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分級閱讀探究課題

英語分級閱讀探究課題

發布時間: 2023-06-04 18:50:59

『壹』 英文分級閱讀三巨頭之《RAZ》全網最詳細解讀(帶全套資源)

相信很多剛開始英語啟蒙抑或是已經過了啟蒙階段的家長,對於英語閱讀都多多少少存在過疑問。

什麼時候開始讀?

讀什麼?

怎麼讀?

閱讀重要還是口語重要?

我們學習母語的過程:會聽-會說-會認-會讀。

非母語的學習,在聽上面我們不佔優勢沒有先天的語言環境,自然說的部分也會在前期大打折扣。

最省錢但較慢的進步方式——通過看視頻節目+家長輔導 

最燒錢最有趣的方式——到機構上課。

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多花時間來閱讀。

閱讀這部分,我也走過彎路,希望能幫助到正在迷路的你。

—————————————

01 你不必走的彎路

在選擇送卡姐去機構前,她爸爸和我目標明確:幼兒啟蒙一定要有標準的發音,最怕的是雖然會說但滿口塑料味。可能是因為我們的執念太深,所以並不是很看重啟蒙階段的教學內容。試聽了多家機構後,爸爸又在同一家機構試聽了4次,挑了一個發音和授課都很滿意的美國老師(也是卡姐人生中第一個老師)萬事俱備只等上課,一節課下來孩子上得快樂,大人看得開心,回家把教的單詞句子復習幾遍,書一關!大功告成了!我以為我能做到的也就如此了!

因為去機構前有家庭啟蒙的關系,所以上起課來並不吃力,感覺玩著玩著一節課就結束了。偶爾還得到老師的表揚,突然就有點飄了。心想,卡姐還不滿3歲,能跟上老師的節奏還表現突出,老母親這錢沒白花。小半年後問題來了,老師說的話她能明白,但是表達的時候來來回回就那幾句,還要邊說邊比劃。這才意識到,輸入太少了,靠課堂里的內容根本不夠,開始給她買英文繪本。

怎麼選繪本?「投其所好」,選購方式可參考「i+1」原則,簡單來說就是在可理解范圍內,稍微的增加難度。讓孩子既能大致明白,又不至於失去興趣,+1的部分就是你即將要開始探究的新領域,慢慢的閱讀能力也逐步提升。不建議0基礎一來就分級閱讀讀,除了初級趣味性不足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0基礎的孩子不會結合已知詞彙猜測大意,更是大大減少閱讀興趣。下面有圖有真相,看了就明白了。

—————————————

02 培養閱讀興趣

卡姐的第一本英文繪本是《Go Away,Big Green Monster》

頁面設計巧妙,內容也很有趣。先是爸爸讀,她看圖片,幫助她理解句子的意思和不懂的單詞。大概重復了一周之後,開始教她一句一句的讀,每天教2頁。直到這本書能自己磕磕巴巴讀完,然後是每天自己閱讀復習。直到能很流利的讀完後,我發現她開始對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從她戲精般的神情就能看出來。接著同樣的方法又繼續閱讀了《I am a bunny》系列的所有繪本

接著是《NO,DAVID》,《How do you feel》等等。慢慢的越來越喜歡讀英文繪本,當然這也和我們每天拍她馬屁有關,可能這種彩虹屁太多了,她無處安放的喜悅都要溢出來了!

有次跟我去超市,本來走得好好的,突然看到收銀台人多,湊過去就開始讀繪本里的內容,哈哈哈,可是老頭老太太們忙著付錢,沒人搭理她,但人家熱情依然不減,這種情況又出現過好幾次。老母親只好笑笑,迅速把她拉走,然後悄悄的接著又是一通馬屁,拍得她找不到東南西北。

閱讀的好處並不是短期能呈現的,需要時間的積累和不斷的重復,但是語感是短期內能比較明顯體現出來的。

—————————————

03 重點推薦

前面的准備都是接下來的伏筆,新手家長可以拿起你手中的小本本。

每篇文章我都不同程度的提到了分級閱讀,我又要來再啰嗦一遍。不想看字的直接跳過,直接去文章末尾按步驟領分級閱讀資料吧。

分級閱讀是雞娃界的頭號扛把子, 出自不同門派卻有著同樣的江湖地位,很難說誰好誰差。分級閱讀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及系統性。隨著分級讀物級別的提升,孩子攝入的詞彙量從易到難、句子從短到長、閱讀理解難度逐漸提升不僅能很好地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擴展其知識面,還能為後面的橋梁書籍閱讀打下很好的基礎。

有人把《RAZ》作為衡量一個孩子英語閱讀水平的風向標,有的人是《海尼曼》的腦殘粉,還有的人把《牛津閱讀樹》視為神壇,還有全球頂級的英語教育專家撰寫的《培生分級閱讀》,還有《大貓》、《蘭登》等。不需選太多,挑選兩個,持之以恆就可以。在閱讀過程中,不用擔心孩子到底是在背還是在讀,高頻詞出現概率高,看得多了自己能記住。

前面已經介紹過《牛津閱讀樹》和《海尼曼》,今天重點介紹一下分級閱讀三巨頭之---RAZ(Reading A—Z),它的大名在江湖如雷貫耳,但是怎麼實操?怎麼用好這些資源你真的知道嗎?今天以學齡前為主,主要介紹下aa—j級。

RAZ aa-A級: 視覺詞+圖片記憶 RAZ B-G級: 通用刷法 RAZ H-J級: 進階級精讀法RAZ aa-A級難度如下表所示:

aa和A是RAZ中最初級的,從蹦單詞到重復短句。aa每頁有2-3個單詞,用很簡單的圖片來解釋這個單詞的意思。比如介詞in out over under off on jump over...還有數字one-twelve季節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學校the school,the classroom,luch at school等

下圖節選自aa

進入A級後,每張圖片對應的不再只是單詞了,兩張圖片對比呼應比如In and Out,「go in / go on」:

簡單句型出現頻率高了,比如The Forest的句型是「This is a ...」

不認識單詞,沒關系,拼讀或者看圖猜詞,先打個照面,把視覺詞彙和聽力詞彙對應上,然後在後續閱讀的同級別或更高級別中反復遇見,從而達到記憶目的。

第一次讀RAZ Reading繪本建議家長帶讀,如果家長口語不是特別好,可以聽音頻糾音。帶讀的意義在於鼓勵孩子讀出聲,如果孩子看圖片猜詞讀,也不要打斷和糾正,能猜出來也很了不得!

B-G級:

1.泛讀為主,聽、讀、理解、討論2. 整體認讀,能進行簡單的自然拼讀,掌握大部分的高頻詞,培養解讀詞義和閱讀技巧。RAZ B-G級難度如下表所示:

在讀之前可以先聽音頻, 裸聽! 如果你還不確定孩子現在的級別,可以隨便找一本讓他自己讀,大部分能自讀出來,就聽下一個級別的;如果卡頓超過5個就聽這個級別的。

我自己還有個小方法,如果覺得有用可以參考,反之..我跟卡姐說玩一個故事大王的游戲,哈哈,步步在套路她。套路一:多次裸聽之後,讓她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把聽到的內容講一遍。套路二:如果確實表述不清,可以快速看一下書的畫面(只是畫面),幫助回憶聽到的內容。表述過程中會聽到有多次裸聽後記住的,也有根據自己理解組織的句子,這個過程大大鍛煉了聽力和口語能力。

卡姐開開心心的當了「故事大王「,還連比帶劃的。她爸從身邊走過,悄悄的對我說:「哎,可憐的孩子又中計了」。我突然發現,想出這個點子證明我腦子也有靈光的時候,哎..且用且珍惜吧。

網上還有畫思維導圖的方式,我覺得也很贊!大家可以試一下研究一個屬於你們家庭的小游戲。

RAZ的另一亮點就是,同一主題的內容會在各個級別中相互關聯,單詞量和內容難度逐漸上升,故事的描述也更詳細生動。所以不必理解太深通改透徹,在讀到高級別時,孩子可以在復習原內容的基礎上,不斷提升閱讀表達能力。

*有此標識,表示在F,I,M級別中的內容是同一個主題。 比如三隻小豬的故事,第一次在Level F出現:

第二次在Level I出現,原來一頁的內容,在這里擴展成了兩頁,增加了對三隻小豬離家的細節和第一隻小豬建完房子以後吃飯的細節描述。

第三次在Level M出現,這次故事再次拓展,增加了目錄和更多的環境和背景描寫。比如三隻小豬的居住環境增加了「in a quiet little town」,之前的「one day the pigs left home」也擴展成為「one day the pig decided it was time to leave their mother's home」

進階階段:H—J級

RAZ H-J級難度如下表所示:

從這個級別開始,閱讀就不僅僅是朗讀了,除了能夠讀出每個單詞,還需要運用和使用各種方法來把書讀懂,讀透了。就像自然拼讀是流利朗讀的高效工具,閱讀技巧也是讀書和閱讀理解的有力支撐。這個階段是需要家長最最最用心帶著孩子進行精讀精聽的階段。

1.讀封面、標題,每一個詞都要讀,畫面每一個細節都要講。如果孩子有不理解的地方,家長盡可能的用英語解釋。我的英語有多爛只有我自己知道,可能在卡姐面前是我說得最自信的時候。我依然厚著臉皮用英語給她解釋不懂的單詞或句子,然後她會說:「哎,我一提問你就這樣,又來了」。 她太不懂老母親的艱辛了,為了說點英語我容易嗎!還好說了一通她最後都能猜到意思。

2.每頁每個單詞每幅圖都要讀,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多跟孩子一起討論。如果像我一樣聽優於說的家長,可以用中文提問,孩子用英文回答。如果都不能,那就一起用中文討論,然後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繼續精讀。

3.根據目錄提問,做結構分析,回顧內容。

這是一套非常詳盡的分級閱讀資料,從基礎單詞的觸碰,到句子的理解,再到文章的分析,以及天文地理的知識灌輸。只要是學英語的國家,沒有人不知道這套分級閱讀讀物,稱它為分級閱讀鼻祖一點不過。

RAZ在美國有1萬多所公立學校正在配合教學使用,布置在孩子每天的作業中,中國大部分的國際學校也都是RAZ的忠實用戶,根據文末的提示可以免費領取。

RAZ、海尼曼、牛津閱讀樹,就這三種資料,只要用對了方法,完全不用再大費周章去選其它的分級讀物,它們已經從方方面面涵蓋了你所需要的全部內容。如果都需要,到公眾號去拿走不謝!要想英語學得好,它們一定是你繞不開的路徑。

關注公號」米粒未來「了解更多青少兒成長伴學資源

『貳』 淺析高中英語閱讀課的問題設計英語論文

淺析高中英語閱讀課的問題設計英語論文

【摘要】閱讀課的問題設計關繫到教師能否完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學習。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淺析各個環節的問題設計,完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課 教學目標 問題設計

高中英語課程標准指出高中英語課程應該強調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筆者認為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是培養和形成學生上述能力的主要戰場,而教師的准確引導則是培養和形成學生上述能力的利器。在當今的教學中,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想成為一個好的引導者,教師必須時刻謹記教學目標,認真設計每一堂課。而閱讀課的提問設計的成與敗無疑決定了教師是否能完成這一使命。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探究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各個環節中的問題設計。

一、導入部分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導入作為一節課的開始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問題,主要是為了引出本堂課的中心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導入的問題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例如 B5U2 Puzzles in Geography 的導入部分可以提問 Whichcountry will hold the next Olympic Games? 學生的答案肯定五花八門,有的說是 England, 有的說是 Great Britain,有的說是 The UK. 這樣正好可以引出題目 ---Puzzles inGeography, 也讓學生知道自己知識的欠缺,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願望。其次,問題的答案應該是發散性的,其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例如,B1U1,Anne』s bestfriend, 可以就題目和旁邊的圖畫,讓學生來猜一猜誰會是這樣一個女孩的好朋友。Who do you think would be Anne』sbest friend? 讓學生來回答並給出一定的理由。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閱讀來尋找答案。

二、快速閱讀

這一部分是讓學生初步了解整篇文章,把握基本信息,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因此這一環節的問題設計應該簡單一些,能讓學生直接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在學生完成這一階段的閱讀任務後,應了解整篇文章的整體建構和文章中涉及的基本信息。問題類型可以包括以下幾方面。一,Information questions, 即幾個 W-----WHO, WHAT,WHEN, WHERE 等。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二,讓學生來找找文章的關鍵段落和關鍵句,從而分析整篇文章的'構建,初步明確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例如 B6U4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but doesit matter? 是一篇典型的新聞類文章,第一段即全文的關鍵段落。可以讓學生快速閱讀第一段,提問 1)Who wrote thearticle? 2) where is the article from? 3) what do youthink the article will mainly talk about? 通過這幾個問題,學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和題材。三,可以提幾個問題讓學生先進行預測,再到文章中去找答案。例如 B6U5Anexciting job, 可 以 提 問 1) what does a volcanologistusually do? 2)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dangerousring the volcanic eruption? 學生通常會根據自己的常識進行猜測。帶著疑問去閱讀,會大大地提高閱讀效率。

三、精讀部分

這一部分是整堂閱讀課的核心部分。也是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用英語進行思考的能力的重要環節。這一部分問題設計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緊密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提問,引出文章中的詞,習語,句型等,讓學生對文章的細節有深入的了解,對語言知識有初步的認識。有些老師在這一環節設計的問題過於簡單淺顯,流於表面,甚至迴避新生詞彙。然後再通過填鴨式的方式來教授知識點。這樣的安排是不符合新課程的要求的。

學生不但對課文內容沒有深入理解,對知識點也毫無概念。

因此將文章的理解和知識點的掌握相結合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通過問問題,讓學生用文章中的語言來回答是完成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在問題中,用同義詞來呈現生詞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推測新生詞彙的意思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手段。第二,問題的設計要落到實處,讓學生真正用英語思考起來,討論起來,有話可說。如果所問的問題只需學生用yes or no來回答,或者是一些浮於表面的,無話可說的問題,那麼根本無法訓練學生用英語思考和表達的能力。第三,完成這一部分的教學任務後,學生應對整篇文章的內容和英語語言知識有了全盤的把握。教師應已通過

某種手段,呈現本課的中心內容和關鍵詞彙,為接下去的教

學任務做好鋪墊。下面筆者將舉例自己一堂課的精讀部分,以探究如何提問。 B4U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的精讀部分,設計了三個問題。1)Why does he consider himselfa farmer? Do you think he is more of a farmer ormore of a scientist?2) What does he think about beingfamous and being rich? How does he deal with it? 3)Can you find out all the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thatare concerned with his achievements? 第一個問題的前半部分,能讓學生找出文章中對袁隆平的外表描述 --- 一個普通農民的形象;第一個問題的後半部分,是要引導學生關注袁隆平的成就。兩者對比,能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袁隆平的偉大。

第二個問題是讓學生關注文章中對袁隆平的精神世界的描述。

回答完這個問題之後,學生對袁隆平豎然起敬。第三個問題,能讓學生對袁隆平在農業科學上取得的成就有更詳細的了解,明確他在中國農業發展中無可取代的地位。在回答這三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文章的各個部分進行梳理,找出文章中相應的句子。又需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對文章內容進行整合之後再來回答。那麼在回答完這些問題之後,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已經非常完善了---袁隆平的外表,內心,和成就;

同時,學生對詞,習語和句型也有所把握了。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老師已將關鍵的語言結構在黑板或 PPT 里呈現。

那麼這樣,就為本堂課的最後一部分復述課文做好了鋪墊。

一堂英語閱讀課的結尾,教師往往會採取小組討論、辯論等形式,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在採用各類形式的過程中,合理問問題同樣是非常重要的。筆認為,這一階段的問題要注意幾個方面。第一,問題的設計應該是綜合性的,需要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全盤把握的基礎上來回答。第二,問題的設計應該源於文章又有所深化,能讓學生用英語思考起來,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完成情感目標。比如,上文所列袁隆平的文章,最後就可以這樣設計:Would you please introce Yuanlongping tous and tell us your opinion about him? 那麼學生首相要對剛才所提三個問題進行整合來復述, 其次需要談一談自己對袁隆平的認識。這是一個完整的用英語獲取,處理信息,用英語思考和表達的過程。

合理的問題設計能夠幫助教師完成教學目標,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使英語課堂生機勃勃,教學內容渾然一體。每位奮斗在教學第一線的英語老師,都應不斷地思考問問題的藝術。

參考文獻:

[1] 英語課程標准 .

[2] 李躍紅 . 高中英語課堂提問分析 .

;

『叄』 李莉老師《The Trunk and the Skunk》說課筆記

一、教材內容

我的課例選自外研社麗聲拼讀故事會第三集中的一個繪本故事。故事的名字叫《The Trunk and the Skunk(象鼻和臭鼬)》。這個繪本的內容是非常有趣的,也是一個典型的自然拼讀類繪本。出現的單詞,大部分都是可解碼的,句型韻律也很強,讀起來朗朗上口。

二、繪本分析

這個繪本在故事上可以挖掘的知識點很多,尤其是故事的兩個主人公,猛獁象和臭鼬。單從其習性特點上就可以當做一個網路類繪本來習得。因而,為了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扎實,我們用兩個課時來完成了該繪本的閱讀教學。我執教的是第一課時,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拼讀方法,藉助自然拼讀,理解故事大意,並能進行流利閱讀。

三、學情分析

在參加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之前,我校學生並未系統學習過繪本課程。當年還沒有接觸到繪本教學與PEP教材融合這一理念。因此,我選擇了英語基礎稍微扎實一些,具備一定詞彙量及知識面的四年級同學來上這節課。四年級學生已經學過二十六個字母及一些字母組合的發音,具有一定的拼讀意識和能力。他們能夠運用簡單的拼讀方法,閱讀繪本,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

四、理論依據

除參加培訓和課題研究帶來的收獲外,我設計這節課的理論依據主要還是基於《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英語,愛「拼」才會贏》以及《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涵與途徑》這三本書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寶典,也為我日後的英語教學提供了科學的指導。二零一一年版的英語課程總目標中,我們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作為核心目標,有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這五個要素構成。但對比新修訂的課程目標,我們看出語言能力不再是核心,而變為綜合素養中的一部分,與文化意識、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共同構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四大要素。這四大要素交織在一起,互相滲透、融合、互動、協調發展密不可分。因此,我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也是基於核心素養做出的目標定位。

五、教學目標

這節課的語言能力目標從語音、詞彙、句型三個方面來設定。語音方面的目標是熟練掌握輔音叢nk、th,能獨立拼讀以輔音叢開頭或結尾的單詞。詞彙方面,能夠理解trunk,skunk,stamp,slosh,smell, dig, pick up,lift 在故事中的含義,並且能夠運用。I can do sth with...表達能做某事。學習能力目標是:一、掌握相關字母或字母組合的拼讀規律。二、通過聽、說、讀、寫、看的方式,全面理解故事內容,並用課堂所獲得的策略發展對繪本閱讀的興趣。三、能通過觀察圖片和閱讀文本,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理解故事內容。這節課的思維品質目標是能夠理順故事線索及細節,並且能夠針對故事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觀點。文化品格目標是通過故事閱讀,讓學生意識到每一個物種都有它的獨特性。我們應該學會包容與他人和諧相處。基於教學目標,我所設置的教學重點是掌握生詞、句子,讀懂並理解故事大意。難點是:一、學生能夠用批判性思維表達自己的觀點。二、對較難的單詞及短語,如stink,get rid of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這堂課整體的教學流程分為四大板塊,熱身導入、拼讀解碼、繪本閱讀,最後是朗讀輸出。所以這節課整體的設計思路是先解決拼讀障礙,再進行閱讀理解。在拼讀解碼的過程中,我完全採用了《英語,愛「拼」才會贏》中對拼讀方法的指導,主要運用到了音素培養、音素組合、音素切分、音素歸類、音素刪除以及尾音。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採取的教學方法是圖片環游法以及任務型閱讀。接下來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這節課的教學過程吧。

首先我以一首好聽的輔音叢視頻作為icebreaker,讓學生觀看跟讀並做動作,把孩子們帶入自然拼讀的世界。這個視頻動感十足,而且出現的字母組合剛好和這節課要學的內容相匹配。緊接著我就通過自然拼讀卡片的形式,又帶著大家回顧了一遍這節課將涉及到的輔音叢。這個活動其實就是在培養孩子們的音素意識。當時在參加第五屆自然拼讀與英語閱讀研討會時,一名外籍老師在培訓時講到Build a foundation for reading,為閱讀打好基礎。那什麼是基礎呢?Sounds are the foundation.House is built upon the foundation.所以整個自然拼讀體系的構建是基於每一個小的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在熟悉了這些輔音叢的發音之後,我們就可以用它們來拼讀單詞了。這就是音素組合,也就是將簡單的音素拼合成一個完整的單詞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所有的單詞都是圖文結合的。藉助圖片,學生可以很直觀的理解。我也會通過TPR肢體語言讓學生理解詞義,還會讓學生自己動一動。這些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為接下來的閱讀理解掃清詞彙上的障礙。在拼讀到最後兩組詞thick和that的時候,我會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詞當中有幾個音素。這就用到了音素切分。音素切分是指將完整的單詞拆分成單個音素的能力。在音素切分的過程中,學生就自然而然的發現了在兩個詞中,th 的不同發音。這也是我這節課語音學習的難點。為了更加有效的突破難點,我又設計了Who is the spy,誰是卧底的游戲,讓學生找出th發音與其他兩個不同的單詞,這是在培養學生的音素歸類意識。通過音素歸類,孩子們會發現單詞that與其他兩個詞的首音不同,從而突破字母組合th在發音上的難點。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也訓練了視覺詞that 和the並且鞏固了核心詞Mammoth的發音。在學生找到所有的spy之後,我會對他們給予及時的肯定。然後又以thank這個詞為切入點,通過音素刪除的方式,啟發學生輸出字母組合nk發音。這也是本節課語音環節的一項難點。音素刪除就是當一個音素從單詞的整體發音中移除,孩子能說出剩餘的發音。我是逐步刪除單詞thank的首音和中間音。最後,學生能夠准確說出nk的發音。最後,通過游戲的形式,鼓勵學生自己拼讀出一些包含押韻音ank組合的詞。這些具有相同押韻音的單詞,屬於同一詞族。詞族的學習,在拼讀拼寫上給孩子們提供了一條捷徑。通過掌握一兩個詞,可以拓展到更多的詞。此外,語言是講究韻律和節奏的。詞族的運用,增強了孩子的語言駕馭能力,也增加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拼讀的最後落腳點又落到了本課的主人公skunk,臭鼬上。由此,自然導入繪本閱讀環節。

有一本書叫《How to read a book》。作者這樣寫,拿同樣的書給不同的人閱讀,一個人卻讀得比另一個人好。首先在於這個人的閱讀更加主動,其次在於他的閱讀中每一項活動都參與了更多的技巧。有效閱讀的第一步就是讀封面。繪本的封面上有書名、圖畫、作者和出版社等信息。而在這其中,最應該引起讀者關注的就是書名和封面圖了。我先啟發學生讀標題,認識故事的主人公skunk,在引導他們通過看圖了解到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Mammoth。當然,學生一開始並不知道Mammoth與elephant的區別。我准備了關於Mammoth的介紹視頻。只有了解了猛獁象的特點,才能幫助孩子們更好的理解繪本內容。在認識了猛獁象之後,我們就開始圖片環遊了。為了增強課堂閱讀的趣味性,我將猛獁象請入到了課堂中,運用猛獁象玩偶鼓勵學生開口閱讀。在圖片環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細節。比如通過放大鏡的設計,讓學生觀察猛獁象的四肢,以及文章中的三個擬聲詞。由於有了前面自然拼讀的鋪墊,學生的閱讀很流暢,理解起來也毫無障礙。王薔教授在《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涵與途徑》一書中講到,圖片環游的過程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從個人經驗出發,根據有限的圖片信息進行觀察、分析和預測,不斷提出問題。使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開展閱讀,同時學習語言知識,體驗閱讀過程,構建意義,運用閱讀技巧和策略提升批判性思維和預測想像能力。所以我參考這一方法的指導,在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並提出問題時,鼓勵學生各抒己見,給出不同答案。在這里順便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一直在提倡核心素養。許多研究者認為,核心素養包括4C,即溝通交流能力,合作協作能力,批判性思維以及創新創造能力。所以接受學生的不同答案,鼓勵他們積極思考,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體現。在引領學生一起了解了象腿和象牙的作用之後,我就以任務型閱讀的形式鼓勵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了解象皮的作用,學生通過連線完成圖文匹配。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了解故事大意,並能進行語言輸出。任務型閱讀的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留出了比較寬裕的探究式自主學習空間。這種空間對於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非常重要。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收放自如,有的放矢。所以自主學習後的檢測與歸納也非常重要。這里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追問的技巧。有效的追問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追問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發散追問,助推思維的創新性。這也是我們平時教學中用的非常多的追問形式。還有逆向追問,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創新能力,啟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了解了象皮的作用後,故事的另一主人公skunk 就登場了。在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並發問猛獁象是否喜歡臭鼬的味道的時候,大家異口同聲的給出了答案。我又追問Why do you think so? 這是一種因果追問。顧名思義,就是在學生給出自己的觀點後,教師追加提問why 或why not,這也是我們在平時的英語閱讀教學中用的最多的一種追問形式。因果追問的優點在於能夠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判斷依據和推理方法,體現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在進一步閱讀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詞彙上的難點,就是smell和同義詞sniff。這兩個詞都表示聞。如何在全英文的語境下讓學生感知這兩個詞的區別呢?這就需要我們用到多感官教學來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參與度。我將橘子放到盒子里,讓學生去聞,學生很容易就感知到sniff 和smell 的區別。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臭鼬,我也准備了一段視頻。在了解了臭鼬的習性後,我引導學生帶著猜測與想像,讀完了整個繪本。這個猜測不僅僅是對繪本大意的猜測,還包括對繪本中所出現的生詞意義的猜測。孩子們會結合上下文去猜測生詞和短語的意思,或者通過paraphrase的方式去鞏固和理解所出現的短語。根據上下文來猜測生詞的大意是很常用也很實用的閱讀方法。而充分利用繪本中圖畫與文字的對應關系,讓繪本自己給自己做解釋,這也是最簡單,孩子也最容易get 的方法。故事的最後,也落腳在整個故事的情感線上How does this skunk feel?How does the Mammoth feel?最終實現繪本的文化品格目標,即讓學生意識到每一個物種都有它的獨特性。我們應該學會包容,與他人和諧相處。為什麼我們要去挖掘繪本的情感線呢?因為在繪本的圖片當中,我們是可以看到許多文字當中沒有顯現的東西。比如從繪本圖片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猛獁象心情的變化,這其實就是一條情感線。而且在觀察繪本圖片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更多的關於繪本的細節。最後我們就是要跳出這個繪本去思考繪本想要傳遞的價值是什麼。這條線其實就相當於是思維線,這剛好符合王薔老師所講到的圖片環游教學法的活動順序及圖片環游結束後進行總結評論。在總結評論結束後,就進入到默讀與朗讀的階段。默讀和朗讀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流暢度。我讓學生自由選擇默讀或朗讀,通過這項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完整、充足、豐富的閱讀體系。再讓他們通過跟讀音頻加強閱讀的精準度、流利度和閱讀韻律,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最後通過reading show 的形式,調動學生參與,分享閱讀。我這堂課的homework是Tell this story to your friends. Make a new story between two animals.這也是鼓勵學生將繪本閱讀從課堂延伸到課外,用知識輸出進一步鞏固輸入的內容。

七、板書設計

最後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很清晰,隨著故事的情節展現出繪本的情節脈絡,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語言支架。但是現在回頭來看,板書中並未清晰的體現出整個故事的感情線,也是我這節課的又一不足之處。繪本教學的方法不是一概而論的,要始終堅持學習優秀的教育理念,才能讓自己的教學智慧不斷增長,又不斷的進行系統思考研究,做出調整轉變。要強調學生的體驗感悟,強調學生的深度參與,這樣才會使核心素養真正落地。

『肆』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能力課題研究方案

我們學習英語都離不開閱讀。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英語學習成績。英語閱讀能力實際上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閱讀能力與判斷能力的綜合。英語新課標反復強調"中學階段,尤其高年級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個艱辛漫長的過程,只有在經過老師有計劃地、科學地訓練培養才能提高。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科學、高效呢?下面就如何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談談實際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中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需要有概括閱讀能力
閱讀文章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找出每段的主題。可先從辨認主題句開始,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系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對所學文章要點,教師提出要求,學生閱讀,尋找答案、引導學生閱讀時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要求學生從每篇標題,到各個部分都進行概括、以歸納出要點,這樣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作了這樣的概括閱讀,文章更易理解。概括閱讀要注意上下段結構上的銜接,語義上的連貫,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關系。概括閱讀還有助於學生把握上下文之間的意義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二、中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需要有辨詞能力
閱讀應採取快速閱讀法,這種閱讀並不是簡單地瀏覽,而應講求實效,力求做到理解與速度並進。因此,快速准確地辨別單詞詞性和理解詞義是閱讀的必要條件。理解是學生掌握閱讀技能最主要的標志,培養學生辨別單詞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單詞的音、形、義之間的聯系,能讀懂詞、句、段、篇,才能逐步理解全文。
1.通過構詞法分析,掌握構詞的特點,前綴,後綴和詞根意義,幫助學生理解上下文中的單詞的意義轉換。如:careful,unhappy,kindness,dishonest....等單詞,ful(形容詞後綴),un(否定前綴),ness(名詞後綴),dis(否定前綴)。
2.在我們學過的單詞中,有些詞義不只一個,這就需要視具體情況來具體判定。比如:.在這個句子中,little這個單詞我們學過的意思有兩個,分別是"一點兒"和"小的",而根據句子的含義可以推斷出它是"小的"的意思。所以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是我們在外語教學中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一個環節。
三、中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需要有復述能力
復述是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手段。讀過每篇文章後,用自己的話去概括,摘錄其中的重點句子,復述其內容。在復述的過程中,學生常常會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當教師要求復述整篇課文(或某一重要段落)時,有的學生就不知所措,力不從心。不是整篇整段地照抄照搬,就是無話可述的冷場現象。第二,學生在經過第一階段的閱讀之後,心中逐漸地掌握了句子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通過正確的文法表達,就可以大致地把課文復述出來,這時的復述意境是"似會非會,說不會,還能講出許多段子里的只言片語"。第三,是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學生自己比較准確地縮短原文。具有創造性地改寫原文,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能夠發展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並促進學生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發展,特別是對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中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需要有質疑能力
古語雲:"學則須疑",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通過文章的內容,引導學生思維,分析問題,獲得知識。有疑是深入學習的起點,有疑才有問,才有研,有疑才意味著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怎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質疑能力?如:,andtogointotheiroffices,,carorbus.當學生基本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然後教師提出問題,啟發學生回答。聽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就能搞清學生的薄弱環節在哪裡。這樣閱讀時,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費時間,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理解了,就啟發學生,"質疑"來發現問題。此句prefer怎麼不接doing(動名詞)呢?學生的回答欠嚴密,教師作必要的補充。學生在解答問題的同時,閱讀能力和口語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這樣也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在英語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手段,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科學的訓練。同時要求學生課外自己還要多讀、多練,保證一定的閱讀量。經過師生雙方配合,共同努力,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一定會得到大幅度地提高,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伍』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能力課題研究

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在此階段側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也符合小學生學習的規律。我們英語教師應將英語讀寫能力和聽說能力有機地結合,使其相互促進。而在英語教學的啟蒙階段,對小學生認讀能力的培養也有所側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言而語是非常重要。但在教學過程中,時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課堂上,學生能夠良好地跟讀,並且效果和學習氛圍都好,當時的學習效果也好。課外進行復習的時候,要求學生自己單獨認讀中,以及從家長的反饋意見中出現過同樣的問題:學生的英語認讀能力要加大力度進行培養。那麼,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認讀能力的培養呢?
一、教給認讀技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妨給學生一個學習的拐杖,教他們一些認讀的方法。認讀,通俗地說,就是朗讀。首先,教師要要求學生在朗讀英語時,眼看詞句,口讀音調,耳聽讀音,腦思語義,多種感官同時參與語言學習活動。其次,小學生的朗讀以模仿為主,在模仿過程中教師要做必要的指導,如句型朗讀中重音連讀,語音語調等,注重培養學生按意群朗讀的習慣,指導學生以片語和句子為單位進行朗讀,幫助學生糾正逢詞朗讀的不良習慣。如:I llike the big elephant .Do you llike the big elephant,too?這個句子可以說是一個很長的句子,在這里,老師首先要利用直觀教具進行短語的熟練,接下來進行句型的操練,然後進行語調的朗讀,這樣在學生能認讀個別單詞的情況下,加上教師示範的語感,就會很快把這句話掌握。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可讓學生進行指讀。指讀的習慣就是培養學生對單詞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讀到哪,指到哪,而且老師一定要每次督促指導,既使學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訓練了學生認讀單詞、句子的能力。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認讀能力
1.認讀的操練方式要多樣化
在我呈現新的知識後,接下來的操練也很關鍵。操練分為很多種,比如我在讓學生認讀動物單詞,首先可以將圖片和單詞放在一起認讀;反復幾次之後,可以只給圖片或只給模擬的動物聲音讓學生說出單詞;最後可以只出示單詞卡,讓學生認讀。在這三個環節里,第一個環節是讓學生對新知有所熟悉,第二個環節是讓學生有意識地回憶剛學過的新知,第三個環節就是讓學生熟悉單詞形式,培養認讀能力了。這樣環環相扣,逐漸將要求拔高,學生的能力才能漸漸提高。
2.在讀課文時,讓學生指讀
對於朗讀,我們常常視指讀(用手指著讀)為一種壞習慣,可是,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適當的指讀很有必要,因為低年級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有時候教師或錄音的朗讀開始了他還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光跟著張嘴,心思沒有投入進來。要求低年級孩子指讀,一方面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認讀能力,提高認讀效率。等到學生的年齡到達一定層次,朗讀水平到達一定高度,指讀就可以放棄了。

3.對於重點單詞,教給基本的發音方法去記
每課都有3個是2---3個3會單詞,對於這些單詞的記憶我常常有意無意教給基本的發音方法。如:」nose」中的/n/ 的發音,head,nod,hand,read 中輔音字母/d/的發音。feet,foot,stamp,rabbit,cute,elephant,what,Snow White中的/t/發音。 學生剛開始只是象小和尚一樣聽聽,跟著讀讀,對於什麼叫音標也不清楚,我也沒有要讓他們明白,只是在老師不斷說,讓他們不斷讀,這樣自然而然在他們的腦子里就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學生也很容易記單詞.另外,如 「big」和「little」這兩個單詞在認讀上,學生很容易混淆,是因為在前面的兩課當中,學生已經形成的語感,有一定的定勢思維,對於a little elephant----a bit elepant,a big panda---- a little panda,a little tiger----a big tiger.認讀的時候,很難分清楚,我就試著讓學生看單詞,進行簡單的拼讀。然後發音,這樣對學生是有一定幫助的。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適當教給學生發音方法和拼讀規則,久而久之,學生面對單詞就會自己去摸索怎樣拼讀,這樣不僅培養了認讀能力,更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

『陸』 為什麼要進行分級閱讀

‍‍

「分級閱讀是一個很科學的觀點,是針對孩子在不同年齡段身體、智力、知識的不同情況而提出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表示,不同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其閱讀能力與閱讀需求各不相同,符合孩子年齡心智特點的圖書,才會讓孩子的閱讀更加有效。

成人在為孩子提供閱讀服務時應當讓少兒和書對等地聯系起來,在合適的階段推薦合適的內容。「選對了分級,能夠有效促進孩子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勉強讓孩子讀不適合本年齡段的童書,孩子不能理解內容的話,則可能會挫傷其閱讀的積極性。」

分級閱讀的好處顯而易見,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閱讀是一種個人體驗,標准化反而會扼殺孩子的閱讀積極性。

「在閱讀上給孩子設限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喜歡的讀物。」在圖書館工作的彭琳告訴記者,她的兒子自幼對心理學感興趣,小學時就開始讀心理學方面的專著,現在是北京大學心理學的博士生。「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不能讓統一化的標准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

『柒』 如何選擇英語分級閱讀

先說結論:

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否則全世界的分級閱讀就只剩下一家了);
分級閱讀要從閱讀的目的出發來選擇(所謂OOS);
選擇是要了解不同分級閱讀體系的本質不同(知道蘋果和梨有什麼不同再來選擇蘋果和梨);
根據2和3來進行選擇(這個的確需要一定專業知識和能力,請閱讀下文或聯系兒童教育專家例如我);
詳細的選擇需要在選擇體系後使用相應的評估工具來確定學生目前的級別和如何提高(例如參加DRA和STAR考試);
級別確定以後直接去相關網站查一下你所在級別可以選擇哪些書籍就可以了(可能省很多錢啊)。

下面是理由:
分級閱讀從1836年的「麥加菲讀本」開始,至今已經經歷了接近200年的發展。發展的結果是,這個領域已經相當成熟,雖然也存在著不同的體系。不同系統雖然不同,但是沒有諸如覆蓋不全銜接不上之類的明顯缺陷(這樣的指責要麼是出於商業利益打擊競爭對手,要麼是外行無知)。
那麼,不同的分級閱讀體系究竟有什麼本質不同呢?
首先,分級閱讀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基本觀點之上的:閱讀能力是有差異的,這個差異可以表現為級別,而閱讀能力的培養就是沿著級別的梯子逐漸攀登提高。所有的分級閱讀體系都是如此。
其次,不同分級閱讀體系的本質差異在於如何定義差異等級,也就是如何制定等級標准。存在著3種事實上的標准體系:客觀標准、主觀標准、主觀客觀相結合的標准。

下面介紹一下這3種標准及其實例:

客觀標準的分級閱讀。客觀標准只考慮閱讀材料文本和能力的可以客觀量化的因素,例如句子長度和難度、單詞難度和長度、高低頻單詞佔比等。客觀標準的優點是嚴謹、准確、與價值觀無關,缺點是未能反映閱讀能力中的主觀因素。客觀標準的典型實例有Lexile和AR/STAR等。
主觀標準的分級閱讀。主觀標准考慮內容的掌握和其它不可量化的因素例如思想深度和閱讀難點等。優點是考慮了閱讀能力中的主觀因素,缺點是模糊不清同時充滿與價值觀有關的價值判斷,例如在中國古代閱讀儒家經典但是卻得出與儒家不同結論的學生會被給與很低的評估。主觀標准沒有獨立和成熟的實例,但是我們可以把目前國內12年制教學中不同年級的分級看成是它的應用。
主觀客觀結合的分級閱讀。主客觀結合的標准同時考慮可量化客觀因素和不可量化主觀因素,例如考慮全文詞彙數量、單詞數量、高頻詞彙數量與比例、低頻詞彙數量與比例、句子長度、句子復雜度、句義明晰度、句式、印刷規格、每頁詞彙數、插圖信息量、思想深度、主題熟悉度等。主客觀結合的優點是全面考慮所有閱讀能力因素,缺點是評估結果因為考慮因素過多而存在著結果與能力相關性略低的問題。典型的主客觀結合實例是GRL。
了解了有關分級閱讀的知識,就可以根據學習閱讀的目的來進行相應選擇了。為幫助大家選擇,我給出如下建議:
對於成年學生來說,學習目的通常是單純提高語言水平,所以可以選擇Lexile或AR這樣的純客觀體系。理由是成年學生有一定判斷能力同時不需要價值觀洗腦。
對於少兒學生來說,情況要復雜一些。如果目的是在科學指導下靠學生自己閱讀而提高閱讀能力,那麼可以選擇客觀體系例如Lexile或AR;如果目的是在沒有科學指導的前提下依賴於分級體系而提高閱讀能力,那麼建議選擇主客觀體系例如GRL。鑒於目前國內中小學教師和學校普遍缺乏科學的閱讀教學理論(包括所謂名校),所以建議混合使用GRL體系。
對於希望留學尤其是中小學階段留學的學生,毫無疑問要選擇AR。因為AR反應的就是相對於美國12年制各年級閱讀水平的級別,選擇AR可以直接與英語國家的中小學同步。
最後,說一下選擇並確定了自己的閱讀級別以後如何選擇閱讀的書籍,這個不必拘泥於某個出版社,只要去相關網站去查一下你所在界別可以選擇哪些書或文章就可以了。考慮到原版圖書價值不菲,查到書以後購買國內的版本或電子書也可以。

『捌』 初中英語分級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

「分級閱讀是指按不同年齡段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認知思維水平,根據語言學習規律而選擇確定階梯式系列讀物,以推動和促進青少年閱讀能力、思維品質、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使他們在體驗閱讀過程和樂趣的同時學會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2017,王薔)

2019年初帶著學生開展英語分級閱讀,從最初的簡單導讀,到嘗試師生議讀,再到精彩多樣的讀後分享,這個過程中成長的不僅僅是學生,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也在不斷嘗試、思考、總結中成熟起來,慢慢形成了一些適用於本校學生的經驗。

一、創設良好的外圍條件

分級閱讀的核心目標是讓學生們在讀書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條件是良好的外圍條件。通過實踐,我們總結出以下四個重要的先決條件:

1.確定固定共讀時間

在學生對全英文橋梁書沒有閱讀體驗進而產生閱讀興趣之前,前期的引導非常重要。開展分級閱讀的初期,部分學生還不能完全做到自覺自主閱讀,所以我們每周約定一個固定的時間,約30-40分鍾,師生一起共讀。這樣不僅能保障學生有一定的閱讀頻率和閱讀量,而且有助於學生後期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2.指定專屬共讀空間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浮躁、急功近利的心境不適合閱讀。為了讓學生暫時拋開一切作業和情緒,靜下心來讀讀書,我們指定了專門的閱讀空間。讓學生們走出教室,僅帶著指定書目在學校一樓大廳的學科空間進行閱讀。學科空間沒有教室那樣的課桌椅,放有10張小長桌,更像一間真正意義上的書吧,而且環境也相對封閉,這里成為了我們閱讀的專屬空間。

3.成立閱讀小組

閱讀小組是一種不可忽視的人文環境,其主要作用是營造積極的閱讀氛圍。本著「教師引領、同伴互補互助」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本人意願、特長及性格特點等將同一班級的學生分成整體實力相當的幾個6人小組,進行「捆綁式共讀」。實踐發現:同伴的影響是巨大的。 同齡人之間有自己的語言,他們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與互相幫助,有時甚至比教師的生硬說教更有意義。

4.選擇適合的書目

分級閱讀標準的主要功能是將讀者的閱讀水平和讀物特徵進行匹配,幫助教師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閱讀材料。太難懂或太淺顯的材料都不利於學生堅持長期閱讀習慣的養成。所謂適合的材料是指閱讀材料中的語言知識、背景知識、篇章結構、呈現形式等要素要符合學生總體的認知發展水平和語言發展水平。綜合考慮我校學生的整體情況後,我們為八年級學生選擇了黑布林叢書初一第1輯的六本書。

二、提供有力的閱讀指導

確定書目後,根據讀前、讀中和讀後這幾個不同階段,進行閱讀指導所採用的方法和意義也所不同。

1.讀前導讀

開始真正閱讀一本書前,課題組的老師們集體討論如何去做這本書的導讀。導讀不僅要把書的寫作背景、作者和書的結構等相關資料信息提煉介紹給學生,更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們將導讀稱為「撩書」。「撩」表示用手去挑撥火堆,讓火變得更旺。通過「撩書」讓學生對這本書產生更多興趣。如《漁夫和他的靈魂》的導讀,以漁夫為中心,呈現他在不同時期遇到的不同人物,讓學生猜他們的身份,預測漁夫和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這讓學生興趣大增,迫不及待想走進這本書。

分級閱讀系列叢書的封面、封底、扉頁及文中都附有精美的圖片,我們平時最常用的導讀就是帶著學生一起觀察圖片,不斷拋出問題引導他們思考、預測書本內容,進而關注內容的走向和情節發展,最終完成閱讀,形成自己的閱讀經驗。

2.讀中推進

「推進」是指對事物的運動狀態施加影響,使其繼續朝一定的方向前進。根據我校學生的閱讀節奏,一本書大約需要3-4個固定時間讀完,前後近一個月的周期。學生的興趣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消退,所以,採取一些措施來維持學生的興奮點很有必要。

最簡單的方式是根據閱讀內容給出幾個信息判斷題來檢測學生的讀,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進度後,取中間值作為本次閱讀的任務量,提醒未達到的同學抽時間趕上。但這種方式的弊端是學生是被動的。

如何變主動為被動呢?推進課也可以賞讀課的形式進行:與學生交流這書里有哪些值得欣賞的地方,如《彼得潘》中Wendy開始想念媽媽的章節。或者選取書中的某個片段進行層層剝筍似的探究性閱讀;還可以選擇某個學生感興趣的矛盾點展開辯論,如Peter和Wendy對於「是否長大」發生分歧時,你站在哪一邊?為什麼?遇到生動的對話可以開展分角色朗讀或表演,如Peter和Huck正面交鋒的片段。這些都會推動學生進一步閱讀並積極思考。

3.讀後分享

書讀完之後,師生可以一起來議論、暢談、分享觀點。讀後分享課的教學模式類似於開放的小論壇,允許學生各說各話,互相補充互相指正,談話內容可以聚焦主題,也可以聚焦作品語言,還可以聚焦人物的性格特徵或變化。如:你如何評價《赤誠之心》中的Blue Feather這個人物?把《尋找安樂窩》中Penny在學校、在家的狀況和你自己作對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如果你是Penny,你會如何解決面臨的這些問題?

當學生表達的觀點與正確的價值觀不符時,教師不必急於打斷,應尊重其表達的權利。先將問題拋給其他學生,讓他們爭論,互相矯正,最後再從一個成熟閱讀者的角度平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以保護學生參與分享的積極性。

三、開展多樣的成果匯報

成果匯報即讀完一本書後對這次閱讀體驗做一個總結,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以什麼樣的形式。形式多樣不僅是讓學生不輕易厭倦,更多的是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語言能力最弱的學生可以上交最簡單的reading log, 只記錄每次讀書的起始時間、頁碼和讀到的新詞等;喜歡畫畫和設計的學生多選擇製作reading poster, 畫出故事主要人物和情節,配以簡單的文字解釋;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生製作清晰的mind map, 提煉出故事梗概總結作者觀點;語言功底強喜愛表達的學生可以嘗試寫一寫reading report、reflection paper或rewrite;愛好表演的學生也可以將故事或其中的某些片段改編成劇本後,在學校每年的英語節或者社團匯報展演的舞台上一顯身手。

天賦等於熱愛,最初的熱愛往往是做某件事時被激勵的感覺。所以在學生達到較高的閱讀素養前,激勵比懲罰更重要。每完成一本書的閱讀,教師都會對學生的各項作品包括閱讀日誌、筆記、報告、分享等作一個評比、評獎、展出,在每月的公眾號上進行宣傳,各班老師還會在班級群、自己的朋友圈、QQ日誌或說說上對這些學生的作品和視頻進行宣傳和表揚。被肯定的學生會感受到極大鼓舞,其他學生也會被觸動。

我們做分級閱讀的「初心」是想辦法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讓閱讀真實地發生。我們不斷嘗試,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有歡喜心,自然就會去讀。所謂「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

熱點內容
英語改變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2 07:41:39 瀏覽:557
國慶怎麼過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12 07:41:30 瀏覽:593
怎樣保持健康英語作文結尾怎麼寫 發布:2025-09-12 07:41:29 瀏覽:133
照耀的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2 07:39:48 瀏覽:457
七下英語寫未來的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2 07:39:02 瀏覽:723
老師們都喜歡她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2 07:37:43 瀏覽:126
整理片語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2 07:36:56 瀏覽:590
中國友好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2 07:35:32 瀏覽:688
我想喝東西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2 07:29:11 瀏覽:231
昨天你看了電影嗎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2 07:26:45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