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閱讀教學和英語語篇教學

英語閱讀教學和英語語篇教學

發布時間: 2023-08-16 19:36:41

① 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有效的語篇教學

知道高中英語的學習方法嗎?從閱讀理解開始學習

現在的孩子你們都應該都知道在英語科目中,瀏覽領會這一板塊吧,那麼你們都會做這種類型的題嗎?有的孩子看到這種題就頭疼,英語這個科目從小學就開始學習,到了高中英語,很多的孩子都不知道學習的技巧,我現在就就拿高中英語的閱讀理解板塊講一下.

高中英語試題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英語裡面,閱讀理解這一板塊的作題技巧,你們應該也都知道了吧,你們要改正之前自己不好的學習習慣,來接受新的做題技巧,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② 英語閱讀課教學方法

英語閱讀課教學方法

如何把握閱讀教學的方法不僅對於學生的能力培養很重要,成功的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我給大家提供的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方法,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英語閱讀課教學方法】

一、階段整體目標: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入門階段、發展階段和提高階段。入門階段――1-4年級;發展階段――5年級;提高階段――6年級。

(一)發展階段(5年級):在這個年段的教材中主要通過Let』s talk進行基本句型的教學,通常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求學生聽懂、朗讀並進行交際性表演,而學生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的,原因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課堂教學無法照顧到全面,因此有些學生產生問題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久而久之造成學習障礙。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抓住小學英語教學的三個要點:興趣、情景、活動,藉助圖片、錄像或假設的情景,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使他們產生閱讀的慾望並將目標中心繼續放在強化學生的朗讀能力上,重點培養學生的精讀和熟讀能力,固定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並要求學生背誦對話內容,這樣做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朗讀和理解能力,使學生有了英語閱讀的'興趣,推動其自覺地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在五年級的教材中出現了read & write這個版塊,內容有對話或短篇的語言材料,而且在每篇後都有簡單的練習題,這就是編者正式提供給我們進行閱讀教學的語言材料,在這一部分我們的目標為:通過上下文,猜測單詞在句中的含義,對非重要的單詞跳過,讓學生明白在閱讀中遇到生詞很自然,做到不懼怕,敢讀下去。

(二)提高階段(6年級):通過兩年的訓練, 這個階段的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閱讀的方法,形成了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因此這時我們重點培養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養成用英語閱讀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個階段教師有必要多給予學生一定閱讀方法上的指導,指導他們對材料多層次多角度的閱讀,培養他們簡單的略讀(skimming)、精讀(Intensive Reading)、查讀(scan),熟讀(Proficient reading)的能力。

二.具體操作方法:

眾所周知,對於一篇英語閱讀材料的課堂教學常常被人們分成三個階段,讀前(pre-reading)、讀中(while-reading)、讀後(post-reading)。

在讀前(pre-reading)階段,對學生的要求是只了解文章文章大意,並能回答出若干簡單wh-questions(who,what,when,where);

在讀中(while-reading)階段,則要求學生進行細微觀察,掌握文章中心,並從閱讀中學習到新的詞彙和語言表達法;

在讀後(post-reading)階段的做法通常是,根據前兩個階段所獲得的語言材料開展語言判斷、口頭表達、寫作等後繼性活動。

因此在每個年段進行閱讀教學時都要大體上遵循這三個階段的基本設計,再根據所教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進行有效的融會貫通.

本學期我們進行的是下冊書的教學,因此就以下冊教材內容為例向大家做以介紹:

五年級:從這個年段開始教材中就為我們提供了專門的閱讀版塊,因此我們要從這時開始進行系統的閱讀教學.三、四年級實際上我們都是將閱讀教學融於對話教學中,但五年級起我們要將閱讀教學與對話教學區分開來,閱讀教學不同於對話教學,對話教學的特點是少,慢,精,需要字斟句酌,屬於精讀。而閱讀教學是以多,快,廣為教學特點,屬於泛讀。我想有很多老師抱怨閱讀教學時間不夠就是沒能很好地掌握兩者的區別。具體方法為:

(一)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入話題。(主要以問答式、介紹、對話等形式引入)

(二) 分步進行語言項目訓練。

1、 藉助圖片、實物、教具等進行語言點的輸入,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難點並掌握重要詞彙。

2、 將新的語言功能句呈現給學生,分層設計小的任務予以訓練。

(三) 視聽入手,整體感知語言材料。

1、 藉助主題圖畫或多媒體課件呈現對話內容。

2、 帶著任務聽錄音,大體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內容,發展聽力水平。

3、 以排序、判斷、選擇、連線等方式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四) 具體了解語篇內容,加強過程指導。

1、在教師的指導下聽音跟讀,加強語音語調培養,分組或分角色誦讀文章,深入理解語篇內容。

2、 關注閱讀習慣和方法等動態式學情。

(五) 以語篇為單位綜合訓練,強化綜合語言能力。

1、 用不同的方式復述課文,包括填空復述,看圖復述,根據段落大意復述等;

2、 學生根據各自掌握的情況和同伴合作,把它表演出來;

3、 完成教材中的相關練習,口頭匯報。

(六)布置作業:

強調:1、將四會句型作為重點。

2、布置預習作業。

六年級:我們重點要做的是教會學生方法和能力,其次是獲得信息,而且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能力獲得信息。基本做法為:

(一)導入——感知教材

這時我們一方面要對學生即將閱讀的語言結構要預熱,喚回他們對某一語言點相對生疏的語感,同時又要對學生即將閱讀的材料的主題內容進行預熱,這樣的預設就能使學生鋪墊出一層淺淡的印象,降低了閱讀的認知梯度,學生有了一定感性基礎,理解書本就比較容易。可以討論有關的話題,或出示有關的實物等。通過這些活動喚回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對閱讀對象背景的了解,同時也可放鬆閱讀前的緊張心理。也可以設置情境,提出問題,使學生產生讀的需要,帶著目的去讀。

(二)讀——理解教材

第一步:略讀(Skimming):學生通讀全文,了解大意。文中的生詞能猜的鼓勵學生去猜,也可鼓勵學生在預習時查詞表或詞典解決,少數重點詞、片語和句子由教師寫在黑板上,加英語註解或圖解。

第二步:精讀(Intensive Reading):學生邊讀邊找出關鍵詞、句,進而掌握語篇的中心、情節,並進一步練習單元重點詞句。教師的引導手段有提出問題、閱讀理解題(判斷題、選擇題、填空等)。

第三步:熟讀(Proficient Reading):帶領或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朗讀過程中還要進行個別檢查,糾音、正調。

(三)練----語言輸出

閱讀完後,設置一些檢查的題目,例如考察信息與理解的選擇、判斷正誤等題型;根據關鍵詞復述、背誦或表演閱讀內容;仿寫等。


;

③ 高中英語教資面試中的語篇教學和閱讀課設計有什麼不同

一、類型不同

語篇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此教學法主要表現在對文章的背景知識、篇章知識、字詞句知識和推理等方面的教學。語篇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主題和大意,然後在把握篇章整體結構和意義的基礎上對難點進行講解。

閱讀課設計,屬於教學設計的范疇。要注意閱讀模式的合理運用。面試試講中可以說讓同桌合作復述材料的內容並上台展示,將閱讀與聽說結合起來。

二、教學過程不同

語篇教學屬於試講中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課型。教學步驟要體現通過閱讀,進一步學習句型、語法、文章結構和相關的話題內容,並在讀的基礎上,開展寫作方面的訓練。

閱讀課設計一般使用問題、圖片、視頻,引入閱讀的話題。可以在閱讀前解決一些生詞,和語法,以便更好進行閱讀的活動。


三、側重點不同

語篇課微觀分析法側重於詞彙、語法等,指的是識別詞義、句法結構以及句與句之間的關系,本質上又不同於傳統的逐詞逐句分析的閱讀教學法。

宏觀分析包括人物性格、故事情節、中心思想、寫作技巧等,涉及面比較廣,要求學生具備豐富的背景知識。兩種研究方法相互融合於英語泛讀教學中,便是閱讀教學中的「語篇教學法"。



閱讀課設計:高中英語閱讀課文具有題材廣泛、語言知識豐富等特徵,是教學的核心部分,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渠道。所以閱讀課設計的教學目標應該是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學習,來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學會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舉例來說:在學生初次接觸閱讀課文時,應該採用自上而下閱讀模式,不失時機地培養他們的快速閱讀習慣、快速閱讀理解能力。這一階段的教學設計主要如下:

1、引入題材。可採用設疑懸念、直觀導入、故事導入等引入方式。

2、進行快閱。可向學生介紹組讀法、察讀法、瀏讀法、略讀法、跳讀法等快速閱讀方法。

3、檢測理解。可採用問答題、判斷題、選擇題、做筆記、填圖表等檢測形式。

④ 論話語分析中的語篇分析與外語閱讀教學

論話語分析中的語篇分析與外語閱讀教學

【論文關鍵詞】話語分析語篇分析閱讀教學

【論文摘要】 閱讀是外語教學的關鍵,它既是運用外語的一種能力體現,又是學習外語的手段之一。而傳統的外語教學方法在閱讀教學這一方面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因此,本文將話語分析中的語篇分析作為應用外語閱讀教學方法的補充,主要論述了語篇分析與應用外語閱讀教學之間的關系。

閱讀是外語教學基礎課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學生獲得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外語閱讀教學開展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外語綜合能力的提高。然而,傳統的外語閱讀教學使其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得不到體現,在此情況下,話語分析中的語篇分析的理論和實踐為應用外語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
1 基本概念
1.1 話語分析:簡單來說,即考慮到語言交際的參與者、語言情境,按照一定的對於詞句語法等的分析原則與方法,對某一段話所作的連貫性的分析與解釋。
1952年,美國哈里斯首先提出:“語言不是在零散的詞或句子中發生的,而是在連貫的話語中的”。此後,“話語分析”作為一個專業術語開始為人們所熟知,並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學者對此進行研究。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研究,“語言分析”
不僅囊括了言語行為理論,甚至已經超出單一交際語言學范疇,與人類學、學等其他領域緊密相連。
1.2 語篇分析:語篇是實際使用的語言單位,是一次實際交際中一系列連貫的語段或句子所組成的語言整體。
語篇分析,就是從整個內容出發,分析段際、句際的關系,然後分段落找出其中心思想及重要信息,再將長句、難句放入特定的語境中進行語法剖析,有些地方也可以等同於“話語分析”。隨著現代語言學界以及教學界對於語篇分析的深入研究,其內容、內涵也在不斷得到充實與豐富。語篇分析的基本內容包括:銜接、連貫、句際關系、語篇宏觀結構分析及語篇的語境分析。
2 語篇分析與外語閱讀教學的關系
2.1 語篇分析的要求:語篇分析,是將文章當做一個統一整體,對其結構進行研究的一種分析方法,因此,運用語篇分析法,不能將理解只停留在文章的單個詞或者句的表面意思上,而是要通過對文章結構、作者意圖的分析,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主旨、內涵。要求教師盡可能地創造機會,給學生提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最後解決問題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加學生直接使用語言的機會,從而幫助學生盡可能多地獲取閱讀文章的信息,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語言的能力以及加強閱讀理解的能力。
傳統外語閱讀教學的模式是逐字逐句分析講解,而語篇分析正好與此相反,反對逐詞逐句理解法,提倡科學、系統地對文章進行閱讀分析,不僅要分析文章的語言形式特點,還要對句子以上層次進行分析,要弄清語言是在文章的哪個具體位置,在這個位置上如何產生意義,進而把握文章的結構模式以及表現這些結構模式的語言手段,發現其內在規律性的東西。
2.2 語篇分析在外語閱讀教學中的意義:不管是人類的思維方式,還是交際表達方式,都是通過語篇來實現的。因此,更深層次的閱讀理解也是建立在對語篇的把握上的。因此,語篇分析在外語閱讀教學中的主要意義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促使外語閱讀教學課堂的結構更加嚴謹、清晰。
(2)語篇分析使教師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較多地採用一些分析討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格局,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
(3)在文章的分析過程中,由於教師給學生努力創造的各種表達自己想法以及提問、討論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文章基礎知識教授的同時,把重點轉移到了對於文章整體語言形式特點、總體結構的分析,以及文章前後句、前後段落銜接方式的分析,使學生從文章整體感覺上了解其內容,並把握住文章的宏觀結構,使學生學會文章的閱讀方法以及把握方式,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外語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理解能力,提高了外語閱讀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2.3 語篇分析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2.3.1 轉變外語閱讀教學觀念,增強語篇分析意識:運用語篇分析理論,重點分析外語閱讀篇章的銜接方式、結構形式,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對文章的話語分析的層面上來,強調文章各組成部分對於表現整個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從而加強閱讀課上的語篇分析環節,培養學生語篇分析的能力。
外語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在基礎知識的教學平台上,將文章的技巧、寫作風格、表達手法以及深層含義全面教授給學生。因此,要提高外語閱讀教學質量,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改變以往逐字逐句過細研究詞彙、語法的教學方式,將著眼點放在文章整體上。其次,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主體的作用,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給學生創造直接使用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增強學生語篇分析的意識及能力。
2.3.2 重視文章語境,加強背景知識學習:加強文章語境的分析,也是加強學生理解的一種有效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語境訓練來培養學生的語境意識,比如讓學生參與文章的分析、、推理等構建文章中的語境,從而增強學生對於文章語境的敏感度,能夠更加准確地找到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學生養成結合語境進行文章閱讀分析的良好習慣。
同時,背景知識是連接文章與讀者之間的橋梁,擁有豐富的背景知識,對於理解文章的寫作意圖以及寫作目的都有幫助,而且也有助於學生對於文章語言的理解以及使用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自身文化修養的不斷豐富與提高,以在課堂講解中可以滲透與文章相關的背景知識,便於學生理解,以及培養跨文化意識。
2.3.3 正確處理好語篇分析外語閱讀教學與基礎知識教學的關系:語言基礎知識是語篇分析的基礎與前提,因此,教師在外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既要培養學生語篇分析的`能力,也要引導學生掌握好文章的語言基礎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語篇分析並不是意味著完全放棄對於文章詞彙、語法的放棄,語篇分析離不開語言基礎知識而獨立存在,語篇分析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增加學生的語言知識並促進語言基礎知識向語言能力的轉變,從而提高學生的外語閱讀能力。因此,作為語言的構成要素,也不能忽視對於文章詞彙、語法的講解,但還是以語篇分析為主,同時將詞彙、語習與文章語境相結合進行教學,對於一些較長的句段,也可以採用簡明的句法分析方法。
2.3.4 分析語篇結構,文章閱讀:文章的語篇體式不同,其教學方法也有所差別。例如,就文章的表達方式而言,有記敘、說明、抒情、描寫等,每一類都有各自的獨特性,因此,表現在文章內容和風格上也就不同。
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文章體式,指導學生掌握各種文章體式的獨特性,並掌握其中的內在聯系以及一定的規律性,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通讀全文,劃分意義段並概括其中心意思,然後根據文章的引言等從整體上整理文章的結構層次,獲得文章的完整信息。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形成對於不同篇章體式以及外語閱讀文的表達特點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外語閱讀與分析能力。
將以上幾個步驟貫穿於外語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久而久之,對於提高學生的外語閱讀能力、語言交際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謝堯臣.語篇分析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教學與,2009
[2] 馬海英.語篇分析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
[3] 鄧小亞.列文森話語分析理論的優缺點[J].科技信息,2010
[4] 周江林教授.“話語分析”課程教案及相關論著.

相關論文查閱: 大學生論文 、 工商財務論文 、 經濟論文 、 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

⑤ 英語閱讀教學策略與方法

英語閱讀教學策略與方法:

1. 首先可以指導學生將單元閱讀進行整合,找到各單元之間的共性和個性,總結閱讀思維。教師要重視語篇教學,教會學生了解語篇體裁,培養學生分析語篇結構,找准獲取語言信息的切入點,從關鍵詞中整合出語篇的內容、主旨、觀點、作者意圖和態度等閱讀能力。

2. 其次,教師應結合當地地域特色,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特長愛好,對語篇的資源進行拓展選擇。在規劃設計教學過程之中,把課內與課外的閱讀相結合。鼓勵學生通過圖書館、互聯網、報紙、雜志、廣播或電視等各種渠道查找語言學習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

5. 最後,要提倡自主閱讀與合作式閱讀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從自我閱讀中反省閱讀技能,從合作式閱讀中體會互動的樂趣、創新的新奇。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讓他們知道如何去收集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教會他們利用筆記、圖表、思維導圖等收集整理信息,根據篇章標題、圖片、圖表和關鍵詞等信息預測和理解篇章的主要內容。

⑥ 如何處理好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語篇整體教學與單詞教學的關系

【摘 要】: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開闊視野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通過閱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滿足他們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不斷地積累詞彙,培養語感,豐富語言知識。在教學中,除了用足教材,用好教材,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外延伸,可選一些課外閱讀材料,但選擇時應注意材料要有趣味性,貼近生活,難易適宜,內容盡量與教材匹配並適當加以拓展,這樣便於學生鞏固課本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 積累詞彙 激發興趣 拓展延伸
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是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關鍵時期。《英語課程標准》中指出,聽和讀是理解技能,說和寫是表達技能,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聽說讀寫既是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的手段。教學語言知識中的語音、詞彙、語法均要通過理解和表達技能的綜合訓練才能熟練掌握,而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興趣,開闊視野,吸收豐富的語言知識,還能擴大詞彙量,促進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因此,就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談一些個人淺見:
一、注重詞彙積累,打好閱讀基礎
閱讀材料中的詞彙和短語如同建房子的磚瓦,沒有磚瓦無法建成高樓大廈,沒有相當量的英語詞彙,閱讀是無法進行的,所以要提高 閱讀能力,就要學會積累詞語。 1.注重積累 在平時的詞彙教學中,我將歌謠、游戲等多種形式帶進課堂,在學習的同時完成詞彙的積累。在班級經常開展一些詞彙積累方面的活動,如聽寫比賽,認讀單詞比賽,單詞接龍,課外閱讀,收集單詞等,充分調動了學生積累詞彙的積極性,詞彙量較以前大幅提高,學生也逐漸體會到閱讀的成就感和快樂感。 2.聯繫上下文猜詞 要想閱讀取得好效果,必須盡可能地以多種形式記單詞,擴大詞彙量。平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猜詞義,比如學了6B <Holidays> A部分後我給學生提供這樣一個閱讀材料,Spring Festival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It is a popular holiday in China. People usually spend time with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They eat a lot of delicious food.They have a good time at Spring Festival.而其中popular是一個生詞,我就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聯繫上下文猜,學生很容易便猜了出來。如果學生在猜測有困難時,可以讓他們跳過去,因為閱讀的主要目的是抓住文章主題,並不一定非抓住每一個細節。經過不斷的鍛煉,猜詞的本領就會不斷提高,從而促進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二、創設課堂氛圍,提高閱讀興趣 1.游戲中閱讀 牛津小學英語每個單元都為學生提供了閱讀材料,圖文並茂,有幽默小故事,有風趣小對話,有知識性的小短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知、體驗、感悟和表現。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 E部分是由昆蟲而引出的小短文,在教學中我設計了猜謎活動。It』s very small,but they can carry big things.學生猜出「ant」. It』s very special.it glows at night.children like to catch them.猜出「firefly」.通過理解詞句來認識各種昆蟲,然後再用其他幾個昆蟲類單詞讓學生自由描述,接著在學這部分短文時學生便能輕松地掌握,這樣的游戲形式學生喜聞樂見。
2.閱讀中表演 6A Unit 1 <Public signs> E 部分是由一個公共標志引出的幽默小故事,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藉助圖片自己閱讀,然後在通過課件對其中的重點詞句作講解和朗讀指導,再讓學生扮作Mr Smith和Park keeper用自己的語言來復述表演這個故事,看誰說得最生動,最有趣。於是出現了這樣一個場景,一個男生信步走上前來說;Last night I was taking a walk in the park.(忽然神色凝重,兩眼直直地看著前方)Suddenly I saw something on the grass.It』s a ten yuan note.(他東張張西望望)I looked around:nobody nearby! .(然後迅速地走過去,撿起紙幣) I quickly walked to the note and picked it up.(就在這時公園管理員走了上來說)Fine ¥10,Can』t you see the sign on the grass? 一連串有趣的話語,詼諧幽默的動作引來陣陣掌聲。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這樣的閱讀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3.課堂留有餘地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詞彙積累,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留一些時間或空間,讓學生幾人一組合作編對話或故事,對於一些難度較大的像編故事之類的,教師可以預先向學生作一些介紹,再給出一些詞語,比如,在「The Wolf and The Lambs」中,我給學生提供了這樣一些詞語:some bread,cakes,potatoes,long teeth,wide mouth,grey hair,Who is it?Wait a minute,Open the door.然後放手讓學生去自編,盡管學生的設計顯示出很多的差異,卻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使邪惡得到了懲治,真、善、美的情感在孩子們的心中盪漾。
三、精心選編材料,拓寬閱讀面
選編合適的英語閱讀材料是發展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條件,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水平收集、選擇和編定一些程度適合每個年齡層次的閱讀材料,開展有益的閱讀活動,閱讀材料的選擇要做到;
1.貼近生活 閱讀材料要以趣味性為主,貼近生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需要動力來維持,教育心理學家認為,人有追求知識的需要,這種認知需要成為學習活動的重要的動力。在選材時,要注意選材的多樣性,如淺顯易懂的兒歌、習語、動物故事、幽默故事以及一些常識性的短文,只要學生有興趣讀,都可以列入考慮范圍。
2.難易適中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心理與情感。往往和生詞量有關,生詞太多學生讀不懂,達不到訓練的目的,還會對閱讀產生畏懼心理,給進一步的閱讀造成障礙。其次,文章體裁的不同也會對閱讀材料的難易產生影響,教師應首先推選全部是熟詞的材料,但裡面的詞語是重新組合搭配的,讓學生在熟詞的環境中理解體會。隨後,生詞量再逐漸遞增。學生就不會覺得力不從心,就會品嘗到閱讀的樂趣。
3.逐漸滲透 在閱讀過程中,將影響學生閱讀的難點詞、短語逐個滲透各個環節中,讓學生在更加簡短的語篇閱讀過程中、在圖片看說過程中、在其運用過程中將這些詞和短語理解並掌握,而不是像對話課教學一樣,刻意地將他們逐個進行教學,如在教學6B Unit 3 Asking the way 的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理解句子 You can』t miss it.我先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Mr Smith 所在位置的平面圖,然後利用上下文來猜,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很輕松。
四、多種形式並舉,提高閱讀水平
閱讀的過程中,遇到生詞、難句是在所難免的,在教學中應讓學生越過少量生詞、難句所造成的閱讀障礙,從整體對詞句進行推敲,加快閱讀文章的速度,提高對文章理解的正確性,同時靈活採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1.梯度性提問 提問是檢測理解與否的主要方式之一,提問可以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提問設計要設階梯,層層遞進;提問設計要有「度」;要注意對學生回答的處理,教師只是給出問題,其真正的目的在於引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主探究,主動的感悟體驗,做到引而不發。「引」是激疑,是提示,是點撥,是引導,是啟發,通過「引」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感知、發現、創造。
2.閱讀指導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應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量。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閱讀量,才能建立起語感,才能使閱讀上一個台階。這並不是教師在課堂上所能解決的,因為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對於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閱讀時間是有限的,除了布置相適應的閱讀任務外,在課堂上適度指導是相當有意義的。閱讀以理解為目的,要培養學生正確理解語篇的能力,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語言,掌握必須的篇章知識,弄清各層次之間的制約關系以幫助他們正確預測,最大限度的提高閱讀課的效率。
3.嘗試表達 到了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同時表現欲也較強,這時可以嘗試讓學生自我表達,比如學完了5B Unit7 A busy day 我讓學生說出他們一天的生活情況。通過這種形式的交流,增進了同學間的了解;又如在教學完了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 後,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作一個自我介紹,其中一名學生是這樣介紹自己的: My name is ZhangZhongGuo, I』m a boy. I』m Chinese. I』m from Yi Zhen. I』m tall and thin. I have short hair. I am very active. I study at Xincheng Primary School.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and listening to music. I like reading with my classmates.通過這樣的訓練,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4.拓展延伸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課內閱讀是基礎,課外延伸是補充。課外閱讀不但能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還能有效促進學生英語綜合技能的發展。因此,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根據閱讀教學要求,從單詞、句子、短文入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的閱讀量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得到延伸,讓學生在運用英語進行活動、思維、交流的過程中不斷的增加對閱讀信息的渴望和追求。
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讓課堂綻放異彩。要全面大幅度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需要不斷的鍛煉學生的思維及想像力;需要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在平時的教學中創設氛圍,積累詞彙,精心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體裁,把課內課外有機地統一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的同時進一步增強課外閱讀的興趣。

熱點內容
重來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1 09:03:46 瀏覽:488
我的名字叫什麼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1 08:59:20 瀏覽:595
我能吃三個蘋果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1 08:49:04 瀏覽:864
smart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1 08:42:53 瀏覽:300
英語周末的一天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1 08:32:45 瀏覽:917
機靈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1 08:30:20 瀏覽:379
早上好怎麼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1 08:09:40 瀏覽:892
那些是我的鋼筆嗎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1 08:07:54 瀏覽:661
她喜歡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1 07:54:43 瀏覽:266
視頻英語怎麼翻譯中文 發布:2025-08-21 07:48:14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