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指導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指導

發布時間: 2023-07-21 07:45:12

① 如何進行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一個學生只有對英語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把閱讀看成自己的願望和需要,才會由被動閱讀轉為主動閱讀,才會有閱讀的自信心。相反,如果沒有興趣,閱讀就成了一種負擔。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在教學的起始階段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1.精心選擇閱讀材料
閱讀英語應當是輕松愉快,也可以是輕松愉快的。要做到這一點,閱讀材料的選擇是首要的。也就是要選擇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而又能啟發心智的材料或書籍。小學英語科學普及出版社所選擇的閱讀內容故事性強,對學生既有吸引力又有啟發性,學生很樂意去讀和學,教學效果也很好。另外,根據課本所學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編寫和收集小英文故事、小短文等。由於面對是小學生,所以材料內容要生動、有趣,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材料可選擇熟識的童話故事、日常生活情景、各國各地區的生活文化介紹等內容,要讓學生感到閱讀是一種享受,是欣賞文章,而不是呆板地讀文章。
2.給予適當的閱讀指導
由於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處於基礎認知階段,對閱讀的方法和技能掌握的還不夠,我們在訓練學生閱讀時,應當適時適當地指導學生閱讀。這樣就會增加學生閱讀的自信心,這種指導可以是背景知識的介紹,也可以是閱讀方法的指導,在學生閱讀之前,介紹與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興趣,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二、 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
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成就和喜悅。而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閱讀動機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問題。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有問題,才會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然而在我們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講解—學生自讀—教師提問—學生答問的模式卻比比皆是,學生在課堂中總是處於「被組織」的狀態,主動權始終掌握在教師手中,提問成了教師的專利,學生的任務就是答問。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調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1.在閱讀前設置問題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使教學和閱讀更具有目的性。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與回答,就能准確判斷出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如何。並且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入。進入高年級階段英語學習,學生學習能力和效果的分化越來越明顯。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如魚得水,提高極大;而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卻越來越力不從心,趕不上老師的要求和同學的腳步。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調整方法,讓能乾的孩子提問,老師則根據問題的難易請相應程度的學生作答,要掌握好「問」和「答」的尺度,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都有收獲和提高。
2.在閱讀中解決問題
學生通過提出的問題對課文有了認知後,可通過討論或小組交流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交流中,他們的思維得到激活,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溝通和交流,同時也在無意中培養了他們的小組合作意識,學習效果很明顯。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文章的理解更深入,同時閱讀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3.在閱讀後再次提出問題
通過以上的學習交流,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大家共同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可能各式各樣,有的與課文相關,有的與課文無關,但在提問題,解決問題與交流中他們的思維都得到了鍛煉,提出的問題越多,說明對課文思考的越多,他們的閱讀意識和興趣就會越濃。

三、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
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往往局限於課本上的閱讀材料,而忽視了課外閱讀的指導和對閱讀材料的再「加工利用」。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絕非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注意逐步滲透閱讀教學,哪怕是一小段對話、一篇小短文,老師在讀法上都要做必要的指導。
1 .給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課堂固然是教學的主陣地,但教師也要充分利用校園里的設施為學生提供英語課外閱讀的機會,精心打造有利於學生英語閱讀的環境,使學生在無意識當中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豐富英語知識。如:
(1)在校園里設立英語標志牌或標語,為各種教室配上中英文標識。
(2)辦好英語黑板報,英語長廊等宣傳欄目,刊登英語小故事、英語詩歌、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等。
(3)利用校園廣播或電視網定期播放兒童英語節目,介紹學生喜愛的兒歌、歌曲或卡通片。
(4)辦好教室里的英語角。比如,利用板報開辟英語學習園地,利用教室的一角設立英語圖書角,為學生交流閱讀提供場所,並向學生推薦難易程度適中的讀物。
2 .給學生提供多樣的閱讀形式
故事和歌謠是學生較喜歡的形式,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閱讀學的內容改編成故事或歌謠的形式,如試著把課文中的對話轉變為一段文章,讓學生在動中學,在樂中學。這不僅可以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種方法,可以為今後的作文教育打好伏筆。我們還可以參照語文的教學方法,給學生一些圖片,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自編故事。另外也可以在教學中加入多媒體的應用,這樣可以根據閱讀內容呈現情景,使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活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學、愛學,激發求知慾望。

四、提高閱讀速度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不同的閱讀任務可以運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
1、 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
小學生在閱讀中碰到生詞,可根據上下文的信息和句法去推斷詞義。例如這一段There are many mice in a house. The man of the house gets a cat. The cat kills many of the mice.其中kill是一個新單詞,但學生能大概猜出這詞的意思。
2、 預測內容
在閱讀過程中不斷驗證和修正自己預測的過程。例如《What am I?》這篇短文,開頭What am I? Please guess.就把小學生帶入文章的猜想中。接著I』m big,just like a box. I have a big face without a nose or eyes. I don』t have any hands or legs.對要猜想的物品進行直接的描寫。使小學生的思路轉到類似的幾個物品中進行搜索推究。最後根據People,old and young,like to watch me.Do you know what I am?鎖定所要猜想的物品。小學生的思路從大到小到點到猜出答案,完成閱讀內容,達到閱讀目的。在這基礎上,進行大量難度相當或略加提高的閱讀,每周一節的閱讀課學習二、三篇短文,課外每天閱讀一篇短文,一個學期共閱讀一百二十篇短文。在量的積累時,質的飛躍是必然的,閱讀的速度自然加快。理解和速度是檢查小學生閱讀能力的二個標志。

五、因材施教
由於各個小學生智力發展等多個方面原因,小學生的英語能力差別很大,所以英語閱讀教學要針對實際因材施教,提高各層次小學生的的英語能力。把閱讀材料分A、B二個層次:A是基礎篇。B是發展篇。基礎篇是與課本內容相當的短文,是對課本知識的復習。而發展篇是在這個知識點的基礎上,從短文的內容、長度、難度略加高一些。

總之,閱讀理解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閱讀能力是英語自學能力的基礎,同時又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的手段。因此教師在學生開始英語語言學習的同時,就應注重對學生英語閱讀習慣及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② 小學英語閱讀理解技巧

現在的小學 英語閱讀 理解成為了許多小學生的學習障礙與壓力,死讀書是不可以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的;它需要 方法 與技巧。那麼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小學英語閱讀理解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英語閱讀理解技巧

一、閱讀信息文中找

小學階段的閱讀試題答案,基本都能在所給的閱讀文中找到所需 信息。學生只需帶著問題或關鍵詞以尋讀的方式,快速在 文章 中尋找所需信息,切記不可任憑自己的想像,隨心所欲的回答。

二、尋找信息的順序性

一篇閱讀文章之後的若干試題,通常依據自上而下的順序出題。(當然也有個別例外)第一道題所需信息通常在文中的首段,學生只需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尋找,第二題的信息,則無需從文章的開始瀏覽,只要從第一個信息之後尋讀即可,後面的題依次往下尋找。最後一道題的信息,基本在文章的末段。了解了尋找信息的順序性,學生無需花費較多的時間一遍又一遍通讀全文,增加信息量,干擾閱讀理解,影響做題速度。

三、如何快速尋找所需信息

在拿到一篇閱讀試題時,大部分學生首先會不自覺地通讀全文,甚至因思考文中的生詞而花費較多的時間,然後再回到試題時,頭腦中關於文章的信息已所剩無幾。正確的方法是,首先仔細閱讀試題,圈出試題中的關鍵詞。如何識別關鍵詞,需要老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指導、判斷。

對於閱讀文中的問答題,方法基本相同。首先找出問題中的關鍵詞,然後帶著關鍵詞在文章中尋找答案。

四、判斷正誤

對於閱讀試題中的判斷正誤題,相對比較簡單,但學生的出錯率仍然較大,究其原因,學生不懂判斷的方法,通常是讀完試題之後,憑著自己對閱讀文章的大致印象判斷。事實上判斷試題與選擇、填空的做題方法基本一致,仍需找出試題中的關鍵詞,帶著關鍵詞,在文中尋找所需信息,然後仔細判斷是否與文中信息一致,如一致則正確,反之錯誤。

相信大家可以根據以上的方法加以訓練,將之成為做題的習慣,你的小學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會有所提升的。

小學英語答題技巧

1、打好基礎

小學生學英語,重在打基礎。發音是 英語學習 的重要基礎能力,准確純正的發音能給孩子的英語學習帶來信心。孩子在英語自然拼讀的過程中掌握英文字母的組合規律,有些老師十分注重孩子的拼讀能力培養,掌握規律後,見到生詞就會讀而不是藉助英標。按照小學生基礎及年齡階段特點,少兒英語主要講求先聽說,培養英語學習興趣後,再掌握基礎知識。對有一定認知能力的小學生,主要對其進行 學習方法 引導,給孩子學習成就感,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就能掌握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2、系統學習

小學生學英語,要系統學。很多家長來學習咨詢的時候,特意強調孩子只是英語某一項或者幾項能力比較弱,其實英語是一個系統的學科,用來交流的語言不能將某一項孤立化。聽懂英文歌,看懂英文電影,能看原版英文書,能自然和老外交流,這些都是英語能力。因此,想要學好英語就要採用豐富多彩的 教學方法 ,定期英語社交俱樂部,由外教組織游戲、聚會和出遊,在實踐中體驗英語學習樂趣。

3、不要盲目

小學生學英語不能盲目的死記硬背,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比較重要。通過各種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孩子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激發孩子們的聽覺、視覺、觸覺,促進智力發展。

小學 英語 作文 寫作技巧

1.認真審題,確定好時態和人稱

這是行文的基調。寫作的提示,一定要認真閱讀,審題要清楚。

如果主要涉及主觀感受的,那麼就用第一人稱;如果只是用來寫另外一個人或評價一件事,就採用第三人稱會比較合適;如果是想引起共鳴,那麼就用第二人稱。時態的話,小學階段的寫作,用得比較多的就是現在時和過去時以及將來時。如果孩子能夠偶爾來個現在進行時或過去進行時之類的,那毫無疑問,將成為很好的加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會有些表示時間的狀語,比如:last week,next day之類。這些時間狀語會給我們提示。

2.拼寫正確;確定主題句並展開敘述

首先要保證拼寫的正確率,這是最基本的視覺呈現。其次,必須要有主題句。比如:I like reading very much.通篇就可用一兩件小事來說明我有多喜歡閱讀。

3.基本句型要完整,採用英文寫作思維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the weekend?這是完整的句型,可孩子在表達時容易丟三落四,這里漏寫一個單詞,那裡少掉一個字母。中式寫作也是孩子行文中的一大詬病。這需要孩子平時積累中英文句式在表達方面的一些差異表現。

4.謀篇布局要合理,結構要完整

一篇完整的英文寫作需包括開頭、中間和結尾。可孩子對這個結構缺乏了解,要麼是通篇不分段,要麼就是一句話放一段落。結構的編排技巧,還需要孩子揣摩和運用。

5.業精於勤荒於嬉,平時要勤奮努力

想要妙筆生花,平日就需下組功夫。把老師上課所講的重點記牢,並結合所學語法,進行拓展練習,鞏固英語基礎知識。只有基礎扎實,才能有靈活運用的可能。


小學英語閱讀理解技巧相關文章:

★ 閱讀技巧:小學英語閱讀試題的技巧,四個步驟助小孩拿下高分!

★ 小學英語題型答題技巧及注意事項

★ 閱讀技巧:英語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 英語的考試技巧閱讀理解

★ 英語閱讀理解提速技巧

★ 英語閱讀理解題解題思路與技巧

★ 小學英語的答題技巧

★ 做好英語閱讀的小技巧

★ 部編版三年級做英語閱讀題的技巧

③ 怎麼樣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從興趣和熟悉的地方開始。用同步學APP,先聽懂讀會課本,在動畫演繹課本內容,跟著學習高頻詞語,閱讀課堂拓展的繪本,一步一步來。

④ 如何提升英語的閱讀能力小學生

1、學習英語要持之以恆,不能中斷,堅持不斷地看書,每天記幾個單詞,五年後也能讀原著了。

2、強調實踐,盡量創造外語環境:看書、開口、翻譯,只要多讀多譯就好,即便遇到不懂的,先跳過去。

3、提高說的能力:金口常開、消除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勇於開口、說你所說的,不要說你想說的。

前蘇聯語言學家巴烏利·阿里斯德教授能流利地講15種外語。他說:「我只要學會了100個單詞,就立即用這種語言講話。一個怕出錯的人永遠也講不了地道的外語。」

4、勤於實踐:提高書面表達能力,應該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如詞的拼寫、詞的用法,並注意中英文表達習慣的異同。在平時,應該多做、多記、多練,要注意學習並掌握多種表達法:如一詞多譯,一句多譯。要注意觀察各種不同體裁的文章的寫法,並經常動筆,如寫日記。另外,復述課文,看圖說話,參加英語角活動等,都是很有效的訓練手段。

5、知識的整理歸納:及時總結歸納,掌握規律,培養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形成知識鏈,便於記憶,學得輕松,成效又好。

6、發音是檢驗我們學習是否得法最重要的試金石之一,語音知識包括:音標、語調、重音、連續、節奏、意群、省略、同化等一系列知識和技巧,不掌握這些知識,學不到地道的英語。

7、聽是說的先導,聽得清,才有模可仿;聽得准,才能說得對,讀得准。只有堅持多聽多說,才能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

8、學英語要四到:

耳到:多聽,耐心地聽。

眼到:多看多讀。

口到:敢於開口,大聲朗讀。

手到:多做練習,多記、多寫。

9、突出重點,講究方法:一是英語中的重點,如動詞時態、語態、虛擬語氣等。

二是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對症下葯、取長補短。

10、善於思索、質疑:平時不放過一個問題,不懂就問。

⑤ 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1、提高小學生對英語的閱讀興趣

首先,想要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就必須要提高孩子的興趣。對於小孩子來說,不能像成年人一樣的教學,應該採用輕松有趣的教學方法教學,英語的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其中閱讀能力是最為重要的,大家需要培養孩子的主動閱讀能力,教學方式要輕松,採用互動的方式教學,不要死板的教學,讓孩子擺脫枯燥的學習,培養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2、選擇好的英語閱讀材料

要想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大家一定要精心的選擇閱讀材料,英語學習應該是輕松愉快的,大家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需要選擇生活有趣的,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而且可以啟發心智的材料,這樣的書籍故事性強,孩子們願意去閱讀,而且教學效果也非常好。另外,也可以在課余時間練習做一些英語手抄報,提高記憶能力。

總之,通過閱讀擴大知識,增加詞彙量,交流時就不會言不達意,寫作時才能內容豐富,語言地道。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極為重要的。

⑥ 小學英語閱讀技巧

小學英語閱讀技巧

小學英語教學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對學生的終生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學英語教師能靈活地滲透、運用英語閱讀技巧和策略,幫助小學生有效地學習和閱讀英語故事或短文,將會為他們今後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是我提供的小學英語閱讀的技巧,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培養正確的閱讀習慣

有許多孩子在長期的學習中往往形成了各種閱讀習慣,如一個詞一個詞地讀,且常伴有一些習慣動作:用手指、擺頭等,這就是速讀的障礙,並且可能影響到孩子一生的閱讀。有些不良的習慣會影響到他們正常的閱讀,我們應注意糾正他們以下的不良方式:(1)用手指或筆指詞閱讀;(2)逐詞閱讀;(3)復讀;(4)聲讀;(5)心譯。這些做法的結果往往是降低閱讀速度,不利於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或傳遞的信息上。應當指出,孩子在平常的閱讀中都會出現個別的、有意識的復視或回視,但過分的回視則會影響閱讀的速度乃至對文章有效的理解。

二、加強按意群閱讀的訓練

按意群閱讀是一種科學的閱讀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讀的句子盡可能分成意義較完整的組群,目光要盡可能少地停頓。試比較:(1)I / usually / go / to / school / by / bike.(目光停頓7次),(2)I usually / go to school / by bike.(目光停3次)。其中,(1)為逐詞讀,(2) 為按意群讀。具體說來,讀的時候我們要指導學生,不要把目光停在某一個詞上,而應該用兩眼餘光看這個詞兩側的詞,眼睛不要盯在字行上,要高一些,這樣,映 入眼簾的便是片語而不是單個的詞;讀的時候要少眨眼、不擺頭,只要眼球來回轉動就可以了;保持坐姿端正,書本應放到眼睛正前方,眼睛與書本距離大約一尺為 宜,這樣才能保證同一適當距離、同一視角范圍內盡可能多地攝入文字信息,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如下圖:關鍵在於它既不是默讀(心讀)更不是朗讀,而是通過目光在外語與大腦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系,即外語思維。這是一個簡捷快速的過程,非經過大量閱讀訓練的妙手豈能偶而得之?因此,我們在平常可以教給學生試試以下兩個方法:1. 快速朗讀已經熟悉的課文等文字材料(最好朗讀到能夠熟練背誦的程度)。通過這種練習,對什麼是意群,怎樣區分意群,如何把注意力放在一個意群的中心詞上,逐步就會有所實際地感受。

2. 把課文或閱讀過的材料按意群分行抄寫下來,再用目光掃讀,使眼睛習慣於一掃一段。

隨 著閱讀的深入,熟練的孩子在閱讀過程中能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閱讀內容和文體調整閱讀速度,並利用頭腦中已有的相關知識,藉助盡可能少的文字信息進行選 擇、推測和推理,必要時還能跳出文段客觀地判斷作者意圖。也就是說一些孩子能過渡到跳讀和略讀環節。我們必須明確地告訴孩子,跳讀和略讀的關鍵是要抓住文 章的開頭和結尾以及各段的關鍵詞和主題句。主題句可能在各段開頭也可能出現在結尾。

三、培養語言預測能力

所謂語言預測,就是根據詞語的搭配習慣以及語法知識(詞法和句法),憑借上文,猜測出下文可能出現的內容,達到“未睹先知”的目的。例如,利用詞法的搭配習慣,在讀到I go to school by ... 時,我們就能猜到下文要出現一個交通工具的單詞;利用句法知識,在我們讀到Thank you for ... 時,我們就可以預知下文會出現一個動名詞,這樣就有助於我們在整體理解全句。熟悉和體驗詞語的搭配關系也是預測能力的體現。例如讀到He likes listening ... 時,就知道下面一定跟一個介詞to的結構;讀到Little Water Drop goes higher and ... 時也會知道下面要跟的肯定是一個比較級的形式。

眼未到心先知,眼再到時得到證實一閃而過就行了,這樣讀起來,自然就會快多了。

四、避免翻譯

在開始的時候,逐句翻譯成中文來心譯理解是難以避免的一個現象。但如果總要依賴翻譯,養成習慣了,勢必影響到閱讀速度。當然用英文直接思維,這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全做到的,但可以循序漸進,例如我們學了apple這個單詞,我們在文章中見到它時,並不是按照英語——中文——實物去理解,而是可以直接由英語到實物。再如讀到She was flying a kite.時,我們就可以直接體會到“一個女孩子手中拿著線,天上風箏飄呀飄呀”的畫面,避免了譯成中文“她正在放風箏”後,再到畫面的中間環節,那麼就節省了時間。在 英語的閱讀理解中,孩子往往會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種各樣的生詞,這是影響孩子閱讀速度的最大障礙了。若把閱讀過程比作一條奔流的小溪,那麼生詞便是頑石、溝 坎,使溪流不斷回漩激起浪花;沖過去便漸入佳境,沖不過去便成為一潭死水。跨越生詞障礙可以通過猜測詞義來解決。猜測詞義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時候不靠查字 典,的確很難猜出一個詞的真正意義,其實這時只要孩子能看出它的詞性、在句中的作用,不影響閱讀就足夠了。例如:PEP教材六上活動手冊第38頁第5題Read and answer中有這樣的句子:Her friend Judy likes playing the violin. But Sally doesn't play any instruments. She doesn't like music.很明顯,instruments沒學過,是生詞,但並不影響學生的閱讀,學生通過上文中的violin下文中的music,能明白。這正如我們小的.時候在看長篇小說或大部頭的書時,碰到不認識的字詞,並不是用查字典的辦法去弄清楚它的讀音和意思,而是僅僅揣摩一下它的含義,不求甚解。生詞問題解決了,就為以後的閱讀鋪平了道路。

小學英語閱讀理解題中大部分生詞的意思都可以通過上下文的關系猜出來的,閱讀理解猜詞六技巧介紹如下:

1.通過因果關系猜詞

通過因果關系猜詞,首先是找出生詞與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後才能猜詞。有時文章藉助關聯詞(如because,as,since,for,so,thus,as a result,of course,therefore等等)表示前因後果。例如:

You shouldn"t have blamed him for that,for it wasn"t his fault.通過for引出的句子所表示的原因(那不是他的錯),可猜出blame的詞義是"責備"。

2.通過同義詞和反義詞的關系猜詞

通過同義詞猜詞,一是要看由and或or連接的同義詞片語,如happy and gay,即使我們不認識gay這個詞,也可以知道它是愉快的意思;二是看在進一步解釋的過程中使用的同義詞,如Man has known something about the planets Venus,Mars,and Jupiter with the help of spaceships.此句中的Venus(金星)、Mars(火星)、Jupiter(木星)均為生詞,但只要知道planets就可猜出這幾個詞都屬於"行星"這一義域。通過反義詞猜詞,一是看錶轉折關系的連詞或副詞,如but,while,however等;二是看與not搭配的或表示否定意義的詞語,如:He is so homely,not at all as handsome as his brother.根據not at all...handsome我們不難推測出homely的意思,即不英俊、不漂亮的意思。

3.通過構詞法猜詞

在閱讀文章時,我們總會遇上一些新詞彙,有時很難根據上下文來推斷其詞意,而它們對文章的理解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此時,如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詞根、前綴、後綴等語法知識,這些問題便不難解決了。

4.通過定義或釋義關系來推測詞義

例如:But sometimes,no rain falls for a long,long time. Then there is a dry period,or drought.

從drought所在句子的上文我們得知很久不下雨,於是便有一段乾旱的時期,即drought,由此可見drought意思為"久旱","旱災"。而a dry period和drought是同義語。這種同義或釋義關系常由is,or,that is,in other words,be called或破折號等來表示。

5.通過句法功能來推測詞義

例如:Bananas,oranges,pineapples,coconuts and some other kind of fruit grow in warm areas.假如pineapples和coconuts是生詞,我們可以從這兩個詞在句中所處的位置來判斷它們大致的意思。從句中不難看出pineapples,coconuts和bananas,oranges是同類關系,同屬fruit類,因此它們是兩樣水果,准確地說,是菠蘿和椰子。

6.通過描述猜詞

描述即作者為幫助讀者更深更感性地了解某人或某物而對該人或該物作出的外在相貌或內在特徵的描寫。例如:The penguin is a kind of sea bird living in the South Pole. It is fat and walks in a funny way. Although it cannot fly,it can swim in the icy water to catch the fish.從例句的描述中可以得知penguin是一種生活在南極的鳥類。後面更詳盡地描述了該鳥類的生活習性。

;

⑦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1、學習單詞與語法知識。文章都是由單詞按照語法規則組成的,提高閱讀水平首先要具備一定的詞彙量和基本的語法知識。很多時候對文章不理解,是因為文章生詞太多,只懂只言片語,容易產生誤解,無法選擇正確答案。
2、了解背景知識。背景知識不是指作者生平,作品感伏肆情這些知識。背哪嘩景知識包括生活常識、文化李廳行科學知識和世界知識等。
3、訓練邏輯思維能力。在文章中有些意思是在表層的,有些卻隱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間,需要仔細推敲。歸納、總結、分析、推理都是閱讀理解不可或缺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獲得,可以在做題中不斷體會,也可以通過課後總結,或聽老師講解獲得。

⑧ 如何訓練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技能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本義是指應以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為最大的目標,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意義上理解「學是為了不學」。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交際是語言最基本的功能。而閱讀是語言交際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興趣,開闊視野,吸取豐富的語言知識,還能擴大詞彙量,促進聽、說、寫的能力發展。因此,有必要對有助於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發展的學習策略進行指導,為今後更好的閱讀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組織閱讀活動的策略 (一)閱讀前——朗讀拓展促閱讀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語篇涉及讀者熟悉的主題,他們就能順利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不熟悉語篇主題,就會出現障礙。因此,應在學生閱讀前,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為學生創造足夠多的機會朗讀語篇的相關內容,使學生對即將要閱讀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為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作鋪墊。 (二)閱讀中——閱讀過程技巧與方法的調控 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知識的獲得,還是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發展;無論是情感、意志的培養,還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不斷探究。教師無法代替學生讀書,也無法代替學生分析思考,教師既不能把知識生硬地灌輸到學生的頭腦里,也不能把思想觀點移植到學生的頭腦中。因此,我覺得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思考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步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保證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究時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寂靜,學生集中思索,要珍惜這樣的時刻。」在實際課堂中,我發現很多教師在提問後就馬上叫學生回答,不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如回答不出,教師或是不斷重復問題,或是忙著啟發(很多情況下是暗示)。試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學生的思考能有一定深度嗎?學生能獲得多少「頓悟」和思維的閃光呢?可學生為了迎合老師的心理,匆忙尋找只言片語作答,表面上氣氛活躍,實際上是走進了繁瑣而膚淺的一問一答的圈子中去了。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師應在提問後給學生一些獨立思考的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深入思考,當學生回答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這個等待的時間雖短,卻正是學生思維最為緊張活躍的時刻。 2. 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 在現實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我們的學生對教師的提問可以對答如流,但是學生用英語提問的能力卻與之相距甚遠。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有助於學生養成按意群閱讀的良好習慣,提高閱讀的速度及效率。在教學中,我給學生機會進行提問,其目的就是在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 3. 逐步滲透難點詞、短語 在閱讀教學中,將影響學生閱讀的難點詞、短語逐個地滲透到各個環節中,讓學生在更加簡短的語篇的閱讀過程中、在圖片看說過程中、在其運用過程中將這些詞和短語理解並掌握,而不是像對話課教學一樣,刻意地將它們逐個進行教學。 4. 感知——理解——運用 英語閱讀是非常復雜的心理認知活動,是讀者通過感知書面語言材料,進而對其進行編碼重組、解析破譯,再現作者提供的完整信息的過程。感知是讀者對書面材料的識別和辨認,其意義在於獲得基本信息,為對語言材料的編碼重組進行硬體上的准備,這是閱讀中的信息交換過程。理解則需要讀者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感知的書面語言材料的基本信息進行編碼,然後重組,解析破譯出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全面准確地把握閱讀材料的信息,這是一個復雜的信息處理過程,也是讀者得以順利有效地進行閱讀的關鍵環節。 5. 整體理解 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難句是在所難免的。如果碰到生詞、難句就追根刨底,孤立地思考,甚至還想把它譯成漢語才能罷休,其結果不但影響了閱讀速度,也不利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應養成從文章的篇章結構入手,越過少量生詞、難句所造成的閱讀障礙,領會文章的主體思想,理清文章的脈絡層次,然後從整體上對詞句進行推敲,攻克難關,最後又回到對全文進行歸納總結的良好閱讀習慣上。使閱讀從感性認識進一步升華形成理性認識,從而加快閱讀文章的速度,提高對文章理解的正確性。 (三)閱讀後——語篇的有效延伸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雖然主要依靠課內閱讀,但不能僅僅滿足於此。課內閱讀是基礎,課外延伸是補充。實踐經驗證明,課外閱讀不但能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還能有效促進學生英語綜合技能的發展。 1. 選擇課堂教學的拓展語篇 選擇一些與課堂上教學內容相關的拓展語篇,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的學習,又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2 .選擇生活化的拓展語篇 許多調查表明,語篇內容的生活化可以使學生更易理解,有助於學生更好的閱讀,並習得一些生活、學習的經驗。3. 帶著任務閱讀 許多實踐證明,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給學生課外拓展語篇的同時應給予一定的任務,如:(1)給語篇取個小標題。(2)回答與語篇相關的幾個問題。(3)聯繫上下文猜幾個生詞的詞義。(4)判斷與語篇相關的句子。 4. 閱讀結果的反饋 及時有效的反饋語篇閱讀的結果能促進學生更好的閱讀,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但在實際教學中,由於課堂時間有限,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可將班級分成若干個閱讀小組,並委任一些閱讀組長,讓課外閱讀的結果在小組里進行反饋,讓每位學生在小組里分享彼此的信息與感受。這樣,既能讓學生對課外閱讀有所堅持,又能在課外閱讀中有所得,分享樂趣。 總之,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有利於學生提高閱讀技能,高效的閱讀能力需要培養和訓練,教師只有通過研究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閱讀策略,才能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教學方法,實施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⑨ 如何指導學生英語閱讀

如何指導學生英語閱讀

當前,小學英語教師的英語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並沒有發揮其應當具有的作用。教師不是把英語閱讀教學當成一般課文教學,針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我們要做的確實很多。如何切實培養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能力,幫助其夯實英語閱讀的基礎是值得我們探討的。下面跟著我一起來看一下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吧!

【引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

一、閱讀材料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增加趣味,貼近生活的原則

閱讀材料,尤其是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材料,其選材標准應以趣味性為主,並且貼近生活,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興趣是第二語言學習中最最重要的因素”。我們知道,興趣需要動力來維持。教育心理學家認為,人有追求知識的需要,這種認知需要成為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我們曾選擇過一篇名為fly soup的閱讀材料給學生閱讀,它就具有很強的趣味性, 蒼蠅和湯之間的故事把學生深深地吸引住了。另外,在眾多的精選閱讀材料中,有學生們喜歡的動物故事,the donkey and the salt, two friends and a bear ;有常識性的小短文, roses, be healthy; 有詼諧有趣的小幽默,the french student;有發生在他們周圍的事情,a naughty bog, a letter, a birthday present;也有發生在以前,能讓他們了解過去的人和事的小笑話, to be modest, a big orange and a gold cup等等。各式各樣的,內容豐富多彩的文章,只要學生們有興趣去閱讀,都可以被我們列入考慮范圍之內。

2.難易適度,循序漸進的原則

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心理與情感。而它往往又和生詞量有關,生詞太多,學生讀不懂閱讀材料,達不到訓練的目的,並且還會對閱讀產生畏懼心理而放棄閱讀,給進一步的閱讀教學造成障礙。其次,文章體裁的不同也會對閱讀材料的難易產生影響。故事、童話、幽默小品等形式的閱讀材料往往比較適合於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我們首先挑選的全部是熟詞的材料,但裡面的詞語是重新組合搭配的,讓學生在熟詞的新環境中理解體會。

隨後,生詞量一點點遞增,使學生逐漸能閱讀含3%-5%左右生詞量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們跳一跳,品嘗到甜美的葡萄。

3.練習適宜,形式豐富的原則

目前的閱讀教材可謂種類繁多,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可練習卻少有突破,比較單一,一般都只在內容和詞彙兩個層次上做閱讀材料,其形式也是以是非題、選擇題、一般疑問句為主。其實,把篇章知識納入閱讀課教材的練習中也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其種類和形式亦是多種多樣的。小組合作完成的對閱讀材料整體理解的'工作單,個人獨立完成的習題,以及組際挑戰所提出並回答的各式各樣的問題。

二、在閱讀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必須採用行之有效的策略

1.泛讀和精讀相結合的策略

閱讀課常被稱作為泛讀課,顧名思義,泛既是廣的意思,其宗旨就是讓學生進行大量廣泛地閱讀。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應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量。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閱讀量,學生才能建立起語感,才能使閱讀上一個台階。這並不是教師在課堂里所能解決的。因為,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對於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語言知識與閱讀時間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適應的閱讀任務以外,在課堂上適度的精讀指導是相當有意義的。閱讀以理解為目的,推理是理解的核心。要培養學生正確理解語篇的能力,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語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識,弄清語言各層次之間的制約關系以幫助他們正確預測,有效推理。教師應該做到精泛結合,使之互為補充,最大限度地提高閱讀課的效率。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我們對詞彙和句型的適度教學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對於小學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學習環節。

2.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策略

目前,單靠我們的課堂內課本提供的閱讀材料,是遠遠不足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我們就給學生的閱讀任務做定時定量的要求,以每周兩篇閱讀材料為底線。在要求學生定時定量廣泛閱讀的同時,還要注意閱讀的質量。教師每月挑選出一、二篇較好的閱讀材料,對閱讀材料的句子結構、用詞、習語、詞語搭配等進行簡單的講解,以達到擴充學生語言知識的目的。對於特別精彩的閱讀材料,還可以要求學生復述和背誦。課內課外有機的結合,才可使學生時時處處接觸到英語閱讀。

3.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相結合的策略

閱讀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育心理學認為,能力是順利完成學習和其他活動任務的個性心理特徵。能力的構成要素有知識、技能、熟練、習慣、態度和意志等。英語的閱讀能力包括了快速的瀏覽能力,巧妙的猜詞能力,獨立的分析能力及合乎邏輯的判斷能力。

學生如果具備了這些能力,在閱讀中會游刃有餘,事倍功半。對於小學生而言,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固然重要,而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培養亦是不容忽視的。良好習慣的養成會給今後的進一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開始我們在課堂上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閱讀指定的閱讀材料;隨後再可以給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外閱讀任務,教師定時抽查並與其分享有關閱讀內容,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能持之以恆。

三、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要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

1.詞語積累的方法

閱讀材料中的詞彙和短語就如同建造房子的磚瓦,沒有磚瓦無法建成高樓大廈,沒有相當量的英語詞彙,閱讀英語是無法進行的。所以要提高閱讀能力,我們就得學會積累詞語。課堂上的識記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後閱讀時,遇到生詞盡可能根據上下文來猜,仍猜不出意思的,當然是查詞典了,然後抄寫在一本可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有空時,就拿出這小本子背誦記憶,這樣做不費時不費力,效果卻會意想不到的好。反復的記憶,詞彙量能增加得很快。

2.整體理解的方法

我們自己在閱讀時常有這樣的情況:句子都能看懂,但讀完後對閱讀材料印象卻不深,這就牽涉到對閱讀材料內容和框架結構的整體理解。學生也會遇上此類的問題。那如何學會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呢?首先,要重視閱讀材料的題目和首句。題目就是閱讀材料的主題,閱讀材料的內容就是環繞主題展開。首句是閱讀材料的導入,點明閱讀材料的時間、地點、意圖,背景等,也是不容忽視的。而且,我們在閱讀時要養成這樣一個習慣:見了閱讀材料的題目,要停頓一下,想一想,猜一猜,這篇閱讀材料大概寫什麼,然後你便會饒有興趣地讀下去。接著在往下閱讀時特別注意每段的第一句與最後一句,並用心記往,在讀完全文時清晰地將全文的主要內容像看電影似的一幅一幅地印在腦中,記憶很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內容、論點、論據,又學會了作者的邏輯推理的方法技巧及整篇閱讀材料的框架結構,而這是寫閱讀材料最重要的,也就是閱讀材料的構思。

3.提問互動的方法

從教育學普遍原則的觀點出發,提問是檢測理解與否的主要方式之一。提問可以是單向的,它也可以是雙向的。它可以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亦或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提問可按目標分階段進行。一般可分三個階段:讀前提問、讀中提問和讀後提問。讀前提問的原則是圍繞主題提出一些發散性問題,一般以“wh”問題為主,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有關背景圖式,同時激發他們的認知需求,這是學習動機的一個主要驅動力。讀後提問將學生的理解引向高級階段,即在獲取語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判斷、評價性問題,訓練學生綜合概括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

4.讀誦結合的方法

閱讀材料的理解是一個相對枯燥的過程,適度的,聲情並茂的朗讀和背誦可以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當然,在他們聽和讀之中,英語語感得到了培養。另外,部分內容和角色對話的重點朗讀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從而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復述和背誦,可以鍛煉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英語語言,進行分析、歸類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當我們在閱讀a big orange and a gold cup時,學生分角色朗讀不同人物的不同的話語,有的驚訝詫異、有的疑惑不解、有的怒氣沖天、更有的得意洋洋,學生們讀得熱火朝天,猶如自己是閱讀材料中的人物,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又如,在閱讀be healthy時,我要求學生根據個人的理解進行復述,學生們除了能闡述材料的觀點,還能加上自己的不同的生活實例,運用自己掌握熟練的短語和句型,娓娓道來,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
熱點內容
豐裕地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2025-05-16 18:58:06 瀏覽:391
都要你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怎麼說 發布:2025-05-16 18:58:05 瀏覽:269
誰昨天穿著紅色衣服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5-16 18:57:59 瀏覽:330
把翻譯成英語短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6 18:56:23 瀏覽:447
我願長醉不復醒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5-16 18:55:06 瀏覽:540
英語的英語的單詞怎麼寫 發布:2025-05-16 18:50:34 瀏覽:448
動力缺乏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2025-05-16 18:49:59 瀏覽:927
聖誕禮物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2025-05-16 18:49:49 瀏覽:341
他特別喜歡藍色用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5-16 18:45:56 瀏覽:494
根源的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 發布:2025-05-16 18:44:32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