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英語培訓中心
⑴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介紹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處新疆西天山支脈烏孫山北麓,伊犁河以南,與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伊寧市隔河相望,西與哈薩克國接壤。1察布查爾縣成立於1954年,是中國唯一以錫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縣。1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鍾靈毓秀、風光綺麗,有一山(烏孫山白石峰景區)、一水(伊犁河清水灣風景區)、一邊(口岸邊境旅遊)、一園(錫伯族民俗風情園)(國家AAAA級景區),更有靖遠寺、圖公祠、烏孫古墓、海努克古城、銀頂寺遺址等名勝古跡。2截止2014年,縣轄15個鄉鎮、1個國營農場、1個農村經濟管理中心,駐縣有伊犁州奶牛場和新疆建設兵團農四師67團、68團、69團等單位。全縣總面積4485平方公里,人口19.30萬人(2011年)3,由錫伯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漢族、回族、蒙古族等25個民族組成,少數民族佔72%。
⑵ 新疆伊犁察布查爾縣和察布察爾縣有什麼區別嗎
沒區別。因為新疆很多地名都來源於少數民族發音翻譯,在翻譯時偶爾會出現不同寫法,比如圖木蘇克市,也常寫成「圖穆蘇克」、「土穆蘇克」、「圖木舒克」等。你所說的縣一般寫作「察布查爾」
⑶ 蔡布查爾錫伯縣有摩托車駕校嗎
蔡布查爾錫伯縣有摩托車駕校。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三鄉路達摩托車行就可以。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三鄉路達摩托車行成立於2008年04月09日,注冊地位於新疆伊犁州察布查爾縣愛新舍里鎮,法定代表人為蔡宣偉。經營范圍包括摩托車、配件銷售及維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⑷ 圖中的女子是哪個明星
佟麗婭,中國內地女演員。1984年8月8日出生於新疆,錫伯族人。2002年獲得首屆新疆小姐大賽亞軍、全國影視新人選拔大賽金獎,2000年、2004年先後參加文化部和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舞蹈表演,2008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班。佟麗婭在《母儀天下》中飾演的「趙飛燕」扮相被贊「驚為天人」。其後憑借兩部大熱門電視劇《宮鎖心玉》和《北京愛情故事》人氣飆升,她所飾演的「年素言」和「沈冰」讓人眼前一亮,演技獲業內外一致好評。2013年,佟麗婭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排名第79名,擔任第四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形象大使。
人物簡介
姓名:佟麗婭
昵稱:丫丫、丫爺、美丫、小丸子、丫丫姐
出生地: 新疆伊犁市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生日:1984年8月8日
體重:40kg
身高:166cm
血型:A型
星座:獅子座
語言:普通話、錫伯語、維吾爾語、英語
男友:陳思成
愛好,特長:表演、舞蹈
佟麗婭寫真(7張)
優點:大方、謙虛、開朗、
最喜歡吃的食物:巧克力、薯片等
粉絲名:丫蜜
喜歡的顏色:粉色、紫色、白色
喜歡的食物:海苔、果凍、梅子
喜歡的運動:散步、快走、游泳、跑步
喜歡的飲料:果汁、奶茶、綠茶
兒時生活
小時候在新疆長大,那時我覺得我和城市裡的孩子不太一樣,我是個野孩子,因為我不是在那種樓房裡長大的,我們家是平房,有好幾畝地,特別大的小院,會種些菜,我奶奶也會帶我下地。
我從小喝的牛奶都是我們親手從牛身上擠下來的奶,現燒現喝,小時候喝的牛奶特別純……所以我現在在北京是不喝牛奶的,因為喝什麼奶我都覺得兌了好多水似的。我還記得13歲時我媽給我買了一個特別大的洋娃娃,但我不是特別喜歡,我更喜歡去山裡拿一個蘆葦稈玩。
畢業後生活
畢業之後按理說我應該不算「北漂」,因為我有北京戶口,但是我一個人在北京生活,那種「漂泊感」特別強烈,所以直到現在我也一直認為自己是「北漂」。我在北京的固定住處仍是租來的房子。我覺得租房子挺好,你想換大房子的時候隨時可以換。再說平常我哪有時間住,一直都是住賓館住劇組里。[2]
找工作時候雖然有些人的話特別打擊我,說我不行,但我臉皮比較厚,你說我不行,但我還是堅持。我現在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我從來沒奢望得到的,所以現在我每天都覺得特別開心。知足常樂![3]
從業經歷
16歲,她獲得新疆舞蹈家協會的四級舞蹈考級培訓教師資格。[4]
18歲,她成為新疆小姐大賽亞軍,參加《同一首歌》舞蹈演出,倍受好評。
2004年,參加文化部春節聯歡晚會,以一支新疆獨舞艷驚四座。
2007年,出演《新不了情》中的青年李再愛。 她就是佟麗婭。
為了拓寬演藝事業的領域,佟麗婭選擇轉戰熒屏,2007年還未畢業的她,李再愛,短短幾集,她憑借出色演技,綻放出耀眼光華,從此華麗轉身。
2010年又成功塑造了熱播清穿劇《宮》中美貌過人卻又可憐可恨的素言一角以及《怪俠一枝梅》中敢愛敢恨的荊如憶,收獲了大量好評,獲得了更高的人氣。
佟麗婭
在明星光環的背後,她也有淡淡的辛酸——十幾歲就離家外出求學,獨自在新疆打拚、勤工儉學。參加「首屆新疆小姐大賽」之前,母親身體不好,她同時打過四份工,自力更生,減輕家庭負擔,並時時不忘對舞蹈藝術的追求……或許是年少時艱辛的生活經歷造就了佟麗婭今日樂觀堅強的性格。
⑸ 錫伯族的語言
錫伯族的語言文字
(一)語言�
錫伯族有自己民族的語言,錫伯語屬於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主要分布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霍城、塔城、鞏留、伊寧,烏魯木齊等地。與同語支的滿語相比,80%以上詞彙都借用於滿語。據史料記載,清代以前,錫伯族使用一種「非清非蒙」的語言。很多人認為,此語言叫「吉甫西」語,錫伯族被滿族征服、編入滿洲八旗之後,才逐漸改用了滿語。在沒有確切史料的情況下,對這種觀點,當然不可輕下定論。1764年,一部分錫伯族軍民遷到新疆伊犁,使錫伯語口語得到新的發展,並一直沿續到現在。�母音有26個,分為單母音和復合母音,單母音有:j、ε、a、y、oe、u、o,復合母音有:i、ai、ui、oi、u、au、ou、ia、iu、io、y、ya、ua、uo。輔音有44個。錫伯語有自己的特點,即母音不分長短,復合母音較多,有母音和諧現象,但不嚴整,體詞有數、格的范疇,名詞有第三人稱的反身領屬附加成分,動詞有態、體、式的范疇,虛詞比較豐富。�
(二)文字�
錫伯文字是一種拼音文字,也可稱音素文字,創制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而完善於崇禎五年(1632年)後來在滿文基礎上略加改動而成的。錫伯族文字共有40個字母:6個母音字母、24個輔音字母、10個拼寫外來詞的字母。字母的基本筆劃有字頭、字牙、字圈、字點、字尾,以及各種方向不同的撇和連接字母的豎線。書寫順序為從上到下,行款為從左至右,使用一般文字通用的標點符號。�
(三)錫伯族使用語言文字的狀況�
錫伯族在元朝時期學用蒙語蒙文,被滿族征服後,開始接受滿族文化,使用滿語滿文。西遷到新疆的錫伯族不但保存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字,而且學習其他民族的語言,如維吾爾語、哈薩克語、俄羅斯語等。由於兼通幾種語言,因此錫伯族曾被譽為「翻譯的民族」。分布在西北、東北的兩大部分錫伯族,他們在語言文字使用上存在著一些差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爾自治縣的錫伯族,許多人都還懂得錫伯語和錫伯文字,並且辦有錫伯文版的報紙,還出版有錫伯文書籍。自治區人民出版社和教育出版社,都設有錫伯文編輯室。在北京居住的錫伯族也有一部分人精通錫伯語和錫伯文。但是,居住在東北地區的錫伯族,老年人還會說錫伯語,年青人會錫伯語的則已寥寥,有的僅僅能說部分錫伯語口語詞彙。更多的錫伯族則已經轉用漢語漢文。
⑹ 關於錫伯語言文字的調查
錫伯族是新疆十三個世居民族之一。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新疆有錫伯族34399人,主要分布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以下簡稱「察縣」)、伊寧市、霍城縣、塔城地區、鞏留縣、烏魯木齊市等地。錫伯語屬於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錫伯語文是新疆七種教學語言之一。為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語文政策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學前和中小學雙語教育發展規劃(2010—2020年)》,進一步了解掌握新疆錫伯族聚居區中小學錫伯語文教育教學和改革的現狀及錫伯語文教材建設情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錫伯語文教育教學情況調研組一行3人,先後赴察縣、霍城縣伊車嘎善錫伯民族鄉、伊犁師范學院、伊寧市和烏魯木齊市等錫伯族聚居區,通過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查閱文獻資料等方式進行了深入調研。
【觀察】
在新疆的錫伯族聚居區,促進錫伯族語言的使用和傳承有八種主要做法。
1.擴大漢語授課學校開設錫伯語文課程范圍。2013至2014學年,察縣在錫伯族學生較集中的6所小學的1至6年級開設錫伯語文課程,學錫伯語文的各民族學生有1660人。從2014至2015學年開始,該縣擴大了漢語授課學校開設錫伯語文課程試點工作范圍,在大河管區錫伯族漢語言授課學校1至9年級開設錫伯語文課程,全縣有5201名小學、初中學生學習錫伯語文,高中也開設了錫伯語文選修課程。霍城縣伊車嘎善錫伯鄉錫伯村小學從2012年秋季開始恢復錫伯語文課,陸續在1至5年級開設錫伯語文課,接受錫伯語文教學的學生有129名。塔城市、鞏留縣錫伯族聚居區的小學從2014至2015學年恢復錫伯語文課,接受錫伯語文授課的學生分別為212人、284人。
2.舉辦大規模成人錫伯文培訓班。2011年以來,察縣把錫伯文培訓工作納入到全縣幹部教育培訓計劃中,舉辦在職幹部職工初、中、高級遞進式錫伯文培訓班,普及錫伯語言文字,規模空前,成效顯著。2011年至2013年共舉辦錫伯文培訓班28期,共培訓在職各族幹部職工近兩千人。在烏魯木齊市,新疆錫伯語言學會自2009年來,先後舉辦7期錫伯語文培訓班,共培訓300多人。同時,察縣語委會還組織錫伯文專家,先後編印了《錫伯文雙語速成課本》、《錫漢雙語對照讀本》等教材和課外讀物,並在察縣公眾信息網視聽在線設錫漢雙語教學欄目,提供了便捷、開放的錫伯語言學習和培訓平台。
3. 重視錫伯語文師資培養、培訓。20世紀八九十年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委先後在霍城師范學校、伊犁地區第二師范學校舉辦四期錫伯文培訓班,共培養了168名錫伯文教師。伊犁師范學院從20世紀80年代開設錫伯語言文學專業以來,於1986至2011年招收了四屆以錫伯族學生為主的民考漢錫伯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班,培養了120名錫伯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2014年又招收了錫伯語言文學專業免費師范生23人。2013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把錫伯文教師培訓列入國家級教師培訓計劃,在伊犁師范學院舉辦了錫伯語文教師培訓班,35名錫伯語文教師參加了培訓。
4.實施錫伯語文教學改革。2012年,新疆錫伯語言學會啟動「基於因素法的錫伯文拼寫方法的研究」項目。該項目按照現代語言學的規律,以錫伯語發音因素為基礎,劃分出錫伯文字母以及對應於字母的錫伯文字母書寫形式、拼寫規則,並結合計算機信息處理的原理和特性,構建了以因素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模式,具有簡便、易學等特點。2013年,該項目通過有關部門和專家的鑒定並在兩所小學進行教學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編寫出版錫伯文新教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為新教材的編寫、審定和出版發行劃撥了100萬元專項經費,察縣人民政府為新教材編寫組提供了辦公場所,配備了辦公設備。新編的錫伯文小學第一冊試用教材出版後,作為地方免費教材發放到錫伯族小學,在2013至2014學年試用該教材。2013年秋,新疆教育出版社在原試用教材的基礎上,組織編寫「基於因素法」新教材,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6.開展錫伯族語文教育教學研究。近年來,新疆伊犁師范學院先後成立「中國錫伯語言文化研究中心」、「新疆錫伯語言文字研究中心」。這兩個研究中心依託察縣鄰近學院的地緣優勢、專業優勢和錫伯語言文化資源優勢、人才優勢,積極開展錫伯語言文化研究、人才培養,保護和傳承錫伯語言文字和歷史文化。察縣教育局教研室還專門配備了一名錫伯語文教研員,從事中小學錫伯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和指導工作。此外,伊犁師范學院還承接了「錫伯語言文化有聲資料庫建設」等項目,並多次召開研討會,極大地促進了錫伯族語文教育教學研究。
7.開展錫伯(滿)文信息化建設。「索貝特-錫伯(滿)文輸入法」2014年已研發成功並投入使用,實現了在word文檔上輸入錫伯(滿)文和用錫伯(滿)文製作教學課件等。該輸入法除了具有自動選形輸入方式外,還附加了獨立、詞首、詞中、詞尾輸入方式,除了能滿足一般錫伯(滿)文輸入的需要外,還能夠滿足學術論文、文化教育等需要。錫伯文信息化建設,不僅為錫伯語文信息化提供了基礎技術支撐,而且為保留、傳承錫伯族語言文字和傳統文化做出了貢獻。
8.創造學習使用錫伯語文的工作機制和社會環境。以察縣為例,該縣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積極開展使用錫伯語言文字的專項執法檢查,近三年共翻譯審定公章、門牌、文件頭等1900餘條,規范新詞術語905條、錫伯特色餐飲名稱63種,並積極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學校創建工作,近年來共創建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學校15所。此外,察縣還通過舉辦全國首屆錫伯語大賽等活動,激勵更多的人學習、使用錫伯文,營造了學習使用錫伯文的社會環境。
【分析】
經過觀察和深入了解,目前在新疆錫伯族聚居區中小學,錫伯語文教育教學和改革過程中出現了七大突出問題。
1.錫伯族語言文字使用出現了萎縮。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錫伯語的使用范圍不斷縮小,使用人數日趨遞減,錫伯族語言文字在公務活動、教學實踐、圖書出版等領域中都陸續出現了萎縮現象,以錫伯族語言文字為母語的地方也一度面臨傳承的危機,絕大多數錫伯族青少年遠離了自己的母語。據調查,目前察縣18歲以上的錫伯族成年人口中,能熟練使用錫伯語文的僅佔23%。在錫伯族中小學的錫伯族學生之間,以及錫伯族家庭成員之間,也大都使用漢語交流。在學校的教學課堂上,錫伯文也成了錫伯族學生的第二語言。
2.錫伯文教師數量不足,素質參差不齊,不能滿足錫伯語文教學的需要。錫伯語中小學現任錫伯文教師基本是察縣師范學校中師班培養的,還有的教師在中小學期間沒有學習過錫伯語文,只是上中師階段接觸了一些錫伯文知識,沒有系統受過專業的錫伯文培訓,對錫伯文語言文字、語法等掌握不夠,了解甚少,勝任錫伯語文教學還有一定困難。目前進行的短期培訓,只能解決教學方法改革的問題,教師的錫伯語文教學素質和能力達不到課程實施的要求。加之老一代的錫伯語文教師基本上已退休,使錫伯語文師資出現斷層現象。
3.錫伯語文課時設置偏少。在小學階段,察縣錫伯語文課時數僅相當於漢語文課時數的38.1%、維吾爾和哈薩克語文課時數的53.3%。在初中階段,錫伯語文的課時數僅相當於維吾爾和哈薩克語文課時數的20%,遠遠低於其他民族母語文的課時數。由於錫伯語文課時數設置不足,造成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的矛盾,不僅無法保證學生學習和掌握錫伯語言文字,也難以達到搶救和傳承錫伯語言文字的目的。
4.課程標准要求偏低。受課時設置的影響,錫伯語文課程標准確定了較低的認知目標。以小學詞彙量為例,漢族漢語文課標詞彙量為認識6000個、掌握5000個,少數民族漢語課標詞彙量為認識4000個、掌握3000個,而錫伯語文課標詞彙量為認識2000個、掌握1500個。錫伯語文確定的標准不足漢語文標準的30%。如此低的詞彙量標准,根本無法保證學生學業水平達到基本掌握錫伯語言文字的要求。
5.錫伯文教材編輯出版受到嚴重影響。1980年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落實黨的民族語文政策,恢復了新疆教育出版社錫伯文編輯室,核撥了編制,充實了編輯力量,編輯出版了錫伯族全日制小學各年級課本和課外讀物。但到2006年,由於種種原因又撤消了錫伯文編輯室,錫伯文教材編輯出版工作受到嚴重影響。
6.小學錫伯語文教材編寫不科學,難度偏大,教材脫離實際。一是教材量大,內容多,篇幅長,學生學習任務重,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法完成;二是教材基本以翻譯全國統編教材為主,其內容脫離學生生活實際,難學難懂,加之錫伯語口語和書面語差距較大,師生都難以適應。
7.錫伯語文教學管理較薄弱。察縣教育局雖然制定下發了有關錫伯文教學的規定、通知等文件,對學校錫伯文教學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制定了措施,但是在管理上缺乏力度。下發文件多,檢查指導少,致使學校各行其是,課程設置有早有晚,課時安排有多有少。雖有統一的教學大綱,但沒有統一的教學進度,給教育部門教學管理造成很大困難。
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幹部群眾對錫伯文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功能缺乏正確、足夠的認識;二是錫伯族人口較少,客觀上無法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而且錫伯語文使用范圍很小,又非升學考試科目,錫伯族學生學習本民族語言的動力嚴重不足,「錫伯語過不了伊犁河,學不學都一樣,不如不學,學了還要加重負擔」的思想導致他們忽視甚至放棄母語學習。
【結論】
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以黨和國家民族語文政策為指導,從錫伯族聚居地區和錫伯族中小學的實際出發,保護和傳承錫伯族語言文字,改進和加強錫伯語文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重大課題。對此,筆者有以下思考和建議。
第一,對保護、傳承錫伯族語言文字的幾點思考。
1.喚起民族自覺,提升語言覺悟,轉變觀念。在實施語言保護工程的過程中,最能起作用的、最基本的措施是提高使用者個體的語言覺悟。錫伯族語言為弱勢語言,而民族自覺是弱勢語言文化得以保存和傳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應注重培養錫伯族群眾對自己母語的自豪感、榮譽感,堅定保存、復興母語文化的信念,建立深厚的本民族語言感情,積極主動爭取保存、傳承母語的權利,取得政府的支持,並通過家庭教育及社區文化活動,自主創設本民族的母語環境和基礎,自動、自發、自覺地參與或擔負起保存本民族語言的責任和義務,把錫伯族語言文化從瀕臨的邊緣挽救過來。
2.健全法制,充分保障學習和運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現在我國已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法》,而沒有《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使用法》。在當前社會生活現代化大潮的沖擊下,要保護和弘揚處於弱勢的錫伯族語言與文化,不僅要尊重和維護民族語言權利,還應當通過具有約束力的法規,保證錫伯族語言權利在錫伯族聚居區域的教育及傳播領域得以真正的體現,確保錫伯語言文字使用和錫伯文教學的法定地位。
3.重視錫伯族語言在家庭、鄰里、社區的使用,增強母語的活力。語言的生命力在於使用,語言只有通過使用才能得救,才具有真正的活力。加拿大、紐西蘭的原住民都意識到家庭、鄰里、社區在保護和傳承本民族語言中的重要性,因而在這方面做得很好。特別是紐西蘭毛利人的「語言巢」,真正保護了母語不流失,確保了母語的家庭、社區功能,這一點應值得錫伯族借鑒、學習。錫伯族較集中的家庭、社區是傳承母語的基地,應在日常生活中,在錫伯族集中的社區、鄉村及在世代相傳的家庭里使用,從幼兒開始培養母語覺悟和深厚的母語感情。
第二,對改進和加強錫伯語文教育教學的政策建議。
1.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推動錫伯族雙語教育教學改革。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和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談會「依法治疆」的方針,依照法律推進錫伯族雙語教育改革,把《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黨的民族政策中有關民族語文規定、政策切實落到實處。同時, 察縣盡快制訂實施《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漢雙語教學條例》,通過法律程序確立雙語教學的地位,依法規范、指導錫伯族中小學雙語教育工作。
2.把錫伯族語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錫漢雙語教學的重中之重。一是實施錫伯語文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建議教育部、國家民委把錫伯語文高層次人才培養列入「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培養計劃」,利用中國歷史檔案館、中央民族大學等單位和高校的師資,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辦錫伯(滿)文碩士、博士班,培養一批高層次錫伯(滿)文人才;二是繼續在新疆伊犁師范學院舉辦錫伯文本科班,為錫伯族聚居區中小學培養錫伯文師資;三是加強教師培訓,建議在伊犁師范學院舉辦為期一年的錫伯語文教師脫產培訓班,提高他們的錫伯語文專業水平、教學能力和文化素養,以適應錫伯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四是充分利用社會上現有錫伯語文人才資源,採用傳、幫、帶的方式培養培訓錫伯語文師資。
3.發揮各類考試對提高錫伯族語文教學質量的導向作用。建議錫伯族聚居地區把錫伯語文作為錫伯族雙語班學生中考、普通高中學業考試和高考的必考科目,其分數計入中考、普通高中學業考試和高考總分中。
4.把察縣列為國家級民族語言文化保護區。建議國家、自治區把察縣列為民族文化保護區,除在錫伯族學校除開設錫伯語文課外,在體育、音樂課中增加錫伯族射箭、音樂、舞蹈等內容,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為錫伯語文教育教學營造和諧濃郁的社會環境。
5.加強雙語教學的管理和研究。錫伯族聚居區的教育行政部門應進一步加強雙語教學研究的管理和指導,充實教學研究人員。察縣教育局要健全錫伯語文教研室,將整體素質較高、科研能力較強、有事業心和責任感的中年骨幹教師充實到教研部門,也可聘用一些科研能力較強,雙語水平較高的離退休錫伯族教師為兼職教研員,有針對性地開展雙語教學研究。建議當下進一步對錫伯語文的課程價值、課程目標、課程設置、課程標准做深入研究,並適當擴大研究隊伍。同時,吸收一部分課程專家和雙語教育專家參與研究,使錫伯語文教學改革有更清晰、明確的路徑和方法。同時,充分發揮中國錫伯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和新疆錫伯語言文字研究中心的學術團體的研究優勢和引領作用,舉辦各種形式的雙語教育教學研討會,組織開展雙語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及時總結經驗,推出較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導錫伯族雙語教育教學實踐,促進錫伯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6.加強錫伯文教學教材編輯出版工作。建議恢復新疆教育出版社錫伯文編輯室,配備編譯教材的專業人員,把錫伯文教學教材建設列入自治區教材編寫、出版規劃,予以保障。所需經費應列入教育經費預算,資助錫伯文字教材的編譯、審定和出版,確保教材足額及時供應。並建立一支專兼職錫伯語文編輯隊伍,提高錫伯語文教材的編寫質量,以適應錫伯族中小學錫、漢雙語教學的需要。
7.明確新編教材性質,突出工具性。鑒於目前錫伯文交際功能已大大弱化,因此,新編教材在保證思想性的前提下,更應突出工具性,教材設計應當以讓學生會說、會認、會寫為主要目標,因此在選文、口語、練習設計等應方面以語言文字的學習為基礎進行。
8.國家、自治區應重點扶持錫伯語文教學。察縣屬國家級貧困縣,建議國家、自治區在劃撥教育經費時對錫伯族聚居區給予適度傾斜,重點扶持錫伯語言文字的教學及錫伯語言文字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把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落到實處。
⑺ 察布查爾錫伯縣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察布查爾錫伯縣屬於【新 疆伊 犁】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位於中國新 疆伊 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原伊犁地區板塊的西部,地處伊犁河以南、天山支脈烏孫山北麓,與伊犁州首府伊寧市隔河相望,西接可克達拉市及哈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