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培訓 » 英語培訓成果匯報課

英語培訓成果匯報課

發布時間: 2022-07-31 10:02:14

『壹』 vipjr英語培訓到底有沒有效果

"我兒復子讀制初二,我給我兒子在vipjr購買了四十個單元的課程,現在讀了大概二十四個單元的樣子,目前來看,是有效果的。主要體現是我家孩子原來英文全靠死記硬背,讀寫還行,聽說抓瞎,現在語感出來了,能開口說了,發音這些很標准。而且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沒了,學習興趣明顯提高。英語課任老師說他進步挺大的。學校一般有啥匯報展示課,他們英語老師都會讓他起來回答問題,因為不會回答錯嘛。
我感覺vipjr是有用的,關鍵是孩子要配合外教,還有就是要堅持。"

『貳』 急需一篇小學英語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心得體會匯報

英語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心得與新課程一同成長

英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成功的關鍵,是需要一支優良的教師隊伍。搞好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素質,是進行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系統工程。2012年秋季,我縣很榮幸地率先成為全市的省級課改實驗區,我校作為實驗區先進學校之一,在縣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等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凝心聚力,扎扎實實做好新課程的師資培訓工作。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確保師資培訓工作與課程改革的推進同步進行並適當超前,使教師與新課程同行,煥發出新的生命。

一、平等交流、討論、對話、合作,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這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以教師為本體,則是我校開展校本培訓的指導思想和出發點。在培訓中,主要採用平等參與的方式,讓教師自己對新課程的理念和做法進行探究。通過創設情境,引導教師在活動、表現和體驗中反思自己的經驗與觀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產生新的思想,達到新的認識,從而實現自我提高。

師資培訓的形式力求多種多樣,激發教師參與的熱情,促使教師全身心參與培訓工作。1、專題講座。我校在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級骨幹培訓、縣課改通識培訓、縣新課程學科培訓的同時,扎實開展好校本培訓,請專家、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骨幹教師、經過培訓的輔導員主講,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綱要》和各學科課程標准。培訓者將學習內容製成幻燈片,圖文並茂,提綱挈領,突出重點,使教師能很好地領悟其精髓,深入了解各學科改革的突破點以及對教學的實施建議等,從而指導教學實踐。2、觀看錄像。放映能引起爭議的錄像片斷,錄像中教師的行為反映出教師有嘗試新課程理念的願望,但不夠完善。觀看後組織教師分組討論,對一些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及其對學生的影響進行反思,明確新課程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新要求。3、教學觀摩。強化「三課」(研究課、匯報課、示範課)管理,積極開展「假如我來上這一課」討論,同時,選派骨幹教師外出聽課,並以上課、寫體會等方式匯報學習所得,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4、案例分析。精心搜集一些教學案例,定期組織教師以備課組為單位合作學習並作點評,幫助教師從感性的經驗中生成理性的認識。5、經驗分享。根據課改中出現的熱點問題(如「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何在一年級課堂中讓學生主動探究」「綜合實踐活動中如何做好安全工作」等),以及教師在課改工作中的疑惑和困難,定期組織教師沙龍,讓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暢談自己的想法,交流各自積累的經驗,把自己的看法與做法和大家分享。6、教學反思。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以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能,促進其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對教師學會如何教學和教師從教學中學會什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校把教學反思作為培訓的一種形式,要求每位教師經常對自己教學中的課堂結構、教材處理、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法設計、提問和練習設計等方面進行回顧與反思,寫成心得,並定期在教研組中交流。不少教師的教學論文、教學設計方案在省、市、縣級的雜志或評比中發表或獲獎。

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與參與是推行新課程的前提,因為他們最終決定著課程實施的走向。經過一次次的「頭腦風暴」,我校教師不再是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不再是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一批擁有正確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於合作的探究者。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在課堂上,將4的加法寓於孫悟空分桃的活動,使識字與生活、游戲緊密聯系,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在今年的縣級優秀課的評比中,獲得了語文、數學、藝術學科的第1名。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學校扎扎實實進行師資培訓是分不開的。

二、邊培訓、邊實驗、邊開發、邊研究,加強培訓資源建設。

由於我校採用的是平等參與的培訓方式,因此,培訓者與參與者的角色發生很大變化。培訓者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提供者、標准答案的發布者或核實者,也不再是傳遞上級行政命令的「二傳手」,培訓者成了參與者的「協助者」、「協作者」。「受訓者」也發生了角色上的變化,他們成了「參與者」,是培訓者的「合作夥伴」,是培訓內容和形式的主動創造者,因而,他們也就成了非常豐富的培訓資源。給一定壓力,予一方舞台,教師就能將積累的能量釋放出來。我校舉辦了「走進新課程」系列競賽,在演講、備課、上課等競賽中,教師互相探討,團結合作,在活動中共同提高。我校青年教師對省市專家上課改匯報課、對縣上課改示範課都獲得好評,在縣課改學科優秀課評比中奪魁,課改實驗骨幹教師向城區教師匯報培訓學習所得,這些都是充分調動了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使其也成為師資培訓資源之一。

由於教育經費緊缺,我校的辦學條件並不夠好,但在師資培訓方面卻在逐年加大投入。受場地限制,我校圖書室不大,但圖書數量多、內容新、品種齊全,為教師獲取有關新課程的信息創造了條件。我校教師人均每月借閱圖書三冊,每月業務摘記、心得兩千字。此外,我校還加強了網路建設,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鼓勵教師上網了解外地課改信息、課改動態,積極撰寫課改論文。我校還擬將建立自己的網站,各教師自製網頁,交流實驗體會,展示實驗成果。

三、加強對培訓的科學研究工作,形成良好運行機制。

以學校為主陣地,以教師為本體開展培訓,這種校本培訓模式有如下特點:1、培訓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教師邊學習、邊反思、邊提高。2、培訓與教研活動相結合。培訓與教研融為一體,在培訓活動中進行教研,在教研活動中培訓學習。3、個體學習與團隊研討相結合,既有個體的自學自練,又有集體活動。只有通過教師自覺地、主動地、自主學習與研究,並積極參加集體培訓活動,在集體培訓活動中交流、研討,在集體中共同提高,才能真正實現「人人參與」,使培訓活動落到實處,使培訓工作收到實效。4、培訓時間安排和培訓形式靈活方便,可以安排大塊時間培訓,也可隨時隨地利用零散時間學習、交流;既可集中培訓學習,又可分散學習、交流和研討。在培訓中,我校採用了平等參與的方式,這種方式能使教師親自體驗新課程所追求的新理念,從而促進他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創造性地使用此類方法。如我校一青年教師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引導學生交流最後一個音節時,讓願意領讀的同學上台讀,學生「嘩」地一下子全上去了,看著空空的座位,老師索性坐在學生的座位上,說:「老師來做學生,你們做老師領我讀……」,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師資培訓中,我們還盡可能使用一些具體的學科實例,對有關問題進行更具情境化的闡釋。比如,如何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如《低年級詩文賞讀》閱讀指導教學片斷,《到小熊家裡去》一課的節奏練習片斷等),指導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我們努力使師資培訓工作走上科學化軌道,進一步提高培訓的質量和實效。

四、加強對培訓的有效管理,建立良好的保障機制。

沒有嚴格有效的管理機制,培訓就會流於形式,師資培訓目標、任務就得不到落實,完善的嚴格的有效的管理是使師資培訓系統形成良性循環的關鍵。因此,我校首先成立了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師資培訓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並組織制訂了一系列相應的管理和建設制度,針對新課程制訂了相應的考評辦法和激勵機制,同時領導小組合理分工,加強對師訓工作的檢查、督促和考核。定期聘請省、市、縣教育局領導來校,對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進行評估、跟蹤指導和專題研究。2012年9月初,縣教育局領導評估我校師資培訓工作,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對我們的培訓工作提出了加強系統性及學科間融合性的要求,我們在師資培訓工作中努力實踐著這些要求。同年省教育廳專家到我校調研我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情況時,在審閱師資培訓計劃、培訓記錄,對教師調查問卷,與教師進行座談後,專家對我校的師資培訓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寶應就使教師的教學理念迅速提升,教學方式迅速轉變,真正出乎我們的意料……」

成績屬於過去,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隨著課改的深入,對教師的要求越高,師資培訓任務就越艱巨。我們將進一步努力探索、研究和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新的培訓形式和培訓手段,形成「實驗、培訓、管理、研究」一體化的良好運行機制,推動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高,讓教師在新課程中成長,在新課程中煥發出新的生命!

『叄』 北京聚德華天學校好嗎

一、學校概況
我校建於1982年,位於西城區百萬庄地區。校舍面積約900平方米。現有專職教職工6人,兼職教師20餘名。學校隸屬於聚德華天控股有限公司。因此,我們各項工作也是圍繞集團公司整體工作進行。幾年來,我們的培訓工作緊密與企業經營工作相聯系,並牢固確立「兩個服務」(服務企業、服務員工)的根本目標。每年工作會上,在方針、策略上確定和落實具體目標,使整體培訓工作有了遵循的依據。學校在公司教育委員會的領導下,安排實施教學計劃,結合公司整體經營思路,開展各類培訓。在當前市場經濟社會中,企業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在於具備比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好、更快的能力。在培訓中更好地體現她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公司發展戰略及企業需求
我校培訓工作基本上分為三大類:第一、全員素質培訓。包括:新員工崗前培訓;職業道德教育培訓;企業文化、企業管理模式、職業禮儀、外語、服務規范、服務技巧的培訓。第二類:管理人員培訓。包括:高、中層經理工商管理培訓班;企業經理崗位培訓;廚師長、服務經理崗位培訓。第三類: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包括:專業晉升培訓;各類專業技能培訓;計算機培訓;繼續教育培訓等。
三、迎奧運各項培訓情況
華天集團公司在認真貫徹落實《北京市商業服務業迎奧運三年行動計劃》制定了《華天集團公司關於迎奧運培訓工作安排意見。以全面提升全公司員工素質;為奧運會提供優質服務為目標;以樹立大都市文明形象、提升服務水平為主題;以提高全體員工職業道德、崗位知識技能、服務規范和雙語交流水平為重點,開展迎奧運培訓工作。
(一)外語培訓:(英語、日語、韓語、馬來語、阿語、手語)共培訓了642人。佔全體一線服務員人數的92%(698人)。
(二)餐廳服務規范培訓:918人次,佔全體一線服務人員的132%。
(三)專業技能培訓1375人,佔一線員工(1466人)94%。
(四)職業道德培訓:佔全員培訓率100%(因為職業道德培訓貫穿於所有各項培訓)。
(五)《迎奧運窗口行業員工讀本》在培訓40名小教員的基礎上進行了全員學習培訓,培訓率達到100%。
四、提高技術工人的持證上崗率
公司現有技術工人1207人。持有初、中、高級技工;高級技師、餐廳服務宴會設計師等級證書的為987人。今年為了提高持證上崗率,公司加大了培訓力度,對公司所屬單位155人(餐廳中級服務員68人、中級烹調廚師53人、中級面點廚師61人)進行了培訓。經考試合格,頒發了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資格證書。全公司技術工人的持證上崗率可達到94%。
五、教育經費的使用情況
公司領導把發展戰略與人才培訓教育工程,實施「科教興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貫徹始終。做到了領導認識超前,培訓資金到位。2005年至2006年公司對培訓學校撥付教育經費630828元。有效的保證了各項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總之,在這次迎奧運三年培訓計劃工作中學校擔當著光榮和重要的角色。
六、認真做好迎奧運外語培訓工作
為適應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中外交流日趨頻繁的形勢需要,認真貫徹落實《北京市商業服務業迎奧運三年行動計劃》和《華天集團公司關於迎奧運培訓工作安排意見》的精神要求,在2005年首先對集團公司所屬企業烤肉宛飯庄和鴻賓樓飯庄開展迎奧運英語培訓試點的基礎上,從2006年2月份開始,華天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針對華天所屬飯店、飯庄、酒家不同風味餐廳、接待不同賓客的特點;分別舉辦了英語、日語、韓語、阿拉伯語、馬來語和手語等外語培訓班。華天所屬16個單位1000餘人次參加了培訓。並於2006年7月11日舉行了豐富多彩的華天老字型大小「迎奧運」外語培訓成果匯報表演。8月8日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兩周年的日子。由於我們培訓的成果顯著,被推薦參加了市商務局組織召開的「首都商業服務業迎奧運學先進推進交流會」。公司所屬貴陽飯店、砂鍋居飯庄、西來順飯庄和延吉餐廳4家企業進行了外語服務匯報表演。充分展示了華天迎奧運外語培訓成果和華天人與時俱進的時代風貌,受到與會領導及來賓的好評。
現將外語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1、培訓學校精心策劃、公司領導全力支持
培訓學校在培訓課程設置上動了不少腦筋,突出培訓體現「前瞻性、真對性、實效性」的培訓理念,目的是達到學以至用。使服務員能夠用簡單的英語或符合本企業服務接待特點的語種為賓客服務。培訓內容不局限於《北京市商業服務業英語培訓教程》中的禮貌用語和餐廳服務日常用語,還根據企業需求和各企業經營特色、菜品名稱、菜品典故、企業文化等內容設置課程。特別是圍繞餐飲企業服務接待工作流程即:迎賓、領位、開票、斟茶、上菜、介紹菜品典故、征詢賓客意見至賓客離店全過程設計培訓內容。根據培訓內容和語種分別安排2至3個月的培訓時間,送學到店。培訓學校想方設法聯系各語種老師,聘請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授課,並協調各企業的培訓時間,安排班主任到企業帶班管理,掌握培訓進度,隨時解決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教師授課貼近實際
授課教師認真備課,所講內容貼近實際。雖然老師講授餐廳服務接待禮貌用語輕車熟路,但是對於菜品名稱、菜品典故等餐飲業專業性較強的用語講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師們非常敬業,跑圖書館上網查閱資料,向廚師請教烹調技法等。由於備課准備充分,講課生動有趣,培訓內容貼近企業實際,受到企業好評。
3、班主任管理認真負責
培訓學校為保證培訓質量,安排班主任到企業帶班管理。培訓過程中班主任不辭辛苦幾乎每天都要到企業帶班,掌握每個學員的學習情況,並把學員在學習當中遇到的困難及時反饋給教師,把餐飲服務接待等專業知識介紹給老師,在老師與學員之間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班主任與企業領導、老師、學員共同策劃、編排外語培訓成果匯報表演節目,很好地完成了培訓任務。
4、員工學習刻苦努力
各企業員工素質有高有低,外語基礎參差不齊,在培訓時間每周兩次(業余時間)2-3個月的短期內,學習並掌握外語服務接待用語、菜品名稱、菜品典故等實屬不易,學習難度可想而之。員工們克服文化程度不高、外語底子薄等不利因素,邊工作邊學習,工作學習兩不誤。有的員工晚上下班後,利用錄音機、電子詞典等學習工具,對一個單詞或一句話的准確發音反復讀,甚至讀300遍之多,直到掌握為止。有的員工晚上學習至深夜,連做夢說夢話都說外語。
5、培訓效果顯著
通過2-3個月左右時間的培訓,員工們的外語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各企業90%以上的服務員達到能夠用外語(英語、日語、韓語、阿拉伯語、馬來語等)流利地向外賓問好、介紹企業文化、菜品典故等,得到外賓的誇獎。例如:
烤肉季飯庄服務員用英語為外賓服務時,外賓很高興,與服務員簡單交流時盡量把語速放慢。服務員還不失時機地向外賓請教個別詞的發音,更好地為外賓服務。有的外賓還饒有興趣地向餐廳服務員學習勺子、筷子和菜名的漢語發音,大大增添了飲食情趣。
有一次,阿聯酋大使夫人在鴻賓樓飯庄就餐後准備離店時,服務員用剛學會的阿語說了一句再見,得到大使夫人的贊賞,大使夫人用同樣的語音、語調回答了一句。服務員特激動地說:「沒想到,我說的阿語她能聽懂,真是學了就能用上」。員工們學習阿語的積極性更加高漲。現在,鴻賓樓飯庄大多數服務員都能用簡單的阿拉伯語為外賓服務。
西來順飯庄在接待馬來西亞外賓時,服務員用馬來語和外賓交流,外賓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外賓臨走時戀戀不舍地與服務員一起唱起了馬來西亞民歌。外賓通過導游發出這樣的感慨:我到過很多地方,沒有一家餐廳能用馬來語服務,表示要把西來順飯庄介紹給更多的朋友。
由於培訓針對性、應用性、實效性強,學以至用,企業的領導和員工對這種生動活潑趣味性強的外語培訓形式既感性趣又認可。培訓後的服務員說:「在接待服務工作中,能夠與外賓簡單對話,感到特興奮,特自豪,覺得風度氣質都不一樣了。」
總之,在集團公司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們不斷加大對員工職業道德、崗位知識技能、服務規范和外語交流水平的培訓工作的力度。通過多年常抓不懈的培訓工作,我們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1.企業員工的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員工持證上崗率在95%以上;
2.所屬企業不斷創造佳績,在各項服務、烹飪技術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在今年西安舉行的烹飪大賽中榮獲10金、4銀的成績。占獎牌總數的85%。展示了華天實力和風采,是多年培訓工作的成果。
3.通過多主題、多內容、多形式的系統教育培訓,在提高員工素質的同時,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創造了企業內部和諧氛圍,員工更加熱愛華天企業,愛崗敬業,自覺自願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7年是迎奧運各項工作的決戰之年。2008年奧運會離我們越來越近,形勢逼人,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盡管我們在「迎奧運」培訓工作上做了一點工作,但距「迎奧運」協調領導小組對培訓工作的要求還有距離,我們將在集團公司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迎奧運三年培訓計劃》,繼續抓好培訓工作,為奧運做出我們的貢獻。

『肆』 為什麼要組織員工英語培訓企業員工英語培訓的重要性

然而,如果你的員工都沒有參加過英語培訓,當有外商將賺錢的生意送內上門的時候,你也容只能捶胸頓足,讓到手的鴨子飛走了。哪怕這個時候你趕緊組織員工進行英語培訓,或者急招一批懂英語的新員工進來,黃花菜也都涼了,你就只能歇著吧。

『伍』 最近想組織英語培訓,需要向上匯報,有哪些知名培訓機構

勾搭一下?

『陸』 英語競賽培訓心得1000字

訓學習心得體會學問 00-1-0 1:1 閱讀1 評論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參加了為期五天第二十二期入積極分子學習的學習,這次系統的學習使我受益非淺,收獲不小,總結概括來說有以下四點體會:
一是對的歷史和的基本知識有了比較系統的了解和掌握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系統地了解了我們的歷史、性質、奮斗目標、建宗旨、組織制度和組織原則等基本知識,並且,更進一步地理解了的基本路網、方針、政策等的真正含義,使我對的認識水平有了更深一層的提高,從而使我在工

從而使我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堅信共產的最終目標——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終將實現
二是加深了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認識我們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個代表」是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的;是我們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加強的建設、推進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我們的立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向全世界表明我們是一個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充滿自信,頭腦清醒,鎮定自若的。
三是進一步端正了入動機
通過這次學習,深深感到入不僅光榮,更意味著承擔員的責任和使命。共產的光榮是與奉獻和為公緊密聯系在一起。一個人入時想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員的質量。任何將入這種神聖的選擇同自己的私利相聯系的想法,都會使員質量大打質扣。因此,從申請入開始就要端正了入動機將「立為公」深深紮根於自己的頭腦中。
四是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差距,明確了努力的方向
通過這次學習,進一步明確了共產的條件,認真對照員標准檢查自己的差距,明確在哪些方面達到了員條件,哪些方面還沒有達到。嗯 順便提一下,目前我在學的ABC天卞英語的導師要我明白,如果想學會英語是很容易的!必須需要個適宜的研習情境以及練習口語對象 老師水平是關鍵,口語純正才是最好,保持每日口語溝通,1對1加強化教學就有.好.的進步幅度!學習後記得重復溫習課程錄音音頻 好鞏固知識點~若真的是沒有練習對象的情況,就去聽力室或愛思獲得課後材料閱讀,多說、多練、多問、多聽、多讀,一下子語境會進步許多,學習效果是絕對快速顯著的..認識到作為一名入積極分子要立足本職工作不斷努力,以實際行動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明確了入有兩個方面的要求,即從組織上、思想上入,最重要的是思想上入,把員標准融入到實踐去,以實際行動鍛煉自己,要求自己。端正了過去認為只要自己工作做好就能入,現在充分認識到,員要從各個方面體現先進性,示範性

『柒』 跪求英語培訓機構實習報告一份

實習報告格式和基本要求
(一)要求觀點明確,論據詳實,條理清楚,文字簡練,格式規范,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創新性,正文字數一般不少於2000字。
(二)內容提綱
前言
一、 實習目的
二、 實習時間
三、 實習地點
四、 實習單位和部門,實習單位的生產(經營)工作情況、管理情況及對員工的要求
五、 實習內容:實習的項目、程序、方法、計算成果及示意圖,按實習順序逐項編寫;
六、 實習總結: 實習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情況,實習的心得體會,意見和建議
七、對母校教學實習工作的建議
(三)格式
標題(三號黑體)應准確、簡潔,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標題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元、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
正文的層次標題,應簡短明了,不要超過15個字,不用標點符號,文內層次的劃分及編號一律使用「一、(一)1.(1)」編序。(一級標題用四號黑體,二級標題用四號楷體,以下層次的所有標題用小四宋體)
正文內容:字體—宋體;大小—小四;1.5倍行間距。
左右頁邊距:自動
(四)表格應採用三線表,可適當加註輔助線。
(五)插圖(含照片)應採用計算機製作,插圖下方應註明圖序和圖名。照片要主題鮮明、層次清晰、反差合適、剪裁恰當。
(六)參考文獻
1.著錄原則和要求
參考文獻應列入文後,並按文中引用的先後順序列出。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引用。文獻的作者三人以內全部列出,四人以上列前三位,後加「,等」;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姓名一律採用姓前名後著錄法;西文作者的名字部分可縮寫,並省略縮寫點「.」。文章中引用文獻時,視具體情況將序號作為右上角標注。(「參考文獻」用小四宋體加粗,其著錄內容用五號宋體)
2.著錄格式
書籍、期刊文章:[序號]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捌』 小學英語課如何開展教研活動的相關ppt

談新課程下的小學英語教師如何開展教科研活動
摘要: 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由傳統的「 教書匠」向「 科研型」「、學者型」轉變, 教學任務繁重的小學英語教師更應該把教科研活動作為提高工作效率, 減輕工作負擔的有效途徑。因此,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積極讓教科研走進課堂, 利用自身優勢, 創造一線教師的教科研特色, 提高教學效果和教科研的實效性。
關鍵詞: 新課程; 小學英語教師; 教科研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鋪開, 對新課程的直接實施者——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面對新理念、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等一系列新面孔, 教師必須由傳統的「 教書匠」向「 科研型」「、學者型」轉變,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不斷探索最佳教學途徑, 謀求更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自覺主動地進行教學反思和自我監控, 促進自我成長, 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 這一點對我們小學英語教師來說也不例外, 盡管我們的困難可能比其他教師更大。自2001 年秋開設小學英語以來, 通過對我市小學英語教師三次大規模的調查, 發現師資情況非常嚴峻, 近50%的教師只經過短期英語培訓, 70%的英語教師是兼職, 80%的小學英語教師跨課頭, 很多學校都是一名英語教師同時擔任三、四個年級的課, 甚至還有幾個學校共用一位英語教師的現象。面對如此嚴峻的師資情況和課程改革對新型教師的迫切要求, 如何讓我們年輕的小學英語教師在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的同時, 有效地開展教科研活動呢? 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和研究, 我認為可以從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大處著眼
大處著眼即充分認識教科研活動對我們教師成長的重大作用。雖然廣大教師都是在一線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 而並非專門從事教育研究的教育專家, 但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師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強烈的沖擊,教師以往所熟悉的教學大綱、教材、教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要在短期內把握好新課標、新教材,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教學研究, 尤其對我們年輕的小學英語教師來說這種方法更為重要。「 磨刀不誤砍柴功」, 雖然我們小學英語教師任務重, 負擔多,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進行有效的教科研活動, 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 不斷總結、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調整自己, 創造教學新經驗, 探索教學新策略、新方法, 在繁重的教學中實踐我們的教科研成果, 不但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使我們在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工作也更輕松, 更愉快。
二、小處著手
小處著手即教師教科研的微觀化, 教科研在許多教師的腦子里是十分高深的學問, 總認為自己是一線教師,沒有時間、精力和能力去進行那些理論研究, 其實他們是把教師的科研模式與專業教育研究人員的研究混為一談, 教師的活動范圍是在自己工作的學校之內, 教學研究的重點只能在教學的細小環節, 比如「 提問」, 比如「 答疑」,比如具體一課的教法等等, 即研究內容要微觀化, 讓自己的研究過程同時也是自己的教學過程, 並不會增加額外的負擔, 研究的課題就是要完成的某項工作的全部或一部分。研究的成果首先是使自己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 自己的教學負擔得到了減輕; 別的教師來學習, 這種成果便得到推廣, 你的教科研便有了更大的意義。例如遼寧省東港市的小學教師姜兆臣發現小學五、六年級仍過不了常用字的識字關, 就和另外兩個老師一塊研究, 用我國「 千字文」「、三字經」的思路, 把常用字全按現代語法詞彙, 編成「 四言」「、五言」「、七言」體裁的課文, 讓本校的小學生去學, 結果學生不僅識字速度大大提高, 小學畢業生即興作文水平還超過了初中一年級水平。姜兆臣的研究受到中央教科所的關注和幫助, 定名為《韻語識字法》。現在不僅全國31 個省市廣為傳播, 而且傳到海外, 成為外國人學漢語的手段。所以題目小並不能說明研究沒有意義, 試看《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和《漢語拼音在音標教學中的正遷移研究》哪一個更適合教師作
三、善於積累
科學研究最珍貴的是第一手的實踐資料, 作為一線教師在這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專家無可比擬的優勢, 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摘下科研的神秘面紗, 把日常教學工作與科研結合起來, 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來看平時的工作, 注重積累, 研究素材。實際上對教師而言,其科學研究就是在平時較為深入地觀察、思考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現象和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及其效果, 及時地作出必要的記錄。到一定時間之後, 再去分析研究這些一手材料, 用一些與之有關的理論解答一些問題, 或提出一些問題。無須在教育教學工作之外單獨搞研究。如對《大班教學下小學英語如何有效開展課堂活動》的研究, 這本來就是我們小學英語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 也是關注的一個熱點, 如果我們把平時的觀察及所使用的一些方法進行記錄和不斷總結, 也許就會發現某種規律, 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進行教育科研時也因有自己的豐富資料為基礎, 而使科研進行得更順利, 效率更高, 結果更有說服力, 研究更有意義。
四、注重實踐
目前, 教師的教科研存在一個明顯的弊端就是實效性差, 一些教師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 把參與教科研作為一種時尚, 或僅作為自己職評、評優等得分的需要, 這樣的「 教科研」, 往往只有形式而沒有實效, 另一個弊端是教科研成果異化, 許多教師在課題研究中, 一談到成果就是寫論文, 把論文等同於成果, 導致教科研課題研究缺乏與教學實際相結合的實質性研究過程, 這樣的研究對教學工作的改進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實際上, 教科研論文是「 寫」不出來的, 而是「 做」出來的。「 做」而後成文, 才是科研論文。因此「,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等, 這類文章不是科研論文, 淺談、深談都是「 談」「; 觀第三屆全國小學英語優質課有感」等, 這類文章也不是科研論文, 感想、體會都是「 想」「;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之我見」等, 還不是科研論文, 你見、我見、大家見, 都是「 見解」。不「 做」是出不來科研論文的。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小學英語教學的全面鋪開, 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面臨著許多復雜和深層的問題, 我們必須讓科研走進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 也只有更多的從課堂教學著手, 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進行, 才能有效展開, 才能達到改進實際教學工作和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減輕我們教學負擔的目的, 因此我們的教科研活動一定要注重課堂實踐, 真正「 做」出而不是「 說」出「、想」出、「 見」出其成效。
五、團結合作
這里的團結合作主要指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學校進行教科研的基本途徑之一, 也是教師實現專業素養提升的有效方式。教師個體所具有的信息和經驗通過同伴互助式的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並使其價值最大化。比如: 課堂教學中的小靈感、教授某個難點的小竅門或英語學科教學中的熱點問題等等, 這些點滴經驗在孤軍奮戰中是享受不到的, 而在同伴互助中卻可實現彼此的互補共進。同時, 幫帶式的同伴互助還可以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優秀教師的模範帶頭作用, 實現教師的整體提高。因此, 我們勢單力薄的小學英語教師更應該發揚同伴互助的團結合作精神, 搞好我們的教科研工作。
六、完善自我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 提出了這樣的中肯建議「: 要做的事很多, 首先應一點一滴地積累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智慧。我建議你每月都要購買三種書籍:( 1) 關於你所教的基礎知識的那門科學的書籍;( 2) 關於作為青年人楷模的那些人的生平和斗爭的書籍;( 3) 關於特別是兒童和男女青少年的心靈的書籍( 心理學方面的書籍) 」。這就是說教師要主動地學習, 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與自己工作有關的知識, 並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 在不斷的思考中矯正自己的教學航向, 其實這種自我完善的過程也是教科研開展的有效形式之一, 只不過科研主體是由教師個體來承擔的, 科研對象則是教師的所有教學行為。教師通過對自己教學行為的不斷反思和對教學反饋結果的關注, 一方面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 一方面又記錄一些有用的信息, 並在工作的每一階段結束時思考總結這一階段工作, 反思成功和不足。通過對這一段的教學資料和教學思想的整理來促進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由於小學英語教師少, 有時有問題他們連個切磋對象都沒有, 因此這種自我完善, 自我提升的教研形式在小學英語教師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 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 那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我想我們教師的教科研, 不是專家的教科研, 特別是我們一線教師的教科研, 其實很簡單, 就是要像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那樣, 像他們一樣學會思考, 勤於思考, 善於思考。不斷把自己教育教學過程中產生的點點滴滴的的想法和感悟記錄下來, 常常去發現和總結。這樣, 我們就一定會在輕松愉快的教科研中成長起來的。

『玖』 求研究性學習成果報告

中學生如何說好口語

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對於一個英語學習者來說,「說」與其它能力的提高和發展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它既是學習語音、語法、詞彙、句型、課文的根本目的,也是培養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此,筆者就這一問題作一探討。

一、引言

《全日制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其中側重培養閱讀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在大綱中多處強調教師要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強調英語課是實踐課。從大綱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有必要對學生「說」的能力加以培養。

二、中學生「說」的方面存在的障礙

首先,表現在「不敢說」,即不敢「開口」。何為「開口」?開口是中學生學習英語要過的第一關,也是最關鍵的一關。開口包括發音、拼讀、朗讀、基本句型操練和簡單的問答。「開口難即學生想說但說不出來或說不明白,不知該從何說起,也就是其不能將思維直接轉化為言語,不能做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究其原因,一是學生的」怕羞「心理,怕」出洋相「,所以不敢說,不常說,就越怕說,從而造成惡性循環;二是缺少說的訓練,回答問題很少用英語來表達。

其次,表現在「不願說」。對於高年級學生來說,表現為年級越高越不愛說英語。究其原因,除了說的基礎沒有打好之外,隨著教材難度的加深,句子結構漸漸復雜起來,語法知識也沒有以前那麼簡單,再加上受舊教材的影響和高考的壓力,考什麼教師就教什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解題方面,很少甚至沒有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這種應試教學使學生主觀上對「說」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覺得「不說」對其學好英語並無多大影響,於是自然就「不願說」了。

第三,表現在「不會說」。即不知道如何「說」好英語,不能掌握「說」的規律和技巧。究其原因,除沒有現成的「說」英語的氛圍之外,由於我國大多數中學生在學習英語之前所掌握的惟一語言是母語,即漢語,他們用漢語思維,用漢語交際,漢語習慣根深蒂固,當要求他們說英語時,他們自然會用漢語習慣來表達自己,把「說」漢語的規律和技巧強加在「說」英語上,而忽略了英漢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和表達方式及習慣上的不同之處,如 there be 結構、定語從句的用法等,從而導致一說就有錯。

三、如何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對如何培養學生「說」的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來培養。

(一)就學生而言

1. 模仿、朗讀、背誦

讓學生從開始學習英語時就模仿,模仿的內容包括音標、單詞、片語、對話、段落、文章等等,由簡到繁,由易入難,其形式可以讓學生跟著錄音機念,一句一句地模仿,留意其語言、語調。通過模仿,學生能認識到英語是一種用來說的語言,模仿來的正確的語音、語調也為以後的開口打好了基礎。

朗讀是模仿後應進行的教學形式。朗讀的內容與模仿的內容相同。模仿後,可以讓學生在課內個別朗讀或集體朗讀,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如早自修時)朗讀。通過朗讀,學生對所朗讀的內容會有較深的印象,教師也能從中發現一些問題,如可以發現學生的語音、語調或意群停頓等不正確的地方,及時予以糾正。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同樣,英語教學中的「說」也是如此。經常性地讓學生熟讀和背誦一些基本句型和精彩的課文段落是很有必要的,這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這些內容,而且能形成長久記憶。這樣,在要求學生「說」的時候,這些儲存信息就會自然而然地被調出來,一些基本的句子模式學生只要套出即可,就不會覺得有「開不了口」的困難了。

2. 對話、問答

對話可以是最基本的日常會話、句型操練,也可以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而需要做的引導提示的內容。據其內容,對話形式可分兩種。一種是在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的「師生對話」。這樣的對話常有一定的目的,或作對話示範,或為強化某一句型結構的用法而進行的操練,這時假如有必要的話,老師可以作一定的提示,提出諸如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等形式的問題,或把對話時使用的某些詞句寫在黑板上。例如教師剛講授了「 have / has been 」的用法,就可以和學生進行對話,讓學生使用這一用法。如:

T: I have been to Hangzhou. Have you ben there?

S: Yes, I have.

T: He has been there, too. I haven't been to Beijing. Have you been to Beijing?

S: No, I haven't.

T: Where else have you been?

S: I have been to Nanjing and Guilin.

另一種是在學生之間進行的「學生對話」。如可以讓學生分角色個別或小組朗讀句型中現成的對話,教師也可根據課文中的句型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自由對話。如:

Make a short dialogue with the following patterns according to the given situation.

( 1 ) I advise you to do / not to do …

( 2 ) You'd better do / not do …

( 3 ) I suggest ( that ) you ( should ) do / I suggest your doing …

( 4 ) Why not do …

( 5 ) Why don't you do …

( 6 ) How about / What about doing …

Situation: You can't sleep well.

Your classmate gives you the following.

Advice: don't worry / not to stay up too late / not to drink tea or coffee before you go to bed / drink some milk, etc.

問答即一問一答,無論是怎樣的問題,答法只有兩種:一是用「 Yes 」或「 No 」即可;二是需要有具體的內容。一般的問答實際上是對話的一種形式,我們在這里要談的回答形式是聽一段文章回答有關問題。教師可以選定一篇有趣味性的文章,先讓學生聽短文,然後根據短文回答提出的問題,提問應有層次,要根據學生水平做到難易結合、靈活多變,這樣才有利於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 復述、看圖說話、自由發揮

復述即聽或讀一則材料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原文大意。最基本的復述應從讓學生改變原文中的人稱,把直接引語改為間接引語開始;進一步的復述是提供原文的關鍵詞和主要句型結構讓學生復述;最後的目的是讓學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話來復述。

看圖說話盡管是一種要求較高的說話形式,它要求達意流暢、准確,但是它也是一種極好的訓練說話的方式。在訓練看圖說話時,同樣可以提供一些有助於學生理解圖畫、表達意境的關鍵詞句,提醒學生注意時態、人稱和數的變化,並鼓勵學生能說多少就說多少。

自由發揮適合高年級學生使用,其方法是指定一個話題,讓學生自己選材,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想法和感受。

4. 長久堅持,使之成為一種習慣。需要指出的是,培養學生「說」的能力並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能做到的,教師和學生都需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和毅力,從初一到高三始終堅持,方能有所成就。

(二)就教師而言

1. 激發學生興趣。可以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就會從心底里願意學,而不是為了某種任務硬著頭皮去學。為培養學生「說」的興趣,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 )因材施教。即給不同年級、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要求低年級的學生多熟讀、背誦,高年級的學生多復述、討論、自由發言等等。要求說的能力相對弱的學生回答稍簡單的、表面化的問題,說的能力相對強的學生回答稍難的問題。( 2 )設計多種說話機會,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五分鍾輪流演講,在課內講故事、做游戲,在課外設立英語角,開展英語口語競賽等。這里介紹一個筆者常做的游戲:在課堂上要求學生進行單詞接龍,接不上的同學必須談談課前布置的話題,當然這些話題應盡量是學生感興趣的或與課文內容及學生生活有關的。( 3 )多鼓勵學生。如學生在說的過程中犯了語法錯誤,不要立即糾錯;學生說得不夠流利時,應該及時予以提示;對說得較好的學生要多多表揚,多說幾個「 good 」,這樣做有助於使差生消除怕羞心理,建立自信心;有助於成績較好的學生樹立自豪感,從而對「說」產生更大的興趣。

2. 練好基本功,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說」的能力,教師自己得有好的說話能力。試想一個自己都說不好英語的教師,怎麼能要求學生去說好呢?所以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先做到,要求學生做好的,教師應先做好,教師應不斷進取、刻苦鑽研,努力提高自身的口語水平。另外,教師要力求用流利、准確的口語組織課堂教學,這樣既能創造英語氛圍,使學生置身於直接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環境中,從而潛移默化地鼓勵學生去說,又能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口語。再則,筆者認為教師口語應根據學生水平常換常新。如:

Expressions used to dismiss the class:

There's the bell for dismissal.

We'll continue our class after the break.

It's time for break.

Let's take a break.

Let's stop here today.

We'll leave off here today.

That's all for today.

Shall we call it a day?

With that, we conclude our class today.

Time is up.

Class is over.

The lesson is over.

Class is dismissed.

由上面大家可以看到,「下課」的表達法有多種,所以教師可以在不同階段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教給學生以不同的「下課」表達法,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多彩,並有興趣地學著說,從而不斷提高口語水平。

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分別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教和學密切配合,相互促進,長久堅持,定能使模仿力極強的中學生能開口說,並能說好。

熱點內容
就找你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11:22:32 瀏覽:939
37翻譯成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9-15 11:12:52 瀏覽:193
重要角色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5 11:10:51 瀏覽:397
日語花名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11:06:40 瀏覽:787
英語隨意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11:00:48 瀏覽:705
喜歡上用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 發布:2025-09-15 10:58:53 瀏覽:511
地址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10:47:14 瀏覽:729
英語期中測試卷最後一題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10:46:33 瀏覽:508
英語不好怎麼翻譯投稿 發布:2025-09-15 10:32:04 瀏覽:72
我感覺很好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10:24:13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