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新穎成功的英語閱讀課
⑴ 英語閱讀課教案
英語閱讀課教案
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開始受到社會各界更為廣泛的關注。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問題鏈接模式,不僅能有效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程教學的完整性及連貫性,同時還能最大限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整個課程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下面是我給大家提供的英語閱讀的教案,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哦!
【英語閱讀課教案】
一、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高中一年級體育班學生,由於學生的英語基礎很弱,英語學習(特別是英語閱讀)對他們來說也就困難重重。傳統的做法,已不再相宜。自己一直在摸索符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學生適應得很快,而且也取得一定的進步。他們會對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勇於表達觀點,並且從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通過多種渠道鞏固學習。不過,本班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差距還相當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布置的任務還要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使他們都有所收獲。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以保護野生動物為主題的文章,文章描述了Daisy在夢中經歷的一次奇妙的飛毯旅行中,看望野生動物的經歷。通過女孩和藏羚羊、非洲象、猴子的對話,使學生進一步意識到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以及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動刻不容緩。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已越來越重要了。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處已經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話題。作為中學生,有必要了解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確立環保的觀念。
三、教學目標:
● 語言知識目標:
(1)理解、掌握並能運用本文出現的重點詞彙、短語及句型。
(2)學會用英語表達與"保護野生動物"有關的話題。
● 語言技能目標:
(1)能繼續鞏固速讀、概括、比較等閱讀技能,獲取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信息,培養其對所獲取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根據野生動物話題有條理的做簡短發言、對話等活動,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 情感目標:
(1)激發並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體現課堂教學主體者的身份,使其積極主動參與教學各環節,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能力。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與同伴用英語進行積極地交流,發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3)能意識到野生動物保護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非凡意義。能積極熱愛生命,關注自然,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責任感。
● 教學重點和難點:
運用閱讀技能,充分理解文章;並能運用所學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四、教學方法:
本節課我選擇使用交際教學法。在具體教學中以情景教學和活動教學相結合,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化教學手段創設情景,利用投影儀等輔助設備,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理解、表達和思維的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貫徹交際教學原則,組織各種課堂活動,如表演、討論等,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五、教學程序:
● 1.歌曲欣賞
趙傳的動畫歌曲《我是一隻小小鳥》,當學生看到獵人拿槍想打那隻小鳥時,學生都很氣憤;當他們看到工廠排出的廢氣、臟水時,學生表現出對我們眼下面臨環境的擔憂。這首歌曲已經起到激發學生環保的意識。
● 2. Leading-in
呈現一幅幅野生動物慘遭殺戮的視頻,然後問學生:What has happened to these animals? What will happen if human beings continue to do like this?
學生踴躍發言,積極表現。讓學生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激發他們急於通過課文學習獲取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知識。
● 3. Pre-reading
先問學生:Look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on page 26, can you gues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讓學生利用標題和文中插圖預測文章內容,培養學生預測話題的能力。也激發學生讀文章去驗證其預測的好奇心和興趣。為下一步Fast reading獲取文章大意奠定基礎。
● 4. Fast-reading
Questions:
Which places did Daisy visit? What animals did she meet? How many parts can the passage be divided into?
本環節讓學生快速閱讀,完成英語周報上的根據課文內容填表格,很適合體育班學生的英語教學。不僅能保證學生順利的完成閱讀任務,培養學生通過速讀、跳讀等閱讀技能獲取所需信息及文章脈絡結構的能力。
● 5. While-reading
本環節讓學生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分別就關於the antelope, the elephant and the monkey部分進行形式多樣的小組活動。比如:讓學生做一個關於對Antelope的報告;對大象進行一個采訪;對Monkey部分自行設計問題;讓其他同學回答等。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藉助於閱讀理解所獲取的信息,通過小組活動的形式來完成,教師必要時給與一定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 6. Post-reading
在了解細節的基礎上,再次閱讀(skimming)。全班分4個小組,分配任務給每一個組,文章共有4段,每組概括一個段落的大意,而且要求使用不超過3個單詞來概括,既降低了難度又提高了學生歸納能力。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檢查和評價學生的理解掌握情況。
①Play a game.看圖說話
讓學生通過游戲的形式,對本課內容進行鞏固擴展;這樣做既鞏固了所學知識,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② Discussion:
Topic:
(1) 個人展示Why are some wild animals in danger of dying out?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wild animals?
此任務適合英語基礎好一些的學生,讓學生充分練習課文中出現的重點詞彙和句子,並加以記憶
(2)我的舞台我做主------小小宣傳家(我為保護野生動物獻計策)
Design a slogan (口號) for a world wildlife protection organization.用英漢結合的
Protecting pandas, we work together保護大熊貓,我們一起努力
Animals are our friends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Please protect the wildlife請保護野生動物
Care about wildlife, protect our home 關愛野生動物,保護美好家園
本環節設計適合小組活動,目的在於培養學生通過對所學知識,對信息進行分析、處理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學生想像的空間;同時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合作、共享意識。
●7. Summary
談談自己從中的收獲(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ext?)讓學生進行本堂所學內容進行自我評價。
●8. Assignment:
知識卡片小製作
怎樣保護野生動物
The title : Save the endangered wild life!
作業設計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小組討論後,進一步擴大野生動物保護的知識,並加以運用。
六、課後反思
教學成功之處是引導學生一步接一步從閱讀文章表層意思,到探討深層意思,使學生明白動物在我們的生活中作用很重要性,要做好保護。例如,先帶著問題讀課文,回答問題,接著概括段意,然後分析句子,(這是表層理解),最後總結全文,通過字面理解使學生達成共識――保護動物,升華到深層理解。
七、改進措施
不足之處是在閱讀後回答問題那部分,設計問題大多是 wh-問題,因此對閱讀能力稍差的學生沒有完全照顧到,原因是我認為他們是高一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答案並不難,何況這些問題並不是推理題,就以為他們都能接受。但下課後我了解到有一些學生並未能在短時間內回答完所有問題,在以後類似的教學過程中,檢查時應兼顧全體,並及時告知學生提前做好預習。
;⑵ 高中英語閱讀課怎麼上出新意
一、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學生的詞彙量
多年的英語教學使我認識到,學生閱讀存在障礙,最基本、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學生的詞彙量不夠,他們無法理解閱讀文章所傳達的信息。因此,擴大詞彙量成為解決學生閱讀問題的一個重要部分。如何擴大詞彙量呢?
1.學生必須有識記單詞的意識。學生可以給自己定一個計劃,每天必須背下來15-20個新單詞,這個任務可以在早晨晨讀的時間完成,當然也可以留在課後,日積月累,逐漸地詞彙量就會增加上來。
2.利用好閑散的時間,學生可將單詞記在卡片上,隨身攜帶,隨時隨地都可以拿出來,這樣單詞背得就更加扎實了。
3.單詞背誦要講究方法。學生可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例如具體的句子或段落中來記憶單詞,這樣不僅能將單詞的意思記下來,更能掌握該單詞的用法。同時,學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構詞法,因為很多英語單詞都是由加了前綴和後綴而變來的派生詞。因此,教師要向學生多介紹一些前綴和後綴的知識,如否定前綴in-、un-、dis-、il-,動詞後綴-en、-ify,名詞後綴-ness、-tion、-sion、-ment,形容詞後綴-ful、-less、-ive等。單詞的背誦要採取聯想的方法,如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背到單詞「gain」時,我們就會想到「win、obtain、ac-quire」等單詞。
二、在教學過程中傳授學生閱讀方法,培養閱讀技巧
在語篇閱讀過程中,困擾學生的不僅僅是詞彙的問題。有的學生詞彙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面對一篇閱讀材料時卻一臉茫然,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對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也不夠透徹,甚至會脫離作者的觀點,時間浪費了很多,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其實閱讀是有法可循的,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閱讀,學生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怎麼做呢?
1.指導學生鎖定文章的主題段及主題句。多數情況下,一篇文章的主題段往往位於一篇文章首段或尾段,而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又往往是該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主題段和主題句後,對文章的體裁、題材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助於增加學生的自信,為下一步展開閱讀做好鋪墊。
2.培養學生查找關鍵詞的能力。閱讀文章的時候,一定不要把注意力平均到每個詞或短語上,因為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重要的詞或短語,這些詞或短語更有助於我們理清文章的脈絡、線索,所以我們必須有查找關鍵詞的能力,如敘述類文章里time、place、person等就是關鍵詞,要好好把握。
3.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學生所接觸到的閱讀題,並不僅僅只是那些停留在閱讀材料表面上的東西,有一些東西需要在對材料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邏輯推理,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把握好表示邏輯關系標志的詞,如although、de-spite、but、whereas等,通過邏輯詞來理清段與段、句與句的邏輯關系,達到更好推理的目的。
4.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高考閱讀題中並不是所有的單詞或短語考生都能認識,有一些單詞不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但有些單詞或短語則要求考生必須通過上下文猜測其含義,否則會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成猜測詞義的習慣,閱讀過程中通過上下文中的同義詞、關聯詞、解釋等信息,恰當地猜測出詞或短語的意思。
5.對學生進行限時閱讀訓練。有些學生存在著做閱讀題慢,效率低而且准確率不高的現象。教師可以給學生300詞左右的文章,要求在8分鍾時間內完成,當然時間也可根據材料的難易而調整,這樣可以使學生做閱讀時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速度和准確率。
三、鼓勵學生做適當的課外閱讀
眾所周知,英語的語感是經過長期的反復的實踐才形成的,讀得多,知道的就越多,閱讀能力提高的就越快。所以,教師平時應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但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閱讀材料選取時難易要適中,材料太簡單,達不到閱讀訓練的效果,材料太難,學生讀起來費力,會使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有害而無益。一般情況下,選擇生詞率在3%-4%為益,以後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逐漸增加生詞率。其次,閱讀材料獲取的途徑要廣泛。可以是來源於網路、英語期刊、英文報紙雜志等等,體裁可以是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也可是應用文,選材可以是小說、寓言、科普,也可是新聞時事性文章。簡而言之,就是要選取那些能夠極大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總結
總之,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逐漸的過程,只有課上充分利用好教材,不斷地擴大詞彙量,注重閱讀方法和技巧,課後進行大量的閱讀,學生就一定會攻克閱讀的難關,享受閱讀理解給英語學習帶來的樂趣。
作者:孫昌順 單位:遼寧省營口市第三高級中學
第二篇
一、激發學習動機,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
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的心理特點、生理特點與認知規律,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學習動機,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與思維狀態投入到閱讀活動中來。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導入,以巧妙而新穎的導入來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激情。如利用多媒體的圖文聲像效果來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情境,將枯燥靜止的英文字母轉換成逼真的畫面、生動的圖片、動聽的音樂,這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集中在文章本身上來,從而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與思維狀態進入短文的閱讀中來,有了學生閱讀的激情與動力,就會產生一系列積極的閱讀行為,從而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教學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擴大詞彙量,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
詞彙是語言的基本要素,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正如威爾金斯所說:「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會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彙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這指出了詞彙在整個英語學習中的基礎性地位。如果沒有一定的詞彙量為基礎,提高閱讀能力從何談起?詞彙量的增加能提高閱讀速度,降低閱讀理解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加強詞彙的教學,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彙量。
(一)運用構詞法
龐大的詞彙體系是有一定的內在規律可循的。因此在學習詞彙時我們要突破某個單詞的局限,通過單詞間的內在規律,從一個單詞的學習延伸擴展出去,讓學生由一個新單詞掌握更多的單詞。如派生詞,通過加前綴或後綴使單詞的詞性、詞義發生變化而掌握一類新的單詞。如前綴anti-表反對、反抗;dis-表示顛倒、相反;後綴-able,-ible,-ble等置於動詞、名詞後構成形容詞;-ance,-ence,-ity等置於動詞、形容詞後構成名詞。
(二)結合語境
呂叔湘先生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在英語學習中如果只是機械而枯燥地進行單詞的識記,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於學生對詞彙的真正理解、掌握與運用。只有將詞彙的學習與語篇、語境結合起來,才能寓教於樂,讓學生快樂而高效地學習詞彙;同時也利於學生閱讀速度與質量的提高。因此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詞彙時,教師不要讓學生停下閱讀的步伐或求助於工具書,而是要將單詞與句子、與語境結合起來,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與具體的語言環境來進行大膽的猜測。
三、增大閱讀量,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並不是有了興趣、擴大了詞彙量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學生將學與練結合起來,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來提升。只有具有了足夠的輸入,才能擁有高效的輸出。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堅持精講多練,為學生提供更多閱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具體的閱讀實踐中來提高閱讀能力。
(一)立足課內閱讀
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英語教材,指導學生就教材展開充分而認真的閱讀。現行英語教材所選入的文章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非常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是高中生學習英語的最好例子。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以讀為主線,以讀來貫穿教學,在讀中增強學生的語感,幫助學生理解。對於一些精彩段落,要讓學生達到熟讀成誦。
(二)延伸課外閱讀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材內容也是有限的,而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大量閱讀的基礎之上。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向課外閱讀延伸,為學生開辟全新的閱讀平台。當然課外閱讀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要堅持「兼顧基礎,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實際」的原則,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閱讀訓練。閱讀的內容更為廣泛、題材更為多樣。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閱讀的量,同時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豐富學生的見聞,讓學生了解更多與英語相關的文化背景與知識,更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四、培養英語思維習慣,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核心
英語是一門語言,對於母語非英語的高中生來說,英語學習最大的障礙來自於母語的干擾,這是困擾廣大教師,制約教學效益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營造全英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摒棄以母語為中介的翻譯式教學,最大限度地避免母語的干擾,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直接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這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核心環節。
(一)教師用英語教學
我們要盡量用英語來進行教學,即使對於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語法、詞彙等內容,也盡量用英語來解釋,可以輔之以一系列肢體語言,採用多媒體等為學生營造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結合具體的情景來理解,這樣更利於學生拋開母語的干擾,用英語來思維。
(二)鼓勵學生用英語
教師要突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情景中開口說英語、用英語。這樣學生可以將具體的語境、語意結合起來,更加利於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利於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這正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
五、總結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變以往的分析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以擴大詞彙量為基礎,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切實推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鄭素蓮 單位:河北省撫寧縣第三中學
第三篇
一、怎樣使學生真正成為閱讀課的主體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做教師不能一味地教學生現成的知識,要教學生如何獨立思考,探索,從實踐中去總結,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使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的本領,使學生能夠具備學習和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你所選擇的不同閱讀材料的目的和要求,採取與之相適應的閱讀方法,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表象到內在,循序漸進地進行閱讀。
首先,要確定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分工,要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的模式,教師不要一手遮天,不要撒不開手,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樣才能給學生創造大膽去學習,去實踐的舞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他們潛在的能力。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帶著興趣去閱讀,對要讀的課文內容,利用課本上或和該課文有關的的圖片、標題或者有關的問題進行討論。如在上Earthquake一課時,可將地震前徵兆的一些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討論,然後問他們:?讓學生進行討論,對學生提供的答案不作肯定也不做否定,再讓他們讀課文。這時,由於他們會急於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所以他們會急於去讀文章,會用心的去閱讀。閱讀後,檢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是否正確,再讓學生互相的判斷彼此閱讀前所討論的結果是否正確,教師再給出相適應的客觀的評價。這樣還可以激發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其次,高中階段的閱讀應該以默讀為主,不能讓像小學那樣大聲朗讀,這樣的閱讀方法是不行的,大聲閱讀不但會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還會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無論是舉例還是製造情境,都要接近現實生活,並注意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結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教師講授的知識產生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
二、影響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主要原因是語言因素
語言因素就是學生英語水平高低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加強學生對詞法、句法和語法的掌握,為學生進行下一步的閱讀奠定扎實的語言基礎。教師要有意識地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個氛圍中像小鳥一樣自由飛翔,自由發揮,自主創造,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多種教具,趣味表演等實用性的東西並採用多種教學機制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詞彙是語言的第一要素,如果沒有一定的詞彙量,閱讀就是一句空話。然而英語單詞實在是太多了,掌握起來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一定要向學生講清詞彙量豐富的重要性,就像用子彈攻打敵人,同樣水平的射手,子彈越多當然取勝的機會就越大了。要求學生勤記,反復記更多的單詞。同時,要向學生介紹一些記單詞的方法。比如,利用發音,即音標記憶單詞,利用詞根加前綴後綴記憶單詞,等等,方法很多。要幫助學生夯實語法知識。英語語法是一種比較嚴密、比較系統的知識體系,語法知識的掌握與否,是閱讀成敗的關鍵。任何好的文章都會遵循這一體系。因此,學生要想在閱讀時理順每一句話的意思,准確地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正確理解文章的意思,就必須掌握扎實的語法知識,語法教學中切忌讓學生死記條條框框,使用大量具有代表性,淺顯易懂的例句引導他們,讓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輕松的掌握該項語法知識。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有些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生詞就會查字典,英文下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漢字,可是他卻不能准確地把文章翻譯過來,這樣會打擾閱讀速度,又會耽誤時間,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先通讀課文,掌握全文的大概意思,然後根據上下文辨別詞義,根據所掌握的語法知識判斷句意,在掌握一定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生的猜詞判斷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對有些難句,長句就不難翻譯了,就會有正確的理解,學生在理解每一個句子的基礎上,就會了解全文的主題內容,從而理會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我們必須教會學生按意群閱讀的本領,這種方法非常重要。有些學生習慣於逐字逐句地閱讀,那樣既浪費時間,又不利於理解句意,根據意群閱讀即便是很復雜的長句也可以很快的讀完,很快理解文章的內容。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選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和方法,如果我們要想理解文章的情節,可以培養學生使用跳讀的方法,即不需要逐段地細讀,找出解決問題時所需信息,如人名、地名、年代、數據等,利用過度語,連接詞等,掌握全文的脈絡。如果要完成判斷對錯題,就應該教學生細讀法,即逐句逐段地去閱讀,注意每一段的細節內容,找到每一段的Topic,搞清楚文章各個層次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整個文章的大意。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與段之間必然會存在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都是圍繞主題意思的。所以,每一段都和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如果把文章的結構理順了,掌握文章大意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四、總結
總之,閱讀是英語學習中一項最重要的部分,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如學生語言水平,知識面,學習環境等,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教師如何引導,如何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作者:張淑影 單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二中學
第四篇
一、整合課程資源
教師不能做教材的奴隸,教材只是工具,這個工具怎麼使用就要看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了。教師要善於整合教材,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教師要走進學生中去,去傾聽他們的聲音,去感受他們最關注的話題,同時結合高中教學實際去尋找適合學生們的閱讀材料。
根據著名學者維果斯基的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學生們在認知發展中存在著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這指學生在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獨立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這是指學生通過教師教學可能達到的水平,通俗的說就是學生身上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師在選擇課程資源時要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略微帶有一定難度的內容,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其潛能,最終幫助學生達到下一個發展水平。
二、重視閱讀策略的訓練
教師不要只知道把精力花在課堂上,把文章讀懂就好。要重視對學生的閱讀預習指導和讀後反思。這兩塊是課堂教育的延伸,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搞清楚自己在課堂上的功能,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單純的知識的傳授者,更是一個學習能力的傳授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發展自己的閱讀能力,逐漸訓練學生能脫離教師這根拐杖。閱讀要注意精讀與泛讀結合,課上以指導閱讀策略為主,教授學生如何把握篇章結構,猜測詞義,理解意圖等「打漁」的本領。而課後讓學生根據學到的閱讀技巧進行大量的自主閱讀。
三、更新落後的教育理念,改變陳舊的授課方式
教師的激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學生。教師對閱讀教學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多利用多媒體資源,靜態動態等不同的形式展示與閱讀內容有關的信息。閱讀內容多樣化,新聞報道,寓言故事,科技前沿,文化作品,名人軼事等等。閱讀形式多樣化,個人閱讀,小組閱讀,結對子閱讀交流等。閱讀活動多樣化,如讀寫結合,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課堂上教師閱讀問題的設計和活動的安排要注意技巧性和層次性。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兼顧到設計導入類問題,信息定位類問題,閱讀策略指導類問題,拓展類問題以及探究類問題等。
精心設計的閱讀問題和活動可以激發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使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使閱讀課堂充滿激情。學生是課堂的主角,在閱讀英文作品的過程中,他們不僅僅在吸收信息,他們也同樣會整合信息,以他們的方式理解信息並在批判的接受信息和形成自己的觀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猜想,去質疑,去討論,去挑戰。讓閱讀課成為一個不同的思想得到碰撞的陣地。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閱讀課讓發表自己的心聲,去體驗成功的快樂,去實現自我的價值。
四、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重視學生的情感需求。我們的孩子們是伴隨這電腦和智能手機一起成長的。教師們必須看到自己面臨的挑戰,我們應該知道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一代學生的需求了。教師不要過於拔高自己的權威性,要多傾聽學生的心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去合作交流發展。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關注他們對閱讀課堂的興趣,學習態度,滿意感,效率感,交流能力,用英語思維能力。在閱讀課堂上,教師要做一個默默的引導者,點撥者和學生迷失方向時的指路人,把學生引到五彩斑斕的英語閱讀世界。
作者:楊慧娟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陸慕高級中學
第五篇
一、發揮學生在英語閱讀訓練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解讀》的改革重點是把過去重視視語法和詞彙的學習的重點削弱,加強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學習,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在體驗、實踐、參與和交流中開展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終身學習能力。因此,打破以往教師為學習中心的教學模式,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把學習英語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去學習、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英語閱讀的主人。
二、加強語篇在英語訓練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中英語閱讀訓練教學主要是從閱讀中學習英語的詞彙、語法等內容,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掌握學習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隨著學習英語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知識、經驗、文化意識、習慣和技能都的得到了很大提升,使他們能輕松的進行閱讀,學生也會從閱讀中學習單詞和語法不斷轉移到獲取知識的層面上來。特別在學習不同體裁閱讀材料結構時,可以很快理解。在課文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對文章的段落進行綜合理解,充分明白文章的思路是如何構建,才能更好的把握閱讀材料的主要意思,從而才能更好的開展英語閱讀訓練的學習能力和提高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重視課外課外閱讀材料在英語訓練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中要求高中畢業生36萬詞以上的閱讀訓練。這樣,單一靠課堂上提供的教材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必須加強學生課外的自主學習,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閱讀材料種類上的選擇,比如說題材、體裁、難度等方面都要適合高中英語閱讀訓練的教學實際水平,而且還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樂意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得到快樂,在閱讀中找到興趣,從而能很快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材料可以可以多種多樣,比如文學名著、幽默故事、歷史傳說、新聞報道、史地常識、報紙等。
同時要求所選的英語閱讀材料還要具有可拓展性,並且與教材內容有一定的關聯性,內容不能過時老套,要具有新和時效性,要緊扣當今熱點話題,具有針對性、趣味性,科學性、要真實、具有藝術性等,難易程度適中,符合高中學生實際閱讀水平。適當增加具有挑戰性的閱讀訓練,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能體驗成功閱讀的快感,讓學生有持續的閱讀快感。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四、小結
高中生英語閱讀訓練是一個長期復雜的心理過程,高中生英語綜合閱讀能力的養成是一個不斷積累的復雜過程,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是一項困擾中學教師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只有通過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不斷誘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英語語篇的不斷學習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進行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
⑶ 如何評價一堂英語閱讀教學課
(一)評課首先來要從教學目源標上分析 評課時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還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難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其次,從處理教材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還要看執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看教師知識傳授的准確性、科學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是否新穎、是否突出了重點、攻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吸引了學生以及和學生是否有互動。
⑷ 英語閱讀課教學方法
英語閱讀課教學方法
如何把握閱讀教學的方法不僅對於學生的能力培養很重要,成功的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我給大家提供的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方法,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英語閱讀課教學方法】
一、階段整體目標: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入門階段、發展階段和提高階段。入門階段――1-4年級;發展階段――5年級;提高階段――6年級。
(一)發展階段(5年級):在這個年段的教材中主要通過Let』s talk進行基本句型的教學,通常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求學生聽懂、朗讀並進行交際性表演,而學生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的,原因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課堂教學無法照顧到全面,因此有些學生產生問題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久而久之造成學習障礙。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抓住小學英語教學的三個要點:興趣、情景、活動,藉助圖片、錄像或假設的情景,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使他們產生閱讀的慾望並將目標中心繼續放在強化學生的朗讀能力上,重點培養學生的精讀和熟讀能力,固定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並要求學生背誦對話內容,這樣做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朗讀和理解能力,使學生有了英語閱讀的'興趣,推動其自覺地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在五年級的教材中出現了read & write這個版塊,內容有對話或短篇的語言材料,而且在每篇後都有簡單的練習題,這就是編者正式提供給我們進行閱讀教學的語言材料,在這一部分我們的目標為:通過上下文,猜測單詞在句中的含義,對非重要的單詞跳過,讓學生明白在閱讀中遇到生詞很自然,做到不懼怕,敢讀下去。
(二)提高階段(6年級):通過兩年的訓練, 這個階段的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閱讀的方法,形成了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因此這時我們重點培養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養成用英語閱讀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個階段教師有必要多給予學生一定閱讀方法上的指導,指導他們對材料多層次多角度的閱讀,培養他們簡單的略讀(skimming)、精讀(Intensive Reading)、查讀(scan),熟讀(Proficient reading)的能力。
二.具體操作方法:
眾所周知,對於一篇英語閱讀材料的課堂教學常常被人們分成三個階段,讀前(pre-reading)、讀中(while-reading)、讀後(post-reading)。
在讀前(pre-reading)階段,對學生的要求是只了解文章文章大意,並能回答出若干簡單wh-questions(who,what,when,where);
在讀中(while-reading)階段,則要求學生進行細微觀察,掌握文章中心,並從閱讀中學習到新的詞彙和語言表達法;
在讀後(post-reading)階段的做法通常是,根據前兩個階段所獲得的語言材料開展語言判斷、口頭表達、寫作等後繼性活動。
因此在每個年段進行閱讀教學時都要大體上遵循這三個階段的基本設計,再根據所教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進行有效的融會貫通.
本學期我們進行的是下冊書的教學,因此就以下冊教材內容為例向大家做以介紹:
五年級:從這個年段開始教材中就為我們提供了專門的閱讀版塊,因此我們要從這時開始進行系統的閱讀教學.三、四年級實際上我們都是將閱讀教學融於對話教學中,但五年級起我們要將閱讀教學與對話教學區分開來,閱讀教學不同於對話教學,對話教學的特點是少,慢,精,需要字斟句酌,屬於精讀。而閱讀教學是以多,快,廣為教學特點,屬於泛讀。我想有很多老師抱怨閱讀教學時間不夠就是沒能很好地掌握兩者的區別。具體方法為:
(一)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入話題。(主要以問答式、介紹、對話等形式引入)
(二) 分步進行語言項目訓練。
1、 藉助圖片、實物、教具等進行語言點的輸入,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難點並掌握重要詞彙。
2、 將新的語言功能句呈現給學生,分層設計小的任務予以訓練。
(三) 視聽入手,整體感知語言材料。
1、 藉助主題圖畫或多媒體課件呈現對話內容。
2、 帶著任務聽錄音,大體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內容,發展聽力水平。
3、 以排序、判斷、選擇、連線等方式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四) 具體了解語篇內容,加強過程指導。
1、在教師的指導下聽音跟讀,加強語音語調培養,分組或分角色誦讀文章,深入理解語篇內容。
2、 關注閱讀習慣和方法等動態式學情。
(五) 以語篇為單位綜合訓練,強化綜合語言能力。
1、 用不同的方式復述課文,包括填空復述,看圖復述,根據段落大意復述等;
2、 學生根據各自掌握的情況和同伴合作,把它表演出來;
3、 完成教材中的相關練習,口頭匯報。
(六)布置作業:
強調:1、將四會句型作為重點。
2、布置預習作業。
六年級:我們重點要做的是教會學生方法和能力,其次是獲得信息,而且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能力獲得信息。基本做法為:
(一)導入——感知教材
這時我們一方面要對學生即將閱讀的語言結構要預熱,喚回他們對某一語言點相對生疏的語感,同時又要對學生即將閱讀的材料的主題內容進行預熱,這樣的預設就能使學生鋪墊出一層淺淡的印象,降低了閱讀的認知梯度,學生有了一定感性基礎,理解書本就比較容易。可以討論有關的話題,或出示有關的實物等。通過這些活動喚回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對閱讀對象背景的了解,同時也可放鬆閱讀前的緊張心理。也可以設置情境,提出問題,使學生產生讀的需要,帶著目的去讀。
(二)讀——理解教材
第一步:略讀(Skimming):學生通讀全文,了解大意。文中的生詞能猜的鼓勵學生去猜,也可鼓勵學生在預習時查詞表或詞典解決,少數重點詞、片語和句子由教師寫在黑板上,加英語註解或圖解。
第二步:精讀(Intensive Reading):學生邊讀邊找出關鍵詞、句,進而掌握語篇的中心、情節,並進一步練習單元重點詞句。教師的引導手段有提出問題、閱讀理解題(判斷題、選擇題、填空等)。
第三步:熟讀(Proficient Reading):帶領或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朗讀過程中還要進行個別檢查,糾音、正調。
(三)練----語言輸出
閱讀完後,設置一些檢查的題目,例如考察信息與理解的選擇、判斷正誤等題型;根據關鍵詞復述、背誦或表演閱讀內容;仿寫等。
;
⑸ 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
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
英語閱讀課文具有題材廣泛、體裁各樣、語言知識豐富等特徵,是各單元教學的核心部分,也 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渠道。下面我給大家提供了一節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閱讀參考一下哦!
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 語言知識目標:
a) 學習掌握與地震相關的詞彙和短語,並掌握復雜數字的表達法。
2. 語言技能目標:
a)閱讀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學會克服生詞障礙,通過略讀,歸納出文章的大意;通過細讀,理清文章的總體框架與脈絡,歸納出各部分的中心詞;通過查讀,捕捉文章的重要細節,培養學生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
b) 讓學生復述課文,分析、感悟作者的寫作意圖。
c) 讓學生運用本節課所學詞彙、知識,通過采訪唐山大地震倖存者的形式進行小組活動,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創造性交流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文化意識目標:
a)學會有關地震的知識,並能通過學習討論懂得地震時的應急逃生,地震後如何科學救人和有關地震的形成和減少地震所造成的損失等一般知識。
b)懂得地震無情人有情,即使發生了多麼可怕的災難,國家和解放軍官兵都會不顧自身安危,奮力搶救,培養學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友愛精神。
c)了解自然災害會給人類帶來嚴重的破壞性後果,讓學生進一步感悟、領會到人類應與自然界和諧共處。
d)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e)欣賞課文中優美句子,了解一些英語修辭手法,使學生在學習完課文之後得到一次美的享受,一次心靈的愉悅和升華。
教學過程:
步驟一. Pre-reading activities
採用直觀教學法,引入話題,激發學習興趣,明確學習任務。
設計思路:先播放有關05年巴基斯坦地震的可怕MTV畫面,學生的注意力馬上就會被吸引到課堂上來,學生馬上就聯想到earthquake這一詞,這時教師提出「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arthquake?」,學生會不約而同地回答,地震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緊接著引導學生「Can you foretell an earthquake so that we can take measures to rece the damages?」通過圖片,學生更易掌握地震的前兆的知識,為課文的閱讀作了很好的鋪墊,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探究「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ourselves if an earthquake happened?」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得出結論,教師進行一定的總結引導學生解讀文章標題、預測文章內容,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處於主動認知狀態,學生可能一下子無法正確理解其所包含的深層含義。但估計在前面所展示的畫面及圖片的啟發下,大部分同學可能很快就能作出正確的理解---about the earthquake。另外,考慮到文章生詞較多,且大部分學生對文章的背景知識了解較少。因此,在引導學生預測文章內容的同時,有必要在討論「What kind of words will be used in the passage?」這個問題時,引出單詞:injure、ruin、destroy、disaster、burst、rescue等。這樣既可向學生展示本環節的重點單詞,又可為閱讀掃清文化背景障礙和語言障礙,又可為突破本文的重難點作好准備。
步驟二.While-reading activities
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在閱讀的不同階段,靈活使用各種閱讀策略,捕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突破本文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採用整體語言教學法和任務型語言教學法。
1、通過限時閱讀訓練,引導學生如何利用略讀(skimming)的方法把握文章的大意,側重培養快速閱讀理解能力和文章中心把握能力。
設計思路:本環節主要是指導學生如何通過略讀,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握文章的大意。要求學生在2分鍾之內,重點閱讀各段的首句和末句,快速歸納出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大部分學生很快就能找出文章的大意―――唐山大地震。該環節教師應通過限定閱讀時間,及時糾正不良的閱讀習慣等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快速閱讀理解能力。
2、精讀各個段落語段,側重培養快速捕捉文章重要細節的能力和猜測生詞的能力,學會欣賞文章中的優美句子。
設計思路:本文的篇幅較長,生詞多。因此,採用分段細讀,根據段落的不同特點設置不同的閱讀任務,培養學生獲取主要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第一段以表格的形式,讓學生填寫唐山地震來臨之前所發生的奇怪現象,培養信息歸類能力。第二段和第三段材料出現很多的數詞。因此,以這些數據為依託,讓學生通過查讀方法迅速找出與之相關的信息。然後再以4人1小組為單位,討論這些數據給讀者帶來什麼樣的感受,交流各自的觀點。第四段,通過回答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理解地震後救護人員和解放軍官兵不顧自身安危,奮力搶救,體會地震無情人有情,感人至深。此外,在閱讀中教師鼓勵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而非停下閱讀去查找單詞表。在這一環節中可適當處理一些語言難點(如:一些生詞、片語及定語從句),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學會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體會這些片語的用法。每個段落剛好都有一個含有英語修辭手法的句子,引導學生發現這些優美的句子並了解其中的英語修辭用法,學習理解並學會欣賞,提高學生的語言品位。
3.通讀全課文,理清文章的篇章結構,並歸納出各部分的大意。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挖掘文章的內涵。
設計思路:針對本文的結構較清晰,讓學生快速通讀全文,把文章分為三大部分,掌握文章的基本脈絡,歸納出各部分的中心詞和大意。在設計學生活動時,可讓學生先獨立完成任務,再用1分鍾的時間讓學生小組間互相交流各自的觀點。通過這樣的相互啟發、促進,學生能得出更全面的信息,基礎較差學生也會得到不斷的激勵。最後教師可通過圖表展示文章基本脈絡及中心詞,一篇篇幅長的文章就轉化成一個非常清晰的圖像。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挖掘文章的深層內涵,理解作者寫作的意圖,我設置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讓學生小組討論進一步感悟、領會到人類應與自然界和諧共處。
步驟三.Post-reading activities
採用交際教學法和合作學習法,組織語言實踐活動,達到從知識的鞏固與運用到知識的擴展與創新能力的形成。
設計思路:本環節共設置兩個任務,一是讓學生復述課文;指導學生以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後的時間線索展開復述,這樣把閱讀內容和所學的詞彙、句型有機地結合。二是采訪活動。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地震的認識,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以小組為單位,用英語通過采訪唐山大地震倖存者的形式進行活動。
步驟四.Self-assessment: 反思學習成果的過程
設計思路:依據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旨在讓學生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並學會通過反思性學習,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與策略。
步驟五.Homework: 課文內容的鞏固、延伸與拓展
1.Language focus
設計思路:分組歸納出每個段落的語言點(引導學生通過上網、字典或參考書等渠道查找所需信息),下節課各組進行交流,教師協助歸納。旨在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More language input
設計思路:本部分設計一篇閱讀理解和一篇完型填空,要求學生按老師所給的參考時間,進行限時訓練。旨在為學生提供更多與本主題相關的語言材料,通過限時訓練的'形式進一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Writing task:
設計思路:每個學習小組可根據自己采訪的結果,形成書面文字,盡可能多地用上所學的詞彙及句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 篇2
高中英語閱讀課文具有題材廣泛、體裁各樣、語言知識豐富等特徵,同時對於英語閱讀課文的學習既是各單元教學的核心內容,也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主要途徑。然而,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只追求語言形式的教學,這樣做既不利於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也不利於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更談不上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那麼,如何藉助閱讀課文來實現英語閱讀教學的多重目標呢?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不同的閱讀教學階段,應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以實現閱讀教學的多重目標。
一、跳讀和讀,側重培養快速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結合自己的預測,在文章中 找出有關的信息,來驗證自己的預測。該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對學生語言基礎知 識的掌握不利, 容易造成學生語言基本功不扎實。 然而, 由於強調整體篇章理解, 在閱讀時採取跳躍式搜索、 猜測等方法, 所以有利於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速度的培養是閱讀教學中一個重要的任務。目前,中學生閱讀能力在速度上 與可能達到的指標相比普遍要低幾倍,甚至十幾倍。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 急需盡快獲取各種信息資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與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快速閱 讀理解能力是實施英語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訓練學生閱讀速度必須建立 在學生對文章內容處於陌生狀態的基礎上,因此,在學生初次接觸閱讀課文時, 不失時機地培養他們的快速閱讀習慣、快速閱讀理解能力。
這一階段的教學設計 主要如下:
1、引入題材。可採用設疑懸念、直觀導入、故事導入等引入方式。
2、進行快閱。可向學生介紹組讀法、察讀法、瀏讀法、略讀法、跳讀法等快速 閱讀方法。
3、檢測理解。可採用問答題、判斷題、選擇題、做筆記、填圖表等檢測形式。
二、精讀,側重學生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
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從字母和單詞識別開始,逐步弄懂短語、分句、句子和 語篇的意義。按照這個模式去理解閱讀過程,教師在教授閱讀課時主要任務就是 幫助學生解決語言上的障礙,即弄清詞、短語和句子的意義。隨著學生對課文理 解的深化,教師必須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閱讀理解的問題,說到底 就是語言方面的問題。 所以, 通過閱讀, 可以學習語言知識, 通過學習語言知識, 有助於提高閱讀能力。閱讀能力與語言學習,兩者相輔相成、密切關系;另外, 中學英語大綱規定,在英語教學中要努力使基礎知識轉化為言語技能,並發展成 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此,學習與運用則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 能力的必然要求。
這一階段的教學設計主要如下:
1、歸納知識。可引導學生按語言單位來分類歸納;也可按段落順序或情節內容 來歸納排列。
2、深化知識。可介紹一詞多義、詞與詞區別、長句分析和邏輯紐帶等拓展性知識。
3、運用知識。口頭上可採用命題發言、口述大意、復述課文、話題討論等准交 際或交際練習形式;筆頭上可採用改寫、縮寫、書面表達等准交際或交際練習形 式。
實踐證明,把閱讀課教學活動分成三個階段,不同閱讀活動階段採用不同閱 讀理論模式以實現閱讀課教學的最終目的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當的。這 種做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訓練;它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它有利於 學生逐步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 閱讀是一個綜合過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此,不同年 級應有不同閱讀達標要求,課堂上各階段的閱讀理解訓練也應隨之有所側重。
三、側重培養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閱讀課教學既是一門閱讀課,也是一門語言課。隨著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深化,教師必須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閱讀理解的問題,說到底就是語言方面的問題。所以,通過閱讀,可以學習語言知識,通過學習語言知識,有助於提高閱讀能力。閱讀能力與語言學習,兩者相輔相成、密切關系;另外,中學英語大綱規定,在英語教學中要努力使基礎知識轉化為言語技能,並發展成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四、開展活動,培養自學能力。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對語篇內容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積極創設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條件和氛圍;給予學生明確的閱讀目標,並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動力和能力;鼓勵學生表達、交流閱讀體驗;讓學生讀有動力,讀有方法,讀有創造,讀有個性。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如搞「書訊交流」、寫「循環日記」、開展「讀書知識競賽」等等,指導學生閱讀英語簡易讀物,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英語學習興趣,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充分發揮他們的閱讀潛能,最終達到提高閱讀速度及理解效率的目的。也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獨立吸收英語知識的能力、獨立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獨立解決英語問題能力的人。
當然,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解決教師的教學問題絕不是朝夕之舉,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但教師自身的努力是關鍵。外語教師需要從轉變觀念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以滿足現代英語教學的要求。
教師的發展是無止境的連續活動過程,因此教師之間要大力提倡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促進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師還要多讀一些有關教學法的書刊,以及語言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方面的理論,以便了解英語教學的新動向;要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法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開闊自己的思路;要充分利用前人的經驗,爭取有所創新。
總之,閱讀是一個綜合過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若能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合理、靈活地把上述教學設計運用於閱讀課文教學中,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 篇3
一、案例實施背景
任何語言的習得和學習都離不開大量閱讀的實踐。許多教師也意識到高中閱讀對於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用盡各種辦法來培養學生的閱讀微技能。當然這樣做的目的確實也提高了學生測試性閱讀的能力。如閱讀前講解重點生詞或片語,閱讀中找main idea, 設計不同程度的問題幫助不同層次學生理解閱讀,呈現表格,運用復述,角色扮演,采訪等不同形式來開展閱讀任務。以上雖均衡了話題及功能兩方面,但這些方法仍只停留在字,詞,句及其他細節的表層理解上。要想真正讓學生內化閱讀材料,除了表層的理解外,閱讀也要關注語言文字背後的深層理解和文化內涵。這點我們可以從語文學習上得到啟示。《英語新課程標准》就閱讀的知識性和欣賞性上提出了指導思想: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英語學習就是要關注說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從而加深對世界文化的理解。因此,筆者認為高中英語閱讀課除了訓練測試性閱讀之外,需要大量的欣賞性閱讀材料來補充教學。教師應該沖破詞彙,語法的束縛,在閱讀中突出技能滲透的同時,應將課文閱讀教學提高到欣賞性閱讀的美學高度,真正培養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為高一NSEFC Book 1 Unit 4的reading task。作為地震內容的閱讀補充材料,它是著名作家Jack London的筆下之作。以一個目擊者的身份,介紹了舊金山大地震的所見所聞所感。語言地道優美,描述性較強。重點是欣賞閱讀中訓練略讀和查讀兩大閱讀微技能,逐步加深對舊金山地震及細節理解,並對地震中發生的一切形成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情感態度,體會人們地震後表現出來的勇敢精神。本課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paraphrase 課文中的幾個句子如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三、學生分析
教學對象為高一學生,他們的認知能力較初中學生有了一定的發展,有著更強的求知慾。不滿足單一的課本教材學習,具備對於興趣的話題會去網上搜索知識來獲得信息的能力。半個學期的英語教學已經讓他們意識到高中英語閱讀不同於初中的手把手閱讀,更多的是他們自主思考,對疑惑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本次欣賞性閱讀材料是美國文學原著,他們也是第碰到,有些句子理解上比較難,注意給學生學法上的指導。另外為了幫助學生逐層進行理解課文,設計的問題一定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認知識水平,注意因材施教。
四、案例實施過程
(一) warming-up引入
1.教師用播放San Francisco的音樂錄音,讓學生帶著問題what is the song about? 去欣賞.
( Now 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 After listening, tell me What the song is about)
2.然後問問題:
What country is it in? In what part of the country does it lie?
PPT呈現一張地球板塊分布圖,並讓學生說出舊金山位於哪兩個板塊交界處。(San Francisco lies where the American plate and pacific plate meet. The two jump and an earthquake may be felt)
教師自然引入:This was just what happened in 1906.
由於學生剛學過唐山大地震的相關知識,了解板塊運動會引起地震,圖片即或學生原由有背景知識,為下文的閱讀做好鋪墊。
(二)pre-reading:預測全文。
瀏覽題目 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呈現兩個問題幫助學生預測大意。
Q1: What does an eyewitness mean? Q2: If you were an eyewitness, what would you see and hear ring the earthquake?
播放一短視頻讓學生用幾個句子來描述所見所聞。
學生一般都這樣描述: The world was at an end! The bridges cracked and broke; the people were killed; buildings were destroyed…The houses were shaking and then the buildings collapsed and were destroyed; Everything was in ruins…..
predicting是一項重要的閱讀微技能,目的是讓學生猜測文章可能會講什麼。提前預測能夠更快激活學生腦中原有的圖式,幫助學生更快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唐山大地震的學習學生已經對地震前,中,後發生的有所了解,讓學生用句子或小篇來描述所見所聞符合有效的輸入---輸出的英語學習規律。當然直觀的視頻教學也更能激發學生說的興趣。這環節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快地找到作者在舊金山地震中的所見所聞。
(三)Skimming
Q: What did the author see and hear? 劃出作者的所見所聞句子。
Skimming是訓練學生迅速獲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的一種閱讀能力。本文的中心就是地震後的所見所聞,引導學生可跳過某些細節,圍繞問題,加快閱讀速度。在閱讀時,有意識地引導讀讀段落的段首或段尾。該環節目的就是讓學生熟悉如何進行略讀。
(四)Scanning
Q1: Can you find an adj to describe how the author felt about the earthquake? Why?
Q2: Can you find an adj to describe how the people felt about the earthquake? Why?
Scanning稱掃讀或尋讀。目的是找出某些特定信息或回答閱讀理解題所需要的事實及依據。在對通篇文章疏而不漏的快速掃描中,迅速定位信息點,而和內容無關或關系不大的部分則可一帶而過。該閱讀材料文學性強,所描述的細節也很多,學生很難以找出一主線去分析地震景象。以上的兩個問題解決了這一教學難點。這兩個問題十分有效地讓學生去思考人們在震中和震後的感受。通過第一個班的教學,筆者發現可以先將Q2提前解決。因為學生很快就能說出人們的感受。They are kind, sad…教師順勢抓住學生的思維,馬上問Why?
Can you find some sentences to support your opinion? 進一步提升問題的本質,啟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很快也能找到支撐的信息:They helped one another climb the high hills around the city. Never in all San Francisco』s history were her people so kind as on that terrible night. 第二個班級教學中說到人們為什麼很悲傷難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出來。有人說他們失去了家人,親人,朋友;有人說他們失去了房子,無家可歸;由於課文中的一句話還能證明他們可能會由於失去財產和至愛而悲傷。我也趁機問學生:What can you conclude from the sentence?
「whole families put everything they owned and could save into wagon」 引導學生這樣思考they may lose possessions and beloved ones so they are very sad.然後問學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arthquake?你能在文中找出幾個形容詞來描述么?其實這也就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在這整個過程中,教師起到的作用是組織,參與和引導,重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能動作用。
(五)Careful Appreciation
1.Discovering structure
讓學生觀察以下句子結構,引導學生發現重復和排比的修辭現象。
1) San Francisco is gone.
2) Its businesses are gone.
3) The factories, hotels and palaces are gone too.
1)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2) 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3) A list of all those killed will never be made.
讓學生文中找出並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能體會其中的情感並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思考:What did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by using these sentences?
2.Paraphrase some important sentences:
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讓學生第做意譯,先滲透一些paraphrase的技巧:可以使用句子中的同義詞、反義詞,注釋性說明,改換說法,倒換順序等。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brave, library, address等的同義來意譯。
3.Comparative reading
NSEFC Book 1 Unit 4中前後兩篇閱讀文章「A Night The Earth Didn』 t Sleep」和「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雖然都是描寫地震,但風格截然不同。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不同的體裁風格,教師設計了一表格來進行對比閱讀。
Tangshan earthquake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Main idea
Details
Point of view
Response of people
Where the writer shows more feeling
(六)布置作業:寫一篇描寫台風之後的小短文the story after a typhoon。
本單元中心是自然災害及自我保護,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描寫家鄉最常見的災害台風之後情景。
五、課後反思
本課以任務型為教學原則,本案例的每一個任務都是圍繞學習者「學」的角度設計的。通過小組活動,培養自主探究能力。學生的每一個活動都具有明確的目的指向和具體的操作要求,較好地體現有效性的教學。教學成功之處是引導學生一步接一步從閱讀文章表層意思,到探討深層意思,使學生體會地震後人們相互幫助並勇敢面對的精神。引入部分達到預期效果,用自己准備了錄音和圖片自然銜接,時間短但有效能引起學生興趣,猜測舊金山地震的相關內容。在各個環節中能運用激勵評價和過程評價來鼓勵學生去說。
不足之處是在於很多設計問題難度過高,教師一開始沒有預料到,直到第一個班級的教學發現諸如這樣的句子讓學生去意譯有很大困難,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問題給出後一片沉默,即使是程度比較好的同學也是難以入手。到了二次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的同義詞去替換解釋。In what kind of situation are they called brave people? What does 「library」 mean? 這兩個問題的鋪墊較好地處理了教學難點。在今後類似的教學過程中,我想可以提供幾個選擇項,降低難度,以便更有效地進行因材施教。
教無定法,高中閱讀欣賞課也不例外。閱讀可分導入,快速閱讀,表層理解,深層理解,欣賞,拓展等步驟進行。但教學過程不能只將重點放在處理詞彙或講解句子上。閱讀欣賞課可對開設英語文學欣賞選修課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首先,閱讀欣賞課的文學作品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其次,閱讀中啟迪學生思維,由表層及深層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內涵,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⑹ 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
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
英語閱讀在英語學習中是一個難點,也是教學的一個重點,下面我收集整理了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
摘要: 本文通過對一節閱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分析,強調了在英語教學中, 教師應該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使學生發現語言的規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
關鍵詞: 教學設計;英語閱讀課;教材
一、設計簡述
本節是閱讀課,按照英語新課程標准提倡的“強調學生學習過程,倡導體驗參與”的基本理論來進行教學設計。各環節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通過任務型教學設計等強調學習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現語言的規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能力。對各個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來盡量鼓勵、擴大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習活動。
本節課的特色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再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針對性強的任務中加深教學知識點的鞏固,並且也鍛煉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解決閱讀問題。另外,通過聽力部分的練習,讓學生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而且在各種口語活動中使用正確的語言。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一節閱讀課。以“健身”(fitness)為話題展開,主要涉及對待不同健身活動的態度和提倡健康的飲食理念。在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的今天,健康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生活質量指標,人們對之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因此,在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倡導健康的生活理念,對中學生的成長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所以,教學應當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展開,要求學生能在課堂活動中用簡短的英語運用恰當詞語介紹自己日常的生活習慣,就健身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可以從同伴處得到反饋,對自己在敘述及作文中的錯誤進行修改、聯系、歸納、推測。學生一定程度上形成自主學習、有效交際、信息處理、英語思維的能力。學生對待健身的不同態度,對健康的生活理念持有各自的看法以及學生間個性化的生活習慣。
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 Activity 1 要求學生看圖,運用課本所提供的詞彙,結合實際情況談論自己比較喜歡哪種飯菜。Activity 2 是一篇有關健康飲食的文章。第一步要求學生快速瀏覽文章,給每個自然段選出適當的小標題,在學習這篇文章的同時學習如何寫類似的文章以及詞彙、用語。Activity 3要求學生閱讀文章,根據提示找出相對應的細節信息後完成表格。Activity 4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完成句子。Activity 5通過讓學生完成一段話,幫助他們正確理解和運用詞語。Activity 6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討論所列的問題。
Writing部分:Activity 7要求學生先在課本的提示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列舉具體細節。Activity 8 在學習本單元的基礎上寫一篇關於Feed me better的短文。
由此可見,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語言結構上都是很自然的過渡和延續。健康是生活的根本,也是一個時態發展的漸進過程。
而作為一堂課的最後一個教學環節,這樣簡單的對話形式只是機械的重復前面的句子和聽力文本,並沒有起到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語言的作用。所以,教師可以讓英語程度好的學生自己駕馭。
三、學情分析
就整體而言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較多的語言知識的積累,學習了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和現在進行時以及疑問句的表達方式。詞彙量相對增加數量可觀。學生應掌握的詞彙量已接近1200個。對日常生活基本對話的展開應該沒有太大困難。但是,這節課生詞量多達14個,大量的詞彙和固定搭配的記憶可能會讓學生望而生畏,對整堂課的開展也增加了難度。
第一,可以通過英語構詞法幫助學生單詞記憶。第二,圖形結合,教師通過圖片和提示部分復雜、難的信息來運用單詞,逐步呈現課文信息。這樣的教學即形象生動,又直觀有效。學生肯定記憶深刻。第三,通過match the headings with the paragraphs的活動,讓學生在運用操作中逐步理解、掌握單詞和課文。
四、教學目標設計
1.語言知識目標
詞彙
fitness, unlikely, interest, menu,behave,realize,pasta,refuse,persuade,cooking,ban,ecate,typical,disadvantage,concentrate,advertise
片語
give up, pocket money,junk food,at first
語法
學會靈活運用由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
功能
能夠比較熟練地圍繞對待不同健身活動的態度,合理飲食以及健康的生活理念等話題展開對話
話題
對待不同健身活動的態度,健康飲食以及提倡健康的生活理念
2.語言技能目標
聽
聽懂有關健身和健康飲食的簡短對話,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說
能利用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介紹自己對待不同健身活動的態度;流利的運用本模塊生詞、短語
讀
能讀懂由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以及與健康,健身相關的簡單文章;進行簡單的閱讀技能訓練
寫
能利用whose寫出的簡短的關於健身話題的定語從句;
能正確並恰當運用本模塊生詞、短語;
能圍繞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作文
演示與表達
以兩人搭檔的形式面向全班同學展開健身的對話。
3.情感目標
通過讓學生了解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對健康的損害,進而在學生中間倡導健康的生活理念,同時鼓勵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外,通過本模塊的學習,還應當支持學生參加各種英語活動,克服困難,在新環境中進一步樹立准確的語言學習觀。
五、重、難點設計
1.教學重點:(1)如何使用地道的英語與他人展開有關健身、健康生活的日常對話。(2)掌握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的使用。
2.難點:能用恰當地道的英語與他人展開有關健身,健康生活的日常對話。
3.詞彙:ache,weight,interest,sugar,tasty,behave,persuade, ban,ecate,typical,died
4.短語:give up,weight lifting,bump into,junk food
5.句型:
(1)Jamie Oliver is a young cook who wants to improve school dinners.
(2)Children whose midday meals were unhealthy were difficult to teach in the afternoon.
(3)Then he talked to the people who worked in the kitchens.
(4)Jamie is a cook whose ideas are changing school dinners all over Britain.
(5)He told them they needed to ban junk food from schools, train the cooks, ecate the children and spend more money on school dinners.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1.教學模式
本課教學採用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所設計的課堂任務全是圍繞學生為中心,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活動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發現,歸納,總結,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中,從而感受成功的喜悅。
2.教學策略
本課採取“開放式”教學策略,創設情境,營造氛圍,以有限的課堂為載體,給學生足夠的餘地去發揮想像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以及“任務型”教學策略,在做中學,學後做,再總結歸納。讓學生在活動中習得知識。
3.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使得教學更直觀、有效。
4.課前准備
學生:完成預習任務表
教師:課件
5.教具准備
The Multimedia Computer, a projector, packages of KFC and Milk.
;⑺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範例五篇合集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範例五篇合集 通過英語課外閱讀,豐富英語涵養,提升英語能力,挖掘英語潛力,藉助多種形式的英語課外活動。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來欣賞一下吧,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一
一、指導思想
通過舉辦校園英語節,營造濃厚的英語交際氛圍,讓學生感受英語,應用英語。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各項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拓展學生視野,豐富校園文化。
二、活動 口號
英語節將以todothemost,toshowthebest(積極參與,秀出自我)
kissenglish,kisstheworld(親近英語,擁抱世界)為主題,通過系列活動,營造語言氛圍,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情趣,激發英語興趣,展示語言能力,促進和諧發展。
三、活動宗旨
人人參與、經歷過程、體驗快樂、培養能力。
四、活動時間
2020年5月4日----2020年5月31日
五、活動內容
略
六、活動獎勵
以上活動以年級為單位,各項比賽設一、二、三等獎若干名,獲獎證書由教導處統一發放。學校英語教研組組織教師認真做好評選工作。每年級評出組織獎一名,同時評出學校英語單詞大王、英語介紹明星、英語書法明星、英語文化小使者、英語寫作之星等。獲獎作品採用展板形式進行展出。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二
一、指導思想
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要適應社會、時代的需求,應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以學校發展的眼光對待英語教學。
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然而我們在多年教學實踐中感到:小學階段的學生接觸和使用語言的時空受帶祥握到一定的限制。課外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閱讀教學在外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長期蠢慶以來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閱讀課一直是重視的科目。還有,閱讀是鞏固和擴大詞彙量的好方法。然而現行的小學英語並無明確的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和配套的閱讀教材,因此在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外閱讀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總體目標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引導學生注重積累,注重閱讀感受和體驗,培養語感。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閱讀理解和分析鑒賞能力。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
三、閱讀目的
1.擴大學生的詞彙量。通過課外閱讀,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彙,進一步提高英語的閱讀水平和范圍,讓他們的生活不再僅限於課堂上,讓他們體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2.積極營造書香校園,激發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拓寬學生的英語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
3.介紹英美文化背景,幫助學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習慣用語並增加學習興趣,拓寬眼界,增長知識。
4.通過英語課外閱讀,豐富英語涵養,提升英語能力,挖掘英語潛力,藉助多種形式的英語課外活動,全面展示學生的英語閱讀成果,建立自信、激發動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厚實的基礎。
四、閱讀對象:三到五年級的學生。
1.注重單詞片語的積累,讓學生自備一本專用記錄本,記下所學的單詞,片語或小語法等,以便經常翻閱,復習,防宴旅止遺忘。
2.在各個班級制定英語角,鼓勵學生動手製作英語小報。
五、具體目標
一級(三年級):
1.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
2.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
二級(五年級):
1.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並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2.能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閱讀速度有所提高,能夠根據閱讀材料的相關內容,回答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
六、方法指導
1、首先,提供語言感受,重視輸入。
對於首先呈現的故事素材,教學中要給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感受語言的機會。教學中可以通過教材上的故事連環畫,根據故事內容製作的動態課件,教師聲情並茂的表演和體態語言等多種輸入方式,使得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如用眼、用耳、用腦等來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內容。與此同時學生會積極地接收各種信息、發現事實、發現問題,如生疏的詞語,進而逐步形成通過整體接受事實、領會故事概要的能力;根據感受到的相關信息猜測、推測生疏詞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養成認真觀察、仔細聆聽、積極思索發現等積極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
2、其次,要緊扣故事素材,強調理解。
理解過程採取由表及裡、從易到難的方式,要有層次性。例如:可以先引導學生看故事的插圖和故事的標題,要求他們能預測故事的大意;再讓學生看圖聽錄音或教師表演,要求他們能弄清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再讓學生邊看邊分節聽故事的錄音,要求他們能選擇判斷哪幅圖表現這段錄音的情節;最後組織學生看圖整體聽故事錄音,要求他們能回答有關理解性問題等等。分層次理解故事的方式或活動力求多樣,另外對學生的表現要及時評價,這樣有助於樹立他們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在故事教學中導入語言知識,促進學生的理解。
故事中肯定會有些新的詞語和句型結構,要根據實際把握時機在恰當層次的理解活動中採用直接式或間接式,集中方式或分散方式,甚至以直接翻譯的方式自然巧妙地導入。但是在教學時要講究分寸,在理解過程中這些語言現象導入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和促進學生對故事更准確全面的理解,絕不可為單純去教詞彙句型而造成對故事理解活動的干擾或終止。當然可以有意識地採取板書、出示卡片等方式強調新的詞語和結構,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對於這些目標語言點的進一步學習和操練,可以在後面有所設計和安排。學生在故事理解過程中對這些新語言現象的初步感受,又能為他們進一步學習、操練、掌握和運用這些詞彙和句型結構作好鋪墊。
3、最後,還要注重模仿表演,強化體驗。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在英語學習中,還是應該注重模仿。所謂模仿並不是機械地跟讀。學生的模仿活動一定是在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情節之後。沒有理解的跟讀活動是毫無意義的。模仿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用准確的語音語調和情感說英語。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跟著錄音機進行模仿。表演是讓學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過groupwork等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語言表達的初步體驗。心理學認為,帶有情感、伴隨動作表演故事有助於學生語言的內化,進而能促
進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這一點在高年級的英語教學實踐中獲得了很好的印證。當然,對於程度好的學生還可嘗試讓他們創造性地對故事進行改編並表演,以第三者的身份用陳述的方式介紹故事的內容等等,逐步培養他們高層次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
七、保障措施
1、創設閱讀氛圍
建立班級英語角及其它學習陣地。可以向學生徵集英語方面的課外書籍,讓學生將書帶到教室,方便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充分利用教室內外的櫥窗、黑板報、手抄報等陣地展示經典佳句,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營造誦讀的氛圍。
2、指導閱讀方法
幫助學生制訂課外讀書計劃,指導課外讀書方法,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交流活動,對不喜歡讀書的學生,要特別關注,經常引導、鼓勵、熏陶、點撥。
教師自身也要以身作則,不僅對“必讀書”要熟悉,還要拓展閱讀面,多讀書,好讀書。
3、保證閱讀時間
4、開展課外閱讀專項活動
(1)利用英語課的freetalk時間,讓學生介紹自己的閱讀故事。
(2)開展課外閱讀手抄報比賽、連環畫比賽、講故事、演短劇、閱讀競賽等多種活動。
(3)定期評出“故事大王”、“小翻譯家”,並且給予少量的物質獎勵,如課外閱讀材料。
(4)發動學生搜集英語故事,定期進行閱讀推薦會。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三
一、教材分析
Unit 5 這一單元的主題是Numbers,學習數字、交通工具、玩具、表達名詞的復數,一首數字歌和學習四個以字母暗線編排的新單詞insect、ink、 jacket和jeep,以及含有這四個單詞的一首兒歌等內容。由於內容較多,本單元計劃安排四課時。Lesson 1 為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學習數字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知道各表示的是數字幾,同時學習,火車,汽車,球 洋娃娃,玩具熊的英文表達法,通過學習能夠根據圖片快速地說出英文單詞,以及與數字有關的表達 How many。對於數字1~5的英語說法,大多數孩子較為熟悉,應注意正音,特別是three |θri:| 較難掌握。在有意義的情意中,學習How many句型,理解數字與“多少”的聯系,為後面學習名詞的復數形式作鋪墊。
二、學生狀況分析
一部分孩子在幼兒園或學前班接觸過少量英語,大多數孩子屬初識英語。這些一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大膽、熱情、積極,對英語學習興趣濃烈,他們喜歡說、唱、玩、演、做游戲、比賽等活動,且樂於表現自己。但他們的注意力不易持久,無意注意佔主要,所以宜盡量採用活動式教學法並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近三個月的學習,這些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日常問候用語,能大膽地模仿並進行跟讀;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課堂用語,並作出相應的反應;並能就個人的特徵,如名字、性別等進行簡單介紹;學習了顏色、學慣用品、動物、水果、五官部分等單詞,能表達問候、致謝,有濃厚的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一定的自信心。
Numbers
教學目的:
1﹑學習數字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知道各表示的是數字幾,同時學習,火車,汽車,球 洋娃娃,玩具熊的英文表達法,通過學習能夠根據圖片快速地說出英文單詞。
2、能夠聽懂表示詢問數量的功能句:How many ……?並能夠根據詢問用數字one ,two ,three……來回答。
3、學生能夠快速的指讀朗讀新單詞。
4、小游戲鞏固所學的新單詞,同時使學生感到在快樂的學習英語,為今後學習英語建立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單詞one、 two 、three 、four、 five、train、ball、 doll 、car 、teddy bear,掌握其意思並能夠認讀。
能夠聽懂表示詢問數量的功能句,並做出回答。
教學難點:
區分單詞ball、 doll 、掌握其讀音,不混淆。
教學准備:
ppt,火車及汽車的喇叭聲、實物教具。
教學過程:
一、熱身(sing a song ——Happy birthday song)
T:剛才唱的歌是為Sam 慶祝生日,那麼你們看這是誰?
出示Mocky的圖片。問,Who is this?
S: Mocky
T: Mocky的生日也要快到了,I want to buy some gifts for him ,can you help me ? S: Yes!
二、呈現新知
T: 我們一起去商店為Mocky挑選禮物,但商店離這里很遠,我們選擇什麼交通工具呢?listen!
(一)car train
1.教師播放汽車的喇叭聲。
估計:學生很快地說出汽車。
對策:T: Yes ,by car,同時教師出示小汽車的圖片,教讀 car ,指生讀,教師加動作做開汽車的狀態,di di car ,di di car,
T: the store is too far, so we must by train get there
2.教師播放火車的喇叭聲,同時拿出單詞卡片教讀train ,
a先教師教讀幾遍,b分男_,c教師雙手放在身體兩邊做車輪轉動 轟隆隆 train, 轟隆隆 train , d di di car, 轟隆隆 train
3.帶領全班復習這兩個單詞。
過渡:Look,we are at the store gate, Let us go in and have a look!看我們來到了商店門口,讓我們快進去看看吧!
(二)one two three four five
1、播放課件(商店大門敞開)
T: what can you see?
估計:學生會說出很多的中文.
學過的單詞可能會用英文說出。
對策:教師引導:I can see an apple.
如果此時學生說出的是幾個物品,教師要告訴學生一個,用a,an 多了要在單詞後加s。
同時教師可以舉例說明 bananas
2、教師指著蘋果問:what ‘s this ? s: apple
教師:How many apples ? (教師多說幾遍,並告知學生意思,使學生形成初步的意識))
估計:有的學生會說出中文一個,有的可能會說英文的one.
T;There is one apple 引出 one .同時出示單詞卡片 one.
教師教讀單詞,指生朗讀,同時伸手錶示數字1。
3、教師指著屏幕問:How many cars?
教學單詞 two ,請學生聽老師的發音,帶領學生朗讀,看圖片進行朗讀,教學順口溜:one one two,(還可以讓學生伸手記憶)
4、同法學習three, four,five
5、運用手勢復習1——5的英文表達法,同時激起學生表達的_
6、play a game ____Lishen and show your fingers
Let’s play a game .
規則:當老師說完數字後,生立即舉起自己的手指,舉得最快並且對的同學可以得到一個笑臉。
(目的 鞏固數字1-5的表達。)
(三)doll ball teddy bear
1、教師出示皮球 look! 教師一邊拍球一邊數數,帶領學生數數。
請個別學生試拍(要求邊拍邊數)
2、教師舉起皮球:this is a ball
請學生跟讀,讓學生感知b的發音,然後記憶。
3、看屏幕:How many balls ?
How many cars ?
How many ……?
T: Who can ask other any questions ?(Who want to be a little teacher?)
估計:學生會說出,但單詞後的復數形式不會加上。
不會問
對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加上s,並教授讀音。
教師引導如教師說:how ……讓學生說後面的,降低孩子說的難度。
T: (拿著洋娃娃)I am a girl ,so I like doll, (我喜歡娃娃),You are a girl , do you like doll?(指著一名學生詢問)
4、請學生摸摸洋娃娃,並跟讀doll,齊讀,小組讀
Guess how many dolls ?(關掉大屏幕)
教師用yes 或者no來回答。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教師出示; 區分ball 和 doll
A 從讀音上 ,區分 b ,d 教師教讀,使生感知二者的發音。
B 教師拿兩張圖片 請生朗讀鞏固,然後快速的出示其中一張,請生朗讀,鍛煉學生的反應與記憶。
5、T:Look!He is my son, his favourite toy is teddy bear ,do you like teddy bears ?
學習 teddy bear,師領讀,生跟讀,小組讀,個人讀。
6﹑Let count.
多媒體光碟(師帶著數第一個,生完成其他)
7﹑T:Today we see so many gifts,which gift is for Mockey?
Let us play a game,the winner choose the gift for Mockey.
每個學生手裡都有一個新單詞卡片,教師讀,當聽到自己手中的讀音後快速的起立,並大聲朗讀。如果正確為其小組畫一個笑臉,哪組笑臉最多哪組勝利,然後由這小組決定送給Mocky什麼禮物。
8、sing a aong.
幫 Mocky 選好了禮物,讓我們提前祝福 Mocky 生日快樂,將生日快樂歌送給他!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如何用英語表達顏色的單詞,學習單詞red\yellow\blue\black \white和句型What colour is it?It’s?並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情感目標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3、能力目標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設計理念:
由於本節課是一年級教學內容,所以本節課的教學以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來貫穿整堂課,以學生為主體,以多媒體和教具的形式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充分讓學生的發揮主動和創造的學習英語的空間。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整個環節,通過聽,說,唱,演,讓孩子們主動的探究知識,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Greeting
1、Sing a songs:《Little Rabbits》 (表演唱形式)通過播放課件,師生跟著大屏幕邊做動作邊演唱這首英語歌曲,營造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拉近師生間的情感距離。
讓孩子在課堂上得到全身心的放鬆。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2、Free talk:hello / Good morning / Nice to meet you!
教師與學生問候。
二、Revision
以看圖片進行游戲形式復習單詞。為新課作好准備。
三、presentation.
1.教white,black,red,yellow,blue.
(1)播放課件。
讓學生看屏幕里的不同顏色衣服的卡片引出顏色單詞white\black.學會這兩種單詞後進行拍手說: Colour,colour,what colour. Black,black,Its black..
Colour,colour,what colour. White,white, Its white.
(2)教師播放藍天flash,引出單詞blue.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3)教師拿出一個盒子,讓學生猜水果。由草莓和香蕉引出另兩種顏色red\yellow。
(4)教師利用帶有顏色的卡片對個別和全體學生進行提問,“What colour is it?”學生們都積極配合老師的回答。 作為老師我也對這些孩子們進行了適當的鼓勵。
(5)給學生自由練習時間,以兩人一小組的形式進行練習說單詞,一個人說漢語,另一人用英語回答單詞的形式進行反復機械式練習。
四、 Consolidation 游戲
本環節我設計了兩個有趣的游戲,幫助學生復習所學新知識,並且還能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
1、Guess the colour. 教師將事先准備好的單詞圖片如白色的小鳥,綠色的青蛙,紅色的蘋果等圖片進行游戲,首先請一名學生到前面猜,猜的學生面對全班站立,然後老師會從中抽出一張圖片高舉在手中說:“This is a bird。What colour is it? guess。”猜的學生可以問全班同學:“red (green)?”等,全班同學答:“Yes”或“No”。
猜對的可以換另一位學生繼續猜。
2、Point and Colour。
老師通過投影燈向學生出示不同顏色的卡片,讓學生們說出是什麼顏色。
舉例說明
老師:(指向_卡片)
學生:It’s yellow.
3. 比一比。我從准備好顏色的單詞卡中挑選三張讓學生快速認記,
我說:“One,two,three。”然後迅速拿走一張卡片,讓學生說出是哪幾個單詞,最快舉手說對這三個詞的同學可以獲得一個小笑臉。
五、Practice. Listen and colour
學生通過聽錄音來判斷所聽單詞的顏色。並用彩筆將所聽的圖片圖上顏色。從而培養孩子不僅愛動腦,而且還動手的習慣。
從而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六、Homework
讓學生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去尋找顏色並用英語說一說這些單詞,讓學生真正感受生活所帶來的色彩,從中讓孩子們學習熱愛生活,也更加熱愛學習英語。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五
一、如何創新作業的設計:
我們知道,一堂完整的課堂是應該有作業設計的。而小學英語的作業怎樣布置呢?一直以來,我們老師在布置課後作業時,經常喜歡布置一些抄抄背背的任務,有時還是因為不知布置什麼樣的作業而讓學生抄抄單詞應付了事。但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作業,已經不再是以往的那種抄寫單詞、背誦課文之類的作業了,教師們應該嘗試創新的作業設計:比如,在講春節和萬聖節這些節日之前,我們可以讓孩子們回家查一查有關這些節日的信息,看誰了解的多並回到課堂進行比賽分享;在教到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時,我們可以讓孩子發揮想像力,通過畫畫的方式讓學生描繪各個季節的景色並用所學的句子描述出來;在教玩一篇對話性的課文後,我們可以讓學生用簡單的幾個句子復述出來;在教到一些語音、語調很美的文章後,我們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模仿錄音朗讀課文的作業,第二天我們回班級里進行模仿秀的比賽,並評獎等等。
二、進行作業設計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在進行作業的創新的同時,我們要考慮以下幾點:1.創新的作業設計目的在於使作業的形式豐富多樣,並且能夠拓展學生的能力,使知識得以延伸,並能挖掘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潛能,但並不表示我們就不再布置抄抄寫寫的作業了,在基礎階段,類似的作業還是很有必要的;2.在布置創新的作業時,還要注意分層,因為學生的語言習得能力不盡相同.因此,不同的學生要布置不同的作業,這樣才能讓所有的孩子有收獲,有進步.結合這幾年的教學,我覺得語言學習是帶有一定天賦的.有的孩子能一點就通,而有的孩子的發音就怎麼訓練都到不了位,怎麼努力都達不成目標.所以,我在實踐過程中還是比較倡導一種所謂的“米飯+蔬菜”的作業形式。“米飯”是基本的學習要求,是必須人人要達到的;而“蔬菜”是拓展練習,可根據孩子們的喜好、能力來自己選擇。比如,在學習某一句型後,我們可以設計這幾種作業供孩子們選擇:第一可以是基本的Makesentences,選擇這一層面的往往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他們可在造句的詞彙上自主選擇;第二是Makedialogues,選擇這一層面的往往是稍有依賴心理的孩子,他們總會兩到三人一組討論對話的內容和語言組織,由於是合作,他們總能及時糾正自己語言中所出現的錯誤,是一種很好的互補形式的中作業;另外還有一些學習能力特別強的學生,他們能自己Makedialogues,充分運用所學知識發揮想像力,在作業反饋階段總能引起其他孩子的極大興趣。
因此,好的作業布置對課堂教學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流於形式的作業只會讓孩子對英語更為卻步。孩子的培養不可能是同一模式,這也決定了我們教師的教學部可能是同一種方案。
⑻ 闡述成功的英語閱讀課有哪些特點
一、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近年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已逐漸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變成主導。但長期以來,學生已經養成教師的分析,學生記,教師出題,學生做題的習慣,所以在閱讀完之後,就慣性似的等待著教師的分析與講評。因此,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就應當讓他們充分調動起學習的能動性、自主性,這其中就得讓學生充分享有「提出問題」的權利和機會。不過,教師要提前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作一些批註,畫一些符號,做一些記號,使他們逐漸改掉依賴教師的惰性,重新收回「自己」。當然,學生剛開始作批註時可能不知該如何下手,茫然無措,這時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他的主導作用了,在課堂上表現好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的給予的鼓勵與肯定。這樣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精心設計閱讀課的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渠道,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深挖教材閱讀內涵,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是很有效的方式。
(一)閱讀前的准備
激發閱讀動機,培養閱讀興趣是搞好閱讀教學的關鍵,所以,如何恰當的將學生引入到課文情節中是相當重要的。預測,相當於閱讀前的「熱身」旨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它可以在閱讀前進行,也可以貫穿於整個閱讀過程,閱讀前讀者可根據標題,副標題及文中插圖進行預測,它主要包括討論問題,選擇及判斷正誤等形式,具體情況如下:
1.討論問題
閱讀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或討論如下問題。
(1)Look at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nd guess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2)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3)What do you think the story is about?
(4)Can you guess what happens?
通常,文章的標題與內容是密切相關的,但在實際操作中,一些教師往往會忽視標題的作用,教材中的閱讀練習也很少涉及對標題的考察,在此建議教師自行設計練習,培養學生通過變體預測文章內容的閱讀策略。
2.選擇
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些選項,這些選項涉及文章要談到的所謂子話題或關鍵詞,同時設置干擾項,讓學生預測文章會談到哪些子話題或關鍵詞。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標題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接近文章內容的選項。
Think before you jog.
A. The pleasure of jogging.
B. Statistics about the number of joggers.
C. The danger of jogging.
D. The popularity of jogging in the USA.
從think這個詞可預測文章會談及慢跑可能造成的問題;即選則c選項。
3.判斷正誤
閱讀中可以開展預測活動, 積極而高效的閱讀是讀者不斷的預測,並在閱讀中驗證預測的循環往復的過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文章段落起始句預測後面的內容,也可以要求學生續寫未完成的文章。例如,在閱讀題目為Food Facts的文章前,教師可要求學生預測下列陳述是否正確。
Chick soup is a good remedy for a cold.
Eating chocolate can cause skin problems.
A vegetarian diet is low in protein.
(二)閱讀過程的指導
1.導讀(pre�reading)
「導」體現的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可適當的講解與本課有關的背景知識:也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圖進行導讀語言設計。通過warm-up activities掃除文中可能出現的語言障礙(但有些生詞詞義應該鼓勵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還可以提出一些問題。目的是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並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為正式閱讀作了准備。例如SEFCB3A Lesson26,利用視頻轉換儀展示了兩張在不同時間拍攝的吳哥窯的彩圖,設計導語如下: T:Look at these two pictures,please! What shows us in it? Ss:A temple./An old city./Angkor Wat.T:Do you know where it lies? Please point it out in your maps.Ss:In Northwest Cambodia.… 通過對話不僅使學生了解了Angkor Wat 的地理位置概況,也從彩圖中領略到Angkor Wat優美、恬靜的景色。 2.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把握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是怎樣將話題、主旨及支持細節串聯成一篇連貫的文章的。結構分析包括分析段落之間的關系,段落內部句子之間的關系及語篇標記詞。
(1)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系
英語文章一般由三大部分組成:篇首段。主體段和結尾段。篇首段揭示主題,統領全文,主體段闡述文章主題,結尾段概括語篇是一個具有邏輯的有機整體,各段落具有一致性和連貫性等特點,一致性是指各段落都圍繞這個中心展開;連貫性是指各段落間自然銜接,協調一致,段落之間存在各種關系或順接,或轉折,或例證,或對比,又是段落之間還會有承上啟下的過渡段落,以下列舉的三類閱讀練習可以使學生明確文章各段落之間的聯系,訓練學生的篇章結構分析能力。
a. 將段落與段落大意配對,教師可概括各段大意,但打亂順序,讓學生將其與各段配對。
b. 給學生一篇段落順序被打亂的文章,要求學生閱讀後重新排列段落順序,組成一篇連貫的文章。
c. 完成提綱或圖表,教師可以為學生列出某篇文章不完整的提綱,要求學生補全,或用樹形圖表述文章的主要內容。
(2)段落內部句子之間的關系
每個段落都有一個主題、闡述或說明文章的主題服務於文章的中心思想,好的段落應主題突出條理清楚,意義連貫。以下閱讀練習形式可以訓練學生理解段落內部句子之間關系的技能。
a. 找出主題句和擴展句。主題句是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一般位於段落的開頭或結尾,擴展句是用具體的事實或理論擴展,證明或支持主題句的句子,它的展開通常有舉例解釋和補充等幾種方式,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篇文章讓他們找出主題句和擴展句。有些若沒有主題句,就需學生歸納段落主旨,段落主旨不能太籠統,也不能太具體。
b. 分辨概括性句子和細節性句子。這一技能是找段落主題句的基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幾個陳述句,要求學生指出哪些是概括性的句子,哪些是展開論述的細節性句子。
(三)對閱讀過程中生詞的處理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生詞,但為了提高學生閱讀速度,我們是不提倡學生查字典的,更不允許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單詞,教師應引導他們根據上下文來推測生詞的含義,大部分是可以從語境中猜測出來的,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速度不僅提高了,而且他們判斷詞義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這之前,教師要對每一篇要閱讀的文章都限定一定的時間,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完全文,然後回答問題。
(四)閱讀後的概括
閱讀文章後概括文章主旨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文章內容,寫概要是較高層次的策略,它需要學生區分文章主題、主要信息和關鍵詞,並能用自己的話客觀准確地加以概括。學生開始寫概要時易犯以下幾個錯誤:概括太短遺漏較多重要信息;概括太長,包括較多不重要的細節;誤解文章,包括錯誤信息;沒用自己的話概括而照搬文章原文,訓練學生寫概要的練習開始時不能太難,而應循序漸進。例如,讓學生閱讀一篇文章的概要,說說哪個概括得最好,並說明理由,然後過渡到給學生文章的概要,但省略概要中的關鍵詞,讓學生填空;最後要求學生自己概括文章內容,要有詞數限制。
三、在學習閱讀時要注意的問題
(一)區別對待不同性質的閱讀任務
精讀,一定要落實到詞、句、篇章結構,對重要內容還要加以朗讀,誦讀,加強記憶。瀏覽,要形成習慣,養成每天翻英文報紙、雜志的習慣,尋讀要始終記住自己要尋找的目標,不要看到有趣的資料就忘了原定目標。在查閱辭典時,很多學習者易犯這樣的錯誤,研讀,把重心放在信息內容上,不要過分關注語言現象。
(二)提高閱讀速度和提高閱讀理解的准確性一樣重要
培養速讀能力關鍵選好材料,大量閱讀,速讀訓練的閱讀材料,生詞不要超過1%,要在大量閱讀中培養理解的直接感悟力,不能把閱讀理解建立在分析和翻譯的基礎上,這樣永遠培養不出速讀能力,生詞率太高的閱讀材料,需經常查詞典,既破壞閱讀興趣,又降低閱讀速度。
(三)不要過分注意生詞和語法
許多學生都想通過泛讀來擴大英語詞彙量,這本來是可行的,但許多人舍本求末,把擴大詞彙量變成了閱讀的目的,一打開書就劃生詞,查字典,背定義,使閱讀完全失去了閱讀的本性。還有的學生明明讀懂了卻死摳語法,非要把活生生的句子肢解成一堆語法術語,結果嚴重影響了閱讀技能的發展和提高。
(四)不能把各種考試中的閱讀理解和閱讀能力劃等號
靠做閱讀理解題能否真正提高閱讀能力是值得懷疑的,閱讀能力很強的人也未必一定能在各種考試的閱讀理解部分得高分,因為閱讀理解作為一種英語測試手段,它必須滿足作為測試手段的一些要求,如信度要求,為了提高幹擾度,命題往往把干擾項和答案項搞得似是而非,理解考題比理解文章還難,做閱讀理解題變成了思辨游戲,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學生原文理解得很透徹,做閱讀理解題還是丟分,這樣學生閱讀的信心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因此,我們不主張通過大量的閱讀理解題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⑼ 怎樣上好高中英語閱讀公開課
怎樣上好高中英語閱讀公開課
一、 評價一節英語課是否一節優質課,本人認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衡量:(一)課堂過程有沒有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和《英語課程標准》的原則.1.教學中有沒有體現到教師幫助學生學好「共同基礎」和滿足「不同需求」.2.有沒有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3.有沒有關注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4.有沒有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能力.5.有沒有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到學生所取得的成績進步,學習態度和參與程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二)課堂有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CAI課件進行教學活動.《英語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教師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適應新課程提出的新要求」,而多媒體CAI 課件教學則有三點優越性:1.符合推行素質教育的要求.2.符合教學評價原則.3.符合教師教學改革的要求.教師是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先行者,必須「與時俱進」.因此,一節優質的英語課應該科學合理地使用電腦課件.(三)課堂准備是否充足,內容是否充分,節奏感是否強,是否高效輕松.(四)教學與應試是否達到和諧統一,即學生專業上是否有收獲,能力上是否有提高.二. 怎樣備好一節優質課.1.「吃透」教材,蒐羅教輔.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備課應是以每個Unit 為單位,在集備之前每個教師都應先自行通讀單元的全部內容,找出重點、難點.蒐羅同步的Language Power 練習,以及如《English Weekly》等教輔資料上的內容,以便做到集備時的心中有數,上課時就會胸有成竹,有的放2.集體備課,網羅篩選. 集體的智慧是驚人的,三個臭皮匠可賽諸葛亮,世界指明快餐業麥當勞和肯德基的成功和穩步發展是因為裡面有一批專門負責市場研究與拓展的智囊團出謀劃策的結果,一個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備課也一樣,必須有同備課組的成員一起動起來,眾說紛紜,各抒己見,自己才會括然開朗,如獲珍寶.但也必須對各教師的教學建議作出適當的篩選和整合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學設計.3.廣泛蒐集素材. 隨著時代的步伐,學科間的縱向橫向聯絡不斷緊密,對學生和老師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英語科的涉及范圍更是天文、地理、生活、工作、政治等各個領域.《高中英語標准》明確提出「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要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必須有一定的素材資訊蒐集能力,在課前廣泛蒐集相關的圖片、文字、動畫、錄音、視訊等資料,以便為學生創造學習條件,同時也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蒐集素材,以培養這方面的能力.4.突破重點、難點,研究教法. 每個單元每篇課文都有它的重難點,教師必須准確把握,並適時聯絡到高考題上面來,蒐集近幾年相關的高考題目讓學生高度重視起來,使學生不但看得見,還摸得著.由於英語課基本上是脫離了語言環境的外語教學課,那麼如何依託有限的教材和環境,最大化地讓學生受益,那就要在課文材料上不斷加工擴充套件,而這個加工的過程要求的是學生自己去探索、體驗,由學生去完成,教師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好一個指導者、幫助者,而不是一個包辦者.所以創設的學生活動也必須大大多於老師活動,讓學生不但學會主動學習,而且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和過程,正好這個過程就為老師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生成了條件.5.精心准備教具,精心設計課件. 作課件前先要就本節課的需求進行分析,因為多媒體課件並不是適合所有教學內容,因此選擇合適的課題相當重要.其次是素材收集,聲音、動畫和圖形這些基本素材是課件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師既要學會從網際網路上收集素材,也要適當學習自製素材.根據英語專業CAI 課件製作原則,在課件設計時要有針對性、互動性、簡潔性、藝術性等四大原則.三. 如何上好一節優質課1.更新教法.要把過去的「五步教學法」(即Revision Presentation Drills Practice Exercises)轉向任務型教學法,所謂任務型教學法,就是以學習者完成某些任務的形式來組織教學活動,要求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操作和執行哪些任務,就好象我們現在使用的北師大版新教材,一開始就是 Warming-up, 接著就是 Listening , Speaking 等,都要求學生完成一定的任務.這個任務型教學法突出了學生是主體;體現了主動的、積極的、參與式的、互動式的學習方式.2.創造開放、和諧、互動的語言氛圍. 教師應突破教學設計的程式化,採用互動的教學模式、開放的學習方式,更要放下權威的架子,以一顆寬容之心,一種多元的意識,向學生學習,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傾聽學生的獨特感受.其實,每個學生都是很豐富的資訊源,關鍵在於我們的老師如何挖掘、駕馭和利用.要讓學生時時感到他才是課堂上的主人,師生共同為外語課服務.3.展示真實、生動的教學情景.語言學習講求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因此教學情境的設計應提供給學生明確真實的語言資訊,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感悟語言的功能.4.給學生創造參與交際的機會.語言習得研究的規律表明:學生參與程度與提高語言熟練程度成正比,當學生用英語積極地參與交際時,語言也被掌握了.因此,我們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發學生參與,促進學生參與,鞏固學生參與,並保證學生參與的時間(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應達到全堂課的三分之二或五分之四)和空間,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進行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進而達到激發學生主體意識,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發展學生主體能力,使學生在參與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能夠以交際為導向,同時又有明確的語法講解,學得與習得同在,要比只注重語法教學或迴避語法講解的沉浸式教學效果都好.5.培養文化意識的同時進行適當的德育和素質滲透.我們重知識輕能力,重成績輕素質的做法應該有所轉變.教學活動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應該做到如何依託教材的具體內容升華教育目的,擴大學生的視野,陶冶情操,增強責任心,培養能力,錘煉品格、修養等等,這樣才會最終體現教育的價值所在.還是那句話,教學的結果絕不能使我們的學生--- 有知識卻沒有文化,受教育但缺乏修養.6.課堂要有起伏的節奏,飛揚的 *** .教學節奏就是教的節奏與學的節奏有機整合而成的一種組織節奏.教師如果能出色地把握好課堂節奏,必定會增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感染力,提高教學效果.那麼,我覺得除了教師的桑音要達到抑揚頓挫以外,教學活動節奏應達到動靜相生.教學中的「動」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保持注意力;「靜」則有利於學生思維深入.一節英語課若一直處於動態,缺乏教師適時和適當的引導和點拔,缺乏學生的獨立思考的過程,就會造成教學瑣碎零亂和課堂無度無序的失控狀態.但如果一節英語課自始至終寂靜,課堂氣氛乏味、沉悶,學生則會失去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勢必不如人意.因此要做到動靜結合、動靜有致,這樣既可以提高節奏感,減少「平」、「淡」、「直」、「淺」,又可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魅力.7.面向全體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後進生.在教學中如果多採用小組活動的學習方式,就能夠帶動落後生學習.在老師和全班同學面前他們不也發言,但在小組中還有發言的機會,他們會倍加珍惜.心中的壓力得到分解,他們自然就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交流中,從中受益,獲得進步.對落後生的的關注還體現在評價上,對落後生評價的目的不在於打擊他們,而在於鼓勵他們,讓他們重新獲得自尊心,獲得進一步學習的願望和動力,更體現在為他們創造機會,去體會成功,增添自信.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他們的特長,擅長唱的讓他唱英語歌,擅長寫的,讓他寫英語句子.這樣,他展風采,老師得資源,其他同學得知識,師生一道構建知識,享受學習,享受平等.學生的潛力,就是我們老師教學的動力,更是直接豐富的課程資源.總之,要上好一節英語優質課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實踐,才能不斷地進步.
一。自己口語要好
二。學生平時訓練好
三。形式都差不多,學生多說,老師少說。
如何才能上好高中英語閱讀課
要以大量的閱讀和聽力做基礎。要敢於說話,不要怕出錯誤,要請別人糾正錯誤。尤為重要的當別人確實為你糾正錯誤時,不要難為情,最重要的是培養了語感。
如何做好高中英語公開課?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和樓上想的一樣。
怎樣上好初中英語公開課?
怎樣上好初中英語公開課
課件使用不可過多,每出示一張幻燈片之前都需要一些匯入語或者是過渡的語言的。上好公開課重點在於抓好教學目標,圍繞教學目標來操練。教學重點要突出,重點的操練一定要到位,教學設計很重要,還有就是上課過程不要流於形式,操練好什麼都好。難點一定要突破。評課時不管你其他方面做的怎麼樣,只要你重點突出,就算成功了。
怎樣上好高中語文公開課?
要想上好語文公開課,得看你在一個什麼教風的學校。一般來說,依據新教學大綱,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與探究的能力,課堂上注重設計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集思廣益,教師做引導,牽引學生的思路。當然,必備的你都知道,目標要明確,整堂課要圍繞它展開。 *** 匯入,整體感知,集中分析,隨著一個個問題的集中解決,教師把最重要的思路板書在黑板上,板書一定醒目,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總之,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得活躍。師生配合好。
如何上好一堂高中英語閱讀課
上好一堂高中英語閱讀課需要循序漸進,從泛讀到精讀,從整體把握到細節處理,不可以一步到位。
首先需要有匯入。
引入與閱讀課文相關的話題,讓大家各抒已見,產生對即將進行的話題的興趣和思考。同時也是溫故而知新的好方法。
簡單的單詞處理,讓大家熟悉課文里要學習的關鍵單詞和片語,減輕閱讀障礙。當然可以結合多媒體形象生動地展示,利於記憶和加深印象。
泛讀。
讓學生通讀全文,在此之前提出幾個和課文有關的問題,一邊思考,一邊閱讀,找到答案的同時,了解文章的大意。可以的話一倆句話復述大意。
精讀。
了解了大意還不行,要深入了解文章的細節,這時可以通過不同的練習進行。如:做T or F練習,也就是判斷正誤練習;單選練習,根據文章內容選出最好的答案;做閱讀理解回答題,用簡略回答回答所在的題目。
重難點處理。
文章里出現的難點,需要幫助學生學習、分析和理解,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再一起探討「處理」。
最後,進行與文章有關的分組討論。
怎樣上好高中英語課
背單詞
背語法
上課好好聽
做筆記
課後要預習
自己多做練習
不懂問老師
⑽ 要上好一堂英語閱讀課,各位有沒什麼新穎的方法呀
視閱讀文章內容而定抄。
1高中課本的閱讀課文,可以結合實際。
比如內容講科普,講社會,講英美習俗的
就自己找一些相關資料在閱讀前介紹(或者與做聽力聯系相結合)
以引起學生興趣
2文中單詞,重難點,和長句肯定要過一遍
不過可以給幾個重點,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摸索解決,提高學習能力
3如果多媒體允許,可以考慮做ppt,放相關資料或音樂圖片,效果更好
4准備一些道具,比如內容講傳媒,可以拿nytimes等外刊,不行就chinadaily,給學生展示,比圖片更加直觀。
5注意多提問,爭取互動,活躍氣氛,盡量不要一個人在上面不停講到10mins以上。
6如果文章內容允許,可以在課堂快結束時編排一些相關小游戲或者引導示範小話劇表演,一方面鞏固所學內容,一方面利於學生課下有更多主動性去學習。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