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經濟英語閱讀理解

經濟英語閱讀理解

發布時間: 2023-06-02 21:21:23

㈠ 英語4級閱讀理解模擬題及答案

英語4級閱讀理解模擬題及答案

閱讀理解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義、具體信息、概念性含義,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的詞義等能力。下面我為大家搜索整理的關於英語4級閱讀理解模擬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What is it about Americans and food? We love to eat, but we feel 1 about it afterward. We say we want only the best, but we strangely enjoy junk food. We’re 2 with health and weight loss but face an unprecedented epidemic of obesity(肥胖). Perhaps the 3 to this ambivalence(矛盾情結) lies in our history. The first Europeans came to this continent searching for new spices but went in vain. The first cash crop(經濟作物) wasn’t eaten but smoked. Then there was Prohibition, intended to prohibit drinking but actually encouraging more 4 ways of doing it.

The immigrant experience, too, has been one of inharmony. Do as Romans do means eating what “real Americans” eat, but our nation’s food has come to be 5 by imports—pizza, say, or hot dogs. And some of the country’s most treasured cooking comes from people who arrived here in shackles.

Perhaps it should come as no surprise then that food has been a medium for the nation’s defining struggles, whether at the Boston Tea Party or the sit?ins at southern lunch counters. It is integral to our concepts of health and even morality whether one refrains from alcohol for religious reasons or evades meat for political 6 .

But strong opinions have not brought 7 . Americans are ambivalent about what they put in their mouths. We have become 8 of our foods, especially as we learn more about what they contain.

The 9 in food is still prosperous in the American consciousness. It’s no coincidence, then, that the first Thanksgiving holds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 in such bondage(束縛). It’s what we eat—and how we 10 it with friends, family, and strangers—that help define America as a community today.

A. answer I. creative

B. result J. belief

C. share K. suspicious

D. guilty L. certainty

E. constant M. obsessed

F. defined N. identify

G. vanish O. ideals

H. adapted

答案及解析

1.D feel是一個系動詞,可以判斷此處應填入一個形容詞,通過上下文意思,以及後面介詞about, 可以確定選項為D項guilty, 短語feel guilty about sth. “對……感到有愧”。全句的意思為“我們很愛吃,但是往往在吃完之後又有負罪感”。

2.M be obsessed with 為固定搭配,原意為“被……附上/纏住/迷住心竅”,放在本句表示“十分重視”。全句的意思為“我們很關心健康和減肥,但肥胖卻又空前地在蔓延”。

3. A 本句缺一個名詞作主語,並且根據和介詞to的搭配,可以推斷出正確選項answer.

4. I本句根據more和ways可以判斷出需要填入一個形容詞構成比較級,根據上下文,表示“旨在禁止酗酒的禁酒令,卻激發了更多新奇的方法來酗酒”,可以確定I為正確選項。

5. F 本題較難。根據be 和by 確定應填入一個過去分詞。再根據上下文,上文表示“應該吃典型的美國人吃的食物”,下文通過 but 轉折,表示實際上“美國的.食物已經被諸如比薩和熱狗這樣的舶來品所詮釋了”,因此可以確定F為正確選項。

6.B政治結果,可根據宗教原因religious reasons來推斷此處填政治結果。

7. L由於橫線後面沒有賓語,可以確定不是形成bring的短語,這樣本句所缺的為一名詞,做bring的賓語。根據下文解釋,“美國人對他們所吃的食物的態度是矛盾的”,可以推出本句意義為“堅定的觀點也不是確定不變的”。因此可以確定L為正確選項。

8. K系動詞become後應填入一個形容詞,和後面介詞of形成短語be/become suspicious of “對……感到懷疑”。

9. J本句缺一個名詞作主語,並且根據和介詞in的搭配,可以推斷出正確選項belief,(have)belief in sth.“ 相信……”。

10. C本句是一般現在時,缺一個動詞,且和with 搭配,確定選項為share, share sth. with sb., “與某人分享某事”。

;

㈡ 經濟危機時期,離婚率英語閱讀題

金融危機能使全球經濟蕭條使實體經濟受影響波及房產

買房按經濟規律說跌
問題於現全各政府始救房市
管擔經濟滑怕利益受損房價能止跌升

樓主要密切觀察發現始漲買吧
假房首付要月供經濟蕭條斷收入源嚴重

㈢ 【求助】英語閱讀理解

8 A 9 A 10 A
第八題 題目A選項就是第二段最後一句的同義語句.
第九題 」Americans, valuing competition, have devised an economic system to go with it----free enterprise 」意思是,美國人重視競爭,規劃了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體制---自由企業.所以free enterprise是種經濟體制.
第十題 題目意思是,如果你怎樣,美國人很有可能會反對你.文章第一段介紹說,美國人只會給予通過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人好評(贊揚),對於出身富貴的不於怎麼好的評價.他們崇尚出身低微但通過自己努力取得成功.而美國的社會體制適宜人們白手起家.相對來說D選項有迷惑性,但根據文章,這一選項的內容並沒有比較明白提到,所以排除.A選項說,你抱怨出身貧寒,沒有機會發展.這於文章第一段提到的美國人的觀念是違背的.

㈣ 英語閱讀技巧:句子理解

英語閱讀技巧:句子理解

閱讀理解部分的短文內容非常廣泛,有人物傳記、經濟、天文史地、社會文化、科普小品、風土人情、幽默故事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試題往往就短文中容易誤解和忽略之處靈活地提出問題,所用的句型和詞語也往往不同於短文中相應部分的句型和詞語。

例題

By 「Ellen Spero isn』t biting her nails just yet」 (Lines 1-2, Paragraph 1), the author means ________.

[A] Spero can hardly maintain her business

[B] Spero is too much engaged in her work

[C] Spero has grown out of her bad habit

[D] Spero is not in a desperate situation

結合句子理解題的解題方法:

解題思路

(1)閱讀題干,確定關鍵詞:

關鍵詞:「Ellen Spero isn』t biting her nails just yet」

(2)定位到段(文章第一段)

When it comes to the slowing economy, Ellen Spero isn』t biting her nails just yet. But the 47-year-old manicurist isn』t cutting, filling or polishing as many nails as she』d like to, either. Most of her clients spend $12 to $50 weekly, but last month two longtime customers suddenly stopped showing up. Spero blames the softening economy. 「I』m a good economic indicator,」 she says. 「I provide a service that people can do without when they』re concerned about saving some dollars.」 So Spero is downscaling, shopping at middle-brow Dillard』s department store near her suburban Cleveland home, instead of Neiman Marcus. 「I don』t know if other clients are going to abandon me, too.」 she says.

(3)定位到句,同義替換,得出答案。

結合句子理解題的解題方法:

①:先翻譯題中句子的字面意思:Ellen Spero不咬指甲

②:定位到文中:

When it comes to the slowing economy, Ellen Spero isn』t biting her nails just yet.

當討論到經濟發展速度開始減慢時,艾琳·斯派羅還不至於咬手指

③:聯系段落或者文章的主旨:

段落的話要注意段首和段尾:

由於這句話在段首,我們只能往它後面的句子中開始理解。比如第二句話:But the 47-year-old manicurist isn』t cutting, filling or polishing as many nails as she』d like to, either.重點關注But,這是一個轉折,說明前後意思不一致,然後看下這句話的意思:但是,這位四十七歲的`指甲修飾師修剪、銼磨、上油的指甲數量卻難遂其願了。可能無法翻譯的如此完美,那你應該可以看出來 isn』t as many as(不如...多),either這些否定詞,說明前面很有可能就是肯定的語氣。

我們再來看一下四個選項:

[A] Spero can hardly maintain her business

Spero幾乎無法維持生意

【分析】由前面的解釋可知其與原文恰恰相反。Spero應該是還可以維持才對。只是後面生意不是想像中那麼好。

[B] Spero is too much engaged in her work

Spero太忙碌於其工作

【分析】純粹的主觀臆斷,太忙了所以不至於有時間去啃指甲嗎??難道你不忙就可以啃了嗎?【黑人問號臉】

[C] Spero has grown out of her bad habit

Spero已經擺脫了壞習慣

【分析】字面上意思來看啃指甲確實是個壞習慣,但是出題人會跟你講這種個人習慣講半天還出題的嗎?以我們做題的經驗來看肯定是英文中的什麼比喻暗喻習語這些高大上的東西。(在這里是暗喻)

[D] Spero is not in a desperate situation

Spero尚未陷入絕境

【分析】不至於咬指甲就是情況還可以維持,加上後面句子的含義,但是遠遠不如想像中那麼好了。邏輯是不是很通順啦?那就是它了!

這邊正確答案是D。

句子理解題

1、標志:在題干中明確指出原文中的某句話,要求理解其意思。

2、關鍵:對原句進行語法和詞義的精確分析(找主幹),應該重點抓原句的字面含義。若該句的字面含義不能確定,則依據上下文進行判斷。注意:局部含義是由整體決定的。

3、句子理解題的錯誤選項干擾項特徵:推得過遠。做題時應把握住推的度。

4、思路: 對句子微觀分析;不行就依據上下文;選擇時不要推得過遠。

;

㈤ 經貿英語閱讀中學到了什麼

經貿英語閱讀開考於1996年,其後在每年的上半年舉行,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商務英語專業(專科段)的基礎課程,旨在幫助自學者擴大經貿知識面,增加詞彙量,提高閱讀、翻譯等能力。不少自學者感覺這門課程難度較大,故而信心不足。本文擬分析產生這一情況的原因,進而指出自學者應制定計劃並注意處理好經貿英語與一般英語、詞彙等新知識的獲得與保持,平時學習與針對性練習等幾個方面的關系。 知己知彼,周密計劃 我們中國人都很熟悉「知己知彼」的意義所在。實際上,無論我們做什麼,要想無往不勝,取得成功,都應能做到既知己也知彼。經貿英語閱讀這門課是本專業的「高年級」課程,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自學者理應在修完精讀(一)、泛讀(一)、甚至精讀(二)等英語課程以及在學習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經貿課程的基礎上,再進入本課程的學習。實際情況是,許多剛報名參加本專業學習的自學者便報考這一門課,特別是在1996年。當時「商務英語」專業可說是名副其實的新設專業(1995年下半年增設),有多門課程尚未開考。也許是因為沒有更多的選擇,又想能早一天開始,早一天如願,約有四百多人參加了考試,而報了名最後怯考者則大有人在。很顯然,大家對「商務英語」專業不太了解,對經貿英語閱讀這門課的基本要求還不甚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報名應考,無疑是犯了兵家大忌。一方面,大家的熱情值得鼓勵,下定決心便付諸於行動。但另一方面,當我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工作的需要等而自學某一專業時,必須循序漸進,畢竟這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商務英語」專業的自學在這方面也毫無例外。而且,如果我們因為不了解,結果受挫,進而打退堂鼓,那麼就更值得我們去反思這其中的原因了。 要避免不合理性的選擇,很重要的是我們能夠了解「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知彼」),並結合自己的現實水平(「知己」)制訂一個計劃,這一計劃必須是一個稱得上是SMART的計劃(S-Specific,M-Measurable,A-Ambitious,R_Realistic,T-Time-based)。接下來便是嚴格執行計劃。當然根據日後進展對我們先前所制定的計劃作些適當的調整也是我們應有的態度。如果沒有這樣的計劃,不按照本專業設置的有關要求,總是「跟著感覺走」,則必然無異於播種不分時節,而沒有什麼收獲。因此,了解專業設置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對於我們能順利地自學本專業是極為重要,而我們誰也不能忽視的。 對於經貿英語閱讀而言,我們也同樣需要制定一份周密的計劃。遺憾的是,有些自學者對此不重視,結果才學了一、兩課便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最終放棄努力。我們要「知己知彼」,了解這門課在讀、譯、詞彙等方面的要求(請參閱「考試大綱」),問問自己在語言、經貿知識方面是否有了一定的基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咬定青山不放鬆,最終學有所成。 有了計劃,能否實現,關鍵在於我們在執行計劃過程中,能否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經貿英語與一般英語的關系 經貿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大家族的一員,它與一般英語(General English)既相聯系,又相區別,兩者的關系可比作「毛」與「皮」的關系。我們中國有這樣一句成語,對它們的關系作出了概括,即「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對我們自學者有較大的啟迪。我們認真學習精讀一、泛讀一、精讀二(這幾門課與自考「英語專業」的要求和測試相同),便是為進一步學習經貿英語打好一般英語的基礎。畢竟經貿英語與一般英語在基本詞彙和基本句型的使用上有相同的「共性」,如果忽視了兩者之間的這一聯系,基礎沒打好就急於開始經貿英語的學習,單單在語言方面的困難就足以令我們因為舉步維艱而蒙生退意了。 但是經貿英語作為在外經貿活動中所使用的英語,在詞彙、句式、行文結構這三個層次上都表現出有別於一般英語的個性,譬如,我們要讀懂西方報刊國際經貿文章,就必須掌握一定的有關經濟貿易的專業英語詞彙,如涉及到有關描述經濟貿易發展情況、趨勢、國際貿易收支、貿易摩擦、跨國公司、商品市場等方面的一些專業英語詞彙。現舉一些例子加以說明。 描寫經濟貿易上升趨勢的詞和短語: an increase / to increase a rise / to rise an upward movement / to go up a jump / to jump a peak / to reach a peak/to peak a recovery / to recover a growth / to grow a leap / to leap a surge / to surge 描寫經濟貿易下降趨勢的常用詞和短語: a decrease/to decrease a fall/to fall a drop/to drop a downward movement/to go down a low point/to reach a low point a fall off/to fall off a slump/to slump a decline/to decline a collapse/to collapse a cut/to cut a leveling off/to level off 對未來的經濟貿易發展趨勢作預測時常用以下幾個動詞: forecast,expect,project,anticipate,hope 在描寫經濟貿易發展變化的程度時,經常需要用百分比來作對比,從而需用有關動詞及與其配套的前置詞: to fall to run at a rate of 5%to increase to slow down from 10%to 5%to grow to increase from a 4.8%average to cut to a 6.5%average 英語經貿文章的句式及句子之間的連接也有其特點,如在對經貿發展趨勢進行比較時經常藉助於多種語法手段,從而有機地把枯燥的數字和信息揉合在一起。例如: The 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on Omaha's prosperity:At 2.3%in December ,Omaha had the second-lowest unemployment rate of the nation's 50 biggest cities.Only Honolulu was lower at 2.1%,Among tates,Nebraska's 2% jobless rate was the USA's lowest-well below the national rate. 為使句子之間的意思更好地連貫起來,常常使用連接詞,介詞和副詞,如表明對比和情況變化關系的詞有but,however,whereas,either…or和neither…nor等;表示情況內在聯系的連接詞和短語介詞有and,as well as和in the case of等。 就文體而言,英語經貿文章大體可分為四類:一般經濟貿易消息報告;經濟貿易情況簡報;經濟、貿易和商品市場調研報告;經濟貿易評論。每一體裁又有不同的結構,如經濟貿易評論文章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簡單敘述被評論觀點或事情的背景;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闡述評論觀點或事情的意義。經濟、貿易和商品市場調研報告一般包括:對前一階段情況作簡單回顧;由統計材料或典型事例闡述對目前情況的看法;對下一階段的形勢發展提出預測;最後有時還提出應採取的對策或建議。 另外,英語經貿文章的選材(請參閱必讀書目的「導言」)的專業性要求我們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如果我們對各主題所涉及的知識比較缺乏,必然會覺得文章難讀難懂,因此,我們也必須想方設法克服背景知識方面的障礙,如能在進入本門課程學習前,先期學習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課程,則對於這門課的學習也是大有裨益的。 詞彙等新知識的獲得與保持 我們在自學《經貿英語閱讀》這門課程時遇到的另一個較大的障礙是詞彙障礙。這是任何一個想提高閱讀能力的人都會面臨的挑戰,那麼如何克服這一障礙呢? 很多自學者在閱讀時對於生詞往往採取了不能「容忍」的態度,但他們不是試圖根據上、下文或詞的構成去猜測詞義,而是遇到生詞就自覺不自覺地查字典。即使有時猜出了詞義,還覺得不放心,查到查了字典後才感覺踏實。這樣功夫花了不少,但收獲卻不大。看來,我們需要變革我們處理生詞的方法。對於所讀篇目中的生詞該不該查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單就考試中的詞彙題一項來說,我們必須能夠認識教材中出現的常用詞彙及一些專業詞彙。但更重要的問題在於我們應該何時查、查什麼以及是否一查就萬事大吉了呢? 「閱讀時…即使遇到生詞也應繼續往下讀…」。(《美國留學指南》)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去查字典是不足取的,雖然不放過任何一個生詞的精神值得稱道,但更理想的是我們應試著「硬」著頭皮先將整篇文章讀下來,至少是將整個段落讀完,然後再回頭去處理所遇到的生詞。作為語言三大要素之一的詞彙,我們應該了解它的拼寫、讀音、詞性和釋義,然後根據所讀文章的上下文,找出這個詞在文章中的含義,並判斷自己所作猜測的對、錯。 不少自學者查了很多生詞,但真正掌握的卻為數不多,考試時依然還很陌生,主要原因在於很多人是淺嘗輒止,滿足於一查了事。實際上,我們要掌握一個詞,必須多創造或利用機會來用它,如果忽視了這一極為重要的環節,那麼必然難免花了大量時間卻沒有意料中的收獲。另外,我們還應了解一些記憶的規律或者說了解我們為什麼容易遺忘。 記憶分為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長期記憶中的語言知識和非語言知識,對理解和產生語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劉潤清、馬丁·韋德爾,1995) 那麼如何能將包括詞彙在內的語言知識以及經貿知識等非語言知識保存在長期記憶中呢?心理學研究表明,產生遺忘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暫時神經聯系痕跡得不到強化而不能鞏固和長期留存,以至逐漸消退,最後消失,產生遺忘;二是暫時神經聯系痕跡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擾而抑制,產生遺忘。因此,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採用防止遺忘的兩種有效方法。一是進行有效復習,使暫時神經聯系痕跡獲得不斷強化而鞏固,例如,及時復習、經常復習、注意分散復習、復習與試圖回憶相結合,多種感官作用和合理分配每次復習的重復次數等。二是排除其他刺激干擾,例如,採用早晚復習等。(章兼中,1988:PP195-207) 大家可分析一下自己目前所採用的方法,相當一部分人可能是先從第一課開始,一直到學完所有篇目,再進行第二輪復習。這樣復習的效果難免不盡人意,因為在進行新一輪復習時還常常是懵懵懂懂,似熟還生,可見遺忘率極高。我們也難以指望如此記憶中的信息對考試和以後實際工作中的閱讀有多大的幫助。所以,我們在了解記憶的有關規律後,要遵循這些規律,進行有效復習,做到溫故而知新。 平時學習與針對性練習 對於參加自考「商務英語」專業的自學者來說,我想應該有兩個目的:一是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在外經貿活動中使用英語的能力。另一個目的便是能順利通過本專業各門課程的考試,拿到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文憑。通過以考促學,實現目的。而要能實現這兩個目的,我們必須處理好平時學習與針對性練習兩者之間的關系。正如任何其它考試一樣,平時扎扎實實地學習是考試成功的基礎,但要能在考試中發揮出自己的水平,我們還要關注平時學習與考試的區別。就經貿英語閱讀而言,我們學習必讀書目中的指定篇目時,沒有時間限制,而考試時則不然,我們應在規定的時間內既快又准地完成。因此,我們對考試的要求與題型應瞭然於胸,並據此進行針對性練習。通過練習,我們才能在考試時得心應手地運用平時所積累的知識。否則會出現學得還不錯,考試時卻不知所措,滿腹的知識就覺得都用不上。當然,我們應注意只做練習而不學課本的傾向。實際上,本課程的考試大綱中寫得很清楚,術語翻譯、詞語及難句解釋、完形填空、詞彙題等均以必讀書目為主要依據。因此我們應能注重平時學習與針對性練習的有機結合。 如果我們意識到平時學習與針對性練習相結合的意義,那麼有些自學者可能要說,必讀書目中的練習較少,而且與考試題型不完全一致。其實在這方面大家可更多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而有所作為的。如閱讀理解,一方面我們可充分利用必讀書目中的練習,演練快讀、查讀、細讀等閱讀方法;另一方面我們還可藉助於「他山之石」,做做同類練習,掌握各項必要的閱讀技能,即如何抓主題思想,如何找主要事實或特定細節,如何進行判斷和推理,如何確定作者的觀點和態度等。比較我們所參加過的以及將要參加的英語考試中的閱讀理解,雖然篇目長短不一,文體有敘有議,難度有深有淺,但閱讀理解題的類型無外乎事實型問題、主旨型問題和推理型問題等。對於翻譯題來說也是如此。大家應注意理解和表達,相關的技巧同樣適用,只不過本門課考試中的翻譯涉及一定的專門知識,有一些專業術語和經貿文章特有的表達方式罷了,而這些則要靠平時積累。 為給大家提供練習的機會,茲將1998年上半年本門課考試中的主觀題部分附在文後,大家可以一試身手。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雖然我們在學習這門課時,可能遇到一些困難,希望大家能認真進行分析,找出症結所在,並設法加以克服,同時遵循學習規律,持之以恆,則一定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

㈥ 考研英語經濟類文章做不懂,就是對經濟那方面不懂,怎麼辦 大神有什麼資料么謝了

有一本《18歲要讀點經濟學》,經濟學方面的知識通俗易懂,網上可以下載,你讀一遍即可。

㈦ 考研英語閱讀的題材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如經濟 醫學之類的 希望可以有詳細的分類

近年來考研英語閱讀理解題型、文章類型數據的總體分析,我們得知閱讀理解內綜合考題的題材和容來源是以社科文章為主的,兼顧時效性。近些年內考過的56篇中閱讀文章中,社科類佔82%,理工類有四篇,但最終落腳點是社科類。所以,大家在閱讀理解訓練的時候要注意這一點,要有針對性地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建議你可以看看考研1號的閱讀基礎90篇,這方面講得很細致。

㈧ 2018年高考英語全國Ⅰ卷 閱讀題C篇「經濟學人」


C

Languages have been coming and go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but in recent times there has been less coming and a lot more going. When the world was still populated by hunter-gatherers, small, tightly knit (聯系) groups developed their own patterns of speech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Some language experts believe that 10,000 years ago, when the world had just five to ten million people, they spoke perhaps 12,000 languages between them.


Soon afterwards, many of those people started settling down to become farmers, and their languages too became more settled and fewer in number. In recent centuries, trade, instrialis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state and the spread of universal compulsory ecation, especially globalisation and better communication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all have caused many languages to disappear, and dominant languages such as English, Spanish and Chinese are increasingly taking over.


At present, the world has about 6,800 languag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languages is hugely uneven. The general rule is that mild zones have relatively few languages, often spoken by many people, while hot, wet zones have lots, often spoken by small numbers. Europe has only around 200 languages; the Americas about 1,000; Africa 2,400; and Asia and the Pacific perhaps 3,200, of which Papua New Guinea alone accounts for well over 800. The median number (中位數) of speakers is mere 6,000, which means that half the world's languages are spoken by fewer people than that.


Already well over 400 of the total of 6,800 languages are close to extinction (消亡), with only a few elderly speakers left. Pick, at random, Busuu in Cameroon (eight remaining speakers), Chiapaneco in Mexico (150), Lipan Apache in the United States (two or three) or Wadjigu in Australia (one, with a question-mark): none of these seems to have much chance of survival.

28.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languages in hunter-gatherer times?

A. They developed very fast.

B. They were large in number.

C. They had similar patterns.

D. They were closely connected.


2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lains "dominant" underlined in paragraph 2?

A. Complex. B. Advanced. C. Powerful. D. Modern.


30. How many languages are spoken by less than 6,000 people at present?

A. About 6,800. B. About 3,400. C. About 2,400. D. About 1,200.


3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A. New languages will be created.

B. People's lifestyles are reflected in languages.

C. Human development results in fewer languages.

D. Geography determines language evolution.

(答案戳下方「閱讀原文 」 )

LearnAndRecord

2015年2月8日

2018年6月9日

第1218天

每天持續行動學外語

㈨ 博士英語閱讀理解

英文閱讀理解—讀到了什麼,讀懂了什麼,讀成了什麼?

引言Introction

閱讀理解究竟何謂?在《教育大辭典》給出了如下的定義:

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是]通過書面言語的感知獲得意義的思維過程。影響它的外部因素有:文字材料和情境的物理特點(如照明條件、文字字體和型號)、文字材料的難易程度(如字詞的常用程度、句子的長短和結構的繁簡)、材料的概括和抽象程度以及由外部確定的閱讀目的和要求等。內部因素有:閱讀態度、閱讀方式、基礎知識、口頭言語能力等。與閱讀速度在一定范圍內呈正相關。閱讀理解可分為微觀分析和宏觀分析兩種過程。前者包括字詞解碼(把視覺符號轉化為語音)、詞義獲得和句子理解三個步驟,是對文字材料中的主要結構成分分解和重組的過程;後者包括段落分析和話語分析兩個步驟,是理解整個文意的過程。對於閱讀理解的檢查,有學者提出四條標准:回答問題的能力、對給予的大量材料作出摘要的能力、用自己的語言和不同的詞復述材料的能力和把材料從一種語言轉譯為另一種語言的能力。(《教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 1998)

本文既然談English的閱讀理解,則被閱讀的自然應該是English。因此,從這個角度思考一下上面的定義中是否能夠看出其對於中國的學習English的學生來說,對他們的『English閱讀理解』會有什麼幫助?恐怕不容易直接看出來。

為什麼不容易直接看出來?本文從上面定義中最後面的四條標准中談到的四種能力,結合『English閱讀理解』,轉述一下這四條標准,即:在完成English的閱讀之後,應該用English回答問題,應該用English做出摘要,應該用English復述材料,以及應該將讀到的English的筆語轉譯為English的口語,這樣才能稱作是English閱讀理解。換一種說法就是,既然是English的閱讀理解,則讀到的應該是English,讀懂的應該是English,讀成的也應該是English。也就是說,在微觀分析和宏觀分析這兩種過程中,如果是English的閱讀理解,就完全應該用English來進行,用漢語等於沒用,用錯了。

本文請問,中國的學習English的學生是否掌握了這四種能力?是否讀到、讀懂、讀成的都是English?分析過程也是English呢?恐怕沒有。不但是沒有,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這四種使用English的能力同兩種使用English的分析過程恐怕並沒有被提高到應有的重視程度。

對此,可能會有不少反對意見,如『閱讀完English後應該是用漢語回答問題,用漢語總結,用漢語復述,轉譯成中文,怎麼能用英語呢?』或者『讀到的自然是English沒錯,可是讀懂的應該是中文,讀成的也應該是中文嘛,怎麼能是English呢?讀懂English太難了,翻譯成中文讀懂多容易呀。』甚至極有可能無限上綱,說什麼『學英語學到了貴文說到的那種水平,不是學成英國人了嗎?那還學英語干什麼,直接去英國好了。』對於這樣的意見,本文只能問一個問題,就是:『既然如此眾多的中國學生在學English,而這『眾多』兩個字大概有三、四億之多,那麼,其目的到底是學會English,還是學不會英語反而學會漢語?』應該有這樣一種共識,即,把英文讀成中文,達到的結果是用中文總結起來得比用英文好得多,根本就不能叫做學會英文,只能叫做鞏固中文。

結論Conclusion

在過去30年甚至100年來中國的English學習中,學生在閱讀English時往往並沒有真正理解English,而不過是理解了翻譯出來的『錯多於對』的漢語。因為翻譯以原文為准,沒有對,只有不同程度的錯,可譯性永遠達不到百分之百。這種漢化的閱讀方法,讀懂的不是English,理解的也不是English,若要達到在完成English的閱讀之後,直接用English回答問題,直接用English做出摘要,直接用English復述材料,以致直接將讀到的English的筆語轉譯為English的口語能夠自由自然地說出English的水平就非常困難了。

直白一點說,一名既學中文又學英文的學生,而且希望學好English,如果讀了一段,一篇,一本『用中文從來不曾讀過』的真正英文的資料後,居然用漢語白話得比英文還好,那就不叫學English,而是『學反了』,學成中文了!閱讀中文後應該漢語白話得好,閱讀English後當然應該English白話得好了!如果想要學好English的話。這種近乎常識的道理基本是不需要旁徵博引,遍訪名家教授,包括某些觀念錯誤的名家,以至於翻遍故紙堆去找證明的!

因此,本文建議,如果真正希望將English學成English,就不能將English讀成中文,而要從初次接觸English的『零起步』就開始確定自己的閱讀方法同目標,這樣才有可能學好English。這時,兒童需要家長成為『明人』,學生需要教師成為『明人』,或者既然別人成不了明人,那就乾脆自己成為『明人』,真正明白的明人。如果一名中國的小學生從四年級開始接觸English,能做到把English當作English來學習,來記憶,來運用,到了十二年級,其English的水平完全能夠達到English國家十二年級畢業的English水平,而且更應該達到用English學習所有初、高中課程,不論是數理化文史哲還是音樂體育美術勞作,包括進一步用English來學習所有的大學專業課程,任何專業,進一步攻讀碩士、博士都能做到得心應手,很容易成為『世界型』的人才。

因此,如果真想學好English,在閱讀時就應該只考慮三個小問題,不是大問題:『讀到了什麼?讀懂了什麼?讀成了什麼?』。答案只有兩個:English或是中文。讀懂了中文甚至讀成了中文保證能學好中文,但是卻很難保證學好English,即使學好了English也等於多費了幾遍事,費勁多轉了幾十遍沒有用處的圈子才能學好,事倍功半,浪費生命,得不償失。

最後,If you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you need to read English and understand your reading in English, and try to be able to tell in English what you have read and answer in English questions about your reading. If you understand instead in Chinese your reading in English, that does not help your English at all. If you really want to learn English, you need to think it, speak it, write it, hear and understand it, read and understand it, and dream it, all in real English without any Chinese at all. Try that and your English will become your English, will be your English, not your Chinglish or your Han English or your China English. Your English and you will become one, a unity of your English and you, and your English will be yours for ever, if you want it to be. (十年級水平的English)

所有帶漢字的教英文的出版物一律不要用!

祝進步。

熱點內容
本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9-12 14:35:26 瀏覽:508
請把這個玩具給我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2 14:28:25 瀏覽:350
英語橢圓形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2 14:23:15 瀏覽:971
買多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怎麼說 發布:2025-09-12 14:04:58 瀏覽:362
好的先生翻譯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9-12 14:03:18 瀏覽:673
快點水開了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2 13:58:57 瀏覽:829
強悍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2 13:57:21 瀏覽:368
我們兩個都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2 13:47:56 瀏覽:834
膠帶織物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2 13:39:15 瀏覽:701
中期檢驗英語怎麼說及的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2 13:39:13 瀏覽: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