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小学英语分级阅读视屏

小学英语分级阅读视屏

发布时间: 2023-07-22 07:24:04

㈠ 英语分级读物介绍

分级阅读,就是按照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提供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阅读图书。简言之,根据不同年龄的心智和不同的阅读能力,提供适合的分级读物。

第一、体验英语——最适合孩子自主朗读

体验少儿阅读文库,是一个美国出版公司为4-11岁小朋友进行阅读训练而准备的一套分级阅读体系。共有800多本,1-30级。国内引进版则分为9级,每级按照不同内容又分了6个set:

SetA 日常生活类

SetB 自然科学类

SetC 数学类

SetD 故事类

SetE 戏剧和童话

SetF 文体读写

体验英语分级严格,体系完备。最初的级别都很简单,一页只有一两句话。随着级别上升,篇幅和难度逐步提升,让孩子逐渐掌握基础词汇量。

配套音频做的很用心,一级设置了先读一遍再让小朋友跟读的形式,二级设置了歌曲和问答。还有多角色配音朗读。可以当教科书来使用,有基础的小朋友可以跟着音频自己朗读。

SetA和SetB每个级别10本书, 每个set的9级全买下来300-400元。建议当当、京东搞活动的时候,3个级别套装一起买,比单买要便宜很多。其他set可以按兴趣和财力选购。读完3个级别的,再购买下三个级别,因为难度上去后选择就更多了。

体验英语分级好,音频佳,最适合孩子跟着音频朗读,唯一缺憾是故事趣味性稍欠缺。

第二:培生英语——亲子阅读启蒙

有《培生幼儿英语》和《培生儿童英语》。

《培生幼儿英语》都是巴掌大小的小开本,印刷精美,故事有趣,比较适合亲子阅读启蒙。

分预备级(35本)、基础级(42本)和提高级(24本),一共101册,配有音频。最早是湖北少儿出版社出版,后来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个 “第二辑”。个人感觉择其一即可。一套买下来200元左右。

《培生儿童英语》两个出版社所选书册一样,长江出版社包装好,价格稍贵些。一共12级 156册,适合3-12岁阅读。

1-6级别,每个级别是16本故事书+1张CD ROM互动光盘+4张DVD光盘+一套学习卡片。

7-9级别,每个级别是16本故事书+1张CD。

10-12级别,一共是12本故事书+3张CD。

第1级是用于亲子共读的,稍有难度。第二级开始是给孩子自主阅读的,难度反而降低。1-6级别属于故事书,每个级别四个大主题16个故事,四个大主题分别是童话故事4本,幻想故事4本,生活故事4本,动物故事4本。7-9级别属于桥梁书了,就是字多图小的,并且明确表明chapter第几章这样。到了10-12级别,图就更小了,字占据了大部分。

培生儿童英语相对来说更适合小学生阅读起步,或者有一定阅读基础的做进阶用。

优点在于配套的工具比较多,有互动光盘、单词卡片、DVD(据说不咋地),学习形式可以比较多样化,缺点在于可能不如体验英语分级精确,音频也比较呆板。

第三:牛津阅读树——分级阅读连续剧

牛津阅读树系列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分级阅读材料,在英国家喻户晓,也是小学使用最多的阅读材料之一。主要围绕三个孩子 Biff, Chip, Kipper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一家人展开故事。每一本书都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故事,就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熟悉了这几个人物之后,就会看上瘾。

非常适合亲子阅读和幼儿启蒙。

阅读树的体系非常庞大。有READ AT HOME系列,TREE STAGE1-11,ALL STAR系列等。国内引进版是《典范英语》,基本按照阅读树原来的分级和体系出版,近来还出了点读版。

外研社的丽声系列也是源自牛津阅读树,不过另外构建了一套庞杂的'体系,包括了丽声拼读故事会、丽声经典故事屋、丽声冒险故事岛、丽声网络万花筒等,并且也是点读版,适用外研社的点读笔。

没时间陪孩子的可以考虑买丽声系列或典范英语+点读笔。费用相对前两套会更多一些,不过国内的出版物相比国外原版真的都算是白菜价。

第四:机灵狗故事乐园——低幼启蒙

《机灵狗故事乐园》(供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使用)和《开心小读者》(供小学生课外阅读用)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从国外原版引进、影印出版的两套儿童英语分级读物。它们的前身Ready Readers是由美国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出版、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行的一套儿童英语分级读物。共分8个级别,包括290本彩色图书,配有优美的朗诵带。

《机灵狗故事乐园》主要适合对象为学龄前儿童,小学一二年级刚开始学英语的孩子也可以用它培养对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能力。本套读物分ABC级、第1级、第2级、第3级共4个级别,每个级别结构如下:

ABC级 55本原版影印图画书,3CD,1本家长手册

第1级 50本原版影印图画书,3CD,1本家长手册

第2级 50本原版影印图画书,3CD,1本家长手册

第3级 50本原版影印图画书,2CD,1本家长手册

机灵狗适合低幼启蒙,故事性一般,注重拼读。

第五:Heinemann海尼曼

海尼曼(Heinemann)是英国哈考特教育出版公司的子公司。海尼曼(Heinemann)的这套分级读物制作得非常用心,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地理等,算是分级读物中的精品。只有GK,G1和G2三个级别298本。

Heinemann GK系列 适合零基础人群阅读 (共70本)

Heinemann G1系列 适合幼儿园至一年级孩子阅读(共110本)

Heinemann G2系列 适合一年级至三年级孩子阅读(共118本)

海尼曼图片精美,内容广泛,适合低幼启蒙,同时可以作为教材精读。依依和我一起录制了GK和G1的讲解(点击前往),选择这套分级读物的可以听一听。

㈡ 把看过的英语分级读物整理了一遍,2-6岁孩子家长可以看过来

文 凝妈

写了这篇《2岁孩子学英语意义不大?14岁孩子的妈妈告诉你,将来有多省心》文章之后,有很多妈妈问我,能不能推荐一些英语启蒙读物,不知道该给孩子看什么,怕孩子不喜欢,坚持不下去。

我简单回答了一下,妈妈们还是会感觉云里雾里,索性就用一篇文章来详细介绍下吧, 多了解一些书籍,少走一些弯路。

对于2-6岁的孩子来说,最好的英语读物是 绘本和分级读物

绘本虽然精美、含义丰厚,但是比较昂贵,不成系统,不太适合用于主要启蒙读物。大家可以买一些经典绘本,作为收藏,给孩子反复看。其余的绘本最好找一家英文绘本馆,进行借阅,可以让孩子进行广泛阅读,吸收更多的词汇。

分级读物就不同了,基本上是软装,不像绘本那么精致。故事简单,引导意义稍显逊色,但是 非常成系统 。由易到难,孩子一级一级地读下去,压力不大,逐步提升能力,英语水平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盖兆泉老师说过,绘本如诗歌,分级读物如教材。一个具有欣赏性,一个具有学习性。启蒙时,当然还是拿教材听、看更合适。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欣赏诗歌。


我家大宝小时候就读过很多分级读物,像《国家地理儿童网络》《RAZ》《牛津阅读树》《丽声英语故事》《安妮花英语故事》等,现在14岁,英语从来不刷题,初二就过了中考关。

应家长的要求,把看过的英语分级读物整理了一遍,2-6岁孩子家长可以看过来了。

《国家地理儿童网络》 是外研社从美国引进的书籍,分为 入门级、提高级和流利级 ,适合4-16岁的孩子。

如果是父母给孩子读的话,年龄更小的孩子也喜欢看和听。二宝2岁的时候,我就给他看入门级,他特别喜欢,居然自发地读起来,有模有样的很有意思。

像这本《Look at the tree》,句式很简单,每页三个单词,只是后面的单词不同,图画是真实图画,孩子容易理解也容易听懂和跟读。

这套书属于网络性质,有物理、地球、太空、生命、工艺、技术、地理、 历史 、文化、经济等各方面 ,能让孩子积累自然、 社会 网络和生活常识方面的知识和词汇。

阅读的时候,遇到手工部分,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起来,让孩子有个感性认识,即动脑又动手,不枯燥,学到的还更多。

像这本《Making a hat》,做帽子的步骤清晰明了,孩子一边做一边说英语,帽子做好,英语水平也提高了。

不同级别的差别就是文字内容越来越多,句式越来越复杂,2-6岁孩子先看入门级就好。

为什么说它是教材呢,因为它不仅包括读物, 还有练习册、讨论卡、理解测试 ,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教材,运用教材。

官网上有资源,也可以从一些网站获取电子版。 看电子版废眼睛,可以打印出来,当年我是一本一本打印的。

如果想省事,可以去购物平台看一看,有心人已经打印好还配了点读音频,很方便。每个级别大约90本书,数量相当大。

因为这套书是以学习为目的,图画简单,字体也不可爱,孩子起初可能不喜欢,但是读起来收获很大。 最好在孩子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读,降低难度。

牛津阅读树分为16个级别,1-9级是牛津阅读树的核心部分 ,都是贴近生活的小故事。故事围绕英国的一个家庭展开,爸爸妈妈、三个孩子还有一条狗,读来很轻松。

丽声英语 正好和典范英语互为补充 ,引进了另外五个系列,包括 Songbirds Phonics Traditional tales Snapdragons Fireflies non-Fiction Project X Code ,图多字大,适合孩子阅读。

丽声英语是外研社出版 ,配有点读音频,如果当地的教材是外研社教材,用这套很合适,因为点读笔都是通用的。我们这里小学到高中的教材全部是外研社的,一根点读笔用12年。

《安妮花磨出宝宝英文耳朵》主要是有韵律节奏的儿歌和童谣 ,适合给孩子听。不管是学中文还是学英文,给孩子听韵律节奏感强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这套书分为6个级别,1-4级包括60首英文儿歌、5-6级包括160首韵律诗歌 ,让孩子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提升孩子听力水平。

英语启蒙不管早晚,听说读写的顺序不能错,如果不知道给听那些儿歌童谣,这套就能解决你的困惑。

这套书是安妮鲜花团队,为解决中国孩子英语启蒙资源匮乏的问题,联合出版社从国外引进的,符合孩子的启蒙需求。

当初给大宝进行英语启蒙,可以说得意于安妮鲜花的引领。我们那时候流行在论坛里发帖子,把孩子的启蒙经历写在论坛里,有问题提出来,都能得到安妮鲜花的指导。

再后来了解很多英语相关的牛人、图书,都是从这里开始,所以这套材料也是我们当初的必选材料。

这套书分为 10个级别 ,目标是让孩子 掌握5000个词汇 ,从启蒙到自然拼读到自主阅读,螺旋式进阶,非常科学。

第一级到第三级共180本书,适合3-12岁阅读 。故事轻松有趣、画风可爱多样,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自然习得1000个听力词汇。

主题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数字、食物、动植物、颜色、人与自然、家庭生活、科普知识、衣着、天气、情绪、感官、身体部位、 游戏 和休闲、交通方式、社区、家具和家居、合作交流、学校生活等方方面面,能够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配有拓展单词小 游戏 、CD和可点读的音频,家长可以灵活使用。

由英国著名分级阅读专家Cliff Moon主持编写, 有13个级别、26个套装,201本读物。

主题丰富,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相对应,让孩子把故事和网络结合起来。

画面也很 精美,低级别的图片以摄影图片为主,高级别逐渐由图片过渡到文字。

因为是外研社出版,也可以用外研社点读笔点读,这一点很方便。

第一级,包括30本书 ,学习26个字母和4个组合字母 的大小写和发音。配有字母童谣和书写顺序。

第二级,包括48本书 ,涉及幼儿日常生活,让孩子练习字母的发音 ,培养音素意识,接触一些高频词。

第三级,包括48本书 ,学习常用句型,理解句式和高频词的含义。

四级,包括48本书 ,让孩子认识形容词,学习复数、比较级、时态、标点,由短句阅读过渡到长句阅读。

一看就是一套比较典型的教材,倒是比较适合孩子学英语。

预备级35本 ,针对3-5岁孩子,学习单词和词组,有200个词汇。故事主题丰富,名词众多。

基础级42本 ,针对5-7岁孩子,以学习句子为主,有300个词汇。让孩子从一个句子到五六个句子,由易到难学习基础句型。

提高级24本 ,针对7-12岁孩子,以阅读学习为主,有科普和幻想故事,难度增加,词汇量450个左右。

1级:共30册 ,适合幼儿园的孩子,词汇简单、押韵,字大图多,全彩插图,对英语启蒙有很大帮助。

2级:21本故事书+3本数学书+4本科学书+1本自然拼读书+1本写作启蒙书 ,有数学、科普、童话故事、神话故事,题材丰富,能让孩子学会拼读、猜词、写话,适合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3级:共30册 ,适合小学低年级,增加 历史 主题,让孩子提高文学水平、增长见识。

4级:有20册 ,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都是经典名作,比如泰坦尼克号、美人鱼等等。

另外,还有 《I can read》 系列,篇幅所限,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上面这些也足够我们启蒙甚至提升阅读能力使用。

至于选择哪一套分级读物好, 建议选择2-3套 ,包括网络系列和故事系列。比如 选择RAZ和牛津阅读树系列、悠游阅读成长计划 。大家可以根据价格、个人喜好,给孩子匹配分级读物。

还有一点要注意,对于2-6岁的孩子,属于启蒙阶段时, 分级读物是我们读给孩子听,或者让孩子听音频看书,而不强求孩子读出来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也可以读,不要着急。学习语言的顺序是听说读写,不要坏了孩子的兴致。

好了,这次就介绍这么多,后续在使用过程中有感悟,会持续记录,欢迎关注@凝妈悟语,为了孩子一起努力。

㈢ 读《小学英语分级阅读学:意义,内涵,途径》有感

有人这样说:“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化的当今世界,阅读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人们需要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英语教育制度的改革,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英语教师,我不断思考,怎样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王蔷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给我指明了方向。

《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这本书正如其名,给我们大家介绍了有关小学英语分级阅读的种种研究。通过仔细拜读这本书,我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分级阅读源于国外,近百年来,不断发展与完善,其科学性不言而喻。这里的分级指的是读物的分级和阅读者的阅读素养分级,阅读者的阅读水平在哪,就选择哪种水平的读物。读物难了,孩子们读不懂,不理解,就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读物简单了,孩子同样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不正是与课改中以“学生为本”的最好体现。

分级阅读的好处已毋庸置疑,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怎样利用分级阅读在课堂上展开有效的阅读教学呢?王蔷教授的这本书给了我答案。教师可以通过这四种教学途径在阅读课堂上设计教学活动,它们分别是:图片环游,拼图阅读,持续默读和阅读圈。

对于图片环游教学法,我还是比较熟悉,在课堂上运用过,比如我讲五年级下册第6模块第2单元《She visited the Tianchi lake.》时,就是结合设置问题和Lingling游玩的三张图片带领学生学习。图片环游很适合故事性的阅读材料。不过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图片环游后要帮助学生梳理,总结,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拼图阅读和阅读圈,是我在书中新学习到的。这两种方法更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和监督。拼图阅读是对读物进行拆分,让学生像拼图一样,组内合作,拼出完整的故事。阅读圈是将学生分成不同角色,各自负责己任,通过组内讨论学习整个读物内容。虽然之前我并没有用过这两种教学方法,但我愿意在课堂上尝试,多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持续默读教学法了,这种方法是将阅读回归本质,让孩子们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享受阅读。教师要做的就是拿起一本书,和学生们一起默读。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孩子们在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其实,在我们学校已经开展这样的活动了,我也会尽我所能,帮孩子们创造持续默读的机会。

阅读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最重要的方法,当孩子开始以阅读为乐,上了书本的钩之后,他们就会不由自主,毫不费力地掌握语言能力。我们小学教师最应该做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㈣ 小学5年级,适合读哪些英语分级读物

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要落实语法和单词。把课文背好了,成绩自然提高。如果一定要看什么书籍的,可以看《书虫》,不错的。

㈤ (视频、音频、绘本分享)牛津树Oxford分级阅读


牛津阅读树 系列阅读书籍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分级阅读材料,在英国家喻户晓,也是小学使用最多的阅读材料之一。几乎每个学校的小小图书馆里,都会有整套的牛津阅读树书籍供孩子们借阅。我从女儿上英国的学前班(reception)开始就每天和女儿一起读从学校借回家的这些系列书,直到她开始读大部头书(也就是说从读牛津阅读树系列书毕业了)。同时,我曾经也是女儿学校的志愿者,主要就是帮助老师陪班级里的孩子读读书。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在家里和在学校里的“陪读”经历,谈谈对使用牛津阅读树系列书籍的体会。

牛津阅读树

牛津阅读树 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连贯性。读这些书就像看一部精彩的电视剧,看了一集又一集,总是放不下,必须看完才肯罢休,就是咱们常说的爱不释手。这些书里的故事非常贴近生活,有的时候就像是讲述自己的一次旅游经历。然而,这些故事又不局限于日常生活琐事,会掺入想象的成分,于是就有了一系列的魔法钥匙(magic key)引发的幻想故事(时光穿梭)。更令人百读不厌的还有一个原因:即使是幻想故事也会给孩子们很多启迪,同时也能学到很多历史知识(譬如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人的生活和历史背景等)、了解诗歌体裁、以及很多的考古知识等等。

牛津阅读树 系列就像一家人在给大家讲故事,这一家人就是贯穿整个系列书的主人公 Biff, Chip, Kipper, Mum, 和Dad,同时也不能忘记他们的那条可爱的小狗 Floppy。牛津阅读树里的故事就是围绕着他们一家人和他们的朋友们展开的,介绍他们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去游泳、去沙滩、堆雪人、小朋友一起玩各种游戏等等。


牛津阅读树

牛津阅读树 系列阅读等级共分16个阶段,第一级(stage 1)一直到 第16级(stage 16),整个分系列阶就像是爬一棵大树,一步一个台阶,这也是系列书名称(Oxford Reading Tree)的由来(参考以下图片)。

系列的第1级到第11级系列叫做 Reading Tree,孩子的阅读水平达到11级的时候,就应该可以非常自信(confident reader)、通畅地(fluent reader)阅读同等水平的故事书、报章、诗歌等等。从第12级开始,系列名称变成 TreeTops(第12级到16级),相当于孩子的水平已经达到树顶了,接下来主要是根据构建好的阅读计划,在树顶上读更多的书壮大词汇量、扩大知识面。

牛津阅读树 系列的分级标准,主要是根据英国国家制定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标准(national curriculum)来划定的。譬如,牛津阅读树 第一级(stage 1)的书籍相当于国家课程教学标准(national curriculum)的学前要求(foundation stage),也就是level 1;stage 1+ 还有一些书籍,这些相当于国家课程标准的 level 2。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和看图说话能力,所以这个阶段的故事书通常字非常少,有的甚至没有字,只有图画。上面的这幅图就是选自 牛津阅读树 第一级(stage 1)的一本无字书 《在学校》( ),适用对象就是英国4到5岁的孩子。


另外,牛津阅读树 系列书在每个阶段都还有扩展故事集(extended stories),这些书是为了那些进步稍微慢一些的孩子们设计的。有些孩子已经把所在阶段的主要的计划内书籍都已经读完了,但是还没有达到进入下一阶段的水平,或者还不够自信(notconfident enough)或者不够顺畅(not fluent enough),这样他们就可以再读一些同一阶段的其他书籍,譬如:第三级或者第四级的Sparrows 系列、第五级以后的 Robins 系列等等。


牛津阅读树

牛津阅读树系列书籍是由教育专家和语言专家设计好的阅读计划,叫 structured approach。这些系列书里的故事都是用简单的语言,这里的简单是从两个层面说的:一是从发音来说,从简单到复杂;二是从词汇量来说,也是由易到难。因为牛津阅读树系列书籍,最初是为母语是英语的孩子们编写的,所以这里说简单的语言,也就是说这些故事里的词汇大部分是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发音来说也是他们口语中常用的,而且一般都容易发音。

这些系列书都用采用“关键字/词”(keywords)的概念,也就是说每本书或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或多个需要练习或学习的“关键字/词”,每个阶段需要掌握的关键字 / 词一般会重复出现在这个阶段的每一本书或故事里,慢慢地,孩子们就会认识和读出这些关键字或词。家长或者老师在指导孩子读书的时候,会特别注意这些需要学的 keywords,帮助孩子们练习和巩固。譬如说stage 1的 书里面就有一些有关做 蛋饼的原料名称关键字(flour, egg, milk, butter),通过读这本书,孩子们既学会了这些原料名称的英文单词,又学会了如何做蛋饼,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学习关键字 / 词的同时,孩子们还可以通过阅读 牛津阅读树系列书来提高自己的口语发音技能,把文字和图片相关联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故事的结构特点的能力,练习预测故事内容的能力,练习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读过的故事的能力(既练习了记忆力,也练习了编故事顺序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小学刚开始的孩子们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帮助他们巩固了老师已经讲过的音标和音节知识(phonics)。

牛津阅读树 系列书籍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教师用书(teacher resource book),总结了每个阶段的阅读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字 / 词(keywords),学生需要达到的理解能力目标,等等。同时,还给出相应的国家规定小学课程教学标准等级,为教师选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家长需要记住的是,牛津阅读树系列书籍有自己已定好的阅读计划,家长在孩子们的阅读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阅读方法引导和帮助孩子。


另外,如果大家需要购买牛津阅读树 系列书籍,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大家也可以前往当当、亚马逊、京东等找自己需要的系列书籍(注意丽声系列是引进版本,所以当当网不全,不过有一些好的 phonics 书)。

回复牛津树即可获得牛津树1~3级音频、绘本电子版。


㈥ 少儿英文原版读物的分级

英语原版读物最常见的分级方法有四种:

官网网址: https://hub.lexile.com/find-a-book/search

蓝思分级是美国应用最广的阅读分级体系,超过半数的美国学校用蓝思分级对孩子阅读能力进行测试,以帮助它们找到合适的读物。

官网地址: https://www.arbookfind.com

AR(Accelerated Reader)也叫做GEL (Grade Equivalent Level)。AR分级阅读系统分值范围在0~Atos 12.9/GEL12.9之间,最高难度相当于到美国高中2/3年级(G12)水平。Atos分值的“2.8”代表该书对应的阅读高度等同于英美国家小学2年级第8个月的阅读水准。

GRL(Guided Reading Level)分级也叫做F&P分级,因为由两位教育专家:Gay Su Pinnell和Irene C.Fountas共同研发。这个分级方法很常见,分级阅读里面的RAZ、海尼曼都是按照这个体系进行分级的。26级从A到Z难度递增,一级称为一个GRL。比如A-D对于美国幼儿园孩子的水平,E-J对应一年级。

相比蓝思体系只把书中句子难易度做为考量,没有考虑故事内容本身(有些书文字虽然简单,但是内容需要孩子到一定的年纪才能理解), GRL体系是更加精细的测评,充分考虑到语言难度、内容难度两方面因素,能给出更加准确地建议。由于对内容的把握需要人工参与, 所以GRL体系下收录的书远少于蓝思体系。 这三个分级体系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RA 其实不是用来评估图书难度的,而是评估孩子自身的阅读能力,叫DRA测评体系(Developmental Reading Assessment)——“发展性阅读评估体系”。

美国孩子从幼儿园到8年级,每一年都会接受春秋两次DRA测评。打分范围是1-80分,考察的内容包括学生阅读能力(语音意识、流利程度、拼读准确度)和理解能力(阅读后回答问题),能力越强,DRA得分越高。

㈦ 读王蔷《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后对教学活动设计的一些理解

一、教学目标适切。

教学目标的定位,它将故事教学定义为两个作用:一是辅助常规教学,二是单独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 辅助常规教学一般很少使用到,文中说可以利用故事引出学习主题,呈现和总结知识,或者辅助特定的教学活动。注意,这里有四个定义,他们定义了故事教学作为辅助常规教学的四个作用:一引,二呈现,三总结,四辅助。

所谓引,我认为作为辅助作用的故事是可以和学习的主题相关的类似的故事,也可以是相同的语法知识点,或者具有相同的教育意义。比如,在我们的译林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一个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个故事来源于《伊索寓言》,但学生对这个故事其实并不熟知的,而大多数的孩子一定知道《农夫与蛇》这个故事,两个故事来源相同,我认为这便是引的第一个作用,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出处,导入也非常方便。引的第二个作用,相同的语法知识点。这个我觉得很好理解,不再赘述。第三是相同的教育意义。教育意义相对于语言知识而言,更有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教育是教人做人,学做真人的过程。例如,在译林版教材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说几个小朋友在打乒乓球,球掉进了一个很深的小洞里,手无法够到球。在大家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拿来一盆水,倒进了洞里,洞里浮出了好多的球。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丢球的可不是就这群小朋友,但他们丢了也就丢了,没有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另一个故事,就是The crow and the pitcher,他们用了类似的方法达到了相同的目的,教育的意义也由此而出。

二是呈现。其实,我觉得用故事来呈现知识并不是一个好的处理方式,除非这个故事就是教学的内容,而教学的目标并不是对故事的理解,而是对知识的传授。如果用教学内容外的故事来呈现知识,这显得有些喧宾夺主。教材的位置怎么定义?教材的作用如何体现?而如果故事就是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定义为知识的传授,倒并不是不可以。但故事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是需要进行思考的。如果用故事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故事本身的作用就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故事,陈述的是一件事情,说明的是一个道理。忽略了故事是件事情的实质、是个道理的本质,故事教学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了。

总结知识在我认为,可以是将有相同知识点的故事,在课的巩固部分,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去感悟知识在具体语篇中的运用,并领悟出其真实运用的状态。比如,我们教学了副词,可以让学生阅读一段含有副词的小故事,来领会副词的构成和运用。这样的总结,对于学生更有意义,比上教师的定义式的语法讲解,更有实际的运用意义。当然,教师的语法讲解还是需要的,这个可以作为一个补充,或者是在教师讲解之前,学生的一个自我领悟和发现。

四是辅助特定的教学活动。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如上几个小点都是在辅助特定的教学活动。我不知道李静纯在其专著《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是如何陈述这一点的,改天我去淘一本,看了再理解理解吧。

2. 单独教学来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故事可用来训练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其中阅读活动最为常见。

听、说、读、写是四项基本的语言技能,我且称之为“四基”,而阅读活动所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阅读能力是否包含着四基能力呢?那是当然的。阅读活动中学生阅读能力是四基能力的综合运用,缺一不可。再配合上阅读技巧和策略,那就完全构成了一个阅读活动。我们姑且不谈什么学生的阅读素养,那离我们的现实还是有点遥远,但在阅读的活动中,四基能力的操练和阅读技巧、策略的培养,我们是要逐步去尝试的。记得去石阡支教的时候,协助老师完成了一节课的设计。一开始热身是一首英文歌曲The sick song,除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外,对学生听的要求在一开始就提出了。其实,从这一课的设计来看,可以回到上一个话题,就是故事辅助常规教学的问题。The sick song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小故事,通过这个小故事引导出需要的主题,并且处理掉部分的语言知识。也就是我所阐述的用同类故事引出主题和用故事引出相关的语言知识,引的第一和第二点,完整结合在了一起。在进入文本的教学后,我在设计时先是一个看动画回答问题,这也就是听技能的训练,也是对文本的一个整体的感悟。然后,再以病历的形式,进入文本的分块阅读。这就是读技能的训练。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提供的阅读的指导,如“快速浏览全文,并找到对话中有关Patient’s statement(病人自述)的部分,完成填空。”,这就是阅读技能和策略的教学。学生完成病历的过程,就是写技能的体现。这里,对于技能和策略,我理解为方法。已经掌握,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潜意识使用的阅读方法为阅读技能,而还没有完全掌握,还需要他人去提醒,需要大脑去刻意操作的,则为阅读的策略。策略是可以向技能转换的,换句话说,技能就是熟练的策略。学生说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输出过程。说通俗一点,就是把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想法,用英语讲出来。在那课的设计中,Let’s talk环节,就是起到一个说技能的操练。说技能也是石阡学生最弱的一个能力。

二、遵循认知规律。

1. 学生的背景知识。在说这个之前,我需要再重复一个知识——图式。其实,我们对事物的记忆是采用图式的方式来存储在大脑中的。比如,说到apple大家会想到什么?颜色red, green,味道sweet, sour,形状round, big, small。还有吗?还能想到什么呢?其实还有很多哦,产地Shandong, Shanxi,品种Fuji, Gala,价格,副产品apple juice等。所有这些认知都是围绕apple这一个中心点展开,这就是图式记忆。现在有个新单词iphone需要记忆,我们也会先将有关apple的图式激活,然后再加入iphone,也就是说我们把上面以apple为中心点的图式,再加入了一个分支,这时候,这个新图式又扩大了,再重新记忆在大脑中。所以,我们可以说记忆的过程就是图式建构的过程。那么,学生的背景知识是什么呢?说白了,不就是学生已有图式吗?学生背景知识的激活,就是激活学生大脑中已有的图式。再以石阡的那节课为例,需要激活学生怎样的背景知识,或者说是已有图式呢?当然是有关病痛的相关知识。那这些相关的知识,我们采用了何种方式去激活呢?采用了让学生听歌、观看动画的形式。当然,背景知识的激活有很多的手段,如图片、头脑风暴、主题式提问等都可以有效激活图式。

2. 生词的预教。其实,这一句话的表达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是不全面的。我们在阅读前除了生词的预教,我们对一些新的句型结构也会让学生有一个提前的感知。注意,是感知而不是教学。感知是一个粗浅层面的了解,教学是一个全面的了解过程。但在故事的教学中,我是从来主张对句型结构的感知的,我一直觉得句型不应该在故事教学中进行教学,只要感知就可以了。故事教学是学生阅读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再如我在石阡协助设计的那节课,通过那个baby,我们已经把妨碍学生阅读的词汇进行了预教,对句型进行了感知。但我们并没有把所有词汇进行预教,而留下了部分词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去猜测或者直接提示,这些词汇对学生的阅读不会造成太大的障碍。

3. 故事的呈现。文中说:呈现故事时,教师首先应特别强调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语言情境,因为意义建构依赖情境。什么是情境?在英语课堂,就是语言发生的一个真实且符合语言特征的一个环境。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所谓情境就是一种环境,说得更明白些,就是一种氛围。在这一点上,石阡那节课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情境的渲染,就是baby的引入。文中还提出: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表达想法和情感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观察、思考和体验故事中的语言。这一个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体现。因为问题的设置没有做到很开放。什么叫开放性的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天马行空的答案都可以,就怕你想不到。例如,What do you think of me?你可以说You’re handsome/helpful/tall/fat/clever/kind…开放的问题,才能真正让学生的语言得到有效的表达,但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文中还提出:教师可结合图片和肢体活动,读故事或讲故事。所谓结合图片,就是利用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来复述课文或表演课文。而肢体活动,一般是学生脱离文本后,进行的表演,同时可以加入学生对文本自我理解的表情和动作。

4. 知识的学习。文中提到,知识的学习涉及这几个方面。一是细节,二是意义。在细节上,文中提出了三个方面:解释词汇和句型,分析故事脉络和主要冲突,学生理解的评估。在故事教学中,对词汇和句型的解释,我在前面已经表达过我的观点。故事教学是学生阅读的活动,词汇和句型的解释不应该放在这样的课堂之上。即使要解释,也是点到即止、适可而止的。当然,在常态的课堂之上,我们也是可以进行深入的解读,毕竟我们的课时是有限的。但故事教学中,故事脉络的理清是一定的。在石阡那节课,我们是通过让学生填写病历的活动,完成故事脉络的。在故事教学中,故事的脉络应该板书到黑板之上,方便学生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将一些词汇和句型融合到故事脉络的板书中,强化学生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故事冲突的分析,这不是小学英语的范畴,更多涉及的是初中的文本。学生理解的评估方式,那节课有很好的体现。从选择到填空,采用了多种的形式展开。二是意义。意义就是故事对学生的教育性。我在前面已经有过提及。我们通常可以采用这样的问题进行提问,如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What do you think of …?也可以理解为情感的导出,即情感教育。知识的学习和故事的呈现,一般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融合的。

5. 知识的消化。知识的消化就是知识内化产出的过程。说明白点,就是学生用今天学到的东西,进行表达的过程。学生的复述,学生的表演,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即情感的输出都是知识内化的体现。

6. 活动拓展。其实,最后的两点是可以合并在一起的,知识的消化在活动拓展中得到展现,活动拓展也正是知识消化的过程。对于故事教学,我们的活动拓展除了表演、复述等,还可以进行故事的续编或者是同类故事的阅读。这样的话,我们又可以回到故事用来辅助常规教学这一节。故事辅助常规教学,其可以存在于课堂的开始,当然也可以存在于课堂的收尾。

三、强调学生参与。

课堂是师生交互的过程,是双方、多方的互动。有几个要点,我还是要提醒一下。文中说,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故事,让学生预测故事内容和情节走向。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呈现故事,让学生把故事内容和他们的生活进行联系。学生对故事内容的预测和情节走向,一般可以让学生通过文中插图的形式来开展。当然,如果是绘本的话,可以通过绘本的标题和封面来进行揣测。语言是用来运用的,生活中的语言是最为真实的。因此,故事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也是需要思考的。

㈧ 分级阅读是什么

分级阅读是何物?这也是我最近才知道的概念。

第一次认识这个概念很偶然,前些日子在一个好友的朋友圈里,看到他与孩子亲子阅读的视频,追踪他的学习过程,看到了叫“牛津树分级阅读”的英语读物,后来又了解到这是璐瑶妈妈系列中推荐的一套教材。后来通过知乎、豆瓣了解到这是来自英国的学前及小学英语教育经典教材,据说社会占有率为80%以上,共分1——16级,国内引进的只有1——9级,随后也衍生出很多版本。

最开始还以为分级阅读是牛津树特有的概念,随着了解的深入,发现这实际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学习方法。在英国还有多种分级阅读教材,比如。后来发现美国也有这种阅读教材,最著名的就是Raz系列,这是美国市场占有率最多的教材。但综合网上评价,牛津树比其更加出色,所以有必要将其作为学习基本参考。

研究牛津树发现,这的确是一部庞大的英语教材,九级共有408本,市场售价达5400多元,实在让人吃不消。我就想看能不能从省图书馆借阅呢?查了官网搜索一下,发现没有这样的书籍。这样只能从网上买了。

直到这时,我对分级阅读的概念还是有点怀疑,今天突然想到,能不能从孩子现在参加的辅导班中对这个问题得到验证呢?就专门查询了新东方、学而思客户端,发现二者在英语学习领域都有分级阅读板块,新东方的教材据说是与英国联合开发的“大红狗”系列,内容对游客用户也全部免费,而学而思的教材有两种:分别是美国的RAZ系列和英国的牛津树系列,但只免费开放部分内容。对比两个辅导机构发现,新东方的教材市场影响力不大,网上难以早到相关文章。这就进一步验证,分级阅读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英语学习模式,值得学习借鉴。

由此我突发奇想,汉语作为一门语言,是否也有分级阅读的说法,一查还真有,学而思平台中有很系统的学习教材,这可以作为参考。但毕竟这是咱的母语,每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认知,倒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只要成系统能坚持,各方法都能殊途同归,最终不会差太多。英语毕竟不同,老外还是有发言权,其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看来,任何东西都是有方法可遵循的,只要善于研究!

热点内容
我你他她它的英语怎么翻译成英语 发布:2025-05-16 20:12:11 浏览:573
做决定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5-16 20:00:16 浏览:918
姑娘翻译成英语怎么写 发布:2025-05-16 19:58:29 浏览:337
丑用英语怎么说翻译 发布:2025-05-16 19:48:05 浏览:411
议付金额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5-16 19:41:37 浏览:939
镭疗法英语怎么说及英语单词 发布:2025-05-16 19:34:11 浏览:666
循环利用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5-16 19:19:09 浏览:559
英语性格单词怎么写 发布:2025-05-16 19:11:38 浏览:386
我喜欢树用英语怎么读 发布:2025-05-16 19:10:59 浏览:118
咖啡翻译英语怎么写 发布:2025-05-16 19:10:57 浏览:11