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小学英语阅读课语法课听说课

小学英语阅读课语法课听说课

发布时间: 2023-07-22 03:48:04

❶ 再谈小学英语“听说课”

近年来,随着各地对小学英语阅读课研究力度的加大,“听说课”这个本该是语言教学灵魂的课堂研究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对于我来说,更像是:我还没真正学会如何上听说课就措手不及地被卷入了阅读教学的大潮。沈峰老师的一席话,醍醐灌顶。她让我深刻地省悟到:我从来就不懂小学英语教学。多么令人忧伤啊!但事实如此!在此将收获于沈峰老师报告的点滴与各位分享,希望不要有更多的同仁与我发出同样的感叹。

首先,一堂听说课的灵魂和先行应在于“听”。听是人们言语交际的首要能力和基础能力,在英语语言技能中排在首位。听是课堂中“输入”信息的过程,是学生直接接触真实英语的最好机会。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足够多的“听”的机会,听原汁原味英语的机会。就这点,我深深浅浅地反思了下自己的课堂,深觉惭愧。一直以来总是自大地认为自己的发音足够好,就偷懒不用录音机。孰不知,我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接触最真实英语的机会。

虽然都是“听”,但我们却要在课堂中明确我们想要通过“听”让孩子达到什么目的,如:Reading for 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speaking...如果只是要get information 那么就只需孩子从语篇中抓住关键词获取关键信息;如果是要understand ,那么也只需孩子从整体上理解语篇的意思,获取语篇大意。以上两种“听”都只对理解大意和截取信息有要求,就不用强调孩子对语篇的跟读和模仿。但如果是为了speaking,我们就更应该从语音、语调、语速方面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对于初学英语者,教会他们如何跟读和模仿显得尤为重要。当沈峰老师还是一线的老师时,她是这么做的: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不要一味地要求他们“说”,而更应强调“说得像不像”。1.当听第一遍时,教师一句一句地播放录音,孩子静静地听,边听边自主地标上记号,如:重音、语调、停顿等。2.第二遍时,跟着录音读。边校对自己做的记号合不合理,并对记号进行微调。3.第三遍时,孩子先读一句,再放一句录音。这时候孩子就会主动地关注录音和自己的是不是一样的。如不一样,孩子则会主动要求再来一遍。4.当全部学完后,全班齐读。但不是放声朗读。不是快的等慢的。而是:轻轻地读,和磁带保持一致的速度读。通过这四步曲,我们在孩子听的过程中能很好地实现语音、语调、语速的教学。让孩子在科学的模仿中形成最地道标准的英语口音。

其次,这堂课的目的在于“说”。作为听说课,“说”是这堂课的终极目标,是信息“输出”的过程。“说”是孩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是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的一种途径。

那么如何很好地引导孩子说出来呢?通常我们课本中所学到的对话都是完整的语篇,语句与

语句之间是连贯且有上下文关系的,语篇中会包含几个需要新授的单词和句式。对于具有以上特点的对话,我们在“听”或“阅读”之后要让孩子们收获到哪些呢?1.What?也就是这篇对话说了什么?让孩子在听或读之后理解别人说的话。可以是从整体理解入手再到分步理解,并且在理解过程中实现新知的习得。2.How?对话是怎么说的?孩子需要去揣摩、模仿别人说话,从句子、单词的排列到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如情感、语气等。3.Why?为什么他们要说这段话?这样一段话在生活中解决了什么交际目的?我该在怎样的情况下运用到这么一段话?

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我们在对话教学中更应步步为营,精妙设计,以求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一、对话前: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引入话题、适当铺垫。如在Warming up环节中可通过Brainstorm对今天将学对话中涉及的新单词相关的旧知识进行复习归纳再引入今天的新词汇;也可通过Daily talk环节中与孩子的日常闲聊中引入今天的话题和新句型。热身环节可达到抓住孩子注意力的目的,但更高级的热身应是既能活跃课堂又能引出新知并能为新知的学习打好铺垫。二、对话中:可先让孩子预测对话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再第一次听整篇对话并检测看是否预测正确;再听一遍对话,以求了解更多细节,并要求在听的过程中尝试做笔记:1.记录关键词;2.画出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教师再出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笔记本回答问题。(而并非老师先出示问题学生再听。)在对整体内容理解的前提下再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是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方法请参照上述中对“听”的指导。)三、对话后:在对整体理解及朗读指导训练完成之后便要求学生“产出”了。对于对话教学,产出的最高级产品仍然应该是“对话”。只有保证学生说出的是完整的对话,才具有交流的真实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整篇模仿;自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总结提炼;尝试表演;拓展运用等方式来实现语言的“输出”。而这个“输出”的产品应该是一篇完整的对话。对于输出的“说”,有以下几点建议:1.模仿说,即让孩子对对话只纯粹模仿语音、语调地说。2.替换说,即记住关键语句的运用,其他内容可用实际情况替换对话中的内容。3.自由说,即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情景自由组合语句,把书本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以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对话教学中真正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在我们国家,大多数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孩子)日常生活中都没有听、说英语的环境,课堂是他们接触英语的唯一途径。所以,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也应在课堂中给孩子创造听英语、说英语的氛围。自己坚持在课堂中用英语教学,包括问候、课堂用语、评价、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说英语。对于刚接触英语课的学生,老师可借助表情、姿势、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长期以往,教师本身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口语的熟练程度,也可逐渐培养孩子听英语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只有教师在平时多注重英语的“听说”训练才有可能避免更多的“聋哑英语”。

与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共勉!

          ——2015年11月反思于沈峰老师《在语篇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专题报告

❷ 公开课听说课和阅读课 哪个简单

听说课。
一般公开课上能够介绍到的主要课型有语法课,听说课,阅读课,词汇课四种。最为常见的是听说课和阅读课,因为这两种课型中可以穿插有语法和词汇教学,反而语法课和词汇课展示的比较少,词汇课主要展示为小学讲课较多。英语听说课强调“听先于说,说促进听”,所以难度不大。
听说教学“三部曲”:1.听前:感悟导入。听前活动要有针对性、趣味性,要能很好地导入听力主题。在听听力材料之前,应该激活文化背景知识,减少学生的听力理解障碍。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听力话题相关的材料或参照课本中的插图,或利用多媒体等,开展富有创意的听前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听的愿望。2.听中:听力练习。听中活动是听说课的核心部分,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该以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为目标,视教材为渠道,检测学生对语篇承载的信息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其用所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听后:学以致用。说的前提之一是听。说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听的理解能力。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听懂了,才能接着说。听后,其实就是一个知识输出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交际性的活动。这样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

❸ 小学英语听说课教案

英语老师要怎么备课听说部分的内容,准备一个好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英语听说课教案,欢迎阅读。

小学英语听说课教案【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话题是围绕“提建议,同意与不同意”而展开的。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熟练地用英语向别人发出邀请或建议,并给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应答。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语言知识目标: 掌握提建议,同意和不同意回答的基本句型:

Ask for suggestions: What shall we do? Where shall we go?

Making suggestions: Couldn’t we go somewhere outside Edinburgh?

What/How about going up into the Pentland Hills?

We could do a bit of climbing.

Why don’t we go for a long walk?

Let’s find out about the coach times.

Agreeing: That’s not a bad idea! That’s a good idea!

Disagreeing: I don’t know. I’m not very keen on climbing.

Walking’s not really my thing, either.

No way!

(二)语言技能目标:

在听力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预测,获取信息进行问答,做笔记记录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

同时,在说的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问答,复述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积极参加有意义的户外集体活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很有帮助。

在活动中发展友谊,互相帮助。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在听力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预测,获取信息进行问答,做笔记记录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

2. 在说的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问答,复述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创设场景,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

2. 在听的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更快地记录更多的有效信息。

四、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Pre-listening

Good morning, everyone! Tomorrow is Saturday. What shall we do and where shall we go? Where are you going? Let’s have a discussion.

Step 2:While-listening

Now class,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a text. Listen carefully and p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the right order.

( )A. What about going up into the Pentland Hills?

( )B. Don’t forget we’ve got the dress rehearsal on Sunday evening.

( )C. Why don’t we go for a long walk?

( )D. What shall we do on Sunday?

( )E.I’m not very keen on climbing.

设计意图:

本节课中是提建议,这一练习可以降低学生对听力的焦虑程度,同时这也是任务型听力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Listen a second time and fill in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listening dialogue.

Zoe: What shall we do on Sunday, Jack?

Jack: I could________ . Couldn’t we go somewhere outside________ ?

Zoe: Like where? Don’t forget we’ve got the dress rehearsal on Sunday evening. They can’t do without us. We’ve both_______ .

Jack: I know, but the rehearsal’s not until six. What about going up into the Pentland Hills? I think they ______ there from the city centre. Perhaps we could_______ .

Lan: I don’t know. I’m not very keen ________.

Jack: Well, we don’t have to go climbing. Why don’t we______ ?

Kelly: Yes, that’s not a bad idea.

Lan: Walking’s not really my thing, either.

Zoe: Oh, come on! We could ____________ with us.

Jack: That’s a good idea! What about it, Lan?

Lan: No way! I’m going to catch up on some sleep.

Jack: Oh, all right. How about asking Sarah?

Zoe: No, her parents are _________ for the day.

Jack: OK, well, let’s find out about the coach times.

设计意图:

通过听录音,完成空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话。

Step3:Post- Listening

(一) Listen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

2、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on Sunday ?

3、Where are they going ?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并进行记录。

(三)Listen and pay attention to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

设计意图:

进行小组活动,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内容,让学生从模仿入手,在训练时要求学生学会利用相应的符号做好意群停顿,重音,升降调,以把握好朗读节奏,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加强一些重要句式结构的运用。

(三)Speaking ---Role Playing

T: Now we have learned about some great sentences about asking for and making suggestions and agreeing and disagreeing. Can you make your own conversations in groups? Ask your friends if they can do something with you.

这一活动通过运用所学的句子,回归到现实生活中邀请朋友参加某一活动,有礼貌的拒绝(说明原因)和接受。

Step 5:Summary & Homework

让同学总结本节课的收获,重新朗读重点句子,写出提建议,回答建议的基本句型。

作业:编一个生活小对话,使用提建议的方法句型。

设计意图: Summary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和巩固。

Homework课后的延续,以巩固所学的各项知识技能目标。

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与取舍。

教师的课上训练形式要侧重于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

笔头练习活动要与口头活动结合起来。

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与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小学英语听说课教案【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lass

I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

Students can read and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Yesterday we were happy. Today we are sad.”

Ability aim:

Through different kind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Emotional aim:

After learning this class students will feel more confident when they speak English in daily life.

II Teaching key point and difficult point:

Key point: learn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Yesterday we were happy. Today we are sad.”

Difficult point: use these sentences correctly and fluently in daily communication.

III Teaching proceres:

Step 1 warming-up:

Greeting with students and listen a English song together named “If you happy and you know it”. During this section, students can do some 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lyrics.

Step 2 pre-listening

After the song, ask students a question “Are you happy know?” Meanwhile, show a picture of smiled face. Then present new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 “we are happy.” and ask students read the sentence several times.

Show another picture of cried face and ask questions “How about this one?”, then write the new word “sad” under the word “happy”.

Step 3 while-listening

Extensive listening

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first time. Ask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ink about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Intensive listening

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second time. Ask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then answer following questions:

Q1: How did they feel yesterday?

Q2: How do they feel today?

Step 4 Post-listening

Task 1

After listening, ask students work in pairs to do a role play on the topic of what does he/she feel yesterday/ today? Give students 5 mins to make a preparation and then ask several groups give a performance in front of the class.

Task 2

Work in groups to do survey. Each member in one group should inquiry other members “How does he/she feel?” and make a chart. Then allow students to chose whose chart is the best one.

St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

Review what students have learnt in the class, and ask students to inquiry their parents’ feelings by using these new expressions. Try to do one thing that can make their parents feel happy.

❹ 小学英语阅读课程方案

小学英语阅读课程方案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阅读的课程方案吧!

1、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入话题

小学英语在中高年级课本中已经出现了Let’s read,story time、绕口令等阅读材料,同时所列功能项目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内容,突出了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经历相联系。课文基本上是以单词、对话、阅读的形式编排的,一课一个专题,图文并茂,即围绕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某个熟悉话题展开,提供相关画面。教材的这种编写特点也决定了小学阅读教学要求突出“用”字,要让学生学习、理解与传递必要的信息。

2、 层层推进,逐步操练

在小学阶段,我们强调教师抓住小学英语教学的三个要点:兴趣+情景+活动,采用诸如Look and Say这一类的方法,借助图片、录像或假设的情景,让学生对语言的的感知,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欲望

再通过一个Let’s be a painter.的教学活动,即让学生留在脑中最深刻的一次假期通过画笔画下来并进行讨论。并记录下来在小组之间进行传阅。既实现训练任务向实践型任务的过渡,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又解决了阅读材料少的问题。让学生轻松地在同学之间找到了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同时也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视听着手,解决问题

以问题推动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感知整体的阅读材料。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课文图片,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就这样,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即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

但是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要尽量做到:

a.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下,换不同的角度提问。

b.提问设计须有“度”,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利用有关提示引导,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c.提问设计应“巧”

4、过程指导,适当调控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并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阅读,大部分学生要靠老师正确的指导,而阅读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为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具体有:

a.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

b.培养学生根据意群认读的习惯c.培养学生猜词的习惯,最终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

5、渗透异国文化,拓展阅读空间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因此通过文化背景的渗透来培养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真正学好、用好英语,“流”向课外。

在My holiday的教学中我也积极地渗透西方节日及文化。如Christmas,Thanksgiving Day,等等,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搜寻更多的相关信息。这样,让学生在主动,有兴趣的条件下自主地拓展了课外阅读的空间。

6、要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具体做法:

(1)可开辟一个课室,里面摆设着各种儿童英语读物,这些读物生动有趣,语言地道,丰富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源。

(2)网上阅读: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借助这一优势,我们可以把网上阅读作为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形式之一。同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优势,建立英语学习资料库,为学生提供个别化阅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调看有关材料,以便让学生自我拓展阅读的空间。

7、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阅读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教育。

拓展阅读: 小学英语阅读活动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要适应社会、时代的需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学校发展的眼光对待英语教学。

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然而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感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和使用语言的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课外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还有,阅读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然而现行的小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外阅读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总体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三、阅读目的

1.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进一步提高英语的阅读水平和范围,让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2.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激发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英语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

3.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惯用语并增加学习兴趣,拓宽眼界,增长知识。

4.通过英语课外阅读,丰富英语涵养,提升英语能力,挖掘英语潜力,借助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全面展示学生的英语阅读成果,建立自信、激发动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四、阅读对象:三到五年级的学生。

1.注重单词词组的积累,让学生自备一本专用记录本,记下所学的单词,词组或小语法等,以便经常翻阅,复习,防止遗忘。

2.在各个班级制定英语角,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英语小报。

五、具体目标

一级(三年级):

1.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2.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

二级(五年级):

1.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阅读速度有所提高,能够根据阅读材料的相关内容,回答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六、方法指导

1、首先,提供语言感受,重视输入。

对于首先呈现的故事素材,教学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感受语言的机会。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上的故事连环画,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动态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表演和体态语言等多种输入方式,使得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用耳、用脑等来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内容。与此同时学生会积极地接收各种信息、发现事实、发现问题,如生疏的词语,进而逐步形成通过整体接受事实、领会故事概要的能力;根据感受到的相关信息猜测、推测生疏词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积极思索发现等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2、其次,要紧扣故事素材,强调理解。

理解过程采取由表及里、从易到难的方式,要有层次性。例如:可以先引导学生看故事的插图和故事的标题,要求他们能预测故事的大意;再让学生看图听录音或教师表演,要求他们能弄清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边看边分节听故事的录音,要求他们能选择判断哪幅图表现这段录音的情节;最后组织学生看图整体听故事录音,要求他们能回答有关理解性问题等等。分层次理解故事的方式或活动力求多样,另外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评价,这样有助于树立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故事教学中导入语言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

故事中肯定会有些新的词语和句型结构,要根据实际把握时机在恰当层次的理解活动中采用直接式或间接式,集中方式或分散方式,甚至以直接翻译的方式自然巧妙地导入。但是在教学时要讲究分寸,在理解过程中这些语言现象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故事更准确全面的理解,绝不可为单纯去教词汇句型而造成对故事理解活动的干扰或终止。当然可以有意识地采取板书、出示卡片等方式强调新的词语和结构,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这些目标语言点的进一步学习和操练,可以在后面有所设计和安排。学生在故事理解过程中对这些新语言现象的初步感受,又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操练、掌握和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结构作好铺垫。

3、最后,还要注重模仿表演,强化体验。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英语学习中,还是应该注重模仿。所谓模仿并不是机械地跟读。学生的模仿活动一定是在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之后。没有理解的跟读活动是毫无意义的。模仿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用准确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说英语。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跟着录音机进行模仿。表演是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group work等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的初步体验。心理学认为,带有情感、伴随动作表演故事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内化,进而能促

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这一点在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很好的印证。当然,对于程度好的学生还可尝试让他们创造性地对故事进行改编并表演,以第三者的身份用陈述的方式介绍故事的内容等等,逐步培养他们高层次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七、保障措施

1、创设阅读氛围

建立班级英语角及其它学习阵地。可以向学生征集英语方面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将书带到教室,方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充分利用教室内外的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阵地展示经典佳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营造诵读的氛围。

2、指导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制订课外读书计划,指导课外读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对不喜欢读书的学生,要特别关注,经常引导、鼓励、熏陶、点拨。

教师自身也要以身作则,不仅对“必读书”要熟悉,还要拓展阅读面,多读书,好读书。

3、保证阅读时间

4、开展课外阅读专项活动

(1)利用英语课的free talk 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故事。

(2)开展课外阅读手抄报比赛、连环画比赛、讲故事、演短剧、阅读竞赛等多种活动。

(3)定期评出“故事大王”、“小翻译家”,并且给予少量的物质奖励,如课外阅读材料。

(4)发动学生搜集英语故事,定期进行阅读推荐会。

;

❺ 小学英语听说读写

小学英语听说读写

引导语:听说读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析一下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吧。

一、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

“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引导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老师说英语,学生就会开口跟着老师说,但这会导致学生自身发音欠准还可能影响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也可采用“手势暗示法”,即教师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一、二”,这是学生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圆、扁及变化情况,做到音明、听清,当手势打“三”时,全全班齐声模仿。这样,也锻炼了小学生的说和读。发音到位,模仿效果好。

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重要场合,期间,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较强,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容易走神,所以,教师就要在教学上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在课堂上应尽早尽多地利用英语组织教学。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接触英 语的机会。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正确的英语组织教学。要充分利用小学英语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前言后面所附的英语课堂用语,最好做到熟练运用。这些都是从众多用语中选出的最简单、最基本的用语。教师在自己运用的同时,也把学生用语教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在听懂教师用语的同时,也可用英语简单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或问题及简单表述自己的意思。。多听会起到增加英语气氛,培养语感的作用。有的话可以借助表情、姿势、动作、手势帮助学生听懂,如Sit down, please. 请坐。用双手,手心向下摆动示意,表示让坐下,或教师自己以起立、坐下的动作表示,边说边做便可清楚。用左手手心朝下,右手直立于左手心下,示意学生停止说话,边说Stop talking, please. 或双唇紧闭用右食指竖立双唇前,也可示意"停止说话或别说话"。只要教师坚持每堂课都用,经常说,反复做,学生会慢慢习惯形成自然的反应。

小学英语教科书每课有三大部分:对话 Learn to say, 词汇或句式练习 Let's practise和娱乐部分Let's play等都是练习听和说的。除了个别游戏之外,大部分内容都配有录音。凡在该项目前配有录音磁带符号的,表示该项内容配有录音。这类内容多由英语国家人士录的音。可让学生先听后练。教学会话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听一遍完整的对话,或教师借助手势、动作及表情,用会话的教学挂图先介绍或表演对话内容。这种听法是让学生站在完整的全文(整体对话)的高度上通过听来观察、理解和猜测整个对话或课文的内容,并从中发现新的语言现象及生词等。

二、口语是有声的语言,是言语的输出或释放过程。

说是在听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们是口语交际中密切相关,形式却截然不同的行为过程。英语说的技能大致包括语音语调正确、词汇运用合理贴切、语句结构符合表达习惯、言语反应和应变能力敏捷及语言表达简练等因素。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听带说,以说促听,听说结合是提高口语水平的关键环节;

2.改善英语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说的愿望和自信,从而敢于开口、乐于开口。结合课文中学习的情景,启发学生说的动机,开辟英语活动周、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夏令营等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缓解学生的焦虑,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教师要善于引导,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容,一个信任与期待的眼神,一次真诚的表扬,都是降低焦虑感的妙药;

4.讲究纠错的艺术。对学生的错误要有宽容性和科学性,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错误不能立即打断,进行立即纠正,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后怕心理。教师应捕捉学生表达的闪光点,并采用鼓励、间接、礼貌、幽默等策略,尽量让学生自行纠正错误,避免挫伤学生的热情和欲望。会话时不必在意学生的语法及结构错误,重点应是交谈的话题,提倡“重在参与”。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不稳定,理解能力较弱,缺少感性经验。所以教师应善于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教学。利用直观的实物及周围现有的素材在课堂中创设真实的情境,具体、直观、形象,给学生提供一个活灵活现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如学生学了《food and drink》一课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小小快餐店的场景(如肯德基),准备些milk,hamburger,fries,coke等包装盒当实物,再做些money,让学生扮演顾客来买东西学习新单词和句型。这样学生对所说的话题感兴趣了,才能滔滔不绝的开口说话,引起说的欲望。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一些陌生或抽象的东西不容易理解。教师可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如:说一说,做一做。鼓励学生边说出句子边做出相应的动作,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一年级教材中有些歌谣难说难懂,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曲折、形象生动的故事,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激发他们说的欲望。如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分别扮演教材中的角色、叙述课文,这样创设情境,可以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使他们融入到情境中去,提高了说的兴趣,也锻炼了说的能力。

三、 读是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

读最忌古板、机械式的重复。好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我们可以活化教材,给教材以动感、节奏感、趣味性和诱惑力。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让他们在肢体语言中学习新内容效果更佳。新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配上动作,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形象的动作来模拟。动作形象鲜明,能成功的帮学生理解了单词的意思,强化了对单词的记忆,而且边做边读,使学生读的有趣,读的高兴,变苦学为乐学。

❻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的语篇教学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讨论非常多的话题。小学三、四年级可以看做发展英语阅读能力的准备阶段,多涉及词和句的认读阶段;到了五、六年级,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显性的阅读语篇,怎样施教阅读课也开始为教师所关注,下面我给大家准备了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课的教学步骤】

一般来讲,阅读理解要经历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和自上而下的过程。前者针对词句的理解,后者则更多地运用了背景知识及推论等阅读技能。因此,对语言能力低的读者而言,阅读与其说是一个阅读问题,到不如说是一个语言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中,可按照“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三步教学模式,即阅读前通过浏览预测语篇内容,而后从略读到精读多次阅读,不断确认或修订预测,直到理解所读语篇。其中阅读中和阅读后两部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柔和在一起,呈现出“阅读---检测---再阅读---再检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安排适当形式和难度的活动,即阅读前判断学生对语篇语言(词汇、语法)的理解情况,利用导读活动激活其原有的知识储备,解决其最主要的语言困难;阅读中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引导学生使用基本的阅读技巧,如运用背景知识,尝试联想、推论等;阅读后检测部分着眼于巩固、拓展相关语言知识,并促进与其他语言技能的融合。

一.阅读前的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

这一部分可被视为新课的“导入”(introction)。在这一部分,应充分鼓励学生利用“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 首先构建全文的语义图象,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然后,再在教师的帮助下,用较高语言层面上的理解帮助较低语言层面的理解,如段落、句子、单词等。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手段,如问答、讨论等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内容,同时,应使用提问策略调动学生,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问答和讨论旨在激活学生永久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

指导性问题同样可以“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梗概,让其构建初步的、模糊的全文语义图象,帮助学生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由于学生刚开始熟悉课文,并不具备运用课文中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设置指导性问题时应注意:

1)涉及课文的主题或最重要的事实。

2)回答的语言简洁,无需赘述。

通常在阅读前可以用一些设问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或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等等,如:

a. Tom is a good student, he has never been late for school. But, today, he is late. What happened?

b. Uncle John has a magic book, with this book, he has strong magic. But, the book is missing. Who stole the book?

c. Somebody wants to be a teacher, somebody wants to be a doctor, how about Jack? Let’s read.

还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一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调查活动,将调查的结果带到课堂上来,再与文中的内容进行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生词的处理则可在导入新课之前,也可在导入过程中带出生词。一般没有必要呈现全部生词,只需要呈现那些对阅读理解形成重大障碍的生词,因为学生很快会在课文的语境中判断出生词的准确含义并熟悉它们的用法。况且,通过上下文的线索和词本身的构成线索确定词义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第一次阅读之前提出指导性问题,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

二、阅读中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从简到精多次阅读语篇,如能在每次阅读前明确阅读后完成什么任务,则可以促使他们更为积极地阅读,在确认和检测答案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体验。

以六年级下册有关Zhang Peng’s weekend 的语篇为例,在安排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将课本上读后检测部分的“Finish the sentences.”及 “Number the sentences.” 分别作为阅读任务让学生读后完成。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其他活动,如提出 What,Where,How,Who之类的问题让学生读后回答;或者要求学生在语篇中划出有关周末活动的动词;或者绘制Zhang Peng 当天活动的表格,让学生重新组织所读内容并填写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任务,引导学生用基本的阅读技能,如观察语篇的配图猜测主题并在阅读中验证,跳读找出故事人物里的名字,或快速浏览确定故事发生的情景等。

设计阅读任务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及语篇特点安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即是自主阅读、同伴合作阅读,还是小组合作阅读;或是以其中一种阅读方式为主,其他阅读方式相配合。

将泛读与精度相结合,尤其是对泛读技巧加以指导,对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泛读伴随的行为是无声默读,要学会泛读还需要了解有关默读的规范。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强调学生朗读课文时的语音语调,而忽视对默读方法的指导,也未给学生留出默读的时间。对初学阅读的学生而言,听录音朗读课文能使学生体会语篇的发音,掌握标准的重音和语调,使本文有真实的生活感;教师想强调某一小部分材料时,借助朗读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然而,朗读毕竟不是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语言交流形式,而且朗读往往会鼓励学生养成阅读时出声或唇读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在阅读的高级阶段往往会影响阅读速度。

三、 阅读后的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

此阶段侧重于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文章的第二层次即意图层次的理解。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做一些语言形式的基本练习,如本课需重点掌握的词汇、短语、结构等。练习的选择和设置应注意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联系。然后教师可根据本阶段的目的选择下列口头和书面的活动形式:

1)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归纳,以及对话题中心、写作意图、 作者观点、态度等的讨论。

2)对语篇结构的分析和讨论。如是线性结构, 应注意该文的时空顺序、主要情节及其发展等;如是层次结构,则可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分主题句、用于支撑主题的事实等。

3)围绕课文内容的言语交际活动。如缩写、改写、 续写课文或其中的一段,改写后的短文听写或完形填空,涉及课文内容的记者采访,课文情景下的角色扮演,围绕作者观点的正、反方辩论等。

;
热点内容
怎么做馄饨英语作文 发布:2025-05-16 20:39:48 浏览:703
无兴趣点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5-16 20:34:46 浏览:125
我把我的经过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5-16 20:33:53 浏览:262
没问题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5-16 20:19:27 浏览:499
我你他她它的英语怎么翻译成英语 发布:2025-05-16 20:12:11 浏览:573
做决定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5-16 20:00:16 浏览:918
姑娘翻译成英语怎么写 发布:2025-05-16 19:58:29 浏览:337
丑用英语怎么说翻译 发布:2025-05-16 19:48:05 浏览:411
议付金额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5-16 19:41:37 浏览:939
镭疗法英语怎么说及英语单词 发布:2025-05-16 19:34:11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