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發布時間: 2021-02-19 16:35:35

Ⅰ 高校專業英語教學有哪些教學模式

中山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有一個英語教育專業,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那種專業,不過這個專業的報名費比一般的要高啊

Ⅱ 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有哪些

1、交際法: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2、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3、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4、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5、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6、三位一體教學法:是根據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系業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
7、自然法: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
8、全身反應法: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
9、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通過參加Pairwork和groupwork活動,給學生練習語言並互相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10、功能意念法:這種方法是教師集中提供給學生在某次會話時或某種情境中可能運用的有關語言,讓他們感知其功能,在交際中運用。以上材料僅供參考,不過我還是建議你感覺一下英語ing的英語教學方式,看一看他的教學模式,對你應該很有幫助的。

Ⅲ 如何提升大學英語閱讀的教學效果

眾所周知,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閱讀理解的教學歷來是各知識板塊中的難點,如何提高英語閱讀的教學質量一直是英語教師關注的焦點。而閱讀理解作為英語綜合技能的一項重要指標,在中國仍然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極大程度上決定著英語學習者的綜合水平。在大學英語四六級的過級考試中,閱讀理解的比重雖然略有降低,但仍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在閱讀中碰到的各種難題,增強學生對閱讀的理性認知,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實用技能,切實提高大學英語閱讀的教學效果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當前大學生面臨的閱讀困境
1、基礎知識參差不齊,英語詞彙極度匱乏
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其英語基礎知識參差不齊,水平相差較大,高中時期英語較好的同學對英語的基礎知識掌握較為全面,而基礎較差的同學對英語的各知識板塊都缺乏必要的了解,而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那就是英語詞彙的極度匱乏。他們的英語詞彙主要依賴於課本,有的同學甚至連課本內的詞彙都沒有掌握,這勢必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各項英語技能的提高,對詞彙佔了極大比重的閱讀理解來說尤其如此。
2、學生對英語閱讀普遍存在畏難情緒
由於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欠缺和閱讀理解本身的難度,學生對英語閱讀都存有一種畏難情緒,在心理上存有一種排斥感,認為閱讀理解是他們無法攻克的難關,這無形中加深了心理負擔,造成不必要的緊張感,甚至是恐慌,嚴重影響了他們進行理性的思考與判斷,人為地增加了主觀上的難度,從而影響到閱讀理解的精準度。
3、學生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
中學時代的英語教學不可避免地圍著高考的指揮棒轉,教師很少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這使得我國的大學生普遍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有的學生喜歡趴在桌上,有的學生習慣用手指著文章讀,另外的學生喜歡唇讀,這些不好的閱讀習慣一方面降低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另一方面讓學生形成了心理的怠惰,極大地影響了閱讀的整體效果。
二、如何提升大學英語閱讀的教學效果
1、讓學生養成計時閱讀的好習慣
大學生日常接觸到的閱讀材料其難度跟他們的英語技能水平相當,經過相應的英語基礎知識的積累和專門的閱讀訓練後,絕大多數同學是能夠基本理解正確的。但是,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普遍都缺乏時間觀念,閱讀效率極其低下,很少有人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全部的閱讀任務,這就直接影響了閱讀理解的得分率。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授課中就應嚴格要求,幫助學生養成計時閱讀的好習慣,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訓練達到平均每分鍾100-120個單詞的閱讀速度,並且要求學生適時記錄下自己每一次的閱讀速度與正確率,最後在坐標上標注出來,讓他們最直觀地感受自己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的精準度之間的關系,既在心裡形成一種緊迫感,又提升閱讀理解的動力。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讓他們習慣於舒適而又略微緊張的身體姿態,避免趴在桌上,摒棄指讀、唇讀或輕聲朗讀的壞習慣,讓學生學會保持身體的相對靜止,只移動眼球,擴大視幅(eye span),提高閱讀速度。
2、讓學生盡可能地帶著目標問題去讀
閱讀理解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學生平時沒有接觸過的內容,如果學生一拿到閱讀材料就開始逐字逐句地讀,勢必是盲目的。如果能在閱讀之前先瀏覽一下問題,找出其中的關鍵詞,帶著目標去閱讀,就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可以更好更快地進入閱讀狀態,幫助學生快速獲取有效信息。教師在閱讀理解的課堂教學中就應有意識的教給學生這種方法,最關鍵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從問題中去快速地把握關鍵詞眼和抓住有效提示信息,學會高效分析問題及其答案選項的差異,找准目標,設定好理解的導向。
3、幫助學生構建閱讀的大局觀念
學生對於文章的理解往往局限於逐字逐句的解析,一碰到生詞就停滯不前,對閱讀的定位常常囿於細枝末節的推敲而忽略了對文章整體架構的把握,這樣的閱讀往往耗時頗長卻收效甚微。其實,一篇文章的理解最重要的還是理清文章的主體脈絡,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中一兩個生詞難詞的理解是不會影響到全局的。而學生普遍缺乏這樣的大局觀念,過分糾結於細節的推敲,這無疑會導致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因此,教師在閱讀理解的授課中,應嚴厲打破學生的這種錯誤觀念,牢固樹立起閱讀的大局觀念,從語篇的角度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
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將每一篇文章的第一段讀兩遍,這一方面是因為第一段大多都涉及了該篇文章的中心內容或背景信息,兩遍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找准閱讀的方向,另一方面,對第一段的重復閱讀也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快地集中精力,快速地進入閱讀狀態,從而最終提升閱讀速度。此外,在訓練學生的大局觀念時,還應該著重培養他們抓文章主幹脈絡的能力,教會他們尋找段落的主題句,讓他們對段落的理解從大處著眼。同時,要強化重點閱讀最後一段的概念。文章的最後一段通常都會對全篇文章的論點進行概括、總結或重申作者的觀點和態度,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很有幫助。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就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最後的總結段落進行梳理,這樣文章的主體脈絡清晰可見,對文章的語篇理解就不會產生大的偏差。
4、幫助學生猜測生詞
閱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碰到一定量的生詞、難詞,學生不必一遇到就停下來去查字典,這既會嚴重降低閱讀速度,又會讓學生過於依賴字典,久而久之,懶於獨立思考和客觀分析。其實,閱讀技巧中有很多猜測生詞的辦法,例如可以聯系生詞的上下文(context)來猜測詞義。上下文可以是緊密涵蓋該生詞的語句(immediate context),也可以是廣域意義上的內容(wider context),即該生詞之前或之後的句子,甚至是段落。這兩種上下文通常都包含有能幫助理解該生詞含義的重要信息,提供了許多有效線索來減輕生詞含義的陌生度,具體的表現方法包括定義(definition)、同義詞(synonym)、反義詞(antonym)、舉例(example)和因果關系(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等。所有這些線索通常都有特定的信號詞(signal words)來引導,只要能夠掌握這些信號詞,找出它們引導的有效線索,對應到相關的信息,就能猜測出生詞的含義。教師在日常的閱讀理解的訓練中應當把這一塊的知識作專題的講解,幫助和訓練學生通過這些技巧來猜測生詞的含義,降低對生詞的恐懼感和緊張感,理性地分析,就不難把握到閱讀材料的精髓。

Ⅳ 大學英語教學生中閱讀方法有哪些

很高興告訴你來!
1確立主題,明確主自旨圈定關鍵,找出主線掃讀文章,定位關鍵跳讀剩餘,刪除多餘無詞定位,分析選項邏輯判斷,排除干擾頑固不化,無法推出各段首末,進行反推
2掃讀文章,定位關鍵關鍵詞的特點:名詞或名詞片語(人名,地名,時間,數字都是特別好找的)如名詞重復太多,或不突出,也可以找動詞實在沒有選擇之下,也可以考慮用題目中的形容詞和副詞作為關鍵詞注意,用過的關鍵詞在另外一道題目就不要再用了片語永遠比一個單詞好用,因為比較容易找。前兩點技巧跟方法都可以通過北京新東方的六級強化班來得到提高。
3詞彙量是保證。掌握了語法等相關知識後,我建議大家考前花一個星期速記六級詞彙。我那時就是這樣做的。效果很好。雖然是短期的記憶,但應付考試,大家都懂得。
4做適量真題。做題的目的是了解題型,把握時間。
5仔細審題。不要把本來能夠做對的題,看錯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為你解除疑惑是我的快樂!

Ⅳ 英語閱讀課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愉快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中,應使整個教學都彌漫著一種和諧、融洽、振奮、飽滿的情緒氣氛。同時,在教學時,使學生進入語境,創造情景,幫助學生通過英語直接理解教學內容意思,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一些興趣活動。如:唱歌、游戲、饒口令等。運用這些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樂中學」又在「學中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功與快樂總是相伴而行的。那麼,教師在教育中就應該運用好表現──成功──快樂三步曲方法,尤其對後進生,要多給予肯定評價。
2.演示法
演示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對事物的印象,特別是教學一些字母、單詞時,利用實物、圖片、表情動作等創設大量的視覺情景,對兒童反復進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進行反復多遍的聽說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演示效果,而盡可能快的使學生的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形成理性階段,形成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質。例如:在學習字母時要充分利用卡片;在新授單詞的時候可以用實物來演示,例如「pen」「bag」「book」等。在新授的Isita...」時,可以直接利用學生手中的實物來進行對話,並且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加到學習中去,要以滿腔的熱情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對他們學習中的每一個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表揚、獎勵等,讓所有的學生在對自身學習的滿足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模仿練習法
學習英語模仿練習是很重要的方法,小學生要說得准確,首先必須看得准,聽得准。因此,教師在范讀字母、單詞或句子之前,要讓學生聽老師的讀音,看老師的口形,並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敢於大聲講英語,說錯了及時糾正,並注意將正確的音與錯誤的音進行比較,反復訓練,以免在語音上給學生留下後患。另外,應鼓勵學生課下盡量用所學過的常用表達方式進行相互對話。因為我們不是單純為學語言而教語言,而是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
4.講授法
英語並不像我們的母語──漢語那樣從小就開始學說、理解和運用。而英語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就顯得特別難學。所以,教師進行一定的講解,講述和講讀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講授法並不是照本宣科,單板、生硬地向學生灌輸,而是講授要有一定的啟發性,更要穿插一些其他的教法與之結合起來。

Ⅵ 英語閱讀課可採用哪些教學方法

1、 交際法: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2、 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3、 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4、 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5、 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6、 三位一體教學法:是根據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系業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
7、 自然法: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
8、 全身反應法: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
9、 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通過參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活動,給學生練習語言並互相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10、 功能意念法:這種方法是教師集中提供給學生在某次會話時或某種情境中可能運用的有關語言,讓他們感知其功能,在交際中運用。 以上材料僅供參考,不過我還是建議你感覺一下英語ing的英語教學方式,看一看他的教學模式,對你應該很有幫助的。

Ⅶ 如何進行有效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

1、老師要有抄親和力,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教師要給學生親善、和藹之感。且莫過於嚴肅,讓學生覺得教師嚴厲,不好接近。交流中捕捉學生的閃光點,表揚和贊賞學生,以便增強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主動性和自信力。另外,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要有鼓勵性的評價。
2、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這節課,杜老師設計的學生的活動有活力,使得課堂氣氛熱烈。學生的學習活動形式是多樣的,人人都參與,學生動腦、動手、動耳、動口,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創新意識。

Ⅷ 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有哪些

、交際法: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2、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3、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4、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5、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6、三位一體教學法:是根據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系業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
7、自然法: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
8、全身反應法: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
9、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通過參加Pairwork和groupwork活動,給學生練習語言並互相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10、功能意念法:這種方法是教師集中提供給學生在某次會話時或某種情境中可能運用的有關語言,讓他們感知其功能,在交際中運用。以上材料僅供參考,不過我還是建議你感覺一下英語ing的英語教學方式,看一看他的教學模式,對你應該很有幫助的。

Ⅸ 英語的教學模式有哪些

英語教學法有很多, 從事英語教學者最好讀一些有關語言教學的英文原文書, 會對你的工作有很大幫助的~
推薦書目:
1.《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3nd ed.) 》, Diane Larsen-Freeman
2.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4rd ed.) 》, H. Douglas Brown
3.《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Richards Jack C. and Rogers Theodore S.

以下再提供你幾個目前常見的教學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

◎ 傳統語言教學法 :文法翻譯法、直接教學法、聽說教學法與認知教學法。
1.文法翻譯法 (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文法翻譯法大約衍生於一七八0年代(Stem, 1983)。一九二0年代到五0年代的拉丁文文法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有研讀拉丁文及希臘文文學典籍的能力。其次為增進對第一語言的深入瞭解。第三為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學生對較難教材的學習能力。教學著重於對文法規則的解說與字匯的學習與記憶。
@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閱讀的材料主要是取自於文學著作,為文法翻譯者編著的書籍,內容的主要特色是每課課文之前有單字表文後有長篇的文法解析,練習的份量不多。

2.直接教學法 (The Direct Method)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直接教學法約萌芽於十八世紀末期 (Stem, 1983)。鑒於文法翻譯法著重於熟記文法規則,無法習得交談能力以及兒童對第一語言習得的經驗而提倡。這個教學法在一九六0年代中期頗具勢力,又稱為『常識法』(common sense method)。強調在有意義的語言學習環境以畫圖、示範及表演等方式施教,提供以學習語言為主的密集式語言訓練。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標的語言(target language)教學使學生完全投入在學習第二語言的情境中。
@優點:
這種教學方法注重於培養並建立學生交談的能力,而不是對文法規則及結構的死背強記。
@ 缺點:
由於師資的遴選必須是能流利地使用第二語言的本國人或是外國人。所以,師資的來源可能較有困難。另外,由於這種教學多半以畫圖、示範及表演的學習活動來進行, 所以,比較適合年幼,培養初級與中級語言能力的學習者,而較不適用於年紀較大、高中及大學階段的學習者。

3. 聽說教學法 (Audio-lingual Approach)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聽說教學法基本上是承襲一九二0/三0年代的學習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廣被採用。它的教學理念是建構在行為學派的刺激反應及制約的學習理論。這種語言學習活動的目標在於使學生的外語能力達到以說該語言為母語的水準。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教學課程採用編序學習(programmed learning)的編輯方式,依序著重對話及練習的熟記,句型練習及由句型來闡釋文法結構。教材基本上分三部份:對話、換句練習及應用活動。學習語法結構重於單字,文法解析很少甚至不提及。
由老師講,或播放錄音帶給學生聽,學生反覆地練習發音、單字及片語以加強記憶,是一種教師本位的教學。

4.認知教學法 (Cognitive Approach)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一九五0年代是聽說教學法的全盛時期,然而,認知心理學家認為行為學派的理論並不適用於人類。認知教學法的教學理念是以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 及衍生變形語法 (generative-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為依歸。心智的功能在於處理有創造性、有規則轄制 (rule-governed) 的語言。
@教學目標
使學習者發揮語言的真實才能 (language competence),以便有好的臨場表現 (language performance)。
@教師職責
認清學生既有的背景知識 (background knowledge) 或知識庫 (knowledge base/bank),並善加利用,使學習者連貫與學習范圍相關的知識,使整個學習語言的過程具有意義。教師協助學生獲取、整理以及儲存知識。上課重於瞭解,教師使學習者意識到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教師並且能提出全新的結構與概念使學習者瞭解語言的功能型態及關系。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教材的編寫必須由深到淺都有。課程與篇章著重有意義的學習與練習及應用討論。每一個語言技能與課程密切地配合,除非有必要,盡量少討論文法。

◎ 近代語言教學法及模式
近代語言教學方法及模式包括:諮詢學習/社區語言學習教學法、全身反應法、密集教學課程、建議教程教學法、同化模式教學、功能/觀念性教學、自然教學法、語言純熟度教學法、監督模式教學、瞭解教學法、溝通實力教學、潛移默化教學法及發問教學法。

1. 諮詢學習/群體語言學習教學法 (Counseling-Learning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CL/CLL)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柯藍(C. A. Curran)氏在一九五五年所提出,旨在消弭學習環境中,團體所帶給個人的焦慮、競爭及沖突。
@教學目標
發展完整的個人學習過程與建立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互信關系,使學生安心、用心、專心、有上進心地增進記憶力及辨別力。
@教師職責
充當學生的顧問,隨時提供協助。在入門階段,學生可用母語自由交談,教師提供翻譯上的協助,以鍛鍊學生敢講的膽量及自信。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教材依難易程度分為五個階段,前三個階段為入門,後兩個階段為高階。

2. 全身反應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3.自然教學法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一九七七年由特瑞爾氏 (T. D. Terrell) 提出,其理論與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柯拉申氏 (Stephen D. Krashen) 所提出的『第二語言習得』的假設不謀而合。(參看 2.9 監督模式教學)
教學理念有五個原則:一、以語言溝通能力為目標。二、理解先於發言。三、容許學生依程度發言。四、教師強調『習得』的活動,而非『學習』的活動。五、將課堂活動的情感因素減至最低。
@教師職責
教師要求學生注重語言的意義,而非句型及結構。教師強調內容重於傳達資訊,瞭解輸入訊息。讓學生依程度發言,由簡單到繁復,由字串到整句。要求學生在發言前先瞭解語言。教師負責營造出使學生樂於與教師及同學相互交談的課堂氣氛。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由於這種教學法重視『習得』活動,因此,教師將提供大量可以理解的語料輸入,要求作作業不得使用口語,學生在寫作的同時准備演講稿。學生在學習到資料後再發言,對話練習少。強調『學習』與『習得』的不同,不強調性向的影響,減少第一語言的干擾。

4. 潛移默化教學法 (Silent Way)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因為兒童和成人對於語言的認知有很大的差異,導致兒童在學習第一語言和成人學習第二語言不盡相同。葛特諾氏 (C. Gattegno) 鑒於自然教學法不適用於成人學習第二語言,於是在 1983 年提出著重心智灌輸、控制嚴謹的人工方法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的基本理念是:教師不幹預或誤導學生進入旁軌,使學生有多種方法可以學習自由地創作簡單的語言。認定學習是為了預備學習者學習新內容的心理准備,目的在於運用已知的背景知識,不包含模仿練習及教師的干預。學習活動重於教學本身。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教學過程中將會用到三種工具:1. 顏色棒。2. 掛圖/表。3. 教學桿。將單字寫在圖表上,用桿子指出正確的詞,另外用不同顏色的棒子代表不同的句型及其結構。
@教師職責:
教師可以完全掌握教學內容,學生可以自由運用他們心智知覺的能力。教師不提供正確的答案,堅持學生自己檢討功課,不替他們改正,淺清他們被糾正的心理壓力。

Ⅹ 英語教學模式有哪些

(一)走出課本,走進生活

語言與生活是天然聯系在一起的,英語課堂只有走向廣闊的生活空間,才會充滿活力,學以致用,知識才能轉換為能力,才能為英語課堂引入一泓不絕的活水。

如學習有關 shopping的語言,可以把講台當作櫃台,用精美的剪貼或實物充當貨物。在學習顏色和服裝的名詞時,可以請班上穿著漂亮的學生進行Fashion show.問學生:「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clothes? Let』s learn these clothes.」一邊欣賞表演,一邊教學新詞。

(二)把幽默,順口溜,英語歌曲帶進課堂。

如。在教顏色和星期時,可把阿凡提的幽默故事帶進課堂:巴依想刁難阿凡提,叫阿凡提把布染成不是white,不是blue,也不是green,不是orange,也不是yellow,阿凡提很快就答應了,並叫巴依不是Sunday也不是 Monday,不是Thursday也不是Friday 和Saturday來取布,讓學生對顏色和星期的單詞得到了鞏固。

順口溜的節奏明快,琅琅上口,學生樂於記憶。

完成 實踐 值得忙(finish, practice, be worth, be busy)

繼續 習慣 別放棄(keep on, be used to , give up )

考慮 建議 不禁想(consider, suggest, can』t help, feel like )

喜歡 思念 要介意(enjoy, miss, mind)

(三)啟發、點撥,注重學法。

今天的教師應既傳授知識也傳遞資訊,提供學習資源更指導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充分發掘智力的潛能。正如古語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為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解一生之需。

總之,教好英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個好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英語成功教學的關鍵。下面,我想就以交際對話課為主的課型、以話題閱讀為主的課型以及復習課課型三個模式談談我的看法:

一 以對話交際為主的課型這類課型的課堂教學如下:

1.課前熱身 2.創設情景 3.操練 4.實際性操練 5.思維拓展 6.回扣課本

我們現在用的冀教版教材每個單元設置了一個功能話題,單元中的所有內容圍繞話題展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根據語言的交際性和教材的特點,重組教材內容,體現知識的連貫性和整體動能性。

二 以話題閱讀為主的課型

這種課型提倡通過共同協商,討論,解決某項問題,而教師則在各組之間走動,提供咨詢,這種教學一般可概括為:

導入-----教學情景------提出問題,開展討論-------歸納總結------回扣課本

三.復習課

關於復習課,我們都知道,復習的知識學生都學過,倘若復習方法單一的話,就不能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怎樣設計好的復習課能使我們的學生感到:「學而復習之,不亦樂乎?」倘若把一節復習課比作一台晚會,那麼怎樣才能整體籌劃好這台晚會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一次,我在辦公室和同時閑聊時,談到這個話題,手裡擺弄著學生的作業本,猛的想出一個主意。作業本上印刷著「藍貓精品系列作業本。」我頓時萌發這樣一個想法:我把這課命名為「藍貓超市開業了!」我想藉助本節課的設計和大家一起探討新課程的復習課的教學。

這種教學模式的課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英語表演的舞台。我們最大的收獲是,我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上課心情愉悅,精神飽滿。課堂活了,學生動了,他們能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課堂上有合作、有競爭、有質疑、有表演、有爭論、有深思、有困惑、有猜想、有笑聲,也有歡樂。然而,再有創新的教學設計,如果脫離了雙基的落實,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就算不上是好的設計。因此,不能被新的想法沖昏了頭,而導致課堂教學流於形式。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合理使用教科書,精心備好每節課。我們有時存在這樣一種心理,一本教科書教下來,從頭到尾什麼東西都不落下,一落下我們回自責:我誤人子弟呀!這個單詞,沒教給他,唯恐學生不知道。其實是我們把教材和教科書混在一起。拿到教材,做到四個字LARA。

L ----Leave some out. 就是刪掉一些東西。不適合自己的學生的,就刪掉。

A-----Learn to amend something. 就是要修補一些東西。任何東西,沒有絕對的完美。對教材不能太迷信,在解讀的過程中要學會 修補一些東西。

R-----replace something. 就是取代一些東西。有些部分,有些東西,不合適,或已經過時了,就應用別的內容來代替。

A-----add something. 要補充一些東西。語言是個積累,量越大,它的積累速度就會越快,在教材處理過程中應建立一個大的教材觀。

(二) 在教學中,我堅持的出發點是:講了不等於懂了,懂了不等於會了。放低起點,加大訓練力度,學生課上活動的時間佔全部課堂的五分之四。課堂聽說練習,形式靈活多樣,但無論什麼練習形式,都力求做到:1 密度高。不是練一兩個回合,而是接二連三地、自始至終地、不間斷地進行;不是稀稀拉拉、鬆鬆垮垮,而是有節奏,精心設計地練。2 不是幾個尖子生練練,而是分層次進行訓練。由學優生舉例,中等生練,學困生先傾聽、模仿、重復,後練習,優等生評判,從而解決「吃不飽」與「吃不了」的問題,激勵學生「能飛則飛,能跑則跑」。

(三)帶學生走進快節奏的課堂。所謂快節奏,就是師生的語速快,學生的反應快,在相同的時間內,師生、生生互動多。相反地,若語速慢,學生肯定聽得清晰,且每個詞都有思考的餘地,那麼對整個句子的理解就不言而喻了。但這樣好嗎?慢,容易滋生依賴心理,思維處於鬆弛狀態,只能適應較慢的語速。這樣,他們的聽力能提高嗎?能與別人自由的交談嗎?而教師的語速快,學生要聽懂,他們的注意力就必須高度集中,一點都不能拋錨。這樣,就使得學生的腦弦緊跟著老師的思維轉。有些老師曾問我:「你的語速那麼快,你的學生是怎樣適應的?」其實,「快」是相對的,而並非絕對的。一方面,在一堂課中,過渡性活動的節奏相應放慢,內容密度減小,時間適當長些,15分鍾左右。把本課的重要的語言結構,規則與課文內容結合起來操練,使形式與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結合。活動形式有擴展句子,看圖說話,模仿對話,復述,相互問答等,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從整體上看,當我剛接手新一屆的學生時,我會花費一個月的時間來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在開學第一周,先是慢語速,當學生了解了基本的口語之後,語速逐漸加快。

熱點內容
百度翻譯早上好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7-28 15:21:32 瀏覽:159
做我們自己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7-28 15:20:32 瀏覽:180
舒心蜜蜂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7-28 15:18:26 瀏覽:621
第二課英語閱讀怎麼翻譯 發布:2025-07-28 15:18:26 瀏覽:739
我在家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7-28 15:17:40 瀏覽:280
疏於檢查英語怎麼說及的英文翻譯 發布:2025-07-28 15:16:54 瀏覽:414
我覺得那裡很美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7-28 15:15:25 瀏覽:968
在困難的時候翻譯成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7-28 15:07:45 瀏覽:956
水果唱歌翻譯成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7-28 14:53:48 瀏覽:10
三倍用英語怎麼說翻譯 發布:2025-07-28 14:52:51 瀏覽: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