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原版書如何閱讀

英語原版書如何閱讀

發布時間: 2023-07-05 15:20:26

㈠ 如何閱讀英文原著

我認為首先要適合難度適合自己的,一般的小說文學味道太濃的是很難懂的,還有一些古典的文學,更加,首先要選難度適中的。

個人覺得,關鍵原則是:不能單純地為了閱讀而閱讀,或者為了提高詞彙量而閱讀。必須要讓閱讀變成一個有趣的過程,去享受它。

要掌握方法去閱讀,如果總是被查字典打斷,那麼完全不能隨著作者的筆觸在故事中暢游、體會故事的場景、體會角色的心情。慢慢地,就會喪失對於閱讀的興趣,強迫自己去閱讀變成對自己的一種折磨。潛移默化的抵觸情緒讓你沒法發自內心地去學習,閱讀活動也就漸漸從多變少,從少變無了。

先要讓閱讀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興趣,然後才能從中收獲更多。

㈡ 原版書怎麼樣閱讀提高英語水平

堅持。堅持閱讀,開始不懂的去查字典,積累一定的詞彙量後就會順利很多。剛開始確實很痛苦,但是那是必經的途徑。還有,如果英語以前不是很好,詞彙量不是很豐富的話,比如說四級的詞彙量沒有,那不建議看原版的圖書,因為會對自信以及堅持力有很大的打擊,可以從讀小短文小短片開始,聽說讀寫每天練一點,一點點往上增加難度。

㈢ 如何閱讀英文原版書

需要三個條件:

第一,自不量力的勇氣

有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的英語水平不好,總是覺得閱讀英文原版書是自己無法企及的一個高度,其實我要告訴大家並不是這樣。如果我一個高中英語滿分150分我只能考75分的人能夠做到,你們也一樣能夠做到。

在人生的某些節點上,自不量力也許是更正確的道路。

第二,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步,堅持。

這里講的堅持是狹義的堅持,什麼意思?因為每位作者的文風都不一樣,所以在看一本英文原版書的時候,前10%可能是最難熬的,你可能會覺得各種讀不懂,但這個時候千萬不能放棄。這個時候,哪怕你多翻字典,甚至對照中文譯文,只要能看懂並且看下去,就可以(特別是那些你對劇情一無所知的書)。

相信我,大部分書,你把前面的10%堅持過去了,後面等待你的將會是一片全新的天地(如果一本書你看了20%還是覺得完全沒感覺,那這本書可能真的不適合你)。

第二步,詞彙。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詞彙量可以分成4000以下、4000-8000、8000-15000、和15000以上四個級別,每個級別的詞彙量適合看的書顯然也是不同的(這一點會在下文詳述)。有人問詞彙量在4000以下是不是就不能看原版書了?當然不是,其實正常情況下一個合格的初中畢業生就可以開始看一些簡單的英文原版書。

關於詞彙量的提升並不是我這里要說的重點,我想說的是如何在閱讀原版書的時候用正確的方法學習單詞。我們知道詞典和詞彙書都可以幫我們學習單詞,但是兩者都有缺點,都不能滿足我們個性化的需要。

第一、嵌入式記憶,不再記憶孤立的單詞,而是在情景中增加對單詞理解的深度;
第二、每個單詞配英文釋義和經典例句,增加對單詞記憶的同時也提升了對相應作品的理解;
第三、大家可以看到,在每個單詞的右上角有frequency和register兩欄:frequency指的是這個單詞出現的頻率是高、一般還是低;而register指的是這個單詞的語域是正式、一般還是非正式。這樣對寫作和口語的提升也是顯著的,比如寫作時我們盡量要用書面化的表達,口語則剛好相反。
其實除了詞彙之外,我們還需要學習一些句法。不過在本文中我就不詳述了,今後有機會再另寫一篇文章來詳細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步,閱讀媒介及參考工具。

以前我們總是抱怨資源匱乏,但現在網路上的資源卻是漫天飛,只有你不想要的,沒有你找不到的。從媒介來看,閱讀方式主要分為傳統的紙媒書籍和現代的電子書籍。兩種方式各有優點,紙質書拿在手中本身就是一種享受,而且更加方便翻頁和記筆記;kindle等電子閱讀器的話攜帶更加方便,而且完全百分比的量化更加適合規劃閱讀。

參考工具主要是字典,在這里我推薦兩本我很喜歡的:朗文當代英語詞典和韋氏大學詞典。

㈣ 怎樣指導孩子閱讀英語原版書

閱讀原版書需要注意一下5點:

1、閱讀也不能終止磨耳朵

如果有聽力儲存的孩子,這版個用分級閱讀材料訓練的過程會權進行的非常快。因為他們不需要去一個一個的學習那些單詞和句子。這些東西他們早就會了,只是原來是聽懂的,現在是讀懂的。他們能更好的進入愉快的閱讀,享受書上那些故事給他們帶了的樂趣。

2、選擇的讀物

盡量選擇有音頻的分級讀物,在看過書理解故事意思的前提下,放給孩子聽,強化聽與閱讀的連接

3、注意鼓勵

從跟讀到自主閱讀,不要一開始就讓孩子自主讀出來。

4、閱讀的數量

孩子一般開始是重復的閱讀同一本書,這是不要操之過急,加大閱讀量不停的加入新書,這樣是不利於孩子穩步向前的。記得順其自然,如果孩子非常喜歡這本書,重復的閱讀,讀的很流利,那麼甚至可以鼓勵孩子復述出來。到後期孩子自然會不滿足於一本書,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能力已經提高了,他敢於看陌生的書,是大量更換的時候,每周3本是比較合適的量。

5、保持心態和閱讀程度的衡量標准

一段時間,孩子讓你驚喜,他的輸出成績非常可人。但每個爬坡階段都是有瓶頸的

㈤ 如何開始閱讀第一本英文原版書--kindle篇

如何開始閱讀第一本英文原版書--kindle篇

語言是用出來,不是學出來,在過去沒有互聯網的時候,確實很難找到使用英語的地方,特別是生活在村鎮里的朋友,但是那已經是上個世紀的情況,現在各個語言水平的人都通過手機,互聯網都可以找到使用語言的途徑和方法。

最簡單易行的使用英文地方就是讀原版書了。

這里首先,介紹一些英語學習的理論,然後根據這些理論介紹一下我自己正在實踐的方法——使用kindle讀原版書。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普通人能夠長期堅持,提高英文水平,開闊眼界,不斷成長的方法。

簡單闡述一下 Stephen Krashen的語言輸入假說 部分內容:

任何語言的使用包括四個方面:聽,讀,說,寫。

語言的輸入,就是指語言的聽和讀了;語言的輸出,就是說和寫了。

一個輸入,一個輸出,一進一出,所以語言的使用,必定是聽讀先行,說和寫隨後,而一開始一味的追求說和寫,是完全不現實的,因為你根本就沒有東西可輸出。

而所謂的有效輸入,是指你聽到的,讀到的都是你理解的,你明白的。

比如你聽了半小時英語新聞,沒有一條新聞聽明白,那就不叫有效輸入,你只不過是聽了半小時噪音而已。

比如你看英文書,看到第10頁,你還不清楚它到底在講什麼,就不要在看下去了。那都不是有效輸入。

所以有效輸入一定是通過稍稍努力能夠看懂,聽懂的輸入內容。

通過大量的有效性輸入,積累大量的正確的語料,才能在需要輸出的場合,做到隨手拈來,正確表達。

所以大量的有效性輸入(聽,讀),才正確輸出(說、寫)的前提,才是一切的開始和基礎。

確定了有效輸入是一切的開始和基礎,那麼該如何確定應該輸入的難度呢?

這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為什麼關鍵?因為輸入內容太難,讀不懂,無效;太簡單了,原地踏步, 沒有提高。

正確的難度應該是:稍微超過你目前水平,但又不至於讓你無法理解

假設你目前的水平為i,那麼目前你閱讀和聽力難度應該是i+1, 而不是i-1或i+0,太簡單,無法得到提高;也不是i+2或者i+3,太難,不但無效,還產生挫敗感。

參考 The Case for Narrow Reading

小范圍輸入,就是將聽和讀的材料的類型和難度在一定時間內限制在一個小的范圍內。

可以從下面4個方面去縮小閱讀范圍:

拋棄一切教材,簡寫書,比如新概念英語、follow me、朗文英語、書蟲、床頭燈等等。

為什麼?所有教材和簡寫書都不真實世界裡的英語,都是經過作者簡化設計過的,我們學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真實世界中使用英語,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從真正的英語開始。

現在浸泡式英語,國際學校如此流行,不就是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英語環境而已,在原版書籍在網路上隨處可撿的時代,我們為什麼還要繼續用一些上個世紀英文資源匱乏時的流行的教程來營造一個非真實的環境。

所以非原版不讀。

紙質版書籍不好嗎?

不是不好,而是電子版更好:

盡量選擇同一題材,同一作家,詞彙范圍一致的書籍。

比如讀完魔幻類小說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共7本, 可以接著讀《哈利波特》、《魔戒》等等。

這里以《納尼亞傳奇》為例

足夠多的頁數或者至少一章。可以保持每個情節的完整性,可以使整本書的閱讀體驗連續完整,以閱讀樂趣和獲取信息為目的,閱讀的目的從來就不是提高詞彙量,詞彙量知識順便積累下來的。

最好能早上有個大於1個小時的閱讀時間,然後利用零碎時間閱讀。

工作了一天,晚上往往都是疲勞的狀態,都是想放鬆放鬆的心態,此時不如早睡,把閱讀時間換到在早上狀態良好時。

其實也是因人而異,有人就是夜貓子,晚上精力好。

在kindle上操作:

1. 點擊屏幕上方,調出任務欄

2. 點擊右上角,在下拉菜單中,點擊「Vocabulary Builder」(生詞本)

3. 在「Vocabulary Builder」中,看單詞回憶單詞意思。

4. 將記住的單詞刪除,沒記住的單詞,看一下解釋,保留

在kindle中操作:
** 1. 閱讀一頁書中,遇到第一個生詞,用手指選中生詞(errand);下一個單詞就要放過,但句子的意思一定要腦補全。**

** 2. 在彈出的解釋中,找到最貼切的解釋,並放該釋意到原文中理解,忽略其他解釋,千萬不要向背單詞一樣去把所有意思都背下。**

3. 查過的單詞,自動會出現在「Vocabulary Builder」中(errand),將來可以復習。

閱讀時,最好能配上兩本語法書:《文法俱樂部》+新東方《語法新思維》,遇到不明白的語法結構,兩者對照查。

我想「有效性輸入」,「難度i+1」,「小范圍輸入」這三個原則,其實大白話就是,在某個領域內,認清自己的實際水平,循序漸進的邊學邊用。按照它其實可以隨意創造自己的學習方法,只要滿足這三原則,一般都錯不了。而且不單單是語言學習,其他方面也可以使用的。

㈥ 怎樣指導孩子閱讀英語原版書

這個因人而異。我舉幾個例子:
1、如果你是大學英語專業、愛好文學和翻譯的女生,那內么你可容以選擇先以泛讀方式把原文讀完,再以精讀方式逐段核對翻譯。因為你既具備水平,又具備興趣這樣做。
2、如果你是大學英語專業、不怎麼愛好文學的男生,那麼你可以僅以泛讀方式讀完原文即可。因為你具備讀完原文的水平,但未必有興趣讀兩遍,對你來說,這部經典文學作品的原文算是讀過了,這就夠了。
3、如果你是大學其他專業、有志於提高英語(翻譯)水平的女生,那麼你逐段閱讀英語、漢譯本比較好,這樣不僅利於體會翻譯的妙處,更重要的是,還能幫助你糾正你可能理解錯的東西。
4、如果你是大學其他專業、有志於提高英語(翻譯)水平的男生,那麼你逐句對照英漢版本閱讀比較好。因為對你來說,反正這本書的故事沒什麼意思,讀一句和讀一段沒多少區別,少讀一點可能還會堅持得久一些。
5、如果你沒有下定決心提高英語,但你喜歡文學,那麼乾脆買本中文版來讀更好。
6、如果你沒有下定決心提高英語,也不是特別喜歡文學,那麼你應該從一開始就不會選這本書。。。
如果你屬於其他情況,可以參考上述建議。

㈦ 如何讀英文原著

1.看原著的難度

這對於初讀原著的人很重要。一定要選擇流行口水小說,如西德尼·謝爾頓等,或者比較現代版本的兒童童話,讀了一些,可以挑戰克里斯蒂的偵探小說,有80多種呢。但是我不建議讀簡寫讀本。簡寫讀本也是流行簡明的英語,但是中國人的特點會覺得沒有成就感。這是反對讀它們主要原因。而且這東西讀多了有依賴性,不願意挑戰難的。讀原著10本以上,10本之類保持難度的均衡,10之後要有意識地加強難度,我建議每10本一個台階,有意識地將讀物難度往上抬一點,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太難。

在閱讀的實踐中,我把原著分成九品中正制。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舉例來講,如果《哈利波特1》是下下到下中,那麼《哈利波特六》、《七》就是中下。《簡愛》是中中,那麼一般的流行口水小說大多在中下至中中的水平,甚至有下中至下上的。難度自己要這會去感覺。

隨著一個人水平的提高,對名著難度的感觀也會變化,這里忽略不計。一般來講,18、19世紀的經典英文原著,都不適合一開始閱讀;會強烈打擊自信心;流行口水小說看起來沒有營養,卻是熟悉基本詞彙最快的途徑。看得進去故事,書自然就容易看了。初學者還是要分出梯度,不要一口想吃成個胖子,這是很多人需要克服的極大的缺點。但即使是讀最低等的原著有困難,也要咬緊牙關。

2.單詞

單詞隨著閱讀自然而然增長。准備一個電子詞典或者手機詞典。每頁原著一定要限定自己只查1-2個單詞,哪怕這一頁有15個單詞不認識,也一定要忍住不去查其他單詞。如果真的重要的單詞,在後面還是會不斷出現的。

有的人說他止不住想查清每個單詞,這樣就影響了看書的效率,日子一久,就不行了。其實你忍不住想查清每個單詞,是人的一種缺點,只看得清芝麻,看不見長效努力後會得到西瓜。

人的特點是趨近避遠,目光短視,這個弱點一定要克服。最終的結果,都是一點點小事積累而成的。

看原著速度一定要快,爭取在10天之類解決一本原著。一開始可以有意識地挑100~370頁內的原著,減輕自己壓力。單純地為了把自己的「累積量」提高到10本而奮斗;10本之後,自己會摸索出一個自己的方法。讀完10本是成功的第一個標志。之後目標是20本,50本,80本,100本。

每頁查1~2個單詞,看起來最好是把這單詞記到筆記本上復習——我強烈不建議這樣做!!速度在初期是一切之本,應該加快速度,自然而然地讓單詞碰見你,而不是你想著單詞。忘掉單詞!去享受故事。每頁不得不查1~2個的時候,你去查!

哪個詞應該查,哪個不應該查,你會在實踐中知道的。

㈧ 快速看懂英文原版書的方法

大量閱讀英文原版書是掌握英語的絕佳方法,特別是讀名著,效果好而且不怎麼花錢。不信就看看民國時期那些大師們,那個時候沒有那麼多語言專家們瞎編的所謂教材,也找不到幾個外教,最多的學習材料就是那些原版名著了。所以那個時候,條件很匱乏,但大家英語學得都非常溜,像林語堂,馮友蘭等大師,很多著作直接上來就是用英文寫的,比如《京華煙雲》,《中國哲學簡史》等,後來才經人翻譯回中文的。

世道變壞是從中國人自己編英文教材開始的,為了把英文入門門檻降低,也為了顯示磚家們的「博學」,大多數中國人學了十幾年英語,只能看懂中國人編的「教材」,真是貽害無窮。我曾經也在課堂教育的坑裡十幾年,後來出國對語言學感興趣,一番研究後,把書架上外國的書都換成了英文原版,這才發現打開了一扇大門:只要你把它用起來,它就為你所用了。感覺自己之前的時間白白浪費了。

跳出這個坑的關鍵就在於,盡早把害人的教材扔了,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材料,這當中最好的就是名著了。因為除了語言本身,你還能學到他們的文化,也為你跟他們交流提供談資。比如你去背《新概念英語》,當然英語能力會有提升。然而如果你用相同的時候去熟讀《哈利波特》,那你的收效會更大,主要有以下幾點:

所以教材只適合一開始啟蒙用,如果你長期接觸的是教材,那麼你遇到真實的英語材料多半會覺得不適應,這就違背學英語的初衷了。所以教材,外教什麼的都不是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大量接觸原版材料才是,最好的當然是原版名著,原因上面也說了。

那問題就來了,原著好是好,不過一開始難度太大,很難堅持下去。道理都懂,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圖書館里的英文原著,一般都是這樣的:前幾頁有很多批註,但幾頁後就空盪盪的了,很顯然大家知道讀原著好,但都讀不下去。因為手捧一本字典把生詞都查一遍,想把原著看進去是件非常困難和反人類的事。但並非沒有辦法,別忘了這篇文章就是為這個而寫的。

首先明確幾點:

一般來說紙質書有最佳的閱讀體驗,但在英文原著這里倒不一定。當你不怎麼需要查字典的時候,選什麼都無所謂,但如果一開始看的話,還是電子書比較方便,在查詞上會給你省不少時間,另外在復習單詞上也方便不少。紙質書就不說了,下面主要說下電子書。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亞馬遜Kindle其實是看英文原版的神器。眾所周知,Kindle設備有著類似紙書般的閱讀體驗,筆者擁有不下4種不同型號的電紙書設備(這些對比我在另外的文章里寫,這里就不贅述了),雖然Kindle出了怎麼久看起來變化不大,但從綜合體驗來說,目前依然是最佳的。另一方面,亞馬遜上的進口書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如果你買了它家Kindle Unlimited服務的話,一些經典的書已經都包在裡面了。如果你一個月看的書超過3本的話,我強烈建議你購買這個包月服務。

在上面買原版書的時候,記得確認那本書的生詞提醒功能是「已啟用」的。Kindle的「生詞提示」功能,簡單來說,就是把生詞難詞先幫你把意思標出來了,這個功能在Kindle這種刷新比較慢的設備來說,真是太有用了。放張圖大家自己體驗一下。單詞提示量的多少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自行調節。基本可以實現不查字典情況下通讀原文,閱讀速度非常可觀。需要說明的是,生詞提醒這個功能,在Kindle安卓的App上也是有的,但iOS上沒有,亞馬遜和蘋果的關系很微妙。Kindle的閱讀生態是相對完善的,但也是封閉的,只有亞馬遜的正版書才有生詞提醒功能,你自己傳的書是沒有這個功能的,這是一個不小的缺憾。

這款閱讀器只在iOS平台上有,但是它在查詞的過程中只需要點一下,效率極高,也會提供按你標准把難詞標出來,所以也算是一款透析神器。

其實安卓平台上有很多,這里只拿靜讀天下(Moon+ Reader)來舉例說明一下。安卓上閱讀器可以設置查詞的時候調用手機上安裝的其他字典,比如深藍或歐陸詞典,這里用歐陸詞典是因為它家的每日英語聽力可以用來做聽力精聽精讀,然後生詞可以同步。

除了Kindle,其實還有其他電紙閱讀器,像文石,博閱等基於安卓的電紙書,因為可以像普通安卓手機那樣裝各種App,例如微信讀書,京東讀書之類的,所以內容來源更廣,你可以在上面看不同來源的書,但缺點就是電池沒有Kindle那麼耐用。

如果每天看書,以兩頁查一個的頻率,如果一天花半小時的話,一天大概會積累下幾十個單詞,每天花十分鍾把它們消化並清除掉。請放心地把它們清除掉,因為你只有以後還會遇到它或以後再也看不到它兩種可能。如果你以後還會看到它們,你就算留著,該忘的還是會忘的;如果你以後看不到它們,留著更沒有什麼用了,所以請果斷清除掉:)

現在有很多做閱讀社群的,套路都差不多,就是每天花十分鍾看期刊或原著,看完在朋友圈打卡可以返還學費。這種聽上去挺符合邏輯的,但他的目標用戶一定不是「大量」閱讀的。如果你看過金庸武俠小說應該知道,一本小說拿過來,基本一兩個通宵就看完了,根本停不下來,如果有人讓你每天看半章書或半集電視劇,要麼是這些書根本不吸引你,要麼就是這么設計的人自己根本沒體會過閱讀的樂趣。像《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這種簡短的小說,你拿起來翻幾頁,待你放下去的時候,要麼你就看了那幾頁,要麼你已經從頭到尾看完了。前者是它不吸引你的情況,後者是你看了幾頁之後被它深深吸引的情況,除此之外無它。

我不否認打卡是種對抗惰性的好方法。但所有人千篇一律做同樣的事,只能說中國人的想像力真是匱乏得有些可憐。而且用這種類似課堂作業的方式來對待這些課外讀物,就有點像是規定玩家把游戲當作業,一點樂趣都沒有了。知乎上有個高分回答,大意是,如果一件事你覺得要堅持,多數情況下你做不下去,因為堅持是件消耗意志力的事。

所以通過大量閱讀提高語言能力,這件事成立的前提是,你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如果沒有這個前提不成立,以上我說的對你都沒有用。這個做法對我有用,是因為我覺得房龍的《A Story of Mankind》寫的很生動,Bill則把《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里的科普寫得淺顯易懂。正是因為我覺得很有趣,所以我用不著特地去想這個事,反倒是得把持住自己,盡量做完工作上的事,再去看這些書。

所以如果一本書要通過打卡才看下去的話,我倒是建議趕緊換本書,無論是書本身有趣,但你水平有限看不懂,還是你本身覺得那本書很無聊。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用,少學英語,而是邊用邊學。我記得劉德華說過的一句話,他演過很多片子,我都不記得了,但這句話我印象深刻:「學到就要教人,賺到就要給人」,錢暫時我還沒賺到,但不妨礙我把學到的教給有需要的人,語言本該是有趣的。

熱點內容
今天考試了嗎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30 00:12:06 瀏覽:535
我想教孩子們知識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30 00:12:05 瀏覽:77
通過大吃一頓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30 00:05:56 瀏覽:865
參加一場考試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9 23:36:44 瀏覽:81
翻譯證怎麼考英語 發布:2025-08-29 23:25:52 瀏覽:39
多一點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9 23:25:49 瀏覽:862
迷宮游戲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9 23:24:17 瀏覽:9
到時間了翻譯成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9 23:19:08 瀏覽:51
連接皮質的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8-29 23:19:00 瀏覽:184
英語雅思應該怎麼學英語作文 發布:2025-08-29 23:16:53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