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論文
如何提高閱讀能力的英語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如何提高閱讀能力的英語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如何提高閱讀能力的英語作文 篇1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reading, you should, first of all, choose something you feel important or interesting to read.Dont try to read everything.You should begin with those written in simple English.Dont read those which prove difficult for you at the very beginning.
While reading, dont read too slowly or look up every new word you meet with.After reading a passage and having its main idea in mind, you may turn back and read it again.This time you read it slowly and look up some new words if necessary.
Keep on reading in this way and youll surely make progress little by little.
如何提高閱讀能力的英語作文 篇2
In the modern age of information, reading truly is a fundamental survival skill.Here are ten tips that anyone can use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skills:
1.You dont have to be a great reader to get the point.
Some people read fast and remember everything.Others read slowly and take a couple of times to get all the information.It doesnt matter, really, so long as when you read, you get the information youre seeking.
2.Know WHY youre reading.
Are you reading for entertainment or to learn something? Decide why youre reading before you start and youll greatly improve your comprehension and your enjoyment.
3.You dont need to read everything.
Not every magazine, letter, and email you receive contains information you need.In fact, most of it is simply junk.Throw it away, hit the key! Just doing this will double the amount of time you have available to read.
4.You dont need to read all of what you DO read.
Do you read every article of every magazine, every chapter of every book? If so, youre probably spending a lot of time reading stuff you dont need.
Be choosy: select the chapters and articles that are important.Ignore the rest.
5.Scan before you read.
Look at the table of contents, index, topic headers, photo captions, etc.These will help you determine if, a) you have a real interest in this reading, and b) what information youre likely to get from it.
6.Prioritize your reading.
You cant read everything all at once (and wouldnt want to).If its important, read it now.If its not, let it wait.
7.Optimize your reading environment.
Youll read faster and comprehend more if you read in an environment thats comfortable for you.
8.Once you start, dont stop!
Read each item straight through.If you finish and have questions, go back and re-read the pertinent sections.If you dont have questions, you got what you needed and are ready to move on.
9.Focus.
Remember, youre reading with a purpose, so focus on that purpose and the material.If you lose interest or keep losing your place, take a break or read something else.You can keep track of where you are by following along with your hand.This simple technique helps you focus and increase your concentration.
10.Practice!
The more you read, the better reader youll become (and smarter, too)! So, feed your mind: read!
摘要:英語閱讀中存在的主要障礙 大量閱讀課外書籍對提高英語水平至關重要,但學生在閱讀中會遇到諸如詞彙、語法、背景知識、閱讀習慣等多種問題,從而嚴重影響了閱讀效果。 詞彙量偏低 詞彙量是制約英語閱讀效果的基本要素。應對不同體裁、不同篇幅的閱讀資料,制約學生閱讀速度的就是詞彙量偏低這一問題。學生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往往是通過學習課文、閱讀報刊、考試考級等幾種方式比較集中地接觸英語資料的。在這一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生詞。生詞的存在先讓讀者在閱讀速度上大打折扣,然後直接影響到對語篇的理解。 英語語法混淆 英語語法對於每一個英語學習者來說應該作為必會內容。因為在熟記單詞的基礎上,要用英語清楚准確地表達自己,是需要掌握英語基本語法並弄清句子成分構成的。如今,英語語法亂用、語義混淆的現象隨處可見,一些英語學習者由於語法掌握不牢,致使表述不清,甚至錯用並產生嚴重歧義或誤解。 背景知識匱乏 背景知識的重要作用通常會被大量的英語學習者忽略掉,因為更多的人把閱讀障礙歸因於生詞和長難句的理解,由於對於所讀資料背景知識十分陌生,而造成對文章理解上的重重障礙。尤其是一些以特殊歷史為背景的英文資料對讀者來說更難解其義。 不良閱讀習慣 常見的不良閱讀習慣有:指讀、聲讀和回視。指讀是指為了在閱讀時能集中注意力,同學們常常用手指、筆或尺子等等指著一個個單詞或放在這些詞下面閱讀。指讀大大減慢了閱讀速度,分散了讀者的注意力。聲讀一般有三種形式:出聲讀、默讀和心讀。事實證明,讀者閱讀速度慢一般都採用了某種聲讀的方式。回視又叫返讀或復視,在實際閱讀中許多讀者多次返回重讀,既影響了速度又影響了理解。 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閱讀能力由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構成。理解能力取決於詞彙量和語法掌握程度;而閱讀能力更多地依賴於閱讀技巧。 閱讀技巧和方法的前提——突破單詞關 詞彙量是閱讀的基點,沒有單詞作為基礎任何閱讀任務都無法完成,更不要談閱讀速度了,因此詞彙量偏低成為閱讀的瓶頸。要擴充詞彙可以結合精讀和泛讀兩種閱讀形式。精讀的任務在於傳授系統的基礎語言知識(語音、語法、詞彙、篇章結構、語言功能意念等),訓練基本語言技能(聽、說、讀、寫、譯),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泛讀的任務在於著重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細致觀察語言以及假設、判斷、分析、歸納、推理論證等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速讀能力以及閱讀的興趣,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增強文化背景知識。從用途上看,泛讀的實用性最廣。在實際生活里80%—90%的閱讀都是泛讀。只有具有較強的、適應實際需要的泛讀能力的人,才可以說具有閱讀能力。其次,補充大量的閱讀資料將有助於學習者在閱讀中復習詞彙、鞏固詞彙、增加詞彙,這是一種快速、高效的積累單詞的方式。 常用閱讀方法——通讀和細讀 通讀是為了弄懂大意,細讀是為了掌握具體內容。首先,閱讀文章的開頭,熟悉作者將要討論的主題思想。然後閱讀正文中各段的第一句話,這些句子可以使我們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框架上的了解。再閱讀文章最後一段,這一段往往是一段結論性的概述。這種預讀應該進行得很快,這樣我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段落大意或文章中心思想上。一些讀者往往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個別生詞上,這樣必然會影響我們對整個段落或整篇文章中心大意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生詞。但一般情況下,三兩個生詞是不會影響我們對全篇閱讀材料的理解的。其次,要全面地重新細讀全篇。第二遍閱讀的速度取決於我們從對該材料的預讀中所獲得的信息和指導
『叄』 怎樣提高英語論文閱讀水平
養成二次閱讀習慣,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很多書上要求學生學會分析文章的結構,其實就是要求學生提高邏輯推理能力。在平時練習中,學生做完閱讀,唯一可做就是對答案,事實上,糾正答案後對文章的再次閱讀往往至關重要。第一遍讀文章時,我們應當模擬考試的緊張氣氛,盡量高質快速。但,對完答案後,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再次閱讀文章。第二次閱讀文章我們的目的不在是獲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圖。我們必須帶著思考再次閱讀文章,問問自己以下問題:
如果自己寫同樣題目或題材的文章,會採取何種文章布局?如我們自己設想的布局與作者不同,那麼具體不同之處在何處?這篇文章與以前讀過的同體裁文章相比,有何特點?
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訓練不就成了精讀課了嗎?如果時間允許,二次閱讀成了精讀,又有何不可?講求速度的范讀是應試而用,要想真正培養邏輯推理能力,提高閱讀水平,還非精讀不可。文章的是永遠讀不完的,如果想著去讀200篇各種模擬閱讀題,倒不如踏踏實實讀50篇歷年真題。另外,地道的文章分析多了,對自己寫文章布局謀篇也不無好處。
自己學寫長句,克服長難句障礙
幾乎每一篇閱讀,總有一兩句長難句。有許多同學這樣分析那樣分析,可就分析不出什麼名堂。聽力好的同學不一定發音好,可發音好的同學一定聽力好。同樣,能寫出長難句的人當然不會怕什麼長難句。
同學們應當做的是找一本好的語法書,認認真真學習句子結構那部分。英語的句子主幹往往並不復雜,只是其粘著修飾成分過多。我們一開始應當學會如何寫出簡單的基本句型,然後再通過附加各種從句、插入語、非謂語形式,來逐步擴充句子結構。
分析長難句與擴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們必須一步步「砍」去插入語、各種從句、非謂語形式,來獲得句子主幹。所以只要「欲簡之必先擴之」,我們與其尋求各種長難句分析法,不如先學會自己寫長句。
文章歸類閱讀,考前復習有奇效
閱讀文章成千上萬,如何從有限中把握規律才是關鍵。閱讀文章總是按照每套試題四篇文章分布,於是眾多學子也就按部就班。可是如果我們把自己讀過的所有文章按照主題分類,比如分為校園類、醫學類、家庭類、環境類等等,到了考前,再按類別復習這些文章,我們不僅能系統掌握某一類別文章常用的詞彙,也能把握該類文章的結構特點和出題規律。
最好的方法是,我們一開始就制定分類標准,每做完一篇文章就在其標題後或首句前註明文章的類別,這樣到了考前,歸納起來就容易多了。
『肆』 如何提高學生英語的閱讀能力的論文 參考文獻
閱讀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通過仔細閱讀來完成。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下面就如何培養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出個人的看法:
一、提高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開始時,我給每個學生起一個英文名,學生們很好奇,也很樂意自己擁有了新名字。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我都叫他們的英文名。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語言情景,通過學唱英文歌曲、競猜、搶答、表演等形式組織好課堂教學,有時自編的小品都取材於班內真人真事,讓本人表演。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編劇小組,讓他們積累素材。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寓教於樂,學生不會生厭,讓他們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擴大詞彙量
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和閱讀速度。擴大詞彙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對於每個英語學習者,都要熟練掌握一定量的詞,才能更好地進行閱讀。詞彙量的獲得,首先是課本上的必須掌握。在記單詞時不要單獨記生詞,那樣很容易忘,最好把它放在句子或文章中一起記憶。把單詞同整句話一起記,不僅記住了單詞的意思,也記住了它的用法。其次,廣泛閱讀是擴大詞彙量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泛讀時不要求對內容完全掌握,能看懂、能接受信息、進行簡單總結,能就所讀內容進行問答就行。廣泛閱讀可以是老師向學生指定閱讀材料,然後統一檢查、提問。也可以是學生自己閱讀,老師不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讀物選擇方面老師應給予指導,作到有布置、有指導、有檢查。可以讓學生們通過比賽看書多少、難易程度、詞彙量的大小來激發讀書的樂趣。
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不同的閱讀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該是:1. 不要出聲讀或指讀,要默讀。出聲讀和指讀都會分散注意力,限制閱讀速度。默讀可以集中大腦,邊讀邊想,可設問、可推測。2. 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以意群或句子為單位。逐字逐句地閱讀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單詞上,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3. 不要重復閱讀,這樣影響理解力的集中,減慢閱讀速度,因此會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要調用自己的全部知識和智慧,一口氣越障礙看到底。4. 不要一見生詞就查字典,要養成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的習慣,在不影響理解全文的地方,要捨得放過難點,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閱讀興趣。5. 不要邊讀邊譯,這樣影響速度,不能促進理解。應該直接用英語思維、記關鍵詞、抓主旨。
四、重視閱讀技能的培養
讀書需要多種能力,需要語言能力、記憶能力、語言技能、理解能力及閱讀技能。
閱讀能力也是閱讀方法,閱讀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閱讀材料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類的書需要不同的方法。培根在「論讀書」一文中對閱讀技能、方法作過論述:「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需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也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矣。」
「只須讀其部分者」是有目的,有選擇的閱讀,可通過巡查與略讀來完成;「有可吞食者」,即「只須大體涉獵者」,指快速吞食,可大體略讀、查閱;「少數則須咀嚼消化」,即「少數則須全讀」,需要進行反復閱讀、精讀、研讀。
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後,還要多練,做到熟能生巧,真正提高閱讀能力。
下面分別介紹一些閱讀技能。
(一)尋找主題句
每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段落只有一個主題思想,每個段落都有一個句子表達這個段落的主題思想,這個句子叫做主題句。大多數主題句出現在段首,有些主題句出現在段尾,也有少部分的主題句出現在該段中間。但一般文章的寫作都是遵循把重要信息放在第一句這種原則。所以「首行」讀法對於學生讀自己太熟悉的題材的文章時尤為適用,這樣可以幫助讀者先在頭腦里樹立整篇文章的內容框架,然後再補充框架,仔細閱讀。
(二)首末段落與各段首句讀法
每篇文章或章節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作者會在首段里陳述他的寫作意圖,也可能會在末段里對整個章節做出總結。因此,應十分重視首末段落。同時,還要重視各段的第一句,因為往往首段後的各個段落是對首段的展開。再有,重視各段首句可以彌補有時首段陳述不詳的缺陷,解決末段綜述性話語里的疑難問題。
(三)搜尋式閱讀,即跳讀
跳讀的目的是要從文章中查閱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要採取豎視視向閱讀。即眼睛不橫向視讀,要豎向閱讀,對於每行的東西只讀關鍵詞,非關鍵詞不用注意。對關鍵詞也是一掃而過,因為豎視視向閱讀或者掃視關鍵詞都是在掌握主旨大意後,對其他部分的閱讀,速度必須快。關鍵詞是指主語、謂語、賓語;文章標題、引號部分、粗體字、黑體字、大寫字、斜體字、劃線部分;承接語、過渡詞;代詞、動詞、形容詞。
(四)正確判斷和推理
在讀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後,還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據作者使用的語言,敘述的事實、引用例證、人物的對話及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等推斷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麼,他想要說明什麼問題,表達什麼觀點及持有什麼樣的態度。這是一個通過表面文字推測文章深層結構含義的判斷、推理過程,它能推動學生積極地思考,培養較高的理解能力、准確的判斷能力和果斷的推理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有利於學生順利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總之,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非一日之力,閱讀者需要長期地、認真地積累語言知識、擴大詞彙量、博覽群書,鍛煉自己的分析能力,提高認識能力;培養理解能力,加強記憶、判斷、推理等能力,必須正確掌握、使用語法知識,學習一定的閱讀技能,掌握閱讀辦法。
『伍』 求助英語論文 如何提高初中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在語言技能中,閱讀能力又是重中之重,它是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它主要表現在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准確性兩個方面。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他能否快速高效地吸收有用信息。在初中英語學習和考試中,閱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同學因為沒掌握好閱讀技巧,難以提高英語成績,甚至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所以我們有必要把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作為重中之重來認真對待。以下是針對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提出的幾點措施,以期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一、影響閱讀的主要因素
閱讀理解測試要求高中學生的平均閱讀速度為50~60wpm,而實際上,學生閱讀時往往由於一些不良的習慣而影響其閱讀速度。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閱讀速度,鍛煉閱讀技能,我們必須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改掉不良的閱讀習慣。
(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常見的不良習慣有。1.聲讀(vocalising),即在閱讀時常常讀出聲音來,從而直接影響了閱讀速度。或是心讀(sub- vocalising),即是一種除本人外其他人察覺不出來的有聲閱讀形式。心讀時,讀者在心裡對自己清晰地發出某個單詞的讀音,好像清楚地聽到自己在念一個詞。2.指讀(Pointing),即在閱讀時,常常用手指或筆尖指著文章逐詞逐句的閱讀。或是譯讀(mental translating),即在閱讀過程中,常常將原文逐詞逐句的譯成中文,通過中文來達到理解原文的目的。3.回視(regressions),即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或不理解的地方時,返迴文章的句首或段首重讀。4.濫用詞典(too dependent on dictionaries),即在閱讀過程中不適當的、頻繁的使用詞典,不僅降低了閱讀的速度,而且閱讀效率極低。
(二)影響閱讀的一些因素。1.詞彙量。實踐表明,詞彙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閱讀理解能力。詞彙量對於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有很大的影響。詞彙量越大,閱讀的越廣,視野就越開闊,閱讀理解的准確性就越大。2.句式。句式的識別在閱讀理解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句式識別,它包括對句子的句法結構的識別和該結構所包含的相關意義的識別。任何普通意義上的閱讀至少都包括句子識別和理解信息兩個階段。句式的自動識別和字詞的自動識別共同構成了閱讀的最佳途徑,即讀而求其意,使讀者流暢地完成句子意義的構建。3.篇章。閱讀時,學生直接面對的是語篇,其組成及其規律對閱讀理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篇所涉及的題材廣泛,包括了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和風俗、風土人情、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內容,有明顯的時代性和地域性。因此,我們在閱讀時首先要把握語篇的體裁,分析語篇的篇章結構,將詞句融入到語境中,利用合理的推理,以期達到良好的閱讀能力。4.背景知識。背景知識在閱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謂背景知識指一個人已有的整體知識以及有關某一領域的專門知識。特定的背景知識對理解的影響大於語言知識;背景知識的缺乏會造成閱讀理解障礙。只有當讀者將自己的背景知識與語篇的語言文字信息聯系起來以後,閱讀理解率才能越高。
二、提高閱讀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 閱讀技巧的訓練,可以總結以下幾點:
1、掠讀(skimming)。即通過對文章標題和首尾句的閱讀,對文章的內容結構有一個整體的印象,讓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作者對意圖或文章所要涉及的問題。這時,學生不需要細看所讀材料,只需快速瀏覽,抓住基本信息,領會主旨或抓住主要內容。這樣,可以:
(1)、抓住段落特點。
(2)、抓住主題句。
(3)、抓住關鍵詞。
2、跳讀(scanning)。是為獲得特定的信息而進行的符號辨認的過程。雖然也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但卻是從閱讀材料中尋找某些特定的信息,是在對閱讀材料有所了解的情況下進行的,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找到相關信息。
3、研讀(close-reading),也叫細讀。指 在對全文有各種整體印象的前提下所進行的深入細致的閱讀,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細節,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或觀點,發展 思維能力。
另外,在閱讀課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是:
1)課前預習:先讓學生在課前學習新單詞,收集並閱讀與該話題有關的材料。
2)提問:向學生提出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幾個問題。
3)閱讀: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文章,找出每一段的主題句。
4)思考:讓學生思考更深層的問題,加深對文章中心思想,作者觀點等的理解。
5)復述: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文章的內容。
6)復習:通過不同的題型復習鞏固課文內容及所學的語言點、語法等。
7)拓展:讓學生通過一些精心設計過的活動來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
(二)閱讀的一些技巧及策略。
快速閱讀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查閱(Scanning)查閱的目的是為了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閱讀課文時,對具體數字、日期、人名和地名等的查閱是訓練「查閱」技巧的最佳時機。特別是當回答有關who,what,where,when, why 等文章的細節問題時,用此方法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和解題的准確性。在查閱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應明確所查的對象;查閱前應清楚此信息可能以哪種形式出現。
2.略讀(Skimming)略讀的目的是為了迅速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題思想。一般來說略讀的速度是正常閱讀速度的兩倍。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要快速瀏覽全文,領會文章大意,發現作者的觀點和意圖,掌握篇章結構進而抓住文中的Central idea 。尤其注意首尾兩段和首尾兩句。
3.預測(Prediction)預測作為一種思維活動,是指對未來的發展情況進行積極的推測。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上文中已出現的語言信息,預測下文將要出現的信息,這是我們應該了解和掌握的一項快速閱讀技能。從標題預測文章的大致內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詞彙,然後閱讀開篇第一、第二段,以驗證或糾正對文章的預測。
4.猜詞(Guessing)我們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必定會遇到一些生詞,而如何處理這些生詞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如果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字典,那麼,不僅會影響閱讀的速度,還會挫傷閱讀的積極性。所以我們必須掌握一些猜詞技巧。一般可以從上下文的同義詞、反義詞獲知詞義;也可以從語境中猜出詞義,還可以根據詞的結構和構詞法常識(如詞干、詞根、前綴、後綴)等來判別詞義。
總之,通過廣泛的閱讀,不僅有利於學生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知識,開闊視野、開拓思路,還有利於學生了解英、美等國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思維習慣及英語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提高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我們在每次閱讀訓練中都對學生提些具體的要求,讓他們在實踐中培養習慣閱讀策略是對閱讀方法的選擇和使用。使用有效的閱讀策略,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和質量。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多加強閱讀技巧的指導,並鼓勵學生在閱讀時有意識使用這些技巧,從而形成他們自己的閱讀策略。而學生只要堅持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興趣,廣泛閱讀,積累詞彙,並且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一定會有效,一定會逐步提高。
『陸』 如何提高中學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畢業論文
英語閱讀的基礎是單詞,要多記多背,記憶單詞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在閱專讀中記憶單詞,這樣既屬不乏味也記得牢。
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最好能做到每天至少練習一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快速的閱讀文章、材料,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題效率。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方法,其原理在於激活「眼、腦」的潛能,培養和提高閱讀速度、整體感知、歸納理解、注意力集中等方面的能力,對應於閱讀理解方面的幫助很大。快速閱讀的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掌握快速閱讀後,可以快速的對文章的關鍵信息進行提取,提高做題效率和准確性,同時可節約大量的時間,做到游刃有餘。
做英語閱讀理解的時候要注意:閱讀時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譯,也不要一句話反復閱讀,即閱讀時碰到一時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閱讀那個句子當中,反復琢磨。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要選對答案並不意味著對原文的每個句子都要讀懂,抓住一些重點句子就夠了,正確的做法是,以理解整個段落和整篇文章為主,在涵蓋出題點的句子上用心捉摸。
『柒』 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論文
英語是一種活的語言,是當今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掌握英語並能靈活運用是許多人都想做到的事,掌握英語,首先必須學好語音、語法,然後就要開展大量的閱讀。
閱讀是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能力,是人類活動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是獲取知識,認識客觀事物,發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力是英語四會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培養閱讀能力有助於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知識,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是大面積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
眾所周知,由於各民族生活的地域、環境、社會制度、文明禮貌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從而導致了各民族的思維方式,語言交往,行為舉止等方面的很大差異,正是由於這種差異造成了各民族間人們交往時的許多困難與障礙。一個初到國外的留學生,往往感到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對當地文化的不適應。而其原因就在於他雖然學習了不少的英語語言知識,但對於該種語言息息相關的背景知識,即載體於該種語言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生活方式、文學藝術、政治結構、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知識都知之不多,這就告訴我們,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必須了解該種語言所附屬的文化背景知識,閱讀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並通過開啟這一窗口來保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是他們學習外語最需要的技能。因為,他們中學畢業後,進大學深造,或從事口語工作,或出國的機會相對來說比較少,而閱讀外文書報和雜志的機會卻很多,因此可以說,閱讀的重要性怎樣強調也不會過分。
閱讀分為精讀,泛讀,朗讀,默讀等幾種。閱讀可以保持學習外語的持久興趣,可以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可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閱讀有助於開闊他們的視野,面向世界,不僅是語言本身而且包括大量的非語言性的知識,閱讀在很多情況下,正是我們學習外語的目的,沒有閱讀能力的提高我們對一門外語的掌握不可能是全面的牢固的,更談不上達到學習外語的目的。
既然閱讀這么重要,那麼我們就應該重視培養閱讀能力。掌握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想在本文中就我的教學體會,淺談一下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查閱法。
查閱法是一種查尋式閱讀,它是從閱讀材料中有目的,有選擇地迅速查找某一具體事實或特定信息的技能,其要求是快速,准確。即沒有必要通讀全文,只要能快速找到想索取的有關內容就算完成了閱讀任務。
在考試中,學生做閱讀理解題時,這一方法就可以應用,即學生先把文章後面的問題讀一遍,看清每個題干是什麼意思,然後,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文章,這樣,就有明確的目標,沒有必要每個詞,每個句子都要弄清楚,而僅能回答問題即可。總之,這一方法要求學生在不連貫的、跳躍式的閱讀中能夠迅速掌握所需信息。
二、猜測詞義
有些學生在閱讀時,一遇到新詞就不知所措,總是去查字典以求得正確解釋,結果影響了閱讀速度,從而達不到閱讀的目的,也使閱讀量大打折扣。
閱讀中的生詞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基本上不影響對文章理解的生詞;另一類是對文章理解直接相關的生詞。對於第一類生詞,既使我們不知它的確切含義,仍可較為准確地理解原文,因此完全可以跳過去不予理會。閱讀時,應切記的一點是:不要試圖弄清文章中每一個詞的確切含義,否則既影響速度,又影響理解。
『捌』 初中英語優秀教學論文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
一、盡早抓起,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並非一朝一夕所能達到,而是需要經過師生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方能一點一點的提高。那種你認為讓學生在初一、初二打好英語基礎知識的底子,等初三再突擊閱讀能力的訓練之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後,教師就需要制定周密的計劃,有條不紊,堅持不懈的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長期的系統的訓練。經過這樣長期的堅持訓練,學生的閱讀量會日益擴大,隨著閱讀量的不斷加大,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二、合理安排教學步驟,有層次地引導學生閱讀
1.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捕捉大意,擴大閱讀視幅面,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訓練閱讀速度,提高概述能力。
2.指導學生精讀全文,把握信息,然後有效指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培養他們理解、掌握和應用語言知識的能力。
3.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本,強化課文整體理解教學,課文是最好的閱讀材料,須充分利用。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課文時,應把課文當作一個整體來組織教學。這種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除此之外,採取一定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必要的。如:在安排學生預習課文時可讓學生找出重點段落的中心句或用英語來說出這部分的意思來,這樣經過長期不懈的訓練,就可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玖』 淺談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論文 [淺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既是我們從外界獲取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一種最為便捷的語言信息輸入方式。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歷來是廣大英語教師教學激局姿的重中之重,閱讀課所佔的課時也是最多的,但是閱讀教學效果卻往往不盡人意。因此,如何做好閱讀教學是擺在我們廣大高中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共同課題。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教科書明絕上的篇章閱讀教學
《新高中英語》教科書提供了大量的閱讀材料,文章題材和體裁形式豐富多樣,如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或應用文體。所選文章內容既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需要、心理特徵和實際情況,又通過學習文章,讓學生學習了新的詞彙、語法和語言結構。所以,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課本上的篇章閱讀。
教師方面: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應利用好教材上現成的教學任務,但同時又不應該局限課本上已設計好的教學任務,而應該根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盡可能優化設計新的學習任務來更好地幫助學生通過學習閱讀材料來提高閱讀技能。首先,重視閱讀教學的導入。教師課前應結合所要學習的閱讀材料,考慮學生實際學情與興趣愛好,對教材的現成教學任務進行取捨,如可要求學生上網查詢一些與閱讀材料相關的信息與背景知識,並於課前通過問題形式來對學生准備情況進行檢查。其次,在設計學生閱讀後的教學任務時,除了可以通過選擇正確答案、根據原文內容填空、正誤判斷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外,可以設計一定的句子翻譯練習,此時可先要求學生在翻譯時使用文章中的詞彙及結構,且句子內容也應盡可能與文章相吻合,這樣有利於降低學生完成任務的難度。待學生完成後,教師可啟發學生用學過的詞彙及結構來進行替換,從而達到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的目的。最後,在完成包括閱讀材料中的詞彙、語法和句子結構教學後,除了可以通過讓學生寫文章的總結形式外,還可以通過要求學生寫 讀後感 的形式來設計任務,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理解與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學生方面:學生要改變傳統意義上的學習方式,不要只滿足在閱讀課上記了多少筆記,而應該藉助教師設計的學習任務,盡可能多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特別是在做句子翻譯練習時,學生可以培養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可以鞏固增加新的詞彙及結構,鍛煉口語,從而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二、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一)整體法。運用整體法閱讀就是對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文章的取材都依據文章中心,因此,我們可以抓住中心、分析標題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從整體上縱觀全文結構和內容。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的思維發散,真正在閱讀教學中既能放開又能收攏,既抓大放小。著手的主要內容:main ideas ,title topic sentence and each section main idea and title。
(二)線索法。尤其在閱讀記敘文(narrative)時要採用這種方法。記敘文多以記人敘事為主,包括的內容有:個人經歷、文學傳記、新聞、消息、歷史文獻及講述故事的小短文、小說之類。閱讀時應抓住幾個要素5W+H(Who When Where Why What How)以時間順序(chronological order)展開的閱讀文,閱讀以事件發生順序安排的文章。
(三)北京知識介紹法。英語的題材比較廣泛,反映了各英語國家歷史和地理、風土人情、名人傳記、新聞、禁煙、自然災害、環境保護、體育運動、飲食習慣、文物,貨幣、國際大型會議簡況、黑人等問題。題材的廣泛性延展了學習者思維的開放性。利用背景知識教學,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閱讀文的梗概,而且在教學內容中滲透了思想教育的因素,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文化素養,更重要的是要加深對閱讀材料的領悟,從而有利於啟迪他們正確的認識臘改世界,激發他們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背景知識是英語文化的重要部分。挖掘英語文化,並將這種文化融入到外語教學中,是將英語作為一門活脫脫的語言進行教學的體現。
(四)速記法。是依據讀者的目標速記某些信息。如:person event time place ideas evidences and so on .
三、重視對課外閱讀材料的延伸
高中英語大綱明確指出:〝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單純通過教科書中的課文教學是不夠的,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計劃地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如何行之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教師的引導和監督作用不可忽視。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外閱讀也不例外。如果沒有興趣,要想讓學生長久地將課外閱讀堅持下去將是一項困難而艱巨的工作。
第一、教師首先應該考慮現在的青少年興趣愛好,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寫總結和讀後感或讀書筆記的方式來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對學生完成情況教師應及時給以評價,且多以正面積極鼓勵為主。
第二、教師應該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作品,文章體裁應多樣化、題材涉及面要廣、可讀性要強。
第三、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 按意群閱讀,擴大視幅。閱讀理解的基本單位是意群組成的句子,在閱讀中應按意群閱讀。切忌出聲閱讀和指讀。(2) 少用或不用詞典。在閱讀時切忌一遇到生詞便,其一是影響速度、其二是時讀時查,讀讀停停,不利於理解文章的信息內容。最好解決辦法就是鼓勵培養學生學會猜測詞義,掌握猜測技巧。
第四、注重學生生活體驗與閱讀心理素質培養。很多時候,一篇文章中,生詞很少,學生卻難以理解文章中作者的寫作意圖。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體驗缺乏,解決途徑可以鼓勵學生多做些中文雜志讀物。很多學生在考試時容易心理緊張,特別是遇到生詞或是難句時,這時教師應該及時告知他們任何一篇文章都會有生詞或是難句,只有繼續讀下去,可通過上下文來幫助我們理解。
總之,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多方面努力,既要重視課本閱讀,也需要有做一定課外閱讀材料練習,僅僅依靠課本上的閱讀材料來實現提高閱讀能力是遠遠不夠的。然而閱讀能力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形成習慣的過程。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堅持廣泛閱讀,注重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實現我們提高閱讀能力的學習願望。
『拾』 淺談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_畢業論文淺談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要從培養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入手,通過教授學生閱讀技巧,提高概括、總結能力,培養創造性閱讀能力、提高寫作能力;通過培養閱讀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 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1.注意導讀的創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現行英語教材的閱讀材料涉及到交通環保、自然科學、健康教育、體育衛生等多個領域。體裁有記敘、書信、戲劇、說明文等。教師在導讀過程中,根據閱讀材料的不同內容和不同體裁,適當地講解一些與課本有關的或族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激發學生獲取信息的興趣。可從以下三方面去做。
(1)設置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讀;
(2)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給學生提供具體形象的相關畫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對閱讀材料的了解衫旁弊;
(3)設計活動,通過完成任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注重選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新教材的題材廣泛,語言知識豐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接觸這樣的閱讀材料,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但僅僅讓學生做課本上的閱讀訓練是不夠的,還應根據課程標准,結合學生學習特點,給學生補充一啟雀些閱讀材料(如:中外名人介紹、歷史故事、幽默趣事),讓學生自主閱讀,從而擴大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注重基礎,堅持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好英語的關鍵在於詞彙量的積累,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注重閱讀教學中的詞彙教學。
(1)閱讀前,集中處理詞彙,在語境中教。遵循「集中識詞,反復循環」的原則,在閱讀前對整個單元的生詞集中處理,為學生提前掃清閱讀理解中的障礙,這樣閱讀課文會更加流暢。教學中,力求讓學生掌握它們的音、形、義,它們的固定搭配,一詞多義、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挑選與課文有關的例句。
(2)閱讀中,加強猜詞訓練。閱讀文章時,碰到生詞切勿驚慌,因為它們既不孤立存在,也非高深莫測,只要抓住一定的線索,運用一些猜詞技巧就可以「順藤摸瓜」地猜出其意思。掌握構詞法,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轉折詞、並列詞、因果詞、標點符號等方法,掌握定語從句、賓語從句、狀語從句等句式,對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理解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3)閱讀後,加強對詞彙的復習。艾濱斯浩遺忘規律認為:人的遺忘從認識開始,由快到慢。因此,要求學生在學習後的晚上,第二天早晨、第三天及第七天利用10分鍾時間進行相應的輪回復習和整理,有計劃地設置有關詞彙教學的活動或練習,讓學生運用一些關鍵詞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和結構進行改寫或復述,加強聽、說、讀、寫訓練,為所學詞彙的高頻率復現創造機會,及時鞏固所學單詞。
閱讀習慣是一種高度自覺的閱讀行為,本身包含著自覺的心理素質。啟發學生的閱讀自覺性,增強形成閱讀習慣的心理動力,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毅力,二要增強學生的自製力,經常鼓勵學生要勤奮努力,及時強化這些行動,克服懶惰的心理。學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受益終身。
(1)養成「天天讀、大聲讀」的良好習慣。朗讀是閱讀的第一步,它既可以培養學生默讀的基本技巧,又能幫助理解、鞏固和記憶所讀的材料。朗讀既是訓練和提高學生語音、語調的有效途徑,也是檢查學生理解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採用多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
如:范讀、領讀、隨錄音朗讀、伴隨情景的朗讀、齊讀、表情朗讀、復述、背誦等。並且不定期地舉行朗讀比賽,講故事比賽,表演比賽等,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為以後的默讀奠定了基礎。
(2)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因為朗讀畢竟會降低閱讀速度和深度。正確的默讀應該是用腦讀,邊讀邊記有關的重要內容,減少往返,以加快閱讀速度。
二、教授學生閱讀技巧,提高閱讀品質
重視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課堂閱讀文章的講述過程中,有意識、有步驟地引領學生學會閱讀。
第一步,初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創設合適的疑問,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標地去讀,對問題進行簡單的回答。第二步,精讀課文。1.先看題目,理解題目所要表達的內容。2.讀完相對完整的一部分,根據理解,對該部分用英語語言做簡單的大意概括。第三步,把握課文。根據所概括的各段段落大意,把各段連起來,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復述或簡述文章大意。第四步,留心細節,梳理知識點:1.生詞與短語的含義與運用。2.難點句子結構的把握和句意的理解。3.成語或諺語的收集。
三、實施整體教學,培養學生閱讀技巧和能力
整體教學是課文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就是始終將一篇課文作為整體去教,把課文的內容和篇章結構放在突出的地位,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章,不破壞文章的整體性和趣味性,不影響文章的科學性和邏輯性,培養閱讀能力和提高閱讀速度。用一句話加以概括,閱讀局部不離整體,整體寓於局部之中。整體的含義是從整體上感知和歸納課文中心思想和課文大意,從課文內容的整體信息出發,逐層深入弄清段落大意及各段之間的關系,從整體上把握篇章結構,理解其現實意義,深化運用。課文整體教學的步驟分為三步:
第一步:從整體上對課文進行綜合性理解,包括預測、指導、閱讀、思考、理解五個環節。
第二步:從課文內容的整體出發,圍繞段落大意或主題句對課文進行局部分析,包括發現、自查、問答、講評、聯系五個環節。
第三步:抓住課文與現實之間的聯系,全方位地對課文內容實施綜合性運用,包括歸納、總結、具體化與情景化、運用、點題五個環節。
四、重視閱讀材料的結構分析,展開有效地從讀到寫的運用
在教學中,許多英語教師在處理閱讀材料時,往往只局限於英語閱讀材料本身,沒有對英語閱讀材料進行結構上的分析,所以學生在進行仿寫練習時,往往不得要領,無從下手,這實際上是對閱讀材料這個寫作範文極大的浪費。因此,教師在處理閱讀材料時,要注重對閱讀材料結構上的分析,這不僅有利於對閱讀材料的分析與理解,更有利於對學生寫作的指導。
總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學生建立閱讀興趣的同時,通過對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技巧和能力,以此來推動學生的概括與抽象、分析與綜合、推理與判斷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不斷堅持、不斷實踐,最後才有可能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