:「新聞英語是多種不同新聞寫作特點的綜合和混合。」而張健(1994)卻認為,為了適應及時、有效、准確地傳達信息的需要,新聞英語通常具備准確、簡練和明了的特點。第三章重點探討了新聞英語的語言特點。這一章從三個角度談了新聞的語言特點,即語句,句法和修辭三個角度。第四章是關於新聞英語的政治傾向性。這一部分闡述了從模糊語言的使用和政治正確性等方面討論了新聞英語的政治影響作用。第五章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