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主題語境分析與設問
『壹』 高考英語閱讀技巧
導語:高考英語試題中,閱讀理解占的分值最高,同時在四篇甚至五篇的英語文章中,也是最有可能出現較多的生詞的,因此很多同學對於閱讀理解都是覺得頭疼,其中英語基礎薄弱的同學更是苦不堪言,想盡辦法也未能找到好的方法,據此我認為,首要的是要繼續加緊時間記憶單詞,其次提高閱讀技巧。英語單詞的記憶基本上沒有捷徑可走,只有繼續花時間花精力背誦,但閱讀技巧值得一閱。
2017高考英語閱讀技巧
一. 理解主題,找出大意
(一) 捕捉主題句
主題句是指能表達或概括文章段落主題或主要內容的句子。在記敘文和議論文中,作者在每一自然段中往往只論述或議論一個觀點和問題,而這個將要論述或討論的觀點或問題往往用一個句子將它點明。因此,要在短時間內了解段落內容,必須首先找出主題句置。主題句的位置一般比較多變,有時候出現在文章的段落的第一個句子,有時候段落中間,有時候則在句末。如果主題句在段首,那麼作者緊接著對主題展開論述,引證,形成演繹式段落。但有時候作者先論述,然後在第二句甚至第三句中才點明段落大意,即先論述,然後做初步歸納,提出主題,再進一步論述。主題句也會出現在句末,這時就構成歸納式段落,即先論述,引證,然後綜合,得出結論形成主題句。
(二) 捕捉關鍵詞
關鍵詞是對理解和捕捉句子,段落及文章大意起決定性的詞和片語。讀者再抓住主題後,通過捕捉關鍵詞可以迅速地理解歸納段落或文章的大意,准確領會作者的意圖,進一步認識文章的深層涵義,從而快捷無誤地理解文章。那麼如何去捕捉關鍵詞呢?主要是通過:快速瀏覽標題;略讀段落,以意群為單位,按主語部分,謂語部分,修飾詞部分觀察捕捉影響文章意義的詞彙;然後加以比較;最後進行篩選;進而達到准確,快速,高效的閱讀與理解原文的目的。
(三) 捕捉標題
標題位於文章之首,用來高度概括文章內容,點明文章主題。標題可以幫助讀者迅速推測出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抓住文章討論的中心,把握作者的觀點和意圖,識別文章的文體。簡言之,標題起著統領全文的重要作用。那麼,如何准確地給一篇文章選擇合適的標題?首先,在讀原文的基礎上,仔細考慮這句話或短語與文章主題是否有密切關系;其次,看文章的概括性或覆蓋面如何;然後還要注意題目是否過大或過小。如果對這三點考慮不周,就會出現題目與文章不符,文章重點不突出。
(四) 捕捉段落大意
段落大意是段落的中心思想。它體現了作者對該段落的寫作意圖,是該段落所有句意的集中體現。段落大意即可以幫助讀者了解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可以幫助讀者確切理解該段落中的字,詞,句。略讀段落,掌握大意的方法有三:其一,尋找主題句,有些段落段落的主題句在段首,有的在段中或在段末。其二,尋找關鍵詞,其三,讀者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大意,所用語言要精確,覆蓋面大。
二. 回顧事實,辨認細節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圍繞某一中心或某一話題張開,必須通過各種手段來說明它,反應它。絕大部分篇幅都屬於這類圍繞主題展開的細節。細節題往往直接問到文章的某一具體段落,句子,甚至單詞和短語,但多數的細節題不採用文章的原話,通過釋義或重述的形式設計題。常見的形式有:1)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o/when/where/what/why/how/how many/how much......? 2)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3)In the passage the writer states that...? 4) which is the right order of event?
解答細節題時,必須首先看懂題目,然後用查讀法快速掃描文章,查找與設問內容相關的詞語或句子,藉助於同義詞和同意結構;當題目涉及到時間,距離及其他數字表示細節時,一般需進行計算才能得出答案。
三. 邏輯推理,做出判斷
推理就是根據已知的`信息,通過分析,推理等邏輯手段來獲取未知的信息。通過收集並分析文章本身包含的文字信息,上下文的邏輯發展等已有材料,從而獲取作者在文章中沒有明白無誤地表達出來的內容,態度,觀點,立場等。那麼,如何進行推理呢?我們有這樣一條推斷的軌跡:信心的閱讀--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做出推斷。
四. 研讀寓意,理解內涵
寓意即文章隱含的意思,是作者沒有直接表達但最具表現力的關鍵之所在。只有深入領會文章的寓意,才能正確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意圖。錯誤的領會文章的寓意,就無法把握文章的內涵,甚至會扭曲文章要傳達的信息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寓意需要認真閱讀和細致耐心琢磨。把握文章的行文特點,作者的語氣,用詞及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情緒和態度。同時還要對文章從細節到整體,從整體到細節有個整體的把握。甚至還要跳出文章之外,從文化,習俗或區域的差別與修辭等方面去領會文章的言外之意。此類題的提問方式一般有:
1) The author's view is ______?2)The author thinks that______?3)The author suggests that_________? 4) The author gives the impression that________.5)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describe the attitude of the author towards......6) What is the tone of the passage?
解答這類題時,主要是判斷作者本人的態度和觀點,一定要與文章所論述或敘述的內容區別開來、因為同樣的內容和事實,不同的作者會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讀者切忌用自己的觀點來解釋。
五. 捕捉信息,猜測詞義
閱讀時常常會遇到一些未見過的生詞,但這些生詞的詞義可以通過上下推斷出來,這種不使用詞典去認識生詞的能力讀者必須具備。閱讀理解中猜測詞義的考查內容既可以是文中的生詞,也可以是熟詞新意,短語或句子。但要求考生根據上下文線索,具體語境做出推斷。能幫助讀者猜測詞義的上下文線索通常有定義或解釋,同義詞或近義詞,反義詞,舉例,因果關系,同為關系或標點符號等等,如:
(1) 根據定義或解釋猜測詞義
A biography is the story of a persons' life written by someone else.
根據定義,biography 的意思是有別人寫的生平叫傳記。
(2) 根據同義詞或同義關系,反義詞或反義關系
---I think we are being watched. ---Really? What makes you think we are under surveillance?
根據語境,可判斷being watched 和 under surveillance 是同義關系。
During the concert,the children were quiet,but afterwards,they became boisterous. but 表示轉折關系,因此boisterous 是quiet 的反義詞,意思為吵吵嚷嚷的。
(3) 根據舉例
Several other gases,such as argon, comprise the remaining one percent of the volume of dry air.
Such as 提示argon 為某種氣體。
(4) 根據因果關系
She did not hear what you said because she was completely engrossed in her reading. because 之前的分句表示結果,之後的分句表示原因,可推理她沒聽到的原因是她完全被閱讀吸引住了或她正全神貫注的看書。因此,engrossed 的意思是被吸引的,全神貫注的。
(5) 根據句意或上下文語境
If he thinks he can invite me out , he is all wet. I don't like to be with him.
A. drunk B.sweating C.happy D.mistaken
解析 根據第二句我不喜歡和他在一起,可推斷出,如果他認為他能約我出去,那他可就錯了。這兩句話實際上暗含因果關系。所以答案應該是D.
『貳』 英語閱讀理解10大高分技巧,透析出題套路!
解題流程
JUST
SO
英語老師普遍會提及這樣的解題流程:
首先 01
讀題干,畫出關鍵詞
快速掃描一遍,找到題干中提及的關鍵詞,並圈出來。
其次
02
閱讀全文,抓住中心
特別是首段、每段的首句與尾句要重點讀,這幾處一般會是中心句、提問點。
然後
03
再看題干,返回原文
在原文尋找與題干關鍵字相對應的段落。如何找?這里有個「 定位原則」 :
1、依照關鍵字定位:在原文中找尋與題干相同的關鍵字,如時間、地名、人名等。
2、依照題干順序定位:一般而言,出題的順序與行文的順序基本上是一致的,通常一段對應一題。
最後
04
比對選項,得出答案
選項與選項之間比較不同,再與原文找出的段落比較不同,兩方重疊下來,如果沒找錯段落,答案基本上能的出來了。
英語老師提出來的解頌棗題建議,希望學生們能多運用,畢竟是多年的經驗所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比自己從底部摸索來的快捷有效。
除了解題思路,一些解題技巧也需要了解一下。
解題技巧
JUST
IT
初 中
1. 事實細節題
細節理解題有三種題型:純細節題、計算題、細節推斷題。細節理解題在閱讀理解中占相當大的比重,涉及的內容很廣,如時間、地點、人物、數字、原改櫻宏因、結果等。常見的提問方式有:
(1) How many/how much…?
(2) What color…?
(3) When do they…?
(4) What do they do in the evening?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Right/Wrong?
(6)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細節理解題屬淺層理解,通過通讀全文後可以直接找出答題依據。
2. 詞義猜測題
詞義猜測題主要考查文章中出現的詞、片語或句子的含義。常見的設問方式有:
(1) The word… in the passage means ________.
(2) The word 「…」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__.
(3) The underlined word 「…」 means __________.
(4) What i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e word 「…」?
(5) The underlined part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s _______.
(6) The underlined sentences means ___________.
有些生詞可從構詞法角度分析判斷詞意,比如unlike一詞,其中詞根為like(像),un前核冊綴是「不」的意思,因此可以猜知,此詞詞義為「不像……」。多數生詞應根據上下文或前後句來推測其意義,少數陌生詞應通過對全篇或全段文字的理解來猜測出他們的意思。
3. 推理判斷題
推理判斷題要求學生根據閱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透過文章的字里行間,對作者的話進行推理判斷,從而推斷出未知的信息。此類題目在文章中沒有明確的答案,常見的提問方式有:
(1) From the story we can guess __________.
(2) The writer writes this text to ___________.
(3) 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____________.
(4) We can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that ___________.
(5) We can infer (推斷)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_.
(6)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
推測題在閱讀理解中相對較難,不僅要求找到段落,還能讀懂並歸納,在題干中往往會出現一下干擾項。
干擾項的特點是:
①絕對化:選項中出現絕對化的詞彙,如only,all,any,every,always,never等,此時應格外小心;
②偷換概念:如擴大或縮小范圍,要特別關注名詞前有無修飾;
③片面化:以偏概全,以細節代主題等;
④串段現象:如某題考第二段內容,但把別的段落的信息放在選項中;
⑤無中生有:如加上級或性、虛假比較、無關話題等。
正確選項的特點有:
①正話反說;
②同義詞替換;
③敘述角度轉換意思不變。
4. 主旨大意題
主旨大意題所提問題主要涉及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主題、標題、作者的態度、文章的語氣等。常見的提問形式有:
(1)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2) 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________.
(3)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4)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_.
(5) What』s the topic of the text?
(6) What/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對於主旨大意題,可以從文章首尾兩段著手,中心思想往往會隱藏其中表達中心思想。
高 中
1.例證題 :
① 例證題的標記。當題干中出現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 時。
② 返回原文,找出該例證所在的位置,既給該例子定位。
③ 搜索該例證周圍的區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該例證支持的觀點。例子周圍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達通常就是它的論點。
- 注意:舉例的目的是為了支持論點或是為了說明主題句。舉例後馬上問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問題?不能用例子中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④ 找出該論點,並與四個選項比較,得出選項中與該論點最一致的答案。
⑤ 例證題錯誤答案設計的干擾特徵經常是:就事論事。
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內容拉出來讓你去選。(╳)
要求:在閱讀中,遇到長的例子,立即給這個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點,從哪開始到哪結束。
2.指代題 :
① 返回原文,找出出題的指代詞。
② 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詞、名詞性短語或句子(先從最近點開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會離得太遠)。
③ 將找到的詞、片語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換該指代詞,看其意思是否通順。
④ 將找到的詞、片語或句子與四個選項進行比較,找出答案。
3. 詞彙題 :"搜索代入"法
① 返回原文,找出該詞彙出現的地方。
② 確定該詞彙的詞性
③ 從上下文(詞彙的前後幾句)中找到與所給詞彙具有相同詞性的詞(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給詞彙在文章中的位置(將之替換)看語義是否合適
④ 找出選項中與代替詞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選相,即答案
- 注意: a.如果該詞彙是簡單詞彙,則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確答案。 b.高考閱讀不是考察字認識不認識,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據上下文作出正確的判斷。 c.詞彙題的正確答案經常蘊藏在原文該詞彙出現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單詞詞義直接往下推。 d.尋找時要注意同位語、特殊標點(比如分號,分號前後兩句話的邏輯關系不是形式上的並列就是語義上的並列,也就是兩句話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話的意思來推測 另一句話的意思從而推出所給詞彙含義)、定語從句、前後綴,特別要注意尋找時的同性原則。比如:讓猜一個名詞片語(動詞片語)的意思,我們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詞片語(動詞片語)。
隱蔽型詞彙題:題干與原文的某句完全重合,只有一兩個詞被替換掉。隱蔽型詞彙題的做法跟詞彙題的做法幾乎一樣,往上往下找。
4.句子理解題 :
① 返回原文找到原句。
② 對原句進行語法和詞義的精確分析(找主幹),應該重點抓原句的字面含義。若該句的字面含義不能確定,則依據上下文進行判斷。注意:局部含義是由整體決定的。
③ 一般來說,選項中的正確答案與原句意思完全相同,只不過用其他英語詞彙換種表達而已。
④ 句子理解題的錯誤選項干擾項特徵:推得過遠。做題時應把握住推的度。
- 思路: 對句子微觀分析? 不行就依據上下文? 選擇時不要推得過遠。
5.推理題 :"最近原則"
① 標志: learn, infer, imply, inform
② 看是否可以通過題干返回原文或依據選項返回原文。一般要圍繞文中的一兩個重點進行推理。推理題無論通過題干能不能定位,我們都要把它固化到文章的一兩點上。
③ 依據原文的意思進行三錯一對的判斷。先不要進行推理,若有一個選項跟原文的意思一模一樣,則該選項必然是正確答案。推理題不是考察我們的想像力,它實際是考察我們原文中的某幾個點如一個、兩個點所涉及的問題我們讀透了沒有。因此,不推的比推的好;推的近的比推的遠的要好。
④ 推理題的最近答案原則:不推的要比推的好,推的近的要比推的遠的好,直接推出的要比間接推的好。(原文的某句話變個說法)
- 注意:做題時不能想得太多,推得過遠。是否把原文讀懂才是關鍵。
6.主旨題 : "串線摘帽"
即在自然段少的時候串串線,串線法解不出來時,大帽子、小帽子摘一下。
① 主旨題的標志:mainly about, mainly discuss, the best title
② 串線法:抓首段和其餘各段的第一句話,把其意思連接成一個整體。要注意總結性的提示詞和轉折詞,特別要注意中心句。(主要針對自然段少的文章;針對自然段多的文章,主旨題聯系中心句。找一個和中心句最貼近的)
③ 小心首段陷阱。
④ 主旨題錯誤選項的干擾特徵經常是:
⑴ 局部信息,即選項的內容小於文章的內容;
⑵ 范圍過寬,即選項的內容大於文章的內容。
⑤逆向思維法、快速作文法:在兩個選項看上去都十分正確無法選擇時,試著從選項出發,想像一下如果自己以此選項來寫文章會有那些內容,然後把它與文章的內容比較,接近的即為正確選項。
7. 作者態度題 :
① 標志:attitude
② 應精確理解四個選項的含義。
③ 不要摻雜自己的觀點。
④ 可以尋找文中一些具有感*彩的詞。如:fortunately, excessively, too many.
⑤ 舉例的方式。
⑥ 抓論述的主線。把第一段讀透,把其他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拉出來,看整個文章的謀篇結構。
⑦ 做作者態度題時特別注意:首先看清楚是誰對誰的態度。
8. 判斷題 :
①看可否通過四個選項具體化到文中一點或者根據自然段原則定位。
②每個選項都應返回原文,不能憑主觀印象進行判斷。
③要重點抓是"三錯一對"還是"三對一錯"的關系(做題是要看清題目)。
9. 細節題 :
看完題目回到原文,重疊原文,得出答案
10.重點題型中的幾個問題:
① 詞彙題: 字面意思不是答案,要根據上下文推測其深刻含義
② 句子理解題: 一般不要求推理,只看句子本身。
③ 推理題 :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原文的重現,不一定非要經過邏輯推理從原文中得出。
11. 正確答案的特徵:
① 正確答案經常與中心思想有關。
② 正確答案的位置,最常見的三個位置是:段首段尾處、轉折處、因果處。
③ 正確答案經常運用的原則是:同義替換、正話反說、反話正說。
④ 從語氣角度來看,正確答案中經常含有不肯定的語氣詞和委婉表達的用詞。如:can, may, might, possible, not necessarily, some.
⑤ 正確答案經常具有概括性、深刻性,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12. 錯誤答案的特徵:
第一大層次:
① 無中生有 (未提及的概念);
② 正反混淆 (選項的意思跟原文的意思正好相反);
③ 所答非所問 (雖然選項的說法沒有問題,符合原文,但和題干搭不上邊)
第二大層次:
① 過分絕對;
② 擴大范圍(注意隱蔽型的擴大范圍mostly);
③ 因果倒置;
④ 常識判斷;
⑤ 推得過遠;
⑥ 偏離中心;
⑦ 變換詞性。
常識判斷: 如果一個選項僅僅符合常識,不一定是正確答案,還要看文章中類似的意思有沒有出現;如果一個選項不符合常識,一定不是正答案。能夠不由自主地按照正確的思路解題了,才表明我們正確掌握了這些技巧。
以上都是從題干出發來解決問題的,那麼從原文該如何入手?通讀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呢?
通讀技巧
一、強轉折和強對比處常考
(1)「強轉折」引導詞:but,however,although等
攻略:引導詞(比如but)之前不是重點
引導詞(比如but)之後才是重點
(2)「強對比」常見引導詞:unlike,but,however
攻略:A具有X屬性,B與A不同,問B有什麼屬性?
答案:非X屬性
二、列舉處常考
列舉是由and,or,aswellas,notonlyAbutalsoB等引導的並列成分。
Which題型——攻略:文章裡面列舉的去a,b,c的這種標示,a,b,c=名詞
Except題型——攻略:給出一個(除了這一個,找到這個例外)
三、例子常考
例子的引導詞是:for example等
攻略:找for example(前面的那句話:中心句)
四、數字和年代常考 (比較容易忽略的點)
攻略:先將數字圈起來
五、級的絕對含義常考
絕對含義引導詞:never,all,only,no,none,always,must等級引導詞:most,adj。+est,adv。+est
攻略:在閱讀的時候就把包含絕對化或級的那句話標上小紅旗
六、段落主題句常考
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後一句往往是表達中心思想的主題句
常考主旨題(找到中心思想)
七、專有名詞常考
專有名詞特點:首字母大寫
攻略:標上重點,易考,可以迅速定位
八、因果句常考
A到B:so,so that,then/(and有時也表因果),since
B到A:because,for
攻略:在表因果的這些詞下畫上重點符號,插上小紅旗~
九、特殊標點常考
常於篇章結構或句子間的關系密切相關,常考細節
破折號、括弧、冒號:表示解釋,說明或補充
引號:表示強調
十、隱蔽處常考
同位語,插入語,長句後半句,從句後半句引導詞如:that,where,when。
『叄』 英語語篇分析從哪些方面分析
英語語篇分析從以下八個方面分析:
1、語篇的內容與主題意義。分析語篇時,首先要了解語篇到底說了什麼事情,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或觀點,或傳遞了什麼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語篇的內容與主題意義是不同的。例如,我們講一個寓言故事,語篇本身講的事情是故事,但它傳遞的主題意義可能是一個道理,不能把二者畫等號。
8、語篇在內容和形式等方面的質量。比如,語篇講的事情是不是有道理,是不是正確的,是不是有正能量,是不是學生感興趣的,是不是能夠讓學生獲得新的知識和經驗等。
『肆』 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小技巧
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小技巧
英語閱讀題最重要的還是要多練習,只有多練習,才能把握其中的技巧和語感,這樣答題的正確率才會不斷提高。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小技巧,一起來學習吧!
一、細節事實
新課程標准有關閱讀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從一般性文章中獲取和處理主要信息」。對這種「獲取和處理主要信息」能力的考查,主要採用的方式就是細節判斷。
這類題在閱讀理解題中占據半壁江山,做好這類題是確保基礎分的關鍵。同時,弄清細節,正確獲取信息,也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前提。因此,要特別重視做好這類題。
1細節事實題題干常見的問句形式
1)True or NOT true 是非判斷類型: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considered a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a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2)特殊疑問詞提問類型:
How many……?What/who/when/where/how/why……?
3)排序題類型:
Which of the orders is correc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4)例證題類型:
The author gives the example in……paragraph in order to ……
5)表唯一細節概念題類型:
……the most / ~est …………the only ……
2細節事實題的解題方法
做這類題的一般方法是先要找出題干或是選項中的關鍵字,一般為數字、大寫或人名地名,再快速確定該細節在文中的出處(信息源),仔細對照題干要求,排除或選擇。
命題者在出這類題時慣用「偷梁換柱、張冠李戴」的手法來迷惑考生,即對原句細微處做改動,截取原文詞語或結構進行改造,因果倒置,把A的觀點說成B的觀點等。
所以正確理解題乾和信息句的意義是關鍵。細節事實題還要十分注意句子的非主幹成分,如定語、狀語、補語等,這些成分都是出題者常進行誤導的落腳點。
是非判斷一般都遵循對照選項進行「三對一錯或三錯一對」的判斷。若該信息句是長句或難句,要學會找出其主幹部分,分析句子結構,正確理解信息句的意義。一定要注意的是,要所答是所問,不要受到慣勢思維的影響,習慣性地去選擇正確的細節事實,切記要弄清問題,不要所答非所問。
1)例證題一定要注意以for example……,such as……等關鍵入手處,找出細節出處。
2)排序題要先仔細觀察選項,找出首尾相同的選項分組,進而通過具體細節信息比較進行排除和選擇。
3)唯一細節題一定要仔細審題,弄清題干所需。特別需要提醒的是,選項中出現有有most (最高級)、the only(唯一)、all(所有)、none(全否)修飾的細節,都具有絕對性,選擇判斷時要慎選。
二、主旨大意
此類題型用以考查學生對文章主題或中心思想的領會和理解能力。其中一類題型為主旨問題。
1主旨大意題題干常見的問句形式
1)主旨句設問類型: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ly talk about?We can conclude /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
2)最佳標題選擇類型: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
3)作者主旨意圖類型: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Which can express 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2主旨大意題的解題方法
主旨大意題一定要注意文章的首尾兩段。如果首尾兩段的主旨表達是一致的.,那麼文章的主旨便是兩段重復表明的語句內容表達。找出選項中與歸納的主旨表達重復最多的選項即為最佳答案。
如果首尾兩段的主旨表達不一致,則需要觀察文章的段落篇幅量是傾向於首段或是尾段,從而確定主旨段落。
在此過程中,觀察篇幅量只需跳讀文章段落的首句尾句即可,無需細讀段落內容,以節省時間。如果文章只有一段,則注意文章的首兩句及尾句,然後用以上的方法確定主旨句。
此外,標題選擇即為主旨句的壓縮表達,注意抓住主旨句進行主要詞彙的提煉,把一個句子提煉為幾個關鍵詞,即是對主旨大意進行概括歸納的標題。而作者意圖表達必須通過歸納中心主題才能找到,通常體現為advise,convince,present,propose,warn等。
三、推理判斷
此類題的關鍵是要注意原文出現的語句不是我們做出的推理判斷,而是原文給出的細節信息,所以原文語句不能選。判斷時對已知的事實仔細評價後做出的合理決定並非唯一決定,要對事實進行合乎情理的判斷,有時還需藉助常識進行判斷。
推理判斷題分兩種,即對細節的推理和對主旨的推理。主要以We can infer / imply /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that ……等進行提問。
解決此類題要注意,一是與原文相同的細節不能選,二是文中沒有出現的細節不能跳出文章做推斷。解題過程中只要注意上述兩點,再結合做細節和主旨的方法,即可以做出推理判斷題。
四、詞義猜測題
詞義猜測是利用上下文語境對某些生詞、難句做出推測和判斷。該題旨在考查學生根據上下文推斷詞彙的能力,因而,所考單詞的意義通常超出大綱范圍。
常見形式有:
1)The word / phrase…… means / refers to……
2)From the passage,we can infer the word……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3)What does the word…… in paragraph……mean?
要做好此類題,要注意四點。
第一,要熟練掌握大綱單詞,平時注意積累生詞和短語。
第二,要把詞放到句子里,把句子放在句群里。
第三,注意詞、句的位置,確定結構關系。
第四,要善於利用連詞、代詞及詞性、同義詞法、反義詞法等進行判斷選擇。
;『伍』 英語任務型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英語任務型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英語任務型閱讀的技巧和方法,論述類文本閱讀題是每一張高考卷上都會出的題目,可是這種題目難倒了不少人,很多人都在這篇文章上錯了,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英語任務型閱讀的技巧和方法的相關資料。
英語任務型閱讀的技巧和方法1
閱讀(信息輸入)→判斷、分析、概括、推理(信息加工與處理)→答題(信息輸出)。
具體說來,任務型閱讀的解題策略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 確閱讀任務
任務型閱讀一般提供一段或幾段閱讀材料,在材料後設置5 個任務,做題時我們應先閱讀所給的任務,明確任務是什麼,再帶著任務去閱讀材料,這樣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去讀,並能提高閱讀效率。
二、 讀全文,了解大意
明確任務後,應迅速閱讀全文來了解文章主要內容,以及文章的感情基調、作者的意圖、態度傾向。在材料後的問題設置中,經常有對文章大意的考查。對於概括大意的題目,需要通篇考慮,對要點加以歸納概括,這類題目有時可以從文中找到答案,但有時需要用自己的話來概括。這類題,屬於難度較大的題,對文章還得再讀一讀,才能總結出來。除此之外,還經常考查「給文章擬一個標題」。這類題目可以通過尋找主題句和高頻詞來完成。根據英文寫作的特點,主題句往往是首句或結尾句,但當沒有主題句時,則應從全文中全面、簡練地去提煉、概括。文章的標題可以是單詞、短語,也可以是句子,但不管是什麼,確定標題必須遵循以下兩個原則:① 概括性原則,即標題應在最大程度上覆蓋全文,體現文章的中心大意。② 醒目性原則,即標題必須力求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三、 讀細節,逐題攻克
(一) 尋找細節,從原文中找答案
在經過第二步泛讀全文之後,對於材料後面問題的細節考查題,在文章中所處的大體位置有所了解。然後就可以採用「跳讀」的方式來尋找細節在原文中的對應,跳讀的目的就是為細節尋找答案。如閱讀填空或填表題,這種題目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材料,獲取相關信息,以填寫詞語或補全句子的方式完成表格或圖表。還有一些題目是對文章細節的直接設問,答案通常可以從原文中找到。從各地中考題看來,是有相當比例的此類題目。
(二) 精讀細節,理解深層含義
任務型閱讀,也是閱讀理解的一種題型,不僅考查學生直接獲取信息的能力,還可考查學生通過已知信息進行推理,研究細節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態度,理解文章的寓義。因此,這就要求考生要具備通過已知信息進行判斷推理能力和透過字面意思解讀深層含義能力,這一類型題在閱讀測試中屬於難度較大的題目。在做這一類型的題目時,考生應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捕捉文章中有關的信息,精讀特定細節及周圍的句子來幫助理解。做這一類型的題時,還需注意:① 把握文章的內在邏輯關系,以文章提供的事實和觀點為依據,立足原文,推斷未知。不能主觀臆造,憑空想像,隨意揣測,更不能以自己的觀點代替作者的觀點。② 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從字里行間捕捉一些線索,對文章的表面意思進行挖掘加工,悟出作者的深層含義或弦外之音。
我們可以通過以上三種方法來答題,還需要注意一下「答題要求」:
① 在答題時,總的原則就是:能簡略回答,盡量簡略回答。
② 書寫要規范。句子開頭首字母要大寫;標點符號要規范,並能正確使用;單詞拼寫要正確無誤;單詞書寫要認真。這些方面也要引起考生注意,力爭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③ 作出適當調整。在回答時,同學們應對照題目,根據需要對句子的人稱、單復數、時態、語態、詞性、主謂搭配等作出適當的調整。
四、 通讀全文,仔細檢查
在完成所有任務後,同學們還應結合題目再把全文通讀一遍,認真核實答案,同時還應檢查一下書寫的規范性及句子的人稱、單復數、時態、語態、詞性、主謂搭配等,這是答題的最後一步,同樣也很關鍵。因此,同學們平時應養成做完題後仔細檢查的好習慣。
總之,同學們要想出色的完成任務型閱讀題,不僅需要在考場上運用各種解題技巧,而且還需要在平時課內外加大閱讀的訓練量、擴充詞彙量。要知道:理解能力的提高絕非一日之功。
成都中考英語中的填表型任務閱讀解題策略
一、題型簡介
這種題型只在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即捕捉信息、組織信息和綜合概括信息的能力。該題型任務可分為閱讀文章和表格填空兩個部分。要求考生根據所讀短文,對文中的有效信息進行篩選、整合和綜合概括,而後准確有序地完成表格的空缺。此類閱讀話題廣泛,體裁多樣,內容貼近生活,富有氣息。表格項目。基本上根據文章結構和作者思路設計,一般包括標題、段落大意、文章細節、結論等部分。當然把握命題人設空規律顯得很重要。
二、任務型閱讀解題思路和方法指導
1.解題步驟:研表一讀文一填表
研表:迅速閱讀表格,預測所缺單詞。通過分析表格的項目內容和結構特徵,從而揣測命題的目的和意圖,准確把握信息范圍及對文章的理解方向。要特別關注文章的'標題欄及表格前的小標題,這樣有助於理解短文的大意。
讀文:快速瀏覽全文.把握短文大意,再讀文章文章內容.找准細節定位。任務型閱讀要求考生解讀語篇,掌握文章的框架結構和段落大意,又要求考生對具體的事實細節進行查找和定位、理解和轉換。因此,在閱讀文章時,考生應適時恰當地運用多種閱讀技巧,對文章進行全面的理解。
填表:抓住有效細心,准確填好表格。任務型閱讀考查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捕捉信息的能力,又要求對文中信息進行理解轉換,並進行適當的邏輯推理和歸納總結,在填表時.力爭返回原文,找出與題目有關的內容,抓住關鍵詞彙,填好所缺單詞。填好表格後,再次校對所填單詞拼寫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文章內容。
2.解題方法指導
(1)快速定位圈點。根據表格中所提供的細節信息,抓住關鍵詞語,返回原文,快速捕捉,對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在文中進行定位,並通過對比新舊語境,圈出不同點。
(2)巧妙運用轉換。對於那些不能在原文中直接選定的答案,根據表格中對原文語義的轉換,掌握設空規律,進行詞形和詞性的轉換。巧用同義詞、反義詞、詞語搭配等轉換方式,以便提高答題正確率。
(3)掌握歸納技巧。有時表格中的最上欄或最左欄需要學生概括相應欄內的內容,常用的概括性詞語有:原因(reason/cause)、方法(way/means)、優缺點(advantage/disadvantage)、觀點(opinion/view)、建議(advice/tip/suggestions)、目的(aim/purpose)、問題(problem)、影響和結果(effect/result)、個人信息(name/age/occupation/personality)等。掌握這些概括性詞語,可以幫助學生迅速准確地完成答題任務。
(4)注意答題細節。審清表格,注意表格中所缺單詞的排列順序,特別要留神寫到答題卡上的單詞序號:正確拼寫單詞,注意首字母的大小寫、名詞的單復數、主謂一致及非謂語動詞的使用等。另外,書寫工整在答題的過程中也十分重要。
總之,任務型閱讀不同於傳統的閱讀理鰓.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夯實基礎,加強常用詞彙的積累,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並養成細心答題的好習慣。
附閱讀填空解題技巧(中考英語6選5,高考英語7選5)
閱讀填空題題型詳解分析
分析篇章結構,把握全篇文脈是閱讀填空題解題的關鍵,英語的語篇(discourse)通常是由句子和語段(sentence group)構成的,語段是句子和語篇之間的中間層次,句子雖然能夠單獨地表達相對完整的思想,但是它不能表達多方面的、比較復雜的思想,只有把幾個句子結合為較大的言語片段,才能表達一個相對獨立的層意,所謂的「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就是這個道理。分析文章的層次包含兩種形式:一種是分析整篇文章的層次,也就是段落,另一種是分析每一個段落內部的層次,也就是語篇層次。語篇與段落是有區別的,語段是篇章結構的中間層次,是由句子到篇的一種過渡形式,段落(paragraph)是在某些語體(如記敘文、議論文)中比語段更大的意義單位,較小的段落可以只包括一個語段或一個句子,一般來說,一個段落通常由幾個語段構成。構成語段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靠句際間意義的結合,二是靠句際間的關聯詞,邏輯性插入語來連接,我們在分析語段層次時,可以藉助句際間的連接詞語作出判斷,但最主要的還是要真正體會句際間的意義關系,把握作者的思路,從語序上去發現斷續點,理清層次,好文章的層次非常清晰,只要層層入手,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第二節(共5小題:每小題2分, 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後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
兩項為多餘選項。
Taking good notes is a time-saving skill that will help you to become
a batter student in several ways71 Second, your notes are excellent materials to refer to when you are studying for a test、 Third, note-taking offers variety to your study time and helps you to hold your interest、
You will want to take notes ring classroom discussions and while
reading a textbook or doing research for a report、72 Whenever or however you take notes, keep in mind that note-taking is a selective process、73
The following methods may work best for you、
●Read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the main facts and ideas in it、
●Carefully read the text and watch for words that can show main points and
supporting facts、
● Write your notes in your own words、
● 74
● Note any questions or ideas you may have about what was said or written、
As you take notes, you may want to use your own shorthand(速記)、 When you do, be sure that you understand your symbols and that you use them
all the time、75
A、 Use words, not complete sentences、
B、 There are three practical note-taking methods、
C、 You must write your notes on separate paper、
D、 Otherwise, you may not be able to read your notes later、
E、 you will also want to develop your own method for taking notes、
F、 That means you must first decide what is important enough to include in your
notes、
G、 First, the simple act of writing something down makes it easier
for you to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it、
71、 G 72、 E 73、 F 74、 A 75、 D
【例題解析】
這篇文章整體分為四個段落層次,每個段落均由幾個語段構成相對獨立地語義單位,各段都圍繞「Taking good notes」這樣一個中心話題,形成了文章的線性結構;第一段講述的是做筆記是好學生在多方面的一項省時技巧,第二段講述的是不管何時、用何種方法做筆記,都要有選擇性的做記錄,第三段講述的是做筆記的最佳方法,第四段講述的是要記住自己的速記符號,這就形成了文章的層次結構,這對下一步的做題有了明確的整體方向。
英語任務型閱讀的技巧和方法2
一、常考的題型
任務型閱讀在中考英語試卷中,不同地區考查類型不同,但常考的主要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是回答問題型,第二種是完成表格型,第三種是還原短文型,最後一種是綜合型。
我們先來看看問題型,這個類型題,要求同學們根據所給材料回答問題,從問題所涉及的內容上看,題目難度並不是很大,但是同學們失分比較多,主要原因還是語言基礎不夠扎實,或者是答題細節方面不夠准確。
再說一說完成表格類型題,這類題,相對於其他幾個類型來說,能簡單一些,要求我們在理解短文的基礎上,能夠對短文的信息進行歸納,加工處理來完成表格。
對於還原短文型閱讀理解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選擇句子還原短文,另一種是排列段落還原短文。這類題,主要考查同學們對短文整體結構的理解,大家要分清句子與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
最後一類是綜合型,主要是對上述各種題型的綜合,在問題設計上兼顧了上面多種類型,所以大家在答這類題的時候,一定要非常細致,要在原材料中,認真的收集有用信息。
二、解題方法和技巧
結合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來看,我們會發現,材料後的題目設計並不是很難,但是同學們在實際做題過程中,經常會犯一些小錯誤,導致不必要的失分。因此我們有必要讓同學們掌握一些解題方法。大家在做這類題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明確閱讀任務
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首先要先閱讀所給的任務,明確任務是什麼,再帶著任務去閱讀,這樣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去讀,才能提高閱讀效率。
2、讀全文,了解大意
明確任務後,要迅速閱讀全文來了解文章主要內容,以及文章的感情基調、作者的意圖等。因為大家知道在材料後的問題設置中,經常有對文章大意的考查。對於概括大意的題目,需要全篇考慮,這類題目有時可以從文中直接找到答案,但有時需要用自己的話來概括。這類題難度較大,對文章還得再讀一讀,才能總結出來。
除此之外,還經常考查給文章擬標題。這類題目可以通過尋找主題句和高頻詞來完成。主題句往往是首句或尾句,但如果沒有主題句,就可以從短文中去提煉、概括。確定標題同學們必須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個是標題要有概括性,就是說標題應在最大程度上覆蓋全文,體現文章的中心大意;第二個是標題要醒目,即標題要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3、 再次閱讀,逐題突破
第一遍泛讀之後,同學們對後面的問題,已經有所了解,然後大家就可以用跳讀的方式來尋找答案。還有一類情況大家要注意,就是要求同學們要解讀深層含義的題。這一類題屬於難度較大的題。在做這一類型題的時候,同學們要捕捉文章中有關的信息,把握文章的內在邏輯關系,立足原文,從字里行間捕捉一些線索,悟出作者想表達的深層含義。
4、通讀全文,仔細檢查
在完成所有任務後,同學們還應結合題目再把全文通讀一遍,認真核實答案,同時必須檢查一下書寫是否規范,句子的時態、人稱、單復數、語態、詞性、主謂搭配等是否正確,這是答題的最後一步,也是很關鍵的一步。
完成上面的答題程序後,我們還要注意下面三點: 第一個是能簡略回答,盡量簡略回答。第二要記住,句子開頭首字母要大寫;標點符號要規范;單詞拼寫要正確無誤,書寫要認真。第三點同學們切記,要對照題目,根據需要對句子的人稱,時態,單復數,主謂搭配等方面進行核對。
『陸』 英語三大主題語境
1.主題語境有三大主題: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
3.英語的語法知識包括詞類、時態和句類,詞類有名詞、冠詞、代詞、形容詞、副詞、動詞、動名詞、動詞不定式和特殊詞。
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的英語學習活動,依託不同類型的語篇,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
『柒』 英語閱讀理解策略與技巧
英語閱讀理解策略與技巧
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中考高考、還是更高一級的英語測試,英語閱讀都是重頭戲。下面是英語閱讀理解的策略與技巧,供大家參考與學習!
英語閱讀理解策略與技巧 篇1
英語閱讀既是英語學習者的學習目的,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許多專家、教師等教育工作者都從不同的角度研討過英語閱讀方法、技巧,但很多都是從教師的角度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技巧,他們精心設計課堂來激發學生頭腦中的圖式(圖式理論觀點)。但是,在生活實際閱讀中,在中考、高考中,學生都得依靠自己完成這些重要的活動。因此,筆者嘗試換位思考,以學生為中心,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如何培養、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我認為:應該讓學生自己學會如何激活、運用、構建、豐富大腦中的圖式,提高閱讀能力,完善閱讀技巧。
一、圖式理論與閱讀理解
圖式(schema)一詞最早出現在德國哲學家康德(Kant,1781)的著作中。德國現代心理學家巴特利特(F·Burtlett,1923)應用並發展了圖式概念。20 世紀70 年代美國的人工智慧專家魯梅爾哈特Rumelhart 指出:圖式理論基本上是一種關於人的知識的理論,它是關於知識是怎樣被表徵出來的,以及關於這種對於知識的表徵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於知識的應用之理論。該理論強調人已經具有的知識及知識結構對當前的認知活動起決定作用。按照圖式理論,人腦中所貯存的知識都組成單元,這種單元就是圖式。對閱讀而言,圖式一般分為三種類型:語言圖式(linguistic schema)、內容圖式(content schema)和修辭圖式(rhetorical schema)。語言圖式指讀者已有的語言知識,即關於語音、詞彙和語法等方面的知識,它是閱讀的前提條件。內容圖式指讀者對閱讀材料所討論主題(內容範疇)的了解程度。修辭圖式指讀者對閱讀材料文章體裁、篇章結構的熟悉程度。
圖式理論認為:任何語言信息,無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本身都無意義。它只指導聽者或讀者根據自己的已有知識及知識結構恢復或構成意思。根據該理論,閱讀理解首先是文字信息輸入,然後讀者在自己頭腦貯存的信息中尋找能夠說明所輸入信息的圖式。當這些圖式被找到以後,讀者就產生了理解,否則就不能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閱讀時,需要 Reader 和 Writer擁有共享的一部分 schemata。
顯然,如果Reader 和Writer 各自的原有圖式沒有共享的交集,那麼Reader 的閱讀理解就會失敗。另外根據圖式理論,讀者接受文字信息進行閱讀理解的過程是一種主動的「猜測——證實」過程,即文字元號輸入人的大腦之後,人就不斷地在頭腦中尋找有關的圖式,直至找到能說明輸入信息的圖式,即形成閱讀理解。
現代圖式理論還認為,圖式是「大腦為了便於信息儲存和處理,而將新事物與已有的知識、經歷有機組織起來的一種知識表徵形式,是互相關聯的知識構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統。」人民對新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很依賴大腦已經形成的圖式。根據圖式理論,閱讀理解歸根結底是結合適合的圖式填充新信息而使圖式具體化的過程,填充的內容可以是直接連接或推論出的新信息。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明確,如果Reader 和Writer 共享的圖式越多,閱讀理解就會越多,但是Reader 和Writer之間除了擁有共享的圖式之外,還是會有大量的圖式差異,即他們之間有不同的個性信息,這樣就會導致一個結果:閱讀者不能完全理解,只能部分理解文章。要完成閱讀理解,閱讀者只有在原有共享的圖式基礎上展開聯想、猜測,不斷激活相關的圖式,並經過推理、判斷、選擇適合Writer意圖的圖式。在Reader 和Writer的圖式逐漸同化、具體化的過程中,Reader 和Writer之間的信息不斷地交流,即「猜測——推理——證實」,相同則被選擇、儲存,不同的被舍棄,在該過程中「Area of shared schema」之交集不斷變大,最後完成閱讀理解。藉助圖式理論,我們可以引導、幫助學生培養、完善自己的英語閱讀方法和技巧,並逐漸形成有效的圖式閱讀策略。
二、英語閱讀的策略
(一)整體閱讀,預測主旨
通過預測文章的主旨,學生能迅速有效地整體理解全文,教學中我們要幫助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策略預測文章主旨。學生可以藉助修辭圖式來順利地完成預測主旨的任務,因為一般閱讀材料文章體裁、篇章結構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例如有標題文章,學生要學會從標題入手進行預測。新聞報道文章大多有標題,標題又常常是全文的中心、主題,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濃縮的精華,學生可通過閱讀標題得到啟發,能准確預測出文章的大概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徹底理解全文做好鋪墊。如果沒有標題,讀者可快速瀏覽全文,從整體入手了解內容大概,尤其關注文章首尾句,以便迅速抓住文章主旨,有時文章段落較多內容復雜,學生可跳讀每段首句或找到中心句(有一些文章的中心句或主題句在文章的中間),聯系文章的首尾段,也可很快獲得文章主旨。如一些記敘文、議論文就可通過該方法快速預測文章主旨。有些文章附有圖表,此類文章多半可從說明、標注著手,按以上方法進行預測文意,要處理具體細節時再結合圖表。
(二) 把握文章脈絡,掌握主要信息
根據圖式理論,閱讀能力取決於三種圖式,即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修辭圖式。因此,閱讀理解文章就是經過讀的行為,主動的「猜測——證實」,來激活、同化、具體自己已有的各類圖式。要把握文章脈絡,必須做到通過快速通讀全文激活自己記憶中適合該文的修辭圖式。例如,學生閱讀一篇新聞報道,經過對該文的預測——閱讀——證實——再預測——再閱讀——再證實,學生就可逐漸激活自己大腦中已有的修辭圖式,這篇文章符合「線性原則」,結合相關的內容圖式,可以明確該文是新聞報道,其脈絡是標題——精要——事件過程。再如學生閱讀議論性文章,可通過閱讀——預測——證實,再閱讀——再預測——再證實,很快就能激活他們已知的修辭圖式,文章脈絡也清晰可見,即提出觀點——論證、說明——重申觀點,或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結論,同時也激活、具體了相關的內容圖式,獲得了證明、說明的主要材料信息,能夠大體上理解文章。又如,許多敘述性文章,可一邊讀一邊畫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when, where, who, what, why)等要素或做一些必要的簡易的筆記,學生很容易就能回憶起已有的某些圖式,把握住文章的脈絡,並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即明確事件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基本能夠理解文章的重要內容。較為復雜的文章會有時間、地點變化,學生激活這樣的圖式,(時間1/事件1)——(時間2/事件2)——(時間3/事件3),或(地點1/事件1)——(地點2/事件2)——(地點3/事件3),當然文中的主要內容也就一目瞭然。如有很多人物傳記,脈絡是(現在/事件1)——(過去/幾件事)——(現在/感受)。學生要想准確把握文章脈絡,捕捉住重要信息,關鍵是平時閱讀實踐時要不斷豐富、儲存足夠多的相關圖式在大腦中。
(三)弄清結局、明確結論
很多文章結尾非常精彩,目的是為了讓閱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修辭圖式的一種。如有的文章結尾幽默;有的文章結局發人深思、給人啟迪;有的文章令人意外卻又在情理中;有的文章得出一些結論,或有一點點感受。總而言之,文章的結尾也很重要,有時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弄清結局或結論對於理解全文當然也具有關鍵性的功效。弄清了文脈(修辭圖式),把握住了主要信息(內容圖式)之後,結合細節進行分析、推理、歸納,緊密聯系結尾的語句提示,可徹底理解文章的內涵和外延。
(四)讀懂題意,選擇答案
做了以上的准備工作,可以開始讀題答題。但是無論是哪一個題目,學生選擇時必須以確定的主旨為統率。選擇前一定確保理解出題的意圖。表層的問題可迅速選定,對於那些較深層次的題目,選擇一定要有根據,一定要將相關原文找到,並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分析、推理,然後再確定。
三、閱讀時應注意一些小技巧
1.學生自己應注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用眼和腦閱讀,整體閱讀,整體理解,這樣閱讀速度將更快。
2.要注意猜詞、句技巧的培養。閱讀時學生常常會遇到一些不解的詞、短語,有的可跳過,而對進行整體理解無大礙;有的可根據上下文語境來猜測、推理得知;有的可根據構詞法推理,可明確它們的含義。
3.學會運用關聯詞。文章中有些復合句較長且結構復雜,晦澀不易理解,學生可根據關聯詞、引導詞的邏輯關系迅速分清主幹和重句,從而明確句意。在段落中或段落之間也有一些關聯詞,如but, however, although, ever though, as, because, so等等,在這些詞的幫助下,學生可明確句與句,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內在本質聯系,因而能盡快把握住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平時閱讀要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學生可選擇一些難度適當、語言鮮活地道、時代感強的文章閱讀;畢業年級的學生更應該針對中考、高考選材閱讀,以便積累豐富的語言圖式、內容圖式、修辭圖式,逐漸構建新的各類圖式,在閱讀時能夠激活、運用圖式,成功理解有一定長度和難度的英語文章,在閱讀理解方面取得優勢,為考試和實際生活中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英語閱讀理解策略與技巧 篇2
第一,考生應該學會瀏覽全文。
英文的文章與中文略有不同,這是由中西方思維方式不同而決定的。英文總喜歡採取總分結構,即作者傾向於將比較重要的信息放在文章首段、段落首句等。基於這一規律,考生要學會瀏覽。在考試中有兩種不同用處的瀏覽方式。一是在解題前略讀全文。在略讀時,不需要詳盡的理解,知識了解基本內容、作者的立場、文章的篇章結構,可以跳過細節或例子。另一種瀏覽方式相當於檢索性的閱讀,用於階梯式尋找需要的特定信息,如主題句、有關細節、難句等。在考試過程中,要想縮短解題時間,就應該根據需要對閱讀速度進行適當調節,該快時則快,該慢時則慢。瀏覽時要求盡快掌握全文大意,速度就要快些。檢索信息、尋找答案時,速度也要快;找到有關句子或段落,需要仔細研究理解時就要適當放慢速度。
第二,學會調節閱讀速度。
為了確保在所給時間內達到最佳的理解准確度,學會在瀏覽中選擇重要信息顯得格外重要。選擇信息的要點在於「准確」。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或短語。
(2)善於判斷文章各段的主題句。一般出現在段落開頭或結尾最常見。
(3)瀏覽中善於總結全文的主題。第三,掌握常見行文方式,了解作者意圖,預測內容。在正式做題之前,做到文章結構,大概主旨在心中有數,這就能幫助各位考生很好的解決題目,不偏離文章中心主旨。
英語閱讀理解策略與技巧 篇3
一、強化基本技巧訓練
1、讀懂文章細節的訓練
對文章細節的理解,是學生基本理解能力的體現。學生讀不懂文章細節的主要原因在於:第一,不會分析長句、難句;第二,不理解代詞的指代內容:第三,不懂詞性、詞義的變化。針對這些因素,教師在上閱讀課時就必須有的放矢。進行有效的針對性訓練:
(1)長句、難句分析。學生在閱讀中經常會遇到長句和難句,大多數學生對這類句子存在恐懼感溶易造成閱讀障礙,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閱讀時先找出這類句子,抄寫在本子上,然後分析句中的主語、謂語、賓語及非謂語、從句等成分,最後將該句譯成漢語。日積月累,學生就養成了分析長句和難句的習慣並掌握了分析這類句子的技巧。
(2)代詞的指代分析。學生在閱讀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含有代詞的句子,如果學生明白代詞的指代內容,那麼,句中之意就顯而易見了。所以,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時,教師應該教會他們如何分析代詞的指代內容,養成敏捷的思維習慣,掌握閱讀技巧。
(3)詞性、詞義轉化猜測。英語單詞的詞性、詞義變化多端,需要根據不同的語境進行判斷、猜測。因此,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時,應該訓練學生根據句子成分判斷詞性,根據語境判斷詞義的能力。堅持長久的訓練,定會大有收獲。
2、讀懂文章主旨大意的訓練
在閱讀一些說明文、議論文時,經常會遇到一些關於判斷文章標題、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的試題。讀記敘文時,有時也會遇到排列順序的試題。主旨大意題主要測試學生的全面理解與概括能力,提問的內容可能是全文的大意,也可能是某段的段落大意,一般不易在文中找到答案。
常見以下幾種設問方式: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age is that.
The passage ismainly about.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is.
From the passagewe can learn conclude that.
這些試題測試學生是否抓住文章主旨大意,領會文章中心思想。這要求學生要有很強的歸納、概括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也離不開經常的訓練。
(1)加標題訓練。閱讀題大多沒有標題,在指導閱讀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在閱讀完文章後,給文章加標題。加標題訓練,其實就是找出文章的中心主題句,所以加標題訓練也就是找中心主題句的訓練。
(2)劃分層次訓練。找出主題句後,並不等於完全讀懂文章大意。還應該讀懂該文章談到的多層意思,這就要求閱讀者首先要讀懂各自然段的中心意思,然後再進行歸納。這樣就能夠清楚地分出文章的層次,完全領會文章大意。
(3)辨認重要事實的訓練。在記敘文和某些說明文、議論文的閱讀中,我們需要弄清一些主要事實,以達到明確文章大意的目的。這種訓練是閱讀中必不可少的。訓練可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在閱讀中以句子的形式寫下重要事實:第二步。以時間或以步驟等順序排列這些事實。
3、讀懂深層含義的訓練
深層含義是指文中一些需要想像的`抽象概念:作者的態度和意圖:全文的邏輯關系。這是一種難度比較大的訓練。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師可以分以下幾方面進行訓練。
(1)換句訓練。對於需要發揮想像力才能讀懂的抽象概念,教師可以把有關句子抽出,進行改寫。這種換句訓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想像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2)作者意圖猜測訓練。讀完文章後,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
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Whom does the authorwrite for?
What's the background of the passage?
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來了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訓練他們判斷語境,猜測有關事實的能力。
(3)邏輯推測訓練邏輯推測訓練包括四種內容:數量推測、年月推測、故事結局推測、人物關系推測。前兩種屬於數字推測後兩種屬於邏輯推理。進行邏輯推理訓練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學生分組討論。
4、進行快速閱讀的訓練
衡量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尺度是閱讀速度。如果一個學生閱讀速度太慢,即使理解正確,也不能說明他閱讀能力強。《英語教學大綱》明確規定:高中學生的閱讀速度是每分鍾60~70個單詞。因此,教師可以按大綱要求,進行限時訓練。可精選5篇文章,讓學生在40分鍾內完成。每周至少進行兩次限時閱讀訓練。閱讀旨在提高閱讀速度。閱讀速度的提高取決於一定的閱讀技巧。所以,教師要在限時閱讀中培養學生以下快速閱讀技巧:
(1)視讀。用眼睛掃描文章內容,按意群理解句子的意思。看文章時。禁止學生朗讀、默讀、逐詞讀或用手、筆指著讀,因為看文章比讀文章的速度快。
(2)猜測詞義。學生看文章時,經常會因遇到生詞而緊張,影響閱讀情緒。其實,可以採用「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的策略,放鬆心情,根據上下文或語法知識猜測詞義。
(3)抓整體。閱讀時,應把注意力放在整篇文章上,不要過多地考慮每個單詞、短語或單句的意思,否則很難在短時間內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豐富文化背景知識
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對人文、歷史、地理、科技、體育、衛生、環境、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知識的多寡直接影響對文章理解的水平。學生的非語言信息也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每個學生都必須有意識地排除非語言障礙,利用各種途徑充實自己的背景知識。現有的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較為豐富的閱讀材料,題材多樣,主要涉及科學技術、天文地理、環境保護、人文歷史、自然災害、醫療保護和飲食文化等。在使用教材時,學生不僅要注意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還要注意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了解和掌握相關的常識,還應鼓勵學生泛讀各類有助於增長見識的課外讀物。
三、注意閱讀篇目題材形式特徵
文章的題材主要有:科技小品、說理小品、新聞報道、人物傳記、短篇故事、史地文化、幽默小品和圖形表格。不同題材往往有各自的寫作方法和語言表達方式。學生若不了解題材,閱讀就會帶有盲目性。在學習和閱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文章的題材特徵,掌握不同題材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的准確性。以新聞報道的題材為例,這類文章有非常明顯的特點:
(1)主題突出。文章的第一句話或第一段即是對整篇文章的高度概括。
(2)要點明顯。寫作即要求五個「W」(when,where,who,whathow)的表述一目瞭然。但命題時往往不會幾點俱全,而需要考生根據已提供的幾個「W」,以及各「W」之間的聯系去推出未知的「W」,同時也不會排除對細節的理解。學生可根據這兩個特點,較快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細節,從而較快地作出正確判斷。
總之,提高閱讀能力需要日積月累的訓練,但是如果學生講究閱讀策略,閱讀方法得當,快速的提高也是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