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小學英語閱讀課語法課聽說課

小學英語閱讀課語法課聽說課

發布時間: 2023-07-22 03:48:04

❶ 再談小學英語「聽說課」

近年來,隨著各地對小學英語閱讀課研究力度的加大,「聽說課」這個本該是語言教學靈魂的課堂研究卻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對於我來說,更像是:我還沒真正學會如何上聽說課就措手不及地被捲入了閱讀教學的大潮。沈峰老師的一席話,醍醐灌頂。她讓我深刻地省悟到:我從來就不懂小學英語教學。多麼令人憂傷啊!但事實如此!在此將收獲於沈峰老師報告的點滴與各位分享,希望不要有更多的同仁與我發出同樣的感嘆。

首先,一堂聽說課的靈魂和先行應在於「聽」。聽是人們言語交際的首要能力和基礎能力,在英語語言技能中排在首位。聽是課堂中「輸入」信息的過程,是學生直接接觸真實英語的最好機會。我們應該給學生創造足夠多的「聽」的機會,聽原汁原味英語的機會。就這點,我深深淺淺地反思了下自己的課堂,深覺慚愧。一直以來總是自大地認為自己的發音足夠好,就偷懶不用錄音機。孰不知,我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孩子接觸最真實英語的機會。

雖然都是「聽」,但我們卻要在課堂中明確我們想要通過「聽」讓孩子達到什麼目的,如:Reading for 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speaking...如果只是要get information 那麼就只需孩子從語篇中抓住關鍵詞獲取關鍵信息;如果是要understand ,那麼也只需孩子從整體上理解語篇的意思,獲取語篇大意。以上兩種「聽」都只對理解大意和截取信息有要求,就不用強調孩子對語篇的跟讀和模仿。但如果是為了speaking,我們就更應該從語音、語調、語速方面進行學習策略的指導。

對於初學英語者,教會他們如何跟讀和模仿顯得尤為重要。當沈峰老師還是一線的老師時,她是這么做的:對於低年級的孩子,我們不要一味地要求他們「說」,而更應強調「說得像不像」。1.當聽第一遍時,教師一句一句地播放錄音,孩子靜靜地聽,邊聽邊自主地標上記號,如:重音、語調、停頓等。2.第二遍時,跟著錄音讀。邊校對自己做的記號合不合理,並對記號進行微調。3.第三遍時,孩子先讀一句,再放一句錄音。這時候孩子就會主動地關注錄音和自己的是不是一樣的。如不一樣,孩子則會主動要求再來一遍。4.當全部學完後,全班齊讀。但不是放聲朗讀。不是快的等慢的。而是:輕輕地讀,和磁帶保持一致的速度讀。通過這四步曲,我們在孩子聽的過程中能很好地實現語音、語調、語速的教學。讓孩子在科學的模仿中形成最地道標準的英語口音。

其次,這堂課的目的在於「說」。作為聽說課,「說」是這堂課的終極目標,是信息「輸出」的過程。「說」是孩子用所學語言進行思想交流的過程,是實現英語課程「工具性」的一種途徑。

那麼如何很好地引導孩子說出來呢?通常我們課本中所學到的對話都是完整的語篇,語句與

語句之間是連貫且有上下文關系的,語篇中會包含幾個需要新授的單詞和句式。對於具有以上特點的對話,我們在「聽」或「閱讀」之後要讓孩子們收獲到哪些呢?1.What?也就是這篇對話說了什麼?讓孩子在聽或讀之後理解別人說的話。可以是從整體理解入手再到分步理解,並且在理解過程中實現新知的習得。2.How?對話是怎麼說的?孩子需要去揣摩、模仿別人說話,從句子、單詞的排列到句子間的邏輯關系,以及語句的表達方式如情感、語氣等。3.Why?為什麼他們要說這段話?這樣一段話在生活中解決了什麼交際目的?我該在怎樣的情況下運用到這么一段話?

為了解決這三個問題,我們在對話教學中更應步步為營,精妙設計,以求達到教學的有效性。一、對話前:我們可以創設情境、引入話題、適當鋪墊。如在Warming up環節中可通過Brainstorm對今天將學對話中涉及的新單詞相關的舊知識進行復習歸納再引入今天的新詞彙;也可通過Daily talk環節中與孩子的日常閑聊中引入今天的話題和新句型。熱身環節可達到抓住孩子注意力的目的,但更高級的熱身應是既能活躍課堂又能引出新知並能為新知的學習打好鋪墊。二、對話中:可先讓孩子預測對話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再第一次聽整篇對話並檢測看是否預測正確;再聽一遍對話,以求了解更多細節,並要求在聽的過程中嘗試做筆記:1.記錄關鍵詞;2.畫出關鍵詞之間的關聯。教師再出示問題,學生根據自己的筆記本回答問題。(而並非老師先出示問題學生再聽。)在對整體內容理解的前提下再來突破本課的重難點:也就是朗讀的指導與訓練。(方法請參照上述中對「聽」的指導。)三、對話後:在對整體理解及朗讀指導訓練完成之後便要求學生「產出」了。對於對話教學,產出的最高級產品仍然應該是「對話」。只有保證學生說出的是完整的對話,才具有交流的真實意義。我們可以通過整篇模仿;自己讀、分組讀、分角色讀;總結提煉;嘗試表演;拓展運用等方式來實現語言的「輸出」。而這個「輸出」的產品應該是一篇完整的對話。對於輸出的「說」,有以下幾點建議:1.模仿說,即讓孩子對對話只純粹模仿語音、語調地說。2.替換說,即記住關鍵語句的運用,其他內容可用實際情況替換對話中的內容。3.自由說,即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情景自由組合語句,把書本中的語言變為自己的語言,以達到表達思想交流情感的目的。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我們應該在平時的對話教學中真正培養和訓練孩子的「聽說能力」。另一方面,在我們國家,大多數小學生(特別是農村孩子)日常生活中都沒有聽、說英語的環境,課堂是他們接觸英語的唯一途徑。所以,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也應在課堂中給孩子創造聽英語、說英語的氛圍。自己堅持在課堂中用英語教學,包括問候、課堂用語、評價、布置作業,並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盡可能說英語。對於剛接觸英語課的學生,老師可藉助表情、姿勢、動作幫助學生理解。長期以往,教師本身可以不斷提高自己口語的熟練程度,也可逐漸培養孩子聽英語並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只有教師在平時多注重英語的「聽說」訓練才有可能避免更多的「聾啞英語」。

與廣大小學英語教師共勉!

          ——2015年11月反思於沈峰老師《在語篇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專題報告

❷ 公開課聽說課和閱讀課 哪個簡單

聽說課。
一般公開課上能夠介紹到的主要課型有語法課,聽說課,閱讀課,詞彙課四種。最為常見的是聽說課和閱讀課,因為這兩種課型中可以穿插有語法和詞彙教學,反而語法課和詞彙課展示的比較少,詞彙課主要展示為小學講課較多。英語聽說課強調「聽先於說,說促進聽」,所以難度不大。
聽說教學「三部曲」:1.聽前:感悟導入。聽前活動要有針對性、趣味性,要能很好地導入聽力主題。在聽聽力材料之前,應該激活文化背景知識,減少學生的聽力理解障礙。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聽力話題相關的材料或參照課本中的插圖,或利用多媒體等,開展富有創意的聽前活動。來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產生聽的願望。2.聽中:聽力練習。聽中活動是聽說課的核心部分,教師所設計的活動應該以訓練學生的聽力技能為目標,視教材為渠道,檢測學生對語篇承載的信息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其用所聽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聽後:學以致用。說的前提之一是聽。說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對聽的理解能力。聽與說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聽懂了,才能接著說。聽後,其實就是一個知識輸出的過程,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交際性的活動。這樣既能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又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交際能力的形成。

❸ 小學英語聽說課教案

英語老師要怎麼備課聽說部分的內容,准備一個好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學英語聽說課教案,歡迎閱讀。

小學英語聽說課教案【1】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的話題是圍繞“提建議,同意與不同意”而展開的。

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能熟練地用英語向別人發出邀請或建議,並給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應答。

二、教學目標分析

(一)語言知識目標: 掌握提建議,同意和不同意回答的基本句型:

Ask for suggestions: What shall we do? Where shall we go?

Making suggestions: Couldn’t we go somewhere outside Edinburgh?

What/How about going up into the Pentland Hills?

We could do a bit of climbing.

Why don’t we go for a long walk?

Let’s find out about the coach times.

Agreeing: That’s not a bad idea! That’s a good idea!

Disagreeing: I don’t know. I’m not very keen on climbing.

Walking’s not really my thing, either.

No way!

(二)語言技能目標:

在聽力過程中培養學生進行預測,獲取信息進行問答,做筆記記錄信息對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

同時,在說的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正確的語音語調,進行問答,復述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目標:

積極參加有意義的戶外集體活動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很有幫助。

在活動中發展友誼,互相幫助。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1. 在聽力過程中培養學生進行預測,獲取信息進行問答,做筆記記錄信息對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

2. 在說的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正確的語音語調,進行問答,復述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1.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創設場景,讓學生有話可說,樂於表達。

2. 在聽的過程中如何指導學生更快地記錄更多的有效信息。

四、教學過程設計

Step 1:Pre-listening

Good morning, everyone! Tomorrow is Saturday. What shall we do and where shall we go? Where are you going? Let’s have a discussion.

Step 2:While-listening

Now class,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a text. Listen carefully and p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the right order.

( )A. What about going up into the Pentland Hills?

( )B. Don’t forget we’ve got the dress rehearsal on Sunday evening.

( )C. Why don’t we go for a long walk?

( )D. What shall we do on Sunday?

( )E.I’m not very keen on climbing.

設計意圖:

本節課中是提建議,這一練習可以降低學生對聽力的焦慮程度,同時這也是任務型聽力活動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Listen a second time and fill in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listening dialogue.

Zoe: What shall we do on Sunday, Jack?

Jack: I could________ . Couldn’t we go somewhere outside________ ?

Zoe: Like where? Don’t forget we’ve got the dress rehearsal on Sunday evening. They can’t do without us. We’ve both_______ .

Jack: I know, but the rehearsal’s not until six. What about going up into the Pentland Hills? I think they ______ there from the city centre. Perhaps we could_______ .

Lan: I don’t know. I’m not very keen ________.

Jack: Well, we don’t have to go climbing. Why don’t we______ ?

Kelly: Yes, that’s not a bad idea.

Lan: Walking’s not really my thing, either.

Zoe: Oh, come on! We could ____________ with us.

Jack: That’s a good idea! What about it, Lan?

Lan: No way! I’m going to catch up on some sleep.

Jack: Oh, all right. How about asking Sarah?

Zoe: No, her parents are _________ for the day.

Jack: OK, well, let’s find out about the coach times.

設計意圖:

通過聽錄音,完成空格,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對話。

Step3:Post- Listening

(一) Listen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

2、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on Sunday ?

3、Where are they going ?

設計意圖:

指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並進行記錄。

(三)Listen and pay attention to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

設計意圖:

進行小組活動,學生分角色表演對話內容,讓學生從模仿入手,在訓練時要求學生學會利用相應的符號做好意群停頓,重音,升降調,以把握好朗讀節奏,這樣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和加強一些重要句式結構的運用。

(三)Speaking ---Role Playing

T: Now we have learned about some great sentences about asking for and making suggestions and agreeing and disagreeing. Can you make your own conversations in groups? Ask your friends if they can do something with you.

這一活動通過運用所學的句子,回歸到現實生活中邀請朋友參加某一活動,有禮貌的拒絕(說明原因)和接受。

Step 5:Summary & Homework

讓同學總結本節課的收獲,重新朗讀重點句子,寫出提建議,回答建議的基本句型。

作業:編一個生活小對話,使用提建議的方法句型。

設計意圖: Summary使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有個整體的了解和鞏固。

Homework課後的延續,以鞏固所學的各項知識技能目標。

教學反思:

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與取捨。

教師的課上訓練形式要側重於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

筆頭練習活動要與口頭活動結合起來。

設計不同層次的活動與問題。

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小學英語聽說課教案【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lass

I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

Students can read and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Yesterday we were happy. Today we are sad.”

Ability aim:

Through different kind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Emotional aim:

After learning this class students will feel more confident when they speak English in daily life.

II Teaching key point and difficult point:

Key point: learn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Yesterday we were happy. Today we are sad.”

Difficult point: use these sentences correctly and fluently in daily communication.

III Teaching proceres:

Step 1 warming-up:

Greeting with students and listen a English song together named “If you happy and you know it”. During this section, students can do some 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lyrics.

Step 2 pre-listening

After the song, ask students a question “Are you happy know?” Meanwhile, show a picture of smiled face. Then present new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 “we are happy.” and ask students read the sentence several times.

Show another picture of cried face and ask questions “How about this one?”, then write the new word “sad” under the word “happy”.

Step 3 while-listening

Extensive listening

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first time. Ask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ink about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Intensive listening

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second time. Ask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then answer following questions:

Q1: How did they feel yesterday?

Q2: How do they feel today?

Step 4 Post-listening

Task 1

After listening, ask students work in pairs to do a role play on the topic of what does he/she feel yesterday/ today? Give students 5 mins to make a preparation and then ask several groups give a performance in front of the class.

Task 2

Work in groups to do survey. Each member in one group should inquiry other members “How does he/she feel?” and make a chart. Then allow students to chose whose chart is the best one.

St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

Review what students have learnt in the class, and ask students to inquiry their parents’ feelings by using these new expressions. Try to do one thing that can make their parents feel happy.

❹ 小學英語閱讀課程方案

小學英語閱讀課程方案

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閱讀教學在外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閱讀課一直是最受重視的科目。下面一起來看一下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英語閱讀的課程方案吧!

1、從生活實際入手,引入話題

小學英語在中高年級課本中已經出現了Let』s read,story time、繞口令等閱讀材料,同時所列功能項目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內容,突出了語言學習與學生生活經歷相聯系。課文基本上是以單詞、對話、閱讀的形式編排的,一課一個專題,圖文並茂,即圍繞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某個熟悉話題展開,提供相關畫面。教材的這種編寫特點也決定了小學閱讀教學要求突出「用」字,要讓學生學習、理解與傳遞必要的信息。

2、 層層推進,逐步操練

在小學階段,我們強調教師抓住小學英語教學的三個要點:興趣+情景+活動,採用諸如Look and Say這一類的方法,藉助圖片、錄像或假設的情景,讓學生對語言的的感知,對課文內容的感知,使他們產生閱讀的慾望

再通過一個Let』s be a painter.的教學活動,即讓學生留在腦中最深刻的一次假期通過畫筆畫下來並進行討論。並記錄下來在小組之間進行傳閱。既實現訓練任務向實踐型任務的過渡,培養語言運用能力,又解決了閱讀材料少的問題。讓學生輕松地在同學之間找到了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同時也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3、視聽著手,解決問題

以問題推動學習,通過解決問題來感知整體的閱讀材料。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藉助課文圖片,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錄音。就這樣,通過設計問題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鑒賞文章的切入點。即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築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

但是在循序漸進的原則下要盡量做到:

a.提問要誘發學生興趣設計問題:應該在學生現有的知識積累基礎上,在現有的邏輯思維水準下,換不同的角度提問。

b.提問設計須有「度」,從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實際出發,利用有關提示引導,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c.提問設計應「巧」

4、過程指導,適當調控

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的效率。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並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閱讀,大部分學生要靠老師正確的指導,而閱讀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為此,閱讀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具體有:

a.培養學生默讀的習慣;

b.培養學生根據意群認讀的習慣c.培養學生猜詞的習慣,最終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閱讀。

5、滲透異國文化,拓展閱讀空間

語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英語學習中有許多跨文化交際的因素,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英語的學習和使用,因此通過文化背景的滲透來培養文化意識有助於學生真正學好、用好英語,「流」向課外。

在My holiday的教學中我也積極地滲透西方節日及文化。如Christmas,Thanksgiving Day,等等,同時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去搜尋更多的相關信息。這樣,讓學生在主動,有興趣的條件下自主地拓展了課外閱讀的空間。

6、要增加語言實踐量,延伸英語閱讀空間

從培養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於課文的閱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閱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絕不能只停留在封閉的教室、狹窄的一本書里,而是要面對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以拓寬閱讀內容視角,擺脫傳統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

具體做法:

(1)可開辟一個課室,裡面擺設著各種兒童英語讀物,這些讀物生動有趣,語言地道,豐富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資源。

(2)網上閱讀: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的普及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注入了活力,藉助這一優勢,我們可以把網上閱讀作為閱讀教學和課外閱讀的形式之一。同時,我們可以藉助多媒體計算機網路的智能化優勢,建立英語學習資料庫,為學生提供個別化閱讀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可以根據各自的需要,調看有關材料,以便讓學生自我拓展閱讀的空間。

7、要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

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當前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閱讀教學應結合教學內容,寓思想品德教育於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因此,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適時適度地滲透思想品德以及愛國主義教育。

拓展閱讀: 小學英語閱讀活動方案範文

一、指導思想

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要適應社會、時代的需求,應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以學校發展的眼光對待英語教學。

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然而我們在多年教學實踐中感到:小學階段的學生接觸和使用語言的時空受到一定的限制。課外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閱讀教學在外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閱讀課一直是最受重視的科目。還有,閱讀是鞏固和擴大詞彙量的好方法。然而現行的小學英語並無明確的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和配套的閱讀教材,因此在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外閱讀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總體目標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引導學生注重積累,注重閱讀感受和體驗,培養語感。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閱讀理解和分析鑒賞能力。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

三、閱讀目的

1.擴大學生的詞彙量。通過課外閱讀,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彙,進一步提高英語的閱讀水平和范圍,讓他們的生活不再僅限於課堂上,讓他們體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2.積極營造書香校園,激發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拓寬學生的英語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

3.介紹英美文化背景,幫助學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習慣用語並增加學習興趣,拓寬眼界,增長知識。

4.通過英語課外閱讀,豐富英語涵養,提升英語能力,挖掘英語潛力,藉助多種形式的英語課外活動,全面展示學生的英語閱讀成果,建立自信、激發動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厚實的基礎。

四、閱讀對象:三到五年級的學生。

1.注重單詞片語的積累,讓學生自備一本專用記錄本,記下所學的單詞,片語或小語法等,以便經常翻閱,復習,防止遺忘。

2.在各個班級制定英語角,鼓勵學生動手製作英語小報。

五、具體目標

一級(三年級):

1.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

2.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

二級(五年級):

1.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並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2.能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閱讀速度有所提高,能夠根據閱讀材料的相關內容,回答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

六、方法指導

1、首先,提供語言感受,重視輸入。

對於首先呈現的故事素材,教學中要給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感受語言的機會。教學中可以通過教材上的故事連環畫,根據故事內容製作的動態課件,教師聲情並茂的表演和體態語言等多種輸入方式,使得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如用眼、用耳、用腦等來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內容。與此同時學生會積極地接收各種信息、發現事實、發現問題,如生疏的詞語,進而逐步形成通過整體接受事實、領會故事概要的能力;根據感受到的相關信息猜測、推測生疏詞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養成認真觀察、仔細聆聽、積極思索發現等積極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

2、其次,要緊扣故事素材,強調理解。

理解過程採取由表及裡、從易到難的方式,要有層次性。例如:可以先引導學生看故事的插圖和故事的標題,要求他們能預測故事的大意;再讓學生看圖聽錄音或教師表演,要求他們能弄清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再讓學生邊看邊分節聽故事的錄音,要求他們能選擇判斷哪幅圖表現這段錄音的情節;最後組織學生看圖整體聽故事錄音,要求他們能回答有關理解性問題等等。分層次理解故事的方式或活動力求多樣,另外對學生的表現要及時評價,這樣有助於樹立他們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在故事教學中導入語言知識,促進學生的理解。

故事中肯定會有些新的詞語和句型結構,要根據實際把握時機在恰當層次的理解活動中採用直接式或間接式,集中方式或分散方式,甚至以直接翻譯的方式自然巧妙地導入。但是在教學時要講究分寸,在理解過程中這些語言現象導入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和促進學生對故事更准確全面的理解,絕不可為單純去教詞彙句型而造成對故事理解活動的干擾或終止。當然可以有意識地採取板書、出示卡片等方式強調新的詞語和結構,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對於這些目標語言點的進一步學習和操練,可以在後面有所設計和安排。學生在故事理解過程中對這些新語言現象的初步感受,又能為他們進一步學習、操練、掌握和運用這些詞彙和句型結構作好鋪墊。

3、最後,還要注重模仿表演,強化體驗。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在英語學習中,還是應該注重模仿。所謂模仿並不是機械地跟讀。學生的模仿活動一定是在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情節之後。沒有理解的跟讀活動是毫無意義的。模仿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用准確的語音語調和情感說英語。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跟著錄音機進行模仿。表演是讓學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過group work等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語言表達的初步體驗。心理學認為,帶有情感、伴隨動作表演故事有助於學生語言的內化,進而能促

進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這一點在高年級的英語教學實踐中獲得了很好的印證。當然,對於程度好的學生還可嘗試讓他們創造性地對故事進行改編並表演,以第三者的身份用陳述的方式介紹故事的內容等等,逐步培養他們高層次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

七、保障措施

1、創設閱讀氛圍

建立班級英語角及其它學習陣地。可以向學生徵集英語方面的課外書籍,讓學生將書帶到教室,方便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充分利用教室內外的櫥窗、黑板報、手抄報等陣地展示經典佳句,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營造誦讀的氛圍。

2、指導閱讀方法

幫助學生制訂課外讀書計劃,指導課外讀書方法,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交流活動,對不喜歡讀書的學生,要特別關注,經常引導、鼓勵、熏陶、點撥。

教師自身也要以身作則,不僅對「必讀書」要熟悉,還要拓展閱讀面,多讀書,好讀書。

3、保證閱讀時間

4、開展課外閱讀專項活動

(1)利用英語課的free talk 時間,讓學生介紹自己的閱讀故事。

(2)開展課外閱讀手抄報比賽、連環畫比賽、講故事、演短劇、閱讀競賽等多種活動。

(3)定期評出「故事大王」、「小翻譯家」,並且給予少量的物質獎勵,如課外閱讀材料。

(4)發動學生搜集英語故事,定期進行閱讀推薦會。

;

❺ 小學英語聽說讀寫

小學英語聽說讀寫

引導語:聽說讀寫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關鍵所在,四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下面我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吧。

一、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

“聽”是“說”的前提,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准,說得好。用心多聽他人說英語,有助於培養對英語的敏捷反應。因此,引導學生認真聽教師或者錄音的示範發音,用心聽他人說英語是至關重要的。小學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老師說英語,學生就會開口跟著老師說,但這會導致學生自身發音欠准還可能影響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也可採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範發音打手勢“一、二”,這是學生邊聽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圓、扁及變化情況,做到音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全班齊聲模仿。這樣,也鍛煉了小學生的說和讀。發音到位,模仿效果好。

英語課堂教學是小學生用英語交際的重要場合,期間,他們有很多聽英語的機會。但小學生的有意注意較強,維持時間較短,特別是在聽同學發言時容易走神,所以,教師就要在教學上採用生動、形象、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師在課堂上應盡早盡多地利用英語組織教學。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接觸英 語的機會。課上教師要有意識地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正確的英語組織教學。要充分利用小學英語第一冊教師教學用書前言後面所附的英語課堂用語,最好做到熟練運用。這些都是從眾多用語中選出的最簡單、最基本的用語。教師在自己運用的同時,也把學生用語教給學生,並鼓勵學生在聽懂教師用語的同時,也可用英語簡單地回答教師的提問或問題及簡單表述自己的意思。。多聽會起到增加英語氣氛,培養語感的作用。有的話可以藉助表情、姿勢、動作、手勢幫助學生聽懂,如Sit down, please. 請坐。用雙手,手心向下擺動示意,表示讓坐下,或教師自己以起立、坐下的動作表示,邊說邊做便可清楚。用左手手心朝下,右手直立於左手心下,示意學生停止說話,邊說Stop talking, please. 或雙唇緊閉用右食指豎立雙唇前,也可示意"停止說話或別說話"。只要教師堅持每堂課都用,經常說,反復做,學生會慢慢習慣形成自然的反應。

小學英語教科書每課有三大部分:對話 Learn to say, 詞彙或句式練習 Let's practise和娛樂部分Let's play等都是練習聽和說的。除了個別游戲之外,大部分內容都配有錄音。凡在該項目前配有錄音磁帶符號的,表示該項內容配有錄音。這類內容多由英語國家人士錄的音。可讓學生先聽後練。教學會話時,教師可讓學生先聽一遍完整的對話,或教師藉助手勢、動作及表情,用會話的教學掛圖先介紹或表演對話內容。這種聽法是讓學生站在完整的全文(整體對話)的高度上通過聽來觀察、理解和猜測整個對話或課文的內容,並從中發現新的語言現象及生詞等。

二、口語是有聲的語言,是言語的輸出或釋放過程。

說是在聽的基礎發展起來的,它們是口語交際中密切相關,形式卻截然不同的行為過程。英語說的技能大致包括語音語調正確、詞彙運用合理貼切、語句結構符合表達習慣、言語反應和應變能力敏捷及語言表達簡練等因素。

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以聽帶說,以說促聽,聽說結合是提高口語水平的關鍵環節;

2.改善英語學習環境,創造一個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說的願望和自信,從而敢於開口、樂於開口。結合課文中學習的情景,啟發學生說的動機,開辟英語活動周、英語角、英語廣播、英語夏令營等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緩解學生的焦慮,熱情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教師要善於引導,一張和藹可親的面容,一個信任與期待的眼神,一次真誠的表揚,都是降低焦慮感的妙葯;

4.講究糾錯的藝術。對學生的錯誤要有寬容性和科學性,教師一旦發現學生的錯誤不能立即打斷,進行立即糾正,這樣會使學生產生後怕心理。教師應捕捉學生表達的閃光點,並採用鼓勵、間接、禮貌、幽默等策略,盡量讓學生自行糾正錯誤,避免挫傷學生的熱情和慾望。會話時不必在意學生的語法及結構錯誤,重點應是交談的話題,提倡“重在參與”。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夠持久,不穩定,理解能力較弱,缺少感性經驗。所以教師應善於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教學。利用直觀的實物及周圍現有的素材在課堂中創設真實的情境,具體、直觀、形象,給學生提供一個活靈活現的展現自我的舞台。如學生學了《food and drink》一課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小小快餐店的場景(如肯德基),准備些milk,hamburger,fries,coke等包裝盒當實物,再做些money,讓學生扮演顧客來買東西學習新單詞和句型。這樣學生對所說的話題感興趣了,才能滔滔不絕的開口說話,引起說的慾望。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對一些陌生或抽象的東西不容易理解。教師可利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如:說一說,做一做。鼓勵學生邊說出句子邊做出相應的動作,激發學生說的興趣。一年級教材中有些歌謠難說難懂,這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對於那些內容有趣、情節曲折、形象生動的故事,學生往往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如果讓學生充當故事中的主人公,創設故事情境,更能激發他們說的慾望。如在學完課文後,讓學生分別扮演教材中的角色、敘述課文,這樣創設情境,可以抓住孩子們的好奇心,使他們融入到情境中去,提高了說的興趣,也鍛煉了說的能力。

三、 讀是辨認文字元號並將文字元號轉換為有意義的信息輸入的能力。

讀最忌古板、機械式的重復。好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因此,我們可以活化教材,給教材以動感、節奏感、趣味性和誘惑力。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讓他們在肢體語言中學習新內容效果更佳。新教材中許多教學內容都可以配上動作,我們可以指導學生用形象的動作來模擬。動作形象鮮明,能成功的幫學生理解了單詞的意思,強化了對單詞的記憶,而且邊做邊讀,使學生讀的有趣,讀的高興,變苦學為樂學。

❻ 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

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

小學英語的語篇教學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討論非常多的話題。小學三、四年級可以看做發展英語閱讀能力的准備階段,多涉及詞和句的認讀階段;到了五、六年級,小學英語教材中出現了顯性的閱讀語篇,怎樣施教閱讀課也開始為教師所關注,下面我給大家准備了小學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課的教學步驟】

一般來講,閱讀理解要經歷的心理過程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和自上而下的過程。前者針對詞句的理解,後者則更多地運用了背景知識及推論等閱讀技能。因此,對語言能力低的讀者而言,閱讀與其說是一個閱讀問題,到不如說是一個語言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小學高年級的英語閱讀中,可按照“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後”的三步教學模式,即閱讀前通過瀏覽預測語篇內容,而後從略讀到精讀多次閱讀,不斷確認或修訂預測,直到理解所讀語篇。其中閱讀中和閱讀後兩部分在實際操作中經常柔和在一起,呈現出“閱讀---檢測---再閱讀---再檢測”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安排適當形式和難度的活動,即閱讀前判斷學生對語篇語言(詞彙、語法)的理解情況,利用導讀活動激活其原有的知識儲備,解決其最主要的語言困難;閱讀中著重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行為和習慣,引導學生使用基本的閱讀技巧,如運用背景知識,嘗試聯想、推論等;閱讀後檢測部分著眼於鞏固、拓展相關語言知識,並促進與其他語言技能的融合。

一.閱讀前的活動(pre-reading activities)

這一部分可被視為新課的“導入”(introction)。在這一部分,應充分鼓勵學生利用“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 首先構建全文的語義圖象,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圖,然後,再在教師的幫助下,用較高語言層面上的理解幫助較低語言層面的理解,如段落、句子、單詞等。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啟發手段,如問答、討論等引入本課的話題,讓學生適度了解話題內容,同時,應使用提問策略調動學生,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問答和討論旨在激活學生永久記憶中相關的知識網路,使他們產生閱讀的願望和心理准備。

指導性問題同樣可以“指導”學生了解課文的話題內容和梗概,讓其構建初步的、模糊的全文語義圖象,幫助學生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機制。由於學生剛開始熟悉課文,並不具備運用課文中語言的能力, 因此,在設置指導性問題時應注意:

1)涉及課文的主題或最重要的事實。

2)回答的語言簡潔,無需贅述。

通常在閱讀前可以用一些設問來激發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或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等等,如:

a. Tom is a good student, he has never been late for school. But, today, he is late. What happened?

b. Uncle John has a magic book, with this book, he has strong magic. But, the book is missing. Who stole the book?

c. Somebody wants to be a teacher, somebody wants to be a doctor, how about Jack? Let’s read.

還可以在課前讓學生進行一些與閱讀材料相關的調查活動,將調查的結果帶到課堂上來,再與文中的內容進行比較,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生詞的處理則可在導入新課之前,也可在導入過程中帶出生詞。一般沒有必要呈現全部生詞,只需要呈現那些對閱讀理解形成重大障礙的生詞,因為學生很快會在課文的語境中判斷出生詞的准確含義並熟悉它們的用法。況且,通過上下文的線索和詞本身的構成線索確定詞義是閱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第一次閱讀之前提出指導性問題,其目的是給學生的第一次閱讀確定一個目標或任務,實現對閱讀過程的監控。

二、閱讀中活動

學生在課堂上需要從簡到精多次閱讀語篇,如能在每次閱讀前明確閱讀後完成什麼任務,則可以促使他們更為積極地閱讀,在確認和檢測答案的'過程中獲得有益的體驗。

以六年級下冊有關Zhang Peng’s weekend 的語篇為例,在安排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將課本上讀後檢測部分的“Finish the sentences.”及 “Number the sentences.” 分別作為閱讀任務讓學生讀後完成。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設計其他活動,如提出 What,Where,How,Who之類的問題讓學生讀後回答;或者要求學生在語篇中劃出有關周末活動的動詞;或者繪制Zhang Peng 當天活動的表格,讓學生重新組織所讀內容並填寫等。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閱讀任務,引導學生用基本的閱讀技能,如觀察語篇的配圖猜測主題並在閱讀中驗證,跳讀找出故事人物里的名字,或快速瀏覽確定故事發生的情景等。

設計閱讀任務時,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及語篇特點安排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方式,即是自主閱讀、同伴合作閱讀,還是小組合作閱讀;或是以其中一種閱讀方式為主,其他閱讀方式相配合。

將泛讀與精度相結合,尤其是對泛讀技巧加以指導,對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泛讀伴隨的行為是無聲默讀,要學會泛讀還需要了解有關默讀的規范。很多教師在閱讀課上強調學生朗讀課文時的語音語調,而忽視對默讀方法的指導,也未給學生留出默讀的時間。對初學閱讀的學生而言,聽錄音朗讀課文能使學生體會語篇的發音,掌握標準的重音和語調,使本文有真實的生活感;教師想強調某一小部分材料時,藉助朗讀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感。然而,朗讀畢竟不是日常交際中常用的語言交流形式,而且朗讀往往會鼓勵學生養成閱讀時出聲或唇讀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在閱讀的高級階段往往會影響閱讀速度。

三、 閱讀後的活動(post-reading activities)

此階段側重於對課文中語言形式的掌握和運用,對文章結構的分析以及文章的第二層次即意圖層次的理解。教師可先組織學生做一些語言形式的基本練習,如本課需重點掌握的詞彙、短語、結構等。練習的選擇和設置應注意語言形式與意義的聯系。然後教師可根據本階段的目的選擇下列口頭和書面的活動形式:

1)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歸納,以及對話題中心、寫作意圖、 作者觀點、態度等的討論。

2)對語篇結構的分析和討論。如是線性結構, 應注意該文的時空順序、主要情節及其發展等;如是層次結構,則可引導學生尋找主題句、分主題句、用於支撐主題的事實等。

3)圍繞課文內容的言語交際活動。如縮寫、改寫、 續寫課文或其中的一段,改寫後的短文聽寫或完形填空,涉及課文內容的記者采訪,課文情景下的角色扮演,圍繞作者觀點的正、反方辯論等。

;
熱點內容
丑用英語怎麼說翻譯 發布:2025-05-16 19:48:05 瀏覽:411
議付金額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5-16 19:41:37 瀏覽:939
鐳療法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 發布:2025-05-16 19:34:11 瀏覽:666
循環利用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5-16 19:19:09 瀏覽:559
英語性格單詞怎麼寫 發布:2025-05-16 19:11:38 瀏覽:386
我喜歡樹用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5-16 19:10:59 瀏覽:118
咖啡翻譯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5-16 19:10:57 瀏覽:11
你說英語單詞難記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6 19:04:50 瀏覽:728
豐裕地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2025-05-16 18:58:06 瀏覽:391
都要你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怎麼說 發布:2025-05-16 18:58:05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