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思維導圖指導閱讀論文
①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中的應用(2)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中的應用
(8)本節課結束前,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板書內容,了解閱讀過程中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以及在談論節日話題時可能會涉及的內容;最後,教師用課件向學生呈現利用MindManager軟體製作的思維導圖,向學生介紹該軟體和簡單的使用方法,建議學生進行嘗試。
2.在Halloween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示範和講解基礎之上對思維導圖有了初步了解。在本單元第二篇課文Thanksgiving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獨立繪制思維導圖,理順文章脈絡。下面是筆者在兩個班級先後兩個課時的授課情況。
(1)第一課時授課情況
①上課伊始,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問答活動復習與Halloween相關的內容,並根據學生的回答將Halloween的主要內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在黑板上;然後,學生參考教師的板書,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整理自己的Halloween思維導圖,並在此基礎上復述或背誦課文。多數學生能在板書輔助下,根據自己的思維導圖條理清晰地復述課文,但是背誦有一定困難。
②教師將黑板上思維導圖中的Halloween一詞替換為Thanksgiving,並教學單詞Thanksgiving;然後,學生閱讀Thanksgiving的課文,參考Halloween的思維導圖,將自己對課文結構和內容的初步理解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在學生閱讀和畫圖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全班,並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指導。
為了降低學習難度,教師在板書中保留了思維導圖的大體框架,但提示學生可以創新或改進。由於這是學生首次獨立在閱讀一篇文章後繪制思維導圖,耗時較多,將近一半的學生不能完成。部分學生存在內容理解及結構分析方面的困難,以致在思維導圖中不能准確使用關鍵詞。
③ 利用圖片、實物、多媒體課件等幫助學生學習生詞,解決思維導圖製作過程中內容理解方面的困難,為下節課的復述活動掃清語言障礙。
④ 布置作業,學生課下完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並加以完善。回家後聽錄音跟讀課文,下次課參考自己的思維導圖講述Thanksgiving的相關內容。
(2)對第一課時教學過程的調整及教學效果
利用課間10分鍾的休息時間,筆者對第一個班級的授課情況進行了反思,對下一個班級的教學步驟做了適當調整。在復習階段的教學中,考慮到時間因素,教師沒有讓學生整理自己的Halloween思維導圖,而只是停留在口頭復習的層面,效果不佳。調整後,教師首先通過板書呈現Halloween的思維導圖,然後學生參考思維導圖,嘗試復述或背誦Halloween的相關課文內容,這一調整有助於學生體會思維導圖在理解、分析及記憶課文等方面的輔助作用。
從調整後的課堂教學實踐來看,這一改變節約了一些時間,但復習中的復述環節用時較多,使得後面環節的時間略顯緊張。在初步閱讀了Thanksgiving的課文後,有接近半數的學生沒有完成思維導圖的製作,接近三分之一的學生能開始嘗試復述。
(3)第二課時授課情況
①上課伊始,筆者讓學生拿出自己在上次課中繪制的Thanksgiving思維導圖,自願在實物投影下展示,並參考思維導圖介紹Thanksgiving的相關內容。出乎筆者的意料,學生對這個活動的反應比較冷淡,只有2~3位學生積極參與。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參與展示的3位學生完成的作品較好,並能復述全文,其他學生對她們展示的作品表示欣賞和驚訝。針對學生的反應,筆者在課後進行了反思,分析可能是多數學生對課文還不是很熟悉,不會讀或不會說課文中的個別詞句,因此不敢在全班展示。
② 筆者以學生A的作品為範例,講解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並組織學生再次在全班范圍內以問答的形式分析全文,同時板書呈現本課思維導圖的框架,尤其是改進了Symbol中介紹turkey身體特徵的部分。圖2為學生A在第一課時整理的初稿:
② 如何將思維導圖用於英語閱讀
其實任何一件事到最後都是「簡單的重復和機械的勞動」。只要你做到了,你就有可能在一個領域做到專家。
一、什麼是思維導圖?
先引用一下概念解釋:思維導圖「由東尼·博贊於20世紀70年代創建。思維導圖是一種幫助我們達到目的的工具,它給我們提供的是一種視覺化的效果,便於理解。只要確定了主題再逐漸細化分解就可以製作出一副思維導圖」。我們使用「思維導圖」幫助自己概括、總結、提煉, 讓思維可視化 。
一張圖與文字表達的信息容量比是:1:6000
二、為何英語閱讀需要思維導圖?
學生聽讀,充分運用了感官學習中的「聽覺」,但「聽覺」、「視覺」與「動覺」(動嘴巴)充分調動才能有助於記憶深刻。另外,要求學生在不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就背誦出來,是不大科學的聽讀背訓練。我們需要藉助工具幫助孩子們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提煉出最精煉的詞彙,獲取信息,強化記憶。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在閱讀中查找信息的能力、閱讀速度,並發展學生的說和寫的能力,而圖式理論的指導和思維導圖的運用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歸納一下以上意思: 記憶需要關鍵詞 ; 單調的筆記枯燥 ; 圖片更易於刺激大腦 ,可以幫助思維可視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指運用一系列圖示技術把本來不可視的思維(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徑)呈現出來,使其清晰可見的過程。
三、如何訓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
無論是讀報紙、雜志、新概念英語,無非是記敘文、或者簡單的說明文。
那麼,記敘文的要點,用中文表達一下,如下:
第一要素是時間,年、月、日、時寫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點,要寫環境和住處。
第三要素是人物,不寫人物是糊塗,
第四要素是原因,為何發生找原因;
第五要素是經過,來龍去脈寫清楚;
第六要素是結果,交代結局別含糊。
在英語裡面,就是6個W,2個H了。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what happened and why)、經過(which steps)、結果(how to assess or how the person feel)。
舉個例子,新概念英語第二冊第一課。
內容如下:
Last week I went to the theatre. I had a very good seat. The play was very interesting. I did not enjoy it. 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were sitting behind me. They were talking loudly. I got very angry. I could not hear the actors. I turned round. I looked at the man and the woman angrily. They did not pay any attention. In the end, I could not bear it. I turned round again. "I can't hear a word!』 I said angrily.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 the young man said rudely. "This is a private conversation!"
幫助孩子畫出思維導圖,訓練孩子查找到6個W,2H的相關信息,用關鍵詞、片語填進圖表,畫出思維導圖。
我曾請好友繪制出的中文版復述手套,如下圖。
空白的格式還有下圖
(請包涵我為了節省時間,以草圖充數)
或者也可以使用下圖進行推導,指導孩子填寫關鍵字、詞。
按上圖畫出流程圖如下:
說明文的分類如下:
在訓練孩子進行說明文性質的短文閱讀前,可以指導孩子歸納如下要素:
1. 內容的科學性 :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把握事物的 特徵、本質和規律 ,給讀者以正確無誤的認識。
2. 說明的條理性 :按時間順序寫和記敘文相似;按空間順序寫需注意觀察點,注意 事物的表裡、大小、上下、前後、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按邏輯順序寫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內在聯系,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
3. 語言的准確性 :表示 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徵、性質、程序等 ,都要求准確無誤。語言簡明,說明嚴密。
既然說明文講究邏輯、條理性,那麼用結構圖、流程圖來指導孩子查找信息,填寫關鍵詞就比較便捷。
下圖來自網路。
基本上新概念英語到了第四冊,才是說明文為主。但學會使用說明文的框架後,用於歸納總結其它學科知識,也是非常有用的。
實際上,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歸納詞彙,也是非常有用的,舉例如下圖:
下圖是衣物進行的歸類。單詞也可以歸類後畫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整理,比如按前綴、後綴、發音等進行分別歸類。
鼓勵學生養成閱讀記錄的時候,也不要孤立地讓他們做筆記,而是在思維導圖上,引導他們把一些關鍵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片語標註上去。復習的時候,一邊畫圖一遍復述,復制不出來的地方,恰恰就是記憶漏洞。
同伴互助時,可以把各自的思維導圖拿出來分享,進行討論,相互優化,也可以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思維導圖復述、背誦閱讀材料。
實際上,孩子在小學畢業之前,就應該學會使用思維導圖,這是一種非常關鍵的知識提煉、總結,幫助記憶、形成邏輯思維的工具,對於提高孩子背誦、閱讀、演講、應變能力,幫助孩子重新優化語言和思維,讓學習可視化,一舉多得。
由於本人是在讀研究生的時候,被導師批評說,思維散亂,沒有主線。因此而下定決心,每一次寫東西之前都要畫出大致的結構圖,慢慢地讀文章、做報告、演講、點評等時候,也習慣使用思維導圖,讓自己的表述更具邏輯性,主題突出。等到思維導圖、imindmap等叢書、軟體泛濫的時候,才知道自己這種思維訓練的意義。因為是自己摸索,所以也說不出什麼理論、不夠系統。需要加強這一方面知識的,請參考以下書目:
1.《思維導圖系列叢書》
2.《思維導圖使用手冊》
3.《高效能人士的思維導圖》
這方面書很多,讀完你就會了嗎?套用上海教委基教處處長,現任奉賢區副區長倪閩景先生的話,「 雲上有再多的詩,也不會讓你變成一個詩人 」,關鍵你還是要自己堅持練習,才能訓導學生。
③ 思維導圖在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有哪些
英語作為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全面強調了聽、說、讀、寫的能力,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是其實踐性的主要表現.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運用英語口語進行交際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從中獲得一些英語的感性知識,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使學生敢於大膽開口說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和提高學生的視聽能力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創設的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無法全部做到,在這種情況下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移植情境,形象生動地再現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聲像結合,圖文並茂,這適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齡特點.教師將學生要學的對話融入其中,會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聯系,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的進行英語交際活動.
例如:教授動物的情景課堂上是難以描敘,而讓學生聽預先錄下的動物聲音,首先猜出動物的名稱,然後學習有關對話內容,學生學習的興趣性就會逐漸提高.學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覺自主實踐,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在相互評價中體現自我.
二、運用模擬表演,創設交際情景
我們都知道對話是在一定的情景下所用的習慣性語言,如果脫離了情景,對話也就相應的失去了一定的意義.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將真實的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卻能模擬真實的情景,創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這有利於提高學生理解和掌握對話內容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如何詢問某人的能力,教師課前准備好一個麥克風讓學生模擬表演對話情景,一個學生拿著麥克風采訪另一個學生:Can you……?另一位學生進行回答:Yes,I can./No,I can』t.這簡單的表演既容易又逼真,能有效的提高學生興趣性,學生在表演時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對內容的理解也理所當然的不感到困難.解決了學生對如何運用情態動詞can的難點.
這些對話表演,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對話內容,逼真地再現對話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大激發了他們的表達慾望,從而能積極地參與對話活動,加深對對話內容的理解,並能較好的掌握對話內容.
三、設計游戲活動情景,復習和鞏固交際內容,培養學生認知、熟知能力
在對話復習教學中設計適合兒童口味的游戲情景,是寓教於樂的好辦法,它能幫助教師把單調乏味的復習工作變得生動活潑,為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進行語言操練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使學生對此樂而好學.
例如:在教There be句型時,設計一個介紹動物園,「我是最佳小導游」的游戲.讓學生在愉快而輕松的氛圍中進行游戲.使學生在游戲情景中深入角色、踴躍表演;在玩中復習鞏固.這既符合孩子們樂於模仿與好玩的天性,又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還調節了學習節奏.在愉快歡樂的氣氛中,鞏固了學到的語言知識,鍛煉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教唱英語歌曲、繞口令和小韻文,形成輕松的學習氛圍
多數小學英語學習的內容可以用歌曲、繞口令和小韻文的形式來表達,這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分散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融合音樂、繞口令、小韻文為一體,有助於學生理解對話,表現情景內容,創設有聲語言環境,使學生自然而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中.
在教授歌曲、繞口令和小韻文過程中,可以根據歌曲的內容進行「齊和分」的表演,體現其中的交際情景.讓學生從緊張,機械,單調,呆板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的疲勞,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
根據英語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年齡特徵,靈活運用情景教學法,達到英語教學的最優化,使學生在輕松而愉快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④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中的運用
思維導圖 是一種可視化的知識表徵工具,本文試圖將思維導圖用於輔助 英語單詞 的識記。思維導圖在小學 英語寫作 中的運用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中的運用的資料,僅供參考。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中的運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 方法 。我們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類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不論是感覺、記憶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數字、符碼、食物、香氣、線條、顏色、意象、節奏、音符等,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並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而這些關節的連結可以視為您的記憶,也就是您的個人資料庫。
目前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極其重視學生“聽、說、讀”的訓練,卻往往忽視了“寫”的教學,或者說只是停留在“抄寫”“改編”的階段,沒有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寫作教學。筆者在近兩年的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實踐中,開始了英語寫作教學的初步探索。
在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中,寫作是最難培養的能力之一。雖然教師和學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學生寫作水平提高較慢,英語寫作教學現狀不樂觀。在小學階段,中高年級的學生在寫作水平上,兩級分化特別嚴重。在筆者所任教的小學五年級中較為嚴重,大部分學生用英語表達簡單的語言時總力不從心,考試時沒時間就不寫,有時間就用幾分鍾搞定一篇 作文 ,想到哪就寫到哪裡,根本不存在什麼整體構思和技巧。學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著文體及格式錯誤, 文章 無重點,卷面書寫不整潔,單詞拼寫錯誤, 句子 不完整,基本語言知識錯誤,缺乏邏輯性等問題,寫出來的文章漏洞百出,致使他們討厭寫作,害怕寫作。鑒於這種情況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主要使用顏色、線條、符號、詞彙和圖像等直觀形象的方式來呈現思維的過程,表達知識結構和知識信息,有助於培養學習者的高級思維技能和知識建構能力。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一個重點句型進行反復強調,加深學生的映象,如果大腦中的句子多了,那麼小學生也能輕松寫出自己的小作文,不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探究結題 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聽、說、讀”,輕“寫”的教學,大多停留在“抄寫”和“改編”的層面,並沒有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寫作教學。在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中,寫作能力是最難培養的,教師和學生往往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學生的寫作能力並沒有得到很大的提升,英語寫作教學現狀不容樂觀。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兩級分化極其嚴重。以我曾經任教的小學五年級為例,大部分學生用英語表達簡單語言時表現為力不從心,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整體構思,更不具備最基本的英語寫作技巧。在學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著文體及格式錯誤、文章無重點、句子不完整、缺乏邏輯性、單詞拼寫錯誤、基本語法混亂等問題,寫出的文章是漏洞百出。
為此,我在近幾年的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實踐中,藉助思維導圖對小學英語寫作教學做了深入探索。經過一個階段的實驗研究,初見成效,現將實驗研究情況 總結 如下。
二、課題研究內容與方法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課堂,即課堂英語寫作教學。在小學階段,英文寫作對於剛剛接觸寫作不久的小學生來說,難度是非常大的。眾所周知,寫作之前要有思路才能把文章寫好,而大多數小學生面對英文寫作沒有思路,甚至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下筆。並在教學中不斷完善和調整,逐漸形成高效輕松的 教學方法 。
(一)研究內容:
1.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單詞識記的數量和質量,激發興趣,化解難點,為寫作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生來說,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潛能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小學生好奇心強、耐力差,對詞彙學習、機械記憶等多持排斥心理,因此選擇恰當而有效的教學方法也就顯得格外重要。思維導圖具有圖文並茂、色彩豐富的特徵,能增添小學生詞彙學習的趣味性,可以為小學生創造出快樂的學習氛圍。
2.加強閱讀,豐富和積累寫作素材,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素材的收集和梳理,以提高寫作水平。目前的小學英語教材都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鼓勵學生大量閱讀並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成收集 好詞好句 的習慣。眾所周知,在寫作的時候,收集和梳理素材是非常必要的。藉助思維導圖,對搜集的寫作素材進行歸納整理,另外還可加入形象的圖片,這樣一張融合了知識與趣味的思維導圖必會為枯燥無味的收集過程增加樂趣。
3.藉助思維導圖這一新型的學習工具,讓學生能夠對作文進行整體構思,使寫作更有邏輯性。利用思維導圖直觀性、結構性的特點對寫作進行整體布局。在把握寫作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搭建寫作的框架結構。小學階段高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利用思維導圖對寫作布局能力的把握,恰好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不僅能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還能促進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抽象 邏輯思維 的發展。
(二)研究方法
1.調查法:個案調查,問卷等形式獲取一手資料。
2.案例研究法:對某個學生、某一類學生、某一節課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
3.文獻資料法:分類閱讀有關資料,發現問題,尋找新的研究思路。
4.行動研究法:在實踐、行動中研究。
5. 經驗 總結法:在不斷的實踐研究中不斷的 反思 進行總結。
三、課題的研究過程
根據新課改的精神要求,通過調查、實踐、研究和總結等幾個環節,積極探索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本課題的研究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4.6-2014.9)
1.運用文獻資料法,收集資料,擬定課題研究方案,課題論證。
2.運用案例研究法、調查分析法,對當前學生 英語學習 中存在的寫作障礙進行先期調查,對本校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分析,藉助思維導圖,提出對策並進行改進。
第二階段:(2014.10-2014.12)
1.運用行動研究法,對課題的研究分為四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重點進行對學困生不會寫作,在思維能力上存在的障礙進行調查、分類和分析,探究產生這些障礙的原因;第二步,對產生障礙的不同原因進行分類和分析,研究消除障礙的方法,探究這部分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最終完成對學生寫作思維能力的再培養。第三步,對英語寫作能力較好的學生,倡導寫作方法互相交流與分享。第四步,讓兩種情況不同的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全面提高所有學生寫作能力。
2.在教學中,定期舉行寫作小練筆,展示同學們積累的優美詞句。
3.運用經驗總結法,收集資料,總結階段性成果,撰寫案例和論文,檢測比較,中期匯報。
第三階段:(2015.1 – 2015.6)
1.總結實驗成果,撰寫研究報告。
2.結題。
四、主要做法和經驗
具體做法:
1. 運用不同方法,進行全方位的研究與實踐。文獻資料法:分類閱讀和收集有關資料,發現問題,尋找新的研究思路,確定研究的具體方案;調查法:通過個案調查,問卷等形式獲取一手資料;案例研究法:對某個學生、某一類學生、某一節課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行動研究法:在實踐、行動中研究;經驗總結法:在實踐研究中不斷反思和總結。
2.在班級里進行思維導圖的學習與訓練,挑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示。
3.以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運用為主題,邀請全區英語老師來我校進行觀摩課研討,通過現場觀摩課考察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4.撰寫思維導圖教學案例。
實踐經驗:
1.加強閱讀,豐富和積累寫作素材,運用思維導圖對寫作素材
進行學習和梳理,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2.藉助思維導圖這一新型學習工具,讓學生能夠對作文進行整
體構思,使寫作更有邏輯性。
3.要經常性反思,做階段性小結。同時,認真聽取市、區教研員以及全區英語老師對觀摩課的意見反饋,使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得到不斷提高與完善。
五、研究成效
初期研究階段,我們課題組老師達到共識,在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時,組織學生課堂寫作訓練,對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總結,查找原因並尋求改進。以此,藉助思維導圖把新單詞和儲存在自己記憶中的單詞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框架,迅速擴充了學生的詞彙量。此外,製作思維導圖的過程讓了學生認真體會、觀察知識間的關系,發現各個知識間的聯系,從而產生一些具有創新性的理解,達到創新性的學習目的。藉助思維導圖,組織學生集中進行了三個月的詞彙知識梳理,擴大了學生的詞彙量,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奠定的基礎。
深入研究階段,根據學生習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們課題組制定了相應的解決方案。首先,藉助思維導圖,設置不同的主題,在班級里組織學生進行為期三個月好詞好句的整理和匯總,對優秀的作品進行班級展示。學生在此階段創作出大量的思維導圖作品。其次,在學校的支持下,開展了關於“如何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觀摩課,全區老師互相聽課評課,不斷改進我在寫作教學中的方法。最後,我還撰寫相關的教學案例和小結反思,不僅充實了自己的課題研究,還讓自己在專業素養方面得到了提升。最終在思維導圖的藉助下,學生能對所學詞彙進行綜合和發散式學習,效果良好,也積累了大量的好詞好句。
結題階段,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創作出了更多的思維導圖作品,,能夠寫出一篇完整的英語小作文。同時,我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資料,撰寫了結題報告。
經過近一年的課題研究,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在教學實踐中,學生能夠藉助思維導圖提高單詞識記的數量和質量,極大地激發了學習興趣、有利於化解難點,夯實英語寫作的基礎,從而樹立起學生對英語寫作的熱情和自信心。
2.學生真正掌握了利用思維導圖對優美詞句進行學習和梳理的方法。學生通過日積月累,大量的、廣泛的閱讀,學得大量的英語單詞、句子,形成較好的語感,為學生更好地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會對寫作進行整體構思,使其更具邏輯性。學生會使用關鍵線索來串聯各種材料,用合理的方式來安排材料。在小學英語寫作中,如何開頭和結尾,怎樣分自然段,怎樣過渡和照應等等,大部分學生都能從整體布局。
六、存在的問題和設想
認真查找問題並針對性存在的問題,設想下一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持久的研究,以取得更加輝煌的成果。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度較大,搜集整理信息量很大,耗工費時,可能會影響到正常教學任務。所以應當把課堂教學和課外自主學習進行整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形成的學習成果,組織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在這一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使學生最終獲得完整的知識體系。
在思維導圖製作過程中,由於學生各自對知識的理解不同,製作的成果往往出現差異,在小組交流過程中分歧較大。此時,老師的指導作用非常重要。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篩選,在形成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求同存異。
在小學階段,學生可用彩色的畫筆來畫思維導圖,雖然沒有軟體做出來的規整,也沒有軟體所持有的一些特性,但是徒手畫法是非常實用的,不僅不受軟體、地點的限制,而且畫出來的導圖很有個性,適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的特點。
關於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運用,還可以涉及到多個方面。思維導圖作為一種 思維方式 ,應該是逐漸養成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思維導圖”將引發一場思維習慣的革命。
七、參考文獻
[1](英)托尼.巴贊.思維導圖[M].李斯,譯.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0
[2]歐陽蘋果,陳清. 2008.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 湖南第一師范學報,8(3):17-19.
[3]2005. 義務 教育 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英語6A(供一年級 起始用)[T].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5]張慧子.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01,03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中的探究
---以Go for it! 八年級 英語Unit7 SectionB為例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是一種展現個人智力潛能極致的方法,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 增強 記憶力 、組織力與創造力。此論文建立在日常初二英語教學實踐操作的基礎上,在教學反思的前提下,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寫作中,以期有效激發學生 學習英語 的興趣,應用英語的能力,提升英語教學及學生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 思維導圖;英語寫作教學;英語學習效果
一、引言
思維導圖(Mind Mapping)是由英國學者托尼巴贊在20世紀60年代所創。巴贊認為,人類大腦接收信息之後,以中心球體立體結構呈放射性興庄村如記憶庫中,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呈現。思維導圖形象直觀,可以是抽象的記憶和思維可視化,兩者產生和諧的“共生現象”,因而記憶內容就比較深刻、快速、有效。思維導圖的繪制並沒有定式,能夠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展開各種想像的邏輯平衡,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因為思維導圖總是從一個中心點開始,所以學習者能把精力迅速集中到主題上。每個人想問題時,思維都有跳躍性,產生豐富的分岔,如果把內容按順序列出來,思維很可能被打斷,在某一點上停滯不前。而採用畫圖的方式,不僅可以用彩色圖標來愉悅學習者的心情,還能在每個所能想到的分支上增添新的內容。在畫思維導圖時,人會不斷有新思想、 新發現和新感受,這會鼓勵思想的潮流無止境地涌動。大腦在不斷的刺激下,會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容易接受新事物。通過訓練,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的記憶力達到巔峰狀態。
對於初二學生來說,英語學習必須建立在輕松理解,快樂應用的基礎上,如果一味地進行語法或句法講解,只會使學生徒添傷悲,對於提高英語興趣毫無益處。因此,思維導圖與英語寫作相互結合,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激發其創新能力,更好的做到個性化學習,增強知識的應用能力。這些方面的改變最終會帶來英語學習方式向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合作對話學習、有意義學習的成功轉變。
二、思維導圖在Unit7 Section B寫作中的應用
本節課在講解Unit7 Section B的過程中,利用如上的思維導圖,畫出製作三明治的過程,並將與之相關的詞彙展開聯想,創設真實語境,增加語言輸入,開發 發散思維 ,做到有話可說,有詞可用,提高寫作能力,加快寫作速度。為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打下基礎,下面就從這節課的三點反思進行簡單分享。
(一)創設真實語境,掃清詞彙障礙。本節課主要是做三明治,在講到原料的時候,能夠展開聯想,分別從三大方面進行詞彙補充。vegetables到用tomato, onion和lettuce,說道meat能想到用chicken和ham。在others方面,bread, relish, butter和jam。邊用實物,邊進行單詞講解,這樣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能夠更容易將詞與物對應起來,使詞彙來源於生活,並且用於生活。但是如果將與之相關的詞彙孤立地進行教授,學生接受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另外,學生的思維過度就會很自然,擺脫孤立記單詞的缺陷,加強了詞彙教學的效果,為順利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導出整體框架,理清寫作思路。以往的寫作非常繁雜,學生沒有固定的模式可追尋,也不知從何寫起,所以會犯很多錯誤。尤其是在沒有理清思緒的情況下,很容易跑題偏題。本節課在如上思維導圖的帶動導學下,學生能夠清晰的理出本文的大框架,知道make sandwiches的各個步驟,明確相關的動詞操作:put…on, cut up, add…to和 put…on the top,另加上上面詞彙的充實,在此框架的基礎上只需添詞或是改詞。圍繞做三明治的主線,一步一步敘述下去。第一步,將果醬抹在一片麵包上;其次,切洋蔥和西紅柿放在麵包上;然後,放生菜和雞肉絲,並抹上調料;最後,將另一片麵包蓋在上面。依照本圖,學生的寫作思路明了清晰,遇到類似作文,便能“照貓畫虎”,反復訓練,寫作能力便會逐步提高。
(三)開發發散思維,提高寫作速度。通過上面的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利用中心詞Make Sandwiches,盡可能多地聯想與之有關的其他詞彙與句型。這樣既能培養發散思維,又能聯想以前所學的單詞。比如,看到vegetables除了那些做三明治要用的此外,無形中學生會想到與蔬菜相關的很多其他詞。這在心中就產生了強大的詞彙網,在這個網的支撐下,學生便能做到有話可說,有話會說,不會空板,這也就間接加快了寫作的速度。即使是對有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從圖形中增加語言輸入,把握中心思想,讓學生有所收獲,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三、總結
本文以Unit7 SectionB為例,闡述思維導圖與英語寫作結合的實際應用,通過其在初二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將教學的過程及結果呈獻出來,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詞文結合,避免孤立片面,使與做三明治相關的詞彙源於生活,並能夠用於生活。正如初中英語課標規定的那樣“以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的描述方式來設定要求,旨在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都應從語言使用的角度出發,提升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再者,《英語課程標准》(2011年義務教育)在語言技能方面中有一條關於“寫”的規定:能根據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第5條)。所以,在思維導圖的指示下,學生能夠准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通過思維導圖,理清思緒,給出寫作框架,以便抓住中心,不偏題跑題。將語言輸入與語言運用更為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學生獨立創作語篇提供直接的語言輸入。在這個過程中,既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力,也可以幫學生將瑣碎凌亂的知識系統化和整體化,化知識為能力,應用到寫作中。
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清晰明了的知識框架為充實及豐富話題奠定基礎,提高學生表達的技巧,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樣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教學相長。開動學生的左右腦,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加大了學生成為獨立自主學習的主體,有利於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終生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O’Malley J. M. &A. U.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 [M]. Mano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3]陳素萍. 輸入方式對初中學生寫作能力影響的研究. [J]. 中學外語教與學, 2011(1): 23-29.
[4]紀曼然.思維導圖對於英語詞彙教學的啟發[J].外語教學研究, 2010(1): 70-71.
[5]托尼. 巴贊。開動大腦[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4.
[6]周艷飛.“思維導圖”與英語“任務型閱讀”. 中學教學參考, 2010 (9上).
猜你喜歡:
1. 思維導圖助高考通關的技巧
2. 關於思維導圖的一點自己的感想
3. 思維導圖《買個奇跡》
4.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的運用
5. 關於思維導圖在教學上的優勢
6.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7. 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⑤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的知識表徵工具,本文分析了思維導圖作為教學工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優勢並結合教學實踐,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探討了思維導圖在單詞學習、語篇閱讀、協作交流和話題作文等教學環節中的運用。
一、在詞彙學習中的應用
在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詞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把與主題相關的詞彙呈現給學生,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的理解,也有利於他們進行自主學習,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學習colour一詞時,教師可以出示單詞red,black,white,orange,green等。孩子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記住更多單詞。曾經的詞彙復習課,學生或是對著詞彙表死記硬背,或在練習本上做機械重復式的抄寫,效果不好。思維導圖的運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系統的整理知識模塊,還能幫助學生抓住重點。如在復習水果等單詞時,教師可以將水果按顏色分類,每提到一種顏色,學生就會聯想到與這種顏色相關的水果。
二、在語篇閱讀中的運用
在閱讀中思維導圖主要體現在整體感知閱讀材料、整體理解閱讀材料。
1、在閱讀篇幅長、生詞較多、文章層次和結構復雜時,教師可以先呈現思維導圖,概要性地介紹全文大意,學生閱讀材料,感知思維導圖呈現的內容。教師根據中心主題和主幹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能突出重點,又讓學生關注細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閱讀後,可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最後,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的提示復述課文內容,將所學內容講出來,其中圖中的關鍵詞、圖畫、連線等都為信息提取提供了很好的線索,增大了自動化輸出的機會。這就做到了「學講計劃」提出的「學進去,講出來」。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首先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並為學生簡要介紹,提出相關問題,學生閱讀短文並回答問題。
2、在篇幅適中、生詞少、文章結構和層次清晰的課文閱讀教學中,學習的過程主要以學生獨立閱讀並製作思維導圖為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點撥、幫助的作用。以五年級上冊《 A new student 》為例,閱讀篇幅更短,詞彙量更小。教師在學生展開閱讀前應圍繞《A new student》以思維導圖輔助復習,幫助學生再次熟悉整理並繪制這類課文思維導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學生通讀全文,理解內容,小組討論,畫出主旨句。然後教師鼓勵學生獨立製作思維導圖,組際互換思維導圖討論。之後在全班范圍內展開分享和交流活動。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分析篇章,並嘗試藉助思維導圖復述或者背誦課文,而並不是用機械記憶的方法背誦課文,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
三、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英文寫作對於小學生來說,難度是非常大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巧妙的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思路整理,構思文章。如,就「Seasons」 進行課堂話題作文,可以運用下面的思維導圖進行思考和描述。
⑥ 小學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做思維的設計師,而不僅僅是知識的搬運工
又是一個星期四,准備好了筆記本,早早的就來到了直播間等待上課。在本節課思思老師帶領我們繼續深入學習了教學實踐中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表達方式,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在英語課堂中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並利用聯想和連線相關知識使之結構化,使知識的獲取、儲存和提取更加高效。
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有以下幾個優勢:
一、在詞彙學習中的應用。在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詞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僅表現在單詞中,對於文章的理解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把與主題相關的詞彙呈現給學生,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的理解,也有利於他們進行自主學習,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在課文閱讀中的應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教學效果是十分明顯的。借用語音、符號以及文字等方式可以讓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時更加直觀,更容易融入語境,也更能對閱讀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同時,學生可以很快地明確文章所要表達的觀點,以及推斷出文章的深層含義。
三、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英文寫作對於剛剛接觸寫作不久的小學生來說,難度是非常大的。眾所周知,寫作之前要有思路才能把文章寫好,而大多數小學生面對英文寫作沒有思路,甚至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下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巧妙的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思路整理,構思文章,讓學生意識到一個話題可以有很多方面可以寫。學生寫作的思路明了了,寫作文就自然變得輕鬆了。
總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有助於學生將隱性知識顯性化,將語言信息可視化,有助於將大量的信息分解成易於理解和記憶的「組塊」,幫助學生系統地、有條理地思考學習材料,並以圖形的方式記錄下其思維過程,從而既達到了記得牢、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隨著我們教師對思維導圖了解的加深和熟悉,它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將會不斷拓展。我相信若能堅持實踐和研究,不斷改進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思維導圖必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大有作為。
下面是我以春天這個單詞為主題繪制的手機版和手繪版的兩幅思維導圖,它由一個主題單詞聯想到很多和它相關聯的詞彙,同時留給學生的作業也是以其他季節詞彙為主題,復習學過的單詞繪制一幅思維導圖。可以從天氣、穿著、植物、動物,活動、月份、節日……等等進行設計。
⑦ 英語思維導圖大全,中小學英語語法思維導圖整理
如何掌握英語,學好英語,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大難題。而英語的語法更是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特別是對於一些語感不太好的理科男生來說,上英語課的時候,簡直就是人生的至暗時刻。
因為語言這個東西,它不是一個拚命努力就能完全掌握的東西,特別是在初中高中的時候,因為詞彙量不斷的增加、語句樣式花樣繁多,其他各科壓力都比較大,想花時間其實都沒有多少時間,往往會導致花費了大量的精力,還是學不好,然後就是在考試的時候,選擇題呢,完全靠蒙,完形填空提,繼續蒙,閱讀理解看運氣,作文抄前面的閱讀理解...
如果是這樣的一個水平還依舊拿到了高分的話,那可能真的是中了彩票一樣的運氣了 ,但這樣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還是連及格都很難保證。
不及格之後,很多人就越來越畏懼英語,不自覺的就開始逃避學英語,造成了心理恐懼,然後就是惡性循環,英語成績越來越差。
其實上面這些都是源於我們沒有掌握學習的方法,也就是利用一些巧勁去學習一門語言,尋找規律,利用系統性的思維來學習。那麼怎麼樣養成系統性的學習思維呢?
其實藉助思維導圖的方式就可以了,例如一個語法的內容,幾張圖全部給你理清楚,一下子就能對此的非常清楚,而不是像教科書一樣,這里一個那裡一個的,通過英語的思維導圖可以讓我們很好的把知識點串聯起來,這樣更加的利於理解和記憶,通過一張圖就可以讓你了解整本書的知識點,不僅能夠做到圖文並茂,還能達到系統且全面的效果。
下面就分享一下英語語法的思維導圖:
英語思維導圖介紹
1、英語:定語從句思維導圖
2、英語:過去將來時思維導圖
3、英語:過去進行時 思維導圖
4、英語:過去完成時思維導圖
5、英語:將來進行時思維導圖
6、英語:將來完成時思維導圖
7、英語:現在進行時思維導圖
8、英語:現在完成時思維導圖
9、英語:一般過去時思維導圖
10、英語:一般將來時思維導圖
11、英語:一般現在時思維導圖
以上就是英語語法思維導圖的分享了,英語的學習對於很多人來說,一直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心理上就產生了一定的抵觸情感,如果是持續這樣的情感的話,那麼對於英語的學習也是會有不好的影響的,所以我們首先也應該調整我們的心態,然後就是利用一些方法,例如本文說的思維導圖的方法,來將英語的知識整理匯總起來,打造一個結構化系統化的知識體系,這樣不論是英語還是數學,還是物理化學,這些學科我們一定都可以慢慢吃透的!
英語思維導圖分享就到這里,希望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